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000-2015 遵义红红茶地方标准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15年农产品地理标志综合检查的通知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15年农产品地理标志综合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15.05.27•【字号】黔农办发〔2015〕175号•【施行日期】2015.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15年农产品地理标志综合检查的通知各市(州)农委、畜牧(水产)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三品一标”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证后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按照农业部通知要求,省农委决定开展2015年农产品地理标志综合检查。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检查范围本次综合检查的重点是标志使用授权行为、标志使用协议备案审查制度落实、标志使用、产品品质质量控制和基层主管部门证后监管等情况,检查对象主要是登记证书持有人、标志使用人及市(州)、县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
二、工作目标(一)进一步规范标志授权管理行为,强化证后管理的责任意识,确保授权行为规范性和有效性;规范标志使用行为,强化标志使用各项要求落实情况,建立不合格产品退出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的侵权行为进行查处。
(三)进一步强化产品品质和质量控制,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促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检查内容(一)标志授权管理情况:重点检查证书持有人在标志使用授权、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二)标志实际使用情况:重点检查标志使用人在标志实际使用、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控制、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三)证后监管情况:重点检查市(州)及县级工作机构工作开展、证后监管及政策保障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四、检查方式及进度安排(一)检查方式。
各单位按照《贵州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目录》(附件1)、附件2、附件3及附件4的内容要求,对县级工作机构、证书持有人及标志使用人开展全面自查。
遵义市重点产茶区茶叶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遵义市重点产茶区茶叶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范定涛
【期刊名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对遵义市重点产茶区的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进行了风险评估,查找存在的风险隐患,并确定关键控制点.按照GB 23200.13-2016对90份茶叶样品中甲胺磷等108种农药残留水平进行监测,并采用暴露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方法对其膳食摄入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本次抽检茶叶样品90份,检出农药残留样品46份,检出率为51.11%.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季节之间茶叶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经X2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检出的甲拌磷等23种农药进行暴露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其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危害指数分别为0.0384和0.6088,均低于1,表明甲拌磷等23种农药的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处于可控水平;遵义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季节之间的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率无显著性差异;该地区茶叶中甲拌磷等108种农药残留水平暴露膳食摄入风险处于可控水平,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危害.
【总页数】7页(P23-29)
【作者】范定涛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遵义 5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6年度国家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项目通过验收 [J], 张琳
2.加强福建茶叶质量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的建议 [J], 苏春森
3.茶叶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分析r——以铜仁市为例 [J], 杨云;颜学佳;靳宇;杨旭
4.遵义市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J], 刘佚玲; 曹云
5.农业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落户杭州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采摘时期及嫩度的茶叶对红茶品

不同采摘时期及嫩度的茶叶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周绍均,蔡 璐*(1.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贵州遵义 563099;2.国家茶及茶制品检验检测中心(贵州),贵州遵义 563099)摘 要:为探明贵州春茶不同采摘时期及采摘嫩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选取2022年3月、4月、5月在试验茶园采摘的单芽、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茶鲜叶制作的红茶为研究对象,利用集体评分法对感官品质进行审评。
结果表明,茶鲜叶不同采摘时间及嫩度加工制作的红茶其感官审评结果不同,总评分为83.7~92.2分。
不同采摘时间同一嫩度,以单芽制作的红茶感官审评分最高,汤色、香气、滋味和总审评分均差异显著,一芽一叶时,外形、汤色、滋味和总审评分均差异显著,一芽二叶时,汤色、滋味、叶底差异显著。
同一采摘时间不同嫩度,其制作的红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均呈极显著差异,且均以单芽制作的红茶感官审评分最高。
选取3月采摘的单芽茶鲜叶制作的红茶品质最佳。
关键词:春茶;采摘时期;嫩度;红茶品质Effects of Different Picking Periods and Tenderness of TeaLeaves on the Quality of Black TeaZHOU Shaojun, CAI Lu*(1.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in Zunyi, Zunyi 563099, China; 2.National Tea and Tea ProductsQuali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Guizhou), Zunyi 56309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icking periods and picking tenderness of spring tea in Guizhou on the quality of black tea, single-bud, one-bud-one-leaf and one-bud-two-leaf fresh tea leaves picked in March, April, and May 2022 were selected in the experimental tea garden. The produced black tea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sensory quality was evaluated by collective scoring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ory evaluation results of black tea processed with different picking time and tenderness of fresh tea leaves were different, and the total score ranged from 83.7 to 92.2. With the same tenderness at different picking times, the black tea made from single bud had the highest sensory evaluation score, and the soup color, aroma, taste and general evaluation scor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en one bud had one leaf,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hape, soup color, taste and general evaluation score. When one bud had two leaves, the soup color, taste, and leaf bottom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shape, soup color, aroma, taste and leaf bottom of the black tea produced at the same picking time with different tenderness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black tea made from single bud had the highest sensory evaluation score. The black tea made from single-bud fresh leaves picked in March was of the best quality.Keywords: spring tea; picking period; tenderness; black tea quality茶叶源于中国,且早已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饮料市场重要的品种。
DB 35T 1228-2015武夷红茶

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红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武夷红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 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武夷红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5 产品分类与标准样品
5.1 产品分类 武夷红茶产品分为:正山小种、小种、烟小种、奇红(金骏眉等)。
5.2 标准样品 武夷红茶各品种等级设实物标准样。
6 要求
6.1 立地条件
2
DB35/T 1228-2015
6.1.1 地理特征 武夷山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南麓,北 纬 27°27′~ 28°04′, 东 经 117°37′~ 118°19′。 属 中 亚
四川省质监局关于废止《茯砖茶》等222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2015年废字第1号(总第38号)

