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介入治疗

合集下载

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导语: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等于在走向衰亡。

当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会老去。

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在这漫长又短暂的几十年里我们会遇到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等于在走向衰亡。

当我们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会老去。

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在这漫长又短暂的几十年里我们会遇到很多波折。

包括很多疾病的到来,三叉神经痛是在中老年中比较高发的一个病种。

大多患有这个疾病的患者都会非常痛苦。

那么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哪些?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

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

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射频毁损术,该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简便快捷,但是治疗过程非常疼痛,患者往往无法耐受,对周围组织损伤也比较大,副作用大,术后短期内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远期复发率比较高。

微血管减压术,微血管减压术属于开颅手术,危险性大。

针对做核磁共振检查病因是血管压迫神经的,才有一定的效果,如果不是这个病因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且不适用于高龄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

“无痛介入疗法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据临床数据显示患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
北京彭胜三叉神经医院
概述
三叉神经痛又称为脸痛,是一种通常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范 围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剧烈疼痛的脑神经疾病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病理学尚不明确,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有很多。 三叉神经痛经常高发于中老年患者身上,而且女性患者比男性患 者要多很多。疼痛一般不会超出三叉神经的分布范围,最常见的部位 就是一侧的第二支与第三支合并的疼痛症状,其概率占了三叉神经痛 患者的95%以上。大多为单侧,仅3-5%为双侧。另外,单独的第三支 也是经常发生疼痛的部位。
二、手术治疗
1、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原理是将压迫神经的血管用材料隔开,使之分离,解除压 迫来实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但手术需要开颅治疗,部分患者会有颅内 出血,颅内感染等,对身体的损伤较大,术后需要恢复防止感染,危险性大 。适用于身体状况良好的中青年患者。
2、伽玛刀治疗 使用钴60产生的伽玛射线对颅内特定部位进行聚焦照射,使之产生局灶 性坏死或功能改变。治疗医师通过对剂量大小的控制,可阻断痛觉的传导主 要适用于因颅内肿瘤压迫或其它肿瘤原因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对 于原发性、其它原因导致的三叉神经痛发作,治疗效果不确定,待观察。面 部严重麻木感是伽玛刀主要并发症,部分患者会出现感觉异常引起的咀嚼障 碍聚焦不准可损伤其它脑神经,造成严重后果。
彭胜-无痛介入疗法五大治疗优势
01
定位准确:美国进口设备,数字影像引导精确辨别 病变神经,技术先进,定位准确。 无痛无创治疗:不开刀、不手术、治疗过程无任何 疼痛,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轻松治疗。 神经根部治疗彻底 不用住院,随治随走 立刻止痛,安全性高

03
04
05
温馨提示:
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有很多,专家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对症治 疗,选择正规专业的医院就诊。咨询电话:400-650-8208

“TOC-超频介入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优势

“TOC-超频介入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优势

“TOC-超频介入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优势
1、安全可靠微创无痛
“TOC-超频介入疗法”被国家权威治疗刊物评选为微
创治疗、绿色医疗、人性化医疗、注重治疗环节优化的典范,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治疗全程没有开放性创伤,没有疼痛感,在解除局部经络穴位压迫的同时,保留三叉神经感觉传导功能完好,避免面部感觉的丧失。

超微创手术的创口痊愈后,可实现真正的无疤无痕、自然美观。

2、快速止痛随治随走
“TOC-超频介入疗法”在精准锁定病灶之后,迅速进入止痛环节,在“CNWJ-超频热凝消融系统”的作用下,5分钟之内彻底止痛,让患者永久告别三叉神经的疼痛纠缠。

本疗法属于一次治疗即可痊愈的高效疗法,通常情况下,患者可以随治随走、无需住院,大大减轻了患者求医的经济负担。

3、中西结合杜绝复发
微创无痛的西方医学技术与中医穴位理论巧妙结合,主要功效在于消除患处疼痛以及铲除病根,特制的中医主要功效,则在于巩固疗效,为彻底康复提供保障。

“TOC-超频介
入疗法”真正将中医精髓,与西方先进医学技术融为一体,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

