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中西医治疗
肝癌的中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疗法

肝癌的中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疗法肝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其高度侵袭性和易转移性,治疗起来常常十分困难。
在肝癌的治疗中,中药与中西医结合疗法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肝癌的中药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一、肝癌的中药治疗方法中药在肝癌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药治疗肝癌的方法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和中药汤剂治疗两种。
1.药物治疗中药药物治疗是通过药物的成分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一些中药药物如黄芪、灵芝、三七等被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中。
这些中药药物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2.中药汤剂治疗中药汤剂治疗是将多种中药材配方组合,煎煮后口服使用。
这些中药汤剂能够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减轻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同时,中药汤剂的联合使用还能够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将中医传统疗法与西医现代化治疗相结合,成为当前治疗肝癌的主要趋势。
中西医结合疗法常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和中医辅助治疗等。
1.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药物治疗中注重挑选合适的中药药物,并结合西药进行联合应用。
中药药物能够增强西药的疗效,降低西药的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2.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注重术前术后的中医治疗,如中药汤剂的应用,能够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3.放疗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放疗中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药物进行治疗,减少放疗的副作用,并保护患者的免疫系统。
4.中医辅助治疗中医辅助治疗是在传统的中医治疗基础上,结合西医现代化治疗方法进行的。
通过中医辅助治疗,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三、中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势肝癌的中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以下优势:1.综合疗效好中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综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的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肝癌的中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策略

肝癌的中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策略肝癌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速度极快。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中西医的综合治疗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肝癌的中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策略。
一、中药治疗肝癌的基本原理中药治疗肝癌依据中医理论,以平衡人体阴阳、调节气血为核心。
中药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提高机体免疫力。
常用的中药包括山楂、黄芪、连翘等,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二、中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1. 中药单方疗法:即单一中药药物的应用。
根据肝癌的不同类型和病情,选择具有清热解毒、补气养阴、健脾活血等功能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中药单方疗法具有疗效确切、用药简便等特点。
2. 中药复方疗法:即将多种中药药物进行配伍,以增加治疗效果。
例如,龙胆泻肝汤、秦艽汤等。
中药复方疗法在治疗肝癌过程中,可以综合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等。
3. 中药同步化疗:在进行化疗的同时,辅助应用中药。
中药可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化疗的耐受性。
此外,中药还可以增加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
三、中西医结合策略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策略是一种融合中医传统医学和现代西医技术的综合治疗方法。
在肝癌的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1. 综合治疗效果更好:中西医结合策略可以有效发挥中药的调理作用,同时使用西药进行肿瘤的直接化疗。
综合应用中西医治疗手段,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2. 减轻化疗的副作用:中药在化疗过程中可以减轻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3. 促进康复与预防复发:中医药具有滋养和调理作用,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中西医结合还可以预防肝癌的复发,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四、中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策略的案例1.病例1: 某患者,肝癌晚期,合并黄疸、腹水等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姜天奇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姜天奇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源自肝脏的恶性肿瘤,常常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威胁。
目前,中西医联合治疗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姜天奇医生作为该领域的专家,对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下面将介绍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治疗现状以及姜天奇医生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的贡献。
