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港

合集下载

把丹东港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港口

把丹东港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港口

!""#年第$期中国水运%&港航建设把丹东港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港口林天岩一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南临黄海,毗邻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是东北东部地区发展国际国内贸易合理便捷的海上通道,也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

丹东港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有利位置和中心地带,是东北东部经济区通向韩国、朝鲜和日本最为便捷的出海口。

丹东港历史上就是重要港口。

#&’(年丹东开禁设治以后,鸭绿江水运曾是东北东部唯一的一条运输大动脉。

当时的志书记载:“鸭绿江上舟楫往来,通衢四海,口岸商贾云集,经贸兴盛。

”据#)!’年统计,丹东当年进出船舶达##)(艘次,其中外轮达&($艘次,进出贸易总额超过#亿两白银,成为当时继大连之后东北第二贸易大港。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出于掠夺东北丰富资源的罪恶目的,曾计划用&年时间在鸭绿江出海口兴建具有*"多个泊位的大型深水港,并于#)$#年完成了一期工程,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中止建设。

解放以后,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丹东港的建设被搁置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丹东港开始了全面的开发建设。

丹东港现辖大东+海港,和浪头+河港,两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个,总设计吞吐能力$%"万吨。

其中丹东港的新兴港区———大东港区自#)&&年’月建成投产以来,历经新建、续建和华能电厂专用煤码头的建设,目前已拥有*个深水泊位,包括*万吨大型散货船泊位#个,万吨级多用途泊位#个+兼客运、集装箱码头,,万吨级散杂货泊位!个,华能丹东电厂%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个,总设计吞吐能力%%"万吨。

港区有仓库#万平方米,货场$$万平方米,其中集装箱堆场%万平方米。

大东港已与日本、韩国、俄罗斯、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港口开辟了海上航线。

!"""年大东港完成吞吐量约%&"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万./0,旅客吞吐量’万人次,港口接卸能力及效率不断提高。

论丹东港口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论丹东港口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论丹东港口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作者:闫贵壮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4期一、成功港口模式及丹东港发展模式选择(一)世界成功港口模式简介1.香港港模式。

香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

香港政府一直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国际及地区首选的运输及物流枢纽中心,成立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和香港物流发展局,强化与港口物流相匹配的服务功能,健全法律制度,提供金融与保险等一系列物流援助或服务、快捷高效的海关通关服务等。

2.安特卫普模式。

安特卫普港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水运与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安特卫普港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控制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私营行业还建立了“安特卫普电子数据交换信息系统(SEAGHA)”,并与海关的“SADMEL系统”以及比利时铁路公司的“中央电脑系统”等其它电子数据交换网相连。

3.鹿特丹港模式。

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全过程的电脑信息化控制,集装箱运输主要采用公路、铁路和驳船运输。

此外,鹿特丹港注重港口的一体化服务,其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将拆装箱、仓储、报关、及配送等服务联系在一起。

鹿特丹港务管理局不断在完善其港口功能的同时,继续扩大港口区域,并加大对物流专家的培训和教育力度,发展增值物流。

4.新加坡港模式。

新加坡港是世界上第二大集装箱枢纽港。

新加坡政府非常注重港口的“一条龙”服务,其“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了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在线信息交换,各大物流企业都建成了电脑技术平台,从而新加坡的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这样可以为某一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也可以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某一环节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由物流公司和客户共同研究选择出一种或几种最理想的服务方式,最终找出能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5.“地主型港口”模式。

地主型港口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港口采用的模式。

丹东港当前情况

丹东港当前情况

最近三年及最近一期港口各货物吞吐量情况单位:万吨(1)煤炭装卸:发行人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输出港。

发行人煤炭货源主要来自于黑龙江、吉林、沈阳等腹地省市、地方煤矿厂,如沈阳煤炭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以及朝鲜边贸进口。

发行人进港煤炭主要供应东北地区部分发电、钢铁企业,如大连庄河电厂、本溪钢铁集团等。

2009 年,发行人煤炭吞吐量为599 万吨,较2008 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用电量下降,进而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下降。