温馨提示:任何疾病都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才是维护健康之根本,严重者一定要到专业的面神经科医院治疗.感谢您的耐心阅读,但是网络内容局限性很强,也许您的疑问并没有得到解答,请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辅助药物:
-镇静剂:如地西泮(Diazepam)等,用于缓解疼痛引起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用于改善患者情绪,增强疼痛阈值。
-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促进神经修复。
2.物理治疗
-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针对疼痛区域进行电刺激,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
-镇静剂:如地西泮(Diazepam)等;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等;
-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
2.物理治疗
(1)经皮电刺激: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对三叉神经痛部位进行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2)针灸治疗:根据中医理论,选取相应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每周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本方案旨在为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一种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第2篇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方案
一、方案概述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euralgia,TN)是一种慢性疼痛疾病,表现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全面、科学的治疗策略,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疗监测与评估
1.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发作频率、药物副作用和生活质量。
2.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长期跟踪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五、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1.教育患者了解三叉神经痛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牙齿三叉神经痛

牙齿三叉神经痛

牙齿三叉神经痛在医学上三叉神经痛有着不同的解释,所以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三叉神经痛主要发生在面部,病发时会有剧烈的阵痛产生,是神经疾病中常见的一种。

在发作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令患者痛苦不堪,而在治疗方面,有很多的治疗方法,但每种方法都有其好处和缺点。

1、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得利多、苯妥英钠等上述药物可起到暂时止痛或缓解的作用,此类药物具有耐药性,口服剂量逐渐增加,效果越来越差,其副作用较大,久服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单纯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病,并可使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肝功能损害等。

2、封闭治疗:采用穴位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甘油、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麻痹阻滞神经,起到症状缓解暂时止痛的作用。

但副作用较大,可引起面部麻木,感觉障碍,若封闭偏差可导致失明、偏盲,多次封闭后止痛效果不佳。

3、射频术:又称热凝术,以穿刺针刺入半月神经节,利用射频仪在组织内产生电热,根据不同神经纤维耐受的温度不同,有选择地破坏传导痛觉的纤维,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其后遗症为失明,面神经麻痹,脑出血等,且易复发,复发后再采用其它方法治疗有部分患者效果较差。

4、无痛介入新疗法: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最佳的治疗方式,目前已经成功的治愈三叉神经痛患者超过2万人了。

该疗法无痛、无创、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三叉神经疼患者日常保健与注意事项:1、尽早检查、尽早治疗、尽量采取保守治疗、尽早使用真定堂的子牙疼痛一滴灵治疗。

2、用温水洗脸和刷牙、避免冷水刺激。

3、注意气候变化,避免风吹、和寒冷气候对颜面部的刺激。

外出时戴口罩或头巾。

4、戒烟、酒,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化学刺激诱发疼痛。

5、吃质软、易嚼食物,避免硬物刺激6、尽可能避免诱发疼痛的机械动作。

7、做好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急燥、焦虑等情绪诱发疼痛。

8、利用疼痛发作后的间歇期,清洁颜面、口腔,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其他疾病发生。

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三叉神经是人体头部的一条重要神经,负责面部、口腔、咽部感觉的传导。

如果三叉神经发生异常,可能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和其他不适。

对于三叉神经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来进行综合考虑和制定。

一、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症状的三叉神经疾病,保守治疗是首选的方法。

其中包括以下几种:1. 疼痛管理:对于三叉神经疼痛,可通过服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抗痉挛药等。

此外,还可以尝试使用热敷、冷敷、按摩等物理疗法来缓解疼痛。

2. 物理治疗:利用物理因素对病患进行治疗,例如电疗、热疗和冷疗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改善神经传导,减少疼痛。

物理治疗同时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等。

3. 康复训练:针对三叉神经功能障碍造成的面部肌肉功能受损等情况,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通过进行定向的功能训练,帮助病患重新恢复面部肌肉的协调运动,促进面部功能恢复。

二、药物治疗:对于部分症状严重的三叉神经疾病,常常需要药物干预来控制疼痛和症状。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1. 抗抑郁药物:三叉神经疼痛常伴随着负面情绪,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痛苦感。

2. 抗惊厥药物:三叉神经痛有时会伴随着痉挛性发作,此时可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等来控制痉挛。

3. 神经病理疼痛药物:神经病理疼痛药物是一类专门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包括氨氟地平(Gabapentin)、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等。

注: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和病患定期复诊调整剂量。

三、手术治疗:对于严重且无法通过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控制的三叉神经疾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介入。