一、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饮酒和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
临床上,患者常常出现腹部胀痛、乏力、消瘦、黄疸等症状,如果病情进展严重,还会出现恶心、腹水、肝功能不全等症状。
二、目前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治疗现状1.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是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手术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化疗和放疗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但对于患者的整体生存期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但其治疗效果也是有限的。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气功调理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核心,通过中药的药效作用,可以调整患者的体质,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针灸治疗和气功调理则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经络和气血,达到调理肝脏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
三、姜天奇医生的治疗成就姜天奇医生是一位在中西医结合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他在临床治疗中,将中医的药膳疗法和针灸理疗与西医的手术、化疗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中西医联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姜天奇医生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肝脏肿瘤的中药研究,研制出了一批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具有独特疗效的中药制剂,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选择原发性肝癌早期很难发现,但是通过筛选,尤其是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肝癌,最佳的选择是手术处理,也可以选择肝移植及射频消融,这些方法都是倾向于根治性的。
中晚期的肝癌一般选择的治疗办法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放射治疗,以及结合中药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的原发性肝癌,主要是对症治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选择(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目前仍然是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凡是有手术指症的应该不失时机的争取手术的切除。
尤其普查时,发现血清 AFP 浓度的升高,并得到了影像学的定位诊断,应及时进行手术探查。
手术适应证包括( 1 )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只限于一叶或者是半肝。
( 2 )肝功能代偿良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的 50% ,且没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的证据。
( 3 )肺和肾功能良好,能够耐受手术。
1 、手术切除:( 1 )对临床肝癌或大肝癌,如患者全身情况和肝功能代偿良好,无肝硬化者,规则性肝切除为主要术式。
( 2 )对合并肝硬化的亚临床肝癌或小肝癌,非规则性肝切除为主要术式。
( 3 )对肿瘤包膜完整者,非规则性肝切除。
( 4 )对肿瘤包膜不完整者,较为广泛的切除( 5 )左侧肝癌,以力求根治为原则,选用规则性半肝切除或左三叶切除。
( 6 )右侧肝癌,兼顾根治原则及安全性,不需右半肝切除,选用非规则性右肝切除( 7 )左内叶肿瘤主要施行非规则性肝切除,特殊情况下施行左半肝或左三叶切除术。
2 、肝移植术目前认为肝移植用以治疗小肝癌特别是伴有肝硬化者,疗效较好,优于根治性切除术。
3 、二期切除( 1 )病人选择1 )右叶或肝门区单个大肝癌,包膜较完整,因伴有肝硬化特别是小结节性肝硬化而不能切除者;2 )右叶大肝癌伴卫星结节,但仍局限于右肝者;3 )主瘤在右叶而左叶有 1~2 个小的可切除结节者。
( 2 )二期切除指征1 )肿瘤直径缩小至原先的 50% 以上,对 AFP 阳性肝癌而言,肿瘤缩小应伴 AFP 显著下降。
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

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中医治疗肝癌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脏腑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
肝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病因主要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中都有关。
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肝癌的发生往往与肝脏功能损伤有关,同时也涉及到了人体的阴阳平衡。
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法不仅要针对肝脏本身的生理病理特点,还必须考虑整个身体的平衡与协调。
中医治疗肝癌具有一定优势,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也能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这是西医治疗难以达到的效果。
中医治疗肝癌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气功治疗等多种方法。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肝癌最常用的方法,中药治疗的关键是方药组合和剂量的掌握,中药治疗肝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清热解毒法:肝癌患者体内有毒热,需要用清凉的中药来去除毒热,清热解毒中药有龙胆草、连翘等草药。
2. 活血化瘀法:肝癌患者结节多,往往导致肝脏血液不畅通,需要用破血、通经的药物来清除血液中的瘀血,活血化症中药有川芎、红花等。
3. 健脾养肝法:肝癌患者肝脾功能受损,需用调理脾肝功能的中药,强化肝脏的免疫力,健脾养肝中药有黄芪、山药等。
针灸治疗可以帮助肝癌患者缓解疼痛、减轻化疗和手术后的不适感,同时也能帮助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
针灸治疗肝癌主要包括穴位选择、操作手法及针刺方法的调整等。
气功治疗是通过调整呼吸、长度等方式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功治疗肝癌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身体的内部环境,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肝癌有一定的优越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同时也需要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

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概述【摘要】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难度较大。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日益受到重视。