2010 年前三季度,发行人煤炭吞吐量完成518 万吨,其中进港吞吐量289 万吨,出港吞吐量229 万吨。

按照贸易种类划分,内贸完成453 万吨,外贸完成65 万吨。

(2)金属矿石装卸:发行人所经营金属矿石装卸堆存中,主要矿石品种为铁矿、铁精粉等。

铁矿货源来自于澳洲、巴西、印度等地,主要供应东北地区钢铁企业,如本溪钢铁集团;铁精粉货源来自于东北东部地区自产和朝鲜边贸进口,大部分输向南方,如上海、张家港等地。

2009 年,发行人金属矿石吞吐量为366 万吨,较2008 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需求下滑,其中铁精粉的下滑幅度较大。

2010 年前三季度,发行人金属矿石吞吐量完成344 万吨,其中铁矿石吞吐量为333 万吨。

按照进出口港划分,进港吞吐量163 万吨,出港吞吐量180 万吨。

按照贸易种类划分,内贸完成303 万吨,外贸完成40 万吨。

(3)钢铁装卸:发行人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钢铁输出港,发行人输出钢铁产品主要来自于部分东北地区钢铁企业,如本溪钢铁集团、凤辉钢铁厂。

2009 年,发行人钢铁吞吐量为408 万吨,较2008 年大幅增加。

2010 年前三季度,发行人实现钢铁吞吐量385 万吨,其中钢材吞吐量为358 万吨,生铁吞吐量为7万吨,其他钢铁产品吞吐量20 万吨。

按照进出口港划分,进港吞吐量28 万吨,出港吞吐量357 万吨。

沿海33大型港口简介.(DOC)

沿海33大型港口简介.(DOC)

一.丹东港(PORT OF DANDONG)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根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南临黄海毗临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水上距朝鲜南浦港119海里,距韩国仁川港232海里,距日本神户港844海里,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也是我国与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距离最近的港口之一。

直接经济腹地为丹东市和本溪市丹东市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工业以轻工,电子,机械为主,本溪为东北第二大钢铁基地。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东港现辖大东(海港)和浪头(河港)两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13个,总设计吞吐能力711万吨/年。

其中:公用生产性泊位11个——5万吨大型散货船舶泊位2个,设计能力496万吨/年;货主专用码头2个,设计吞吐能力215万吨/年。

泊位具体情况见下表仓储堆场及能力两港区现有仓库2万平方米,散杂货及集装箱专用堆场150余万平方米。

装卸机械及能力各类装卸机械100余台(件),最大起重能力45吨。

二.大连港(PORT OF DALLAN)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进出口门户,也是联结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水陆联运的枢纽。

港阔水深,冬季不冻,万吨货轮畅通无阻。

大连是哈大线的终点,既是东北三省的门户,也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

2006年,大连港实现货物吞吐量1.45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1万标准箱。

大连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现有港内铁路专用线160余公里、仓库30余万平方米、货物堆场180万平方米、装卸机械1041台辆,大连港共有108个泊位,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84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全港共有航道7条,国际航线75条。

除舰艇学院海域至旅顺口海区为军事海域外,从大窑湾至老虎滩近百千米的海岸线上,平均每4千米就有一座港口,是我国目前港口密度最高的“黄金海岸”。

坐标位置大连港位于北纬38°55′44″,东经121°39′17″。

丹东港

丹东港

丹东港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根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南临黄海毗邻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水上距朝鲜南浦港119海里,距韩国仁川港232海里,距日本神户港844海里,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也是我国与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距离最近的港口之一。

港口水陆交通畅达,已形成较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

港区铁路连接沈丹、京哈、长大等干线,并经鸭绿江大桥与朝鲜半岛铁路相通,可担负国际联运任务。

公路以沈丹高速、丹霍、鹤大、大盘为干线,通向省内外各地。

民航有定期航班直达北京、沈阳、广州、大连、哈尔滨、上海、长春、延吉、成都、深圳、三亚、秦皇岛、青岛等大中城市的空中航线。

丹东-韩国首尔国际航线2007年5月29日正式通航。

港口区位优势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部,鸭绿江口西岸,背负东北,南临黄海,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是距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最近的国际化港口,是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不冻良港,鸭绿江与黄海的分界线横贯港区。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中,作为国家辽宁沿海经济带东端起点和东北东部地区新出海通道的丹东港,在东北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承担着枢纽港作用。