1. 微血管减压术:对于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通过手术切除或减压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压迫,以达到解除症状的目的。

2. 毁损术:毁损术是通过利用化学药物或热能等手段对三叉神经进行部分破坏,以减少其对痛觉信号的传导。

C型臂下半月神经节介入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例

C型臂下半月神经节介入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例
均 有 效率 9 %左 右 。这 与我 们 的统计 基 本相 符 。 6
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 射频温控热凝治疗原发性T N 我 们体 会 : c 臂X线 机 透 视下 准 确显 示 卵 圆 孑 是 治 疗 ① 型 L
的基 础 。工 作 中我 们 体会 到 颈后 置 薄枕 , 颌 稍抬 高 , 下 头 后仰 1 。 O 。 者头颅 向患 侧充分 旋转 , 线 发生器 向 O ~2 o 患 将x 头侧 端旋 转2  ̄ 0 ,向健 侧旋 转 1 o 5 左右 卵 圆孑 易 清 晰显示 , L 方便 省时 。 ②必 须充 分掌握 半月 节 中各 支 与卵 圆孔 的距 离 位 置关 系 , 针尖 从 卵 圆孔 内侧进 入 易接触 第 一 、 支 , 二 针尖
最 流 行 的 为神 经压 迫 学 说 , ad e认 为 桥 小 脑 角 异 常 位 G rnr 置 的血 管压 迫 了三 叉 神经 后 根便 可 致T ” N病 因及 发 Nt。T 病机 制 相 当 复杂 ,因而 对其 治 疗 也并 非 易事 。 目前 针 对 T N的治 疗 方 法很 多 ,但 各种 方 法 均 存在 一 定 的 局 限性 , 从 而 限 制其 广泛 应 用 。 物疗 法 中卡 马西 平为 首选 药 , 药 常
冯 建来
赵 艳玲
费 英 俊
生 。随访 1 例3—1 个 月 , 8 6 无复 发 者 。
2 讨 论
原 发性 T N的 病 因 和发 病 机制 目前 尚不 明确 , 因而 各 种 治疗 均很 难 达 到 彻底 的治 愈 , N的病 因 和 发病 机 制 中 T
11 临床 资料 .
原发 性 T N患 者2 例 , 8 , 1 例 ; 0 男 例 女 2 年
见 不 良反 应 为 复 视 、 球 震 颤 、 晕 、 睡 , 物 过 量 可 引 眼 眩 嗜 药

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

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
三叉神经痛分布说明及方法
北京嘉泽东博医院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最顽固的、最 痛苦的疼痛性疾病有 些人患病数十年不得治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劳动。患者可在内科、外 科等多个科室求治。本病诊断较容易,但治疗困 难,是多学科临床研究的热点疾病
1.概念
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 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
END! 谢谢大家!
点可引起疼痛发作,但发作刚过去,再刺激“扳机点”则 不引起发作。
4.95%以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为一侧性。 5.疼痛发作时不合并有恶心、呕吐。 6.对此病一般镇痛药物完全无效经痛 颞颌关节病 非典型性面痛 鼻窦炎 MS,延髓空洞症,原发性/转移性颅底肿
▄机械压迫学说
硬膜鞘或岩骨嵴的压迫:三叉神经节及后根 受包裹它的硬膜鞘及岩上窦的压迫或后根 通过硬膜孔时在高起的岩骨嵴处成角扭曲 受压而致病 .有人检查了130例三叉神经痛患 者的两侧岩骨嵴高度,在岩骨嵴稍高的一 侧发病率高3倍。
▄缺血学说
见于中老年人,易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及 脑缺血缺氧,反复发作 ,血循环阻断后产生的 致痛物质而致三叉神经痛。
脉或动、静脉混合压迫三叉神经高达95%;Zorman 报道 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中见90例(72%)神经根部有血 管压迫。见图。
三叉神经 血管
②颈内动脉压迫 : Kerr提出颈内动脉 管的骨顶部常可缺如由筋膜组织替代, 故半月节腹面根及其分支与下面的颈 内动脉紧密接触,颈动脉的搏动使半 月节及后根髓鞘崩解而引起疼痛。
无痛介入疗法:
疗法介绍: 在影像可视系统引导下,利用美国进口高频热凝治疗技术
到达神经根部,精确定位病变神经并进行治疗,是目前国 际先进的治疗技术,治疗过程没有任何疼痛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1.6。三叉
神经痛是脑神经痛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但其患
病率在我国至今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据英国报道大约为155/1 000 000人。
二、病理学
• 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已公认半月神经节及后根的脱髓鞘改变是疼痛的病理 基础。但对三叉神经末梢支的脱髓鞘与疼痛的关系研究甚少。
话、咀嚼、刷牙、洗脸均可诱发疼痛的出现和加重,严重者微风或身体
运动亦可成为诱发因素。一般在疼痛发作后有2~3的不应期。
3.间歇性 在三叉神经痛频繁发作期间,大多数有数周到数月的间歇期。
等报道155例三叉神经痛中,50%有1个月以上的间歇期,24%的间
歇期在12个月以上。一般说来,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间歇期愈来愈
导引下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
合肥高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血管病医院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 放射科 程福舟
三叉神经解剖
三叉神经解剖
三叉神经解剖
三叉神经解剖
三叉神经解剖
三叉神经颅底解剖
如何诊断三叉神经痛

