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学论文
苗圃学实验的心得与体会

苗圃学实验的心得与体会以苗圃学实验的心得与体会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苗圃学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培育和研究植物苗圃,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科学数据和实验结果。
在我进行苗圃学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心得与体会。
苗圃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物学特性。
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探索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研究其生长规律和生理机制。
在实验中,我发现植物对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有着不同的响应,这使我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苗圃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植物的抗逆能力和适应性。
在实验中,我通过模拟不同的胁迫条件,如干旱、盐碱等,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生理指标变化。
我发现一些植物对于胁迫条件有着较强的抵抗能力,而另一些植物则相对较弱。
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选育和培育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能力。
苗圃学实验还可以为植物品种改良和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对不同品种植物的比较观察,我们可以评估其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差异。
这为我们挑选和选育优良的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实验中,我也注意到了不同品种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这些发现对于优化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苗圃学实验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许多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
例如,如何正确种植和管理苗圃,如何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这些技能的学习不仅帮助我更好地完成实验,也培养了我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不断地进行反复实验和验证,以获得真实可靠的结果。
总结起来,苗圃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研究植物的抗逆能力和适应性,为植物品种改良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验中,我不仅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心得与体会,还学到了许多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
苗圃学实验报告范文(一)2024

苗圃学实验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本文是一个苗圃学实验报告的范文,通过对苗圃学的研究和实验验证,对苗圃的管理、苗期管理、苗木栽植、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旨在提供给读者更多关于苗圃学的知识和经验。
正文内容:一、苗圃的管理1.1 营建苗圃区域的准备工作1.2 苗圃的布局设计与规划1.3 苗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1.4 苗圃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1.5 苗圃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二、苗期管理2.1 苗圃的苗木种植和培育2.2 苗木的定植和移栽技术2.3 苗木的灌溉和施肥管理2.4 苗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2.5 苗木的日常生活管理和保健方法三、苗木栽植3.1 苗圃的选苗和断根技术3.2 苗木栽培基质的选择与处理3.3 苗木栽植的季节和方法选择3.4 苗木栽植后的管理和保养3.5 苗木栽植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四、苗木生长4.1 苗木的生长环境要求4.2 苗木的光照和温湿度管理4.3 苗木的生长调控和促进方法4.4 苗木的剪修和整形技术4.5 苗木的生长监测和评估方法五、总结通过对苗圃学实验的研究和实践验证,我们深入了解了苗圃的管理、苗期管理、苗木栽植以及苗木生长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苗圃管理和科学的苗木栽培,对于提高苗木质量和增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以适应不同气候、土壤和植被类型的苗圃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动苗木生产事业的发展。
文末总结:通过本实验报告的阐述,可以看出苗圃学对于苗圃管理、苗期管理、苗木栽植和苗木生长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帮助。
