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实验题专练-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考前梳理必修2遗传与进化实验4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含答案)

高考生物考前梳理必修2遗传与进化实验4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含答案)

高考生物考前梳理:
4.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目的要求
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用具
曲别针、泡沫塑料、纸片、扭扭棒、牙签、橡皮泥、铁丝等常用物品,都可用作模型制作的材料。

模型设计
制作模型前首先应该进行设计,并考虑以下问题。

1.分别用哪几种材料来代表组成DNA的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这3种物质是在什么部位相互连接的?怎样将这几种材料正确地连接起来?
2.DNA中每个脱氧核苷酸之间是在什么部位相互连接的?怎样将脱氧核苷酸正确
地连接起来?
3.在模型中,如何体现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的?又怎样体现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互补配对?讨论
1.DNA只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它为什么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
提示:DNA虽然只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但是碱基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使 DNA 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1.DNA是如何维系它的遗传稳定性的?
提示:(1)靠DNA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维系两条链的偶联;(2)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由于碱基对平面之间相互靠近,形成了与破基对平面垂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该点可不作为对学生的要求,教师可进行补充说明)。

2.你能够根据DNA的结构特点,设想DNA的复制方式吗?
提示:不一定要求学生答出半保留复制,可以引导学生从 DNA 的结构来进行推测,如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出发去思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3.2DNA分子的结构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3.2DNA分子的结构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课时跟踪检测(八)DNA分子的结构一、选择题1.在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依次是()①磷酸和脱氧核糖②氢键③碱基对④肽键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①③④解析:选B组成DNA平面结构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依次是磷酸和脱氧核糖、碱基对、氢键。

2.下图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配对连接方式,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B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单链盘旋而成,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连接,一条链的相邻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3.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D.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解析:选B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4.某双链DNA分子共有1 000个碱基,若碱基A的数量为200个,则该DNA分子中G的个数为()A.100 B.200C.300 D.400解析:选C双链DNA分子中,A+G占总数的一半,本题中G=1 000÷2-200=300(个)。

5.某DNA分子含腺嘌呤520个,占碱基总数的20%,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的数目是()A.350 B.420C.520 D.780解析:选D该DNA分子碱基总数=520÷20%=2 600(个),C=2 600÷2-520=780(个)。

6.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 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 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4 000个和900个B.4 000个和1 800个C.8 000个和1 800个D.8 000个和3 600个解析:选C该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数目=4 000×2=8 000(个);腺嘌呤的数目=4 000-2 200=1 800(个)。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8:3 2 DNA分子的结构课时作业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练习18:3 2 DNA分子的结构课时作业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对点训练]题组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下列关于威尔金斯、沃森和克里克、富兰克林、查哥夫等人在DNA分子结构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分子的电子显微镜图像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C.查哥夫提出了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正确关系D.富兰克林和查哥夫发现碱基A的量等于T的量、C的量等于G的量[答案] B[解析]在DNA分子结构构建方面,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衍射图谱;查哥夫发现了碱基A量总是等于T的量、C的量总是等于G的量;沃森和克里克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题组二DNA分子的结构2.(2018·滨州高一检测)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中通常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D.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答案] D[解析]DNA分子长链结束部位的脱氧核糖上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其他脱氧核糖上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3.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⑨是氢键,其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A.b、c、d B.c、dC.a、b、c D.b、c[答案] B[解析]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①磷酸和②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a错误;④中的③、②与②下方的磷酸基团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错误;配对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d正确。

4.关于下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所指的碱基代表鸟嘌呤B.②所指的碱基是DNA分子中特有的C.③代表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D.DNA分子片段中A—T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结构越稳定[答案] D[解析]图中①所指的碱基为鸟嘌呤(G),②所指的碱基为胸腺嘧啶(T),T是DNA分子中特有的,A、B正确;③代表氢键,C正确;DNA分子中A—T碱基对有2个氢键,G—C碱基对有3个氢键,则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结构越稳定,D错误。

高二生物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高二生物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实验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既可加深学生对“DNA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首先介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从制作DNA模型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制作过程做了详细阐述。

教材接着说明了制作的“目的要求”。

要求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 分子结理解和认识。

教材第三部分清楚地列出了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特别应明白用什么代表磷酸、什么代表糖、什么代表含氮碱基。

以及用什么对它们进行连接。

教材第四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该实验的“方法步骤”。

从制作“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长链→DNA结构→DNA的空间结构”这一步骤详细地作了说明。