丹东港依托辽、吉、黑、内蒙四省区广阔腹地,随着东北东部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的开通,沿线辐射的粮食、煤炭、矿石、钢材等大宗货物将以最短运距通关出海,积聚临港产业集群,形成东北东部地区专业化大型物流中心。

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丹东港现辖大东(海港)和浪头(河港)两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19个,年吞吐能力7000万吨。

拥有堆场面积500万平米,航道水深-9米。

目前已于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等五十多个国家开通了散杂货、集装箱、客运航线。

2009年,丹东港开始向深海全面挺进,开工新建两座大型港池和10余个大型泊位,大东沟1#10万吨港池已经建成。

3座5万吨级粮食泊位建设完成,5万吨集装箱、多用途泊位、10万吨矿石、油品、通用泊位,20万吨矿石、油品泊位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一带一路”倡议下丹东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下丹东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5期37㊀作者简介:马鸿雁(1985-),女,辽宁丹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一带一路”倡议下丹东港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马鸿雁(中共丹东市委党校,辽宁丹东118000)摘㊀要:作为东北开放重要口岸,丹东港区位优势明显.介绍了丹东港各港区优势及重点临港产业,在分析丹东港融入 一带一路 对港口及城市发展重要作用基础上,对丹东港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如何提升港口竞争力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丹东港; 一带一路 ;国际枢纽港中图分类号:F 2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9.35.0191㊀丹东港发展现状1.1㊀港口基本情况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部,南临黄海,毗邻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为纵贯东北三省的东北东部铁路和横贯亚欧大陆的 辽蒙欧 通道的节点港.目前,丹东港已与日本㊁韩国㊁美国㊁巴西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开通了货运贸易,是中国东北东部地区的海上门户.丹东港的货物吞吐量具有以大宗散货为主,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外贸比重较小,集装箱快速发展等特点.货物吞吐量以煤炭㊁金属矿石㊁钢铁㊁矿建材料㊁粮食㊁集装箱六个货类为主.1.2㊀临港产业情况介绍(1)农产品综合加工业.依托港口运输和仓储功能,以油脂加工为起点,现已实现谷物有机种植㊁仓储运输㊁加工(深加工)㊁产品研发㊁配送服务㊁贸易等全产业链.逐步拓展谷物加工种类(如油料作物㊁玉米㊁稻谷㊁大麦㊁小麦等)和生物提取深度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循环经济,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油脂加工一㊁二期和稻谷加工厂已投产运营,有机压榨油脂三期工程设备正在安装,预计6月份投产,其它项目正在进行规划方案论证.2017年稻谷加工原料在黑龙江采购有机水稻8千吨㊁优质水稻15万吨自产水道约1千吨,丹东地方采购水稻约2-5万吨,年产值约10亿元.(2)海工装备制造业.建设以海工装备和高科技船舶制造为主㊁修船为辅的海工装备园区.主要生产用于石油㊁天然气的开采㊁储存及运输等大型设备,开展海洋工程平合等工程装备制造㊁修理及技术研发,同期实现工程用钢结构件制造.自2011年初期工程投产后,已建造船舶40余艘,产值近80亿元另外,在建区域基础设施基本落实,规划区域内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3)林产科技工业.该项目分期实施,近期规划目标为年中转㊁加工木材300万立方米;中远期规划目标为年中转㊁加工木材500 1000万立方米,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以上,年创利税50亿元以上.2014年丹东进口木材贸易园区开始筹建,2014年底完成区域规划和木材物流建设方案,2015年木材物流项目开工建设,中俄木材贸易正式启动,现进口木材约8万立方米,进口木材加工贸易区,续建木材检验检疫和粗加工区㊁木材物流贸易区,推动建设木材深加工园区,已申报进口木材贸易基地,要求木材进口量300万-500万立方米医步发展木材初加工㊁深加工㊁生物颗粒加工等,解决人员就业约3万个.(4)冷链物流业.全面建设中心渔港,配套建成冷链物流中转库,开工建设冷链物流加工㊁仓储库,区域中面积约50公顷岸线6.5公里,可停靠渔船3000余艘,解决约3万人就业.其中,第一阶段新增投资25亿元,后续投资55亿元.工业产出150亿元,带动就业2万人,上缴税金20亿元,初级加工产业基地新建项目同步推进中.2㊀丹东港融入一带一路 主要作用2.1㊀丹东在东北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港口作为丹东市优势资源,其开放的深度和远度将提升城市开放程度,丹东港融入 一带一路 将提升丹东在东北亚对外发展的重要地位.丹东拥有 一北 ㊁ 一东 两大腹地优势,一是北部背靠东北东部城市群,是东北三省东部地区13个城市最近的出海口,随着东北东部铁路的贯通和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的建成,东北东部13个城市的2700万人口㊁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成为丹东发展的广阔腹地.二是东部面对朝鲜半岛,朝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韩国先进的技术资源将为丹东未来发展增添无限潜力.2.2㊀提升港城一体化发展质量融入 一带一路 将带来港口巨大吸引力,可加强港口与城市发展的紧密度,将城市产业发展㊁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通过规划引领,加大丹东新区㊁大孤山经济区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㊁东港经济开发区和前阳经济开发区承载能力.吸引产业向港口聚合,人口向城区集聚,推进港区㊁城区㊁产业园区一体化发展.2.3㊀服务一带一路 倡议及东北振兴发展在国家大力推动 一带一路 倡议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风下,提升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临港产业一一临港物流㊁临港工业㊁港航服务设施㊁港口文化设施建设,将实现港城互动㊁港城结合,推进港口环保设施㊁节能设施㊁信息化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将提高整体科技含量,推进港口智能化水平.拓展区域合作,加强与腹地联系,扩大港口服务范围,发挥丹东港东北东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的综合效能.