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计划.doc

合集下载

急救技能培训计划

急救技能培训计划

急救技能培训计划
一、背景介绍
急救技能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他人甚至自己。

为了提高员工的急救技能,公司决定开展急救技能培训计划,使员工在危机来临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

二、培训目的
•提高员工的急救技能水平
•培养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三、培训内容
1.急救知识普及
–心肺复苏(CPR)技能和要领
–创伤止血方法
–骨折固定处理
–感染预防控制
2.模拟演练
–指导员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急救操作
–模拟真实紧急情况下的急救处理过程
–分组演练,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3.实操训练
–让员工亲自实际操作急救器材
–指导正确的急救操作步骤和技巧
–对员工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
四、培训时间及安排
•培训时间:连续两天,每天4小时,共计8小时
•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培训人员:专业急救教练
五、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进行笔试和实操操作考核
•考核合格者颁发急救技能证书
•后续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复习和演练
六、总结
急救技能的培训对于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培训计划,相信员工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急救技能,为公司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以上为急救技能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整体团队的应急处理水平。

注:以上内容为急救技能培训计划草案,详细执行细节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急救常识培训计划

急救常识培训计划

急救常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了解常见急救知识,提高应对急救事件的能力;2. 提高自救和互救的意识;3. 掌握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在内的实用急救技能;4. 培养参与者的急救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应对急救事件的主动性和及时性。

二、培训内容1. 急救知识普及(1)急救基本原则(2)心肺复苏(3)心脏骤停、溺水等常见急救事件的应对方法(4)骨折、烧伤、中暑等创伤急救知识(5)突发疾病的应对方法2. 急救技能训练(1)心肺复苏技能训练(2)包扎、固定伤口的基本技能训练(3)紧急转移伤员的训练(4)灭火器使用技能训练三、培训时间及地点1. 培训时间:2天2. 培训地点:单位会议室四、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PPT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急救知识的传授。

2. 实操训练:由专业的教练进行实际急救技能的演示和指导,参与者进行模拟操作。

五、培训具体安排第一天上午:理论教学1. 急救基本原则的讲解2. 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步骤3. 各种常见急救事件的处理方法下午:实操训练1. 心肺复苏技能演示和学习2. 包扎、固定伤口等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天上午:理论教学1. 突发疾病的应对方法2. 紧急转移伤员的训练下午:实操训练1. 紧急转移伤员的实际操作2. 灭火器使用技能的训练六、培训资料1. PPT讲义:包括急救知识普及的PPT、心肺复苏的PPT等;2. 模拟器材:包括心肺复苏模拟器、灭火器等实操模拟器材。

七、培训人员1. 主讲人员:医学专家、专业急救教练等;2. 参与人员:公司所有员工均可参与,特别是安全员、值班人员等。

八、培训效果评估1. 通过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参与者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2. 通过实操考核:主要考察参与者在模拟急救事件中的操作技能和应对能力。

九、培训后续1. 建立急救技能维护机制:定期进行急救技能的巩固和维护培训;2. 建立急救队伍:选取一些员工组成急救队伍,定期进行急救演练和应急预案制定。

十、培训总结通过这次急救常识培训,希望能够提升员工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技能的掌握,增强应对急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有效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急救知识培训活动计划

急救知识培训活动计划

急救知识培训活动计划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却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点和错误观念。

因此,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本次活动将组织一次急救知识培训活动,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急救知识。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参与者的急救意识,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2.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参与者的应急处置能力;3. 传播正确的急救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此;4. 培养更多的急救志愿者,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急救资源和帮助。

三、活动内容1. 理论知识培训: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讲解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常见的急救知识,并结合案例讲解。

2. 实践操作演练:设置急救操作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让参与者亲自操作心肺复苏、急救止血等技能,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模拟演练:设置多个事故现场模拟,让参与者分组进行处置演练,并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

四、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准备(1天):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名单,邀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2. 第一阶段培训(1天):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讲解和技能示范。

3. 第二阶段培训(1天):实践操作演练,让参与者亲自操作急救技能。

4. 第三阶段培训(1天):模拟演练,进行事故现场模拟演练和现场点评指导。

5. 活动总结和反馈(半天):邀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总结讲解,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五、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和传单,张贴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2. 通过微信、QQ群等社交平台进行活动的宣传和报名;3. 邀请媒体进行报道宣传,增加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物资准备1. 培训教室和实践操作场地;2. 心肺复苏模型、急救箱、止血带等相关急救器材;3. 宣传资料和急救知识手册。

七、人员安排1. 急救专家、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指导;2. 志愿者:协助活动的组织和现场指导;3. 活动参与者:各个社区、学校、企业推荐一批积极参与的群众。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及方案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及方案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及方案一、培训目的与意义急救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提高生还率。

