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原发生殖细胞肿瘤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联 合 药 物 化 疗 . 访 1 3年 并 存 活 至今 , 他 4例 均 于 1年 内死 亡 。 结 论 : 内生 殖 细 胞 瘤 的 首 选 治 疗 方 法 是 放 随 ~ 其 颅
疗 , 联 合 化 疗 : 胎 瘤 者应 予 手 术 切 除 , 中 恶 性 畸 胎 瘤 者 应 加 用足 量 放 疗 和 化 疗 ; 度 恶 性 非 生 殖 细 胞 瘤 性 生 并 畸 其 高 殖 细 胞 肿 瘤 应 用 “ - 治 ” 法 , 化 疗 观 察 肿 瘤 标 志物 降 低 情 况 , 着足 量 放 疗 (0 6 v , 肿 瘤 标 记 物 正 常 .明 Y 疗 先 接 5 — 0G )待 时 , 仍 有 肿 瘤 残 存 可再 手 术 切 除 , 肿 瘤 标 记 物 仍 高 , 继 续 化 疗 和 ( ) 疗 。 如 如 则 或 放
瘤中 1 5例 行 脑 室 腹 腔 分 流 术 ,9例 放 射 治 疗 , 1 2例 联 合 化 疗 , 5例 复发 ; 胎 瘤 7例 全 部 手 术 切 除 , 1例 恶 性 畸 畸 除
胎 瘤 外 其 他 6例 无 复 发 : 7例 高度 恶性 非 生 殖 细胞 瘤 性 生 殖 细 胞 肿 瘤 中 1 行 ^ 刀 治 疗 后 手 术 治 疗 , 例 y 一 2例 行 放 疗
维普资讯
实州医学杂 志 20 0 7年 第 2 3卷 第 2 0期
3 207
颅 内生 殖 细胞 肿 瘤 的诊 断 和综 合 治 疗
蔡 永 辉 田进 军 张 和平 李 万川 杨 清洞 林 志忠 张 晋 宁 余 惠平
摘 要 目的 : 颅 内生 殖 细 胞 肿 瘤 的诊 断 和 综 合 治 疗进 行 分 析 和 总 结 。 方 法 : 顾 1 对 回 0年 间 3 4例 颅 内 生 殖 细胞肿 瘤 . 中生殖细胞瘤 2 其 0例 , 胎 瘤 7例 , 畸 高度 恶性 非 生 殖 细 胞 瘤 性 生 殖 细 胞 肿 瘤 7例 。 果 : 0例 生 殖 细 胞 结 2

颅内生殖细胞瘤治疗失败3例分析及规范建议

颅内生殖细胞瘤治疗失败3例分析及规范建议
家属对全 中枢神经 系统照射 有顾 虑 ,因此仅 进行 脑室
疾病 ,如 出现误诊 、误 治极为可 惜 。应对 此类 患者进
行规范化治疗 ,对儿 童患者可 采用综 合治疗 以减少 长
期生存后 出现 的并发症 。
参 考 文 献
[ 1 ] 连欣 ,张福泉 ,胡克 ,等. 7 4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放疗疗效 分析 [ J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2 0 0 9 ,1 8 ,1 7 3 — 1 7 5 . [ 2 ] R o g e r s s J , M o s l e h — S h i r a z i M A, S a r a n F H, e t a 1 .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 5 ]K u m a b e T ,K u s a k a Y,J o k u r a H,c t a 1 .R e c u r r e n c e o f i n —
t r a c r a n i a l g e r mi n o ma i n i t i a l l y t r e a t e d w i t h c h e mo t h e r a p y o n l y
o f l o c a l i z e d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g e r mi no ma: t i me t o s e v e r h i s t o r i c a l
区放疗 ,但 5年后 出现照射 野外复发 。 目前 对于儿 童
患者 ,为减少放疗后 造成 的神经 功能损 伤 ,可采 用化 放疗结合 的方法治疗 。对于 化疗后 达到病 灶完全 缓解 的病例 ,后续放疗可 以减少 照射剂 量及 范 围,但放 疗 是不能省 略的治疗 I o 。 J 。 在病例 1 进行 治疗 的时期 ,采用的是二维定位 ,根

