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15例临床分析

14 6
中 国 骨佑 20 0 2年 3 第 l 第 3期 月 5卷
C iaJOa o & Trta. r 0 2 vd 1 , h n h ̄ ama Ma 0 , 5 No3 2
・
临 床 研 究 ・
无 骨折 脱位 型颈 脊髓损 伤 1 临床 分 析 5例
Cl i l n ls f 5a o r i l pn lⅡ uyw to t i c ayi o I n aa s 1 f evc ia jr i u 光
S HAO Li L N Xi . n. I r HAO Ch - u n t  ̄ ga g
.
髓周 围的储备间隙减少 , 易于 遭受突 出椎 间盘 的压迫和椎体
不稳 的错动而损害 但本组有 2侧病 人 , 一例交通伤 。 一例摔
伤, 伤后均 出现 四肢瘫 , C MRI 经 T、 检查 , 颈椎 和颈脊髓未见 病理改变 , 考虑 颈脊髓损伤 可能 与“ 挥鞭样” 损伤或 脊髓功能
质¨ 。由于颈椎退行性增生 、 L OP L或发育性椎管 狭窄 , 颈
厚 1 , 颈椎无变化 2 。( ) 倒 cl 例 3 MRI 检壹 :5例病 人在伤 1 后 3日内均 行 MRI 检查 颈椎 问盘 突 出 C . s 4例 , . 5 6 0.
G, 6 三个节段突 出 2例 , . 7 6 二个节段突 出 2例 ; 颈脊髓受
【 关麓词】 脊髓损伤; 颈椎 【 e w 】 si c diue; C rcle eo Ky p o j s e i rbm r nr i v av t
随着交 通运 输业 和建筑业 的发展 , 颈椎 外 伤随之增 多 。 颈椎骨折 脱位常合并脊髓 损伤 , 但临床上 有时 只有颈脊髓损
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生圄塞题匿王!』垫!Q生!旦箍!!鲞箜!堡塑£婪翌塑!』!坠婴璺!鲢旦望鲤趔丛鲤鲤曼!』!!!:垫!Q:Y!!:≥2:丛!:!堡参考文献[1]C o s t e J,J onrdai n P,Pouch ot J.A g r a y z on e a ss i g ned t o i ncon c l u s i v ere sul t s of q u a n t i t at i v e d i ag n o st i c t es t s:A pp l i c a t i o n t o t he us e of brai nnat r i t r r e t i c pept i d e f o rd i ag n o si s o f he a rt f a i l ur e i n a c u t e dyspnei c pat ie nt s[J].C l in C hem,2006,52(12):2229-2235.[2]苏大宇。
李大鹏,翁志远。
等.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利钠肽变化及意义[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6,15(4):3350336.[3]B a l L,T h i e rry S,B r o cas E,et a1.B—t ype na t ri ur et i c pe pt i de(B N P)43an dN—t er m i na l—F o r B N P f or he a rt fa i l u re diagno s i s i n s hock o ra cut e re s p i ra t orydis t r es s[J].A cta A n e s the si ol St and,2006,50(3):340.347.[4]邵乐文,韩阳,王战坤.床边即时脑利钠肽检测对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123.1125.(收稿日期:2010—03一04)(本文编辑:王帆)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张劫曲成毅【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的相关因素。
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3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用改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男27例,女11例。
术前35 例颈椎影像学有改变,根据Frankel 分级,A级9例,B级7例,C级12例,D级10例。
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5个月,1例病人出现C5神经根挤压伤,术后3周恢复。
无感染及脑脊液瘘发生。
全部病例脊髓功能均得到有效提高,临床表现得以缓解,术后X线颈椎序列良好,CT或MRI复查均见椎管明显扩大,无鹅颈畸形发生。
结论:本改良术式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人效果令人满意。
标签:椎管扩大成形术;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棘突悬吊头颈部遭受外伤后引起颈椎骨折脱位和脊髓损伤比较常见。
无骨折脱位但有明显的脊髓损伤,CT扫描及MRI检查有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脊膜,这类情况亦非罕见。
2000年3月以来,应用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38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7例,女11例。
年龄42~61岁,平均57岁。
交通事故12例,高处坠落伤者3例,日常生活意外摔伤者23例。
病程1~10 d。
全部病例均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呈僵硬状,四肢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大小便异常。
颈椎正侧位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脱位,但35 例颈椎影像学有改变;其中,颈椎椎管狭窄19例,椎体前后缘均有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13例,椎体前缘骨赘或项韧带钙化17例,后纵韧带骨化 4 例,黄韧带骨化或肥厚4 例,多节段颈椎间盘退变突出15例,12例存在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入院后均行MRI检查,均显示有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脊膜及脊髓,蛛网膜下腔狭窄或消失。
本组过伸性损伤31例,屈曲性损伤7例。
脊髓损伤分类:根据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7例,C级12例,D级10例。
颈髓损伤伤残及伤病关系司法鉴定2例

颈髓损伤伤残及伤病关系司法鉴定2例作者:赵祖亮闫桂国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7期摘要:由于颈部解剖位置的原因,在发生意外时,颈髓非常容易受到损伤。
另一方面,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原因,颈椎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
在法医临床鉴定时,当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损伤后果时,特别是在遇到的损伤类型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如何进行伤病关系评定成为难点,接下来通过2例案件做尝试性研究分析。