因此,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对于普及急救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急救的认识和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全员职工,包括公司员工、物业人员等,共计200人。

三、培训内容1. 基本急救知识- 什么是急救- 急救的目的和意义- 常见的紧急情况及急救预防措施2. 意识状态检查与报警- 意识状态检查- 如何拨打急救电话- 通知急救人员的信息准备3. 呼吸道急救- 失去意识的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性检查- 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4. 心脏急救- 心脏骤停的急救知识- AED电除颤仪的使用方法5. 出血创伤急救- 外伤出血的处理- 骨折的急救处理6. 烧伤、烫伤的急救- 热水烫伤的抢救方法- 化学灼伤的紧急处理7. 中暑、中毒的急救- 中暑的预防和处理- 中毒的常见处理方法8. 感染性疾病紧急处理- 呼吸道感染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新冠肺炎的防护知识9. 急救例行程序- 开展急救的基本流程- 实际演练操作四、培训方法1. 理论课程教学:由专业的急救人员进行急救知识讲解,引导学员了解基本急救知识、技能和操作步骤。

2.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让学员亲身体验和操作急救措施,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3. 互动讨论: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让学员深入理解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五、培训计划1. 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安排为每周一进行培训,每次培训时长为2小时,共计10次。

2. 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3. 培训安排:- 第一周:基本急救知识和意识状态检查、报警;- 第二周:呼吸道急救;- 第三周:心脏急救和AED电除颤仪的使用;- 第四周:出血创伤急救和骨折处理;- 第五周:烧伤、烫伤的急救;- 第六周:中暑、中毒的急救;- 第七周:感染性疾病的急救;- 第八周:急救例行程序的培训;- 第九周:模拟演练;- 第十周:急救知识测试和结业考核。

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在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时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1. 心肺复苏(CPR)技能2. 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3. 中暑和冻伤的急救处理4. 视力、听力、呼吸、体温的测量技能5. 突发疾病的急救处理6. 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操作技能7. 急救箱的使用和维护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每个培训项目都将安排专业的医务人员讲解并进行现场演示,同时配备相应的模拟器进行参与者的实践操作。

四、培训时间及地点本次培训计划将在医院内进行,分为每周一天进行培训,共计6周时间。

五、培训人员1. 参与人员:全院医务人员2. 主讲教师:全院专业急救医生六、培训日程安排第一周:主题:心肺复苏(CPR)技能时间:上午9:00-12:00内容:理论讲解、演示与操作练习第二周:主题: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时间:上午9:00-12:00内容:理论讲解、演示与操作练习第三周:主题:中暑和冻伤的急救处理时间:上午9:00-12:00内容:理论讲解、演示与操作练习第四周:主题:视力、听力、呼吸、体温的测量技能时间:上午9:00-12:00内容:理论讲解、演示与操作练习第五周:主题:突发疾病的急救处理时间:上午9:00-12:00内容:理论讲解、演示与操作练习第六周:主题: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操作技能、急救箱的使用和维护时间:上午9:00-12:00内容:理论讲解、演示与操作练习七、考核与评估1. 培训结束后将组织考试,通过考试者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2. 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实操演练,对参与者进行技能评估。

八、培训后续跟进1. 定期组织急救演练,加强医务人员的实战能力。

2. 倡导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急救技能的日常维护和提升。

急救科室知识培训计划内容

急救科室知识培训计划内容

急救科室知识培训计划内容一、培训目的急救科室作为医院重要的医疗部门,是医院实施急救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高急救科室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和水平,有效应对突发疾病和伤情,特制定急救科室知识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急救科室所有从事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三、培训时间急救科室知识培训采取阶段式培训,具体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培训时间为一个月。

四、培训内容(一)初级阶段培训内容1. 基本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处理骨折和伤口、抢救窒息人员等。

2. 基本医疗技能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如心绞痛、中暑、烧伤等。

3. 急救设备使用掌握急救药物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自动体外除颤器、吸引器、氧气瓶等。

4. 急救心理疏导培训医护人员在急救情况下的心理调节和疏导技巧。

(二)中级阶段培训内容1. 高级急救技能进一步掌握复杂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胸腔抽液等高级急救技能。

2. 重症监护技术学习重症监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动脉压监测、气管内肺炎预防等。

3. 急救人员合作培训医护人员在急救情况下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4. 突发事件处理培训医护人员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处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高级阶段培训内容1. 急救科室管理学习急救科室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包括人员排班、资源分配等。

2. 专科知识培训学习特殊疾病和伤情的急救处理方法,如中暑、中毒等。

3. 急救科技创新了解急救科室最新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包括远程医疗、医疗机器人等。

