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盆底肌电解读及应用基础

合集下载

低频电刺激在盆底功能障碍中的运用

低频电刺激在盆底功能障碍中的运用
中层:会阴深横肌
会阴深横肌 球海绵体肌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
低频电脉冲在盆底功能障碍中的运用
外层:会阴浅横肌
低频电脉冲在盆底功能障碍中的运用
盆膈
1.盆隔: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其上下 面的盆隔上下筋膜共同构成,有直肠通过, 作为盆腔的底,对托持盆腔脏器其重要的作 用
尿生殖膈
2.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 肌及覆盖于它们上下的尿 生殖隔上下筋膜共同组成 了尿生殖膈。作用封闭尿 生殖三角,加固盆底。男 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尿 道和阴道通过。
低频电脉冲在盆底功能障碍中的运用
个体化神经肌肉电刺激 治疗有效的关键是分清I类还是II类肌受损 原则:
5.阻断副交感神经传导到逼尿肌,抑制逼尿肌收缩20Hz,250μs;5Hz,200μs。 6 . 镇 痛 : Ten s : 5 0 - 8 0 Hz , 1 0 0 μ s, 1 0m i n , 最 小 电 流; 刺 激 内啡 肽分 泌 : 1 10Hz,200μs,15-20min,电流达到最大,不要让病人感到疼痛。 7.伴有痉挛可配合放松治疗:1-2Hz,300-400μs,15-20min. 8.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盆腹部肌肉协调收缩相结合。 9.体腔电极2次/周,10-15次/疗程。
尿失禁、排尿困难 、脏器脱垂、疼痛 、排便障碍、性功 能障碍等
低频电脉冲在盆底功能障碍中的运用
04
应用
1.低频电诊断 2.神经肌肉电刺激
盆底解剖及肌电生理特性
肛提肌毽弓
耻骨阴道肌 耻骨直肠肌 耻尾肌 髂尾肌
坐尾肌
盆底表面肌电募集
表面肌电募集
不同放置部位表面肌电募集结果
EMG电极一般放在肌腹中间。不要放在肌腱、不要放在肌肉边缘, 要与肌纤维方向平行。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89期 271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研究高丽丽,王招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 妇产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摘要:目的研究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318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9例。

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肌电刺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盆底器官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FIQ-7以及PFDI-2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对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盆底肌力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盆底肌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9.180本文引用格式:高丽丽,王招娟.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71,278.0 引言由于女性在妊娠期特殊生理状态的影响,导致患者在分娩之后,盆底支持结构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及功能障碍,大部分分娩后的女性或者老年女性将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1-2]。

大部分患此病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等,如果对产后患者处理不当则很可能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而使得患者的盆底肌功能下降,这将会使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更加严重。

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则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

本次研究主要以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为主,研究报道如下。

盆底肌功能评估

盆底肌功能评估

盆底肌功能评估
盆底肌功能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盆底肌群的力量和功能的方法。

盆底肌群是位于盆腔底部的肌肉和筋膜结构,起到支持盆腔器官的作用,如膀胱、子宫和直肠。

强健的盆底肌群对于维持尿液和粪便的正常控制以及性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盆底肌功能评估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来评估盆底肌群的力量、紧张度、协调性和耐力。

以下是常用的一些盆底肌功能评估方法:
1. 盆底肌力量评估:通过让被评估者收缩盆底肌群,然后用手指或指套进行试探,评估肌肉的力量。

一般采用4级评分,分别是无力、轻度、中度和强度。

2. 非侵入性的电测量法:通过在盆底肌群上放置电极,测量肌肉的活动电位,评估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客观的数据,但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

3. 压力测量法:通过在肛门或阴道插入压力传感器,测量盆底肌群对压力的反应,评估肌肉的紧张度和协调性。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信息,但对于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不舒服。

4. 盆底肌耐力评估:通过让被评估者收缩盆底肌群,并保持一段时间,来评估肌肉的耐力。

可以根据持续时间进行评估,一般要求持续收缩10秒以上。

除了以上方法,医生还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和进行盆腔检
查来评估盆底肌功能。

盆底肌功能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盆底肌情况,指导治疗和康复计划的制定。

对于存在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时的评估和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报告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报告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报告
委托单位:xx医院妇产科
检测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
评估对象:xxx女士
评估时间:2021年5月15日
一、评估目的
为了了解xxx女士盆底表面肌肉的收缩情况,进行盆底肌肉功能的评估。

