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带教》
专科医生如何带教全科医生讲课文档

人员相对固定利于师资的培训,提高带 教水平 种子师资、培养不易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二十九页。
(三)带教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全科师资的培训: 1.全科带教师资应比其他专科带教师资要求更高; 2.选拔人员时,应重视与尊重全科医学,加强全科医学理念的培养; 3.多渠道培训全科师资:
现在二页,总共二十九页。
(二)全科医师培养中的问题: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岗位培训针对性 不强、欠缺系统化、不能满足岗位需要。
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难度大、师资队伍是重 点难题
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受到关注
医生持续提高临床能力的困《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
断探寻与研究中
现在十九页,总共二十九页。
(三)全科带教要特别重视体格检查
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条件有限, 物诊成为了全科医生最有力的武器。
现在二十页,总共二十九页。
1.重视体格检查的理论培训与规范化带教; 2.重视临床患者体征的床旁带教; 3.重视体格检查的考核。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二十九页。
(四)全科带教要重视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
全科医学人才的缺乏仍是目前制约我国全科医学 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建立规范化的全科医学 培训基地、建设一支过硬的全科医学教学师资队伍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出路。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全科培 训的重中之重
现在二十五页,总共二十九页。
(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二)全科带教人员相对固定
(三)带教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专科医生如何带教全科医生
现在一页,总共二十九页。
一、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全科医生队伍尚不稳定: 人员匮乏、引进困难、流失严重,进出机制不畅 全科专业技术资格系列不健全,全科专业发展空间受
2024年普外科全科医生带教计划

标题:2024年普外科全科医生带教计划引言:在医疗领域,培养新一代的医生是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关键。
普外科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腹部、胸部、血管等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多样化,对普外科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制定一个全面的带教计划对于确保全科医生在普外科领域得到全面、系统的培训至关重要。
一、带教目标1.知识传授:确保全科医生掌握普外科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技能培养: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提高全科医生的手术技能和临床处理能力。
3.临床思维:培养全科医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复杂病情时的决策能力。
4.职业道德:强调医生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培养,确保全科医生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带教内容1.基础理论: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以及普外科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
2.临床实践:通过参与日常门诊、病房查房、手术观摩和参与手术等方式,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3.手术技能:从基本的缝合、打结技巧到复杂的手术操作,逐步提高全科医生的手术技能水平。
4.病例讨论:定期组织病例讨论会,让全科医生分析、讨论真实病例,锻炼他们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5.医学伦理:通过讲座和案例分析,让全科医生了解并遵守医学伦理原则,确保他们在临床实践中做出符合伦理要求的决策。
三、带教方法1.导师制:为每位全科医生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监督。
2.轮转培训:在全科医生的培训过程中,安排他们在不同科室和手术室之间轮转,以获得全面的临床经验。
3.模拟训练:使用现代化的医学模拟设备,让全科医生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手术技能和紧急情况处理。
4.在线学习: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全科医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最新的医学信息和教育资源。
四、评估与反馈1.定期评估:通过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病例分析等方式,对全科医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2.持续反馈:导师应定期与全科医生进行一对一的反馈会议,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执业医师带教全科医生工作总结

执业医师带教全科医生工作总结在执业医师带教全科医生的工作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积极引导并辅助全科医生提高临床技能和医疗服务水平。
通过一段时间的带教工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和收获。
首先,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带教中,我发现许多全科医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例如病理生理学、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因此,我注重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推荐相关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补充知识短板。
其次,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
全科医生作为一线医生,需要具备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能力。
在带教中,我引导全科医生进行病历整理和诊疗思路的梳理,培养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鼓励全科医生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和病例讨论,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诊疗水平。
第三,推崇医学伦理和人文关怀。
全科医生在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中,应当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积极传递希望和温暖。
在带教中,我强调医学伦理的重要性,引导全科医生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切,积极应对患者的情绪和疑虑,努力提升他们的医患沟通技巧和人文关怀能力。
最后,不断学习和改进。
带教工作不仅是对全科医生的指导,也是对自己知识和经验的检验和提升。
通过与全科医生的交流和互动,我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加深了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也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带教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全科医生的需求和提高带教效果。
执业医师带教全科医生的工作对于全科医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我将继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带教工作中,为全科医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共同提升全科医疗服务水平。
全科医生接诊技巧的带教