4. 急救科研讨论坛组织医护人员参与急救科技术、方法的讨论和交流。

五、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采用课堂教学,结合视频教学、教科书阅读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

2. 实践培训在实际急救情况下,引导医护人员参与急救操作,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讨论,分析不同病情下的急救处理方法和技巧。

4. 知识考核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知识考核,以检验医护人员的学习效果。

急救知识培训工作计划

急救知识培训工作计划

急救知识培训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急救知识培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做出正确的应急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急救知识培训也变得越来越受重视。

本文将围绕急救知识培训工作的必要性、目标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了一份急救知识培训工作计划。

二、工作必要性1. 保障人们生命安全。

很多时候,意外事故会突然发生,如果没有及时的急救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可以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急措施,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 提高社会的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急救知识培训,可以使更多的人都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使整个社会在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提高抗灾和自救能力。

3. 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急救知识培训,可以使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一些常见的轻伤和普通疾病可以在熟悉的人员的帮助下进行简单的处理和护理,减少大量就医压力,提高医疗效率。

三、目标1. 普及急救知识。

通过培训,使更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对急救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急救意识。

通过培训,增强参训者意外情况下的处置能力、逃生能力以及与医疗救援人员合作能力。

3. 促进社会的应急能力。

通过培训,掌握更多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及时有效的减少伤亡事故。

四、培训内容1. 基础急救知识。

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烧伤处理等。

2. 紧急案例处理。

通过模拟场景的训练,培养参训者处理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应对能力。

3. 急救设备的使用。

介绍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活动担架等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五、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

通过专业的急救教练进行实地培训,结合场景模拟进行教学,使参训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

2. 线上培训。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急救知识的线上教学,通过视频、PPT等形式进行教学,方便灵活,适合大规模的普及性培训。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生活中为了能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了解一定的急救知识真的很重要,不仅是自救,还能在关键时刻拯救他人。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急救知识培训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急救知识培训计划1急救知识和技能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必要技能,是学生就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自我保护的随身武器,也是教师见义勇为的保障。

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我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分为三大类: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教师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红十字会急救队队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我校学生结构特点:我校2007年在校生1600余人,20--年在校生1700余人。

其中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占70%多。

幼儿教育专业有一门专业课------幼儿卫生保健,其中第五章内容为幼儿意外事故的防护和急救,大约在每年的3月份讲这部分内容,五课时结束。

所以我校学生具有良好的急救基本知识基础。

1、一年级学生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过这些知识;培训的重点是音乐、美术、室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

培训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培训形式:急救知识讲座,适时播放急救的视频片段。

培训课时: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培训一课时,相当于复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培训三课时。

培训教师:吴国富刘旭楠(初级急救员)代萍(学校校医)2、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实际操作技能练习为主,同时复习理论知识。

培训地点:学校多功能厅、综合排练厅。

培训形式:播放急救的视频片段,实际操作。

培训课时:四课时。

培训教师:段老师(郑州市红十字会负责急救知识传播)郑州二院、九院的专业急救大夫吴国富刘旭楠(初级急救员、急救队队员)代萍(学校校医)3、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在外实习,不组织大规模的培训。

培训对象采用抽查的方式,需要参加培训的同学可以穿插到一、二年级的培训当中。

4、近几年,我校在郑州市职业教研室主办的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联系了郑州市职业教研室的陈平主任,正计划把急救技能列为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急救知识培训计划篇一急救知识和技能是保障人身安全的必要技能,是学生就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自我保护的随身武器,也是教师见义勇为的保障。

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我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分为三大类: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教师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红十字会急救队队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我校学生结构特点:我校2015年在校生1600余人,20XX 年在校生1700余人。

其中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占70%多。

幼儿教育专业有一门专业课------幼儿卫生保健,其中第五章内容为幼儿意外事故的防护和急救,大约在每年的3月份讲这部分内容,五课时结束。

所以我校学生具有良好的急救基本知识基础。

1、一年级学生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过这些知识;培训的重点是音乐、美术、室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

培训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培训形式:急救知识讲座,适时播放急救的视频片段。

培训课时: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培训一课时,相当于复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培训三课时。

培训教师:吴国富刘旭楠(初级急救员)代萍(学校校医)2、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实际操作技能练习为主,同时复习理论知识。

培训地点:学校多功能厅、综合排练厅。

培训形式:播放急救的视频片段,实际操作。

培训课时:四课时。

培训教师:段老师(郑州市红十字会负责急救知识传播)郑州二院、九院的专业急救大夫吴国富刘旭楠(初级急救员、急救队队员)代萍(学校校医)3、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在外实习,不组织大规模的培训。