合理的苗圃学实验和实践验证了苗圃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我们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苗圃学将为苗木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谈当代园林苗圃转型与发展-园林艺术论文-艺术论文

谈当代园林苗圃转型与发展-园林艺术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
当前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城市绿化范围不断拓展、城市绿化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为园林苗圃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本文将针对传统园林苗圃经营管理存在的弊端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当代园林苗圃转型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现代农业;园林苗圃;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当今社会广大群众们的生活在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品质生活,园林苗圃最为城市景观绿化的基础资源支撑,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眼光放眼于未来,积极开展园林苗圃发展转型,朝着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趋势转变。
园林苗圃应该践行“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发展理念,切实通过转型发展的形式,为社会造福、展现出园林苗圃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本文将针对当代园林苗圃转型与发展进行详细分析。
1传统园林苗圃经营管理存在的弊端1.1产业形势较为单一传统园林苗圃产业形式非常单一,园林苗圃将全部的精力都致力于苗木种植、苗木管理、苗木销售等“单一苗木产业”。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我国政府更加提倡“农业多元化”发展。
但是很多园林苗圃承担着园林工程建设的社会职能,在责任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园林苗圃单位,往往忽视了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传统苗木产业的经营发展。
虽然单一的产业形势能够有效强化苗木质量,但是很难满足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很难实现园林苗圃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
1.2园林苗圃经营管理机制落后当前很多园林苗圃单位都是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老单位,长期以来已经存在一套适合园林苗圃单位自身的管理经营模式[1]。
在传统管理经营观念、管理经营模式的影响下,导致园林苗圃自身的创新意识相对落后,很难结合社会当前发展趋势,积极科学的开展创新发展。
此外,当前很多园林苗圃单位的苗木品种多而杂,缺少精品苗木、特色苗木,很难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无法实现园林苗圃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甚至出现收入与经营成本倒挂这一严重问题。
林业苗圃移植苗及大苗的培育技术探讨论文

林业苗圃移植苗及大苗的培育技术探讨论文林业苗圃移植苗及大苗的培育技术探讨论文在林业苗圃的生产管理中,有些树种比拟珍贵,或者其种源比拟少,所以需要先播種,在种子发芽长成树苗以后,再对芽苗或者幼苗进行移栽,这样既能够节约种子,又能降低管理难度,还能使苗木的出苗率得到有效的保障。
苗木的移植有两种类型:一是芽苗的移植,二是幼苗的移植。
将苗木的主根截断,再对其进行移植,能够使侧根和根须更好的生长,从而使苗木高生长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能够使苗木的茎根比值降低。
通过对苗木进行移植,能够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增加造林的成活率。
比拟常用的苗木移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移植机进行机械移植,一种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移植。
如果采用人工移植方法,可以采用穴植法,也可以选用沟植法。
比方,沟植法要先按照规定的行距进行开沟,然后按照规定的株距,将苗木移植到沟中,再对其进行填土、踩实。
当苗木比拟大时,可以采用穴植法,按照预先设定的株行距将栽植点确定出来,再挖出一个一个的坑,将苗木移植到坑内进行栽植。
在对苗木进行移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控制好栽植深度。
通常情况下,栽植深度应比苗木的原土印高出1-2cm。
在栽植过程中,为防止出现窝根情况,应将根系舒展好。
所以,在采用人工移植方法将苗木移植到穴内或沟内时,要将土填到八成,再轻轻地将苗往上提一下,使苗根能够处于下垂状态,之后,将土完全填好后再踩实,并使覆土的高度超过原地面1-2cm。
第二,如果苗木是带土移栽的,那么要保证苗干的垂直度,如果是萌芽能力比拟强的阔叶树,可以选用截干苗的方式进行移植。
如果是针叶树,那么在移栽过程中要注意采取措施对其顶芽进行保护,将苗木起出以后应及时移栽。
在对苗木进行移栽前,要先按照大小对苗木进行分级,再对其进行分区栽植,这样能够降低后续抚育管理工作的难度,还能减少苗木分化现象。