25
《全科医生带教》课件

02 全科医生带教的方法和技 巧
理论教学
系统讲解医学知识
全科医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带教时应系统讲解这些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
强调临床思维
全科医生需要具备临床思维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 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带教 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和实践机会。
实习生水平参差
由于实习生背景和水平的差异, 全科医生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带 教内容和方式,确保每个实习生
都能从中受益。
如何提高带教效果
01
制定明确的带教计划
全科医生应根据实习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带教计划,
包括实习目标、学习内容、时间安排等,以提高带教的针对性和效果。
02
提高带教质量
建立严格的师资选拔制度
选拔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医生担任带教老师,确保教 学质量。
定期培训与考核
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建立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 问题并改进。
培养优秀全科医生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01
除了医学专业知识外,注重培养全科医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
03 全科医生带教的实践经验 分享
带教过程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患者不配合
当患者不信任年轻医生或对带教 过程有所顾虑时,全科医生需耐 心沟通,解释带教的重要性和参 与的医生资质,争取患者的理解
和配合。
时间与精力投入
带教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 力,全科医生需合理安排自己的 时间,确保在不影响日常诊疗工 作的前提下,给予实习生充分的
全科医生带教

药物治疗推荐
C LAMA (首选)
+LABA 或+
ICS(肺炎风险)
A
SAMA 或 SABA (prn)
CAT < 10 mMRC 0-1
D
2次或
LAMA+LABA 更多
(首选)
次
+ ICS(哮喘-慢阻
肺重叠综合征;EOS
增加)
或 >1
每 年 急
次导 性
B LAMA 或 /和
致住 加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 的金标准
COPD
问题七:慢阻肺综合评估方
法
GOLD 2017综合 评估将肺功能去 除,仅采用呼吸 道症状和急性加 重风险来评估A BCD分组。部分 无急性加重的患 者将会被分至 GOLD4级、B组 中。
(C) (D) 高风险、 高风险、 少症状 多症状
(A) (B) 低风险、 低风险、 少症状 多症状
问题二:面对这个患者你打 算做什么?
------ 首先从问诊开始 1、问诊思路?
2、问诊主要内容?
1、针对这个患者问诊的思路: 可参考RICE问诊法:
R(Reason)原因,病人为什么来就诊; I(Ideas)想法,病人对自身健康问题怎么看; C(Concerns)关注;病人的担心; E(Expectations)病人的期望。
社区全科门诊模拟教学—— COPD
无锡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 实践基地
——旺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 顾晏新、黄小洁、袁佳欢、周涛
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定 义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 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 病,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 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强调了慢阻肺对呼吸道症 状的影响。
全科医生的临床带教方法