培训对象采用抽查的方式,需要参加培训的同学可以穿插到一、二年级的培训当中。

4、近几年,我校在郑州市职业教研室主办的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联系了郑州市职业教研室的陈平主任,正计划把急救技能列为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

如果急救列为比赛项目,将大大提高同学们的重视程度,促进学习热情。

教师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我校有教师110余人,其中女教工70多人,男教工40多人。

我校教师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

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1、外出学习。

每年至少派出两位教师参加郑州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初级急救员培训,学时两天,经过考核可以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

地点在郑州九院。

培训对象:红十字会骨干班主任老师注:20XX年4月12、13日,吴国富刘旭楠两位老师参加郑州市红十字会在九院组织的初级急救员培训,取得了证书。

2、校内集中培训。

定期请郑州市红十字会的专家或具有一定资质的急救员在学校多功能厅讲座,培训时间为两个小时。

培训对象:所有教职员工。

培训频率:每两年或三年组织一次。

红十字会急救队队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学校红十字会急救队,是学校组织活动的保障,是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的得力助手。

队员都是经过选拔的、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的教师和已经掌握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和学生。

红十字会急救队队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以集会形式为主。

每个月至少集会一次。

会上讨论和切磋急救知识和技能。

学校红十字会急救队配备有专业的急救箱、急救药品和器械。

由急救队副队长保管,定期检查药品、器械完好情况,要保证外出时使用。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篇二一、指导思想卫生救护培训要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宗旨,以倡导人性关怀为手段,以切实减少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带来伤害,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救护技能为目的。

根据成都市红十字会20XX年卫生培训目标任务要求,培训要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中心任务,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严格培训、确保取得实效。

二、目的意义卫生救护培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各级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是红十字会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

切实搞好卫生救护培训工作,不仅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而且在新的形势下,对弘扬红十字精神、提高各级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培训任务按照《成都市金牛区红十字会20XX年卫生救护普及培训实施计划表》)的要求,荷花池街道红十字会将于20XX年3月-6月在辖区内组织200名人员进行观看培训光碟的卫生救护普及培训。

急救知识培训计划篇三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急危重症病人急救护理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培养急危重症抢救工作思维,提升我院的医疗护理质量水平,特制定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1 、熟练掌握CPR (心肺复苏)急救技术。

2 、掌握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3 、了解常用急救药物的作用与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

4 、熟悉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护理流程。

5 、掌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如患者坠床/ 跌倒、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患者出现输液外渗等)二、具体实施方案1 、成立培训考核小组。

( 1 )护理部培训考核小组成员。

组长:成员:( 2 )大科、科室根据情况成立相应培训考核小组。

( 3 )培训考核小组职责:负责全部护理人员CPR 技术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及考核工作。

三、培训考核方法1. 新毕业护士进院时进行CPR 技术及知识的学习,上岗前进行CPR 技术的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科室工作。

2. 全院护理人员3 月份进行CPR 技术培训考核一次,不合格者进行重新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3. 对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的使用进行培训及考核。

( 详见三基三严培训计划)4. 对常用的抢救药物知识、急危重症的抢救护理流程及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随机考核。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股骨干骨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子宫平滑肌瘤、计划性剖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2009版)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K35.9)行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女性包括月经史、婚育史);2.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心肺查体、腹部查体、直肠指诊、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如可疑胰腺炎,查血尿淀粉酶;4.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光片除外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有右下腹包块者行腹部超声检查,有无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5.鉴别诊断:疑似右侧输尿管结石时,请泌尿外科会诊;疑似妇科疾病时,请妇科会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诊断明确者,建议手术治疗;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等),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充分告知风险,予加强抗炎保守治疗;3.对于有明确手术禁忌证者,予抗炎保守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35.1/K35.9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疾病编码;2.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亦可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心电图;5.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尿淀粉酶、胸透或胸部X光片、腹部立位X光片、腹部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0.5至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3.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加用1次;4.无特殊情况,术后24至48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住院当天。

1.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

2.手术方式:顺行或逆行切除阑尾。

3.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4.实验室检查:术中局部渗出物宜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术后回病房平卧6小时,继续补液抗炎治疗;2.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后即可进流食;3.术后2-3天切口换药。

如发现切口感染,及时进行局部处理;4.术后复查血常规。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2.体温正常,腹部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3.切口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拆线)。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于阑尾周围脓肿形成者,先予抗炎治疗;如病情不能控制,行脓肿引流手术,或行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必要时行Ⅱ期阑尾切除术,术前准备同前。

2.手术后继发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门脉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导致围手术期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ICD10:K35.1/ K35.9)行急诊阑尾切除术(ICD9CM-3:47.0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