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设计
景观道路设计理念

景观道路设计理念景观道路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一种设计理念。
景观道路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道路的绿化、美化和艺术性,使道路具有更高的景观价值和环境感染力。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景观道路设计的理念。
一、融入自然环境。
景观道路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园林绿化、自然水体等,将自然元素融入道路设计中。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树木和花卉来绿化道路,使驶过的车辆和行人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同时,道路设计应尽量减少土地开挖、植被破坏和水源污染等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注重人性化设计。
景观道路设计要以人为本,将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需求放在首位。
道路设计应考虑行人的通行需求、休息和活动的空间,为行人设立过街设施和人行天桥,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
此外,景观道路的设计还应考虑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无障碍的通行设施。
三、强调文化特色。
景观道路设计应注重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通过建筑风格、雕塑、装饰品等元素,展示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城市的个性。
道路设计可以选取当地著名的历史建筑、传统工艺品等作为装饰,增加道路的故事性和吸引力,使人们在行驶或步行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注重艺术性。
景观道路设计要注重艺术性的体现,通过设计独特的路面、道路标识、灯光等元素,营造美丽的城市景观。
道路设计可以利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瓷砖、柱子、拱门等来打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将道路打造成一件艺术品。
此外,道路的照明设计也是景观道路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照明景观来增加夜间的道路美感。
总之,景观道路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自然、体现文化和艺术性的设计理念。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景观道路能够增加城市的美感和文化氛围,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未来的道路设计应更加注重景观理念的融入,为人们营造更舒适、美丽的城市环境。
道路景观工程设计方案范文

道路景观工程设计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景观工程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良好的道路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因此,本方案将通过设计,打造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项目定位本项目定位于改善城市道路及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设计理念1.人本设计: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视角,以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为出发点,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2.绿色环保:在设计中增加大量绿化植被,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减少市区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3.美化城市形象:通过精心设计,改善城市的视觉效果,提高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美誉度。
4.功能融合: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完美融合两者,使得城市道路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又能提供休闲娱乐空间。
四、设计要素1.绿化规划在道路两侧设计绿化带,栽种各类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结合不同季节的花卉,打造四季花海,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
同时,通过合理搭配植物种类,打造不同的景观风貌,增加城市的美感。
2.景观灯光设置智能路灯,通过合理的排布和设计,增强夜间的路灯照明效果,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在重要景点和节点设置特色景观灯,打造夜间景观效果,提升城市的夜间观赏价值。
3.休闲设施在道路两侧增加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游乐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增加市民的生活乐趣。
同时,合理设置公共健身器材,鼓励市民进行户外健身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4.艺术雕塑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艺术雕塑,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城市增加文化艺术气息,提高城市的审美品位,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
5.交通引导通过设置交通标志、路牌等指示标识,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同时,合理设置地下通道、天桥等便捷的交通设施,方便市民出行。
五、设计实施步骤1.项目前期调研首先,对道路现状及周边环境进行调研,了解市民的需求和市容市貌的现状。
道路景观 设计标准

道路景观设计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景观设计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通行路径,更是城市的面向和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通过合理设计道路景观,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道路景观设计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一、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 以人为本:道路景观设计应当以人的需求和感受为出发点,创造舒适、美观、安全的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 融合自然:充分利用周边自然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的道路景观,使人们在城市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3. 突出地域特色:根据当地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点,设计独具特色的道路景观,展现城市的个性和魅力。