全科医生任务
二、全科医学的特点
全科医学的临床思维基本特征
以病人为中心 以问题为导向 应用辩证、逻辑、系统的思维方法 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思维方法
二、全科医学的特点
全科医生的工作条件
社区/家庭环境 与患者密切接触 缺乏先进大型仪器设备 缺乏上级医师及时指导
二、全科医学的特点
全科医生临床诊断策略
用连续性医疗帮助诊断 利用临床诊疗指南帮助诊断 转诊 对于难以在社区明确诊断的急、危重 症病人以及病人及家属坚决要求的情况下 进行
二、全科医学的特点
全科医生
又家庭医生,是接受过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 新型医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以人为中心、 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 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 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 。
二、全科医学的特点
全科医生必须掌握
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全 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方式、全科医疗的医患 关系、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 人类不康行为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病人 管理与教育。了解全科医疗中的成本效益 原则。
一些医院,对发展全科医学表现了很 大的积极性,但是却很少了解全科医学的 理念和内容;相反在这些申报医院培训基 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全科医学的理念 倒是如数家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 般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上都接受了全 科医学岗位培训。
一、全科医生临床带教 存在的主要问题
师资力量缺乏
师资队伍不足,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知识 有限,有些去过,但是以专家身份。导师 缺乏导师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导师未经 过正规的培训全科医学教学能力培养。
三、临床带教方法
突出全科医学特点带教
连续性照顾教学 专科医师即使对已诊治过的患者连续性照顾 也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实现对社区居民健康需 求的自始至终的照顾。专科医师在指导全科医师 临床工作过程中不能只传授对患者在院期间的诊 治知识与技能,还应从连续性照顾理念出发,帮 助全科医师学习沿疾病周期的连续照顾,即从疾 病发生前预防,发生后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在各 级医疗机构治愈后康复等,并结合诊治患者的生 命周期补充传授不同年龄人群健康保健知识。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探讨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探讨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要求医生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带教则是培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带教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模式主要包括一对一带教、团队带教和轮转制度。
一对一带教是指每位住院医师都有一个带教导师,导师负责指导其临床工作,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团队带教是指住院医师在一个医疗团队中工作,不仅能接触到不同的病例和疾病,还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提高自身的协作能力。
轮转制度则可以让住院医师在不同科室中学习不同的疾病知识和治疗技能。
带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带教能够提供住院医师所需的实践机会和临床指导,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带教能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住院医师纠正错误,改进工作方法。
带教能够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低年级医生可以向高年级医生请教困惑,高年级医生也能通过教导低年级医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带教能够促进医患沟通和患者满意度,患者能够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专业。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
带教导师的水平不一,有些导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导致住院医师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带教过程中存在压力不均衡的问题,有些导师对住院医师要求过高,导致住院医师心理压力增大。
带教时间不足,有限的时间难以满足住院医师全面的学习需求。
带教模式缺乏创新,缺乏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教学方法。
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建立统一的培训标准和评价体系,明确带教导师的职责和要求。
加强带教导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增加带教时间,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
创新带教模式,引入互动式教学和技术手段,提高带教效果和效率。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带教是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环节,具有许多优势和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改进带教模式和提高带教水平,可以更好地提高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和临床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9
问题四:针对这个患者基层能做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 •胸片 •心电图
整理ppt
10
问题五:根据此患者收集的资料初步诊断是什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 •缺乏运动 •缺乏规范治疗
诊断可采用Murtagh安全诊断策略
整理ppt
11
问题六:针对该患者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
• 医生判断患者出现需上级医院处理的其他情况或疾病。
• 对具有中医药治疗需求的慢阻肺患者整,理p社pt 区不能提供的。