同时,用于移栽的苗木苗龄要适中,年龄过小的苗木在移植过程中比拟复杂,年龄过大又会因为根系生长得比拟兴旺而延长缓苗期。
园林苗圃学论文

园林苗圃学结课论文论珊瑚树生产与繁殖应用目录一、珊瑚树生物学特性 (2)1.珊瑚树的形态特征: (2)2.珊瑚树的生态习性 (2)3.珊瑚树的园林用途 (2)二、珊瑚树出圃苗的质量要求 (4)1 出圃苗的标准与时间 (4)2 出圃苗的方法 (4)3 出圃苗的质量与规格 (4)三、珊瑚树的繁殖与培育 (6)1 扦插繁殖 (6)2 播种繁殖 (7)四、珊瑚树的市场展望 (7)五、参考文献 (8)摘要: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为忍冬科荚迷属常绿树种,它枝繁叶茂,青翠浓郁,果叶俱美。
作为城市园林观赏和对多种有毒气体具有抗性而被广泛应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本文介绍了珊瑚树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其作为园林绿化树种的优势,出圃苗的质量要求,并阐述了其繁殖与生产方法。
关键词:珊瑚树;园林绿化;出圃苗:繁殖正文: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别名法国冬青、早禾树,属忍冬科荚蒾属原产于浙江普陀、舟山及台湾地区,日本及朝鲜南部也有分布。
其核果呈椭圆形,初为橙红色或深红色,经久不变,熟后转黑色,远望恰似珊瑚串珠,故名珊瑚树。
一、珊瑚树生物学特性1.珊瑚树的形态特征:珊瑚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最高可达10 m。
树冠倒卵形,叶革质,叶对生,呈椭圆形至椭圆状矩圆形,长7~15 cm ,先端钝实,基部宽楔形,边缘波状或具粗钝齿,近基部全缘,正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
圆锥状伞房,花序顶生,金字塔形,长5~10 cm ,花芳香,萼筒长约 1.5 mm ,萼檐具5片线钝齿,花冠白色辐状,花冠筒长约l mm ,裂片5 片,2 ~3倍长于花冠筒,,雄蕊5枚、着生近花冠筒喉部。
核果卵状矩圆形,长达l0 mm,初红后黑,核有l深腹沟。
花期在5~6月,果实成熟期在10月。
主要分布在江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台湾等地。
2.珊瑚树的生态习性珊瑚树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在潮湿、肥沃的中性壤土中生长迅速而旺盛,酸性土、微碱性土也能适应,喜温暖不耐寒,喜阳光稍耐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易整形,耐修剪,耐移植,生长较快,病虫害少。
现代化苗圃建立该从何处着力论文

现代化苗圃建立该从何处着力苗木是造林的重要物质基础。
苗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造林事业的发展。
造林工作是林业生产的基础,而苗木培育则就造林的前提条件,它是在一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一特定条件,就是苗圃。
苗圃是苗木生产的基地。
根据世界各国苗圃经营管理及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似将苗圃定义为苗木生产的林业或园艺企业单位,更为实际。
它的任务,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以最低的成本,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苗木,来满足造林及绿化用苗需要。
因而,它不但需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集约的经营管理,而且需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苗木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下面谈:如何建立一个自然条件良好的苗圃。
一、苗圃地的选择为培育优质高产的苗木,除应具有较高的经营水平外,具有能满足苗木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的环境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使育苗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造林计划或林业发展规划,要在某地建立一个苗圃,那么,这一苗圃所处的大气候条件已经确定。
大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改变的。
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在已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选择适应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
这就是苗圃地选择的主要内容,苗圃地的选择。
(一)经营条件经营条件,即苗圃的位置。
苗圃应设在造林地区的中心或靠近造林地。
使所育苗木能较好的适应造林地环境,并可减少运输费用及苗木损失,提高成活率。
同时,应交通方便,以便所需材料的运入及苗木的及时运出。
另外,还应考虑劳力来源及机电应用等方面。
因而应靠近居民点及有电源地方。
(二)自然条件影响苗木生长的立地因子众多,而以土壤、气候条件为宜。
气候条件包括大的气候条件与小的生态环境(微气候条件)。
大气候条件虽不能改变,但也应排除极端气候因子影响之地段。
微气候因子变化较大,应慎重考虑,但微气候因子资料不易获得。
由于它与地形因子密切相关,因而常以地形因子的选择代之。
1.地形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开阔、排水良好的地段。