儿童颅内肿瘤的研究现状

儿童颅内肿瘤的研究现状

经胶质瘤 占儿童颅内肿瘤的 7- 6 0 8 %,且儿童期的颅 内畸胎
瘤 、 咽 管 瘤 和 生殖 细 胞 瘤所 占比例 明 显 高于 成 人 组 。 颅
大 多与细胞周期调控网络系统 中的重要成 员一 细胞周期依赖
性 蛋 白激酶 ( D s的 抑 制 因子 密切 相关 , 其功 能 尚 可 诱 导 C K) 或 细 胞 凋亡 ,故 抑 癌 基 因 的失 活 将使 正 常 情况 下 的细 胞 分 裂失
控, 凋亡 减 少 , 生 肿瘤 。 产
儿 童 时 期 各 年龄 均 可 发 生 颅 内肿 瘤 , 世 祺 l 道 发病 罗 引 报 高 峰 在 1~ 4岁 , 均为 1 。肿瘤 类 型与 年 龄 有 关 , 以 21 平 0岁 i岁 内的 婴 儿 以 侧脑 室 和 第三 脑 室 肿 瘤 多 见 , 龄 前 儿童 以先 天 学 性 肿 瘤 及松 果 体 区 肿 瘤 多 见 ,0岁 以后 则 以 各 类胶 质 肿瘤 和 1
小 儿 脑 肿瘤 的诊 断 一 般 较 晚 , 情 多 呈 危 重 , 须掌 握 时 机 病 故 及 时 处 理 。 随着 医学 影 像 技 术 以 及 显微 操 作 技 术 的 发 展 , 小
31 胚胎 残 余 组 织 .
认为在胚 胎发育早期 , 部分细胞错位于异常部位 , 对环境
的变 化 发 生 反 应而 异 常 转化 增殖 。 样 囊 肿和 表 皮样 囊 肿 、 皮 畸 胎瘤 、 颅咽 管 瘤 及 新 生 儿脉 络 丛 乳头 状 瘤 的 发生 均与 此 有 关 。 32 遗 传 因素 _
儿 颅 内 肿瘤 在 诊 断 及 处 理 方 面 有 了 较大 的 提 高 , 文 就 小 儿 本 颅 内 肿瘤 的 现状 作 一 综述 。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1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1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1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张传仓;李燕;关建中
【期刊名称】《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年(卷),期】2016(021)006
【摘要】目的通过1例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儿的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瘤在儿童中发病率非常低,约占儿童脑肿瘤的3%~11%.好发部位为松果体区、鞍上区及基底节区.临床特征以尿崩症最常见,多起病隐匿,发病后进展迅速,可沿脑脊液播散性种植.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对放疗和化疗敏感.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起病隐匿,诊断以影像学为主,治疗以放疗为主.
【总页数】3页(P315-317)
【作者】张传仓;李燕;关建中
【作者单位】266071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零一医院儿科;266071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零一医院影像中心;266071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零一医院影像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尿崩症首发并快速进展的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王欢欢;单帅;刘艳霞;杜萌萌;杨华;秦贵军
2.颅内生殖细胞瘤致垂体柄增粗误诊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 [J], 边芳;汪宁;赵真真;陈欢;崔巍;郭辉;刘娟;姚孝礼
3.颅内生殖细胞瘤误诊为淋巴细胞性漏斗垂体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J], 赖丽萍;廖志红;叶艺艺;凤香清;蒋凤秀;陆泽元
4.儿童蜱虫叮咬致感染三例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J], 黄瑞欧; 周凯; 曹黎明; 刘浩; 单鸣凤
5.儿童Ⅰ型葡萄糖转运子缺陷综合征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J], 杨贵云;侯显玉;田茂强;袁颖;李福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内精原细胞瘤1例放疗疗效

