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试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试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5、《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

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

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具有里程碑意义。

2、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在于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意义。

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说明实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改变自身,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认识观念无法改变自身,因此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5、[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的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说明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属人性、能动性、社会性、革命性、批判性6、生产活动更体现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劳动,所以人的本质是劳动。

7、批判旧唯物主义在人和环境、教育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向,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改变的共同基础。

历史唯心主义:环境决定人—制度决定人—意见支配一切—英雄史观8、马克思肯定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又指出其局限性:历史功绩: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局限性:陷入宗教唯心主义(上帝现实化、人化)9、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错误: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以致于不能认识宗教的根源,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

10、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撇开历史进程,把人的本质看作抽象的、孤立的个体,犯了出发点错误;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犯了方法论错误。

11、[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阶级性。

“市民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人类”指共产主义社会,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人的本质异化的社会,不是真正的社会,扬弃了私有制的社会,人类互归的社会。

08马克思主义原著著作选读习题1

08马克思主义原著著作选读习题1

08马克思主义原著著作选读习题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考与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指出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理论发现是和。

2、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发展的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

"马克思的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3、毛泽东在《》一文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实事求是命题。

4 矛盾的精髓,不懂它就不懂辩证法。

、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的。

5、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从"两个凡是"入手剖析黑格尔哲学,这种方法是6、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7、《实践论》的副标题是的关系。

8、《矛盾论》认为,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9、列宁认为: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的关系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10、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倡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即的学风,反对的学风。

11、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看作是并合理地解释为。

12、马克思、恩格斯首次系统对自己从前信仰进行清算的著作是。

13、费尔巴哈从religare一词的本来意思是“联系”的意思,来证明两个人之间的任何联系的都是宗教。

恩格斯认为,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的最后一着。

14、从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还产生了另一个派别,唯一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这个派别主要是同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15、是认识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16、《实践论》的副标题是的关系。

17、毛泽东在《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即的态度,也叫的态度。

18、在列宁看来,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因为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

19、在马克思看来,"宗教感情"本身是产物。

20、恩格斯认为:对不可知论和哲学上各种奇谈怪论的最彻底驳斥只能是。

马克思主 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 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答案:A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古希腊罗马哲学B 德国古典哲学C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答案:B3、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A 剩余价值学说和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C 科学社会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D 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答案:B4、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剩余价值学说D 劳动价值论答案:B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实现共产主义C 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答案:A二、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

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实践和实证研究,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其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

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在它毫不妥协地批判旧世界,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他们的解放而斗争。

再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内在统一的。

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科学理论必须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大学

第一章测试1.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不能一味地用当前的具体需要去联系经典著作,也不能生硬地用经典著作的词句来裁剪现实。

()A:对B:错答案:A2.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一切科学皆是历史科学。

()A:错B:对答案:B3.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正确态度是:()A:要本本,不要本本主义B:要本本主义,不要本本C:拒斥一切本本D:既要本本,也要本本主义答案:A4.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深刻指出:()A:我们的实践证明:理解到了的东西,我们能够立刻感觉它,只有感觉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理解它。

B: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C: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能够立刻理解它,只有感觉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理解它。

D:我们的实践证明:理解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感觉它,只有感觉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理解它。

答案:B5.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是:()A:要带着思想史的背景阅读。

B:精读文本,把握要义。

C:要善于利用“脚手架”和“后楼梯”。

D:要联系实际阅读。

E:要本本,不要本本主义。

答案:ABCDE第二章测试1.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A:对B:错答案:A2.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

()A:对B:错答案:B3.“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为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马克思这里所说的“非神圣形象”是指:()A:宗教与上帝B:天国与尘世C:人与世界D:政治与法答案:D4.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用“心脏”和“头脑”分别比喻:()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无产阶级和哲学D:资产阶级和哲学答案:C5.列宁认为,《导言》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A:从书斋向社会的转变。

B:从学者向革命家的转变。

C: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共五篇)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共五篇)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共五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马克思是如何提出和阐述科学实践观的,其重要意义是什么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涵义及其意义(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4.《共产党宣言》关于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的理解(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恩格斯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根本缺陷的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3.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和评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4.恩格斯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5.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阐明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经典表述”中,论述了那些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是如何说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的(五)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特点的论述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阐述(六)毛泽东:《实践论》1、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3、根据《实践论》,具体分析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七)毛泽东:《矛盾论》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3、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八)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有何重大意义3、如何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九)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十)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许庆朴、郑祥福等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也可使用其它教材)四、样卷:题型举例一、概念题如:人的自由发展二、简答题如: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三、材料分析题如:“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一.所有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恩格斯写作时间:1883.3.17(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作者:列宁写作时间:1913年(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45年春天(4)《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59.1(5)《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者:马克思写作时间:1857.8(6)《论粮食税》作者:列宁写作时间:1921年(7)《论合作社》作者:列宁写作时间:1923.1.4日和6日(8)《共产党宣言》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时间:1847.12 -1848.1 (9)《改造我们的学习》作者:毛泽东写作时间:1941.5.19(10)《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作者:恩格斯写作时间:1880年1月到3月(1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作者:邓小平写作时间:1984.6.22、23日(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者:邓小平写作时间:1978.12.13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原著理解、若干填空)(1).马克思在理论方面的贡献: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及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实践方面的贡献:编报、著书、创办工人协会、参加工人运动等(2)其他人对马克思的态度(敌人:驱逐、诽谤、诅咒工人:尊敬、爱戴、悼念)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判断、填空)(1).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和继承的理论(批判和革命的对象:雇佣奴隶制或者资本主义制度);是发展的理论;是系统全面的科学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一是唯物主义哲学;二是辩证法的哲学;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精神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唯物主义者);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法哲学”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法哲学”是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的形成过程(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制度;核心理论:剩余价值论(定义: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以上的那部分;本质: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意义: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大纲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大纲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大纲(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重要意义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主要标志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3)时间与有改造现实的功能4)哲学的实践功能和历史使命2、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什么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是:A,自由自觉的活动。