若为坡地,北方常以不超过3℃,南方多雨地区常以不超过5℃的缓坡为宜。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措施研究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措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林业苗圃是林木生长的摇篮,在林木种苗生长的早期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苗圃的设计与管理直接影响着林木种苗的质量和生长速度,因此对苗圃设计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林木种苗生产中,苗圃设计与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苗圃设计往往只考虑到基本的设施和布局,缺乏对生态环境和林木生长特性的综合考虑。
苗圃管理中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通过对苗圃设计与管理措施的研究,可以为提高苗木生长质量、促进林木种苗生产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林业苗圃设计与管理的相关问题,从而为苗圃设计与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林业苗圃设计与管理的关键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苗圃设计原则和管理措施,为提高苗木质量和林业种植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苗圃设计原则和管理措施,全面分析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关键问题,探讨并总结管理经验,为林业苗圃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强调苗圃设计与管理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促进林业苗木培育和种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3 研究意义苗圃是林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对于保护和培育林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苗圃设计与管理的研究,可以提高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益。
苗圃设计与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林木的生长和品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苗圃设计与管理措施,可以为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苗圃设计与管理的研究还可以促进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疾病虫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提升林木的抗逆性和生态效益。
通过对苗圃设计与管理的探索和实践,可以不断总结和完善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从而为林木的健康生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浅谈园林苗圃建设与管理

园林苗圃论文浅谈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和养护管理姓名:***学号:***********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园林班级:09园林班指导老师:***浅谈园林苗圃经营管理与养护管理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生态对城市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现代园林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绿化,美化效果和景观质量的要求不断的提升。
园林苗圃作为园林建设中重要的材料来源,对城市的建设发展,美华人们的生活,改善生态等方面都有很举足轻重的作用。
园林苗圃的经营和养护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林材料的供应和现代园林城市的发展。
关键字:园林苗圃,经营管理,可持续发展,科技兴林,养护管理苗木的养护病虫害的防治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事情要有很好的发展,都需要很好的管理,园林苗圃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以及苗圃本身的自然条件进行经营管理!园林苗圃的根本任务是针对园林苗圃的特点,研究苗圃的建设,发展经经济运作的客观规律,精益不知道苗圃的发展和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要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人类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同样在苗圃的生产,经营管理也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生产养护,应为只有这样园林苗圃才能在市场竞争拥有突出的地位!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经营管理,走可持续战略。
大规模的城市环境改造,一次所需要的苗木数量大、质量高、规格整齐,这样的要求只有大规模苗圃才能满足。
同时,城市园林苗圃培育的苗木与外来苗木相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缓苗期短,绿化美化效果明显。
因此,必须坚持走园林苗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发挥园林苗圃的优势,实现城市苗圃产业的持续发展。