四川省质监局关于废止《茯砖茶》等222项地方标准的公告2015年废字第1号(总第38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四川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32号)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废止《茯砖茶》等222项省级地方标准(见附件),其过渡期至2015年5月31日。
现予以公告。
附件:《茯砖茶》等222项省级地方标准目录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年5月5日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废止日期1DB51/152-1992 茯砖茶别2015-05-312DB51/250-1995 九龙牦牛品种标准2015-05-313DB51/292-1999天府肉鸭2015-05-314DB51/377-2003磷酸二氢钾铵2015-05-315DB51/378-2003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操作规程2015-05-316DB51/538-2005简阳大耳羊2015-05-317DB51/T1045-2010无公害花椒产地环境条件2015-05-318DB51/T1062-2010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9DB51/T1063-2010绿色食品小麦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0DB51/T1064-2010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2015-05-3111DB51/T1067-2010柑桔等级规格2015-05-3112DB51/T1087-2010足球场暖季型草坪养护技术规程2015-05-3113DB51/T1098-2010牛奶中磺胺二甲氧嘧啶残留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2015-05-3114DB51/T11-1991茶叶鲜叶质量标准2015-05-3115DB51/T1191-2011绿色食品枇杷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6DB51/T1193-2011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7DB51/T1201-2011绿色食品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8DB51/T1211-2011桔实雷瘿蚊监测与鉴定技术规程2015-05-3119DB51/T129-1992红麻品种基础标准2015-05-3120DB51/T134-1992四川盆地红麻栽培技术规程2015-05-3121DB51/T1350-2011绿色食品柚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22DB51/T135-1992红麻初制加工规程2015-05-3123DB51/T1390-2011黄连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24DB51/T1392-2011绿色食品大蒜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25DB51/T1541-2012佛手瓜2015-05-3126DB51/T1638-2013秦艽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27DB51/T1639-2013红毛五加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28DB51/T1670-2013烟草漂浮育苗技术规程2015-05-3129DB51/T1678-2013柑桔粉虱绿色防控技术规程2015-05-3130DB51/T1857-2014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31DB51/T256-1996优质花生2015-05-3132DB51/T300-1999耕整机通用技术条件2015-05-3133DB51/T339-200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蔬菜2015-05-3134DB51/T340-200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水稻2015-05-3135DB51/T341-200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柑桔2015-05-3136DB51/T342-200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茶叶2015-05-3137DB51/T343-200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油菜2015-05-3138DB51/T350-2009无公害蜂产品蜂王浆生产与质量2015-05-3139DB51/T351-2009无公害蜂产品蜂花粉生产与质量2015-05-3140DB51/T364-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茄子2015-05-3141DB51/T365-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辣椒2015-05-3142DB51/T366-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番茄2015-05-3143DB51/T367-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水蜜桃2015-05-3144DB51/T368-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柠檬2015-05-3145DB51/T369-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枇杷2015-05-3146DB51/T370-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专用小麦2015-05-3147DB51/T371-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优质蛋白玉米2015-05-3148DB51/T372-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菜用玉米2015-05-3149DB51/T373-2003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50DB51/T376-2003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检疫及处理技术规程2015-05-3151DB51/T407-2004猪肉中磺胺间甲氧嘧啶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015-05-3152DB51/T408-2004牛奶中氯霉素残留量检测方法--酶免疫法2015-05-3153DB51/T414-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椪柑2015-05-3154DB51/T415-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芒果2015-05-3155DB51/T416-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梨2015-05-3156DB51/T417-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夏橙2015-05-3157DB51/T419-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金花梨2015-05-3158DB51/T420-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脐橙2015-05-3159DB51/T421-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血橙2015-05-3160DB51/T422-2004红桔2015-05-3161DB51/T423-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茉莉花2015-05-3162DB51/T424-2004无公害扁形茶加工技术规程2015-05-3163DB51/T427-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生姜2015-05-3164DB51/T429-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黄瓜2015-05-3165DB51/T431-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萝卜2015-05-3166DB51/T432-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大蒜2015-05-3167DB51/T433-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结球甘蓝2015-05-3168DB51/T434-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芹菜2015-05-3169DB51/T437-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蘑菇2015-05-3170DB51/T438-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姬菇2015-05-3171DB51/T441-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麦冬2015-05-3172DB51/T442-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川芎2015-05-3173DB51/T443-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丹参2015-05-3174DB51/T444-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金银花2015-05-3175DB51/T445-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藏木香2015-05-3176DB51/T447-2004柑桔溃疡病检验鉴定标准2015-05-3177DB51/T450-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干姜2015-05-3178DB51/T451-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韭菜2015-05-3179DB51/T452-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菠菜2015-05-3180DB51/T453-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菜豆2015-05-3181DB51/T454-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温州蜜柑2015-05-3182DB51/T455-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川红花2015-05-3183DB51/T456-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黄连2015-05-3184DB51/T457-200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鸡腿菇2015-05-3185DB51/T460-2004绿色食品香菇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86DB51/T461-2004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87DB51/T462-2004绿色食品石榴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88DB51/T463-2004绿色食品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89DB51/T465-2004炒青绿茶加工技术规程2015-05-3190DB51/T469-2005鸡蛋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2015-05-3191DB51/T470-2005鸡蛋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2015-05-3192DB51/T473-2005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2015-05-3193DB51/T476-2005牲畜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2015-05-3194