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菊花

合集下载

课文《看菊花》教案范文

课文《看菊花》教案范文

课文《看菊花》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看菊花》,了解菊花的特征、生长环境以及观赏价值。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看菊花》是一篇描绘秋天菊花的美丽景象的散文,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2.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观察事物、表达思想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菊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以秋天为背景,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景象,引出课题《看菊花》。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知菊花的美。

4.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句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4.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4.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5.2 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3 拓展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菊花的诗歌、故事等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6.2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批评性思维。

看菊花的文案

看菊花的文案

看菊花的文案以下是一些看菊花的文案,仅供参考:1.菊花如同一位智者,静静地倾听我们的心声,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2.清晨的露珠滴落在菊花上,晶莹剔透,犹如宝石般闪耀。

3.在寒露的清晨,菊花叶上的露珠滴滴欲坠,仿佛装点了每一片叶子的梦。

4.菊花的魅力在于它的多元,无论是盆栽中的娇媚,还是山野间的豪放,都能让人为之倾倒。

5.菊花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那一份清新与宁静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态度。

6.古时的文人墨客常以菊花为题材作诗作画,寄托了他们对于清雅、高洁生活的向往。

7.菊花的美,在于它的气质与内涵。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美丽不仅仅是外表的华丽,更是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8.菊花与茶壶的结合是完美的,菊花茶的清香淡雅让人沉醉,也赋予了人们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

9.菊花是自然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形态装点着大地,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魅力。

10.菊花盛开的那一刻,秋意盎然,美不胜收。

11.每一朵菊花都犹如一个灿烂的笑容,在疲惫的时刻为我们带来慰藉与温暖。

12.那一簇簇菊花,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为我们照亮前行的方向,带来希望与力量。

13.菊花的绽放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点亮整个秋天,如同我们人生中的每一次努力与付出。

14.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那朵属于自己的菊花,让它陪伴自己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时刻。

15.在音乐的旋律中,菊花似乎也在舞动,那种柔美与坚韧交织的舞姿令人陶醉。

16.每一片菊花的叶子,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深沉的故事。

让我们静心聆听,感受菊花带给我们的那份宁静与平和。

17.在秋天的田野间,菊花与稻草人共舞,创造出一幅充满田园诗意的画卷。

18.月光下的菊花犹如洒满了银霜,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美感。

19.在深深的秋意中,菊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太阳,照亮了大地的角落。

20.菊花在亚洲许多国家的传统服饰中都有所体现,它成为了东方美学的代表之一。

21.菊花的生命之旅,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充满了无数可能性和期待。

《看菊花》教学设计

《看菊花》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对每个小组的讨论进行了巡回指导,尽量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致部分小组的讨论不够充分。下次在进行此类活动时,我会更加注意时间管理,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讨论。
然而,在讲解难点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如何运用所学词汇描述菊花的特点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用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
在新课讲授之后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观察菊花的过程非常积极。他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让我感到欣慰,因为我看到了学生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今天的课程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看到了学生们在学习和探索中的进步。我会继续努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期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看菊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看菊花》教学设计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秋天的雨》一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字词,如“菊花、展览会、留意、留意、闻到、凉爽”等;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菊花的美丽,了解菊花的特点和品种;3.领悟作者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的乐趣;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爱护之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看菊花》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构建与运用:通过学习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运用所学词汇描述菊花的特点。

看菊花的句子,看菊花的说说,看菊花作文段落精选

看菊花的句子,看菊花的说说,看菊花作文段落精选

看菊花的句子,看菊花的说说,看菊花作文段落精选看菊花的句子,看菊花的说说,看菊花作文段落精选1、各种颜色的菊花争先开放,远远看去好像是花的海洋。

2、秋菊能傲雪,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3、那一丛丛一簇簇争芳斗艳的菊花,它们有的迎风怒放,有的刚刚绽开,有的含苞待放。

4、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

5、月光下的菊花更是显得圣洁,四周黑暗一片,只有洁白的花瓣与明月遥遥相对,农人心魄。

6、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大红的粉红的深红的嫩黄的鹅黄的金黄的洁白的淡绿的淡青的……7、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8、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我依然徘徊在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醉。

9、清晨,菊花的花瓣上残留着露珠,显得更加单纯。

露珠在花瓣上滚动,如同珠宝、钻石点缀在上面,锦上添花。

10、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

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

11、优美动人的凤凰振羽,外部呈棕红色,基部黄色,属舞环型。

微风乍起,好像是为亭亭玉立的姑娘甩动着一头飘逸的秀发……12、菊花的花瓣是一条条的,中间的花瓣向里卷着就像鹰爪一样,四周的花瓣向外舒展,略微弯曲,又有些下垂,好似金黄色的瀑布倾泻而下。