1. 绿化:道路两侧的绿化植被应当丰富多样,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树木和花草,打造绿树成荫的景观。
2. 灯光:道路沿线应当设置适宜的照明设施,夜间能够提供充足的亮度和安全感,同时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3. 艺术装饰:在道路沿线设置一些艺术雕塑、壁画或其它装饰物,增加道路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感。
4. 休闲设施:道路两侧应当设置休息座椅、垃圾箱、自行车停车栏等便民设施,方便行人和骑车者。
5. 防护措施:道路沿线应当设置合适的护栏和隔离设施,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1. 立足实际:制定道路景观设计标准时,需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根据不同道路类型和用途,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2. 参考经验:可以参考国内外其他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标准和成功案例,借鉴其经验和做法,适当调整和改进,为本地区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3. 多方参与:在制定道路景观设计标准时,应当邀请城市规划、交通、园林等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参与,形成多方共识,确保设计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 规范管理:设计标准的实施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督机制,确保设计的落实和执行。
2. 定期评估:道路景观设计标准实施后,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设计标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道路景观设计概念及原则的流程

道路景观设计概念及原则的流程1.道路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和人文特色。
Road landscape design needs to consider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2.设计师需了解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流量。
Designe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al use and traffic flow of the road.3.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貌特点。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topographical features.4.通过种植树木和草坪等植被进行绿化,增加道路美感。
Greening through planting trees and lawns to enhance the beauty of the road.5.选择适合道路风格的景观材料,如石材、木材等。
Select landscape materials suitable for the style of the road, such as stone, wood, etc.6.考虑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保性。
Consider the sustainability and ecological friendliness of landscape design.7.考虑道路的安全性和行车舒适度。
Consider the safety and driving comfort of the road.8.设计应考虑周边建筑和景观的协调性。
The design should consider the coordination of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landscapes.9.通过道路景观设计,凸显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对城市道路进行美化和提升,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和吸引力。
它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城市形象,还对居民的生活品质、交通流畅度和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应该秉持以下几个理念。
首先,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和感受。
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应该有足够的宽度,不仅可以起到观赏的作用,还可以提供阴凉和休息的场所。
同时,应该加强道路与人行道之间的联系,为行人提供便利和安全。
其次,环境友好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选择适宜的绿植和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绿化带的设计要注重植物的适应性和生态性,选择具有较强抗污染能力和空气净化能力的植物,增强道路沿线的空气质量。
再次,文化传承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注重体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通过景观元素的设置,让居民和游客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
可以在绿化带中设置雕塑、艺术装置等文化元素,同时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打造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道路景观。
最后,创意设计。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注重创意,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和元素的运用,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为城市增添新鲜感和活力。
可以尝试利用光影、水景、音乐等元素,创造出
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让行人在行走的过程中产生美的享受。
总之,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通过创意设计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通过这些理念的贯彻,可以大大提升城市道路的品质和吸引力,为居民和游客创造更加宜居和宜游的环境。
《道路景观设计》课件

3 减少交通事故
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和道 路景观设计,可以降低交 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行 车安全性。