DB51/T483-2005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规程2015-05-3195DB51/T484-2005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96DB51/T485-2005盆周山区水稻地膜全程覆盖栽培技术规程2015-05-3197DB51/T486-2005杂交中稻间作糯稻技术规程2015-05-3198DB51/T487-2005小型农户安全储粮技术规程2015-05-3199DB51/T491-2005美洲斑潜蝇监测与鉴定2015-05-31100DB51/T492-2005辣椒油2015-05-31101DB51/T493-2005花椒油2015-05-31102DB51/T494-2005绿色食品油菜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03DB51/T518-2005麦洼牦牛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04DB51/T521-2005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安全要求2015-05-31105DB51/T522-2005猪禽浓缩饲料安全要求2015-05-31106DB51/T523-2005饲料级磷酸盐安全要求2015-05-31107DB51/T539-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灵芝2015-05-31108DB51/T540-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杏鲍菇2015-05-31109DB51/T541-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段木栽培黑木耳2015-05-31110DB51/T542-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平菇2015-05-31111DB51/T543-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姬松茸2015-05-31112DB51/T547-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大葱2015-05-31113DB51/T548-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苦瓜2015-05-31114DB51/T549-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西葫芦2015-05-31115DB51/T550-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叶用芥菜2015-05-31116DB51/T551-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胡萝卜2015-05-31117DB51/T552-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茭白2015-05-31118DB51/T555-2006绿色食品魔芋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19DB51/T556-2006绿色食品洋葱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20DB51/T557-2006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2015-05-31121DB51/T569-2006猪尿中安定残留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2015-05-31122DB51/T570-2006猪尿中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2015-05-31123DB51/T571-2006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2015-05-31124DB51/T575-2006牛羊猪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2015-05-31125DB51/T594-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茎用芥菜(榨菜)2015-05-31126DB51/T598-2006桑树一步建园技术规程2015-05-31127DB51/T599-2006桑蚕种包装、标志、运输2015-05-31128DB51/T600-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双高甘蔗2015-05-31129DB51/T601-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白芷2015-05-31130DB51/T602-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川明参2015-05-31131DB51/T603-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附子2015-05-31132DB51/T604-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半夏2015-05-31133DB51/T605-2006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鱼腥草2015-05-31134DB51/T612-2006植物检疫实验室建设规范2015-05-31135DB51/T615-2006蔗扁蛾监测与鉴定2015-05-31136DB51/T619-2007冬尖2015-05-31137DB51/T620-2007调味竹笋2015-05-31138DB51/T621-2007绿色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39DB51/T623-2007甘薯粉丝2015-05-31140DB51/T624-2007田间肥效试验规范2015-05-31141DB51/T625-2007清水竹笋2015-05-31142DB51/T626-2007绿色食品柠檬生产技术规程2015-05-31143DB51/T627-200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青稞2015-05-31144DB51/T628-2007冬菜2015-05-31145DB51/T630-2007雪魔芋2015-05-31146DB51/T631-2007无公害双低油菜稻茬免耕栽培技术2015-05-31147DB51/T632-2007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种子田间检验规程2015-05-31148DB51/T633-2007种子质量检验机构考核认可规范2015-05-31149DB51/T634-200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五星枇杷2015-05-31150DB51/T635-2007淀粉加工专用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2015-05-31151DB51/T637-2007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2015-05-31152DB51/T638-2007甘薯脯2015-05-31153DB51/T639-2007无公害双低油菜栽培技术规程2015-05-31154DB51/T640-2007无公害农产品青稞2015-05-31155DB51/T641-2007冬马铃薯配套栽培技术规程2015-05-31156DB51/T642-200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龙眼2015-05-31157DB51/T643-200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荔枝2015-05-31158DB51/T644-200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甜樱桃2015-05-31159DB51/T645-200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草莓2015-05-31160DB51/T646-200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简阳晚白桃2015-05-31161DB51/T647-2007自走式农业机械驾驶证证件2015-05-31162DB51/T648-2007自走式农业机械行驶证证件2015-05-31163DB51/T649-2007自走式农业机械号牌2015-05-31。
2015年发布的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1GB 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2GB 1014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脂3GB 1493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4GB 1496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胶原蛋白肠衣5GB 15193.1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6GB 15193.1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90天经口毒性试验7GB 15193.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致畸试验8GB 15193.1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殖毒性试验9GB 15193.1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慢性毒性和致癌合并试验10GB 15193.1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健康指导值11GB 15193.1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12GB 15193.2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慢性毒性试验13GB 15193.2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致癌试验14GB 15193.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15GB 1519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脂制品16GB 1732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17GB 1740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方便面18GB 1886.10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9GB 1886.1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又名冰蜡酸)20GB 1886.10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微晶纤维素21GB 1886.10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喹啉黄22GB 1886.10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罗望子多糖胶23GB 1886.10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一钠24GB 1886.10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偶氮甲酰胺25GB 1886.10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26GB 1886.11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天然苋菜红27GB 1886.11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28GB 1886.11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29GB 1886.11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菊花黄浸膏30GB 1886.1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紫胶(又名虫胶)31GB 1886.11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黑豆红32GB 1886.11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33GB 1886.11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基香茅醛34GB 1886.11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杭白菊花浸膏35GB 1886.11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1,8-桉叶素36GB 1886.