因此,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对该实验做本质性的准备:1.知识结构的联系:要明确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由脱通过聚合作用形成DNA分子。

2.掌握该实验的知识点:对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的功能(复制和表达)”、“遗传和变异”以及“基因工程”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3.实验操作的关键:该实验成败的关键是连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②掌握: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①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②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

三、重点·实施方案1 重点掌握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技术。

2 实施方案①对每小组进行关键步骤指导;②对连接方式进行讲解。

四、难点·突破策略1 难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

2 突破策略①板书说明制作的程序和重要环节。

②诱导学生理解各步骤的连接及原理。

五、实验原理DNA分子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一一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一、实验背景资料本实验的来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实验十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旧人教必修高中生物实验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在上课之前同学们学习了DNA的发现历程,了解到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且它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它的排列顺序以及数量多少决定了其储存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同时明确组成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由它们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再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基本单位一—脱氧核苷酸;再通过一定的化学键(氢键、3‘-5’磷酸二酯键)连接作用形成DNA分子。

在本实验前中学生物学中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有“基因在染色体上”、“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内容”等内容。

即学生在本实验前已经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本实验相关内容的要求主要有:1、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2、通过本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4、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实验现代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

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生物技术性设计和制作的第一案例,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常见的难题和疑问:1、如何选取更好的实验材料便于更好地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如何确保模型构建的成功,即构建的关键步骤有哪些;3如何将模型和理论知识结合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弄懂DNA的双螺旋结构;4、怎么通过平面结构使学生对DNA的空间立体结构有更深的了解;5、如何通过本实验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实验四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实验四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实验四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四: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引言: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它是遗传信息的基本载体,也是生命的基础。

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通过对DNA结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的复制和遗传变异等生命过程。

本实验将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直观地展示DNA结构。

材料与方法:材料:1.白色塑料片2.彩色塑料片(红、绿、黄、蓝等)3.黑色塑料片4.自粘封袋5.剪刀6.直尺7.铅笔8.胶带方法:1.在白色塑料片上使用铅笔和直尺,画出两条长约20厘米,宽约2厘米的长方形。

2.使用剪刀将长方形剪下来,得到两条长条状的塑料片。

3.将两条长条状的塑料片按照一定的间距平行排列放置,用胶带固定在工作台上。

4.使用剪刀将彩色塑料片剪成长约10厘米,宽约1厘米的条状片段。

5.将彩色塑料片的一端缠绕在其中一条长条状的塑料片上,并用胶带固定。

6.将彩色塑料片顺时针方向缠绕在第一条长条状的塑料片上,直到全部缠绕完毕,固定彩色塑料片的另一端。

7.使用同样的方法,在另一条长条状的塑料片上缠绕另一种颜色的彩色塑料片。

8.将两条长条状的塑料片交叉穿插缠绕,形成DNA双螺旋结构。

9.将黑色塑料片剪成长约5厘米,宽约1厘米的条状片段。

10.将黑色塑料片的一端固定在DNA双螺旋结构的顶部,并将另一端固定在自粘封袋上。

11.将自粘封袋展开,使DNA双螺旋结构能够立起来。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个模型通过彩色塑料片的缠绕,能够很好地展示DNA双螺旋结构的双螺旋外观,并且能够直观地展示两股链的交叉穿插。

DNA双螺旋结构是由两股互补的碱基链组成,而彩色塑料片则代表不同的碱基。

在模型中,我们使用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塑料片,分别代表腺嘌呤(A)和胸腺嘧啶(T)。

实验中的黑色塑料片代表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的链。

通过在模型顶部固定黑色塑料片,并使其与自粘封袋连接,保证了模型的稳定性。

2020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有解析)

