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0410

合集下载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09年至12年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09年至12年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 045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创办的全国性教育经济学的学术刊物是【】A.《教育经济研究》 B.《教育与经济》C.《经济与教育》 D.《教育与经济研究》2.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它的教育费用之间的关系是【】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正弦比例关系D.余弦比例关系3.舒尔茨认为,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财产、劳动、金钱以及时间的能力是【】A.处理时间的能力 B.处理劳动条件的能力C.处理金钱的能力 D.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4.在影响教育的个人需求的动因中,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提高个人素质的审美水平的需求是【】A.社会地位需求 B.审美生活需求 C.精神生活需求 D.求知生活需求5.与工业经济不同,衡量知识经济的效率标准是【】A.劳动生产率 B.知识生产率 C.资金增长率 D.人口增长率6.目前,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中,特殊培训所需的费用来自于【】A.工厂 B.职工本人 C.工厂和职工本人 D.国家拨款7.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去向主要是【】A.升学 B.就业 C.科研 D.管理8.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国防经费支出属于【】A.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 B.非生产性基本建殴投资C.社会消费 D.补偿消费9.在教育投资比例指标中,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A.静态指标 B.动态指标 C.富态指标 D.势态指标10.直接影响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的指标是【】A.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支出的比例B.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增长率C.义务教育投资总量D.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1.教育成本中,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上学而失去的收入部分是【】A.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B.教育个人间接成本C.教育社会直接成本 D.教育社会问接成本12.提出教育经济效率计量的实用性指标体系的我国学者是【】A.刘道玉 B.韩礼 C.厉以宁 D.文达13.教育规模的理想类型是【】A.规模过大成长型 B.规模适度萎缩型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适度稳定型14.西方经济学中,用于计量各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反事实度量法,最早运用于【】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15.中国国家教委规定,高中教师应具有的文化水平为【】A.高中文化水平 B.大专文化水平C.大学本科文化水平 D.教育硕士文化水平16.首先在经济学领域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是【】A.舒尔茨 B.丹尼森 C杜威 D.熊彼特17.经济部门中,由科学变为物质生产技术的程度和物质生产部门科技人员的比例关系,被称作经济部门的【】A.级别结构 B.程度结构 C.劳动技术结构 D.人员结构18.在教育投资比例的计算方法中,能够反映各国对教育投资重视程度的计算方法是【】A.纵断面历史分析比较 B.横断面分析比较C.横断面历史分析比较 D.纵断面分析比较19.费希洛认为,对于农业地区的学生来说.从事农业劳动的年龄应为【】A.10岁 B.11岁 C.12岁 D.13岁20.为了发挥学校教育经济效率,学校资源不能因为学生人数少而减少某些资源的利用,反映了教育资源利用的【】A.不可分性 B.有限性 C.适当性 D.整体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韪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教育经济学试题试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题试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题院校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本书认为教育经济学比较合适和科学地应属于 ( )A.教育学科 B.部门经济学 C.管理学科 D.既不是部门经济学,又不是教育科学2.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学的论文是l935年( )写的《人力的资本观》。

A.斯特鲁米林 B.沃尔什 C.布罗格 D.韦锥3.下面关于教育是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论述错误的是()A.教育具有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 B.教育投资既具有生产性,又具有消费性C.教育具有把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D.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4.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是美国( )于1935年发表的《人力的资本观》这篇文章中首先使用的。

A.沃尔什 B.舒尔茨 C.丹尼森 D.贝克尔5.下列选项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B.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C.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小于物力资本投资作用D.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6.下面关于教育社会需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社会越发达,对教育的需求也越大B.现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C.在一定时期内,教育社会需求是无限的D.政府可以对教育社会需求做出规划7.20世纪20年代世界未来学家美国托夫勒写了一本书《第三次浪潮》书中提出( ) A.后工业经济 B.信息经济 C.高技术经济 D.知识经济8.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的概念是 ( ) A.后工业经济 B.信息经济 C.高技术经济 D.知识经济9.教育投资、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提高与它所创造的新价值的关系为 ( )A.负相关 B.正相关 C.负比例 D.正比例10.经济结构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是 ( )A.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11.教育投资变为教育能力并发挥教育的经济效益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和过程,体现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性长 B.弹性大 C.间接性 D.长期性12.把教育投资比例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教育投资增长比例与国民收入增长比例相比较,作为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 ( )A.静态指标 B.动态指标 C.常用指标 D.刚性指标13.一般地说,社会人口年龄构成越年轻,青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则适龄教育人口越多,教育投资比例相对来说就( )A.越大 B.适中 C.越小 D.不相关14.关于义务教育投资下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义务教育投资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B.义务教育投资比例相对低于其他各级教育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C.义务教育投资是教育投资的组成部分 D.义务教育投资影响着总的教育投资分配结构的变化15.教育个人直接成本属于 ( )A.教育单项成本 B.教育部门成本 C.教育社会总成本 D.教育精神成本16.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是由( )于1986年提出的。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B033·00451(通卡)绝密★启用前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经济学(课程代码0045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近代教育经济研究的代表作《中国教育之经济观》的作者是A.杨贤江B.部爽秋C.陈友松D.古煤2.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这一观点出自A.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B.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D.韦锥的教育经济学理论3.“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的提出者是A.邓小平B.周恩来C.毛泽东D.刘少奇4.现代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基础和人才支撑。