二、评估方法
使用xx型肌电仪器对xxx女士进行了盆底表面肌电图检测,共进行了3次重复测量,每次测量时间为10秒。

三、评估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EMG(肌电图)信号峰值:0.80μV。

2.肌肉收缩次数:共收缩了28次。

3.肌肉平均收缩幅度:3.0μV。

4.最大肌肉收缩幅度:6.0μV。

综合以上结果,xxx女士盆底表面肌肉收缩能力在正常范围内。

四、评估建议
1.建议xxx女士加强盆底肌肉锻炼,维持肌肉功能。

2.建议xxx女士应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等行为,对盆底肌功能有利。

3.建议xxx女士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对盆底肌肉功能有不良影响。

以上为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报告,望xxx女士按照建议进行盆底肌肉锻炼,维持身体健康。

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康复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巧

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康复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巧

盆底康复治疗盆底康复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巧盆底康复治疗是一种旨在帮助患者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和减轻相关症状的康复方法。

盆底肌肉是支撑和控制盆腔内脏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盆底肌群和其上覆盖的筋膜。

盆底肌肉的功能失常可能导致尿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盆底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巧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盆底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了解盆底肌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盆底肌肉由骨盆底肌群和其上覆盖的筋膜组成。

骨盆底肌群主要包括会阴肌、阴道肌、直肠肌等。

这些肌肉的功能包括支撑和控制盆腔内的脏器,维持尿液和大便的正常排出,以及参与性功能等。

了解盆底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其次,评估盆底肌肉功能的方法。

盆底肌肉功能评估是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检查盆底肌肉的力量、耐力、协调性等方面来评估其功能状态。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检查盆底肌肉收缩和松弛的能力、盆底肌肉电生理检测等。

此外,了解盆底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盆底康复治疗的原则是个体化、全身性和综合性。

个体化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治疗的内容和方式等。

全身性是指盆底康复治疗应该与全身其他系统的康复相结合,提高整体康复效果。

综合性是指盆底康复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康复医师、护理师、物理治疗师等的参与。

盆底康复治疗的实践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肌肉锻炼是盆底康复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

通过盆底肌肉锻炼,可以增加盆底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协调性。

常见的盆底肌肉锻炼方法包括盆底肌肉收缩和松弛的训练、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

其次,康复器械的应用。

康复器械是辅助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康复器械包括电刺激仪、按摩器、生物反馈仪等。

这些器械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膀胱训练和排便训练也是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

盆底康复电刺激实训报告

盆底康复电刺激实训报告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已成为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电刺激技术在盆底康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为了深入了解电刺激技术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盆底康复电刺激实训,现将实训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盆底康复电刺激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电刺激设备的使用技巧。

3. 了解电刺激技术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4. 提高自身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认识。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了解盆底解剖生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电刺激技术的基本原理等。

2. 设备操作:学习电刺激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设备连接、参数设置、治疗程序启动等。

3. 实际操作:在专业指导下,为患者进行电刺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数据记录。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探讨电刺激技术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通过查阅文献、参加讲座等方式,系统地学习了盆底康复电刺激的相关知识。

2. 设备操作:在专业指导下,掌握了电刺激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设备连接、参数设置、治疗程序启动等。

3. 实际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为患者进行了电刺激治疗,治疗过程如下:(1)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2)将电极片贴于治疗部位,确保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

(3)根据患者病情,设置合适的电刺激参数,如频率、强度、脉宽等。

(4)启动治疗程序,观察患者反应,并根据需要调整参数。

(5)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并告知注意事项。

4. 数据分析: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电刺激技术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五、实训结果1. 患者症状改善:经过电刺激治疗,大部分患者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 肌力增强:治疗过程中,患者盆底肌力逐渐增强,肌电图显示肌肉收缩幅度增大。

3. 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自信心增强。

盆底物理治疗阅读札记

盆底物理治疗阅读札记

《盆底物理治疗》阅读札记一、盆底物理治疗基本概念与原理盆底物理治疗是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主要基于物理学原理,通过特定的物理手段来改善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缓解相关症状,促进康复。

盆底物理治疗的基本概念在于利用物理因子(如电、热、光、声等)作用于人体,通过刺激和激活机体的自然修复机制,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方法重视机体的整体性和自然恢复能力,旨在通过外部物理刺激来激发身体内部的自我修复能力。

电刺激原理:通过电极片或针灸针等载体,将特定的电流导入盆底肌肉组织,刺激肌肉收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协调性。

热疗原理:利用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盆底肌肉,缓解疼痛和紧张感。

激光治疗原理:利用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加速组织修复,改善微循环。

声波治疗原理:通过声波的物理效应,深入组织内部,产生微震动作用,有助于消除炎症、减轻水肿,促进组织修复。

盆底物理治疗适用于多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盆腔疼痛、产后盆底恢复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盆底物理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和认可。

