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一模“暖闻”作文讲评

合集下载

广一模作文范文2016广一模语文作文

广一模作文范文2016广一模语文作文

广一模作文范文2016广一模语文作文:2016年广一模立意及范文作文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教师下水)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广东茂名吴彬丽《暖闻》栏目准备从三则新闻中选取一则来引导读者用温暖的眼光来看待社会。

一是良心“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一是老父亲需挂号才能与老父亲见上一面,一是主办方顾及小男孩成长对其不小心弄坏名画采取了备案而不报案的做法。

我认为,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人心更符合《暖闻》栏目的出发点和意旨。

温暖如冬日里的暖阳,驱逐寒冷的同时,带来明亮,带来暖和,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对春天的期望,对未来的希望。

而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恰恰有着不仅限于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作用。

乍一看,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之难是何其冷冰冰啊。

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是幸福感的发源地。

家庭中的亲情起着重要的维系作用,父母子女之爱,朴实无华却动人心弦。

可是,当别人与孩子在公园里嬉闹游戏的时候,当别人与孩子共享丰盛的晚餐的时候,老父亲就好久没见过自己的孩子了!他只得亲自到医院去,可儿子太忙了,等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挂了号才能见到一面。

这一面,实在让人为老父亲感到心疼,感到心酸,感到有点无地自容。

然而,这一面之难带来真的只是心酸吗?这一面越难,折射出来的还有什么?这一面之难,体现的是那沉重而无言的父爱,体现的是一份尽忠职守的职业精神。

正是因为这“难”,他们的形象更为高大,他们的行为更温暖人心。

真正的爱,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理解。

老父亲深知作为医护人员的忙碌,想念儿子亲自到医院看他,等了好久才不得已挂了个号见上一面。

他不打扰,不打断,淋漓尽致地阐释了父爱无声的感人。

儿子忙于工作,将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连头都没时间抬,也不就是“医者父母心”的践行吗?一个爱子,为小爱;一个爱人,为大爱,都是那么令人动容,热泪盈眶。

老父亲和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的关键在于引导人们用温暖的目光看待社会和生活,进而创造温暖。

“广州一模”作文“暖闻”审题指引

“广州一模”作文“暖闻”审题指引

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暖闻”审题指引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暖闻”审题指引18.作文评分细则【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与审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

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

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

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

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二、角度与立意: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2016广州一模优秀作文1

2016广州一模优秀作文1

2016广州一模优秀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神似重于形似——对2016年广州“一测”作文题的几点思考(上)神似重于形似——对2016年广州“一测”作文题的几点思考(上)广州市高三语文中心组1.任务驱动型作文,力避假大空2016年广州“一测”作文题在形式上是严格按照2015年全国课标甲卷的形式而设置,旨在努力创设高考考试的真实情景,为考生参加6月份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实战演练准备。

“一测”作文题与2015年全国课标卷甲卷作文命题“三个当代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十分相似,都是“材料写作要求”的命题形式,并且在写作要求里增加了包含着具体要求的任务型指令,故被称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本次写作任务是“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这就规定了考生写作时必须在三则新闻中做出选择判断,并阐明理由,在比较中思辨说理;阐述三则新闻中哪个最有温度和人情味,更值得登报宣扬。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真实的写作任务,能较好地规避宿构和套作,更好地解决考场作文“假、大、空”等问题,这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

2016广州一模标杆作文(选)

2016广州一模标杆作文(选)

2016广州一模标杆作文(选)【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

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珍贵名画被人损坏,习惯阴谋的心灵会为它自动补全索要赔偿对簿公堂的结局。

然而,我们本可拥有另一种思维。

主办方的体谅与宽恕,驱散我们习以为常的暴躁与冷漠,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所有曾习惯阴冷的眼睛。

我愿将它刊登于《暖闻》专栏,因为我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

最温暖的目光,是宽恕的目光,“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其恕乎!”早在4年以前,孔子便阐释了宽恕的重要。