中医治疗肝癌强调整体调理、疏肝理气,具有独特优势。
西医治疗肝癌则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能够兼顾中西医优势,发挥综合效果。
在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药辅助治疗等。
通过临床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取得了显著疗效。
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前景广阔,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现状,特点,优势,方法,实践经验,前景,意义1. 引言1.1 肝癌的定义肝癌,又称为肝细胞癌,是一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它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于长期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脏寄生虫感染、亚硝胺类化合物、致癌物质等因素引起的。
肝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
肝癌具有隐匿性、侵袭性强、发展迅速等特点,临床上一般以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病情通常在发现时已经比较晚期。
肝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给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
肝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
针对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成为肝癌患者的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1.2 肝癌的治疗现状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潜在的危害性,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肝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肝移植等。
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肝癌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晚期或局部晚期肝癌效果不佳。
化疗和放疗是常规的治疗手段,但其副作用较大且易导致药物抵抗性。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生长,但该方法仍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中。
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供体的匮乏和术后并发症等限制,应用范围较窄。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姜天奇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姜天奇原发性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当前原发性肝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进行探讨。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不是针对肿瘤直接进行治疗。
具体而言,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主要分为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式是调理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癌患者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
常见的中药治疗方式包括:1. 中药注射:即将中药通过注射或静滴的方式直接输送至患者体内,快速有效地缓解肿瘤的症状。
但是由于中药注射的成分很难准确控制,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
2. 中药粉剂或颗粒剂:需要口服,通过口腔吸收将中药粉末或颗粒剂输送至身体各部位,起到养生补益的作用。
相较于注射,口服更为安全,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达到治疗效果。
3. 中药贴膏:相比于注射和口服,中药贴膏的方式更为安全,而且可以针对性地对肿瘤患处施加中药治疗。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促进体内气血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针灸疗法也可作为辅助疗法来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常见的针灸疗法包括:1. 针刺:适用于处理肝癌的疼痛和肝肿大等症状。
2. 施灸:适用于缓解肝脏胀痛,改善患者的饮食和睡眠。
3. 电针:通过刺激皮下神经末梢,使神经神经末梢得到刺激,促进体内气血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
西医治疗肝癌主要通过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方式来进行。
常见的方法如下:1. 手术:早期肝癌可以采用手术病变切除的方式治疗,但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风险,而且对患者的身体损伤也很大。
2. 化疗:抗癌化疗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抗癌化疗是采用化学药物的方式来杀灭或抑制肿瘤的细胞生长,从而达到缩小肿瘤体积的目的。
化疗对人体的毒性比较大,相对而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肝癌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肝癌的中西医治疗方法肝癌发现时往往多为晚期由于肝脏上没有神经,肝癌发现时,往往是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
早期患者一般无症状和体征,少数体检时可有轻度肝肿大、黄疸和皮肤瘙痒,当患者出现上腹闷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持续性低热等特征性临床症状时,大多已是晚期。
肝炎病人是肝癌高发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是肝癌的高发人群,应定期去医院检查、监测。
如果不注重养护,乙肝可以在10年时间里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中约有10%的人会发展为肝癌。
乙肝病毒携带者千万不能以为不是病就掉以轻心。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肝区不适或疼痛,既往有肝病史,特别是肝硬化患者一旦原有的肝病症状加重并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乏力、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应马上就诊。
肝癌晚期治疗难度相当大,主要是因为肝癌发病具有起病隐匿、而且潜伏期长、进展快、恶行程度高、侵袭性强、易转移复发及预后差等特点。
