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规划历程共77页

合集下载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101页PPT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101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名,Biblioteka 于我若浮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VIP专享】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VIP专享】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6-05-03 17:10 搜房网房天下 | 分享扫描到手机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简本合肥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一、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二、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1、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1)市域:为合肥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24.78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2.93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486.6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

2、规划区规划区: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0亿元,年均增长15%,三产结构比达到3:55:42。

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0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万元。

四、社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

加快建设信息社会。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五、城市性质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六、城市主要职能(1)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

(5)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合肥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简介

合肥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简介

环城时代历史沿袭 1986年的环城公园总体规划图
环城时代历史沿袭
3、拓展的环城规划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延伸,环城规划的逐步完善, 90年代合肥逐步形成,独特的风扇形的规划布局, 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城市三大经典规划模式之一, 环城公园的翡翠项链创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的园林景观都曾写入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和建 设的专业教材。
环湖远景规划 1331细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环湖远景规划
1331细部规划(1号线站点布局)
合肥大建设
三、合肥市近年的城市大建设
合肥近年大建设,提升一个核心老城区,在城 市东、西、西南和北部四个方向建设四个城市副 中心新建一个滨湖新区的“141”空间发展战略, 逐步实现环城向环湖规划宏伟蓝图的转身。 大建设重点实施分九大类项目:综合交通工程、 环境整治项目工程、 园林绿化及景观整治工程、 水电气热电等公用事业工程、文教卫体等公益性 项目、 保障性住房及复建点项目工程、市政设 施维护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及新农村建设、自主 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
合肥大建设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
5、几个重点及个别节点工程简介: ★ 金寨路高架工程 ★ 长江西路高架工程 ★ 裕溪路高架工程 ★ 南北高架一号线工程 ★ 轨道交通一号线试验段工程 ★ 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工程 ★ 小仓房污水处理厂工程
合肥大建设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
★ 金寨路高架工程
金寨路高架北至南一环路,与现有金屯立 交桥接通,南至312国道,桥梁主线长7.23公 里,匝道累计长7.18公里,桥梁标准宽度双向 六车道25.5米,黄山路以北为双向四车道,宽 17.5米,地面道路部分自312国道至芜湖路交 口北侧,全长7.72公里。金寨路高架于2006年 9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2月5日实现桥 上桥下“双贯通”,正式放行交通,历时1年 零4个月。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交通专题1项目背景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和交通的关系问题成为重要内容之一。

合肥的城市发展在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中面临城市空间拓展和结构整合,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支撑,一方面需要提高服务功能,创造优质的交通环境,另一方面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交通系统的引导作用也成为空间布局成功的关键。

同时,伴随着机动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凸现,能否有效预防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引导城市交通方式合理结构的形成成为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

城市交通专题研究作为第一阶段的工作首先启动,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同步进行。

2研究范围与年限本项目研究范围为区域交通市域范围,用地面积约7030平方公里;城市交通市区范围,用地面积约655平方公里。

本项目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3主要内容3.1研究目标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对总体规划阶段中土地利用布局和交通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论证,从土地利用和交通相互作用的关系角度,提出对于土地利用布局的建议以及确定和土地利用布局相协调一致的交通系统。

从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策略的指导下,科学地处理各种交通方式系统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定位,确定协调统一的交通服务系统。

3.2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从目前城市交通供需特征、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关系、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对于合肥市城市交通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价,准确把握当前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寻找产生此问题的原因。

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布局的转变、机动化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未来城市交通发展趋势以及将会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判断,为各项规划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础。

3.3城市交通发展策略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目标是展望合肥未来发展趋势,确定合肥发展的科学合理框架,满足合肥市社会经济及建设发展的需要。

城市交通专题的研究目标是把握城市交通发展趋势,结合合肥发展整体框架提出合理的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交通设施规划方案。

合肥城市规划共10页word资料

合肥城市规划共10页word资料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0)简本合肥市人民政府2019年3月一、规划期限近期:2019年~2019年远期:2019年~2020年二、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1、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1)市域:为合肥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24.78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2.93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486.6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

2、规划区规划区: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目标2019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0亿元,年均增长15%,三产结构比达到3:55:42。

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0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万元。

四、社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

加快建设信息社会。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五、城市性质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六、城市主要职能(1)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

(5)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七、合肥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近期2019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91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1.5%;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108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3%。

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

合肥城市发展及其形态变迁
修复工程。
噪音治理
加强噪音污染监管,合理规划交 通线路,降低交通噪音;加强建
筑工地管理,减少建筑噪音。
06
合肥城市发展案例研究与借鉴
案例一:合肥滨湖新区发展模式分析
滨湖新区发展历程
从基础建设阶段到全面发展阶段,再到现在的加 速发展阶段,滨湖新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滨湖新区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政策支持、人才聚集效应等,为滨湖 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合肥城市空间布局演变
从“团状”到“带状”再到“多中心”的发展
合肥城市空间布局经历了从单一中心团状布局到带状布局,再演变为目前的多中心组团式 布局。
“摊大饼”式扩张与“跳跃式”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合肥市城市空间扩展迅速,一方面是中心城区的不断外扩,另一方面 是新的城市组团不断涌现,形成了“摊大饼”式扩张与“跳跃式”发展的局面。
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借鉴意义
庐江县的农村城市化进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和参考。
案例四
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01
肥东县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
效应和规模优势。
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路径
02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
,推动肥东县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Biblioteka 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对策
春秋战国时期
合肥城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为吴楚两国争夺的地区。当时,合肥属于吴国 庐邑的一部分。后来,随着楚国势力逐渐强大,合肥被划入楚国领土。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天下分为36个郡,其中庐江郡就包括现在的合肥地区。 汉朝时期,合肥正式成为庐江郡的治所。这一时期,合肥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近代合肥城市发展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6-05-03 17:10 搜房网房天下 | 分享扫描到手机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简本合肥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一、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二、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1、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1)市域:为合肥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24.78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2.93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486.6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

2、规划区规划区: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0亿元,年均增长15%,三产结构比达到3:55:42。

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0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万元。

四、社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

加快建设信息社会。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五、城市性质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六、城市主要职能(1)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

(5)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声环境:总体质量较好。
结论:水环境有一定污染,对城市发展存在制约,需 要关注。
• 城镇密集区布局协调与城乡统筹
• 城市生态格局的继承与发扬
• 城市交通பைடு நூலகம்应性改造
• 新区建设特色与建设控制
汇报内容
1、 修编背景与指导思想 2、 规划回顾与评价 3、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4、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5、 城市性质职能、规划层次范围与期限 6、 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 7、 市域城镇体系与空间管制 8、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9、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0、生态与环境保护 11、城市综合防灾 12、近期建设与城市远景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汇报内容
1、 修编背景与指导思想 2、 规划回顾与评价 3、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4、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5、 城市性质职能、规划层次范围与期限 6、 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 7、 市域城镇体系与空间管制 8、 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9、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0、生态与环境保护 11、城市综合防灾 12、近期建设与城市远景
城市建设历程
60年代以前自然蔓延发展 的“小团城”; 80年代以前规划引导发展 的“风扇叶”; 90年开始集聚扩张,环路 建设引导的“摊大饼”; 新时期指状延伸并形成新 的主力集群。
历版规划主要指标比较
规划名称 56版总体规划 79版总体规划
编制时间
1956年 1979年(82年批准)
91版总体规划 1991年(92年批准) 95版总体规划 1995年(99年批准)
规划期
1967 1985年(近期) 2000年(远期) 2000年 2000年(近期) 2010年(远期)
规划城 镇人口 55万 60万 70万 100万 135万 165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