积极融入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把丹东港打造成为我省 辽蒙欧,辽满欧㊁辽海欧 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为加快推进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贡献丹东力量.现代物流与采购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5期38㊀㊀作者简介:韩振(1986-),男,汉族,山东滨州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统计;董悦(1996-),女,汉族,安徽淮南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统计.3㊀如何紧抓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提升港口竞争力3.1㊀加强港口设施建设以大东港区为核心,浪头港区㊁海洋红港区为辅助,建设国际化深水化㊁信息化的贸易商港和物流中心,满足货物集散㊁城市发展等需求.建设30万吨级航道,提升港口通航能力;建设集装箱㊁客货滚装汽车滚装㊁L N G 新能源等泊位,拓展港口功能;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㊁物联网平台㊁专业化输送系统,提升港口装卸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疏港公路㊁铁路,提高集疏运能力;完善生产㊁生活等辅助设施,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建设环保㊁节能设施,实现绿色㊁低碳港口.依托港口综合能力提升㊁陆港建设㊁集疏运网络形成,推动中俄铁海联运㊁辽蒙欧通道发展,实现建设国际物流中心㊁东北亚交通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北端起点的目标.3.2㊀加快港口物流发展发挥港口汇集作用,建设超大型油品㊁矿石㊁集装箱㊁粮食㊁汽车滚装㊁邮轮等专业化深水泊位及其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以粮食㊁石化㊁钢铁㊁造船等为核心的现代临港工业,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产业,是丹东港成为以东北亚为基点㊁面向全球的大型产业集群港口.突出沿江㊁沿边㊁沿海的 三沿 城市特色.建设以翡翠湾为中心,以河口㊁石河㊁安平河㊁虎山㊁海岸线零起点㊁甲午海战博物馆㊁獐岛㊁鹿岛㊁大孤山为辅助,一体㊁一线㊁多点的旅游产业,促进水上旅游㊁观光和陆上休闲㊁度假的有效结合.利用丹东便捷的公路㊁铁路㊁航空㊁水运条件和国际贸易㊁金融,商业旅游环境,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3.3㊀加快临港产业发展临港产业依托港口集疏运体系㊁腹地经济和地方资源,形成采购㊁运输仓储㊁加工㊁销售㊁贸易等产业集群,利用其综合成本低㊁对周边辐射带动力强等优势,既可保障港口货运稳步增长,又可增加就业人数,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推进 以港兴市 的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腹地经济发展.3.4㊀加快5G 港口建设5G 时代即将来临,随着计算机㊁互联网㊁物联网的世界信息产业发展,5G 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推动5G+临港产业模式发展,有利于实现各产品的互联互通,产生协同价值;有利于加快生产制造实时数据信息的感知㊁传送和分析,加快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人员培训㊁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㊁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快 智慧港口 建设,将一批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到港口物流管理及成产管理中,实现港口管理智能化㊁物流信息实时交互,提升港口的疏运能力.建立智慧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 5G+ 的特性发挥.一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实现信息实时釆集㊁快速传输㊁海量存储㊁智能分析㊁共建共享.二是资源相互感知化,通过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三是信息传输互联化,建立横向向顺畅,遍布各个末梢的网络系统,实现信息传输快捷,交互式系统管控智能化.参考文献[1]关长辉,戴舒宁.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船舶职业教育,2019,(03).[2]胡志强,杜海玲.高新技术助力大连航运业改革[J ].商业经济,2018,(11).[3]孟范范,金泽虎.一带一路 背景下安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索[J ].池州学院学报,2018,(04).[4]李靖宇,张晨瑶.陆海统筹先导区创建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2018,(03).中国沿海港口空间竞争与互补研究基于43个港口的空间面板数据韩㊀振㊀董㊀悦(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52)摘㊀要: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2008年至2018年的中国沿海43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中国五大港口群的空间依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五大港口群中,有两个港口群的空间关系以互补为主要特征,分别是渤海湾港口群和东南沿海港口群,有两个港口群的空间关系以竞争为主要特征,分别是长三角港口群与珠三角港口群,西南港口群内不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促进港口间有序竞争和合作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中国沿海港口;空间计量模型;空间关系;竞争;互补中图分类号:F 2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9.35.0200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多元化的发展,海上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我国沿海港口的规模和运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中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并且形成了渤海湾㊁长三角㊁珠三角㊁东南沿海㊁西南沿海五大集装箱港口群.同一国家或者地区的港口由于距离相对较近,并且多存在腹地交叉的现象,为港口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奠定了基础.中国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港口腹地交叉和货源地交叉现象普遍存在,不同腹地区域的发展水平层次不齐,这使得港口空间格局与港口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成为研究的重点.。