因为我们都会犯错,所以原谅他人就是原谅可能犯错的自己;在社会生活满是摩擦,收起下意识的指责,便会温暖一颗局促的心灵。

于是,主办方不予追究的宽恕格外温暖,他们是受损方,他们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但面对畏缩惶恐的少年,他们仍选择了痤解与原谅。

这不仅省去了针锋相对时双方共受的折磨,更重要的是,小小少年的心头不将有阴。

不难想象,当他长大后,当他面临同样的抉择,他同样也会选择宽恕,选择温暖一棵心灵,“伟大的人有两颗心灵,一颗用来流血,一颗用来宽恕”纪伯伦如是言。

宽恕,它是如此温暖,既拔除了自己心中的荆棘,也让他人感受到世界的善意。

2016届广州一模试题作文评讲资料

2016届广州一模试题作文评讲资料

教育界把这样一类作文称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六、写作(60分)(2016届广州一模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 《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 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 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 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 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 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广州一模试题作文评讲
2016年4月5日
看看下面的这道作文题,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 •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 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 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 全国卷(甲卷)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 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 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 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 “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 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 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2016广州一模作文导学案 有例文分析

2016广州一模作文导学案 有例文分析

2016广州一模作文导学案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是新材料的任务型写作题,它由材料与要求两个部分组成。

一、材料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创设情境,即某报开设了《暖闻》专栏,开设此专栏的目的是“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其二是三则社会新闻,这三则新闻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都是“暖闻”,又具有不同的“暖点”:第一则新闻讲述“油条哥”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多年坚持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第二则新闻讲述外地来看望做医生的儿子的老父亲,因儿子忙于诊病无睱说话,而在等待两个多小时之后以挂号的方式,和儿子见了一面。

第三则新闻则讲述了某珍品画展的主办方为使一名12岁男孩心理不受影响,而没有因他无意中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报案三则新闻都包含了社会的“温度和人情味”,考生要理解分析三则新闻,加以权衡,从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而选择的标准就是《暖闻》专栏开设的目的,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要“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对三则新闻都只是客观陈述,而没有直接点明“温度和人情味”各体现在哪里,需要考生对“暖点”进行分析、提炼与概括,也就是要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材料的含意才能更好地阐述其更适合刊登在《暖闻》专栏上的理由。

2016广州一模作文暖闻

2016广州一模作文暖闻

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及审题指引18.作文评分细则【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与审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

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

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

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

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二、角度与立意: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暖闻”审题指引

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暖闻”审题指引

作文“暖闻”审题指引【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材料与审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

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

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

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

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

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二、角度与立意: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坚守良心,温暖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广州一模“暖闻”作文讲评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把握】本题是新材料的任务型写作题,它由材料与要求两个部分组成。

材料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创设情境,即某报开设了《暖闻》专栏,开设此专栏的目的是“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其二是三则社会新闻,这三则新闻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都是“暖闻”,又具有不同的“暖点”。

第一则新闻讲述“油条哥”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多年坚持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第二则新闻讲述外地来看望做医生的儿子的老父亲,因儿子忙于诊病无睱说话,而在等待两个多小时之后以挂号的方式,和儿子见了一面。

第三则新闻则讲述了某珍品画展的主办方为使一名12岁男孩心理不受影响,而没有因他无意中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报案。

三则新闻都包含了社会的“温度和人情味”,考生要理解分析三则新闻,加以权衡,从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而选择的标准就是《暖闻》专栏开设的目的,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要“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对三则新闻都只是客观陈述,而没有直接点明“温度和人情味”各体现在哪里,需要考生对“暖点”进行分析、提炼与概括,也就是要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材料的含意才能更好地阐述其更适合刊登在《暖闻》专栏上的理由。