22
问题十:该患者后续的健康管理
• 告知病人诊断,目前病情 • 让病人建立对诊断、管理和治疗的态度 • 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 安排随访
整理ppt
23
问题十一:SOAP病历
整理ppt
整理ppt
7
2、针对这个患者,问诊的主要内容:
• 主要症状的描述和病情演变; • 既往病史:包括既往有无类似的发作、诊疗情况及既往相关病史; • 家族史; • 生活方式、心理和社会因素。
整理ppt
8
问题三:在初步询问(采集病史)之后的体格检查
面对这个患者准备如何进行体格检查?为什么? (针对这个患者需要重点查体内容有哪些?)
mMRC问卷
仅评估呼吸困难对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
整理ppt
15
15
慢阻肺的评估—症状(GOLD推荐使用)
CAT问卷
更广泛的覆盖了慢阻肺对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 影响
整理ppt
16
14
慢阻肺的评估
• 根据患者急性加重病史,在去年有因慢阻肺急性加重1次或1次以上住院 • mMRC 呼吸困难问卷为1分 • CAT问卷为7分,属于轻微影响
肺功能检查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FVC<0.70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整理ppt
COPD
13
问题七:慢阻肺综合评估方法
GOLD 2017综合 评估将肺功能去 除,仅采用呼吸 道症状和急性加 重风险来评估A BCD分组。部分 无急性加重的患 者将会被分至 GOLD4级、B组 中。
(
(C) 高风险、 少症状B源自LAMA 或 /和LABA
整理ppt
CAT > 10 mMRC > 2
2次或
更多次
或
>1
每
次导致
年
住院的
急
急性加
性
重
加
重
次 0或1 次 数 (未导
致住院
)
—— 2017GOLD
19
稳定期治疗
•教育和管理 •避免各种致病因素 •康复治疗
非药物: 药物:
整理ppt
20
问题八:慢阻肺的基层治疗决策
慢阻肺分级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整疾理p病pt 全球倡议(GOLD指南)2017
3
病史资料
• 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咳痰喘10余年,再发加重1周”就诊。 • 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病史。
您是接诊医生该如何处理?
整理ppt
4
问题一:该患者可能的疾病
• 慢性支气管炎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支气管扩张症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支气管哮喘 •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 ●●●●●●
整理ppt
5
问题二:面对这个患者你打算做什么?
------ 首先从问诊开始 1、问诊思路? 2、问诊主要内容?
整理ppt
6
1、针对这个患者问诊的思路:可参考RICE问诊法:
•R(Reason)原因,病人为什么来就诊; •I(Ideas)想法,病人对自身健康问题怎么看; •C(Concerns)关注;病人的担心; •E(Expectations)病人的期望。
(D) 高风险、 多症状
(A) 低风险、 少症状
(B) 低风险、 多症状
或
次
以 上
1
急
次 或
慢 阻
性
1
次肺加
1
以 上
急 性
重
0
住 院
加 重
史
)
mMRC0-1 CAT<10
mMRC≥2 CAT≥10
症状 (mMRC或CAT)
整理ppt
—— 2017GOLD
14
22
慢阻肺的评估—症状(GOLD推荐使用)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160/100mmHg,平时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mg qd降血压, 平时门诊配药时测血压正常。有脑梗病史5年,目前无特殊不适。否认糖尿病、心血管病史,否 认肝炎、肺结核发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社区全科门诊模拟教学——COPD
无锡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 ——旺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 顾晏新、黄小洁、袁佳欢、周涛
整理ppt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科诊疗思路
旺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整理ppt
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 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 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强调了慢阻肺对呼吸道症状的影响。
• 支气管哮喘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支气管扩张症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整理ppt
12
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依据
症状
呼吸困难 •进行性加重, •常活动时加重, •持续存在 慢性咳嗽: •间歇性或无症状, •任何类型慢性咳嗽 •咳嗽合并咳痰
危险因素
•吸烟和被动吸烟 •空气污染 •吸水烟、室内生物燃料 •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 •慢阻肺家族史
该患者属于C组(高风险、少症状)
整理ppt
17
问题九:针对该慢阻肺患者的治疗
• 药物治疗推荐 • 稳定期的治疗
整理ppt
18
药物治疗推荐
C LAMA (首选)
+LABA 或+ ICS( 肺炎风险)
A SAMA 或 SABA
(prn)
CAT < 10 mMRC 0-1
D LAMA+LABA(首选 ) + ICS(哮喘-慢阻肺重叠 综合征;EOS增加)
整理ppt
21
问题九:慢阻肺转诊指征
• 初次筛查疑诊慢阻肺患者。
• 随访期间发现慢阻肺患者症状控制不满意,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不能
耐受治疗的情况。
• 出现慢阻肺合并症,需要进一步评估和诊治。
• 诊断明确、病情平稳的慢阻肺患者每年应由专科医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对治
疗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
• 随访期间发现出现急性加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
24
S-主观资料
主诉:反复咳嗽、胸闷、气喘10余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始出现咳嗽、胸闷、气喘,于外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每年发病约 2-3次,住院输消炎类(具体不详)药物治疗后好转。平时偶有胸闷、气喘时自行用万托林喷雾后 可缓解。1周前患者又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为白色泡沫样且不易咳出,自行喷万托林,口 服头孢类药物2天,症状未缓解且加重,并伴有稍活动后胸闷、气喘等症状。自发病以来,患者 无发热,精神、睡眠可,食欲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