颅内精原细胞瘤1例放疗疗效


( 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唐都医院放疗科 , 西安
关键 词 : 颅 内精原细胞瘤 ; 放疗 ; 疗效
中 图分 类 号 : R 3 . 1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0 794 0 7—6 1 ( 0 1 1 6 1 2 1 )2—11 0 D I1 .9 9 JIS 10 0 0— 2 O :0 3 6 /.SN.0 7—6 1 .0 11 . 2 6 12 1 .20 2
精 原 细胞瘤 为 生 殖 细胞 瘤 的一 种 , 乎 全 部 发 儿 生 于生 殖腺 , 位 于生殖 腺外 的原 发肿 瘤 罕见 , 异 其好 发部位 依次 为纵 隔、 腹膜 、 尾 部及 松果体 …。 后 骶
本 文 主要介 绍 收治 的 1 颅 内精原 细胞 瘤 的放疗 方 例
消失 。复查 头 颅 MR示 : 大 池 、 髓 前 池 病 变 消 枕 延 失, 左侧 枕 叶病灶 较 前 明显 缩 小 , 随访 1 0个月 , 情 病 稳 定 , 眼视 力 正 常 , 查 MR 示 左 侧 枕 叶 病 灶 消 双 复 I
治 疗 ,0 12 ( )4 . 2 1 ,1 1 :2
[ ] 孙厚坦 , 6 赵威武 , 李璐 璐. 超声诊 断腹膜后 炎性假瘤 1 [ ] 例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0 , ( 1 : o . 2 92 1)2 8 0 5 o
作 者 简 介 : 达 婷 , ,9 2 —0 生 , 士 , 师 , — a : 女 18 9 硕 医 E m i l

11 ・ 00
山西 医科 大学 学 报 ( h ni dU i) 2 1 年 l ,4 (i JS ax nv 0 1 Me 2月 2 1i 2
颅 内精 原 细胞 瘤 1 放疗 疗 效 例

颅内生殖细胞瘤15例临床特点分析

颅内生殖细胞瘤15例临床特点分析
骨 转 子 间 骨折 [ J ] . 临床 骨 科 杂 志 ,2 0 0 4 ,7 ( 4 ) :4 3 6 — 4 3 7 .
[ 8 ]B a u mg a e r t n e r M R,S o l b e r g B D.Awa r e n e s s o f t i p a p e x d i s — t a n c e r e d u c e s f a i l u r e o f r e o c h a n t e r i c f r a c t u r e s o f t h e h i p[ J ] .J
b o ne J o i n t S u r g, 1 9 9 7, 7 9( 6 ):96 9 — 9 7 1 .
[ 3 ]吴世强.P F NA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 3 2例疗效分析 [ J ] .中国

临床 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 - N报 道 ・
颅 内生 殖 细胞 瘤 1 5例 临床 特 点 分 析
访 ,以取得更 好 的临床效 果 。
参 考 文 献
[ 1 ]C a n a l e S T,B e a t y j H.C a mp b e l l , S Op e r a t i v e Or t h o p a e d i e a [ M] .2 0 1 1 :3 ,2 5 5 7 . [ z ]胥少汀 ,葛宝丰 ,徐 印坎. 实用骨科学 [ M] .第 3版.北 京 :
有 效方 法 。股骨转 子下粉 碎性 骨 折 的外 科 治疗 具 有

定 的挑战 性 ,有 各式各 样 的 内 固定材 料 和 不 同 的
[ 4 ]F r a n k j S E. He l i c a l b l a d e v e r s u s s l i d i n g h i p s c r e w f o r t r e a t me n t

颅内生殖细胞瘤

颅内生殖细胞瘤

弥漫性生长
T1低/等信号,T2混杂信号,明显强化;瘤周水肿轻
同侧皮层萎缩
基底节区肿瘤
01
胶质瘤
02
转移瘤
03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 (PIML)是一种较少见的颅 内恶性肿瘤,其占全部原发 性颅内肿瘤的约1.5%。 • 一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 起源并局限于脑、脑膜 • 患者无全身受累表现,为结 外淋巴瘤
• 垂体瘤平扫MRI表现 –无囊变出血:均质长T1、 长T2信号 –合并囊变:更长T1、更长 T2信号 –合并出血:亚急性期 短 T1、长T2信号区 • 垂体瘤增强MRI表现 –均质、非均质及环形明显 强化 –海绵窦受侵:部分或完全 包绕颈内动脉 –跨鞍隔生长:雪人征
颅咽管瘤
• 颅咽管胚胎残余上皮/鳞
骶尾椎
腹膜后 纵隔 颈部
(extragonadal),且多位于中线附
近。
病理分型
WHO的病理分类将GCTs分为6个亚型:生殖 细胞瘤、畸胎瘤、内胚窦瘤(又名卵黄囊瘤)、 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胚胎癌、混合性生 殖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为其他组织学
成分混合而成)。
除生殖细胞瘤(germinomas)以外的肿瘤总 称为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 (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 NGGCTs)。生殖细胞瘤约占GCTs的50~70%。
• 因有牙齿、骨、脂肪等组织,CT上为高低
不等密度,MRI图像上畸胎瘤在各个序列上
表现为不均质
畸胎瘤