目前肝癌晚期的治疗办法有中药治疗和放、化疗,但是最好的治疗办法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肝癌晚期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无毒副作用的方法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具体是通过先进的血细胞分离机提取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在高标准的GMP工作室站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用特异性肿瘤抗原致敏,形成活化的DC、CIK细胞,两者共培养,可互相促进,使其大量扩增,细胞数量、质量都明显提高;两者再有序双回输,又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大大提高机体识别、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达到更好治疗效果。
肝癌晚期的治疗办法-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是目前针对治疗肝癌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采样患者自身的单核细胞DC、CIK细胞,应用国际最新的生物技术在体外进行培养后回输到病人体内,不仅可以准确高效的杀灭肿瘤细胞,还能激发机体产生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从而使免疫系统发挥正常作用以杀死肿瘤细胞,并启动免疫监视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肝癌晚期中药治疗的方法可以对患者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中药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细胞,可以从根本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最主要的是它的副作用很小,适合长期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的中西药物治疗进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孟志强全身化疗治疗肝癌的毒副反应大,其单独应用的价值已被否定。
现主要用于区域性化疗及综合治疗的探索。
近年有采用肝动脉泵内长期小剂量化疗治疗肝癌的报道,还有经门静脉途径化疗、腹腔内化疗治疗肝癌的探索,但能否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尚待进一步证实。
化疗药物肝动脉内局部化疗(HAI)提高了肝癌灶内的药物浓度,有效率高于全身化疗,且毒副反应小,但多数资料显示其并不能延长生存。
各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大多曾被试用于肝癌的治疗。
然而原发性肝癌对化疗不敏感。
全身化疗治疗肝癌的有效率多不超过15%,且毒副反应大,其单独应用的价值已被否定。
现主要用于区域性化疗及综合治疗的探索。
常用的对肝癌有效的化疗药物主要有5-氟尿嘧啶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类、铂类、丝裂霉素及中药提取的有效成份等。
5-Fu为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已经广泛地被使用到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中,同时也是肝癌化疗中应用最为普遍的药物之一。
已有学者将5-Fu 持续灌注的方法用于肝癌的联合化疗,初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5-Fu的衍生物有氟尿嘧啶脱氧核苷(5-FUDR)与口服制剂喃氟啶(FT-207)、优福定(UFT)、卡莫氟、脱氧氟尿苷(氟铁龙)等。
最近,5-Fu的新衍生物卡培他滨(希罗达Xeloda)在肠癌、乳腺癌等的化疗中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美国临床实验PHY906-2002-1正在对卡培他滨与PHY906联合使用对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进行研究。
其结果可能使卡培他滨被使用于肝癌的化疗之中。
ADM为蒽醌类抗生素,其衍生物常用于肝癌的有MIT、Epi-ADM、THP等。
MIT的心脏毒性较ADM为轻,有报道采用MIT肝动脉内灌注可降低高复发倾向肝癌的术后复发率。
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仅为ADM的50%,骨髓毒性为ADM的70%。
有报道在栓塞化疗中应用Epi-ADM的效果与ADM相近,也有报道Epi-ADM的效果优于ADM。
THP的心脏毒性较ADM 轻,近年有不少应用THP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报道,但效果是否优于ADM、Epi-ADM尚待观察。
正常人ADM的累积剂量应该小于500~550mg/m2DDP是杂类的抗肿瘤药物,其对肝癌也有一定的效果,为目前肝癌局部化疗、栓塞化疗中的常用药物之一。
Kasugai等曾比较DDP的栓塞化疗与MMC的栓塞化疗效果,发现DDP的效果明显优于MMC。
此外,DDP对5-Fu有生化调节作用,两者合用有协同效应,近年有学者采用DDP结合5-Fu肝动脉内持续灌注的方法治疗复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肝癌、经栓塞治疗无效的肝癌等,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近年来合成了不少铂类络合物,降低了其对消化道和肾的毒性,产品主要有第二代的卡铂(CBP)与第三代的草酸铂(L-OHP)。
L-OHP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在肝癌的治疗中是否优于DDP尚待观察。
MMC由于其副作用过多,因此在胃肠道肿瘤的化疗中已较少采用,但仍常用于肝癌的一次性介入化疗、栓塞化疗。
对肺癌、恶性淋巴瘤、胃肠道肿瘤及卵巢癌有一定疗效的植物类抗肿瘤药物依托泊甙(Etoposide,Vp-16),也有学者将其用于肝癌的联合化疗,1997年Bobbio-pallavivini等采用Vp-16联合 Epi-ADM治疗36例肝癌,有效率39%,中位生存期10个月。
Vp-16在肝癌中的应用较少,其疗效尚待更多的临床验证。
羟基喜树碱(HCPT)为国内合成的药物,在肝癌的局部化疗中也较常用,但其疗效尚待证实。
近年有不少新的化疗药问世并进入临床应用,如紫杉醇(泰素)、多西紫杉醇(泰素帝)、伊立替康(CPT-11)、双氟胞苷(健择)、草酸铂等,在乳腺癌、肺癌、肠癌等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肝癌的治疗中应用不多且疗效不肯定。
如泰素虽在体外实验、Ⅰ期临床试验中显示有一定效果,但未被Ⅱ期临床试验所证实。
仍需进一步开发高效的抗肝癌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有不少从中药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制剂也被广泛地用于治疗肝癌。
去甲斑蝥素是从斑蝥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体外实验证明其对肝癌BEL-7402及肝癌SMM-7721,小鼠腹水H22肝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陈喆等于2003年使用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行肝癌瘤内注射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29例,中位生存期7个月。
鸦胆子乳是从苦木科植物果实中提取的抗肿瘤有效成分。
有学者使用鸦胆子乳联合FAP方案局部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肿瘤患者32人,发现治疗组PR例数明显高于单用FAP方案的对照组,并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T细胞及NK细胞的活性。
榄香烯乳是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
其已被广泛使用于宫颈癌、肺癌、恶性胸水的化疗中。