根据材料的内容,紧扣体现社会的“温度和人情味”的《暖闻》专栏的特点,三则新闻的含意可以如下理解。

第一则新闻,油条哥不用“复炸油”做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体现的是真诚与善良;言其“最帅”,有“良心”,是从其道德品质的层面进行判断的,比较社会上某些不良商人以假乱真、以劣充优的行为,油条哥遵从了最基本的道德良心,表现出洁身自好、“泛爱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从油条哥的职业出发,他不作假,不谋取不义之财,而是诚信不欺,守住道德底线,这种行为表现出来的是良好的职业操守;油条哥的行为标准也是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的应有之义,不存害人之心,不行害人之事,其所作为遵守的是《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损害他人,也保护了自己,乃做人本分。

第二则新闻,父亲探望做医生的儿子。

一方面是父亲去看儿子,儿子忙得没空抬头看自己,只好挂号与儿子见了一面,可见其爱子心切、爱子情深,体现亲情的可贵而暖心;另一方面是儿子坐诊忙碌,无暇旁顾,所体现的是儿子的敬业精神,以病人为重。

这则故事也反映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医生表现出来的是舍己为人、公而忘己的品性;医生的行为对自己或许严格了点,但与当下利己主义盛行的现象相比,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也可以说体现的是儒家“爱人”、墨家“兼爱”的思想的。

第三则新闻,主办方并没有追究损坏名画的孩子,担心孩子心理受到影响。

首先我们可以认为是主办方仁慈、宽厚、大度的胸怀所致;其次也可以比较珍贵名画和孩子心理或孩子成长孰重孰轻,由此可以看出主办方对孩子心灵的爱护、对人性的尊重。

本作文题的要求也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写作任务,“从以上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这句话,创设了某报开设《暖闻》专栏的情境,要求从三则新闻中选择你认为“更合适”的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包含着具体问题的任务型指令,要求考生在作文中予以解答、完成。

因此,考生必须在三则新闻中做出选择判断,并阐明理由,在比较中思辨说理;不宜对三则新闻泛泛而论,也不能认为三则新闻“都合适”。

要求的第二部分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是从文章的角度、立意、文体、标题四个方面提出的要求,同时强调不能套作与抄袭。

【写作要求】1.要求考生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更合适”的刊登;2.作文要“综合内容及含意”,内容是指材料的三则新闻故事,考生可以任选一则写;含意包括符合三则故事的内涵、同样具有这样的温暖和人情味的各类事件。

3.考生决定“更适合”的选择,要有理据,这样才能体现“你的思考、选择和权衡”;主要笔墨放在“更适合”的论述上,如果大量篇幅放在否定论述上,中心难以得到突出。

4.非议论文体的作文,包括扩写材料故事,虽不在限制范围内,但不尽符合材料内容和写作要求,内容和语言表达分宜在二等或二等下给。

【立意方向】1.选择油条哥(1)油条哥真诚、善良,体现人性情怀,让人心暖。

(2)油条哥遵从本心,这种本心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恻隐之心”。

(3)油条哥诚信不欺,体现了良好的职业操守。

(4)油条哥坚守职业操守,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应有之责。

2.选择医生(1)父亲挂号看望做医生的儿子,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体现亲情的可贵。

(2)医生爱岗敬业,一心扑在事业上的行为,使人心动。

(3)医生为人忘己、勤于奉献的精神,让人心暖。

3.选择画展主办方(1)画展主办者在法与情之间,表现仁爱、大度的胸怀。

(2)画展主办者在画与人孰重孰轻的选择中,以人为本,具有人性情怀。

(3)从孩子角度着想,爱护保护孩子的心灵,使其能健康成长。

【评分操作】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2.具体操作(1)关于内容。

①有“更合适”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比较内容的作文,和没有三则新闻比较内容的作文,不做高下的区别,只从其论证的依据是否合理、充分做判别。

