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学数学:神奇的七巧板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神奇的七巧板》教案

幼儿园中班《神奇的七巧板》教案

幼儿园中班《神奇的七巧板》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作者为伴侣们细心整编的幼儿园中班《奇妙的七巧板》教案【优秀8篇】,盼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幼儿园中班《奇妙的七巧板》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熟悉七巧板,学习将七巧板中的七个图形按外形分类。

2、探究七巧板中五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3、对拼图活动感爱好,能完成简洁的拼图。

活动预备1、一张未剪开的七巧板(正方形纸板)。

2、幼儿人手一份七巧板3、房子、骆驼、山、花等到七巧板题目图。

4、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熟悉七巧板,将其按外形分类。

(1)师:今日大六班来了一位客人。

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谁吗?(出示正方形)幼:是正方形。

师:原来是正方形,正方形上面藏着隐秘,我们看看这个正方形上面还有什么?(虚线)这几条线把这个大正方形分成了几个小的图形。

都是什么外形的?(2)老师现在把这个正方形沿虚线剪下来,剪成七小块。

(老师剪图形)小伴侣看看都是什么外形的。

(三角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3)老师给每位小伴侣都预备了一份图形宝宝。

请珍宝们从托盘上把他们请出来吧。

(幼儿拿出图形)你们看看有哪些图形?(4)这些图形宝宝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怎样把这些图形宝宝送回家呢?引导幼儿将七块图形按外形分类。

师:这些图形宝宝想回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记住哦,三角形与三角形住一起……)二、探究七巧板中五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1)外形宝宝都回到家了。

老师:我们来看看,七块图形中共有几个三角形呢?(5个)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不一样)大三角形有几个?(2个)小三角形有几个?(2个)中三角形有几个?(1个)(2)请珍宝们拿出这两个小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它们拼在一起变成了什么?(请几个幼儿来说)幼:正方形、三角形……师:小伴侣们把中三角形与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比比看,你发觉了什么?(一样大)师:再拿出一个中三角形和这两个小三角形拼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你发觉了什么?老师提出问题后请幼儿操作引导幼儿探究找出答案。

01661_《七巧板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01661_《七巧板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1/28
17
创新能力提升
七巧板的拼搭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创造出独特的 图形和组合方式。
通过七巧板的拼搭,学生可以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创新能力。
七巧板可以作为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的工具,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1/28
24
创新教学方法尝试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 学习和使用七巧板,提高 其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24/1/28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 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培 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 能力。
竞赛激励法
开展七巧板拼搭比赛或创 意设计大赛,激发学生的 竞争意识和创造力,提高 其学习动力。
七巧板定义
由七块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几何图 形组成的拼图游戏。
七巧板特点
形状各异、可拼成多种图案、富 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4
七巧板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七巧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智力游戏, 起源于宋代。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巧板逐渐在民间 流传开来,并发展出多种玩法和图案 。
2024/1/28
5
传统文化内涵与意义
2024/1/28
12
经典作品展示及解析
经典作品一
《飞翔的鸟》,通过巧妙的拼合 ,呈现出一只展翅飞翔的鸟的形 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
热爱。
2024/1/28
经典作品二
《夜空》,运用七巧板拼出璀璨的 星空和弯弯的月亮,营造出宁静而 神秘的夜晚氛围。
解析方法
从作品的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 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优秀 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大班数学好玩的七巧板教案

大班数学好玩的七巧板教案

大班数学好玩的七巧板教案大班数学好玩的七巧板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推断图形是否对称。

3.依据供应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4.培育幼儿比拟和推断的力量。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预备: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个图形的”操作纸、剪刀2.教师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3.课件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和善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位可恶的巫师,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了五道难关。

人们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没能闯过这些难关。

小朋友,你们情愿闯难关来救出公主吗?二、在探究、感知、推断中理解对称的含义。

第一关:找对称的红心其次关:折一折第三关:找对称第四、五关:画对称图形三、制作对称图形1.要求:这些礼物都只有另一半,谁能把它们变完整呢?2.幼儿操作四、延长1.你们知道这个王国叫什么名字吗?(对称王国)2.对称王国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对称图形,我们下次再一起到对称王国里玩一玩,好不好?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已经根本完成,整个活动清楚流畅,能一步一步的引导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寓教于嬉戏中。

活动中,我赐予了孩子自己探究和实践的空间,表达了孩子在活动中的地位。

固然在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上还需改良:1.在幼儿用笔操作时,应当让幼儿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操作。

2.第一关当中三个图形应当有标记,这样有利于孩子精确的找到。

3.操作时,第五关画的图形有点简单,可以适当的改简洁一点。

大班数学好玩的七巧板教案2活动目标:1.熟悉七巧板,学习看图完成简洁的拼图。

2.激发幼儿对拼图嬉戏的兴趣,体验胜利的欢乐。

3.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预备:1.课件、电脑、视频展现台、电视机。

2.幼儿每人一套七巧板。

数学趣味故事七巧板的故事

数学趣味故事七巧板的故事

数学趣味故事七巧板的故事
七巧板是一种常见的巧制拼图,由七个独立的方块组成,每个方块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独特的。

