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和质量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地理学科的命题从整体来看,贯彻《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范围是七年级地理上册前两章,从内容上看,主要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贴近初中教学的实际,题目难、中、易比例恰当,具体如下:本次试卷共分二大板块,分别是:一、选择题(50分);二、综合题(50分),多为学生常训练过的常规题型,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全面。
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第一题选择题,包括25题单项选择,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得分率很好。
这说明学生很善于基础知识的识记。
其中大部分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和第14小题稍难。
第二大题综合题:第26题: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掌握情况,共有三个小题,分别考查对经纬度的判断,东西半球的判断和南北半球的判断情况。
第27题:考查学生对海陆分布的掌握情况,对七大洲及各大洲分界线的掌握。
第28题:考查学生对等高线的掌握情况,判断五大山体部位,及相关问题。
共设置了六个小题,第六小题较难。
整体来看,试卷的特点如下:1.试卷命题突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综合能力立意(1)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综合能力立意是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
(2)试卷以低难度题为主,中等难度为辅,兼有高难度题,比率约为7.5:1.5:1(3)联系时政热点,从地理角度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
注重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理念的渗透。
喜马拉雅山的成因等问题密切联系生活。
2.试题注重考查地理学习能力本质量检查卷突出和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描述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一是从地图中获取信息;二是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信息,如第28题从提取图中的鞍部、山谷、陡崖,和题目文字信息,判断图A 为鞍部;F 为山谷,B 为陡崖。
该题考查的问题即为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指向标判断方向。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初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篇一」本次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但是有点偏难,非常适合期末考前的练兵。
对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很好的甄别能力,能很好的体现出各个层次的学生对各个层面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接下来的全面复以迎接合格考和期末考试提供了非常好的学情体现。
一、试卷分析本份期中试卷涉及必修二的全部知识,总体来说内容较多。
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测试卷选择题60%,综合题40%。
二、成绩分析本次期中考试地理重点指标279人,本科指标604人,重点原始分75分,本科原始分66分。
在16个选择地理的班级中,其中完成任务情况最好的是15班、16班、20班、21班、22班、23班、24班,5班、7班、8班、18班、19班,总体的完成指标情况还是较好的,但也有部分班级指标未完成。
三、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1、只重视知识的记忆,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内在联系。
从试题反映情况来看,同学们对于一些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一些灵活的主观题,答题情况不是很好,这反映出平时的学习主要为一种机械的记忆,而没有真正的理解。
2、读图不准确,不能有效的利用图示信息。
本次考试中有一些同学不能很好的判读地理图形,不能从地理图表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3、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
从同学们答题过程中还反映出有些同学做题过于急噪,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题目就做出判断,做题、做答不是很规范,地理术语表述不明确。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1、认真做好集体备课。
在教学中,做好集体备课工作,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益,从而达到以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
七年级地理期中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测试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已经圆满结束。
为了更好的促进下学期的地理教学,特进行此试卷分析如下:本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难易适中,各题型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最高分是93,最低分47,平均分是75.8,优秀率是51.2%,及格率是92.4%。
二、对试题的简要评价1、试题突出教材重点,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
2、试题分值100分,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超标准的题。
3、重基础、题灵活,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部分考点都能达到是课本知识的再现。
只要记住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4、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试卷读图题为36分注重对学生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会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
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
总之,本试卷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地理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1、选择题分析共有40小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看图不认真或知识不扎实,理解能力差,导致失分。
较突出的有3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差;5题,没有图自己不会画掌握较差;9题,对纬线的长短搞不清了;18题,学生看图不认真或知识总结能力差。
2、填空题分析共有10小题20个空,考查的是基础知识,本题学生掌握最好,失分最多的是45题,原因是部分学生不注意单位而算错;47题,平时没有作为重点,学生基本不会。
3、读图题分析第51题:5分。
及格率为60%,优秀率为20%。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共5则范文)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共5则范文)第一篇: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共)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一、试卷的基本特点试卷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比例比较恰当,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灵活性。
题型结构比较合理,难度较小。
1、试题突出教材重点,考点覆盖了课本的重要知识点。
2、试题偏易,无偏题、怪题,个别题超标。
3、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部分考点都能达到是课本知识的再现。
4、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识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
(2)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
(3)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4)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不够了解学生。
(5)学生不会读图和识图。
三、改进的措施1.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3.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第二篇: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天府新区2013—2014下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的评分标准试题覆盖面较大:本套试题覆盖了七年级地理下册所有章节内容,分数分布较为均匀。
整套试题分二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
第二大题为综合题题量较大,小题分值较小,共50个空,每空1分。
二、试题的主要问题1、题型略显单一,尤其是没有填空题的设置。
一些知识点的掌握可能落实到正确书写会更能体现课标要求。
2、综合题的第3小题总分值达22分,填图部分占17分。
考察内容过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并且加大阅卷难度三、对试题的评价注重基础与能力的考察:本试题以考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但也对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推断能力进行考察。
目的是促使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要引领学生敢于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七年级地理学习情况。
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范文一一、试卷分析这次期中考试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试卷体现了新课改要求,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
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分析技能,本次试题的难度还是很高,大部分都是中等偏上的题目。
归结起来整份试卷有以下这几点好的方面:1、知识点覆盖面广。
从卷面知识点分布来看,覆盖整本书整章内容,较为全面。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为主。
重视对地理读图分析的考查,特别是对经纬网、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和地球公转轨道图的考查。
试题大部分考查了与学生现实较为接近的地理知识,但又不离开课本,没有脱离考点内容。
