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合集下载

课时作业1: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时作业1: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Ⅰ语言素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________、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________、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________的伟大成就。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繁荣稳定,保持香港、澳门长期和平发展,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________的开放政策,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世界和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穷二白同舟共济另眼相看互利共赢B.积贫积弱同舟共济刮目相看合作共赢C.一穷二白同心同德另眼相看合作共赢D.积贫积弱同心同德刮目相看互利共赢答案D解析积贫积弱:(国家、民族)长期贫穷、衰弱。

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

文中彻底改变的应是什么样的局面,因此应用“积贫积弱”。

同心同德:思想、行动一致。

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第二处强调的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而“同舟共济”侧重于在困境中团结互助,因此应用“同心同德”。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刮目相看”是一种纵向的比较,“另眼相看”是一种横向的比较,这里是说中国的发展让世界不能再拿老眼光看待,因此应用“刮目相看”。

课时作业7: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时作业7: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外拓展阅读】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加深,两岸民众之间的通婚逐渐增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也因此被誉为“第四通”。

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发现,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瑰宝。

其中部分人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国学等有着较深入的了解,并能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

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肯定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并赞同“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优秀的民族”这一说法。

但涉及国家身份,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就是大陆,而台湾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常会以“台湾人”自称。

在采访和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了解民族文化的渠道是电视或网络,希望去大陆感受体会,但当前大多以旅游的方式前往。

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能够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华文化的践行,存在着一定差异。

在面对“是否有必要在学校开设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课程”的问题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有必要,但是被问及“是否愿意主动践行”时,回答却是否定的。

对这一群体展开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加深两岸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了解、促进两岸关系的友好发展以及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通过构建两岸的文化认同,形成两岸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摘编自卢文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民族文化认同研究》) 材料二: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人首先有血缘族群的身份,而以血缘为基础的族群认同,总是与其社会关系的性质相关联的。

每个国家一般都包含着许多民族或族群,而且世界秩序要求主权国家的基本稳定,如果族群认同过于强势,在多民族国家就可能“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危机就可能被某些预料不到的事件触发;如果国家认同强于族群认同,多民族国家就容易经历各种风雨变幻而保持统一。

课时作业1: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课时作业1: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中国人民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答案 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A、B、C三项说法正确。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故D表述不恰当,选D。

2.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有个形象的比喻,称它“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它又要有一双翅膀”。

这里提到的“一个主体”“一双翅膀”分别指()A.总路线、总任务B.轻工业、重工业C.一化、三改D.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答案 C解析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简称“一化三改”,C符合题意。

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是()A.如何恢复国民经济B.如何巩固新生政权C.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答案 D解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全新课题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故选D。

国民经济恢复于1952年,排除A;巩固新生政权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排除B;新民主主义社会处于1949~1956年之间,排除C。

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A.新中国的建立B.一五计划的实施C.中共八大的召开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 D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也意味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020-2021学年语文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上册课时分层作业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语文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上册课时分层作业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分层作业(一)[基础运用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许多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航天事业便是其中的一项。

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人员为了他们的梦想,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为此________在所不辞。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

而实施探月工程就是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飞天揽月之梦。

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航天工作者们________.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积蓄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

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它不能______,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 )。

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太空能力的充分展示.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人类和平________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B.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C.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D.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D [A项,两句话的主语都是“航天事业”,应该放在“不仅”的前面。

B项,后面两句话都属于它蕴含的内容,所以正确语序是“所蕴含的”,后面是“是……,是……”.C项,中国精神属于精神层面的,应该先说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苦心经营饮鸩止渴应用B.赴汤蹈火煞费苦心急功近利利用C.冲锋陷阵煞费苦心饮鸩止渴利用D.冲锋陷阵苦心经营急功近利应用B [第一处,“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出版一批重要著作,中华精品字库、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些宝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筑牢根基。

探源中华文明,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

正如有学者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其间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人们得以从汉字原初构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奥秘。

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留下“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沉淀在中华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蕴含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得益于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中国话、方块字的文化名片更为亮丽,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厚。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两句诗曾扣动无数游子的心弦。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

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

只要登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来自家乡的声音”。

一个个词条,内容涉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婚育丧葬、节日活动、说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动的文化切片,为地方特色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

