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黄斑变性的护理要点

黄斑变性的护理要点

黄斑变性的护理要点1. 引言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简称AMD)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视网膜疾病,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

黄斑是人眼视网膜中的一个区域,负责清晰、细节和中央视力的感知。

黄斑变性会导致视网膜黄斑中央部分的损害,从而影响视力。

在护理黄斑变性的患者中,我们需要提供合适的照顾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保留视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2. 黄斑变性的类型黄斑变性分为干性黄斑变性和湿性黄斑变性两种类型。

干性黄斑变性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黄斑变性病例的80%~90%。

湿性黄斑变性则较为罕见,但常常导致更严重的视力损害。

不同类型的黄斑变性需要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护理要点3.1 视力监测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是黄斑变性护理的重要一环。

视力监测可以帮助评估疾病的进展和视力损害的程度。

建议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完整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量、眼底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3.2 营养补充一些临床研究发现,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可以减缓黄斑变性的进展。

建议患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铜等,可以通过均衡饮食或口服维生素补充剂来达到。

然而,患者在补充营养素之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因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补充这些营养素。

3.3 防止进一步损伤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已经受到损害,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这包括但不限于:•避免暴露在强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和蓝光对视网膜有害,患者需要佩戴适合的太阳镜来保护眼睛。

•戒烟:吸烟与黄斑变性的发展密切相关,患者应尽量避免吸烟。

•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这些疾病会增加黄斑变性的风险,患者应积极治疗和控制。

3.4 辅助视觉工具黄斑变性患者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辅助视觉工具来提高生活质量。

这包括放大镜、望远镜、增强视觉技术等。

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看清细节,阅读和识别物体。

3.5 心理支持与教育面对黄斑变性带来的视力损失,患者常常会感到沮丧和失望。

眼科健康教育

眼科健康教育

眼科健康教育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保护眼睛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眼科健康教育旨在向大众传授关于眼部健康的知识和技巧,以预防眼部疾病和促进眼睛的健康。

一、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眼睛是由多个部份组成的复杂器官,包括角膜、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

角膜是眼睛的前窗,起到保护眼球和聚焦光线的作用。

晶状体是眼睛中的透明结构,能够调节焦距,使我们能够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虹膜是眼睛的有色环,它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

视网膜是眼睛中最重要的部份,它包含着感光细胞,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中进行图象处理。

二、常见眼部疾病及预防1. 近视和远视近视和远视是眼睛屈光不正的常见问题。

近视指的是看近处物体清晰,看远处物体含糊;而远视则相反。

为了预防近视和远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式:避免长期用眼,每隔一段时间歇息一会儿,远离电子屏幕和书本等近距离用眼的活动。

- 进行眼保健操:适当进行眼部运动,缓解眼部疲劳。

-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参预户外活动,让眼睛得到充足的光线照射。

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眼病,会导致中央视力逐渐下降。

为了预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饮食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和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橙色水果、蔬菜、坚果和鱼类等。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风险。

- 定期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眼部问题,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3. 干眼症干眼症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者泪液蒸发过快而引起的眼部不适。

为了预防干眼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者其他方法增加室内湿度,减少眼部干燥。

- 避免长期用眼:长期凝视电子屏幕或者其他近距离用眼活动,容易导致眼部干燥。

- 补充眼润滑剂:使用人工泪液等眼润滑剂,缓解眼部干燥不适。

三、眼部保健技巧除了预防眼部疾病,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眼部保健技巧,保持眼睛的健康。

眼科健康教育

眼科健康教育

眼科健康教育眼睛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对于保持良好的视力和眼健康至关重要。

眼科健康教育旨在提供有关眼部保健和常见眼病预防的知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视力和眼睛健康。

一、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眼睛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器官,包括角膜、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

角膜是眼睛的透明前表面,它起到聚焦光线的作用。

晶状体则负责调节眼睛对近距离和远距离的聚焦能力。

虹膜是眼睛有色部分,它控制着眼睛的瞳孔大小。

视网膜是眼睛最内层的结构,它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送到大脑进行图像处理。

二、眼疾常见症状及预防措施1. 近视和远视近视和远视是两种常见的视力问题。

近视指的是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而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清晰。