体外实验表明其能明显延长腹水型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能明显抑制腹水型肝癌H22高淋巴转移亚系株(HcaF)的生长。
华蟾素注射液系阴干全蟾皮水溶性成分提取液。
动物实验证明华蟾素有抗肿瘤、免疫促进和抗病毒作用。
王昕等使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4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其中有效24例,无效24例,有效率50%,并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肝癌的中医药治疗,临床常采用辨证论治、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多法联用等实施原则。
中草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优点是可改善症状,副反应较小。
中草药治疗临床上,其优点是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发热、疼痛、纳差、腹胀等改善较显著,副反应较小,全身状态如体重和生存质量保持较好,病情发展较慢,生存期延长。
少数病人AFP可下降,肿瘤亦可缩小或长期带瘤生存。
中医治疗的理论基础和药物的应用,与西医有着极大的不同。
由于肝癌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使得其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不一致,因此有的医家主张根据病因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拟定基本方,随证加减。
龚氏等以“扶正抗癌”为基本治则治疗肝癌74例(近期有效率75.67%)。
佘氏以丹芪抗癌散治疗肝癌62例,并与化疗者26例对照。
结果显示,本方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延长生存期。
张氏根据肝癌邪毒化火+气阴损耗的病机特点,以清热解毒+养阴扶正的药物组成三甲护肝汤治疗晚期肝癌25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张氏应用疏肝理气+活血破瘀法为主方(柴胡+三棱+莪术+半枝莲等加减)治疗原发性肝癌22例,好转率达45.45%。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已经有超过3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经验,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发现,肝癌的病机为脾虚。
应用健脾理气的方法治疗肝癌是目前肝癌治疗的最佳中医药治疗方法,并可以提高其它治疗方法的疗效。
目前的临床研究往往将中医草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介入等治疗的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症状。
相对而言,单纯使用中草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进行的较少,或仅仅停留在I期临床实验。
李远东于1994年至2003年研究中药扶正与介入联合治疗中晚期肿瘤的效果。
其中药联合组服用扶正养血柔肝的中药(四君子汤加减),发现联合组的有效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2.79%)。
同时,全国各地同时也有单纯依靠口服中草药治疗肝癌达到完全缓解的病例报道。
肝癌的生物治疗目前细胞因子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s, BRM)用于抗肿瘤治疗研究的核心。
肝癌综合治疗中常用药物为白介素-2(IL-2)、干扰素(IF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IL-2单独应用治疗肝癌目前报道不多,一般均采用经肝动脉持续灌注取得较明显疗效。
Yamamoto对姑息性切除手术后的11例肝细胞癌患者持续灌注IL-2并间断化疗栓塞达6个月以上,其中4例肿瘤消退,2例肿瘤均明显缩小,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1%和16%。
国内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应用大剂量IL-2治疗不能手术的13例晚期肝癌病人,肿瘤缩小25%以上者达84.6%,包括缩小50%以上者38.5%,明显优于单用栓塞化疗。
姬统理等报道63例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用IL-2 、IFN-γ和肝癌特异性转移因子等联合治疗,肿瘤缩小者49例,甲胎蛋白(AFP)下降者44例,1年生存率50.8%,2年生存率22%,优于单用栓塞化疗,而且治疗后副作用轻、少。
IL-2也可以用于转移性肝癌的治疗,Mavligit等经肝动脉和脾动脉灌注IL-2治疗28例转移性肝癌连续5天,每天最大剂量3×106IU/m2,有2例(7%)临床症状改善,肿瘤缩小。
Okuno等采用肝动脉灌注IL-2联合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治疗3例转移性肝癌,肿瘤均消失,癌胚抗原(CEA)降至正常。
赵永新等对22例肝癌采用IL-2肝动脉灌注后再行化疗栓塞,与30例直接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结果提示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肿块缩小超过50%分别为77.3%与63.3%,1年和2年生存期分别为20%、45.5%,30%及40.9%,两者有明显差异(P<0.5)。
上述结果表明,经肝动脉持续灌注IL-2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如能与化疗栓塞联合应用,疗效尤佳。
IFN-α治疗无法手术的肝细胞肝癌可延长生存时间和诱导肿瘤退缩。
Lai对病人接受剂量递增的IFN-α治疗(1000万IU到5000万IU/m2),结果显示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14.5周与7.5周,P=0.0471),另外IFN-α治疗组有31.4%肿瘤退缩超过50%,而对照组无(P<0.001=,且治疗组肿瘤进展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病人对高剂量IFN-α治疗耐受较好,只有34.3%的病人因为持续消瘦衰弱而降低1/3到1/2的剂量。
作者认为IFN-α治疗无法手术的晚期肝癌是有效的,建议进一步研究联合用药来提高IFN-α治疗肝癌的疗效。
更多的研究发现IFN-α和化疗药物有协调治疗作用,可提高生存期和肿瘤有效率。
在一个顺铂联合IFN-α的对照研究中,Chung[28]等发现接受IFN-α联合顺铂治疗者部分缓解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单纯顺铂治疗者,分别为(33%与14,P<0.05=、(27%与9%,P<0.05=和(19周与11周,P<0.05=。
Santoro等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IFN-α联合米托蒽醌、CF和5-FU是有效的手术辅助治疗,毒副作用是可以接受的。
Kountouras等的研究说明IFN-α联合化疗-内分泌治疗(阿霉素、去铁胺、三苯氧胺)可提高长期生存率(P<0.001),增加肿瘤抑制和降低肿瘤进展比例。
TNF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有待于探索。
有报道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局部应用内源性TNF诱生剂IFN-γ和OK432治疗后,肝癌缩小,AFP转阴,患者生存期延长。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既往主要被用于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GM-CSF具有促进免疫应答,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