关键词:颈髓损伤;颈椎病;伤病关系;司法鉴定一、案例资料1. 案例1李某,男,52岁。
2011年11月2日因“外伤致颈部疼痛、四肢无力、麻木2小时”入院,诊断为颈髓损伤、颈3、4、5椎管狭窄症,行颈椎前路手术减压内固定术。
2011年11月2日颈部X线片示:未见骨折和关节脱位征象,颈椎退行性改变。
2011年11月2日头颅及颈部CT片示:额部软组织肿胀,颅骨及颅内脑组织未见明显外伤性改变;各颈椎椎骨未见骨折、脱位和骨挫伤征象,颈3/4、颈4/5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并颈3/4、颈4/5椎管狭窄。
2011年11月3日颈部MRI片示:颈3/4、颈4/5椎间盘突出,相应水平椎管内颈髓可见T2WI 异常信号影,STIR呈高信号改变,颈部软组织内可见条片状STIR高信号改变。
现人民法院委托本中心对李某的伤残等级及外伤、颈椎退行性改变与其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体格检查见左上肢肌力4级,余肢体肌力正常。
鉴定意见:被鉴定人李某左上肢肌力4级评定为八级伤残;被鉴定人李某外伤与左上肢肌力下降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外伤为主要因素。
2. 案例2陈某,女,55岁。
2018年7月14日因交通事故受伤,伤及头颈部、四肢,伤后在某医院治疗,医院诊断为脑震荡、颈髓损伤、右胸腔积液、颈椎退行性变并椎管狭窄、多处软组织损伤。
伤后双上肢麻木,双侧肩外展肌力4级,右侧屈伸肘、屈伸腕肌力5级,左侧4级,双下肢及会阴部浅感觉正常,右侧屈髋肌力4级、左侧3级,右侧屈伸膝、踝背伸、踝背伸、跖屈肌力5级、左侧4级。
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MRI诊断价值

94生垦塞厦堡趔垫!Q生!!旦箍!Z鲞筮蛰塑垡!墼坚墼!!塑望型堕塑!堕!型丛鲤!堕堡垒竺:垫!垒:!塑:!!,丛!:垫D oppl er i n fe t u se s w i t h a b s e n t o r I℃V eI砷en d—di ast ol ic f l o w i n t heum bi l i c al ar t er y;co rre l a t i o n w i t h s hor t—t er m pe ri na t a l out eom e[J].A ct a O bst er C yne eol Seand,2002,81(9):860-866.[4]M a ehl i t t A,W aner R R。
C haoui R.Lon gi t u di nal ob s e rvat i o n o f de t er-or at i o n o f D opp l er par a m et e rs,com p ut er i z ed e a rdi otoe ogra m and cl i n i—ca l c o ur se i n a fe t u s w i t h grow t h re st ri et ion[J].J Pednat M ed,2001,29(1):71-76.[5】F e r raz z i E,B oz zo M,R i gano S。
et a1.T e m p or al s equence o f abnom alD oppl er c h鲫髫es i n t h e p e r i p h e ral and ce nt ra l ci rc ul at or y s y s t e m s o ft h e s ev e r el y grow t h—r e st r i c t ed f etus[J].U l tr as ou nd O b st e t G y ne co l,2002。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

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摘要:颈脊髓损伤以颈椎骨折脱位较为常见,部分患者伴随不明显颈部损伤,使用影像学诊断无明显异常,往往是因颈椎过度伸展性暴力引起颈脊髓损伤。
本文将重点分析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法医临床学;鉴定;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为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又称无放射学影像异常脊髓损伤,因损伤暴力引起脊髓损伤,使用影像学诊断无脊髓脱位、骨折等异常。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发生于成人、儿童,以颈段脊髓损伤较为常见[1]。
当前,我国医疗技术发展迅猛,影像学技术逐渐应用成熟,人们深入研究分析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发病机制与发病原因。
本文将探究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详细如下:1、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因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病因包括体育运动损伤、坠落伤、交通事故伤等,高发于城市居民,与日常交通工具、工作环境等有关。
以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致病机制进行分析,当发生急刹车时因惯性力作用,患者的颌面部受到正前方撞击,或者在摔倒时面部着力头颈部过度后伸引起。
部分患者在受伤以后伴随不同程度肢体瘫痪,主要表现为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下肢不受累或者受累轻,损伤平面下伴随不同程度感觉损伤,以及直肠膀胱功能障碍。
部分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颈部软组织轻,疼痛不明显,颌面部存在明显碰撞创伤痕迹,因此患者的瘫痪往往是因头部外伤引起疾病。
2、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发病机制分析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发病机制为因多种因素引起颈椎管储备间隙少,伴随退行性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类型主要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中央型颈脊髓损伤发病率较高,约为70.00%,此外还包括前脊髓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
根据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机制进行区分,包括以下几种[2]:(1)颈椎过伸型损伤:牵拉过伸为损伤机制,患者在跌倒时,应力由下向后,对颌面部、下颌部产生作用,颈椎向后上牵引过伸,椎管延长变窄,延伸超过生理范围后脊髓前部受牵拉,引起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46例治疗分析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46例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移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
