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脑出血病人瘫痪肢体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病人瘫痪肢体的早期康复护理

的后 遗 症 , 失语 、 瘫 、 去 生 活 自理 能 力 等 ] 这 些 后 遗 症 如 偏 失 。
均 在 短 时 间 内不 会 恢 复 , 不 及 时 进 行 治 疗 和 护理 , 增 加 病 人 如 可
的致残率及致残程 度, 家庭和社会带来 不同程度的负担 。 给
l 临床 资料
2 15 1 翻 身 采 用 B bt . .. o ah手 位 ( 患 手 拇 指 放 与 健 手 拇 指 将
上 方 , 指 交 叉 握 手 ) 肘 关 节 伸 展 , 举 上 肢 至肩 前 曲 9 。 , 十 。 上 O位 向
对 20 04年 ~2 0 0 5年 在 我 院 神 经 内 科 的 4 O例 脑 出 血 病 人 均 按 第 4届 全 国 脑 m管 病 会 议 的 脑 出 血 、 梗 死 诊 断 标 准 而 确 脑
健 侧 翻 身 时 , 健 腿 插 入 患 腿 下 方 , 健 腿 抬 起 患 腿 即 可 转 向 健 将 用
侧 , 十 站 在 病 人 背 侧 轻 扶 病 人 臀部 即 可 顺 利 翻 身 。 护
2152 平移 ... 至健侧 。 2 15 3 ... 搭 桥 运 动 训 练 两 下 肢 屈 膝 , 两 膝 屈 起 并 拢 , 使 两脚 先 将 健 足 插 入 患 足下 方 , 健 足 勾 住 患 足 向 健 用
2 1 5 5 起 坐 训 练 将 健 腿 伸 于患 腿 下方 , 患 腿 带 至 床 侧 , . . . 将 病 人 转 至 侧 卧位 并 以 健 侧 前 臂 支 撑 躯 干 , 头 抬 至 直 立 位 时 , 将 用
维普资讯
家庭 护 士 2 0 0 8年 9月 第 6卷 第 9期 下 旬 版 ( 第 1O期 ) 总 2

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

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

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1. 措施目的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脑出血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其目的、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

2. 控制危险因素目的:•减少再次发生脑出血的风险。

### 实施步骤:•定期测量血压并保持在正常范围。

•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病。

•避免吸烟和饮酒。

### 预期效果:•减少再次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

3. 康复训练目的:•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 实施步骤:•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冷敷等,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

•言语治疗:通过语音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言语能力。

•运动康复: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如步行、平衡训练等,恢复运动功能。

### 预期效果:•帮助患者恢复部分或全部受损的神经功能。

4. 心理支持目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实施步骤:•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

•鼓励参加康复小组或心理咨询活动。

### 预期效果:•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 日常生活护理目的:•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 实施步骤:•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和日常活动,如洗漱、穿衣等。

•提供必要的辅助工具,如助行器、轮椅等。

•帮助患者规划合理的饮食和休息。

### 预期效果:•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独立生活能力。

6. 家庭支持和教育目的:•提供家庭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应对脑出血。

### 实施步骤:•为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如康复护理知识、急救技能等。

•组织康复宣教活动,提供康复指导和建议。

•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

### 预期效果:•提高家属的护理水平,增强他们的支持能力。

7. 定期随访目的:•监测患者康复进展,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实施步骤:•每隔一段时间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包括身体检查、功能评估等。