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钠37GB 1886.12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酸38GB 1886.12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酸39GB 1886.1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40GB 1886.12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桃醛(又名γ-十一烷内酯)41GB 1886.12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α-己基肉桂醛42GB 1886.12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广藿香油43GB 1886.12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肉桂醇44GB 1886.12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芳樟酯45GB 1886.12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甲基环戊烯醇酮(又名 346GB 1886.12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香酚47GB 1886.13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庚酸乙酯48GB 1886.13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α-戊基肉桂醛49GB 1886.1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高锰酸钾50GB 1886.13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酸烯丙酯51GB 1886.13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枣子酊55GB 1886.13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十六醛(又名杨梅醛)56GB 1886.13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乙酰基吡嗪57GB 1886.13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百里香酚58GB 1886.14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八角茴香油59GB 1886.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没食子酸丙酯60GB 1886.14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α-紫罗兰酮61GB 1886.14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γ-癸内酯62GB 1886.14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γ-己内酯63GB 1886.14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δ-癸内酯64GB 1886.14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δ-十二内酯65GB 1886.14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氢香芹醇66GB 1886.14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芳樟醇67GB 1886.1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醛68GB 1886.15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甲酸香茅酯69GB 1886.15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甲酸香叶酯70GB 1886.1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71GB 1886.15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辛酸乙酯72GB 1886.15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 2-甲基丁酯73GB 1886.15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丙酯74GB 1886.15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橙花酯75GB 1886.15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松油酯76GB 1886.15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酸香叶酯77GB 1886.15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丁酸乙酯78GB 1886.15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异戊酸 3-己烯酯79GB 1886.16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正癸醛(又名癸醛)80GB 1886.16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棕榈酸乙酯81GB 1886.1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香兰素82GB 1886.16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6-二甲基-5-庚烯醛83GB 1886.16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甲基-4-戊烯酸84GB 1886.16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甲基丁酸 2-甲基丁酯85GB 1886.16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甲基丁酸 3-己烯酯86GB 1886.16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γ-庚内酯87GB 1886.16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大茴香脑88GB 1886.16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γ-十二内酯89GB 1886.1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紫胶红(又名虫胶红)90GB 1886.1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糖精钠91GB 1886.1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米92GB 1886.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93GB 1886.2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小花茉莉浸膏94GB 1886.2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桂花浸膏95GB 1886.2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96GB 1886.2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生姜油97GB 1886.3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可可壳色98GB 1886.3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99GB 1886.3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高粱红100GB 1886.3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桉叶油(蓝桉油)101GB 1886.3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102GB 1886.3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苍子油103GB 1886.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留兰香油104GB 1886.3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105GB 1886.3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薰衣草油109GB 1886.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110GB 1886.4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dl-酒石酸111GB 1886.4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抗坏血酸钙112GB 1886.4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低亚硫酸钠113GB 1886.4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玫瑰油114GB 1886.5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甲基-3-巯基呋喃115GB 1886.5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2,3-丁二酮116GB 1886.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117GB 1886.5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油抽提溶剂(又名己118GB 1886.5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己二酸119GB 1886.5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烷120GB 1886.5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丁烷121GB 1886.5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1-丁醇(正丁醇)122GB 1886.5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醚123GB 1886.5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石油醚124GB 1886.6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姜黄125GB 1886.6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花黄126GB 1886.6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硅酸镁127GB 1886.6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膨润土128GB 1886.6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129GB 1886.6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30GB 1886.6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黄色素131GB 1886.6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皂荚糖胶132GB 1886.6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甲基二碳酸盐(又名维133GB 1886.7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沙蒿胶134GB 1886.7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1,2-二氯乙烷135GB 1886.