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合集下载

必修二文言文翻译复习

必修二文言文翻译复习

10、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 、悲夫!有如此之势, 秦人积威之所 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 之所劫 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 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 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11、苟以天下之大, 1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 天下之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 六国下矣。 六国下矣。 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 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自取下策而重蹈六国 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2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2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却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 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 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 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 2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2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 四十三年过去了,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 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 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 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 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 日的鼓声! 日的鼓声!
1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 、骊山北构而西折, 北构 咸阳。二川溶溶, 溶溶 墙。 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 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 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 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

高二语文必修二册文言文及翻译译文

高二语文必修二册文言文及翻译译文

阿房宫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焉,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教参)《阿房宫赋》译文六国消灭,天下统一。

蜀山秃顶,阿房矗起。

覆盖三百多里,隔断了天上的阳光。

从骊山向北建造,折而向西,一直到咸阳。

渭水和樊川,缓缓地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回廊像腰带曲折,屋檐像鸟嘴高啄。

依随着地势环抱呼应,围绕着中心向外开拓。

曲曲的,弯弯的,好像一格格的蜂房,一圈圈的水涡,不知有几千几万个院落。

长桥像龙卧水上,可哪有风起云涌?复道像虹贯空中,怎没见雨霁斜晖?四周围高低起伏,分不清东西南北。

文言文句子翻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言文句子翻译+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4.不者,若属皆 且 为所虏。 不然的话,你们都将 被他所俘虏!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 鱼肉,何辞为?
做大事不必顾及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回避小的责备。现在 人家正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 6.?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再拜献大王足下。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有军队来攻打它,接 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 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 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 (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文言 句子翻译
传 统
壹 《子路、曾皙、冉 有、公西华侍坐》
1.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 章甫,愿为小 相焉。
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事或者是诸 侯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官。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 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现在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侍奉诸侯,使天下 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停止脚步不进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 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从哪里去夺取土地?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假如没有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 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 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 去吧!

高中语文新教材课内文言篇目重点句翻译(选必下)

高中语文新教材课内文言篇目重点句翻译(选必下)

高中新教材课内文言篇目重点句翻译『选必下』(练习+翻译)一、篇目及重点句1、《陈情表》·李密·魏晋翻译下列句子1、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祚(zuò)薄,晚有儿息。

4、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qióng)茕孑(jié)立,形影相吊。

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6、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7、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8、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9、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0、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项脊轩志》·归有光·魏晋翻译下列句子1、项脊(jǐ)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3、借书满架,偃(yǎn)仰啸歌,冥然兀(wù)坐,万籁(lài)有声。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5、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6、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7、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8、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zǐ)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3、《兰亭集序》·王羲之·魏晋翻译下列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

必修2文言文翻译训练

必修2文言文翻译训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赤壁赋》 • 1、(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飘去,越过 那茫茫的江面。 • 2、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 节拍应和它。 • 3、(箫声能)使潜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 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哭泣。 • 4、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 和牵牛星(或: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 5、我不禁容色(为之)改变,整理了衣裳, 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曲调)为什 么这样(悲凉)呢?”
• 5、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无处不在。 • 6、然而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 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 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 7、然而力量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到达),在别人 (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悔 恨的。 • 8、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其 墓旁盖的屋舍。 • 9、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 火把将要烧完。” • 10、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 慎地选取的原因了。
• 11、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 共同享受。 • 12、如果从那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 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 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 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或:又羡慕它们什么呢)!
• 《游褒禅山记》 • 1、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 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 2、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 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前洞”。 • 3、我对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感叹那古 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 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 能说得完呢! • 4、(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 退出洞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因而 不能极尽那游览的乐趣。

11 教材文言文重点课文重点句子翻译训练(必修上、下)(原卷版)

11 教材文言文重点课文重点句子翻译训练(必修上、下)(原卷版)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教材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训练必修上、下册专项训练必修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1.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 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赤壁赋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5.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人教版必修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训练.

人教版必修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训练.

人等量齐观是虚妄的。
一一记下
著述
兴起感慨的原因
他们的情致(感慨死 生)是一样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聚会诸君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赋, 即使时代不同世事有别,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则 是一样的。
赤 壁赋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赤壁之下。
虚,太空。
离开人世
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 像长了翅膀一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面辽阔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 到什么地方;轻飘飘地像要脱离尘世,超然独立,无牵 无挂,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赤壁赋
•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
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训练
必 修 二(诗歌)
涉江采芙蓉
渡水
生有兰草的沼泽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赠送
远方
•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回顾,回头看 故乡
形容无边无际
•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指感情深厚
指度过晚年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表达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写出了 欲归不得的愁苦心情。
渡过江水去采芙 蓉,生长兰花的 沼泽有许多种芳 香的花草。采集 芙蓉要送给谁? 我所思念的人她 在远方。回过头 来遥望故乡,长 路漫漫无边际。 相思情深却分隔 两地,只怕要愁 苦忧伤以至终老。
升在村落的炊烟。狗叫 (在)深巷中,鸡鸣(在) 桑树的顶端。门庭里没有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俗杂事,陋室里自有余
这首诗写诗人辞官归隐、回归自然的欢快之情。全诗采 用白描手法,把朴素的田园风光、平淡的农村生活与自 己再回田园的闲适愉悦交织在一起。

高一语文必修二 重点句翻译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 重点句翻译含答案

《兰亭集序》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4.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5.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8.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赤壁赋》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6.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7.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游褒禅山记》1、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3、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4、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7、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9、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兰亭集序》1、引出一条溪流作为流觞的曲折水流,大家依次排列坐在岸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2.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3.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之外。

5.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7.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8.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9.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0.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1. 客有吹洞箫者,而和之。

12.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3. 西望夏口,东望。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者乎?
14. 方其破,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5. 况吾与子渔樵于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6.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7.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8.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9. 相与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0.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1.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2.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者甚众。

23.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24.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5.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7.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

2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9.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3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