松果体主质细胞肿瘤特点
• 发病年龄较生殖细胞瘤大(20-40岁) • 多见于青年女性,生殖细胞瘤多见于青少年男性 • 呈“爆炸”钙化灶,生殖细胞瘤常推压松果体钙化移位 • 很少发生坏死、囊变及出血 • 松果体瘤不具有生殖细胞瘤侵犯三脑室后部形成的“蝴蝶征” • 鞍上池、基底节区及脑实质内有肿瘤病灶时考虑生殖细胞瘤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关 键 词 :颅 内 ;生 殖 细 胞 瘤 ;体 层 摄 影 术 ,X 线 计 算 机 ;磁 共 振 成 像 中 图分 类 号 :R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9 3 ( 0 0 40 8 — 4 861 0 62 6 2 1 )0 — 2 30
CT a d M RIfn i g f i t a r n a e mi o n i d n s o n r c a i lg r n ma T N e ,ZHANG i A Y M n,WAN G a — a Y n y n,CHEN a Ju n,
Ei ht e ate s ih nta r nil g e n p int w t i r c a a ge m i m a on im e hit og c l a d a o h r py r no c fr d sol ialy n r dit e a we e ee t d s he r s lc e a t
t mo s we e l c t d a h i e l e i n i ,a h el rr g o n t i h a a a g i n h lmu n u r r o a e t e p n a g o 9 tt es l e i n i 6 a d wi n t eb s l n l a d t aa si t r n a n h g a
Y NG e g—a De a t n f Ra ilg A Zh n h n. p rme t d oo y, Bejn s ia ,Bejn 0 7 0 Ch n o ii g Ho p t l ii g 1 0 3 , ia C re p n iga t o :TAN ,Emal jt 0 8 sn . o o r s o dn u h r Ye i:zgy 2 0 @ ia c r n AB TRACT: Obe t e To e po e CT n M RI a p a a c s o n rca ilg r n ma M eh d S jci v x lr ad p e r n e fita rna emio . to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在颅内的原始生殖细胞瘤与发生在性腺的 精原细胞瘤或无性细胞瘤相同,颅内原始生殖细胞 起源倾向于胚芽移行异常学说。原始生殖细胞在胚 胎发育至3 cm时才出现,此后从卵黄囊经原始系膜 向生殖泌尿迁移.沿途残留细胞巢。即成为生殖细胞 肿瘤的来源。残留的原始生殖细胞是一种原始的能 分化细胞,可向多个方向分化。多认为原始生殖细胞 向上皮分化时构成胚胎性癌。向卵黄囊分化则构成 卵黄囊瘤或内胚窦瘤.向绒毛膜细胞的方向分化则 构成绒毛膜上皮癌(绒癌),向3个胚层分化则构成畸 胎瘤.而原始的未分化生殖细胞增殖则构成生殖细 胞瘤161。但Sanom认为生殖细胞肿瘤不是来源于单一 的原始生殖细胞.而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发育的 不同阶段。若由处于较早发育阶段的细胞构成,则恶 性度较高,若由处于较晚发育阶段的细胞构成,则恶 性度较低。因此以上两种观点是不同的,前者认为生 殖细胞肿瘤是向多个方向分化的结果,而后者则认 为是来源于同一方向分化过程中的不同发育阶段。
MRI可以提供一些诊断线索.如生殖细胞瘤在 MRI上多表现为均一强化.而NGGCTs由于可能伴 随瘤内出血,信号较混杂:若肿瘤同时累计鞍上和松 果体区则提示为生殖细胞瘤。但单纯影像学检查并 不能区分GCTs和其他肿瘤,也不能区分生殖细胞 瘤和NGGCTs。除了那些血清或脑脊液出现特征性 的肿瘤标志物改变的病例外。通常需要肿瘤组织活 检才能明确诊断。GCTs可能出现早期脑脊液播散, 因此所有病人均需要全脑脊髓的强化MRI检查以 明确有无转移。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147(2009)02---0335-04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s,GCTs) 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 年,约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3%t1I。颅内生殖细胞肿 瘤与颅外生殖细胞肿瘤在组织学特点和治疗策略上 类似。基于组织学成分和分化程度的不同,WHO的 病理分类将GCTs分为6个亚型:生殖细胞瘤、畸胎 瘤、内胚窦瘤(又名卵黄囊瘤)、绒毛膜上皮癌(简称 绒癌)、胚胎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
瘤为其他组织学成分混合而成。除生殖细胞瘤∞r-