1. 盆底生理结构简述盆底生理结构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阅读《盆底物理治疗》我了解到盆底区域涵盖了复杂的解剖结构,包括多个器官、组织和骨骼。

该区域涵盖了肛门、膀胱、子宫以及相应的韧带和肌肉等。

这一结构的完整性和健康对于身体的整体功能发挥至关重要,对于盆底的理解,我们要从它涉及的部位说起。

肛门区域是重要的排放口,同时也在维持肠道正常运作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膀胱和尿道控制着排尿过程,因此涉及到液体排出的平衡与控制机制。

再者是女性的子宫,这个重要的生殖器官也与其他结构相互协作维持正常的生理循环和生命过程。

接着便是复杂的骨骼、韧带和肌肉系统,这些肌肉在支撑和调节各个器官功能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盆底肌治疗仪的治疗原理

盆底肌治疗仪的治疗原理

盆底肌治疗仪的治疗原理盆底肌治疗仪是一种用于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医疗器械。

它通过特殊的技术和原理,帮助恢复和改善盆底肌的功能,并缓解因盆底肌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和疾病。

盆底肌治疗仪的治疗原理主要包括电刺激和肌肉训练。

1. 电刺激原理:盆底肌治疗仪通过电刺激技术,向盆底肌施加电脉冲,以刺激肌肉收缩和放松,从而达到恢复盆底肌功能的目的。

电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盆底肌肉纤维,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促使肌肉收缩。

而这种刺激会产生肌肉收缩反应,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耐力,并逐渐改善盆底肌的松弛程度。

2. 肌肉训练原理:盆底肌治疗仪通过肌肉训练,帮助患者了解盆底肌的位置、结构和功能,通过特定的训练动作,以加强和调节盆底肌的收缩和松弛能力。

盆底肌治疗仪通常配备了训练程序和指导,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进行个性化的肌肉训练。

通过持续的训练,增加盆底肌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提高盆底肌的功能,减轻盆底肌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

3. 其他治疗原理:盆底肌治疗仪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其他原理,辅助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

例如,通过热疗原理,提高盆底肌的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促进盆底肌的营养和修复。

通过超声波原理,改善盆底肌的弹性和柔韧性,减轻盆底肌肉的僵硬和疼痛。

通过生物反馈原理,让患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盆底肌的状态和活动,提高自我训练的效果。

盆底肌治疗仪的治疗原理基于生理学、电生理学和运动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

它的出现为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非侵入性、安全有效、舒适方便等优点。

在临床实践中,盆底肌治疗仪已被广泛应用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如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方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通常可以明显感觉到盆底肌的改善,症状得到了缓解或彻底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盆底肌治疗仪在治疗盆底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效果和治疗效果仍然与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正确使用盆底肌治疗仪、坚持规律训练、配合生活习惯的调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85分 采用家用盆底康复训练器
• 治疗1-2个疗程
60-80分
>60分 • 治疗2-3个疗程
一般一个疗程为10-15次 尿失禁患者建议治疗至少15次
二、腹部-盆底生物动力学
腹部-盆底生物动力学
腹部-盆底生物动力学 是对盆腔内脏器官静态和 动态的研究。
盆腔器官有三个支持系统: 1.主动支持系统——由盆底肌构成 2.被动支持系统——由筋膜组织构成 3.混合支持系统——由骨骼和韧带构成
阶段 步骤 监测指标 参考值
解释
混合肌 收缩测