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
确保道路景观设计不影响交通 安全,如合理的视距和交通信 号设计。
节约性原则
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和浪费,如合理使用植物 和水资源。
美观性原则
通过艺术性的设计和组织,创 造出美丽的道路景观,提升城 市的美感。
《道路景观设计》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道路景观设计的专业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道路景观设计的重 要性、原则、要素以及未来的前景。
简介
景观设计的定义,以及道路景观设计的特点。
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 提升城市形象
2 增强行车舒适度
通过精心设计的道路景观, 可以打造出美丽的城市形 象,吸引游客和居民。
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可以 提供更好的行车体验,减 少驾驶疲劳和交通拥堵。
实例分析
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了解道路景观设计的实际效果和应用。
2
案例分享
了解不同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案例,从中汲取灵感和经验。
3
评估和优化
对现有的道路景观进行评估和优化,提升城市道路的整体品质。
道路景观设Leabharlann 的前景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道路 景观设计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景观设计的要素
绿化
通过种植植物和设计 绿地,为道路增添绿 色,改善空气质量。
水景
利用喷泉和池塘等水 景元素,提升道路景 观的魅力和宜人性。
灯光
合理运用灯光设计, 营造独特的夜间道路 景观效果,提升行人 和车辆安全。
艺术品
通过设置艺术品,为 道路景观增添艺术气 息和吸引力。
道路景观设计分段依据

道路景观设计分段依据道路景观设计分段依据:一、引言道路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道路周边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使之与道路融为一体,提升道路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本文将根据不同的分段依据,探讨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
二、交通流量1. 高流量道路的景观设计高流量道路通常是城市主干道或高速公路,需要考虑车辆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上,应采用简洁明快的景观元素,如整齐的绿化带、简约的雕塑等,并合理设置道路标志和交通设施,以提高交通效率和驾驶安全。
2. 低流量道路的景观设计低流量道路通常是城市次干道或乡村道路,相对较为宽敞和安静。
在设计上,可以注重道路两侧的绿化和景观元素,如花坛、小广场等,营造宜人的行车环境和休闲氛围,提升道路的美学价值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三、道路类型1. 市区道路的景观设计市区道路通常是连接各个功能区域的道路,需要考虑行人、车辆和非机动车的需求。
在设计上,应注重创造步行友好的环境,设置人行道、过街设施和绿化带,提供休憩空间和景观观赏点,使市区道路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
2. 山区道路的景观设计山区道路通常沿着山脉蜿蜒而上,需要考虑山地地形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设计上,应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如瀑布、溪流、森林等,设置观景平台和游步道,让行车的人们能够欣赏到壮丽的山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四、气候特点1. 常年湿润地区的景观设计常年湿润地区的道路容易积水,需要采取相应的景观设计措施。
在设计上,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如排水沟、雨水花坛等,增加道路的排水能力;选择适宜的植物,如水生植物、抗浸涝植物等,增强道路的抗洪能力。
2. 干旱地区的景观设计干旱地区的道路容易干燥和缺水,需要采取相应的景观设计措施。
在设计上,应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如多肉植物、耐旱植物等,节约用水;合理设置遮阳设施,如凉亭、绿篱等,提供行车和休息的舒适环境。
五、文化特色1. 历史文化区的景观设计历史文化区的道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保护和传承。
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

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首先,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应该注重人文关怀。
道路是人们流动的场所,人们在这个空间中既是行走者,也是观者。
因此,道路景观设计要关注人们的观感和感受,打造出具有美感和舒适感的景观环境。
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搭建景观设施、设计景观元素等方式来丰富道路景观,使之成为城市或乡村重要的人文价值体现点。
比如,在城市道路中可以设置艺术雕塑、绿化带和座椅等,让行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和惬意。
其次,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道路是城市或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人类的行走需求,还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因此,道路景观设计应该倡导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理念。
可以通过绿化设计、景观生态技术等方式来提高道路景观的生态性能,如利用屋顶绿化、设置雨水花园等,使道路在提供便利交通的同时,也能够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
此外,道路景观的设计还应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合理保留和利用现有的植物、树木等自然资源,为城市增添更多的绿色。
再次,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还应注重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
道路是城市或乡村交流与互动的场所,也是历史文化的延续。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墙、纪念碑等方式来弘扬本地文化,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在道路中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
此外,道路景观的设计还可以鼓励市民积极参与,通过设置广场、展览区等,为市民提供展示个性和才艺的平台,增加社会互动和沟通的机会。
最后,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道路景观设计应该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智能科技等方面的创新与应用。