试卷有些题的图太小,看不清楚。
二、成绩分析本次3个班184人参加考试,23个不及格,及格率为87.5%,平均分77.64分,优秀率为91.66%,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3分。
(一)选择题答题情况:25小题共50分,平均分37.3分,满分不多。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第1,4,5,7,9、20、24题,做错的多,主要是对经线的认识,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本初子午线的定义,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大洲和大洋相互围绕,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这些题有些平时都做过,学生掌握不到,有些题目需要区分,学生没有理解题目意思。
第2,6,11,13,16,17,22题是简单的题目,而且是平常已做过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掌握,得分较高。
(二)综合题答题情况:第1题,考的是经纬网,共12分,平均分8.54分,失分较少,大部分失分在于经纬度的判断书写和判断纬线长度长短。
第2题,考七大洲四大洋,共20分,平均分17分,这题做的是比较好的,只有极少数学生把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写错。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优秀6篇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优秀6篇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篇一本次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由海港区教研室统一命题。
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一、试卷总体分析(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海港区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试卷的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共分为三部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
考查内容是七年级上册全部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读图,题灵活试题质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但试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答卷中的答题状况表明(一)选择题答题情况选择题总体失分率较低,其中第5、8、14、15题是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第5题考的是岛屿、半岛、海峡、群岛的判读,第8题考的是两地的相对高度,第14题考的是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15题考的是大比例尺地图的实例。
学生这四道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对基本概念及实例掌握不到位,说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二)填空题答题情况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出错较多的是21、22、24题和25题的一部分,21题考查的是描述地球大小的三个数据,学生对于期中考试以前的内容复习不到位,掌握的不好;22题考查地图三要素,老师重点强调的内容,24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也是老师重点强调的内容,很多学生对不认真,答成了气候的两个要素;25题反复练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学生都不认真记忆,丢分较多。
(三)综合题答题情况综合题共4大题,40分。
29题主要考查经纬度和五带的划分及大洲的名称和界限。
从学生的答题看,大部分学生主要经纬度的书写这失分,可见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刻;30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的内容,有些同学把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弄混了,可见对各种类型的气温降水图掌握不牢固。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选12篇)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
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知识储备。
对于不同的考试,为了保证结果的公正、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1一、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分两大板块,分别是:一、选择题(50分);二、读图综合题(50分)。
1、第五章所占分值22分,选择题20分。
考查内容为各大洲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时区的实际运用、地图分类、地理与风土人情等内容。
2、第六章是本册书的重点,本次考试所占分值为46分,选择题18分、综合题28分。
考查内容覆盖面广、重点内容突出,基础知识较多。
3、第八章所占分值为32分,选择题10分、综合题22分。
考查内容为各地理分区、国家的工农业、宗教语言、人种分布等。
(二)试卷总体特点1.难度适中、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2.设置情境考查地理知识、地理能力。
3.不回避重点内容,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覆盖面广。
4.着重考查学生地理的学习能力。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失分率较高的题目:本次考试中,单项选择题的失分率不高,总体情况较好。
综合题第24大题、26大题第一小题、28题、29题的第三小题、30题的第4、5小题失分率太高,特别是26题第1小题八个班仅有5位同学答对。
这些题主要考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难度并不大,这些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总结如下:首先,这些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多并且不容易记忆;其次,同学们课后用在地理学习的时间较少,不能及时复习使得知识遗忘的很快。
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并且看书不认真,抓不住重点。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分析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分析一一、试卷基本情况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
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
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
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和经纬网、地球运动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
试题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总体来看,试卷有如下优点:1、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难易度适中,重点突出,整卷能紧扣新课标和泰州市地理会考说明的考试要求,重视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怪题、偏题。
基础题比较到位,学生容易得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地理学科的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知识取材于课本或稍有改编。
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文字准确凝练,语言简明而易懂,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
3、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用学生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题重视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
二、答题分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计50分,20个选择题,每小题1分。
抽样分析,学生得分率为30%,。
其中第一小题、第七小题、第十小题得分率较低。
第二部分30分。
(地球公转)得分率最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要想学好知识,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复习,为此,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初一下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略)
二、试卷分析:
㈠、基础知识部分。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对于地球的知识,海陆分布,世界的居民等知识学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掌握。
存在问题:
1、有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主要表现的问题有:基本概念的表述不精准;知识混淆。
如:最大的'洋写成海洋,五种基本地形的区别、不同的世界之最等。
2、部分学生的知识运用迁移能力较差。
3、书写。
不少学生书写马虎,须加强。
㈡、能力考查部分。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经纬网图的判读:如何判读并写出某地的经度、纬度,如何依据经纬度判读某地所处的半球、低、中、高纬度,如何利用经纬线定向等。
2、地形图的判读:如何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区分山地不同部位的名称等,部分学生还理解不够,运用能力不强。
今后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1、课改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满堂灌。
学生能展示出来的东西尽量让学生去准备去展示,充当好学生预习、展示的助手。
2、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展示都应该在清晰展示结论时更应注重介绍得到结论的方法、思路。
切忌让学生囫囵吞枣,似懂非懂;
3、教师的每一堂课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如教师形象、语言、课堂设计、教学准备(课件、教具、学案等)等,每一节课都当做公开课一样去对待。
4、加强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把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使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书写习惯。
5、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运用基本知识。
6、教学中应强化练习。
7、注重培优补差工作,扩大优秀面,加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