收缩
平均值
30-40uv (35uv)
幅值降低常见于产后,尿失禁,粪 失禁,器官脱垂等
变异性 <0.2
变异性过大常见于慢性盆底痛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解读
慢肌收缩测试是记录和评估盆底肌的耐力功能,它有 助于评估参与持久性收缩的肌纤维的类型。
阶段 步骤 监测指标 参考值
盆底表面肌电图
sEMG是一种无创技术,通过皮肤表面电极采集肌肉运动电 位,用来观察肌肉运动单位的募集形式。因此用来评估、记录和 治疗肌肉相关性疾病。
目前的表面机电技术可以处理非常复杂的信号,结合有效的 数据库和评估治疗方案。
盆底表面肌电图
表面肌电信号的处理:干扰
注意休息阶段的强人工心脏干扰
盆底表面肌电图
三、电刺激的应用基础
电刺激基本概念
电刺激:是根据组织器官的 电生理特性,通过皮肤电极 、腔内电极或经皮植入刺激 器等予以脉冲电流,唤醒本 体感受器,调节神经肌肉兴 奋性,使肌肉被动进行收放 锻炼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镇痛等。
频率:单位时间内脉冲的数 量用每秒钟的脉冲数表示。 每秒钟交流电循环的数量用 Hz表示。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兴奋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 平滑肌收缩,刺激组织释放内源性
内啡肽止痛 阻断痛觉传导 兴奋迷走神经,扩张局部动脉
解痉
(如肛提肌收缩)发挥作用 时,盆腔脏器沿着一个圆弧 向上和向前的移动。
盆腔脏器的位置移动, 由盆筋膜壁-脏层的协同作用 完成。
很明显,当盆筋膜功能 不全,纤维化以及多重粘连 将限制盆腔脏器的活动。
盆腔脏器动力学
4.Valsalva的脏器移动理论:
当盆腔脏器被推压(挤压 )时,盆腔脏器沿圆弧向下和 向后移动。
解释
慢肌收 缩测试
耐受 测试
平均值
25-35uv (30uv)
变异性 <0.2
后前10秒 比值
0.8-1.2
幅值降低常见于器官脱垂
增大常见于尿失禁和产后,反映了 盆底肌稳定性下降
下降提示盆底肌耐力下降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解读
后基线测试是记录和评估盆底肌肉在一系列活动之后 的疲劳恢复功能。
阶段 步骤 监测指标 参考值
脉宽:一个单位脉冲中所有 相开始与结束的时间。
电刺激基本概念
波形:在电流(或电压) 的时间图上,使用术语表 示脉冲或周期相的几何形 状。常用形状包括:矩形 、方形、三角形、锯齿形 、正弦形和脉动形。 通断比:是指脉冲电流的 持续时间与脉冲间歇时间 的比例。
矩形不对称非 平衡交流电
矩形不对称 平衡交流电
盆底肌电解读及应用基础
盆底康复中心 黎培培
一、盆底肌电解读基础
盆底肌肉类型
Ⅰ型肌纤维:等位收缩,维持时间 长且连续,不易疲劳。 耻骨阴道肌,耻骨直肠肌70% 耻尾肌90% 髂尾肌,坐尾肌68%
Ⅱ型肌纤维:等张收缩,快速且简 捷,易疲劳。 ⅡA(快收缩氧化酵解型)红纤维 ⅡB(快收缩酵解型)白纤维
后基线 测试后 测试 基线
平均值 变异性
2-4uv <0.2
解释
过低常见于尿失禁或产后;过高 易导致盆底肌缺血,常见于慢性
盆腔痛、尿潴留、便秘等
变异性过大常见于慢性盆底痛
如何评价盆底肌电得分?
80分以上视为基本正常 (除个别值偏离正常太远)
>85分 • 建议采用家用盆底康复训练器 • 根据患者主观意愿治疗一个疗程或
电刺激参数设置
频率 (Hz)
8-33 20-50 40-80 100
50
1-10
50-100 20-40
1-2
脉宽 (us) 320-740 160-320 20-160
200 100-200
200
100 200-300
300
工作休息 时间比
1:1 1:2 1:3
治疗作用
Ⅰ型骨骼肌纤维收缩 ⅡA型骨骼肌纤维收缩 ⅡB型骨骼肌纤维收缩 放松电刺激,抑制交感神经
表面肌电信号的处理:心电干扰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
标准评估:① 60s前基线静息状态 ② 5次快速收缩,每次收缩前放松10s ③ 5次持续收缩和放松/收缩10s,放松10s ④ 60s耐久收缩 ⑤ 60s后基线静息④状态
快速筛查:① 5s前基线静息状态 ② 32s快速收缩(5次),每次收缩前放松5s ③ 18s持续收缩(收缩前放松2s,上升、下降各
盆腹动力的功能
使身体功能——盆腹腔器官功能,在静息 和活动状态下保持协调一致。
盆腔脏器动力学
1.耻骨阴道肌的作用: 当耻骨阴道肌收缩时