minomas)以外的肿瘤总称为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 胞肿瘤(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NGGCTs), 生殖细胞瘤约占GCTs的50%.70%t:n。颅内生殖细胞 瘤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大小。最常见的 症状包括内分泌改变、颅内压增高和视力视野改变。 而恰当的分期和组织学分类以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 对于提高GCTs的疗效十分重要。以前,外科手术由 于肿瘤的部位而受到限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全 脑脊髓放疗.近20年由于显微外科技术、放疗技术 和化疗的进步,原发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尤其是生殖 细胞瘤的疗效获得了极大的进步。本文就原发颅内 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等方面 的进展作一简要回顾。 l流行病学特点
以前由于手术的风险很高,出现了诊断性放疗. 如果肿瘤对放疗反应很好.则可以诊断为生殖细胞 瘤,并继续完成放疗。若反应不好则考虑为NGGCTs 或其他肿瘤。协和医院杨义等…l报道,当诊断性放疗 量达15 Gy,肿瘤若缩小。几乎可确诊为生殖细胞 瘤,继续放射治疗至总剂量45.50 Gy,若放疗量达 15 Gy,甚至25 Gy后肿瘤无明显缩小,可排除生殖 细胞瘤,应终止放射治疗,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现在 随着对GCTs认识的加深和显微外科的进步。这种 方法渐渐被舍弃。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对于局限性的单纯生殖 细胞瘤,降低病变局部放疗剂量或改全脑脊髓放疗 为全脑放疗或全脑室放疗,复发率并没有明显上升,
万方数据
第2期
朴颖哲.等.颅内原发生殖细胞肿瘤研究进展
337
这些结果表明局限性的单纯生殖细胞瘤.全脑脊髓 放疗并不是必须的。Haas—Kogan等11q报道了49例单 纯生殖细胞瘤病人.其中2 1例病人行全脑室放疗加 局部加量.与全脑脊髓放疗相比复发率并没有明显 升高。但理想的全脑室照射剂量和肿瘤原发部位加 量剂量并没有定论。多数作者同意肿瘤原发部位加 量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一些数据建议肿瘤局部总 剂量应在45 G丫以下。目前北美和国际上有多个临 床研究计划以探讨最佳的放疗剂量和策略。
近来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治疗上已趋向放射治 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Sawamura等【19J采用先化疗3— 5个疗程,而后在肿瘤局灶追加放射治疗24 Gy治疗 颅内生殖细胞瘤1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美国 正在进行的一项临床实验研究比较单纯放疗与新辅 助化疗加放疗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总生存时间 (os)与无瘤生存率(EFS),单纯放疗组接受24 Gy的 全脑室放疗加瘤床21 Gy的加量放疗,化疗加放疗 组先接受2到4轮化疗,若病变缩小明显,则对局限 性生殖细胞瘤病人病变局部放疗30 Gy,而不加全脑 室放疗.对于多中心或弥散性生殖细胞瘤病人则进 行2l Gy的全脑室放疗并局部加量9 Gy,目前试验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有显著的地域差 别,欧美等西方国家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0.4%一 3.4%13】,在亚洲国家约占全部儿童颅内肿瘤的11%问。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约90%的 病例发生于20岁之前,发病年龄高峰在lO~12岁之 间。NGGCTs的发病年龄高峰要早于生殖细胞瘤。好 发部位为松果体及鞍上区,比例约为2:1,其中70%
总之,怀疑颅内GCTs的病人需要进行全脑脊 髓的强化MRI检查、检测血清和脑脊液的AFP和 B—HCG水平,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垂体及下丘脑功 能检查,视野检查及神经精神评估。 4手术
由于松果体区GCTs常导致梗阻性脑积水。此 类病人常需要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近来内镜下三 脑室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l有 逐渐取代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趋势,但两者效果的差 异仍存在争论.Rayll21回顾分析了43例生殖细胞肿 瘤病人,平均随访期2年,发现用E,Iv取代脑室腹 腔分流术.有70%的病例取得了成功。其他作者也展 示了类似的结果。特别是那些中脑导水管狭窄或受 肿瘤压迫导致的脑积水病人1131。