13、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14、菊花的花型更是美不胜收,别具一格。

针松型、彩球型、翎羽型、平带型,不胜枚举。

像珠帘、似发丝、如仙女下凡,极尽妍态,令人陶醉。

15、菊花的颜色也有,红得像火,黄得似金,白得若雪,绿得如玉,粉的好似一片云霞,还有那白中带绿的,更是清幽淡雅。

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16、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

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看菊花作文七篇

看菊花作文七篇

看菊花作文七篇看菊花作文七篇(一)看菊花作文星期一下午放学后,爸爸带我去南园看菊花展。

到了公园门口,我看到用五颜六色的菊花搭建的花坛,吃了一惊,大声喊道:“哇!这些菊花实在太美啦!”爸爸看见我特别高兴也露出了一丝微笑。

进入公园,我看见色彩斑斓的菊花,有橙色的、红色的、白色的、粉红色的……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粉红色的“蟠桃会”。

每一株“蟠桃会”只有一两朵花,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每朵花都特别大,就像许多桃子在一起开会。

我用鼻子闻了闻她,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我用手摸了摸她,好像纸做的一样。

这次看菊花展不仅让我欣赏到了美丽的菊花,还让我知道了菊花有许多种类。

(二)看菊花作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自古以来诗人都赞美菊花,我也不例外。

今天我来看菊花展。

一进展厅漫山遍野的菊花映入我们眼帘。

首先我被一朵可爱的白菊吸引住了,它的花朵是椭圆形的肥肥的、大大的,一眼看上去是那么可爱,漂亮,被风吹动了,花朵随风飘扬,是那么悠然自得,就像古人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风中的菊花是那么的自由自在。

白菊的花瓣一朵挤着一朵,有的花瓣被挤得卷了起来,拥在一起像一个骄傲的小圆球在枝头上生长着,花瓣是那么洁白无暇,中间有一个小旋涡,好像朝下看怎么也看不透,一朵大白菊中有上百朵花瓣在生长着。

随着一声声惊叹,我又来到了另一朵菊花边,啊,这朵果然是更美丽,像一个怒放的生命,叶子在它的根下长出了一簇簇绿草,红菊被绿草点缀的更加鲜艳夺目,花朵一大片一大片圆形的红彤彤的,厅外一阵大风,红菊随风一倒又马上立了起来,让人感觉到菊花的生命是那样顽强。

最里面,红菊花瓣尖的白色花蕊聚在一起,就像一个神秘的宝盒暗藏在里面,花瓣的颜色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红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一样,轻轻流入叶端。

我又慢慢地走向了另一片菊花地,紫菊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紫气东来的说法,而菊花的紫更能让人沉醉在了其中,每一片花瓣深深地扣在一起,娇羞地低着头像是在切切私语。

《看菊花》 图文

《看菊花》 图文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公园里的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 来数一数吧。
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 量一起来数吧。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咦,这儿怎么只有菊花?其它 的花都到哪去了呀?
原来它们都怕冷,有的谢了, 有的……只有菊花,正迎着深秋的 寒风开放呢!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菊花不惧严寒,更好看了。
图解结构
颜色多


喜爱

菊 数量多



不怕冷

概括主题
本文记叙了“我”与爸爸妈妈 在公园赏菊的经过,赞扬了菊花不 怕寒冷的精神,抒发了人们对菊花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写法点拨
抓住事物的特点是本文的写作特色 之一。如第二自然段描写菊花盛开的景 象,突出了菊花的繁多和美丽;如第三 自然段借爸爸的话写出了菊花不怕寒冷 的品质。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网络 平台。 喜欢把 日子中 的点点 滴如同 一次旅 行,一 次不清 楚哪里 是终点 的旅行 。在人 生的旅 程中, 有些人 走的很 从容, 一边走 一边欣 赏着沿 途的风 景,春 天踏青 ,感受 万物复 苏时生 命的萌 动;夏 日赏荷 ,嗅闻 花儿的 芳香, 聆听悠 扬的蝉 鸣;秋 时听风 ,欣赏 落叶在 秋风中 忘情的 舞动; 冬日品 雪,品 味银装 素裹的 晶莹, 让自己 的人生 如四季 绚烂, 多姿多 彩。有 些人却 是步履 匆匆, 他们只 顾埋头 盯着脚 下的道 路,拼 命的赶 完余下 的旅程 ,一路 上,只 顾疲于 奔跑, 疲于生 存,疲 于生, 看不见 路边花 儿的美 丽,也 注意不 到蔚蓝 天空中 白云的 漂浮, 一心只 忙于到 达目的 地,一 程又一 程的奔 跑,将 自己置 于永不 停歇的 劳碌之 中,错 过了欣 赏身边 许多美 丽的风 景。