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焦亚硫酸钠136GB 1886.7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137GB 1886.7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138GB 1886.7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姜黄素139GB 1886.7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140GB 1886.8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141GB 1886.8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月桂酸142GB 1886.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钠143GB 1886.8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5‘-尿苷酸二钠144GB 1886.8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巴西棕榈蜡145GB 1886.8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刺云实胶146GB 1886.8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蜂蜡147GB 1886.8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富马酸一钠148GB 1886.8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草抗氧化物149GB 1886.9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硅酸钙150GB 1886.9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乳酸脂肪酸甘油酯151GB 1886.9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152GB 1886.9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5‘-肌苷酸二钠153GB 1886.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α-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154GB 1903.1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亚铁155GB 1903.1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乳酸锌156GB 1903.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L-盐酸赖氨酸157GB 1903.1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158GB 1903.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甘氨酸锌159GB 1903.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5’单磷酸腺苷162GB 1903.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锰163GB 1903.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铜164GB 1903.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亚硒酸钠165GB 192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冻166GB 196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167GB 2225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168GB 2415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运动营养食品通则169GB 271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淀粉制品170GB 27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腌菜171GB 272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味精172GB 272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173GB 273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腌腊肉制品174GB 273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175GB 27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蛋与蛋制品176GB 275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177GB 3060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1,3-二油酸-2-棕榈酸178GB 316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179GB 3160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180GB 3160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181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182GB 31622-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杨梅红183GB 3162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天然胡萝卜素184GB 3162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185GB 3163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氯化铵186GB 31632-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镍187GB 3163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珍珠岩188GB 32044-2015糖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89GB 32047-2015啤酒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90GB 4806.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奶嘴191GB 5009.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192GB 5009.12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铬的测定193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194GB 5009.1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锡的测定195GB 5009.17-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196GB 5009.211-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197GB 5009.22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198GB 5009.7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199GB 5009.7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200GB 5009.7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201GB 5009.8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202GB 709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罐头食品203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糕点、面包204GB 7100-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饼干205GB 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206GB 827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甜菊糖苷207GB/T 10789-2015饮料通则208GB/T 13209-2015青刀豆罐头209GB/T 13518-2015蚕豆罐头210GB/T 15684-2015谷物碾磨制品 脂肪酸值的测定211GB/T 18765-2015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212GB/T 18916.23-2015取水定额 第23部分:柠檬酸制造213GB/T 19855-2015月饼216GB/T 30357.3-2015乌龙茶 第3部分:黄金桂217GB/T 30357.4-2015乌龙茶 第4部分:水仙218GB/T 30357.5-2015乌龙茶 第5部分:肉桂219GB/T 31406-2015肉脯220GB/T 31479-2015与食品接触染色纸和纸板色牢度的测定221GB/T 31520-2015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222GB/T 31575-2015马铃薯商品薯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规程223GB/T 31576-2015动植物油脂 铜、铁和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224GB/T 31577-2015粮油检验 小麦粉损伤淀粉测定 安培计法225GB/T 31578-2015粮油检验 粮食及制品中粗蛋白测定 杜马斯燃烧法226GB/T 31579-2015粮油检验 芝麻油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227GB/T 31734-2015竹醋液228GB/T 31735-2015龙眼229GB/T 31738-2015农产品购销基本信息描述 总则230GB/T 31739-2015农产品购销基本信息描述 仁果类231GB/T 31740.1-2015茶制品 第1部分:固态速溶茶232GB/T 31740.2-2015茶制品 第2部分:茶多酚233GB/T 31740.3-2015茶制品 第3部分:茶黄素234GB/T 31742-2015皂荚多糖胶235GB/T 31743-2015动植物油脂 脉冲核磁共振法测定固体脂肪含量 直接法236GB/T 31748-2015茶鲜叶处理要求237GB/T 31751-2015紧压白茶238GB/T 31752-2015溴甲烷检疫熏蒸库技术规范239GB/T 31766-2015野山参加工及储藏技术规范240GB/T 31785-2015大豆储存品质判定规则241GB/T 31814-2015冻扇贝242GB/T 31816-2015水处理剂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定 凝胶色谱法243GB/T 32090.1-2015香料 第1部分:顺式-3-己烯-1-醇乙酸酯(乙酸叶醇酯)244GB/T 32090.2-2015香料 第2部分:顺式-3-己烯-1-醇(叶醇)245GB/T 32090.3-2015香料 第3部分:l-香芹酮246GB/T 32090.4-2015香料 第4部分:2-甲基丁酸乙酯247GB/T 