一、概述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种发作
性突发性剧痛,因其疼痛剧烈,又称为“痛性
痉挛( )。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 第四类,γ-刀 •
射频热凝器
射频热凝靶点:
1、靶点治疗不伤及正常组织,只毁损致病组织 2、只毁损感觉神经,不毁损运动神经
示意图:
三叉神经节X线解剖
扫描方法
穿 刺 示 意 图
线导穿刺卵圆孔引快捷、方便,但深度不好确定
导引准确、方位毗邻明确、深度明了
第一次穿刺(偏内)
第二次穿刺(偏外)
1.2方法
• (1)体位:患者仰卧于床上,肩下垫枕,头取过仰位,患侧唇旁贴栅栏状金属丝标志 物。(2)定位:行冠状位卵圆孔3薄层扫描,在扫描层面中,选择卵圆孔最清晰的层 面为穿刺面。将卵圆孔与最佳体表穿刺点连线作为进针路线,测量进针深度和角度, 标记皮肤穿刺点。(3)穿刺:皮肤穿刺点(点通常选在患侧口角外方相当于上颌第2 臼齿之上接近颧骨下缘)及周围皮肤消毒,1%利多卡因局麻局麻后,将107号射频针 按规划路径和方向穿向患侧卵圆孔,如果不熟练可采取每进3-4行扫描一次。根据影像 显示针尖的位置及时调整深度和方向,而使针尖进入卵圆孔。进针到达卵园孔的距离 约6.5~8.0。刺入卵园孔时有突破筋膜的感觉,同时患者面部相应区域出现电击样疼 痛反应。扫描确认针尖已经进入卵圆孔口内后,回吸无脑脊液。第1支入针尖卵园孔超 过8-12;第2支针尖卵园孔超过5-8【图】;第3支针尖卵园孔超过<5.。(4)电刺激: 连接相关电极以作负极电刺激试验:施以50 、0.1~0.3 电流刺激试验,根据患者反 应可适当调整穿刺针深度和方向,使三叉神经患支相应分布区域产生麻胀或跳痛感, 证实穿刺部位准确。第3支施以2 、0.5-1V电流刺激没有产生咀嚼肌收缩为佳。(5) 经射频针注入1%利多卡因0.5观察5-10分钟,无脊麻和眩晕症状。(6)连续射频热 凝:启动射频电流使产生热度,温度选择为70℃~75℃,持续180秒,对不同患支分 别热凝2~3次。40后检查,疼痛消失,触摸扳机点不再出现疼痛发作。第1支者可能 有角膜反射轻微缺失,支配区感觉轻度减退,第2、3支支配区皮肤感觉明显减退,则 结束手术。术后静滴抗生素3~5d,预防颅内感染。一般在手术后当日、第7日、第3、 6和12个月用电话随访。
• 一组18例三叉神经末梢支脱髓鞘改变说明了末梢支脱髓鞘是疼痛发生的重要 病理改变。髓鞘的完整性起到绝缘作用,脱髓鞘使轴突裸露,传入传出纤维 间产生“短路”使传出冲动通过“短路”变为传入冲动,这种“短路”冲动 累计到一定总和即发生了阵发性剧痛。如咀嚼食物、刷牙、洗脸等面部运动 时疼痛加剧,洗脸时从下往上擦时疼痛加剧,从上往下擦时疼痛减轻,按压 面部时疼痛可稍减轻。均与神经“短路”冲动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及传导生 理特性有关。
1.1一般资料
• 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共治疗原发性三叉 神经痛患者15例。其中年龄27~90岁,平均 59.5岁,女7例,男8例。病史5个月至31年。 90岁以上患者1例。左侧疼痛5例,右侧疼痛10 例,双侧三叉神经痛1例。单纯第3支痛9例,单纯 第2支痛3例,单纯第1支痛2例,第1支+第2支痛 1例。全部患者被证实为药物治疗无效、或已经 产生并发症难以接受药物治疗。全部患者手术前 行头颅或检查以除外肿瘤等相关病理情况。
• 1.阵发性发作的面部疼痛,持续数秒。 2.疼痛至少包含以下4种标准:①疼痛只限于三 叉神经的一支或多支分布区;②疼痛为突然的、 强烈的、尖锐的、皮肤表面的刺痛或烧灼痛;③ 疼痛程度严重;④刺激扳机点可诱发疼痛;⑤具 有痉挛发作间歇期。 3.无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4.每次发作形式刻板。 5.排除其他引起面部疼痛的疾患。 对于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进行详细的 体格检查,必要时行头颅平片、及/或检查。
