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实用讲义法学概论

合集下载

《法学概论》精讲课 (7)教材

《法学概论》精讲课 (7)教材
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 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量刑: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若犯罪较轻,则可 以免除处罚
22
第九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 三、数罪并罚P388 • 概念:数罪并罚是指一人犯有数罪,人民法院对其所犯的 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当执行的 刑罚。
23
第九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
缓刑:暂缓刑罚执行
3、经过法定程序
4、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 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 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 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4
第十节 犯罪的种类和几种常见的犯罪 一、犯罪种类概说P393
犯罪的主观方面要件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
实现犯罪的程度
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既遂犯
2、拘役:剥夺犯罪分子短期
人身自由的刑罚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

附加刑: 1、罚金:强制犯罪分子向
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
2、剥夺政治权利 3、没收财产
20
第九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 一、量刑P385 1、量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裁量应当判处的刑罚 2、量刑必须遵循两项原则: (1)以犯罪事实为根据 (2)以刑法为准绳
30
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
31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P402
• 刑事诉讼: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 进行的诉讼活动。
• 刑事诉讼法:国家制定的关于刑事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 原则、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2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
17
第六节 共同犯罪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P376

精选法学概论法的一般原理讲解讲义.

精选法学概论法的一般原理讲解讲义.

2.立法体制的性质是与国家的性质相一致的,立法体制的 形式则是与国家的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密切联系的。
3.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的。
第三十六页,共57页。
第三十七页,共57页。
其他一般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法规
法律 宪 法
三、立法权
立法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核心的权力。其种类有:
第十页,共57页。
二、法的本质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 志的集中体现
(二)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 意志的体现
1789年法国大革命初期 制 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第十一页,共57页。
(三)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个阶级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象征王权和王法的铜器 对奴隶行刑的石头刑具
第十二页,共57页。
法律的表决和通过,是法的制定程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
步骤。法律草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
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4.法律的公布
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它是法律生效的
前提,法律通过后凡是未经公布的,都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注意:关于国务院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地方 政府规章等的制定,此处略。
3.
(1)我国社会主义法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 发展。
(2)我国社会主义法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第三十二页,共57页。
4.我国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对外政治、经济、文化关 系的发展
(1)我国社会主义法在发展对外政治关系方面的作用。
(2)我国社会主义法在发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方 面的作用。
概括性是指法律的对象是抽象的、一般的 人和事,在同样的情况和条件下,法律可以反 复使用。

《公安实用法学概论》

《公安实用法学概论》

人 民 警 察 使 用 警 械 和 武 器 条 例
(二)警械的分类 1、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包括警棍、催泪弹、高 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 2、约束性警械。包括手铐、脚镣、警绳等。 3、震慑性警械。包括警笛、警报器、警灯等。 4、自卫性、保护性警械。包括防弹衣、防弹背心、 盾牌、钢盔、防刺靶、防毒面具等。
人 民 警 察 使 用 警 械 和 武 器 条 例
5、以暴力方法抗拒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 责的; 6、袭击人民警察的; 7、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安全的 其他行为,需要当场制止的;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 形。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 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 使用。
1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三)使用武器的禁则
人 民 警 察 使 用 警 械 和 武 器 条 例
禁则是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权力的抑制,是人民警 察在使用武器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人民警察在下列情形下不得使用武器或者应当停止 使用武器:
1、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不得使 用武器。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 暴力犯罪的除外; 2、不得在群众聚集场所和存放大量危险物品的场所 使用武器;
1、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2、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 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3、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 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4、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 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 的; 5、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 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人 民 警 察 使 用 警 械 和 武 器 条 例

公安实用法学(公安行政法)

公安实用法学(公安行政法)

公安实用法学学习提要(公安行政法)公安行政处罚一、公安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公安行政处罚,是指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实施的行政制裁。

它具有以下特征:(一)公安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二)公安行政处罚的内容是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规范的行为所实施的制裁。

(三)公安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四)公安行政处罚的依据是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

二、公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方式(一)申诫罚申诫罚,是公安机关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的相对人的谴责和告诫。

它是既有教育性质又有强制性质的最轻微的一种行政处罚。

申诫罚是影响被处罚人声誉的一种行政处罚。

即对被处罚人精神上的惩戒,不涉及被处罚人的实体权利。

实施申诫罚的目的在于使被处罚人在思想上引起注意和警戒,以后不再违法。

申诫罚是一种独立的行政处罚,其主要形式是警告。

警告,必须是要式的行政行为,实施警告的处罚必须作出书面裁决书,并向被处罚人宣布。

(二)财产罚财产罚,是公安机关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的相对人,依法强制其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剥夺其某种财产权的行政处罚。

财产罚是一种经济上的制裁。

其主要方式是罚款和没收(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行为罚行为罚,是公安机关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限制或者剥夺其实施某种特定行为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

由于行为罚是对违法行为人某种特定行为的资格的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受到了处罚也就失去某种特定行为能力,所以,行为罚又称能力罚。

其主要方式有: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

(四)人身罚人身罚,是公安机关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的相对人,依法短期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所以,人身罚又称为自由罚。

人身罚的主要方式是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是公安行政处罚中最重的一种处罚。

人身罚只能由法律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拘留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篇一:法学概论讲义法学概论讲义导论? 一、的课程性质和学习意义? 二、的学习内容? 三、的学习方法(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二)课堂学习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三)多参加法律实践活动的方法主要参考资料:? 1.陈光中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 2.吕鹤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 3.葛洪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4.王作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5.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期刊资料:? 1.,主管单位:国家司法部;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 2.,河南省政法委主办参考网站:1、(中国普法网)2、(中国法院网)3、(中国民商法律网)4、(中国诉讼网)▲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法国)孟德斯鸠▲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英国)洛克▲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