32094-2015塑料保鲜盒248GB/T 32099-2015酵母产品分类导则249GB/T 32131-2015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方法 比色法250GB/T 32165-2015节水型企业 味精行业251GH/T 1106-2015蜂蜜中丙三醇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252GH/T 1109-2015蜂蜜中丙酮醛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53HG/T 4817-2015水处理剂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254HG/T 4819-2015水处理剂 铝酸钠255LS/T 3243-2015DHA藻油256LS/T 3244-2015全麦粉257LS/T 3245-2015藜麦米258LS/T 6111-2015粮油检验 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259LS/T 6112-2015粮食检验 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测定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260LS/T 6113-2015粮油检测 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 胶体金快速定261LS/T 6114-2015粮油检测 粮食中赭曲霉毒素A测定 胶体金快速定量法262NY/T 1049-2015绿色食品 薯芋类蔬菜263NY/T 1055-2015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264NY/T 1324-2015绿色食品 芥菜类蔬菜265NY/T 1325-2015绿色食品 芽苗类蔬菜266NY/T 1326-2015绿色食品 多年生蔬菜267NY/T 1405-2015绿色食品 水生蔬菜270NY/T 1714-2015绿色食品 即食谷粉271NY/T 2140-2015绿色食品 代用茶272NY/T 2672-2015茶粉273NY/T 2682-2015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274NY/T 2715-2015平菇等级规格275NY/T 2740-2015农产品地理标志茶叶类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写指南276NY/T 2741-2015仁果类水果中类黄酮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277NY/T 2742-2015水果及制品可溶性糖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278NY/T 2779-2015苹果脆片279NY/T 2780-2015蔬菜加工名词术语280NY/T 2781-2015羊胴体等级规格评定规范281NY/T 2782-2015风干肉加工技术规范282NY/T 2783-2015腊肉制品加工技术规范283NY/T 2784-2015红参加工技术规范284NY/T 2785-2015花生热风干燥技术规范285NY/T 2786-2015低温压榨花生油生产技术规范286NY/T 2791-2015肉制品加工中非肉类蛋白质使用导则287NY/T 2792-2015蜂产品感官评价方法288NY/T 2793-2015肉的食用品质客观评价方法289NY/T 2794-2015花生仁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近红外法290NY/T 2795-2015苹果中主要酚类物质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291NY/T 2796-2015水果中有机酸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292NY/T 2797-2015肉中脂肪无损检测方法 近红外法293NY/T 2798.10-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0部分:蜂294NY/T 2798.11-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1部分:鲜295NY/T 2798.1-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296NY/T 2798.12-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2部分:畜297NY/T 2798.13-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3部分:养298NY/T 2798.2-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2部分:大田299NY/T 2798.3-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3部分:蔬菜300NY/T 2798.4-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4部分:水果301NY/T 2798.5-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食用302NY/T 2798.6-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6部分:茶叶303NY/T 2798.7-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7部分:家畜304NY/T 2798.8-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8部分:肉禽305NY/T 2798.9-2015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9部分:生鲜306NY/T 2799-2015绿色食品 畜肉307NY/T 2819-2015植物性食品中腈苯唑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308NY/T 2820-2015植物性食品中抑食肼、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309NY/T 2821-2015蜂胶中咖啡酸苯乙酯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310NY/T 2822-2015蜂产品中砷和汞的形态分析原子荧光法311NY/T 5018-2015茶叶生产技术规程312NY/T 5295-2015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评价准则313NY/T 658-2015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314NY/T 843-2015绿色食品 畜禽肉制品315NY/T 895-2015绿色食品 高粱316NY/T 896-2015绿色食品 产品抽样准则317NY/T 902-2015绿色食品 瓜籽318QB/T 1351-2015云腿罐头319QB/T 1374-2015贝类罐头320QB/T 1375-2015鱼类罐头321QB/T 1733.1-2015花生制品通用技术条件324QB/T 1733.4-2015花生酱325QB/T 1733.5-2015油炸花生仁326QB/T 1733.6-2015烤花生仁和烤花生碎327QB/T 1733.7-2015烤花生328QB/T 1998-2015栗(豆)羊羹329QB/T 2743-2015泡菜盐330QB/T 2830-2015榨菜盐331QB/T 4791-2015植脂末332QB/T 4805-2015香料 乙酸三环癸烯酯333QB/T 4806-2015香料 四氢芳樟醇334QB/T 4807-2015香料 水杨酸叶醇酯335QB/T 4808-2015香料 水杨酸己酯336QB/T 4809-2015香料 十二腈337QB/T 4810-2015香料 罗汉果浸膏338QB/T 4811-2015香料 葫芦巴酊339QB/T 4812-2015香料 6-甲基-5-庚烯-2-酮340QB/T 4813-2015香料 3-甲基-5-苯基戊醇341QB/T 4814-2015香料 丙酸三环癸烯酯342QB/T 4815-2015香料 丙酸苏合香酯343QB/T 4816-2015香料 3,4,5,6,6-五甲基-3-庚烯-2-酮344QB/T 4817-2015香料 3,3-二甲基-5-(2,2,3-三甲基-3-环戊烯-1-基)-4-戊345QB/T 4819-2015食品包装用淋膜纸和纸板346QB/T 4848-2015食品工业用不锈钢管道安装及验收规范347QB/T 4849-2015葡萄酒中挥发性醇类的测定方法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348QB/T 4850-2015葡萄酒中挥发性酯类的测定方法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349QB/T 4851-2015葡萄酒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350QB/T 4852-2015起泡葡萄酒中二氧化碳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13C/12C)测351QB/T 4853-2015葡萄酒中水的稳定氧同位素比值(18O/16O)测定方法 同352QB/T 4854-2015橙汁中总糖和果肉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13C/12C)测定方353QB/T 4855-2015果汁中水的稳定氧同位素比值(18O/16O)测定方法 同位354QB/T 4891-2015冷冻调制食品技术规范355QB/T 4892-2015冷冻调制食品检验规则356QB/T 4893-2015软冰淇淋及软雪糕浆料357SB/T 11122-2015进口葡萄酒相关术语翻译规范358SB/T 11123-2015连锁企业酒类商品分销管理规范359SB/T 11124-2015肉类蔬菜流通追溯零售电子秤通用规范360SB/T 11125-2015肉类蔬菜流通追溯手持读写终端通用规范361SB/T 11126-2015肉类蔬菜流通追溯批发自助交易终端通用规范362SB/T 11140-2015快餐企业经营规范363SB/T 11141-2015餐饮企业连锁经营规范364SB/T 11142-2015餐饮服务经营者与消费者订立合同的规范要求365SB/T 11143-2015餐饮分餐服务操作规范366SC/T 3049-2015刺参及其制品中海参多糖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367SC/T 3203-2015调味生鱼干368SC/T 3210-2015盐渍海蜇皮和盐渍海蜇头369SC/T 3219-2015干鲍鱼370SN/T 0168-2015进出口食品中菌落总数计数方法371SN/T 0230.2-2015出口脱水大蒜制品检验规程372SN/T 0231-2015出口干制辣椒产品检验规程373SN/T 0400.1-2015进出口罐头检验规程 第12部分:口岸检验374SN/T 0400.2-2015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 第2部分:原辅材料375SN/T 0526-2015出口食品中增效醚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378SN/T 0626.4-2015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 叶莱类379SN/T 0626.9-2015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 第9部分:荸荠380SN/T 1020-2015出口干菊花检验规程381SN/T 1392-2015出口肉及肉制品中2甲4氯和2甲4氯丁酸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382SN/T 2204-2015食品接触材料 木制品类 食品模拟物中五氯苯酚的测定 气383SN/T 2273-2015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卫生技术规范384SN/T 2274-2015食品接触材料 检验规程 高分子材料类385SN/T 3063.2-2015航空食品 第2部分:生食(切)水果蔬菜制品微生物污染控制386SN/T 4089-2015进出口食品中高氯酸盐的测定387SN/T 4091-2015食品微生物学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388SN/T 4092-2015微生物学检测的胴体采样方法389SN/T 4103-2015猪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390SN/T 4120.1-2015出口食品接触产品 餐具和餐桌用凹形器皿 第1部分:备餐391SN/T 4120.2-2015出口食品接触产品 餐具和餐桌用凹形器皿 第2部分:不锈392SN/T 4121-2015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橄榄油模拟物中邻苯二甲酸酯393SN/T 4122-2015食品接触材料 纸、再生纤维材料 硼酸的测定394SN/T 