三、病因学
•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或症状性两大类。继 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继发于肿瘤、脱髓鞘等明确病变 的三叉神经痛。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大约只有1%~ 5%发现有脑肿瘤存在,其中以听神经瘤最为多见。原 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至今尚无十分满意的解释。目 前普遍认为三叉神经痛主要是由于血管压迫所致;一 些病理学家和口腔科医师认为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 牙齿脱落及慢性感染所致;也有学者认为三叉神经痛 的发作性可能有中枢机制机制的参与,三叉神经的逆 行活动可能改变了三叉神经核的电生理活动方式。
迟钝,但发作停止后这些体征即消失。如果发现这些体征持续存在,应
考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必要时可行头颅、及等检查,以寻找其病因。
6.三叉神经痛对卡马西平及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良好,这一特点也可
作为三叉神经痛与其他面部疼痛如牙源性疼痛、非典型面部痛和颞颌关
节紊乱的鉴别要点之一。
国际头面痛学会分类委员会确定的原 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为:
• 三叉神经末梢支的脱髓鞘改变不一定均发生疼痛,只有在神经压力持续增高 无法缓解时才引发疼痛。有人在5例无疼痛的舌神经也发现有脱髓鞘改变,而 且脱髓鞘的程度与疼痛的下齿槽神经无显著性差异。
• 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下齿槽神经痛,眶下神经痛和上齿槽神经痛较为多见, 与这些发生神经痛的神经均与同名动、静脉一起位于狭长的神经管内行走有 关,由于周围是硬骨板,管内压力增高时无法向外释放,迫使管内的传入传 出纤维捆扎在一起形成“短路”,引起剧痛。
治疗方法
•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有三类方法: • 第一类,口服药物治疗。其核心的药物就 是卡马西平。 • 第二类,微创治疗,也就是一些微创手术。 • 第三类,神经外科开展的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根显
微血管减压术,主要优点是患者术后面部没有麻木,这样 对于年轻的患者更容易接受,但它的缺点是需要开颅,有 一定的麻醉意外风险,颅内出血,甚至有死亡病例发生)
四、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具有以下几个临床特征:
1. 发作性 三叉神经痛为发作性“闪电”或“触电”样疼痛,每次持
续数秒
钟到数分钟,一般为20~30s。有时患者可能诉说其疼痛
为持续性的,但当患者安静不动时,他会感到这种所谓的“持续”中疼
痛有短暂的减轻。
2.触发性 面部特别是口周区的轻度触觉刺激即可诱发三叉神经痛。说
短。
4.单侧性 几乎所有的三叉神经痛均在单侧发生,以右侧居多,大约占
61%。少数患者在病程中可再出现另一侧的三叉神经痛。双侧同时发
生者极为罕见,仅占0.5%。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第Ⅱ、第Ⅲ对脑神经
的分布区,发生在第Ⅰ支分布区的极少见。
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一些患者在疼痛发作时可
以在其分布区区域发现有痛觉过敏或痛觉减退,有的甚至出现角膜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