丹东港发展战略研究

丹东港发展战略研究
的基 础 。
放港 口之一 , 辽宁省丹 东市 实施 “ 是 五点一 线 ” 沿海 开发 战略 的重要结点 , 是丹东 市实 现跨越式 发展 的重要 载体 , 是丹 东 也 临港产业 园区赖 以生存 的基础 , 系着丹东 临港产业发展乃 至 关
丹东市的跨越式发展 。 () 2 丹东经 济的发展和港 口吞 吐量 的增加 。改革 开放 以来 , 丹 东 市 国 民 经 济 迅 速 、 康 、 速 发 展 。仅 2 0 健 快 09年 全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 D ) 成 6 5亿 元 , 均 国 内生 产 总 值 39 4美 元 。是 辽 GP完 5 人 6 东地 区的经济 中心 , 来东北 东部地 区经 济 中心 , 未 东北 亚经济 重 要 的 中 心城 市 之 一 。
为 环保 、 省 、 节 便捷 的港 口, 2 1 到 0 0年 实现 60 0万 t 力 , 0 能 21 0 5年 以前 达到 15亿 t . 现代大港规模 。 () 3 建设 东北亚 经济 重要 中心 城市 对丹 东 港发 展 的需求 。进 入2 1世纪以后 , 随着 中国改革和发展 的重心北移 , 北作为 一 东 个整体经济 区 , 其地 位和作 用将 大大加 强 。同时 , 出把 丹东 提 建成 “ 区域性物 流 中心 ” 的思 路 的确定 , 区域性 集装 箱枢 纽港 的建设会成 为重要 内容 , 政策和资金上 的支持将 为其奠定 良好
a d sr tg c ci c lp i t ,h l i g t a h e eo me t o h n o g h r o h u d fl w mo en lg s c d oo y a d n t e i r i a on s o dn h t t e d v lp n f te Da d n ab r s o l ol d r o it s i e lg n a t o i