远视则相反,近处的物体模糊,远处的物体清晰。

预防近视和远视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包括每小时休息一次,远离电子屏幕等。

2. 散光散光是由于角膜形状不规则导致的视力问题。

散光患者可能会出现模糊、扭曲或重影的视觉。

戴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纠正散光。

此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也是预防散光的重要措施。

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影响中老年人视力的疾病。

它会导致中央视觉模糊或失明,但不会影响周围视觉。

预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方法包括戒烟、均衡饮食、定期眼科检查等。

4. 干眼症干眼症是由于眼睛无法产生足够的泪液或泪液蒸发过快而引起的疾病。

干眼症患者可能会感到眼睛干涩、疼痛、疲劳等不适症状。

预防干眼症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室内湿度、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戴护目镜等。

三、眼健康的日常保护除了预防眼病,日常保护眼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眼健康保护方法:1.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和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橙子、胡萝卜、菠菜、鱼类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2. 戒烟:吸烟会增加患眼疾的风险,包括黄斑变性和白内障。

戒烟有助于降低这些风险。

3. 眼保健操:定期进行眼保健操可以帮助缓解眼部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分型与治疗PPT课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分型与治疗PPT课件

控制血压和血脂
保持血压和血脂在正常水平, 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视力检查、眼底检查 和视觉功能检查等,评估治疗 效果。
03
湿性黄斑变性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
辅助检查
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
OCT、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明 确诊断。
检查
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出血、渗出、水 肿等病变。
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检查可观察到黄斑区 新生血管、出血、渗出等病变

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变性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
生活习惯
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不良生活习惯可 能增加患病风险。
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个体患病风险较高。
眼部疾病
如高度近视、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可能增加黄 斑变性的发生概率。
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环境因素
如长期暴露于紫外线、 吸烟、高血压、高胆固 醇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
险。
氧化应激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代 谢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应 激反应可能导致黄斑变
性。
治疗方法及。
光动力疗法
对于部分干性黄斑变性患者, 可考虑光动力疗法,以减缓病 情进展。
营养补充
如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 素E、锌等)、叶黄素、玉米 黄质等,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分型与治疗
汇报人:xxx 2023-12-10
目录
• 引言 • 干性黄斑变性 • 湿性黄斑变性 • 黄斑下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 • 光动力疗法在黄斑变性中应用 • 药物治疗进展与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黄斑变性基本概念
黄斑
位于眼底视网膜中央,是视觉最 敏锐区域。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全文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解读全文

玻璃膜疣分型
• 根据临床表现、大小、位置等不同,玻璃膜疣分为4种类型。 • 1.硬性玻璃膜疣 • 2.软性玻璃膜疣 • 3.表皮玻璃膜疣 • 4.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物
玻璃膜疣分型
1.硬性玻璃膜疣:
• 彩色眼底图像中表现为小的(直径<63μm,相当于视盘边缘视网膜主要静脉 直径的一半,或1/24视盘直径)、散在的RPE下黄白色沉积物,边缘清晰, 在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均可见;
• 动脉硬化等全身疾病 史
• 家族史 • 吸烟、饮酒史 • 饮食及服用药物情况
• 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情 况等。
• 50岁以上初次就诊患者应询问患者主诉和相关病史。
AMD的诊断
(二)初步检查 • 检查裸眼视力 • 远近最佳矫正视力 • 眼前节情况 • 具有视物变形、中心暗点、视力下降等疑似AMD症状的患者,均应进行Amsler方格表检查,
AMD的危险因素
(三)其他危险因素 • 4.饮食:
饮食习惯 摄入多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体质量指数较高 富含Omega-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如鱼类)
富含水果、蔬菜、豆类和鱼的地中海饮食
AMD风险 ↑ ↑ ↓

AMD的病理生理改变
• 外层视网膜、RPE、Bruch 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退 行性病变
长为1050~1060nm,穿透力更强,分辨率更高,检出视 网膜和脉络膜结构异常的能力明显提高。
AMD的诊断
(六)OCTA检查 • OCTA能够无创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系统 • 与传统造影检查方法比较,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可重复检查等优势
诊断推荐意见
• 诊断新生血管性AMD,相较于FFA或ICGA,有条件推荐OCT联合OCTA作 为检查方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与预防探讨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与预防探讨