脑出血病人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脑出血病人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
受 损 害 的 运 动 传 导路 重 新 建 立 起 来
3 3 健 肢 功 能 的 维 持 能 促 进 患 肢 的 康 复 脑 出血 患 者 则 出 .
运 动模 式 进 行 诱 发 训 练 。按 照 患 者 肢 体 动 能 所 处 的 阶 段 不
同采 取 不 同的 康 复 训 练 。主 要 包 括 : 良肢 体 的 摆 放 , 动 按 被
流 程 中的 重 要 环 节 , 康 复 训 练 的 针 对 性 的依 据 , 避 免 重 是 应 训 练 轻评 价 , 则将 使 康 复 训 练 走 向 盲 目。 运 用 护 理 程 序 的 否 理论 贯穿 在 整 个 康 复 训 练 的 全 过 程 , 到 时 时 评 价 。对 于 处 做
张 荣
漯 河 医 学 高等 专 科 第 三 附属 医 院 漯河 4 20 600
【 键 词 】 脑 出血 ; 体 功 能 ; 复护 理 ; 动 功 能 障 碍 关 肢 康 运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 435 【 文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 文
1 脑 出血 患者 肢 体 功 能 障 碍 的 资 料 及 评价
摩并 活动关节 , 动按摩肌 肉 , 动运动 : 上训 练深呼 吸, 被 主 床 肢 体 的 主 动 活 动 和 躯 体 的 翻 动 , 床 上 活 动 过 渡 到 坐 位 练 从
习 , 过 渡 到 直 立 练 习 , 直 立 练 习 中 应 观 察 患 者 心 率 , 压 再 在 血
与 呼 吸 的变 化 。在 训 练 的 过程 中加 强 体 位 变 换 训 练 , 位 姿 坐 势 的 矫 正 , 位 重 心 转 训 练 , 肢 负 重 、 撑 训 练 , 衡 反 应 坐 下 支 平

脑出血康复(5篇)

脑出血康复(5篇)

脑出血康复(5篇)脑出血康复(5篇)脑出血康复范文第1篇急性脑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及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

而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在其病后的前3个月内,特殊是最初几周内变化最快。

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发病2年后,不会有明显变化。

所以早期的功能锻练,特殊是急性期患者的康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

1 休息、活动指导1.1 急性期应肯定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输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爱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出血。

1.2 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1.3 抬高床头15度~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使颅内压下降,减轻脑水肿。

1.4 昏迷病人平卧,头侧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以防误吸,确保呼吸道通畅。

1.5 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开头在床上、床边、下床的主动训练,时间从5~10分钟/次开头,渐至30~45分钟/次,如无不适,可作2~3次/日,不行过度用力憋气。

2 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力量,改善脑循环。

不食刺激性食物,嘱病人戒烟,削减饮酒,避开食用肥肉、猪肉、蛋黄、带鱼和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肉类以鱼虾、瘦肉、禽肉等为佳。

为使病人保持大便通畅,可多食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纤维食物。

急性期病人赐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日),因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

食物温度相宜,过热可能烫伤口腔黏膜,过冷易致腹泻,影响汲取。

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反呛时应暂停休息,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昏迷不能进食者鼻饲流质4~5次/日,200~300 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消毒冷却后再喂。

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开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摘要】本文探讨了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然后重点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以及康复护理的实施方式和关键要点。

接着对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指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康复护理的更有效实施方式以及评估方法的优化。

综合评价显示,早期康复护理是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重要途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康复护理、肢体运动功能、早期治疗、效果评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实施方式、关键要点、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综合评价。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脑功能障碍和肢体瘫痪。

脑出血偏瘫患者在生活中常常遭遇到肢体功能障碍的问题,此时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早期介入和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修复和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已经逐渐得到重视,然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旨在探讨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康复护理方法的实施方式,关键要点和效果评估,明确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并为进一步提高康复护理效果提出建议。

脑出血术后病人早期康复干预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术后病人早期康复干预的护理体会

吃饭 、 洗漱 、 扣扣 子、 头 、 梳 穿衣 服等 日常 生活 活动 训练 , 练时 训 采取正确坐位 。床上坐位 时 , 禁忌采 用半 卧位 , 病人 身后垫一 大 靠枕 , 使躯干保持 直立 , 髋关节 屈曲 9 。用 移动的床上桌 进行 训 O,
练 。如病情许可 , 可让 病人 下床进 行训 练 , 坐椅 子 时 , 干 同样 躯 保持伸直 , 、 、 髋 膝 踝关 节呈 9 。 0。 2 4 语言功能 的训 练 . 语 言训 练也 是越 早越好 。矫正 病人 发 音 口形 , 给病 人示 范 , 指导 病人 自照镜 子 , 视矫 正发音器 官 并 用
防 止 颅 内压 骤 然 波 动 。 能 否 早 期 诊 断 和 治 疗 是 改 善 患 者 预 后 的 关 键 , 早 期 诊 断 而
断[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95 1 ( ) 2 2 J. 19 ,1 4 :4 . [ ]郝孟 然 , 3 张雪雁 . 颅脑损伤综合征 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 ] 护 J.
可达 5 % ~ 0 。 0 6%
体 功能恢 复越好 。早 期 康 复 是指 病 人 手术 后 只 要 生命 体 征稳 定, 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 4 即可 进行康 复训 练。但 以不 8h后
生命体征 、 内压及神经系统体 征的变化 , 颅 发现 异常及 时报告 医
迟发性颅 内血肿 发生 后常加 重病 情 , 加病 人的病 死率 和 增
生 , 到早发现 、 断 、 做 早诊 早治疗 , 以降低 患者 的病 死率及 伤残程
度,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和生 活质 量。
4 参 考 文 献
病残率 , 须加 强防范 。( ) 必 1 患者 应绝对 卧床 休息 , 免过度 的 避
活动和情绪激动 ; 2 烦 躁者 可遵 医嘱适 当给予镇 静 药 ; 3 搬 () () 动患者时动作应轻柔 , 避免 颈部扭 曲及 头部剧 烈震 动 ;4) ( 吸痰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脑出血是一种危害巨大的疾病,患者术后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期。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患者病情变化、康复效果、社会和心理方面三个方面对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一、患者病情变化早期康复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以达到尽早康复的目的。