②对三则新闻平均使用笔墨论述,没有详略,但还是做出了“更合适”的选择,属于次重要角度,内容不能上一等,总分一般不能超过45分;③认为三则新闻都合适,没有做出“更合适”的选择,也没有严格遵守写作任务的要求,内容在二等下,总分一般不超过40分。

④从材料中概括某个体现人物或事件某种性质(品性)的词,脱离材料内容和写作要求,只是孤立地论述这种品性,如从第三则新闻中得出画展主办者“宽容”“怜爱”的品质,从而孤立论述宽容、怜爱的意义,完全不涉及画展主办者与孩子的关系。

内容属基本符合题意。

⑤作文没有分析为什么“更合适”,没有讲道理,仅仅止于举例子拼凑成文,内容在二等中,总分一般不超过40分。

⑥不按指令写作,就某则材料做出是非判断,自说自话,内容偏离题意。

如针对第二则材料否定父亲,以“常回家看看”为题作文。

(2)关于表达。

表达应从属于内容;表达可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不能跨等给分。

(3)关于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与内容、表达相关,在与内容相应或相邻的等项给分,不能跨等给分;不求全面,可就单项给分。

(4)缺题目扣2分。

(5)出现错别字,1个扣1分,2个扣2分,3个扣3分,以此类推,重复的不计。

(6)字数不足的,每少30字扣1分;全文在400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20分;200字以内的,得分不超过15分。

【1号文】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珍贵名画被人损坏,习惯阴谋的心灵会为它自动补全索要赔偿对簿公堂的结局。

然而,我们本可拥有另一种思维。

主办方的体谅与宽恕,驱散我们习以为常的暴躁与冷漠,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所有曾习惯阴冷的眼睛。

我愿将它刊登于《暖闻》专栏,因为我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

最温暖的目光,最宽恕的目光。

“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其恕乎!”早在千年以前,孔子便阐述了宽恕的重要。

因为我们都会犯错,所以原谅他人就是原来可能犯错的自己;社会生活充满了摩擦,收起下意识的指责,便会温暖一颗局促的心灵。

于是,主办方不予追究的宽恕格外温暖,他们是受损方,他们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但面对畏缩惶恐的少年,他们仍选择了理解和原谅。

这不仅省去了针锋相对时双方共受的折磨,更重要的是,小小少年的心头不将有阴翳。

不难想象,当他长大之后,当他面临同样的抉择,他同样会选择宽恕,选择温暖一颗心灵。

“伟大的人有两颗心灵,一颗是用来流血,一颗是用来宽恕”,纪伯伦如是言。

宽恕它是如此温暖,既拔除了自己心中的荆棘,也让他人感受到世界的善意。

愿它温暖你的眼睛,让你的眼角捕捉到一幅受损的画时,流露出温暖的宽恕。

最温暖的视角,是带有善意的视角。

主办方对少年行为的理解,没有沾有一丝恶意。

是心灵,决定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而善意或恶意的视角,让你看到世界的大有不同。

主办方认为男孩是认真看画无意为之,那么所有游客都一样善良;若他们恶意度衡,那么所有游客便都是潜在的危险分子。

主办方也许要加上厚厚罩,也许再也不敢办展,逢人便说世风日下,人心险恶……这熟悉的视角与话语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所以,我愿这束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让你开始懂得用带有温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如今,我们常叹息世事艰辛。

有人不恕;车主被交警开罚单后痛骂其全家不依不饶;路上一点碰擦便怒火大发誓要你死我活。

有人怀疑:他们用最大的恶意看待世界,孝子是装的,好人是博出名;他们甚至赞颂恶人,因为他们至少‘真实’。

我们的社会,急速发展的同时又有多少人习惯了冷漠与暴躁?我看见许多人对其他人满是防备,我看见许多人对所有满是怀疑,我看见许多人的眼角挂满冰霜。

所以,我想让这幅破损的画登于《暖闻》,尽管它不曲折不刺激,我想用这样的宽容与善良温暖许多冰冻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