2020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有解析)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下列关于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建立在DNA以4种脱氧核苷酸(碱基为A 、T、G、C)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的基础上B.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通过对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C.沃森和克里克曾尝试构建了多种模型,但都不科学D.沃森和克里克最后受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的启发,构建出了科学的模型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③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3.下列哪项不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过的模型( )A.碱基在外侧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同种碱基配对的三螺旋结构模型C.碱基在外侧的三螺旋结构模型D.碱基互补配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4.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目的是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下列属于制作模型依据的是( )A.人们观察到的DNA的空间结构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双螺旋结构模型C.人们确认的DNA的化学成分D.人们自行确认的DNA的分子结构5.下列哪项不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过的模型( )A.碱基在外侧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同种碱基配对的三螺旋结构模型C.碱基在外侧的三螺旋结构模型D.碱基互补配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6.下列关于威尔金斯、沃森和克里克、富兰克林、查哥夫等人在DNA分子结构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分子的电子显微镜图像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C.查哥夫提出了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正确关系D.富兰克林和查哥夫发现A的量等于T的量、C的量等于G的量7.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①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②确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③发现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规律性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8.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已经发展到()A.分子水平B.细胞水平C.个体水平D.群体水平9.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等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DNA结构潜心研究了3年,意识到DNA是一种螺旋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3.2活动设计: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3.2活动设计: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 实验的准备工作
按学生人数备足制作DNA模型所需的各种零件。

2. 实验的安排
预习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熟悉教师提供的不同材料所代表的DNA分子的结构;2人合作,共同制作模型。

3. 制作模型的注意事项
3.1按顺序制作模型
3.1.1制作单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模型
3.1.2 按实验指导规定的碱基顺序,制作1条多核苷酸长链模型。

再按碱基互补原则制作另1条多核苷酸长链模型。

3.1.3制作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连接好2条长链之间的“碱基对”。

3.1.4制作DNA分子立体结构模型
3.2 2条长链的长度必须一致,保证模型美观。

3.3旋转平面结构成立体结构时,如发现某结构部件有扭曲现象,应予以矫正。

3.4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应保持足够的牢固性,以免旋转时零件脱落。

3.5若自己剪裁零件,则应注意“磷酸”、“碱基”、“脱氧核糖”三者之间的大小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实验专练:(9)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在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会发现制成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像一架“梯子”,那么组成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依次是( )
①磷酸和脱氧核糖②氢键③碱基对④肽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③④
2、某同学在构建DNA分子模型时,想用不同的几何图形代表核苷酸的三个不同组成部分。

那么该同学组建的DNA分子模型中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八种
3、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的6 种卡片、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成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DNA分子模型,模型中有4 个T和6 个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氢键的连接物有24 个
B.代表胞嘧啶的卡片有4 个
C.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38 个
D.理论上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5个脱氧核苷酸对
B.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0个氢键
C.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1分子磷酸相连
D.最多可构建44种不同碱基序列的DNA
5、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 )
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
4、卡片类

脱氧核糖磷酸
碱基
A T G C
卡片数量10 10 2 3 3 2
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
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
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
6、下列各图中,图形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

下列连接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面是四位同学拼制的R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8、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

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
B.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C.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美观
D.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
9、在制作DNA双螺旋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

下列连接中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10、某同学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按要求制作含2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

那么该同学需要制作长方形、五边形、圆形塑料片的数量依次为()
A.20、20、20
B.30、30、30
C.40、40、40
D.20、30、40
11、下图是一位学生制作的分子结构模型(●表示脱氧核糖),该模型模拟的是( )
A.信使RNA单链结构
B.DNA双螺旋结构
C.蛋白质空间结构
D.转运RNA单链结构
12、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如图所示的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14、下图是某同学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前绘制的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请写出①~⑩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组成DNA平面结构这架“梯子”的“扶手”、“扶手”间的“阶梯”、连接“阶梯”的化学键依次是磷酸和脱氧核糖、碱基对、氢键。

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含氮碱基,共需六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碱基对A—T间有2 个氢键,醎基对G—C之间有3个氢键,由题干信息知,模型中有4个T和6个G,则代表氢键的连接物有2×4+3×6 =26(个),A错误;代表胞嘧啶的卡片有6个,B错误;该模型中共有碱基数20 个,即脱氧核苷酸共有20 个,则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20+9 +9 =38(个),C正确;由于四种碱基的数量已确定,故理论上能搭建的DNA分子模型的数量小于410 个,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有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是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

9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故B错。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考查DNA双螺旋结构。

含2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包括40个脱氧核苷酸,长方形、五边形、圆形的塑料片依次代表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所以都需要40个。

考点:DNA双螺旋结构
点评:以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及脱氧核苷酸组成的理解。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该模型有两条链组成,且其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符合此条件的只有DNA,因此该模型模拟的是DNA双螺旋结构。

故选B。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胞嘧啶; 腺嘌呤; 鸟嘌呤; 胸腺嘧啶 ; 脱氧核糖; 嶙酸; 脱氧核苷酸; 碱基对 ; 氢键;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