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一、数与代数1. 自然数与整数的认识自然数是从1开始,包括0在内的数。
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数组成。
2. 亿级整数的认识亿级整数是由十亿、亿、万、个等单位组成的整数。
理解整数的位值和位次。
3. 数轴上的整数认识数轴上的整数,精确地表示整数的位置和大小。
4. 分数的认识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母表示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份数。
5. 分数的比较与排序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能够正确比较和排序分数。
6.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小数点表示整数与小数部分的分界。
7. 小数的比较与排序理解小数的大小关系,能够正确比较和排序小数。
二、几何1. 基本图形与面积认识各种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了解计算面积的方法。
2. 平行与垂直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定义,能够通过判断线段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3. 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定义、种类和性质,能够辨别三角形的特征。
4. 直角、锐角和钝角认识不同角度的定义,能够通过角度的大小进行分类。
5. 空间几何体认识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征。
三、数据与统计1. 搜集数据与整理数据了解对数据的搜集方式,能够整理和处理收集到的数据。
2. 图表的制作与分析能够制作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进一步分析和解读图表。
3. 概率与事件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够通过实例判断事件的发生概率。
四、时间1. 时、分、秒认识小时、分钟和秒钟的定义,能够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
2. 时间的读写和表示能够正确地读写和表示各种时间,如整点时间、分时段等。
五、单位换算与运算1. 长度单位换算认识不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常见单位间的换算。
2. 重量单位换算了解不同重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常见单位间的换算。
3. 容积单位换算理解不同容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常见单位间的换算。
4. 运算的顺序了解四则运算的优先级,能够根据运算顺序进行正确的计算。
六年级小学知识点重难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小学知识点重难点归纳总结一、语文知识点1. 词语和词义辨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许多近义词、反义词或相近意思的词语,这就需要通过语境和语义进行辨析。
例如:“力量”和“能力”之间的区别,前者是指肉体上的力气,后者是指能干事情的能力。
2. 成语应用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成语时,常常需要通过阅读文章、上下文的提示以及自己的思维去分析成语的意思。
通过积累大量的成语,学习如何正确运用它们,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3.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等多方面的知识来理解文章,并且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4. 作文写作作文写作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学生需要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写作过程需要有明确的结构和条理,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
二、数学知识点1. 四则运算六年级数学的四则运算相对复杂,包括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
在运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数的大小顺序,将计算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
2. 分数与小数学生需要学会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理解它们之间的数值关系。
同时,在分数和小数的运算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方法。
3. 三角形与四边形六年级数学涉及到了几何形状的认识与计算,学生需要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如边长、角度等,并能够计算相关的面积和周长。
4. 座位作图座位作图是六年级数学的重点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已知条件,运用画图工具进行作图,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三、科学知识点1. 动植物的生长学生需要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生命起源、繁殖方式、生长环境等,理解生命的规律与特点。
2. 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学生需要了解物质与能量在物理和化学变化中的表现形式,如物质溶解、燃烧、蒸发等,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3. 简单机械与力的作用学生需要了解简单机械和力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基本的力学知识解决与物体平衡、速度等相关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
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1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
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知识点一:数的意义及分类1.整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或最大的整数。
2.自然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称为零。
4.分数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和最简分数。
5.百分数是百分数和分数的对比。
6.小数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知识点二:计数单位和数位1.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2.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3.十进制计数法。
4.数的分级。
知识点三:数的读、写法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知识点四:数的改写1.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可直接改写或省略尾数。
2.求小数的近似数。
3.假分数和带分数、整数之间的互化。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知识点五:数的大小比较1.整数、小数、分数、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
2.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时,可把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各小数的相同数位上下对齐进行比较,最后排序结果一定要排列原数。
知识点六:数的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
2.小数的基本性质。
3.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可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需要补位。
知识点七:因数倍数质数合数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因数和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有限,最小因数为1,最大因数为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无限,最小倍数为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