看菊花 教学设计3篇

看菊花 教学设计3篇

看菊花教学设计篇1《菊花》教学设计《菊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学习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观赏过菊花吗?你是什么时间观赏的?揭题《菊花》。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

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

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

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

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

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

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

有《元白长庆集》。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菊——菊花。

秋丛——秋天的菊花丛。

舍——房屋。

(组词:宿舍、校舍)陶——本诗中指姓陶的家,即陶渊明家。

(陶渊明是晋朝著名诗人,最喜爱菊花)偏——偏爱,在几个人或几件事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个或一件。

此——此花,这个花。

尽——完。

开尽:开完。

篱——篱笆。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

诗人围绕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

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

了解《看菊花》语文教案中的文化内涵

了解《看菊花》语文教案中的文化内涵

了解《看菊花》语文教案中的文化内涵语文教案中其文化内涵的理解《看菊花》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一篇散文,该文通过描写菊花展现了作者的自由不羁、独立超脱的人生态度,突出了文艺复兴以来个体主义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影响。

《看菊花》语文教案则是将该篇散文作为教学材料,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在文化层面上的理解。

一、菊花文化菊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常见植物。

中华文化中,菊花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菊花代表了高洁、坚贞、忠诚、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在诗、词、曲、绘画、篆刻等多种流派的文艺形式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菊花文化影响深远,即便在当代,也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文征明主义文征明生活在快靠近明代衰亡时期,尽管面对充满了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安定的环境, 他却能够展现出来自身独立、逍遥自在的非凡生命力。

在他的作品中, 可以看到他对人生境界及其价值的高度追求。

此外, 文征明亦是一位自由不羁的艺术家, 而这种态度也得到了对当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主义精神的高度支持。

三、文化熏陶《看菊花》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而更是在于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这种文化教育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了大量信息的冲击,其中不乏诸如过度追求物质浮华、消极被动的人生态度等社会不良风气。

如何督促青少年端正自我价值观念,弘扬民族精神,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形象生动、引人深思的文化教材,如《看菊花》散文,则成为培育青少年健全文化人格的必要工具。

四、文化应用《看菊花》不仅有教育意义,还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此文化成果更能给社会带来实际的价值。

比如,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花坛、花境的点缀,大量使用了菊花,体现了赤子之心、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五、结语《看菊花》语文教案中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菊花文化、文征明主义思想、文化熏陶和文化应用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菊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放”的笔顺。

教学准备:
1.课件。

2.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看菊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今天我们学校迎来了许多客人,虽然天气很冷,但校园里盛开的菊花就像我们此时的心情一样,在热烈的欢迎客人们的到来。

你们喜欢菊花吗?喜欢它什么?
2.课件出示小芳一家出门去的画面:瞧,星期天早晨,芳芳一家也出门了,他们去干什么呢?
3.揭题,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书写课题“8.看菊花”,小朋友们把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看”字?师做手势帮助理解
4.指导读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看菊花?芳芳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都会读了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2)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3)去音节读,课件出示一组词语: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的开放离去许多一点儿(4)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

2.指名读第一段;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要到公园看菊花了,多高兴呀,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课件出示一大片菊花及文字_________呀,公园里的菊花_________。

公园到了,看到菊花,你想说……指名说。

老师也想说了: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指导读,你也想这样说吗?指名读,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师: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它们都穿着五彩的衣裳,有黄的,有白的,有淡绿的,有紫红的,真漂亮呀!谁愿意来试着读读看。

5.扩展:你还看过其它颜色的菊花吗?
6.指名读,齐读。

7.导入下一句:它们穿得那么漂亮,在干什么呢?……的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8.课件出现一组画面,板书“朵”,请学生上来用“朵”数最上面一幅;再数下面一幅,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板书“丛”,别着急,老师送你一个词,再数;数第三幅,一丛丛也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片”了,板书“片”。

是啊,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数吧,齐读。

9.谈话:咦,这儿怎么只有菊花?其它的花都到哪去了呀?原来它们都怕冷,有的谢了,有的……只有菊花,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0.看着这么美的,这么不怕严寒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指名读: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

1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齐读。

12.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三、四自然段。

1.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学写生字,掌握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读后用生字口头组词。

2.自学书后笔顺,指名说,课件出示笔顺,帮助记忆。

3、师范写生字,讲清书写要求。

4、在书上描红。

5、完成《习字册》。

板书设计:
8、看菊花
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