在脑出血术后的早期,患者常常处于昏迷状态或不能独立行走等情况。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

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肢体力量,促进肌肉退化的恢复。

床边日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被动康复运动,促进肢体运动的恢复,避免肌肉萎缩和冻结现象。

此外,在患者的病房内适当地进行康复训练,还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心肺功能,缓解呼吸不畅等症状。

二、康复效果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达到最大化。

针对患者不同的康复需求,康复护理师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例如,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口腔肌肉训练计划,提高其吞咽能力;对于不能自主行走的患者,应该进行床边起床和下床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还可以预防和缓解术后并发症。

例如,卧床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不能自主行走的患者,应该采用加强肌肉按摩和床位转移等措施进行预防。

三、社会和心理方面脑出血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期,这对患者本人和家庭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心理负担。

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病后生活的质量,缓解其精神压力,并降低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早期康复护理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对于康复后回到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康复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提高,便于患者康复期间获得更好的支持和照顾。

总之,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

正确地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可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提高康复效果,缓解心理负担,降低经济负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患者康复后回到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
复。
小时 , 每周 5次 , 持续 2周 。共 1 O天 的治 疗 。经典的 CMT强 调 的是 限制 患者 健 I 侧肢体 的运 动 , 强制患者使用患侧肢体完 成 日常功能 活动 。
讨 论
关键 词
护理
脑 出血偏瘫
早 期 康 复 治 疗
di 1. 9 9j i n 10 —6 4 . 0 0 o:0 36 /.s . 0 7 s 1x 21.
双下肢能独立完 成重 心转移 时可练 习行 走。行走时应先在 护士 的搀扶 下进行 训
正确 的训练方法 , 将康 复知识贯 穿于 E常 l 生活之 中, 很好地促进 了患者运动功能及
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
2 许樟荣. 老年患者糖尿病 教育. 解放 军保健 医学杂志 ,9 9 1 2) 1 19 ; ( :O一1 . 3 3 马学毅. 代糖 尿病诊 断治疗 学. 现 北京 : 人
稳、 颈项酸痛疲 乏 、 力 、 欲不 振 、 无 食 记忆 力减退 、 痴呆 、 抑郁 等。
以神经肌肉促进 技术 为 主的综合 运 动疗 法是脑 卒 中患者康 复 中应 用最广 泛
的治疗方法 , 期康 复训 练可以通 过改变 早 脑部受损 区域 某些 蛋 白的基 因表达而促 进新生突触的侧支发芽 , 激发在正常情 况 下处于潜伏状态的突触 , 形成新 的神经通 路以重建轴突联系 , 并增强健侧大脑半球 相应 皮质 的代偿作用 , 从而促进运动功能 的恢 复。本 文对急 性脑卒 中患 者进行 早 期护理干预 , 同时对患者陪护进行相关康 复知识 的培训与指导 , 患者及 家属 掌握 让
复训练 。
练, 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 日常生活活动
2 20 6 70山东寿光 市人 民医院神经外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吉林省德惠市市医院卢佳【摘要】目的:肢体恢复护理有利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或消除患者功能残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

方法:本文通过对30例脑出血患者瘫痪肢体采取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可促进其瘫痪肢体的恢复。