实现园林苗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面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提高苗木生产的科技含量园林苗圃需要大批的新优植物材料和专业的养护管理队伍。
因此,科学技术是推动园林苗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杏的繁殖培育技术银杏,别名:白果树、公孙树、灵眼。
为银杏科落叶乔木,系我国特有树种,是一古老的孑遗植物,故有“活化石”之称。
银杏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适应性强,在冬、春温寒干燥,夏、秋温暖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茂盛。
抗旱性较强,不耐涝。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为好。
抗病虫力强,对大气污染有一定的抗性。
1 繁殖技术1.1 扦插繁殖1.1 .1 扦插前的准备工作1.1.1.1 扦插材料的选择插条要选择生长健壮氇织充实的枝条,同一母树上的枝条,一年生枝条优于多年生枝条,侧生枝条优于顶生枝条.向阳枝条优于阴面枝条。
1.1.1.2 扦插基质的选择扦插基质对插条生根影响很大,扦插基质主要有珍珠岩、黄泥腐质、蛭石、沙等材料。
黄泥腐质、珍珠岩和清水沙是主要的扦插基质.银杏扦插基质应选择珍珠岩、黄泥腐质、清水沙的比例为2:1:2,黄泥腐质可以保持水分,同时,黄泥腐质中含有大量的腐质酸,可促进植物生根。
1.1.1.3 扦插环境条件的控制影响扦插苗生根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空气湿度、光照和温度。
(1)湿度控制。
影响银杏扦插繁殖的湿度条件主要是空气湿度和基质湿度。
基质湿度相对要低,而空气湿度相对要高,这样可以降低插条叶片的水分蒸腾,又不因基质水分过多引起插条腐烂。
扦插湿度控制多采用全光照喷雾。
尤其对嫩枝扦插,效果很好。
(2)光照控制。
光照有促进银杏扦插生根的作用。
只要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控制得好,可采用全光照喷雾扦插;如果条件不允许,可根据扦插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通过选用合适密度的遮荫网遮光来满足银杏的需要,并且遮荫网下再拱塑料棚用以保湿。
(3)温度控制。
温度对银杏插条生根影响很大,不同产地的银杏对生根的温度要求不同。
春季硬枝扦插因温度适宜,愈伤组织活动旺盛,插条较易生根:夏季的嫩枝扦插因温度高、湿度大。
应采取喷雾或遮荫降温防枝条腐烂。
1.1.2 扦插方法与技术银杏的枝条作扦插材料,按扦插材料的木质化程度可分为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在春季树木萌芽前进行。
可选择粗壮、芽饱满的枝条剪成lO~12cm的茎段,剪条时,上切口在芽的上部o.5~1.Ocm处剪断,形似马蹄,更易生根。
插条剪好后.在插条的基部用修枝剪顺着枝条的方向划几道伤口,增加愈伤组织的面积,以利生根。
嫩枝扦插在新生枝条半木质化时进行,比硬枝扦插生根快,易于成活。
与硬枝扦插相比,嫩枝扦插管理较难。
1.1.3 扦插后期管理银杏扦插后期管理主要是湿度、光照、温度控制。
光照影响到插条生根的速度,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扦插可不用遮荫.根据银杏对光照的反应分区扦插,分区遮荫。
硬枝扦插在春季芽未萌动、温度较温和时进行。
有利于生根。
银杏嫩枝扦插时的温度可通过选择扦插时期来调节,或采用喷雾降温、水帘风机降温。
高温高湿极易引起植物发病,温度高,湿度过大,插条易生病腐烂;湿度过低,插条会干枯死亡。
因此,在调节喷雾时,首先要保证叶片湿润,不萎蔫。
同时要特别注意检查基质的含水量。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手抓一把基质,握紧指缝不滴水,手松开后基质不散开或稍有裂缝,表明基质含水量适宜;握紧时指缝滴水,含水量过高,应控制喷雾;基质散开,含水量过低,应喷雾补水。
1.2 嫁接育苗通过嫁接育苗可提高银杏的抗逆性。
加快其生长速度。
有很多树种都可嫁接,嫁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植物间嫁接的亲和力、形成层的活动能力、嫁接的方法与技术、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因素。
1.2.1 接穗和砧木的选择银杏砧木选择生长势强、无病虫害、抗性强的植株或枝条,并且选择接穗和砧木间亲和力强的为好。
砧木最好选用实生苗(籽播苗),有利于嫁接苗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延长嫁接苗的寿命。
1.2.2 嫁接时期银杏春季主要是枝接,在树液开始流动、芽萌动前嫁接为好;银杏秋季芽接主要是新梢已基本停止生长,芽较饱满,养分充足,形成层仍处于活跃状态,易于嫁接和愈合。
但不能过晚.以免接口愈合不好难以越冬。
1.2.3 嫁接方法银杏嫁接方法要根据砧木和接穗的直径大小及嫁接方式。
枝接又可分为切接、劈接、舌接、插皮接、靠接等方法。
芽接可分丁字型芽接、管芽接、方块形芽接,效果也很理想。
用嫁接法繁殖的银杏树10年生左右即可开花结果,且树体矮小,便于管理。
采用小苗嫁接,即用2—3年生银杏实生苗作砧木,在距地面30—50cm的部位嫁接,用1年生枝条作接穗,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和皮下接。
劈接:在接穗下端两侧各削1个长3—5cm的马耳形斜面,削成外面稍厚、里面稍薄的楔形削面,在距地面30—50cm处将砧木从中间劈开,将接穗插入劈口,双方形成层对齐(至少有1面对齐),接穗的削面要高出砧木接I=1 0.2cm,然后用塑料条把接口包严扎紧。
在嫁接时首先要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对齐,这样双方形成层所产生的愈伤组织才能尽快形成和愈合在一起,分化出各种必要的组织以保证营养的运输和接穗的发育。