第15卷2期 2009年6月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V01.15,No.2 Jun.2009
333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肿瘤研究进展
朴颖哲综述,李文良审校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脑系肿瘤科,天津300060)
[关键词]生殖细胞肿瘤;颅内胚胎性肿瘤;恶性肿瘤
化疗用于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治疗近年来愈来愈 受到人们的重视。常用的药物有顺铂、长春新碱、环 磷酰胺、足叶乙甙(vP一16)、更生霉素、氨甲喋呤、博 来霉素等。各作者大多根据各自的经验采取不同的 化疗方案。Kobayashi等11 7】的实验及临床观察表明: 顺铂与足叶乙甙(顺铂20 mg/m2·day IV days l。5+足 叶乙甙100 mg]m2·day IV days 1-5,每3周1周期) 联合化疗对颅内恶性胚胎性生殖细胞肿瘤有明显的 协同抑瘤作用,有效率达100%。1996年Balmaceda 等【181报道了首次国际合作对颅内恶性胚胎性生殖细 胞肿瘤的前瞻性治疗研究结果。该研究试图确定在 颅内恶性胚胎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上是否可用化 疗取代传统的放射治疗,其采用卡铂、足叶乙甙、博 来霉素联合化疗方案(顺铂20 lng/m·day IV days 1— 5+足叶乙甙100 mg/m2·day IV days 1~5+博来霉素 30 U/day IV days 2,9,16,每3周1周期)对患者化疗 4个疗程。出现完全缓解者继续追加2个疗程,其余 则增加环磷酰胺强化化疗2个疗程.结果显示生殖 细胞瘤45例中84%完全缓解,2年生存率为84% (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但随访期内复发22例 (49%),死亡7例(16%)。说明目前单纯化疗学学报
第15卷
泌型GCTs,这种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 伴随血清水平的升高191。 3临床特点与诊断
颅内GCTs病人的症状取决于病人的年龄、肿 瘤的位置与大小。松果体区肿瘤病人常由于中脑导 水管堵塞导致阻塞性脑积水,并由此继发颅内压增 高。25%一50%的病人伴有嗜睡和和眼科检查异常。 另外25%的病人可有共济失调、癫痫和运动障碍。 50%的松果体GCTs病人伴随中脑背侧受压体征,瞳 孔缩小,向上凝视麻痹和眼睑下垂(即Parinnaud综 合征)。内分泌异常和性征发育异常在单纯松果体 GCTs中少见。松果体GCTs病人出现尿崩症常提示 肿瘤转移至四脑室底,尽管影像学可能未发觋【姗。
肿瘤位于鞍上池者常表现为尿崩症,性征发育 迟缓、生长激素不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性早熟及 偏肓和视力下降,而很少引起颅内压升高。基底节区 肿瘤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为肢体活动障碍。
颅内GCT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 肿瘤标志物.神经影像学改变。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 组织学检查。最终确诊则依赖于脑脊液肿瘤标志物 水平和(或)活检,组织学诊断和分期对于确定治疗 方案至关重要.而混合型生殖细胞瘤的预后和治疗 方案的选择则取决于其恶性程度最高的成分。
WHO分类是颅内GCTs最常用的分类。以组织 学特点和肿瘤细胞分泌肿瘤标志物的不同为基础, 其中最常用的是AFP和B—HCG,未来胎盘碱性磷 酸酶(PLAP)和c—Kit可能得到临床应用,这些标志 物可以在血清和脑脊液中检测出来,但脑脊液更灵 敏可靠lSl。最近一些欧洲研究中采用了一个新的分类 系统,将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分为分泌型和非分泌型, 脑脊液AFP,>10 ng/n[1l和(或)B—HCG>50 IU/L为分
除了那些血清或脑脊液出现标志性的肿瘤标志 物水平改变的病例。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病人常需要 肿瘤活检才能明确诊断,以前由于肿瘤部位多较深, 手术的风险很大,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且手术易 引起肿瘤播散,因此常采用立体定向活检的办法.但 这种方法获得标本量很少,缺乏足够的样本量常导 致诊断错误。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开颅手 术的风险大大降低,目前多倾向于开颅手术取病理。 但肿瘤全切在生殖细胞肿瘤治疗当中的意义仍不明 确.也很少有作者研究肿瘤切除程度对治疗效果的 影响。仅对于成熟畸胎瘤,手术可以达到治愈的效 果,对于大部分生殖细胞肿瘤,目前认为手术达到解 除颅内高压和明确肿瘤性质即可。 5生殖细胞瘤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