下面是一个关于七巧板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轻的数学家,名叫欧几里得。

他非常喜欢研究数学,但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无法给他买昂贵的数学书籍和工具。

因此,他决定利用自己手中的一块七巧板来研究数学。

欧几里得用七巧板做出了许多形状各异的拼图,其中包括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他将这些拼图展示给他的朋友和邻居,让他们惊奇不已。

有一天,欧几里得的邻居们问他:“你怎么做了那么多拼图?这七巧板应该非常贵吧。

”欧几里得回答说:“我并没有花费很多钱,我只是使用了家中已有的七巧板,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欧几里得继续用七巧板研究数学,并且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他做出了许多有关数学的发现和证明。

他的名字因此被载入了数学史册,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手中只有一块小小的七巧板,也可以用它来创造无限的价值。

只要我们心怀热忱和创造力,就可以将手中的资源发挥到最大,实现自己的梦想。

七巧板的教案3篇

七巧板的教案3篇

七巧板的教案3篇七巧板的教案篇1学情与教材分析:“神奇的七巧板”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这个单元的内容。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教学本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利用七巧板让学生在拼图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基本平面图形,并初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神奇的七巧板”是一次实践活动。

利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安排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动手拼摆、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拼摆,进一步熟悉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拼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那么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给老师和同学们呢?师:同学们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我们,老师真高兴!其实,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你们想知道吗?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聪明伶俐的小狐狸和憨厚诚实的小猪。

可是我这两只小动物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小动物可不一样,猜猜看它是用什么拼成的?(课件展示七巧板拼成的动物卡片)师:你可真聪明!七巧板就像仙女手中的魔杖,能够拼出各种有趣的图形,这节课我们就用它来拼出更多更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七巧板)揭示课题:七巧板师:关于七巧板你都知道些什么?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七巧板也叫“七巧图”,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起源于唐朝,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演变,形成现在的七巧板。

七巧板讲故事

七巧板讲故事

七巧板讲故事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智力玩具,它由七个不同形状的小木块组成,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七巧板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非常喜欢玩七巧板。

每当他拿起七巧板,他就会沉浸在其中,忘记了一切烦恼。

小明喜欢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时候是动物,有时候是建筑,有时候是花草树木。

他觉得七巧板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里面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有一天,小明收到了一个特殊的七巧板,它的每个小木块上都刻着一个神秘的符号。

小明觉得这个七巧板与众不同,他决定用它来拼出一个特别的图案。

他仔细地研究每个小木块上的符号,然后开始动手拼接。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图案,这个图案让他感到非常满意。

就在这时,七巧板上的符号突然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小明吓了一跳,他看到眼前出现了一个穿着华丽服饰的小精灵。

小精灵告诉小明,他是七巧板的守护者,而小明拼出的图案是通往七巧板王国的钥匙。

小明被吓了一跳,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七巧板里竟然隐藏着一个神奇的世界。

小精灵带领小明来到了七巧板王国,那里的一切都是由七巧板拼接而成的,房屋、树木、花草,甚至是小精灵们的服饰,都散发着七彩的光芒。

小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中。

在七巧板王国里,小明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小明发现,在七巧板王国里,每个人都可以用七巧板创造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可以拼出美丽的图案,也可以搭建实用的物品,七巧板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七巧板王国的最后一天,小精灵告诉小明,他需要回到现实世界,但他可以把七巧板王国的美好带回去,让更多的人分享。

小明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七巧板王国,回到了现实世界。

从那以后,小明把七巧板王国的故事告诉了很多人,他们听了都被深深感动。

小明还利用七巧板创作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七巧板的魅力。

七巧板不再只是一个智力玩具,它更是一种创造、分享和快乐的象征。

七巧板讲故事

七巧板讲故事

七巧板讲故事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玩七巧板。

每当放学回家,他就会拿出七巧板来,认真地拼凑起来。

他觉得七巧板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拼图,可以组合出各种各样的形状,让他感到非常开心。

有一天,小明的奶奶告诉他,七巧板不仅可以用来玩,还可以用来讲故事。

小明觉得很奇怪,他不明白七巧板和讲故事有什么关系。

奶奶笑着说,“你拿出七巧板,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会明白了。

”。

小明听话地拿出了七巧板,奶奶开始讲故事。

她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勇敢的王子,他骑着一匹快如闪电的白马,穿越了无数的森林和河流,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城堡。

”奶奶一边讲故事,一边用七巧板拼凑出城堡的形状,小明看得津津有味。

故事继续说到,王子在城堡里遇到了一个被巫婆变成青蛙的公主。

王子决心要救回公主,于是他勇敢地面对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奶奶用七巧板拼凑出了王子和青蛙公主的形状,小明看得眼睛都亮了。