B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1)(1)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

(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3)它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新纪元,它揭示的真理具有永恒的价值。

2)两个必然”原理揭示了历史大趋势/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即最高纲领,同时又制定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过程中每个具体阶段的行动纲领,即最低纲领。

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

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

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黑格尔“凡是”命题中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是什么?恩格斯以黑格尔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为例,阐释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考试试题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马克思是如何提出和阐述科学实践观的,其重要意义是什么2.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涵义及其意义(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2.《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及其关系3.《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阐述4.《共产党宣言》关于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问题的理解(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恩格斯是怎样分析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根本缺陷的2.恩格斯是如何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3. 恩格斯是怎样分析和评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核心2、如何理解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3、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八)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如何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改革开放的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有何重大意义3、如何理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九)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十)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许庆朴、郑祥福等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也可使用其它教材)四、样卷:题型举例一、概念题如:人的自由发展二、简答题如: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阐述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三、材料分析题如:“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四、论述题如:马克思在《提纲》中如何将自己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卷(1)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8分)1. 简述《资本论》(法文版)独立的科学价值。

2. 简述《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

3. 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 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 简述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原子的直线下降与偏斜运动之间具有根本差别”的哲学含义。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6.试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7.论述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第一次遭遇到的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对马克思哲学的立场转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原著研读题(本大题共30分)8.仔细研读以下原著选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国民经济学时说,“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

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

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

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

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的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

“由此可见,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了人,毋宁说,不过是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

(材料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哲学时说,“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

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

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

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

”请回答以下问题:(1)概述斯密-李嘉图的国民经济学体系以及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本题10分)(2)请联系现代社会实际,试分析黑格尔思辨哲学与国民经济学之间具有何种意义上的“共谋”性质。

(本题20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卷(2)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卷)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

2、简述《资本论》(第一卷)所具有的特殊地位。

3、理论联系实际,简述如何正确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关系。

4、简述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原子的直线下降与偏斜运动之间具有根本差别”的哲学含义。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5、试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开拓了理论发展的新境界?7、论述马克思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三、仔细研读以下《原著》材料,回答第8-9题。

(本大题共30分)材料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1)“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

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

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

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

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的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

(2)“由此可见,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了人,毋宁说,不过是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

材料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

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

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

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

”8. 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对黑格尔的哲学批判,深刻地揭示了二者之间具有何种意义上的“共谋”性质。

(本题15分)材料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共产主义的论述:(1)“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2)“共产主义是最近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

但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形式。

”材料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1)“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因此,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

(2)“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9.请联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状,试述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思想高度及其当代意义。

(本题15分)复旦大学2009年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博士试题一、名词解释1 市民社会2 历史科学3 实践的唯物主义4 《资本论》三大手稿5 马赫主义二、简答题(五选四)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是在哪一部著作以什么形式发表的?写出该提纲最后一条内容。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提出了“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命题,如何理解?3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要从六个方面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指哪六个方面?4 恩格斯与列宁论述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的主要著作有哪些(答3种即可)?哪些自然科学成就促使恩格斯思考自然辩证法问题?5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如何论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三、论述题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论述共产主义的?2 简述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有关三大社会形态的论述?试据此阐说当代中国社会转型。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07年考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试题一、简答题(5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60分)1.如何理解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论断?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决不会”思想。

3.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异化及其扬弃”的基本思想。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价值规律的要求及作用的论述。

5.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的论述。

二、论述题(3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计90分)6.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是如何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信用制度作用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8.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1890年9月21日—22日)中关于历史发展中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的关系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郑州大学2009年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试题一、简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世界不是既成事务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感觉了的东西不一定能够立刻理解它,而理解了的东西可以更好地感觉它。

3.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4.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反杜林论》关于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思想。

2.《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理论贡献。

3.《矛盾论》关于矛盾同一性的思想。

4.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关于人的自觉目的与社会客观规律及其辩证关系的思想及其意义。

2.《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关于实践标准的思想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后作业习题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2.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的意义。

3.试述对“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理解。

4.马克思是怎样扬弃黑格尔哲学的?5.试述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6. 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7.马克思在手稿中是如何对异化劳动进行批判8.试述《手稿》的理论内涵及其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