可以通过设置充电桩、智能交通标志、智能灯具等智能设备,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道路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应该是人文关怀、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现。
通过注重人文关怀,创造出美观舒适的景观环境;通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道路景观的生态性能;通过注重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增加社会互动和文化氛围;通过注重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景观设计1、构成道路景观的要素(6部分)(1)道路:道路本体,道路植栽,道路附属物,道路占用物;(2)沿街:建筑物,广告牌,围合屏障,空地;(3)远景:自然要素,人工要素;(4)人的活动:步行者,自行车,汽车;(5)地下部分:交通设施,商业设施,能源、通信设施,排水设施;(6)变动因素:季节,气候,时间;2、道路景观的三种比例(1)Ds/Dc及Ds/D步行道与车行道幅宽比;(2)道路幅宽D与沿街建筑高度H的比例(D/H);(3)道路延长与道路幅宽的比例(D/ L);3、形式美的规律(1)比例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
(2)节奏与韵律指物体元素有规律地重复或有秩序的发生,就会形成韵律。
节奏是客观事物运动的重要属性,是一种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方式。
韵律是一种协和美的格律,“韵”是一种美的音色,“律”是规律,它要求这种美的音在严格的旋律中进行。
(3)和谐(多样统一)各要素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线条、动静、质感及比例等,即要有一定的变化来显示多样性,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4)对比指各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
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
(5)对称对称又称“对等”,是事物中相同或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是平衡法则的特殊形式。
(6)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种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7)均衡均衡是一种等量不等形的组合形式。
均衡是根据力的重心,将各种分量进行配置和调整,从而使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它在表现形式上比对称有更宽的自由度。
(8)调和指保持差异跳跃性强的同时强调共性,调和强调统一。
4、常用的造景方法常用的造景方法有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障景、点景。
(1)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2)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对景;(3)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4)障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
5、现代景观三元素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
6、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7、公路景观的特点功能性(基本属性),动态性(视觉移动属性),整体性(兼顾路内路外不同使用者的感受),宏观性(时间空间上的大尺度,“点线面”混合)。
8、道路宽度D与沿街建筑高度H之比约为(1—2)是最为理想的空间构成,(>3 )时空间整体会显得很宽阔。
9、什么是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内绿化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视距三角形指的是平面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外侧的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内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
注意问题: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建筑物、构件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的视线的地面物,植物高度亦不能超过0.65-0.7m。
或者在三角视距之内不要布置任何植物。
10、交通岛绿化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交通岛的主要功能是组织环形交通,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所以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或引游人的过于华丽的花坛。
通常以嵌花草坪、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切忌采用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以免影响视线。
必须封闭。
1).交通岛周边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采用通透配置。
2).中心岛绿地应保持着各路口之间的行车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3).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
4).方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11、城市道路绿化横断面的形式?优缺点。
主要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及其它形式。
(1)一板二带式,优点简单整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
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又不利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驶时交通管理。
(2)二板三带式,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好。
但不同车辆混合单行不能解决互相干扰。
(3)三板四带式,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4)四板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5)其它形式。
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12、行道树选择上应注意哪些问题?行道树常用的种植方式?1、能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移植时易成活,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种(多采用乡土树种);2、树龄长、材质优良的树种;3、树干挺拔、树形端正、体形优美、树冠冠副大、枝叶茂密、遮阴效果好的树种;4、深根性的、无刺、花果无毒、无臭味、落叶少、无飞毛、少根蘖的树种;5、早发芽、展叶,晚落叶而落叶期整齐的树种;6、对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耐修剪、病虫害少、抗性强的树种。
