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应急预案精选15篇

公共场所应急预案精选15篇

公共场所应急预案精选15篇公共场所应急预案1一、目的为了及时、迅速、有效地处理和控制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故,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护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做好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工作。

要做好人员、各类防护物资、检测试剂及设备的应急储备和日常监督、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控制事故的发生和蔓延。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旗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成立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故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及对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的统一指挥调度。

(三)依法管理、快速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确保对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故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开展现场调查、取证、监测、救治、控制、报告和处理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成立本店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指挥本店卫生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启动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应急准备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要求,包括:通讯工具、灭火器等。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集6篇)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集6篇)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集6篇)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1篇为维护社会稳定,规范大型活动的管理,杜绝群死群伤等事故、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央及市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组织机构组长:黄宇平副组长:冯国勤、刘颖、张健、冯景华组员:尹月清、颜秀珍、刘乐薇、潘伟莉、陈亮、鲍向群、陈耀辰、王海燕、孙雁、罗毅、蔡承志、李康、武侃、屠耀明、万红弟二、事故防范1、举行大型活动前做好安全纪律教育,定岗、定位、定责。

2、活动前针对本次活动具体情况,做好活动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

3、大型活动的场地、设施须符合安全要求,消防设施须保证,活动场地出入和通道要畅通,便于疏散,若夜间开展活动,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停电时要有应急措施。

4、对参加活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避免在活动中产生危险时,不知所措。

5、对组织参加活动的领队进行活动前的协调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的交待,确保活动进行有序。

6、举办大型活动必须向主管部门申请,报公安部门审批。

三、事故处理(一)防范拥堵现象时:1、1号门由屠耀明、值班人员及一名门卫负责,主要工作是及时疏导和控制参加活动的人员进出,防止人员聚集而堵住进口处。

2、2号门由一名门卫负责,主要是负责车辆进出。

自行车全部停放在外面的寄存处。

如有紧急情况,应及时打开2号门疏散人员。

3、安排值班安全员把守各要道口,防止活动人员原地返回而造成进出人员汇流。

4、陈耀辰负责A楼、B楼的安全保卫工作。

做到防止人行通道堵塞,并及时疏导参加其它场所活动的人员到达指定场所活动。

5、潘伟莉、陈亮、蔡承志、李康、武侃负责D搂剧场、多功能厅的人员活动安全。

王海燕、孙雁负责C搂及名人廊的安全工作。

6、散场时,各要道口安全值班人员要主动指挥参加活动的人员按规定路线离开。

7、如遇突发事件,情况汇报流程如下:治安具体工作人员→屠耀明→陈耀辰→黄宇平、冯国勤。

8、如遇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赶到现场,采取果断有效措施,运用相应的对策尽快解决,防止事态扩大。

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风险。

2.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3. 保障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4.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调度机制,确保应急物资供应。

二、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高卫生水平,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建立健全预防措施,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和演练。

(3)加强监测和预警,提高早期发现和早期报告能力。

2.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2)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系。

(3)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 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2)优化应急预案,简化应急流程,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3)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三、组织管理1.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

2. 设立专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3. 成立专家咨询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4. 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共场所管理单位的职责,建立协同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

5. 加强与上级部门、周边地区和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协作,形成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6.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问责。

四、预防措施为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和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风险,以下预防措施应得到有效实施:1. 加强卫生管理- 制定并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包括清洁、消毒、通风等基本操作规范。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一、预案概述为提高公共场所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共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共场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爆炸、地震、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公共场所安全应急指挥部公共场所安全应急指挥部是本公共场所安全应急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公共场所安全应急工作。

2. 指挥部组成及职责(1)指挥长:由公共场所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公共场所安全应急工作。

(2)副指挥长:由公共场所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指挥长工作。

(3)指挥部成员:由公共场所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负责具体落实指挥部工作。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负责公共场所安全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2)保卫部:负责公共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包括巡逻、门卫、监控等。

(3)消防部:负责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包括消防设施检查、火灾扑救等。

(4)医疗救护部:负责公共场所的急救工作,包括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

(5)后勤保障部:负责公共场所的安全应急物资保障、人员调配等。

三、应急响应1. 预警(1)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安全。

(2)对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 初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

(2)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根据事故情况,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

3. 全面响应(1)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加强现场救援力量,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根据事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四、应急处置1. 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火灾扑救。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及时通知消防部门,请求支援。

2. 爆炸事故(1)立即启动爆炸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爆炸处置。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

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共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共场所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1)安全管理部:负责公共场所安全管理,制定和实施安全防范措施,组织应急演练。

(2)保卫部:负责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维护现场秩序,保障人员疏散。

(3)医疗救护部:负责现场医疗救护,保障伤员救治。

(4)消防部门:负责现场火灾扑救,保障消防安全。

(5)后勤保障部:负责应急物资供应,保障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

3. 应急指挥部组织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应急指挥部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5. 根据应急响应级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五、应急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1)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切断电源、水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2. 事故灾难(1)火灾: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切断电源、水源,扑救火灾。

