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绪论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及第一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9.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11.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B.绝对性C.直接现实性D.客观实在性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13.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14.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 )A.运动时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运动与静止时绝对对立的15.“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16.“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A.辩证法观点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7.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8.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同一性19.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马克思原理绪论一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原理绪论一章习题答案

绪论和第一章练习题(2011年9月20日修改)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B )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A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7、“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B)$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9.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A)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0.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BCD3.ABC4.BC5.AB6.ABC7.CD8.AB9.BCD 10.ABCD三、辨析题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大一第一学期马哲绪论参考答案

大一第一学期马哲绪论参考答案

绪论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1、ABCDE2、ABC3、ABD4、AD5、A6、ABCDE7、ABCD8、ABCDE9、ABCDE 10、C二、辨析题:(分析观点是否正确)1、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

正确。

同历史上力图把自已的观点和学说说成是最终的、最后的封闭体系的形而上学观点相反,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的思想体系看成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与时代密切联系,它注视现实、面对实际.关心和研究自己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它从不自认为是终极真理,而是强调创造性,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

错误。

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首先要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

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条件,主要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激化而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斗争,需要有正确的革命理论指导;同时,它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后创立的。

可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3、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创立的学说,今天早已过时。

错误。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具有高度的革命性,而且还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各项基本原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其次,它所揭示社会的发展总趋势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再次,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它的一些个别论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而需要修正,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揭示的道理,决不能因此而说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正确。

如果从它的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一二四课后习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绪论 一二四课后习题)

绪论1.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就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使科学的,你怎样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观点是错的。

(书P11)阶级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了能从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

(书P25)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意义:(书P24)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评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哲试题及答案(全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配套复习题及(绪论部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

马哲课后题答案

马哲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3、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绪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①科学性②革命性③实践性④创造性2.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 )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②《神圣家族》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④《德意志意识形态》3.从1872年到 1904年这一革命和平发展时期,出现的机会主义主要是 ( )①第二国际修正主义②拉萨尔主义③杜林的社会主义④英国工联主义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根本上说是 ( )①为了政治权力而进行的②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③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进行的④为了本阶级的利益而进行的5.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①唯物主义②辩证唯物主义③唯物主义辩证法④辩证方法6.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 )①唯心主义②辩证唯物主义③辩证法④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 )①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②自由资本主义时代③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④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8.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者是 ( )①亚当·斯密②大卫·李嘉图③马克思④威廉·配第9.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这样的基础( )①剩余价值论②劳动价值论③再生产理论④流通理论10.“真理多元论”的观点是 ( )①唯心主义的观点②唯物主义的观点③辩证法的观点④机械论的观点(二)双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 ( )( )①唯物史观的发现②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③剩余价值的发现④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立⑤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2.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影响较大的是( )( ).①康德②费希特③谢林④黑格尔⑤费尔巴哈3.列宁同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反马克思主义派别的斗争主要是 ( )( )①伯恩施坦②考茨基③布哈林④杜林’⑤拉萨尔4.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 )( )①威廉·配第②亚当·斯密③大卫·李嘉图④西斯蒙第⑤布阿吉尔贝尔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 )①细胞学说②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③化学学说④电学学说⑤原子学说6. 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 ( )( )①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②英国的欧文③意大利的托玛斯·康帕内拉 .④英国的托玛斯·莫尔⑤法国的摩莱里7.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内容上说是 ( )( )①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④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⑤真理性和阶级性的统一8.科学社会主义是 ()( )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②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证明和运用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⑤与空想社会主义基本一致9.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 )①马克思主义只是经验科学方法②马克思主义只是政治战略策略原则③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观④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10.下列哪些说法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一致 ( )( )①科技史观②历史人学③唯物史观④唯物辩证的历史观⑤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三)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 ( )( )( )( )( )①科学性②革命性③阶级性④实践性⑤理论性2.”世纪 30 - 40年代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 ) ( )( ) ( ) ( )①法国里昂纺织工人武装起义②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③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武装起义④意大利工人的罢工运动⑤荷兰工人夺取政权的斗争3. 19世纪 30 - 40年代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了 ( )( ) ( )( ) ( )①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②无产阶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④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⑤无产阶级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还不成熟4.马克思主义是 ( )( )( )( )( )①科学的世界观②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③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④历史解释准则⑤政怡战略策略原则 5. 19世纪40-9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和清算了 ( ).( ) ( ) ( ) ( ) ①蒲鲁东主义②工联主义③拉萨尔主义④巴枯宁主义⑤杜林的假社会主义6.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是通过下列活动完成的 ( ) ( )( ) ( )( )①编辑《莱茵报》·②批判黑格尔哲学③创办《德法年鉴》④撰写《共产党宜言》⑤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7.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 (( ) ( )①圣西门②欧文③莫尔④傅立叶⑤摩莱里8.恩格斯完成从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是通过下列活动完成的 ( ) ( )( ) ( ) ( )①调查和分析英国社会状况②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③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④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⑤写作《共产党宣言》9.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 ) ( ) ( )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⑥科学社会主义10·西方社会思潮是 ( )( )( )( )( )①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②是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物③可以用来“补充”和“修改”马克思主义④不是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⑤可以为资产阶级服务,也可以为全人类服务(四)比较说明题1.世界观和人生观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思潮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1.③ 2.③ 3.① 4.② 5.④ 6.④ 7.② 8.③9.② 10.①.(二) 双项选择题 1.①③ 2.④⑤ 3.①② 4.②③ 5.①②③ 8.①② 9.①②10.①②(三)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⑥ 4.①②③ 5.①②③④⑤ 6.①②③ 7.①②④ 8.①②③④ 9.①②⑥10.①②④(四)比较说明题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A
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BCD 4ACD .5.ACD
三、辨析题
1.错误.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叶才产生的,在此以前并没有马克思主义。