要使砧木和接穗形成层对齐,一定要使两者的切口平滑,尽量减少破损,切口斜度要一致,最好直径相同,这样才有利于砧木和接穗的吻合。
砧木和接穗备好后应快速嫁接,同D,-Jqidi 木和接穗的切面要靠紧,接后包扎紧,以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污染,避免松动,影响愈伤组织的愈合。
皮下接(插皮接):在接穗下部削1个平直的长斜面,斜面长4-5cm,在长斜面的背面削1个短斜面,其长度约为长斜面的1/5—1/4,用刀在砧木光滑平整处纵切l刀,用刀的尾翘或撬子将砧木皮层撬开,然后把接穗长斜面朝向砧木木质部,形成层向下插入,接穗的削面要露出0.2—0.3cm,即所渭的“露白”。
这样可以使接穗露白处的愈伤组织和砧木横断面相连接,有利愈合。
用塑料条把接口包严扎紧。
1.2.4 嫁接后管理1.2.4.1 成活检查枝接在30d左右进行检查,接穗上的芽已经萌发或仍保持新鲜,表明嫁接成活;芽接lOd左右进行检查,成活芽新鲜,芽下叶柄轻触即落。
表明嫁接成活。
1.2.4.2 去袋和松绑当枝接接穗成活,芽已长至4—5cm时,将所套袋上方剪一小口,让幼芽适应外界环境,3—5d后去袋;芽接不宜松绑过早,避免接穗从接口处碰落或被风吹折,松绑时以不影响砧木和接穗的生长分化、不形成缢痕为好。
1.3 实生播种1.3.1 催芽一般当年到产果区(如广西灵川海洋、兴安高尚以及河北等地)选购优质、稳定、饱满、整齐、生命力强的种子,在室外挖坑低温层积催芽,选择背风背荫,地势高的地块,注意防积水。
其坑规格为地下水位以上,冻层以下,大约70~80 cm深,宽≤1 m。
1.3.2 苗圃地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处,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要求土壤酸碱度近中性,忌用重粘土和前作物是蔬菜、瓜类的土壤。
1.3.3 播前整地温暖湿润的地区,秋季起苗后,地要翻耕一遍。
待次年春开播前再翻一次,深15~20 cm,耕完立即耙地l~2次,耙地次数由土壤质地和种粒大小决定(一般粘土2~3次,沙土l~2次;大粒种子1次,小粒种子2~3次)。
整地前7~lo d灌底水。
具体整地要求可概括为:地平、土碎、疏松、无草根、树根、无土块、要上喧下实。
1.3.4 播种将畦内土块耙细,搂平,做畦埂,帮要拍实。
然后打标线,沿标线用镐开沟。
畦内开沟,行间距10/-15 CTll。
沟深3~4 cm,开淘时应做到深浅一致,宽窄均匀,沟底平整。
将发芽的种子按条播方式播种,要求种子胚根向下。
其上覆土2 crn。
1.3.5 覆膜播种苗床覆盖塑料地膜与露地苗床相比能提高出苗率和苗木生长量。
播种覆土后,立即进行覆膜。
一般顺风向进行,边铺膜边在膜两边畦埂下取土封实。
1.3.6 撤膜一旦种苗露出地面,就及时戳破薄膜,以防止灼烧。
种子出苗率达80%以上时即可撤膜。
撤膜时应做到不压苗,不伤苗。
撤掉的薄膜应妥善处理。
1.4 硬枝扦插繁殖选择沙壤土的地块。
将地整平耙细,作成龟背形畦面,畦宽1.2m、高25cm,中间稍高,四边略低,四周挖排水沟,防止积水。
入冬银杏树完全落叶后,在产量高的树上剪取一年生枝做插条(雌雄株比例为7:3)放入窖内贮藏。
扦插前剪成长20cm的插条,插条上端平剪,下端斜剪成马蹄形,用50mg/kg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24小时,4月上旬进行扦插,入土深度lOcm左右。
银杏的扦插成活率比一般容易生根的树种低,但用扦插法繁殖的苗木可保持母株特性,无变异,该方法适用于建造经济林所用的苗木。
1.5 分株繁殖银杏植株基部会萌发大量的根蘖,选用2-3年生的根蘖苗,在春季土壤化冻后萌芽前进行分株建园,要稍带有部分老根及须根,有利于成活。
分株苗定植l0年左右即可开花结实,比实生树早l0年。
根蘖苗也可用作砧木,再进行嫁接。
该方法适用于建造经济林所用的苗木。
2 栽培管理2.1 幼树的管理银杏树幼树根系不发达、生长缓慢且停止生长早,必须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
追肥可明显促进生长。
5-6月份是银杏生长的旺期,每株可追施速效氮肥尿素0.1—0.3kg。
在结实前期5~10年生左右的树,落叶前每株施用厩肥20kg。
施肥时应注意不能离幼树太近,以免烧根。
生长季节要多次除草松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夏剪要除根蘖和摘心,改善光照、调整营养分配。
冬剪要剪除枯枝、细枝、‘弱枝、重叠枝、伤残枝、直立枝和病虫枝2.1.2 幼树定植北方定植一般在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移栽地要选择地势高燥、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的地方,土壤要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以微酸性至中性为宜。
挖栽植穴时,穴直径和深度为50 cm,穴底整平。
每穴施入腐烂有机杂肥和磷饼肥混合堆沤的复合肥20 kg,与表土掺和均匀,上盖细土厚10 cm。
最后,挖取银杏苗种人穴内,使根系舒展伸平,盖土稍高于原土平面,栽直、栽稳、踩实,接着浇1次定根水。
2.2 结实树的管理根据产量和树体状况施肥。
植株萌芽后每株追施速效氮肥尿素o.5-1.Okg,6-7月果实膨大期再追肥1次,单株施复合肥0.8~lkg或浇施人粪尿。
秋季落叶前每株施用厩肥lOkg。
银杏为雌雄异株,人工授粉效果显著。
开花期从雄株上采集花粉,当雌花顶端上出现透明水珠时进行人工液体授粉,即19花粉兑水lOkg,均匀喷布雌花上,为保证花粉的活性和液体黏度,在花粉液中加入2%的砂糖和1%的硼酸。
银杏忌湿涝,雨季应注意地面排水。
对有一定树龄和树冠基础的不结实银杏雌株,在夏季新梢停止生长后,可适当应用环剥促花技术,即在健壮的枝条基部,剥去l圈皮部,宽度约为枝粗的1110,将剥下皮圈翻过来再贴上去,然后用塑料膜带绑扎好,也可在大分枝的基部环割2—4圈(每圈间相距约lcm)。
第2年在环剥和环割口以上的短缩枝上可开花结实。
银杏大枝不能过于密集,整形时要维持各主枝间生长势的平衡,使之排列有序、疏密适中。
遇有大枝密挤生长时,则应适当调整疏除,保证冠内透风透光良好。
树干基部如有萌蘖应及时除去。
银杏树的结实枝条不可密生,短缩枝又能连续结实,故疏除扰乱树形的横生枝、直立徒长枝外,对其余枝条一般极少剪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