结果:开展系统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康复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可提高患肢的肌力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结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可以减轻肌肉萎缩、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和足下垂、内翻等常见继发障碍,为恢复期康复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同时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对疾病的控制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脑出血;肢体康复护理;效果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

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

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2]。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对2005年至2006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例脑出血患者,均按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脑出血、脑梗死诊断标准而确诊[3]并行头颅CT诊断为脑出血。

随机将患者分为康复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年龄为57.5岁;平均住院天数28.94 d。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脑出血的类型和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按Lovett Kw 1966年提出的LOVETT手法,即神经内科肌力检查方法,肌力共分为六级:0级,未见肌肉收缩;Ⅰ级,有稍微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Ⅱ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Ⅲ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Ⅳ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Ⅴ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与病情轻重有直接关系,如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继发性偏瘫或轻度偏瘫以后逐渐加重,提示颅3内有继发性出血或引流不畅[4]。

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 h,即开始早期瘫痪肢体的功能练习[5]。

1.2.1 对脑血管病导致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越早越好[6]。

1.2.1.1 合理使用床垫床垫不宜太软和太硬,太硬易使关节突出部位发生褥疮,太软易使患者身体下陷,不易变换体位,易发生股关节屈曲挛缩。

1.2.1.2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患者应每隔2 h~3 h翻身一次,则卧位时多向健侧卧位,防止患侧上肢及肩关节牵拉受压,防止关节挛缩、变形、痉挛。

仰卧位:将头放于正位或患侧位,患侧上肢肩胛骨尽量向前伸,肩关节外展、外旋,以防肩关节半脱位;上臂与躯干间放一浴巾卷,以防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保持伸展位并在其下垫软枕,将骨盆与髋关节前挺;膝关节垫以软枕使稍屈起,以防止肌痉挛;踝关节背屈90°,以防止足下垂与足内翻。

侧卧位:应鼓励患者每日侧卧一定时间,由于患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微循环不畅,患侧肢体受压易导致缺血坏死,故提倡健侧卧位与仰4卧位交替,翻身时间以1次/1 h~1次/2 h为宜。

患侧与健侧交替时,以健侧为主,防止长期仰卧位带来伸肌紧张,患侧卧位不宜过长,30 min 后可转至健侧或平卧位。

1.2.1.3 肢体按摩肢体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每次功能练习之前进行,以激发其功能活动[7]。

按摩方法:治疗时应由轻到重,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速度先慢后快,手法要求均匀、持久、柔和、力度适中[8]。

1.2.1.4 被动运动从患病当日起,只要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在不影响患者抢救的同时,康复练习应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由受过练习的护士为患者做肢体的被动活动,肢体康复训练时应先从肢体远端至近端,幅度由小到大,从被动变为主动循序渐进[9]。

每日1次~2次。

活动时肢体应放松,活动范围应为正常活动的50%,每次活动时要向患者解释早期康复练习的益处,并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每次每个关节至少重复活动50次,但以不引起患者劳累为宜。

1.2.1.5 床上运动练习1.2.1.5.1 翻身采用Bobath手位(将患手拇指放于健手拇指上方,十指交叉握手),肘关节伸展,上举上肢至肩前曲90°位,向健5侧翻身时,将健腿插入患腿下方,用健腿抬动患腿即可转向健侧,护士站在患者背侧轻扶患者臀部即可顺利翻身。

1.2.1.5.2 平移先将健足插入患足下方,用健足勾住患足向健侧移动,再用健足和肩支撑臀部将下半身移向健侧,后将头顺移至健侧。

1.2.1.5..3 搭桥运动练习两下肢屈膝,使两膝屈起并拢,两脚心朝床面而立,双手支撑床面,嘱患者抬起臀部,形成桥形,可反复进行。

1.2.1.5.4 躯干活动练习两下肢屈曲成90°,膝部并拢,足低下立于床面,然后轻柔有节奏地左右摆动,当摆向左侧时,患者头肩向右;当摆向右侧时,患者头肩向左。

1.2.1.5.5 起坐练习将健腿伸于患腿下方,将患腿带至床侧,患者转至侧卧位并以健侧前臂支撑躯干,将头抬至竖立位时,用健侧上肢推动支撑使躯干竖立,坐于床边。

1.2.1.5.6下床练习从床上到床边到下床活动循序渐进,时间5-10min开始渐至每次3-45min,如无适可2-3次/d[10]。

如熟练后可进行站位平衡,迈步和上下台阶训练[11]。

1.2.1.5.7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精细协调训练运用正6确的姿势反复训练,握笔、穿脱衣裤协助病人逐步学会洗脸、刷牙、入厕等。