这主要体现了现代教育的A.社会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政治功能5.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教育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应该是A.同步伴随B.适度滞后C.过度超前D.适度超前6.各行各业因技术装备水平不同,而要求教育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

这表明经济技术结构制约A.教育体制结构B.教育专业结构C.教育程度结构D.教育投资结构7.教育供给过剩与教育供给不足同时并存的情况,称为A.教育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B.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矛盾C.教育需求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D.教育供求的结构性矛盾8.未来教育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差距的不确定性,称为教育投资的A.风险性B.递增性C.连续性D.长期性9.张女士为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报名参加国际游学夏令营花费了3万元。

此类教育消费属于A.基本教育消费B.扩展性教育消费C.继续教育消费D.特殊教育消费10.国家因学校使用土地、建筑物和设备等而放弃的相关租金收入,属于A.直接教育成本B.教育免税成本C.间接教育成本D.教育资产折旧11.研究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达到较高教育水平的可能性越大。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4年至08年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4年至08年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0451)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于【】A .1960年B .1980年C .1983年D .1984年2.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A .斯特鲁米林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B .沃尔什的《人力的资本观》C .豪赛克的《教育与收入》D .欠雷的《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3.社会主义国家探讨教育劳动性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A .生产劳动理论B .剩余价值理论C .劳动价值理论D .社会再生产理论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之间【】A .成正比例关系B .成反比例关系C .成级数关系D .无相关关系5.下列说法中属于“社会化理论”的观点是【】A .教育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B .教育能反映人的劳动能力C .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培养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D .教育的作用是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6.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总和叫做【】A .教育投资B .教育投资效率C .教育成本D .教育投资效益7.政府对教育供求进行调节的依据是【】A .教育是消费性事业B .教育是生产性事业C .教育是准公共产品D .教育是私人产品8.韩宗礼先生提出的公式:%100 教育资源消耗教育成果的数量用于计量【】 A .教育投资利用效率B .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c .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利用效率D .人才费用质量系数9.筛选假设理论认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A .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能力形成的B .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C.通过教育训练劳动者的个性特征形成的D.通过教育影响工资制度形成的10.一个国家的教育供给,主要依靠【】A.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B.国家经济实力C.国家财政制度向教育倾斜D.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11.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在其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的概念是【】A.劳动经济B.资源经济C.知识经济D.信息经济1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5年《统计年鉴》,1983年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A.4%B.5%C.6%D.7%1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义务教育资源主要应该由【】A.政府提供B.市场机制进行配置C.学生家庭支付D.社会捐赠14.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投资存量的指标是【】A.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B.人口分布密度C.人口年龄构成D.人均受教育年限15.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叫做【】A.教育经费B.教育成本C.教育效率D.教育效益16.对教育的布局结构起制约作用的是【】A.产业结构B.技术结构C.劳动力结构D.地区经济结构17.教育投资的主渠道是【】A.国民收入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家财政拨款18.生均经费指数是指【】A.生均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B.生均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C.生均经费与国民收入之比D.生均经费与教育投资总额之比19.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国家财政出现赤字B.非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C.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D.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20.根据萨卡罗普洛斯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投资的收益率B.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C.高等教育收益率一般高于初等教育收益率D.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教育收益率不同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教育的经济效益- B. 教育的社会效益- C. 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 教育的法律效益答案:C2. 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通常高于:- A. 股票投资- B. 房地产投资- C. 固定存款- 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3. 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提高劳动力素质- B. 促进技术创新- C. 增加消费需求- 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是:- A. 亚当·斯密- B. 贝克尔- C. 马克思- D. 凯恩斯答案:B5. 教育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 A. 提高个人收入- B. 促进社会稳定- C. 改善公共健康- 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教育能够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教育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此外,教育还能够通过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 什么是教育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请举例说明。

答案:教育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教育投入所产生的额外成本,而边际收益则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教育投入所产生的额外收益。