八年级1课作业作业

八年级1课作业作业

班级姓名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业1.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后,毛泽东对其他中共领导人说:“我们要去北平赶考了。

”这指的是()A.建立和巩固新政权B.与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决战C.要和平解放西藏D.采取公务员考试办法,选拔优秀干部人才2.右图是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宏伟建筑,它的建造是下列哪次会议的决议()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3.“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A.毛泽东B.刘少奇C.朱德D.周恩来4.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开国大典做好了准备。

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在开国大典上进行的()A.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前升起B.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C.毛泽东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D.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A.中国真正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了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7.请你从以下四句话中选择最为贴切的一句话,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A.封建帝制被推翻B.中国人民站起来了C.中国实现现代化了D.世界和平力量壮大了8.一位飞行员回忆“我刚刚打开飞机坐舱里的收音机,就听到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

56年过去了,这声音还常常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就像刚刚听到一样。

”让这位飞行员毕生难忘的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胜利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D.开国大典9.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重庆谈判B.土地改革C.西藏解放D.抗美援朝10.“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至今(2014年)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A.35年B.45年C.54年D.63年11.材料一: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课时作业1: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时作业1: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剥.(bō)削挣.(zhēnɡ)扎不屈不挠.(náo)B.复辟.(pì) 或.(huò)者辛亥.(hài)革命C.勉强.(qiánɡ) 企.(qǐ)图英.(yīnɡ)勇事迹D.警惕.(cì) 侮.(wǔ)辱大肆.(sì)屠杀解析B项“辟”读bì。

C项“强”读qiǎnɡ。

D项“惕”读tì。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渴望撕毁撕杀不可磨灭B.妥协屠杀图钉繁荣昌盛C.松懈阴谋阴暗毫无疑意D.姿态决议抉择坚苦奋斗解析A项撕杀—厮杀。

C项意—义。

D项坚—艰。

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有力武器,我们必须牢牢________这个武器。

(2)幸福的感觉总被思念________,因为思念有时候是苦的。

(3)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________没有使群众受益,________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掌握湮没不但/而且B.把握淹没不但/而且C.掌握淹没不仅/反而D.把握湮没不仅/反而解析①掌握:主持,控制;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

把握:握,拿;抓住(抽象的东西);成功的可靠性(多用在“有”或“没”后面)。

②“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引申指一物盖过一物;“湮没”现在常用的意义是“埋没,没人知道”。

句子的意思是说“思念”盖过了“幸福的感觉”,选“淹没”。

③“不但/而且”表示前后的顺进;“不仅/反而”表示前后的反进。

选词句表达的语意是前后反进。

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要你校同意你参加这次培训,报销交通费,安排食宿,办理相关证明,发放培训资料等事宜我们可以帮助解决。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答案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答案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答案第一课时思1. 结构标志词语:【1】第一段的“现在开幕了”。

【2】第三、四段中的“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三年以前”。

【3】第五、六段的“现在”“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4】第七段的“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5】第九、十、十一段的“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议文章思路:(1—2段)宣布大会开幕,简介与会代表及大会特点。

(3—4段)回顾过去,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8段)立足当下,对国家发展大计做出规划:指明会议议程,民族独立与发展,革命心态,发展策略。

(9—11段)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蓝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12—16段)纪念与祝贺。

第二课时思任务一【1】“渴望”一词强调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得民心、顺民意的。

【2】“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做出判定,给人以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感觉。

【3】“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与“美国援助的”“数百万军队的”形成对比,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气概,抒发了革命胜利的自豪之情。

【4】“任何”“一切”“唯一”“决无”,这些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或是涵盖一切可能性,强调“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的不可信,告诫人民要放弃一切幻想,抱定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5】“打倒了……” “推翻了……” “恢复了”用一系列的“了”字句,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

【6】“完全新的”交代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同上一次的不同,它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是“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

【7】“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震撼历史的宣告,既表现了主席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结果的真知灼见,也道出了中国广大民众自1840年以来就郁积的心声、渴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一)[基础运用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许多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航天事业便是其中的一项。

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人员为了他们的梦想,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为此________在所不辞。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