3.2、3、5的倍数的特征。
4.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最小奇数为1,最小偶数为2.5.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最小质数为2,2是唯一的偶质数,没有最大质数;最小合数为4,没有最大合数。
6.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7、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质因数是指能整除一个数的质数,分解质因数是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的乘积。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试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归纳

一、数与代数1.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概念。
2.分数: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3.小数:小数的读法与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4.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百分数的换算与应用等。
5.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字母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转化。
二、数的运算与应用1.加法与减法:两位或多位整数的加减法、带有括号的加减法、应用问题的解决。
2.乘法与除法:两位或多位整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除法、应用问题的解决。
3.整数运算:加减法与乘除法有关的整数运算、应用问题的解决。
4.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化为整数、分数的运算综合应用。
5.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运算、小数的运算综合应用。
6.百分数的应用:百分数的加减乘除、百分数与分数、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运算。
三、图形与几何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性质和计算等。
2.空间图形:立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球等的性质和计算。
3.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等。
4.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根据性质和特征对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
5.图形的计算:图形面积与图形周长的计算、应用问题的解决。
四、数据的处理1.图表的读取与解读: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图形的读取与应用。
2.平均数: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应用。
3.数字的估算:对数字进行近似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
五、应用题解决能力1.实际问题的模型构建和解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相应方法进行解答。
2.问题的分析和提炼:将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提炼,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法2. 整数的比较与大小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4.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5. 整数的运算规则和性质6. 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二、小数与分数1.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法2. 小数的比较与大小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5.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6.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法7.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9. 分数的比较与大小10. 分数的运算规则和性质三、单位换算1. 长度的单位换算2. 重量的单位换算3. 容积的单位换算4. 面积的单位换算5. 时间的单位换算6. 速度的单位换算7. 质量的单位换算8. 温度的单位换算四、图形1. 平面图形的概念和分类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性质与特点3. 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4. 图形的旋转、反射、平移5. 图形的相似与全等6.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特点五、代数式与方程1. 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法2. 代数式的加法和减法3. 代数式的乘法和除法4. 代数式的整理与合并5. 代数式的值的求解6. 方程的概念和表示法7. 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六、数据的统计与表示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数据的频数、频率与众数3. 数据的图表表示: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4. 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计算七、几何与空间1. 立体图形的概念和分类2. 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的特点3. 三视图的绘制与判断4. 空间图形的分割与拼接八、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1. 启发式与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方法2. 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题策略3. 数学推理与证明的方法4. 数学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联系以上是六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乘以份数等于总数,总数除以每份数等于份数,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
2、1倍数乘以倍数等于几倍数,几倍数除以1倍数等于倍数,几倍数除以倍数等于1倍数。
3、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
4、单价乘以数量等于总价,总价除以单价等于数量,总价除以数量等于单价。
5、工作效率乘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总量,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效率。
6、加数加上加数等于和,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差加上减数等于被减数。
8、因数乘以因数等于积,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被除数除以商等于除数,商乘以除数等于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等于边长乘以4,C=4a,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等于棱长的平方乘以6,S表=a×a×6,体积等于棱长的立方,V=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等于长和宽的和乘以2,C=2(a+b),面积等于长乘以宽,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表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加上长乘以高加上宽乘以高的和乘以2,S=2(ab+ah+bh),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s=ah÷2,三角形的高等于面积乘以2除以底,三角形的底等于面积乘以2除以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等于底乘以高,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2,s=(a+b)×h÷2.8、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或者半径乘以2π,C=πd=2πr,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S=πr²。