企业信用报告_丹东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_丹东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5.1 被执行人 ....................................................................................................................................................13 5.2 失信信息 ....................................................................................................................................................13 5.3 裁判文书 ....................................................................................................................................................13 5.4 法院公告 ....................................................................................................................................................13 5.5 行政处罚 ....................................................................................................................................................14 5.6 严重违法 ....................................................................................................................................................14 5.7 股权出质 ....................................................................................................................................................14 5.8 动产抵押 ....................................................................................................................................................14 5.9 开庭公告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根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南临黄海毗邻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水上距朝鲜南浦港119海里,距韩国仁川港232海里,距日本神户港844海里,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也是我国与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距离最近的港口之一。

港口水陆交通畅达,已形成较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

港区铁路连接沈丹、京哈、长大等干线,并经鸭绿江大桥与朝鲜半岛铁路相通,可担负国际联运任务。

公路以沈丹高速、丹霍、鹤大、大盘为干线,通向省内外各地。

民航有定期航班直达北京、沈阳、广州、大连、哈尔滨、上海、长春、延吉、成都、深圳、三亚、秦皇岛、青岛等大中城市的空中航线。

丹东——韩国首尔国际航线自2007年5月29日正式通航。

本段港口区位优势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部,鸭绿江口西岸,背负东北,南临黄海,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是距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最近的国际化港口,是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不冻良港,鸭绿江与黄海的分界线横贯港区。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中,作为国家辽宁沿海经济带东端起点和东北东部地区新出海通道的丹东港,在东北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承担着枢纽港作用。

丹东港依托辽、吉、黑、内蒙四省区广阔腹地,随着东北东部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的开通,沿线辐射的粮食、煤炭、矿石、钢材等大宗货物将以最短运距通关出海,积聚临港产业集群,形成东北东部地区专业化大型物流中心。

港口现状及发展规划丹东港现辖大东(海港)和浪头(河港)两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19个,年吞吐能力4000万吨。

拥有堆场面积500万平米,航道水深-9米。

目前已于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等五十多个国家开通了散杂货、集装箱、客运航线。

2009年,丹东港开始向深海全面挺进,开工新建两座大型港池和10余个大型泊位,大东沟1#10万吨港池已经形成,大东沟2#港池围堰正在快速建设。

3座5万吨级粮食泊位建设完成, 5万吨集装箱、多用途泊位、10万吨矿石、油品、通用泊位,20万吨矿石、油品泊位前期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15万吨级航道工程及回旋区疏浚工程积极推进。

500万平米货场、国际客运站、生产生活辅助区、港内铁路、公路运输网络等港口配套工程全面实施。

此外,丹东修造船基地继续扩展,形成建造大型船舶能力;200万吨大豆油脂加工基地一期工程竣工。

同时大力发展港口服务配套体系,建立港口综合商务中心,大力开展电子口岸建设,使丹东港成为环保、节省、便捷的港口,到2010年实现6000万吨能力,2015年以前达到1.5亿吨现代大港规模。

气候条件丹东港(大东港区)属温带温润地区,台风影响甚少。

由于朝鲜薪岛列岛作天然掩护,外海波浪很难传入港区,0.6m以下的波浪占97%。

港口属于天然不冻港,流冰厚度一般为5~15cm,不影响船舶航行和靠泊作业。

从辽宁对外开放格局来看,丹东港是辽宁沿海港口群中唯一的东部港口。

虽然目前丹东港的建设规模、吞吐能力弱于大连、营口枢纽港口,但其战略位置和作用是其他港口所不能替代的。

丹东港与朝鲜半岛西海岸港口城市之间距离最近,无论从人缘和地缘的优势上看,还是从经济互补性上看,丹东港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经济作用,在辽宁沿海港口群中都是独具特色的。