但是,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客观规律却并不是从19世纪中叶才存在,而是本来就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只是发现和表述了这些规律,而并没有“创造”任何规律。

(2)马克思主义反映的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虽然没有得到完整的揭示,但是以往的人们对它们的某些因素和成分早就有所认识,并集中体现在一些先进思想的合理成分中。

(3)不了解、不相信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他们在实践中也能得到成功的原因,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人们情况实质上一样。

这些科学家之所以也能取得重大的科学成就,是因为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实际上与他们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或宗教信仰是分离的。

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实际上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是按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办事的。

尽管不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在实践中取得成功,但这种成功所经历的弯路要多得多,付出的代价要高得多,遇到的风险要大得多。

2. 错误
(1) 即使马克思主义学得很好,按照它办事,也不能保证主观与客观时时符合,处处符合。

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是最大的道理。

各个具体事物还有各自的特殊规律,有自己的小道理。

违反了大道理的东西必定也违反小道理,按此行事是一定要碰壁的。

但是不违反大道理的东西却未必一定符合小道理。

(2)在认识和处理具体事物的时候,必须既符合大道理又符合小道理才算主观与客观符合,才能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的目的。

然而在许多场合,由于事物的本质还没有充分暴露,或者由于还缺少关于这个事物的具体知识、经验或技能,以及由于其他种种难于预见的原因,按照正确的世界观办事也可能发生主观与客观不符合的情况,造成行动的失败。

把任何错误都归结为世界观的错误是不对的。

(3)正确世界观指导下发生的错误与错误世界观指导下发生的错误是有原则区别的。

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正确的世界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事半功倍。

四、材料分析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
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一是统一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二是统一的思想精髓——实事求是;三是统一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标准;四是统一的方向和路径;五是统一的历史任务和根本手段。

(2)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不尽相同,
就是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革命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也不尽相同,所以无产阶级进行社会变革的形式、方法和道路呈现出多样性。

从历史经验看,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因为资产阶级决不甘愿自己的统治地位被无产阶级取代,并进而由无产阶级利用政权按自己的意图进行社会改造和消灭剥削阶级。

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一旦触及其反动统治时,总是会动用国家机器,用暴力手段镇压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所以历史上的无产阶级革命都使用了暴力革命的形式。

但是暴力革命作为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并不排除革命道路的多样性。

马克思曾认为像英国、美国、荷兰等议会制度较健全、工人阶级享有相对较多民主的国家,工人阶级有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进行社会变革。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和平革命的方式,是一条最少痛苦的方式,对于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对于全民族都是有利的。

所以无产阶级在进行革命斗争时,只要有条件就应竭力争取。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

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

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