小学六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一、数与代数1.数的读法:百分数、小数、分数、整数2.数的大小比较:大小关系、用大小符号表示大小关系3.数的进位与退位:百位、千位、万位4.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5.数的倍数和约数:倍数的概念、约数的概念6.乘法的应用:乘法与加法、乘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7.除法的应用:商的概念、余数的概念、数的整除性质8.分数的认识与比大小: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化与扩展9.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10.整数的认识:正整数、负整数、零、整数的大小比较11.纸带图与有向数线:纸带图的绘制、有向数线的绘制、正负数坐标轴上数的位置表示二、空间与图形1.点、线、面:点的认识、线的认识、面的认识2.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棱台、球、圆柱、圆锥、圆台4.图形的名称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三角形、四边形等5.平面镜像与空间镜像:平面图形的镜像、立体图形的镜像6.位置与方向:方向的认识、位置的认识、位置关系的认识三、量的认识与运用1.长度的换算:米与厘米的换算、分米与厘米的换算、运用换算计算长度2.长度和重量的比较:比较长度的大小、比较重量的大小3.时间的认识与计算:时、分、秒的认识、时间段的计算、时钟的读法4.面积的认识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计算5.体积的认识与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计算6.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收集方法、用表格整理资料四、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比较、数据的运算3.数据的表示与解释:数据的图表表示、图表的读取与解读五、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1.数学问题求解:分析问题、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验证和总结解答结果2.解决实际问题:问题与计算、问题与图形3.数学建模:抽象、分析、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
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乙 = 甲÷乙-1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计算方法是:(甲-乙)÷甲 = 1-乙÷甲(4)“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5)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
(6)乘法应用题中,单位“1”是已知的。
(7)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加减属相差比,始终遵循“凡是比较,单位一致”的规则。
(8)分率与量要对应。
第二单元位置1、1.找位置要先列后行,写位置先定第几列,再写第几行,格式为:(列,行)。
横行竖列,从左往右数列,从前往后数行。
2、数对(x,y)表示第x列第y行,先列后行。
3、描述、描绘物体位置或方向:找参照物1)画坐标、找方向2)比例尺3)先找方向,再找距离,最后标示物体注意:找角:例东偏北,量角器0刻度线与东重合(找前一个方向重合)4、位置的相对性:改变参照物:方向对应变成相反的方向,度数、距离都不变;不改变参照物:方向交换位置,度数变成90?减去原度数,距离不变5、路线四要素:起点、方向、距离、目的地(逆向用位置的相对性)注意:做题要先标出参照物,每个参照物要画坐标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4.4.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5.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例如:一桶水用了2525,刚好12升,这桶水共有多少升?12÷25的方法计算。
6.用单位“1”来判定:单位“1”位置时用除法计算。
例如:新前程美语中学十二份用电300度,比十一月份多用15,十一月份用电多少度?分析:这里的单位“1”是十二月份和十一月份比的十一月份是单位“1”是题目中的未知量,也就是要求的量。
所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300÷(1+1 5)。
7.例如:学校买来一些篮球和足球,足球共有24个,比篮球少17,篮球有多少个?这里的单位“1”是用足球和篮球比,所以篮球是单位“1”,也是未知量,所以用除法计算。
列式是:24÷(1-17)。
第四单元比和比的应用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将比化简。
4.比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或者: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第二步求女生: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男生人数:20÷(7-5)×7=70 (人)女生人数:20÷(7-5)×5=50(人)第四单元圆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或r=d2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π表示。
在计算时,取π≈ 3.14。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 πd或C=2πr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把它们剪开,可以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C=πr),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因此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是π长的一半(2r×r=πr2d)2或者S= π(C÷π÷2)2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或者S= π(215.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r2×2:πr2:(2r)2 = 2r2:πr2:4r2S小正:S圆:S大正=2:π:4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 ,内圆的半径是r (其中R =r +环的宽度)圆环的面积(铺小路的面积)=大圆的面积 - 小圆的面积=πR 2-πr 2=π(R 2-r 2)18.环形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19.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πd ÷ 2+d 或 C=πr +2r20.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S=πr2÷ 221.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几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面积则扩大或缩小对应数平方倍。
第五单元 百分数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1.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25%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5%。
3.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分子部分可为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
4.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6.百分率公式:合格率=产品总数合格产品数×100% 发芽率=实验种子数发芽种子数×100% 出勤率=应出勤人数出勤人数×100% 达标率=学生总人数达标学生人数×100% 成活率=总棵数成活的棵数×100% 含盐率=盐水的质量盐的质量×100% 小麦出粉率=小麦的质量面粉的质量×100% 出油率=农作物的质量油的质量×100% 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