最后,王子终于打败了邪恶的巫婆,解开了公主的魔咒,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奶奶用七巧板拼凑出了一个美丽的爱心形状,小明不禁赞叹道,“原来七巧板还可以这样玩,太神奇了!”。

从那天起,小明就喜欢上了用七巧板讲故事。

他会想象各种各样的情节,然后用七巧板拼凑出相应的形状,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他发现,通过七巧板讲故事,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明的带动下,他的小伙伴们也开始喜欢上了用七巧板讲故事。

他们每天放学之后,都会聚在一起,用七巧板拼凑出各种不同的形状,然后讲述精彩的故事。

他们发现,通过七巧板讲故事,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增强对故事的记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在七巧板讲故事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成长。

他们发现,七巧板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玩具,更是一个可以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好伙伴。

他们决定,以后每个周末,都会举办一个七巧板讲故事的比赛,让更多的小朋友加入进来,一起享受七巧板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七巧板的故事

七巧板的故事
七巧板的故事
七巧板的来源
七巧板起源于宋代,最早称作“燕几图”,创始人是黄伯思。后经 演化又称为“七星”、“易方”等。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形状 可以拼排成为千变万化的几何图形,形拟各种自然事物,“纵横离合 变态无穷”。它的特点是巧、变、复、朴、尖、合,渗透了中华文化 的易理。七巧板不但经年流传于中国南北,近年来在西方国家更是倍 受瞩目,因为各种拼图能够启发儿童智力,在西方国家被选为儿童智 力开发的必选玩具。七巧板因此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得到 了全世界的赞誉。在英文中,七巧板被称为“唐图”,意即“中国的 图形”。围绕七巧板展开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七巧板的设计和人工智能、 拓扑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18 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 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从家具到玩具
你玩过七巧板吗?那简简单单的七块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 形。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 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 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 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 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 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 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yú)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 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独创「七巧书法」呢! 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古典智力玩具。
中国最权威的七巧板专家傅起凤在她最新出版的专著《七巧世界》中 指出,七巧板应该来源于 4000 年前中国古老的测量工具矩。七巧板 是一种用七块大小不同的正三角形和矩形拼出形态万千的奇妙图形 的游戏。因为它用七叶拼板成图,巧变多端,故也称七巧图。传入欧 洲后,称之为唐图,是世界公认的中国人创造的智慧游戏。历史上关 于七巧板的记载最早见于清嘉庆甲戌十九年(1814 年),桑下客在《正 续七巧板图合壁》序言中说:“七巧之妙,亦名合巧图,其源出于勾 股法。”傅起凤经过 30 多年的考据证明,从文化数理渊源来看,七巧 板源于人们对“矩”直角三角形的认识。“七巧板最显著的特点,是 全部图形都以矩为基础构成,七巧游戏可以说是矩的游戏,”傅起凤 说,“我们的祖先对矩情有独钟,认识、研究、应用矩非常之早。中 国古代的数学经典《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中,最早讨论了矩的 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问题,在世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书《七巧世界》中,傅起凤提供了她多年收集的 3000 个七巧古 谱和答案,以及傅起凤的父母傅天正、曾庆蒲创造的 1000 个新图, 以及构思巧妙的七巧书法 900 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七巧板
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先是由唐代的燕几图演化成明朝的蝶翅几,再进一步演化成淸初到现代的七巧板.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
顾名思义,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个正方形,由七块板可以变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现在整理出了2000种以上的拼法).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日本等国),立刻引起外国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人们称为“东方魔板”.比较可惜的是中国现存最早有关七巧板的书——《七巧图合璧》(1813年)比日本的《清少纳言智慧板》一书晚70余年,所以日本人认为七巧板是日本人发明的.
七巧板对于培养和增强人们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能力、认知技巧、视觉记忆能力、手眼协调性、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性有很大的帮助.七巧板特别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力,激发儿童对图形的兴趣,启迪儿童的灵性,锻炼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如能及时、有效地对儿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不仅有益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创造能力,而且有益于儿童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许多名人都是七巧板的狂热爱好者,如拿破仑、诺贝尔、亚当、杜雷、爱伦•坡以及卡罗尔等.
七巧板的游戏规则:
1.在排七巧板的时候,所有的组件都必须使用到,而且只能使用这7个组件排列.
2.七个组件之间可以“角边相接”,或“边边相接”,但绝对不能重叠,所以,不论排成哪种图形,总面积一定相等.
知道了简单的规则,再来探索它的玩法,七巧板的玩法有三种:
1.依图成形:根据已知的图形来排出图案;
2.见影排形:从已知的图形另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排法;
3.自创图形:您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排出新的图案.
好了,现在给大家展示一些用七巧板拼出来的比较有趣的图案,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