从港口经济腹地分析,丹东港的直接经济腹地是丹东及周边地区,深层次腹地则是东北三省的东部地区,其经济腹地不与其它港口相重叠。

作为目前东北东部经济地区唯一的重要出海口,它不仅大大缩短了东北三省东部地区货物入关出海的距离,减轻东北中部铁路、公路的运输压力,而且这一出海口可以使东北东部城市群形成一条“巨龙”,通过丹东港直接进入黄、渤海经济区,通向我国的东南沿海、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极有利于促进东北东部经济的迅速发展。

因此,建设丹东港,为东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服务,进而把丹东港建设成为沟通东北亚特别是朝鲜半岛与我国内地经济交流的枢纽,意义十分重大。

2005年下半年,丹东港将正式启动建设庙沟挖入式港池,该港池可新增20余个深水泊位。

“十一五”期间,拟建设10个深水泊位,同时将航道浚深至满足10~12万吨级大型船舶安全进出港口的水深条件,预计总投资35亿元。

到2010年,丹东港吞吐量将突破5000万吨,其中集装箱达到50万TEU。

自然条件风况:常风向东北。

次常风向西北。

各月平均风速以4月最大,为3.8米/秒,累年平均风速3.2米/秒。

最大风速18米/秒,风向西北。

降水:年最大降水量1320.7毫米,年最小降水量574.2毫米,年平均降水量875.4毫米。

雾况:年平均雾日31.6天(以水平能见度〈=1000米统计),最多为85天,最少为9天。

气温:年平均气温8.4℃,最高气温33.8℃,最低气温-28.2℃。

冰况:初冰日为12月上旬,盛冰日1月上旬开始,融冰日2月中旬开始,终冰日3月中旬,总冰期约100天,盛冰期约45天,港口属于不冻港口,但有流水,冰期影响港口作业天数:外航道约15天,码头作业约10天。

最高潮位7.72米(庙沟验潮零点,在黄海平均水面下3.549米,下同),最低潮位-0.57米,平均潮位3.52米,最大潮差6.93米,最小潮差1.6米,平均潮差4.58米,平均涨潮历时6小时09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15分。

航道吃水限制:浪头港区:6.3米;大东港区:8.0米。

日落后能否进港航行:允许进港。

港口位置及交通丹东港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黄海鸭绿江口内右岸,属辽宁省丹东市辖境,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一个港口。

丹东港交通畅达。

港口铁路专用线通过沈丹铁路联接京沈、长大线通往全国。

公路交通以丹沈、丹普、丹宽、丹岫为主要干线通往省内各市县。

民航可直通广州、上海、北京、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

水上航线可通往全国及独联体、日本、韩国、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85年9月,丹东港开始办理国轮外贸运输业务。

港口基础设施港口现状丹东港由河港、海港两部分组成,岸线总长度7公里。

河港部分水域范围从丹东鸭绿江旧铁桥下游75米外起,至浪头日隆山码头之间;海港部分水域范围东起鸭绿江西水道厦子沟口,西至鸭绿江1号浮标领海分界线中国一侧。

丹东港有浪头港区和大东港区两个港区(原丹东港区已于1991年6月被丹东市政府辟为沿江开放区商贸小区),下设浪头港务公司和大东港务公司。

浪头港区位于上距丹东市区11公里的浪头镇内。

陆域范围北起江岸制板厂抽水站南侧,向内陆延伸110米至江堤,顺堤沿港区围墙再连接浪头新港北端沿江岸至2200米处止,江岸总长3026米;大东港区位于丹东市东沟县境内的鸭绿江与黄海分界线处距丹东市45公里。

陆域范围:鸭绿江护堤外三角滩地和江海分界线三号界标以南,东沟口西南部的滩地。

丹东港现有生产用码头泊位6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1个,码头生产岸线长886米。