手臂 出现红 、 、 、 、 肿 热 痛 活动 障碍 , 明穿刺点 有感 染或静脉 说
炎发生 , 应立 即告知护士处理 ; 院外 指导 : 疗间歇期需带 ② 化 管 出院 , 医院附近 的 , 离 2次/ 回科室 护理 ; 周 离院 远 的或外 地患者在 当地卫生院或医务 室换药 、 封管 , 并书面告 知方 法 , 通过赠送 PC IC资料健康指 导 , 在患者出院前完成培训 , 确保
穿刺 , 回血或感觉刺 人血 管后 , 回血畅 时将 穿刺 针与血 见 见 管平行 , 再推进针鞘少 许 , 当导管 尖端 到达肩部 即送入 导管 约 2 m时 , 0e 指导患者 头偏 向穿刺侧 即同侧 , 手或协 助者 左
固定 针 鞘 , 轻 退 出针 心 , 管 向前 继 续 推 进 到 上 腔 静 脉 , 轻 导 固
种无痛性 治疗途径 。PC IC操作安 全 、 便 , 直视血 管下穿 方 在 情况随时更换 ; ⑥穿刺前常规查凝血功能。
4 置 管 后 的 护 理
刺。药物 由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心脏 , 降低 了药物性静 脉炎 的
发生 , 避免了化疗 药物局部 渗漏 引起 的严重后果 。我院消化 肿瘤科 2 0 0 7年 3月至 2 0 0 9年 6月对 8 O例肿瘤 患者进行 了 PC IC置管术 , 并进行全程跟踪 指导 , 效地预 防并发症 的发 有 生, 取得满意的效 果。
12 方法 . ①指 导患者采取 正确 的平 卧位 , 留穿刺侧 足 保 够的操作空 间, 上臂外展与躯干呈 9 。 0 ②暴露一侧上肢 , 以便
院。因此 , 置管后 的健 康教育 包括 院 内教 育 , 院外指 导。① 院内健康 教育 : 穿刺 2 4h为防止穿刺 点出血 , 予弹力绷带 加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2023年):

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2023年):
➢ 早至中期AMD患者视功能尚无明显损伤,治疗目的为防止向进展期AMD发展, 防止视力明显下降。
➢ 建议早至中期AMD补充抗氧化维生素、锌(氧化锌或硫酸锌)、叶黄素、玉米黄 质、或者混合型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需达到一定 剂量材能产生获益;不建议补充脂肪酸。
➢ 早期AMD治疗显示,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可提高黄斑区色素水平和对比敏感度 ,但是目前无证据表明补充抗氧化维生素、矿物质能阻止早期AMD进展为中期或 进展期AMD。
方案具有一定程度获益。3+T&E方案较3+PRN方案注射给予次数多2-3针,注 射费用有一定增加,但在长期视力和形态学指标方面可表现出一定程度获益。
11
推荐意见5:对一种抗VEGF药物治疗不应答建议
目前,对新生血管性AMD抗VEGF治疗应答的定义和分类未达成共识。一般认为, 积液量(IRF、SRF和CRT)或出血量与基线相比增加,和(或)BCVA与基线或治 疗后最高BCVA相比丢失字母数>5个,为新生血管性AMD抗VEGF治疗无应答。
2. 2型MNV:起源于脉络膜毛细血管,穿过RPE后在视网膜下间隙生长,既往 称为经典型CNV。其合并的出血和渗出可直接进入视网膜下腔。2型可与其他 类型混合存在。
3. 3型MNV:既往称为RAP,异常血管起源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向外层 视网膜延伸。
6
推荐意见1
诊断新生血管性AMD(除外PCV或RAP),相较于FFA或ICGA,有条件推荐OCT 联合OCTA作为检查方法。
一名52岁的女性的右眼 A1:OCTA上只显示了BVN A2:相应的OCT b扫描显示浅层PED和视网膜下液体,增加了对 PCV的怀疑 A3:ICGA显示BVN(黄色箭头)和息肉(黄色箭头)

怎么治疗黄斑变性?

怎么治疗黄斑变性?

怎么治疗黄斑变性?概述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的、进展性的眼部疾病,通常会导致中心视力减退。

该疾病主要影响黄斑区域的视网膜,黄斑区域是眼睛中负责中央视觉的区域。

黄斑变性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

目前尚无能够完全治愈黄斑变性的方法,但是有一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斑变性的治疗方法。

1. 早期筛查与预防黄斑变性的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因为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建议60岁以上的人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此外,一些预防措施也可以帮助降低黄斑变性的风险。

这些措施包括戒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等。

2. 药物治疗目前,黄斑变性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和视黄醇治疗。

2.1 抗VEGF药物治疗抗VEGF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新生和改善黄斑区域的血液循环来延缓黄斑变性的进展。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注射直接进入眼球。

常用的抗VEGF药物包括阿伊立普汀(aflibercept)、贝伐单抗(bevacizumab)和罗歌普汀(ranibizumab)。

这些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2.2 视黄醇治疗视黄醇(维生素A的衍生物)在黄斑区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维持视觉功能。