而实施探月工程就是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飞天揽月之梦。

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航天工作者们________。

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积蓄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

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它不能______,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

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太空能力的充分展示。

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人类和平________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航天事业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B.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C.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D.航天事业不仅是梦想,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人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D[A项,两句话的主语都是“航天事业”,应该放在“不仅”的前面。

B 项,后面两句话都属于它蕴含的内容,所以正确语序是“所蕴含的”,后面是“是……,是……”。

C项,中国精神属于精神层面的,应该先说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赴汤蹈火苦心经营饮鸩止渴应用B.赴汤蹈火煞费苦心急功近利利用C.冲锋陷阵煞费苦心饮鸩止渴利用D.冲锋陷阵苦心经营急功近利应用B[第一处,“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

前文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人员为了他们的梦想,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为此……”,根据语境,应该用“赴汤蹈火”。

第二处,“苦心经营”是指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

原文是“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航天工作者们……”,形容航天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应用“煞费苦心”。

第三处,“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根据语境用“急功近利”。

第四处,“利用”,①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②用手段使人、事物为自己服务。

“应用”,使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

“利用”指有效地、充分地使用,“应用”可指抽象事物。

根据句意应该使用“利用”。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之所以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B.之所以如此,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过去数十年中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C.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D.正因为如此,国内外航天工作人员过去数十年中为之付出了艰辛的汗水。

C[上文说的是“从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视野来看”,故用“正因为如此”,排除A、B;过去的数十年是为了强调太空探索时间久,故选C。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几十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A.②④③⑥①⑤B.②⑤⑥③④①C.⑥⑤④②③①D.⑥①②④⑤③A[要注意分析空格前后的语句,特别是词语“国际地位”“作用”“责任”。

由此可以推断出②应该在第一句,因为首先是“国际地位”,然后横向、纵向延伸,先“中国的综合国力”,然后“现代化建设”,④③紧随②之后,紧接着写“中国的发展速度”是⑥,从“也高于”推断⑥后面应是①,⑤是针对“增长的原因”做的阐述,应在①之后。

]5.(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⑤2012年上升到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

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10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发生了快速增长”动宾搭配不当;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句式杂糅;⑦“截止”用词不当,“截止”意为“(到一定期限)停止”,它的后面不能直接跟时间宾语;⑨“16%的人群”搭配不当。

答案:示例:(1)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2)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3)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4)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

材料:做出开辟显示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贡献上下求索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拥抱世界一往无前敞开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析例句的特征,比如内容、格式、修辞等;然后确定仿写的对象;通过联想将所给词语放入一个特定语境中表达,要使所选对象和所表达的主题积极健康。

本题例句格式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

内容:要选择意思能够衔接的词语连缀,比如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中国道路。

答案:(示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显示了中国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作出了中国贡献。

7.阐释思维,就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概念性解释或形象化描述的一种思维方式。

例文:比如关于“实事求是”: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摘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请以“不忘初心”为主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1)所写文字能运用这种思维方式;(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例文是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先明确了文段的主题——“实事求是”,然后解释了“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中每一个词的词义,最后联系现实,指出现实中应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考生写作中就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成文,先明确所写文段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然后解读“不忘初心”的含义,再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如何做到“不忘初心”就可以了。

答案:不忘初心:“不忘”,就是要牢记;“初心”,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坎坷带领人民使积贫积弱的中国富强起来,核心原因就在于始终不忘初心。

[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从“变话”看六十年变化李勇人民解放军进北京后不久,老同盟会会员、南社创始人、诗人柳亚子先生呈诗毛泽东,开首两句是:“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毛泽东唱和一首,最末两句是:“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两位诗人以独特的话语方式交流,其背后的深意,则需在那个天翻地覆的时代语境中去体会。

而在今日,人们的交往话语却是另一种风格。

你可能接到朋友的这类短信:“别总当宅男,今晚请你出去‘撮’一顿。

”收短信后可能这样回复:“只要老哥你埋单,我打的飞速赶到。

”这番对话,散发着网络时代的话语气息。

中国语言文字曾数千年大体保持稳定。

而肇始于清末民初的“白话运动”,是秦汉以后中国语言文字最大的一次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