例如,如果一个学校增加一名教师,边际成本就是这名教师的年薪和相关教学资源的投入,边际收益则是这名教师能够带来的学生成绩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改善。

3. 什么是教育的公平性?为什么教育公平性重要?答案:教育公平性指的是所有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无论他们的社会经济背景如何。

教育公平性重要,因为它能够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同时,教育公平性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

教育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D )A.经济分析法 B.教育研究法 C.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 D.调查研究法2.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 B )A.人力资本理论B.计量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D.劳动生产理论3.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 C )A.劳动力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B.劳动力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C.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D.劳动力总价值4.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D )A.人力投资B.物力投资C.生产投资D.教育投资5.舒尔茨认为,决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相对投资量的主要是( B )A.投资比例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量 D.经济结构6.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 D )A.社会人口状况 B.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C.政策导向D.物质生活需求7.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应该由( A )A.政府提供 B.市场经济机制配置 C.社会经济支持 D.政府和市场经济机制配置共同提供8.教育投资大不一定就能适应物质生产的需求,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一定伸缩性,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B )A.周期性长特点B.弹性大特点C.间接性特点D.长效性特点9.教育事业经费含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经费项目中,最终构成( C )A.教育基本建设经费 B.教育事业经费 C.社会消费基金 D.社会积累基金10.下列各项不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静态指标的是( C )A.社会总产值 B.财政总支出 C.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1.衡量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投资比例,主要有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和( C )A.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B.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C.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 D.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12.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一般开始于( C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13.教育成果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B )A.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B.人才费用质量系数C.年度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 D.年度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14.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 D )A.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B.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C.投资与收益的比例D.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15.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劳动力人数和( D )A.劳动力熟练程度 B.劳动力能力 C.劳动力教育程度 D.劳动技术装备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6.知识经济:简称“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

《教育经济学》2017年4月自考试卷及答案

《教育经济学》2017年4月自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经济学试卷(课程代码00451)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用统计分析方法专门阐述国民教育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是A.舒尔茨 B.贝克尔 C.斯特鲁米林 D.罗扎诺夫2.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A.呈正相关 B.量负相关C.不成比例 D.完全无关3.复杂劳动力的工资报酬与简单劳动力的工资报酬相比,应该是A.等量的 B.多倍的C.少量的 D.无法比较的4.认为学历或文凭是雇主挑选雇员的一种信号装置的理论是A.经济增长理论 B.社会化理论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D.筛选假设理论5.教育供求调节手段中属于市场调节的是A.财政转移支付 B.提供信息服务C.学费调节 D.教育规划6.1996年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国际组织是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7.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公共选择理论 B.公共产品理论C.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 D.劳动价值理论8.实现劳动力结构性就业的基础是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 B.劳动力的性别结构C.劳动力的民族结构 D.劳动力的知识结构与智力结构9.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到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即为A.教育投资 B.教育投资效率C.教育成本 D.教育投资效益10.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在其工作岗位上能够持久地发挥作用,表明教育投资具有A.周期长的特点 B.弹性大的特点C.长效性的特点 D.间接性的特点11.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处于当年发达国家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时,教育投资的增长A.低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 B.高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C.等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 D.无法与发达国家当年水平相比12.小学在校生数占适龄儿童人数的百分比是A.小学毛入学率 B.小学辍学率C.小学净入学率 D.小学升学率13.小学生因为没有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所以不需要计算A.教育个人物质成本 B.教育个人精神成本C.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D.教育个人机会成本14.在兴办学校时,有些教育资源必须同时投入与使用,表明这些教育资源具有A.有限性 B.整体性C.实用性 D.适当性15.丹尼森所采用的计算教育经济效益的方法是A.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B.劳动简化法C.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 D.经济增长困素分析法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16.教育社会需求17.教育类别结构18.教育投资比例19.教育直接成本20.教育收益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1.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佧么?22.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西?23.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如何配置教育资源?24.我国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有哪些?25.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l0分,第27小题l5分,共25分) 26.来自农村的张光、张明系孪生兄弟。

教育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经济学》第四章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之配套练习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一、选择题9.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C )1.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 A ) A.扩大再生产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再生产理论 D.劳动价值学说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B.精神生活的需求10.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A)C.物质生活需求D.社会地位需求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2.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B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3.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是由(C)决定的。