根据病人心理的不同阶段给予疏导、支持、鼓励,疏导其家属、同事对病人的宽慰,树立力索能级的生活目标,使其在良好的情绪中积极主动锻炼[12]。

1.2.1.5.8肌肉松驰训练以心理疏导和被动活动的方式缓解肌肉紧张[13]。

1.2.2 实施过程本科11名护理人员,分成两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1名组长,4名组员。

当班护士负责完成患者的入院指导,住院期间的康复练习由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共同完成。

出院时,出院指导与恢复期康复练习由主班护士和责任护士于患者出院前的1 h~2 h完成,每组护士与主管医生合作,形成医护一体的患者责任关系,使患者得到全面的照顾和关心。

医护间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可以共同商讨,共同完成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计划。

1.2.3 效果评价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每日进行查房,随时了解患者的动态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欠缺和不足,针对个体差异与接受能力的不同,及时调整练习强度,并不断完善康复练习计划,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2、结果康复组15例患者治疗前的肌力:0级6例,7Ⅰ级2例,Ⅱ级~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2例。

康复护理后肌力:Ⅴ级8例,Ⅲ级~Ⅳ级4例,0级~Ⅱ级3例;其中12例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有3例患者肌力较住院时有明显的改善,且未发生肌肉挛缩。

对照组治疗前肌力:0级~Ⅰ级11例,Ⅰ级~Ⅱ级1例,Ⅱ级1例,Ⅲ级~Ⅳ级1例,Ⅳ级~Ⅴ级1例;治疗后的肌力Ⅴ级3例,Ⅲ级~Ⅳ级2例,0级~Ⅱ级肌力10例,并有1例患者由入院时Ⅳ级肌力降低到Ⅰ级;其中仅有3例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其余11例患者未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表明:康复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3、讨论3.1早期进行肢体康复治疗随着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脑出血患者的早期康复练习在患者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脑出血后恢复速率在病后3个月,特别是最初4周最快[14]。

早期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其住院时间缩短,独立行走人数增多,回归家庭的病例数明显增多。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出血患者的偏瘫,在早期给予系统、规范的康复练习,可显著提高患肢的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早期康复可以减轻肌肉萎缩、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和足下垂、内8翻等常见继发障碍,为恢复期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3.2 降低致残率早期肢体康复治疗需要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15],降低脑出血患者致残率及致残程度,减轻偏瘫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3.3心理防御机制作用,直接影响着康复成效。

当病人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接触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16]。

因此应通过心理疏导改善和消除心理障碍,增强病人对康复的信心。

4.结论早期采取积极的正确康复护理训练,是提高脑出血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有力保证,但完全康复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训练,采用床上和床下,被动与主动,健侧与患侧相结合并可结合康复器械、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17]。

【参考文献】[1]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 5.[2]陈晓江,李远新,床上体操对偏瘫早期肢体功能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8,8(8)11-12 [3]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4]黄小惠,陈伟娟,邓桂芳,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循环灌洗治疗脑出血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21(2)上半版27-29。

9[5]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8.[6]马英峰,陈晓,脑出血管病后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

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5,24,增刊16-17.[7]王静,徐孟雅.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练习及护理[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2(3):9394.[8]王凤华,周凯.1例重型脑挫伤后迁延性昏迷患者的康复护理[J].华夏医学,2003,16(5):740.[9]尹丹芳,高芝金,郝玲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5(10):[10]刘雪珍,脑出血的临床护理.中华现代执理杂志,2006,8(3):[11]庞图娟,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2,4(4)14.[12]刘岩,李友莲.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2,4(4)11-12:[13]庞图娟,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2,4(4)14.[14]陈晓红,李远新. 床上体操对偏瘫早期肢体功能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0,8(8)12.[15]赵凤春,冀秀芳.脑卒中偏瘫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2,16(4):195.[16]张俸玉,苟凤阁,等.早期强化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17]马英峰,古丽阿扎提.脑血管病后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国外护理杂志,2005,(24)1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