锚地仓库中水道1号浮锚地、薪岛6号浮锚地、14号锚地、1号浮锚地分别位于鸭绿江口海面和薪岛,均为沙底。

浪头港区出港航道为鸭绿江,水深2-4米,有较完善的助航设施;大东港区出港航道,全长10海里,平均深9.1米。

共有生产用仓库总面积1.04万平方米,堆场总面积16.2万平方米。

现有主要装卸机械94台,最大单机起重能力为36吨。

铁路专用线总长度9476延长米,装卸线4条,共计4310延长米。

现有港作船舶13艘,合计功率3110千瓦,最大拖轮功率715千瓦。

助航信息航道:浪头港区出港航道为鸭绿江,水深2-4米,有较完善的助航设施;大东港区出港航道,全长10海里,平均深9.1米。

锚地:共有锚地4处:中水道1号浮锚地、薪岛6号浮锚地、14号锚地、1号浮锚地分别位于鸭绿江口海面和薪岛,均为沙底。

媒体报道感受丹东港的亿吨梦想2009-07-25 辽宁日报记者/刘大毅鸭绿江口,黄海岸边。

一艘艘万吨级货轮陆续驶进海港,徐徐停靠在指定泊位;一袋袋黄沙和水泥不断被运入建设工地,等候的施工机械立即装料铺设……走进丹东港,港口运输的繁忙和码头建设的火热让人振奋。

今年,丹东港进入了开港后发展速度最快、建设规模最大和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

上半年,丹东港吞吐量累计完成2040万吨,同比增长28.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3万标箱,同比增长29%,吞吐量和经营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和增长速度均创丹东港历史新高。

同时,丹东港建设全面推进,上半年建设投资20亿元。

其中,庙沟港池的3座5万吨级泊位将于8月投入使用;大东沟1号港池5月份实现围堰合龙,3座各10万吨级的矿石、油品和散货泊位建设加速推进。

作为我国大陆海岸线北端的不冻良港,丹东港依托辽、吉、黑和内蒙古四省区,具有明显的腹地优势。

在东北东部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开通后,其腹地纵深将延伸至整个东北东部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沿线辐射鹤岗、佳木斯和鸡西等十几个资源型城市共22万平方公里区域的粮食、煤炭、木材及钢铁等货物,将成为东北东部13市中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记者看到,在丹东港5万吨和10万吨级泊位旁边,数十辆运石车正忙于填海工程。

丹东港集团副总裁张洪江告诉记者,把丹东港建成亿吨大港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据测算,仅东北东部铁路的通车,就将使丹东港增加吞吐量3000万吨以上,远期则在6000万吨以上。

同时,在滨海大道实现港口与周围陆路的全面连接后,汇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牵动了越来越多的临港产业,急需扩大港口能力。

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这一趋势。

在丹东黄海汽车SUV乘用车生产基地,项目厂房主体框架已经完工。

在丹东修造船基地,1号5万吨船台土建工程已基本结束,另外一个同级船台和1个10万吨船坞即将开工。

在帕斯特谷物大豆有限公司,200万吨大豆油脂加工基地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为应对更多的企业需求,3座5万吨级粮食泊位、30万吨级粮食筒仓、500万平方米货场、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泊位、国际客运站、生产生活辅助区和港内铁路等港口配套工程目前已进入港口建设蓝图。

丹东港的发展规划显示,未来3至5年内将建成5至15万吨大型港池4座,建成5至20万吨大型泊位60余个,港口综合通过能力由目前的4000万吨提高到1.5亿吨。

丹东港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前方大型专业泊位,后方大型临港产业”的现代化亿吨大港已初显端倪。

记者感言几年前,营口港提出建设亿吨大港时,年吞吐量也只有几千万吨,人们不免置疑。

然而,今天的营口港已经圆梦,背后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支撑和港口人不懈的努力。

今天的丹东港和昔日的营口港又是何等相似。

我们感觉到,由几千万吨到亿吨,这数字绝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眼界开阔,胸怀宽广,超前谋划,奋力拼搏,丹东港已经紧紧抓住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向亿吨大港目标急奔。

他们梦圆的日子即将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