A.教育体制B.教育需求C.教育供给D.教育结构4.当前我国教育供求在总量上主要表现为(B)A.供大于求B.供小于求C.供求平衡D.供过于求5.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B )A.科学技术市场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D.服务市场6.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D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B.政治制度制约C.生产力水平制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7.揭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阐释(D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B.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C,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 D.教育与国民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8.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A )A.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B.教育属于“公共产品”C.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D.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11.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D )A.20 世纪70 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二、简答题12.简述教育供求矛盾调节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 试卷
(课程代码0451)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于 【 】
A .1960年
B .1980年
C .1983年
D .1984年
2.西欧北美各国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 【 】
A .斯特鲁米林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
B .沃尔什的《人力的资本观》
C .豪赛克的《教育与收入》
D .欠雷的《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
3.社会主义国家探讨教育劳动性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 【 】
A .生产劳动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劳动价值理论
D .社会再生产理论
4.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其教育费用之间【 】
A .成正比例关系
B .成反比例关系
C .成级数关系
D .无相关关系
5.下列说法中属于“社会化理论”的观点是 【 】
A .教育能提高人的劳动能力
B .教育能反映人的劳动能力
C .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培养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
D .教育的作用是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
6.一个国家、地区或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总和叫做 【 】
A .教育投资
B .教育投资效率
C .教育成本
D .教育投资效益
7.政府对教育供求进行调节的依据是 【 】
A .教育是消费性事业
B .教育是生产性事业
C .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D .教育是私人产品
8.韩宗礼先生提出的公式:%100 教育资源消耗
教育成果的数量用于计量 【 】 A .教育投资利用效率
B .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
c .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利用效率
D .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9.筛选假设理论认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 【 】
A .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能力形成的
B .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
C.通过教育训练劳动者的个性特征形成的
D.通过教育影响工资制度形成的
10.一个国家的教育供给,主要依靠【】
A.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B.国家经济实力
C.国家财政制度向教育倾斜D.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11.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在其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的概念是【】A.劳动经济B.资源经济C.知识经济D.信息经济
1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5年《统计年鉴》,1983年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
A.4%B.5%C.6%D.7%
1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义务教育资源主要应该由【】
A.政府提供B.市场机制进行配置
C.学生家庭支付D.社会捐赠
14.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投资存量的指标是【】
A.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B.人口分布密度
C.人口年龄构成D.人均受教育年限
15.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叫做【】
A.教育经费B.教育成本C.教育效率D.教育效益
16.对教育的布局结构起制约作用的是【】
A.产业结构B.技术结构
C.劳动力结构D.地区经济结构
17.教育投资的主渠道是【】
A.国民收入B.社会总产值
c.国民生产总值D.国家财政拨款
18.生均经费指数是指【】
A.生均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B.生均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C.生均经费与国民收入之比D.生均经费与教育投资总额之比19.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国家财政出现赤字B.非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
C.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D.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0.根据萨卡罗普洛斯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一般情况下,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投资的收益率
B.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收益率
C.高等教育收益率一般高于初等教育收益率
D.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教育收益率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舒尔茨B.丹尼森
C.贝克尔D.布鲁纳
E.斯金钠
22.构成教育个人需求的动因主要有【】
A.精神生活需求B.个人天赋能力
C.个人兴趣D.物质生活需求
E.社会地位需求
23.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人力资本只能增加个人收入,物力资本只能增加国民收入
B.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能使个人收入和国民收入增加
C.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是通过投资形式实现的
D.物力资本能带来收益,人力资本不能带来收益
E.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都能带来利润
24.下列指标中反映教育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有【】
A.教学实验设备利用率B.师生比
C.学校图书利用率D.校舍利用率
E.学校水电费消耗额
25.下列说法中,“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坚持的观点有【】A.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
B.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反比
C.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没关系
D.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
E.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没有关系26.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主要包括【】
A.学费B.教育事业经费
C.杂费D.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E.教育费附加
27.从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决定与制约作用看,下列命题正确的包括【】A.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B.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
C.经济发展决定教育的经济效率
D.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E.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结构
28.下列费用中属于教育个人直接成本的有【】
A.学费B.书籍文具费
C.生活差距费D.往返学校的交通费
E.住宿生的住宿费
29.下列项目中属于教育机会成本的有【】
A.已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可能的就业收入
B.学校所使用的物质设备因用于教育而免征的税收
C.学校所使用的土地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
D.学校所使用的建筑物因用于教育而放弃的可能获得的租金收入
E.因学生放弃收入而导致的社会税收的损失
30.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有【】
A.教育纯收益B.教育收益率
C.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D.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E.教育对个人收入的贡献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 教育经济学
32. 教育投资比例
33. 教育直接成本
34. 学校适度规模
35. 教育纯收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 义务教育投资的原则是什么?
37.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8.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39. 劳动简化法确定简化比的主要尺度和媒介是什么?
40. 教育经济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41. 试述学校(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

42. 试述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