4135-2015出口炒货类食品检验规程395SN/T 4136-2015出口芦荟干粉中芦荟甙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396SN/T 4137-2015出口水产品中二苯甲酮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残留量的测397SN/T 4138-2015出口水果和蔬菜中敌敌畏、四氯硝基苯、丙线磷等88种农398SN/T 4139-2015出口水果蔬菜中乙萘酚残留量的测定399SN/T 4140-2015出口鱼肉香肠和香精中多种杂环胺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400SN/T 4141-2015畜及畜产品中糖皮质激素残留量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法401SN/T 4142-2015动物源性产品中多种抗生素残留总量检测方法 微生物代谢402SN/T 4143-2015出口动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醇残留量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403SN/T 4144-2015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卡拉洛儿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404SN/T 4251-2015出口贝类中原多甲藻酸类贝类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405SN/T 4252-2015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咪唑脲苯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法406SN/T 4253-2015出口动物组织中抗病毒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一质407SN/T 4254-2015出口黄酒中乙酰甲胺磷等31种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408SN/T 4255-2015出口蘑菇罐头质量安全控制规范409SN/T 4256-2015出口普洱茶良好生产规范410SN/T 4257-2015出口食品中抗倒酯、脱叶磷、坐果安、赤霉素农药残留量411SN/T 4258-2015出口食品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方法412SN/T 4259-2015出口水果蔬菜中链格孢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一质谱/质413SN/T 4260-2015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测定 苯酚-硫酸法414SN/T 4262-2015出口乳及乳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415SN/T 4263-2015出口食品中多种食欲抑制剂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416SN/T 4264-2015出口食品中四聚乙醛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417SN/T 4265-2015食品接触材料 辅助材料 油墨中4一甲基二苯甲酮和二苯甲418SN/T 4266-2015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2,4,4一三氯-419SN/T 4267-2015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2,4一二氨基-6 420SN/T 4268-2015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2,4一二羟基二421SN/T 4269-2015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2-羟基-4- 甲氧422SN/T 4286-2015出口预包装食品麸质致敏原成分风险控制及检验指南423SN/T 4288-20150ptimum Intrasect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424SN/T 4317-2015出口食品中7种光引发剂迁移量的检测方法425SN/T 4318-2015出口食品中香豆素、6-甲基香豆素、二氢香豆素、7-甲氧426SN/T 4319-2015出口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427SN/T 4320-2015进出口小粒咖啡豆检验检疫规程428SN/T 4321-2015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食品模拟物中N,N'一二(2,6-429SN/T 4322-2015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双酚A残留量的测定 酶联免疫432SN/T 4332-2015新鲜水果中磷化氢熏蒸气体残留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法433SN/T 4333-2015苹果溴甲烷检疫熏蒸处理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434SN/T0260-2015出口谷朊粉检验规程435SN/T0800.4-2015出口粮食、饲料检验 第4部分:尿素酶活性测定方法436SN/T0801.5-2015出口动植物油脂检验方法 第5部分:熔点检验方法437SN/T3567.2-2015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2部分:霍乱弧菌438SN/T3567.3-2015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3部分:大肠杆菌O157:H7 439SN/T3567.4-2015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4部分:黄热病毒440SN/T3567.5-2015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5部分:沙门菌属441SN/T3567.6-2015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 第6部分:结核分枝杆菌442SN/T4351-2015水生动物及其产品中乙烯雌酚、甲孕酮液相芯片检验技术443SN/T4381-2015食品接触材料 纸、再生纤维材料 使用改性聚苯醚测定纸444SN/T4382-2015食品接触材料 纸、再生纤维材料 荧光增白的纸和纸板牢445SN/T4383-2015食品接触材料 糯米纸 聚乙烯醇(PVA)含量的测定 紫外446SN/T4394-2015出口食品中红木素和降红木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447SN/T4395-2015出口食品中磷化氢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448SN/T4396-2015出口食品中荧光增白剂85、荧光增白剂71和荧光增白剂11 449SN/T4397-2015出口食品中牦牛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450SN/T4413-2015转基因玉米品系检测 可视芯片检测方法451SN/T4414.1-2015出口食品热加工设备热分布检验规程 第1部分:蒸汽杀菌452SN/T4414.2-2015出口食品热加工设备热分布检验规程 第2部分:水杀菌锅453SN/T4414.3-2015出口食品热加工设备热分布检验规程 第3部分:蒸柜454SN/T4415-2015出口食品热加工设备杀菌检验规程 UHT杀菌机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玉米IE09S034及其衍生455农业部2259号公告-10-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耐除草剂水稻G6H1及其456农业部2259号公告-11-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基体标准物质定值技术规范457农业部2259号公告-1-2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双抗12-458农业部2259号公告-12-2转基因植物试验安全控制措施 第1部分:通用要求459农业部2259号公告-13-2转基因植物试验安全控制措施 第2部分:药用工业用转基460农业部2259号公告-14-2461农业部2259号公告-15-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 抗除草剂水稻 第1部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 抗除草剂水稻 第2部分462农业部2259号公告-16-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 耐除草剂油菜 第1部分463农业部2259号公告-17-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 耐除草剂油菜 第2部分464农业部2259号公告-18-2转基因生物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 第1部分:分子特征检测465农业部2259号公告-19-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玉米标准物质候选物繁殖与466农业部2259号公告-2-2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棉花标准物质候选物繁殖与467农业部2259号公告-3-2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定性PCR方法制定指南468农业部2259号公告-4-2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制定469农业部2259号公告-5-2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8及其470农业部2259号公告-6-20471农业部2259号公告-7-2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大豆MON87701及其衍生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大豆FG72及其衍生472农业部2259号公告-8-2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耐除草剂油菜MON88302及其473农业部2259号公告-9-20。
红茶品质因子权数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红茶品质因子权数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红茶是一种广泛消费的茶叶品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随着红茶市场的不断扩大,更多的人开始对红茶的品质产生了浓厚兴趣。
要评估红茶的品质,就需要了解其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对红茶品质因子的权数表进行详细讨论,为红茶的品质评估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介绍红茶生产过程、外观特征、香气特点、滋味特点、汤色特征、叶底特征、茶渣特征和水色特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红茶的品质构成和评价标准。
同时,对于红茶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说,本文将提供一份有关红茶品质因子的权数表,可用于对红茶的品质进行准确评估和比较。
结合这些信息和权数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茶的品质,指导购买和品尝红茶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在红茶行业中,这种权数表的使用也有助于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总之,红茶品质因子权数表是一项有益且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评估和比较红茶的品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红茶品质因素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更好地享受红茶所带来的独特魅力。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讨论红茶的品质因子权数表:2. 正文:详细介绍了红茶的生产过程、外观特征、香气特点、滋味特点、汤色特征、叶底特征、茶渣特征和水色特征。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红茶的品质。