视黄醇治疗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进入眼球来进行。

视黄醇治疗通常需要密切监测,因为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视力损害和其他副作用。

因此,该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会被考虑。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黄斑变性的异常血管增生,包括黄斑下膜(CNV)和玻璃膜增生。

3.1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可以用于破坏和关闭黄斑区域的异常血管。

这种治疗通常适用于较小的异常血管。

3.2 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结合了特殊的药物(例如顺铂)和激光治疗。

该疗法可以通过破坏异常血管来延缓疾病的进展。

3.3 手术取出玻璃体对于黄斑下膜和玻璃膜增生等情况,手术取出眼内的玻璃体可能是一种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0-11-02T11:41:36.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9期供稿作者:罗雪英黄经河李艳[导读] 对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可延缓眼疾的发生及发展。

罗雪英黄经河李艳(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 537100)
【中图分类号】R7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9-0327-0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大多发生于50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中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1]。

该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萎缩型(又称干性或非渗出性)和渗出型(又称湿性或盘状黄斑变性)两种。

尤其是湿性AMD因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进而发展为后极广泛瘢痕,而使黄斑功能丧失殆尽。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及社会老龄化的到来,AMD的人数逐渐增多,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威胁着老年人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

对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极为重要。

现将我院健康教育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3例,均为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46-75岁。

经视力、眼底裂隙灯检查、眼底彩色照像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AMD者。

2 方法
健康教育方法均以个别健康教育为主,辅以疾病防治宣传资料。

3 健康教育实施
3.1疾病相关知识介绍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定人群的不同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以及接受能力等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健康教育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科学健康用眼。

并向患者讲解每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其配合要点。

对患者的疑惑给予热情、耐心的解释,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心理,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2危险因素防范指导
3.2.1控制全身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为AMD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应让患者了解全身疾病对发生AMD的关系。

指导患者科学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维持平衡饮食,多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纤维、高蛋白的食物。

新鲜蔬菜水果选择抗氧化剂丰富的果蔬。

对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可延缓眼疾的发生及发展。

3.2.2避免日光照射据研究发现,过度暴露于日光下与AMD的发生呈正相关系。

当黄斑暴露于日光时,脂褐质作为光敏剂可产生反应性氧,引起氧化损伤,诱导光感受器凋亡[2]。

有学者在动物实验和病理报告提示:强烈而明亮的太阳光线或光谱中的高能部分紫外线的照射可引起AMD的改变,并随着光量子的效应增加而增强损伤。

因此,指导患者当天晴外出或行户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或打伞,并戴有色太阳镜保护眼睛,以防眼睛暴露于阳光下时紫外线造成视网膜黄斑部损伤。

尤其是生活在高原地区者,由于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紫外线强,更需加强自我防护,以减少黄斑部的光氧化损害的危险因素。

3.2.3抗氧化剂摄入抗氧化剂在调节和控制代谢,拮抗氧化损伤,推迟衰老及保护黄斑,减少其氧化损伤,防治AMD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抗氧化剂的摄取除口服多种维生素等药物补充外,主要还是通过食物途径补充。

因此,指导患者多食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尤其是红、黄、绿等深色的蔬菜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牛磺酸、β-胡萝卜素、黄体素、玉米黄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可增强免疫力,保护黄斑,减少氧化损伤。

3.2.4忌烟、酒吸烟是AMD的重要危险因子,酒中的甲醇可通过血液循环使视网膜黄斑部受损;吸烟可促进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生长,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进一步加剧缺氧性损害,引起血液中抗氧化剂水平下降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导致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对视网膜黄斑部的损害;吸烟可导致血浆中类胡萝卜素浓度下降及黄斑色素减少。

因此,应耐心向嗜烟酒患者讲解忌烟酒的重要意义,使之了解烟酒对眼睛的危险性。

同时,亦需告之患者注意防范二手烟对眼部的损害。

3.3情感支持由于AMD是一种慢性需长期治疗的疾病,且对视功能的损害渐进性加重,对患者的工作、学习、社交活动等产生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来自家庭及社会的情感支持及生活照顾,可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对AMD的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治疗,对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鼓励参予协助患者的治疗及生活照顾,使患者感到家庭及社会的温暖,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保持愉悦心情,积极坚持配合治疗对缓解病情十分重要。

4 小结
AMD已为眼科老年人常见致盲眼病之一。

故专科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AMD的危险因素,熟悉并掌握其疾病的防治护理知识。

对其特定人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AMD的发病率,保护患者的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国兴.眼科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7.
[2]蒋毅萍,李翔.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8, 26(4): 333-3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