,会阴中心腱向上和向前 移动(行阴道外检时可以 看到和感觉到),这一移 动受深层横向牵引作用限 制。
因此,耻骨阴道肌可 以牵引尿道和尿道壁向上 ,具有括约肌功能。
腹肌参与度对盆底肌电评分的影响
预览波形可分别观察 到腹肌和阴道肌的收 缩情况,其中蓝色是 腹肌收缩情况,了解 收缩过程中有无腹肌 参与,观察是否盆腹 收缩协调。
患者掌握正确盆底肌 收缩后经过一段时间 锻炼得分反而下降, 可浏览前次评估波形 ,了解有无腹肌参与 导致的得分误差。
腹肌参与度:相关性小 ???
这一活动是通过前方支持
系统的伸缩性实现。
盆底
盆腔脏器的活动是通过盆 筋膜壁层、盆筋膜脏层与盆底 肌肉协同作用来完成。
耻骨联合 前方支持系统
后方支持系统 脏器
尾骨
骶骨
盆腔脏器动力学
盆-腹腔是一个静态同时具有动态功能的整体 腹腔内脏器官的位置具有可移动性
内脏器官由自己范围内的移动——能动性 康复治疗关键——腹部和盆腔脏器的协调移动
<0.5s
幅值降低常见于产后,尿失禁,粪 失禁,器官脱垂,性体验下降等
募集时间延长常见于尿失禁
放松 恢复时间 <0.5s 放松时间延长常见于慢性盆腔痛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解读
混合肌收缩测试是记录和评估兴奋性和紧张性收缩时 肌纤维的功能,帮助确定参与收缩的肌纤维类型、收缩程 度以及收缩对静息电位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 盆底肌肉收缩时,人体可以控制腹部 肌肉收缩或不收缩。
异常情况下 在身体运动时腹压突然增加,盆底肌 肉不能有效收缩以抵抗受到腹部压力而收缩。在盆底 肌肉收缩时,不能控制腹部肌肉收缩或同步收缩。
盆腹肌电不协调
如果盆底肌收缩时人们无法控制腹肌的参与,就 是我们所说的盆腹肌收缩不协调了。所以,盆腹收缩 不协调的肌电表现波形存在一致性。
盆腔脏器动力学
2.盆筋膜壁层-脏层的协同 作用:
盆筋膜脏层
盆筋膜脏层是由盆筋膜 壁层折转到脏器的表面的直 接连续,形成各脏器的筋膜 。盆筋膜脏层的活动与盆底 脏器的活动相肛提肌收缩时,盆筋
膜脏层帮助盆腔脏器向上和 骨盆的骨骼
向前移动。
盆隔
盆腔脏器动力学
3.盆腔脏器移动 当盆腔器官的支持系统
0.5s,持续收缩10s,收缩后放松5s) ④ 5s后基线静息状态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解读
前基线测试是测试安静状态下盆底肌肉sEMG的振幅及 其变动情况,进行静息状态的评估。
阶段 步骤 监测指标 参考值
前基线 测试前 测试 基线
平均值 变异性
2-4uv <0.2
解释
过低常见于尿失禁或产后;过高 易导致盆底肌缺血,常见于慢性
肌张力: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 紧张度。
肌力: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电活动:测试肌肉各种状态下的电生理活动,借以判断神经 和肌肉的功能状态。
高张力与过度肌电活动 低张力与肌电活动减弱
关系不 绝对
盆底肌肉功能标准
高张力盆底痛患者,新发病一年内,静息肌电值>4uv,属于高 张力 病程越长,静息肌电值越低,病程>5年者静息肌电活动降低、 正常或低下,快肌放松时间延长,接近或大于0.5s
协调—正常盆底功能
盆底组织与盆腔脏器协调,共同维护并完成正常 的盆底功能。
正常情况下 盆底肌肉收缩时,人体可以控制腹部 肌肉收缩或不收缩。
异常情况下 在身体运动时腹压突然增加,盆底肌 肉不能有效收缩以抵抗受到腹部压力而收缩。在盆底 肌肉收缩时,不能控制腹部肌肉收缩或同步收缩。
协调—正常盆底功能
盆底组织与盆腔脏器协调,共同维护并完成正常 的盆底功能。
盆腔痛、尿潴留、便秘等
变异性过大常见于慢性盆底痛
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解读
快肌收缩测试是记录和评估盆底肌sEMG在盆底肌快速 收缩时的最大振幅和进行快速抽动的反应速度,对快肌纤 维的功能状态评估。
阶段 步骤 监测指标 参考值
解释
快肌收 缩测试
快速 收缩
收缩 起始
最大值
35-45uv (40uv)
募集(上 升)时间
什么是肌电?
肌电是神经肌肉微弱电信号的集合,神经肌肉早期的功能 障碍表现为肌电信号的异常,长期的病理状态超出神经肌肉代 偿功能范围时才出现临床症状,固表面肌电可作为早期筛查工 具,反映了基本的盆底生物力学能力。
一般而言,低的肌电活动反映低张性疾病;高的肌电活动 反映高张性疾病。
区别三个概念
肌张力、肌力和肌电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