7、不选择带刺或浅根树种,也不选择根特别发达隆起树种,萌芽力强的树种行道树种植方式有多种,常用的有树带式、树池式两种。
13、广场按使用功能分为哪几类?(1)集会性广场政治广场、市政广场、宗教广场等。
(2)纪念性广场纪念广场、陵园、陵墓广场等。
(3)交通性广场站前广场、交通广场等。
(4)商业性广场集市、商贸广场、购物广场等。
(5)文化娱乐休闲广场音乐广场、街心广场等。
(6)儿童游乐广场(7)附属广场商场前广场、大型公共建筑前广场等。
14、广场按尺度关系分为(1)特大型广场;(2)大型广场;(3)中小型广场。
15、广场按空间形态分为(1)开敞性广场露天市场、体育场等。
(2)封闭性广场室内商场、体育馆等。
16、广场绿地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广场绿地种植设计的基本形式有:排列式种植、集团式种植、自然式种植。
17、什么是分车绿带?分车绿带的种植方式在车行的路面上设置的划分车辆运行路线的绿带。
一般在路面上可以有一条或两条绿带,一条的是把车辆分成上下行;两条的是把慢车道和快车道分开。
分车带可以种植各种树木花草,种植灌木的高度不要超过司机的视线高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种植方式:封闭式、开敞式。
18、高速公路的横断面包括行车道,分隔带,路肩,以及用地范围内的标志、照明、防护道、植树绿化、截水沟、取土坑、边坡、边沟和环境保护等。
19、园林道路有哪些类型,各起什么作用?园林道路按其功能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小道。
(1)主干道供大量游人行走,必要时通行车辆,主干道要接通主要出入口,并贯通全园景区,形成全园的骨架。
通往主要活动建筑设施、景点,方便游人集散。
(2)次干道主要把园林分成不同景区,它是各景区的骨架,同附近景区相通。
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组织景观。
(3)小道为引导游人深入景点,探幽寻胜之路。
20、花坛的大小应与广场的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最大不超过广场面积的(1/3)。
21、什么是街道小游园?街道小游园是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又称街道休息绿地、街道花园。
22、道路绿地的生态功能(1)绿地犹如天然过滤器,可以滞尘和净化空气。
(2)行道树尤其是乔木具有遮荫降温功能。
(3)绿地植物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4)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并能杀灭细菌,制造氧气。
(5)绿地可以隔音和吸收噪音。
(6)低矮的绿篱或灌木可以遮挡汽车眩光,也可以作为缓冲种植。
(7)绿地还可以防风、防雪、防火。
23、什么是防护绿带?什么是基础绿带?防护绿带:人行道和建筑物之间的绿带,可以减少人流、车辆的噪声干扰。
基础绿带:紧靠建筑的绿化带,可以和防护绿带合并。
有些退到建筑红线以内的建筑,可把基础绿带变成门前的庭园。
24、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遵守什么原则?1、安全性原则: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种植的树木应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而在弯道外侧沿边缘树木应整齐连续植栽,可以预告道路走向变化,影响驾驶员行车视线变化,保证交通安全。
2、生态性原则: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时,应在尽量保留与利用原有自然景观资源、维护其良好的生态功能的同时,灵活运用植物造景艺术手法,使道路绿化不仅具备关上功能,还兼具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功能。
3、生物多样性原则:现代城市道路绿化应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使用乔木、灌木与地被、曹丕相结合的立体复层次绿化形式,提高绿化植物种类组成的多样性。
4、以人为本原则: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就是要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营造一个适于居民生活的有个性、有魅力的城市空间,把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起来。
5、绿化与人文特点相结合原则:把自然绿色主线与人文文化主线紧密结合,将人文融入自然之中。
6、因地制宜原则:道路绿化设计应在合理布设市政设施的同时进行统一规划,充分考虑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市政设施和建筑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植物配植方式和植物种类,以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
7、艺术性原则: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在满足绿化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各种艺术设计手法,融合周边自然环境,把城市道路变成一条景观优美的视线走廊。
(1)城市路绿地应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2)道路绿地也应起到应有的生态功能。
(3)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4)道路绿地要与其它的街景元素协调,形成完美的景观。
(5)道路绿地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
(6)道路绿地应于道路上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的地下管线等配合。
(7)道路绿地设计应考虑到城市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
25、色彩的明度、纯度、暖色、冷色、中性色(1)色彩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
(2)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
(3) 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暖色,能带给人温馨、和谐、温暖的感觉。
(4) 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给人一种阴凉、宁静、深远,死亡,典雅、高贵,冷静,暗淡、灰暗,孤僻,面积较大,寒冷,忧郁,悲伤,宽广、开阔的感觉。
(5)由黑色、白色及由黑白调和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称为无彩色系,也称为中性色。
26、道路设计中景观设计的作用(1)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净化空气,保护环;(3)组织交通,保证安全;(4)形成景观,美化环境;(5)形成生态廊道,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6)防灾屏障及救灾通道,提高城市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