方法:对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6例无骨折移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分别应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32例,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按颈脊髓损伤joa评分标准评估术后改善程度,保守治疗组疗效优或良9例,有效率64.3%;手术组疗效为优或良28例,有效率8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应根据mri显示脊髓受压情况及临床症状来选择治疗方式,如症状较轻微,且mri示颈髓无明显受压可选择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较严重或颈髓明显受压,椎管明显狭窄者,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
【关键词】颈髓损伤;无骨折脱位;治疗;手术【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314-01无骨折移位型颈髓损伤,是指外伤后有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而各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颈椎骨折或脱位的证据[1],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脊髓损伤。
mri能早期诊断无骨折移位型颈髓损伤。
临床上易被误诊为脑外伤等其它原因而延误治疗。
确诊后,行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论。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1月对收治的4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分别应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19-59岁,平均39.5岁。
受伤原因:高空坠落伤23例,交通事故伤18例,跌倒摔伤3例,重物砸伤2例。
按受力机制划分,颈部过伸性损伤27例,屈曲性损伤19例。
单节段损伤36例,双节段损伤8例,三节段损伤2例。
46例患者均出现完全性或不全性四肢瘫;脊髓损伤情况:伤前均无临床症状,伤后出现脊髓损伤表现,依据frankel标准对神经损害程度分级,结果为:a级16例,b级14例,c级10例,d级8例,e级0例。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1例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1例发布时间:2021-07-22T14:56:25.8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月4期作者:包娟娟陈大夫[导读]包娟娟陈大夫(成都蓉城司法鉴定中心;四川成都610015)案例摘要:罗某,女,现13岁。
2012年08月22日(5岁),11:30在某艺术学校进行下腰训练时不慎歪倒,摔跪在地,当即感腰背部及髋部以下麻木不适,但不伴下肢力弱,站起后可自行下楼,12:10诉双下肢麻痛感加重,呈持续性,12:40出现双腿无力,站立不稳,13:30双下肢麻痛感消失,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
多家医院治疗后其截瘫均无明显好转,因双方在赔偿中不能达成一致,故申请对其伤残等级及因果关系进行法医学鉴定。
关键词:法医学;损伤与疾病;脊髓损伤;无骨折脱位;儿童1、一般资料1.1病史摘要2012年08月22日16时59分入院查体:神清,双上肢运动及感觉无明显异常,脊柱腰段轻度压痛,双下肢肌力0-1级,鞍区及双下肢感觉减退,感觉减退平面位于腹股沟区,当日MRI检查提示胸7-腰1水平脊髓及圆锥增粗,内可见斑片状稍长T1T2信号影,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后呈斑片状强化,诊断为脊髓病变伴双下肢完全性截瘫。
于当日转上级医院,专科查体:体温:36.7℃,腹股沟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
住院期间出现呕吐,体温升高,达38.5℃,并出现截瘫平面进行性上升,由腹股沟上升至脐,未行脑脊液检查,专家会诊后诊断:1.脊髓损伤(外伤后);2.脊髓休克;3.脊髓炎待排。
2012年08月27日行颈椎MRI检查提示:胸5-7椎体平面脊髓信号影混杂,呈稍高信号影改变,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灶。
给予甲强龙激素冲击及营养神经、头孢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后截瘫平面无上移,双下肢肌力0级,无改善。
电生理提示下肢周围神经功能异常,双下肢诱发电位异常。
2012年09月13日入北京博爱医院行康复治疗,查体:双侧最低正常平面位于胸6,针刺觉与轻触觉均于胸7平面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鞍区感觉(-),直肠深感觉(-),肛门括约肌未及明显自主收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导语: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受到一些意外的伤害,有的时候没有出现骨折就会导致出现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这样的现象,这样会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受到一些意外的伤害,有的时候没有出现骨折就会导致出现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这样的现象,这样会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导致我们身体某一个部位失去知觉和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那么出现这样的症状我们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多数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而大多为中度或轻度损伤。
伤后早期可能存在短暂的脊髓休克期,此后可以发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及感觉功能。
这种损伤的多数病例在早期经过卧床、脱水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神经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但是常常在恢复至一定程度时便停滞不前,而且多数病例在数月至数年内,其病情轻重反复,以致脊髓功能障碍不断加重。
治疗
1.治疗原则
绝大多数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治疗。
颈椎MRI显示脊髓受压,或有明显的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并与脊髓损伤平面相关,就应早期手术治疗。
高龄患者并有伴随疾病体质弱,手术风险较大,为相对禁忌证。
需权衡利弊,并经医患沟通后再作决定。
极少数患者可能有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但没有脊髓受压,也未发现与脊髓损伤相关的椎间关节异常活动,则没有手术指征,而应保守治疗。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