——卢梭第一章法理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法理学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

在法律科学中,法理学是基石,是最为主要的理论法学,构成了整个法学的基础理论、一般理论、方法论。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法的概念、本质和特征;认识社会主义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定和实施的一般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的基础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1.法的本质、特征和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2.法的分类和法律关系的概念、构成要素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和作用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和实施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教学内容:▲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二、法的产生发展和法的历史类型三、法的一般分类和法系▲四、法律关系▲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一)法的词源? 首先从词源上看,英文的law有规律、权利、正义的意思。

公务员 公安招警考试知识点课件 专项知识点 — 法理学

公务员 公安招警考试知识点课件 专项知识点 — 法理学

第二章 法学基础理论第一节 法的概述一、法的概念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础,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的特征1.规范性。

2.国家意志性。

3.普遍性。

4.强制性。

5.程序性。

6.可诉性。

7.稳定性。

三、法的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法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包括确定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

确定的指引一般是规定义务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有选择的指引一般是规定权利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

2.评价作用: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

3.预测作用:法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

4.强制作用:法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

5.教育作用:法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

四、法与道德的区别1.法与道德的生成方式不同。

2.法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3.法与道德的评价标准不同。

4.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尽相同。

5.保证法与道德实施的手段不同。

强化练习1.(多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这段论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内涵有()。

A.法的阶级性B.法的规范性C.法的社会实证性D.法的物质制约性2.(单选)关于道德和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法是有阶级性的,道德也是有阶级性的B.法是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道德则没有任何强制力C.就调整范围而言,法比道德调整的范围更广D.法与道德相伴而生,共同消亡第二节 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主体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

在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机构和组织、国家。

(二)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法学概论 第九章PPT讲义

法学概论 第九章PPT讲义

论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200907多选]
(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律无明文规定者不 为罪,法律无明文规定者不受罚。这就是说,哪些行为是犯罪,应当处 以哪样的刑罚,都应当以事先有明文规定的为限;刑法未规定禁止的行 为就不能认为是犯罪,刑法未规定应当使用的刑罚就不能判处。我国刑 法的全部内容自始至终贯穿着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新中国的刑法是社会主义的刑法,反对一 切特权。对任何人犯罪,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 教育程度、居住期限、宗教信仰有何差别,也不论其家庭出身、本人成 分、社会地位、政治面貌何不同,在适用法律进行定罪、量刑和行刑时 都必须一律平等,决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刑相当原则。罪刑相当原则又称罪刑相适应原则,或称罪刑相称 原则。罪刑相当原则既是刑法的制定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刑法 的适用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从刑法的制定看,在刑法总则和刑法分 则中,都体现了罪刑相当原则。刑法的适用中,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 在定罪量刑时,必须严格贯彻罪刑相当原则,做到定罪准确,量刑适当, 不偏不倚既不能重罪轻判,也不能轻罪重判,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刑 罚的目的,有效地同犯罪进行斗争。
法学概论
第九章
刑法
刑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者适用何 种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1)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 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的顺利进行。
[应用]外籍人是否适用我国刑法?[201007案例] 迈克系外国国籍,2001年来到我国,在某市外国语学校 任教。迈克在我国任教期间,利用教师身份,搜集我国 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报,并窃 取我国大量机密文件。某市公安机关于2003年1月将其 逮捕,并在其住所内查获一批机密文件。迈克对上述罪 行供认不讳,但认为中国法院无权对 其判罪量刑。 问题:迈克的行为是否应适用我国刑法,由我国法院进 行审判?为什么?

公安实用法学概第二次作业讲评课件1

公安实用法学概第二次作业讲评课件1



答:1、郑某对公安局的拘留处罚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 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行政处罚不服的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本案公安局给予郑某10日行政拘 留处罚,是一种行政处罚,所以郑某可以申请行政复 议。 2、公安局对郑某处10日行政拘留不要经过听证程序。 理由:1、行政处罚法没有明确规定,行政拘留在作出 决定之前要进行听证。对行政拘留处罚不服申请了行 政复议或提起了行政诉讼的,在复议或诉讼期间,只 要提供了担保人或交纳了保证金的,行政拘留可以暂 缓不执行。

7、C、吊销营业执照 8、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A、2


10、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如双方 协商不成,由( )管辖。 A先收到报案的行政机关 B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 C先立案的行政机关 D离当事人近的行政机关 11、行政处罚由( )的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 关管辖。 A、行为人住所地B、结果发生地C、 违法行为地D、行为人居所地 12、《行政处罚法》规定,作为例外,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 收缴行政处罚罚款。但在什么情况下,当事人有权拒绝交纳罚款( )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的罚款处罚的 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不适用听证程序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 D.不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

5、ABCD 6、C D 7、C D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市区交警大队鲁某在下班途中,见一辆吏 车驶入禁行道便将车拦住,鲁对司机说:“这是禁行 道,应罚款20元。”随后交警鲁某拿出处罚单,司机 只好交了20元罚款。第二天,司机到区公安分局申请 复议,认为鲁某下班后无权实施罚款,请求撤销罚款 决定,区公安分局经复议维持了原罚款决定。 问:①司机申请复议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②区公安分局维持原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