(2)坍塌、爆炸等事故:立即组织人员疏散,防止事故扩大。

(3)泄漏、污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3. 公共卫生事件(1)传染病疫情:立即隔离病患,防止疫情扩散。

(2)食物中毒:立即停止供应疑似中毒食品,组织救治中毒人员。

4. 社会安全事件(1)恐怖袭击:立即组织人员疏散,防止人员伤亡。

(2)群体性事件:立即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组织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1一、指导思想“德育为首,安全第一”。

本着生命第一的原则,为维护学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高效有序地处理学校突发安全事故,使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损失降低至最低限度。

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规条例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当学校周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重大溺水事故、学校拥挤踩踏的事故、学校火灾时,本应急预案即刻启动。

三、应急指挥机构学校成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根据应急处置的工作需要,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动物资及动员一切力量紧急处置突发事件,全校师生须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1、领导机构及应急小组组长:孙再仁副组长:韦蓓胡贤豪成员:各班班主任2、医疗救护组组长:侯希贺组员:杨杰刘敏3、学生管理组组长:楼建新组员:俎晓梅喻文华陶茜4、后勤保障组组长:李成刚组员:后勤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1)领导机构主要有组长负责。

组长总揽全局,是本预案启动的决定者和结束者,是突发事故的总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切行动的指挥者。

(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简单护理、转送,学校卫生的初步调查,相关校舍的卫生防疫工作等。

(3)学生管理组负责学生的疏散、安置、调节、稳定工作,组织教师配合学校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提供水、通讯等服务保障。

四、突发公共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及可能造成的后果1、重大交通事故可能发生在公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2、重大溺水事故可能发生在距离学校不远的河流中,可能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3、学校拥挤踩踏的事故可能发生在学校的集会、楼道走廊中,可能危及学生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公共场所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公共场所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共场所(包括商场、超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的安全风险管理、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公共场所安全风险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由公共场所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2)副总指挥:由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担任。

(3)成员:由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消防人员、医疗人员等组成。

2. 公共场所安全风险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公共场所安全风险应急处置工作。

(2)及时掌握公共场所安全风险情况,发布应急响应信息。

(3)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四、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1. 识别公共场所安全风险:包括火灾、爆炸、拥挤踩踏、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

2. 评估安全风险等级: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因素,将风险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一级风险: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2. 二级风险: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现场巡查,做好人员疏散和应急救援准备。

3. 三级风险: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做好预防措施,提高安全风险意识。

4. 火灾应急处置:立即启动消防设施,组织人员疏散,控制火势蔓延,协助消防部门灭火。

5. 拥挤踩踏应急处置:迅速组织人员疏散,设置警戒线,防止人员拥挤,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6. 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应急处置:立即关闭泄漏源,组织人员撤离,进行现场检测,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7.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根据灾害类型,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8. 恐怖袭击应急处置: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配合公安机关进行反恐行动。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通⽤6篇) 在我们的学习、⼯作或⽣活中,难免会突发⼀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向发展,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通⽤6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公共场所安全应急预案1 1、总则 1.1⽬的: 1.1.1为减少热轧⼚⽣产安全事故中的⼈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宁波钢铁公司《⽣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重⼤⽣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法》的要求,结合热轧⼚的⽣产、设备运⾏和重⼤危险源点可能产⽣的危害特点,特制定《热轧⼚⽣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1.2为了说明热轧⽣产系统应急救援组织具有的资源和动作的⽅法,以及处理可能发⽣的各种紧急情况,减少热轧⼚的事故损失和与热轧⼚有关联的单位损失,保障员⼯的健康和安全。

1.1.3预案描述了应对热轧⼚⽣产系统各种紧急情况时的组织、设备(设施)、服务和必要的通讯联系等内容。

1.2范围:本预案所指事故,是指在热轧⼚⽣产系统内部的重⼤危险源发⽣⽕灾、爆炸、有毒⽓体泄漏等有可能造成次⽣灾害或⼀次事故造成多⼈伤害的事故。

1.3适⽤性: 1.3.1本预案是为防⽌热轧⽣产系统内部重⼤事故扩⼤和蔓延的综合事故应急预案,应与宁波钢铁公司《⽣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相应接轨,同时启动,以便上级领导能够统⼀、协调地指挥决策,处理好各种事故,迅速恢复⽣产。

1.3.2本预案适⽤于热轧⼚⽣产系统各类紧急情况,从较⼩的紧急事件到可能对热轧⼚的员⼯和与热轧⼚有关联的单位⼈员对健康和安全影响的重⼤事故。

2、⽣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2.1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周皓 副总指挥:李忠前、徐怀⽟、张保忠 成员:管传华、吴⼤伟、孙顺富、沈勤荣、⼘宏光、朱剑辉、宋章明、胡翊华、刘冠中、当班调度。

2.2常务指挥中⼼设在作业规划室 常务指挥中⼼主任:管传华 成员:值班副主任 3、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3.1指挥部职责: 3.1.1事故发⽣后,⽴即启动本⽅案,组织指挥有关⼈员进⾏抢救和善后⼯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 , 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 , 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 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 ,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 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赵海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
镇静、不慌
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
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
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

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
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验、提取
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
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
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害健
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