3. 结论:在本部分中,我们将总结上述讨论内容,并列出红茶品质因子权数表。
该表将对各个品质因子进行量化评估,以便更准确地评价和比较不同红茶的品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对红茶的品质因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了解如何使用权数表来评估红茶的品质。
同时,读者还可以了解到红茶的生产过程、外观特征、香气特点、滋味特点、汤色特征、叶底特征、茶渣特征和水色特征在评价红茶品质时的重要性。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红茶的品质评估有所帮助。
道真红茶标准文本

ICST/GZSX 团体标准T/GZSX XXXXX—XXXX道真红茶(Daozhen black tea)(征求意见稿)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经济贸易局提出。
本标准由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经济贸易局、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遵义医科大学、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贵州博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道真自治县关子山茶叶有限公司、道真自治县松岭茶场、贵州茗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道真自治县泰和茶业有限公司、贵州武陵山茶叶有限公司、道真自治县银杉茶叶有限公司、道真仡佬族自治县智联电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金春、姜丹、李世显、阁世媚、冉孟婷、刘琳、张天雄、周绍均、胡引、李洁、骆科生、沈勇、王旭、杨世旭、冯乾红、王孝彦、秦臻、梁光月。
道真红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真红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道真红茶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10茶粗纤维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14487茶叶感官评审术语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2335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T23776茶叶感官评审方法GB/T30375茶叶贮存GB/T13738.2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DB52/T641贵州红茶DB52/T1000遵义红红茶NY/T1999茶叶包装、运输和贮藏通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
总灰分(质量分数)/(%)
≤
6.0
6.5
6.5
粉末(质量分数)/(%)
≤
1.0
1.0
1.0
粗纤维(质量分数)/(%)
≤
14.0
14.0
15.0
3
DB52/T 1000—2015 5.5 安全指标 5.5.1 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 5.5.2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4.1 按照原料标准,结合加工工艺和生产实际,遵义红红茶分为三个等级:特级、一级和二级。 4.2 产品的每一等级均应设实物标准样,为品质的最低界限,每两年更换一次。实物标准样的制备应 符合 GB/T 18795 的规定。
5 要求
5.1 原料要求 为嫩、匀、鲜、净的正常芽叶。各级别鲜叶应符合 DB52/T 1001 的规定。
红艳明亮
甜香高,持久 鲜爽醇厚 嫩匀红亮
一级 条索紧结,褐色较油润,金毫尚显,匀净
红亮
甜香高,尚持久 浓醇 红亮尚匀
二级 条索紧实,黄褐尚润,有金毫,尚匀净
红尚亮
香高
尚浓醇 红尚匀亮
2
表2 遵义红红茶(颗粒形)感官品质要求
DB52/T 1000—2015
等级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特级 颗粒细圆重实,乌褐油润,有毫,匀整 红艳明亮 甜香高,持久 鲜爽醇厚 红亮,匀整
6
DB52/T 1000-2015
6.2 试样制备 按 GB/T 8303 的规定执行。
6.3 水分 按 GB/T 8304 的规定执行。
6.4 水浸出物 按 GB/T 8305 的规定执行。
6.5 总灰分 按 GB/T 8306 的规定执行。
6.6 粗纤维 按GB/T 8310的规定执行。
6.7 碎末茶 按 GB/T 8311 的规定执行。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DB52/T 1000—2015 3.1
遵义红红茶 Zunyihong black Tea 以湄潭县境内及遵义市境内环境相似的周边地域的适制品种鲜叶为原料,按遵义红红茶 加工技术 规程要求加工而成,具有特定品质的红茶。
4 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3738.2 红茶 第二部分 工夫红茶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 GB/T 23776 茶叶感官评审方法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DB52/T 1001 遵义红红茶 加工技术规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红亮
甜香高,尚持久
浓醇
红亮尚匀
二级
尚紧直,乌褐,尚匀净
红尚亮
香高
尚浓醇
红尚匀亮
5.4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4 的规定;其它指标应符合 GB/T 13738.2 的规定。
表4 理化指标表
项
目
特级
指标 一级
二级
水分 (质量分数)/(%)
≤
5.5
6.0
6.0
水浸出物(质量分数)/(%)
≥
34.0
32.0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标签 8.1.1 标志
产品的标志应符合 GB 191 的规定。 8.1.2 标签
5
DB52/T 1000—2015 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8.2 包装 销售包装应符合 GB 23350 和 GH/T 1070 的规定。 运输包装应符合 GH/T 1070 的规定。
一级 颗粒圆结尚重实,乌褐尚油润,尚匀整 红亮 甜香高,尚持久 浓醇
红亮,尚匀整
二级 颗粒圆整尚紧实,乌褐较油润,较匀整 红尚亮
香高
尚浓醇 红尚亮,尚匀整
表3 遵义红红茶(直条形)感官品质要求
等级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特级 紧结挺直,黄褐,显金毫,匀净
红艳明亮
甜香高,持久
鲜爽醇厚 嫩匀红亮
一级 紧结尚挺直,黄褐,金毫尚显,匀净
II
DB52/T 1000—2015
遵义红 红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遵义红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分级和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 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遵义红红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5.2 产品基本要求 5.2.1 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2.2 不含非茶类夹杂物。 5.2.3 不着色,不添加任何物质。 5.3 感官品质
不同形状的遵义红红茶感官品质应分别符合表 1、表 2 和表 3 的规定。 表1 遵义红红茶(卷曲形)感官品质要求
等级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特级 条索紧细,褐色油润,显金毫,匀净
7.3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前须对感官品质、水分、净含量、碎末、非茶类杂物进行检验,或按合同要求进行 检验,检验合格后,附上合格证方能出厂。
7.4 型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按国家规定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即对本标准中5.2~5.6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 a) 新产品试制时; b) 产品工艺发生改变时; c) 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定期检验时; e) 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8.3 运输 应符合 NY/T 1999 的规定。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稳固、防潮、防
淋、防晒措施。装卸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挤压、碰撞。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 和混运。 8.4 贮存
应符合 GB/T 30375 的规定。在符合本标准贮存条件下,保质期为 36 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判定规则
7.5.1 凡有劣变、有污染、有异味者,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7.5.2 本标准所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的任一项目不合格者,该批产品பைடு நூலகம்为不合格。
7.5.3 本标准所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的全部项目合格者,该批产品判为合格。
7.5.4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 GB/T 8302 规定加倍抽样进行不合格项 目的复验,判定结果以复验结果为准。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5.6 净含量
定量包装产品的允许短缺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5.7 加工要求 5.7.1 生产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 GB 14881 的规定。 5.7.2 加工工艺要求
应符合 DB52/T 1001 的规定。
6 检验方法
6.1 感官品质 按 GB/T 23776 和 GB/T 14487 的规定执行。
I
DB52/T 100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湄潭县茶业协会、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国家茶及茶制品检验 监督中心(贵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蜜、张贝贝、罗召、潘勇辉、陈正芳、郑文佳、牟杰、陆洋、宋光林、李荣 华、朱丽。
6.8 安全指标
4
按 GB 2762 和 GB 2763 的规定执行。 6.9 净含量
按 JJF 1070 的规定执行。
DB52/T 1000—2015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产品以批为单位。以同一生长轮次、同级鲜叶原料加工的产品为一批。同批同级产品的品质应一 致。
7.2 抽样
抽样按 GB/T 8302 规定执行。
ICS 67.140.10 X 5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1000—2015
遵义红 红茶
Zunyihong Black Tea
2015 - 02 - 15 发布
2015 - 03 - 15 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发布
DB52/T 1000—2015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 2 5 要求 .............................................................................. 2 6 检验方法 .......................................................................... 4 7 检验规则 .......................................................................... 5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