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实践空间 追求深度体验
扩展视野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扩展视野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收获。
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我对社会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首先,这次社会实践拓宽了我的视野。
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人和事物。
我深刻地认识到社会是多样而复杂的。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故事和价值观,不同的事物承载着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经历和环境会对其思维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够开放包容的我,在这次实践中才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局限性。
这次实践的经历让我明白要成为一个更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人,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交流,去了解不同的人和事,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其次,社会实践让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
通过参与各种社区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我亲眼目睹了社会中许多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贫困、环境污染、教育不公等问题让我深感社会的不完美和不公平。
这种关注和深思让我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意识到我作为一名年轻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决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仅仅关注个人利益,还要关注社会的公益事业,尝试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最后,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合作完成了各种任务。
我们共同努力,互相支持,不仅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也完成了更多的事情。
在团队中,我明白了每个人的重要性和作用。
每个人的才能和能力都不同,只有通过相互配合和信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每个成员的付出和贡献。
将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我都会注重团队合作,在团队中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队的成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这次社会实践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它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好地了解社会,还让我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次实践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应该追求什么。
社会活动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方案

社会活动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内的理论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社会实践作为拓展学生视野、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视。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社会活动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方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三、方案内容1. 社区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了解社区的发展现状,感受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2. 企业参观安排学生参观一些大型企业,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生产工艺和创新理念。
通过与企业职工的交流,学生可以学习到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增强他们的职业规划意识。
3. 社会调研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活动,选择与学生学科相关的话题,如农村教育、城市环境保护等,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创业实践鼓励学生组织小型创业团队,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商业实践活动。
通过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和管理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文化场馆,举办文化讲座和文艺演出等活动。
通过这些文化体验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四、方案实施计划1.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明确每个活动的目标、内容和预期效果。
2. 提前与社区、企业和相关机构联系,协商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支持。
3. 组织学生参加培训课程,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
4. 在活动期间,安排志愿者进行帮助和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方案评估与改进1. 每次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馈和评估,了解活动的效果和问题。
社会实践总结:三下乡,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社会实践总结:三下乡,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农村社会的真实情况。
很多大城市的学生很少接触到乡村,了解的也仅仅是媒体报道中的些许农村变迁。
但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的真实面貌。
现在,很多农村正在面临生活方式转型、人口老龄化、教育和医疗等方面优质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通过与当地居民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情况,也发现了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和改进的方面。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更了解农村生活,也鼓励我们更多地关注乡村建设、农村发展。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与接触面。
通过实际工作,我们深入了解了社会实践的意义与价值,了解了社会实践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同时,这次活动也拓展了我们的实践领域和接触面。
我们除了了解农村社会,还接触了不同的人群,与当地志愿者和居民的交流、合作,加深了我们对社会的认知。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更加务实的态度和勇敢实践的精神,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了解到了团队的力量,也更加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带给我们新的经验与知识,另外,这次活动还让我们更加独立自主、自我拓展和成长。
在不断接触新环境,学习新技能,处理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比过去更多,也逐渐学会了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同时,我们也获得了更多的社交、交流和合作的机会,积极扩充自己的人脉圈,增加了人际关系的层次和人脉的深度。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三下乡”行动,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农村社会、深入了解自己,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与接触面,增长了见识,也让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知识。
因此,我们将继续激励自己勇敢面对现实,不断拓展自己,为实践活动做出更多的贡献。
拓展教学实践基地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学实践基地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参与了我校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我对教学实践基地的认识更加深刻,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实践基地的意义教学实践基地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这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挥潜能的平台,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实践基地往往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学生需要学会沟通、协调,共同面对挑战,这对于他们将来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经验1. 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确保基地建设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相一致。
同时,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基地的建设规模、功能布局等。
2. 注重实践性,突出特色教学实践基地应注重实践性,使学生在基地中能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此外,基地还应突出特色,与其他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形成差异化竞争。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校应选拔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基地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4. 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基地运行建立健全的教学实践基地管理制度,确保基地的运行有序、高效。
同时,要加强对基地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基地的建设和运行达到预期目标。
三、教学实践基地的应用心得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实践基地,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开拓视野宽广心胸方案

社会实践开拓视野宽广心胸方案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互动、了解社会运行机制以及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种社会实践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领域、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提升心胸宽广。
一、背景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全球视野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制定了社会实践开拓视野宽广心胸方案。
二、方案内容1. 目标确定社会实践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其次,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增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关心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2. 选择适当的社会实践项目在选择社会实践项目时,我们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的针对群体,既可以选择服务社区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与弱势群体相关的项目;二是项目的实践性,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并产生实际效果的项目更好;三是项目的专业性,学生能够将自己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提升专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活动设计在社会实践方案中,活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设计多样化且兼顾全体学生需求的活动。
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实地考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举办座谈会、开展调研项目等。
除了设计具体活动,我们还需要设立合理的时间安排和预算,确保实践过程能够有序进行。
4. 活动评估与反馈实践活动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和反馈。
学生和相关老师应该共同参与评估,包括对活动目标的实现程度、学生个人表现、活动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
基于评估结果,可以对社会实践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三、预期效果通过社会实践开拓视野宽广心胸方案,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能够深入社区了解社会环境并参与社区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拓展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少年宫社会实践总结:开阔视野,拓展人生经验

少年宫社会实践总结:开阔视野,拓展人生经验2023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少年宫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个开阔视野、拓展人生经验的途径,更是让青少年了解社会、关注问题的重要平台。
作为一个热爱社会实践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少年宫的社会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到了其带给我们的价值和影响。
首先,在这些活动中,我结识到了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小伙伴,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观念,也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美好。
同时,与他们合作做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相互配合、互相帮助,让我学到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未来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其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社会问题,更可以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比如,我们参加了一次环保行动,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担任垃圾分类志愿者,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又比如,我们参加了一次义教活动,到一所偏远山区的小学支教,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这些体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才能去解决问题,让我们学会了关注社会、关心他人,也让我们思考自己如何做出更好的贡献。
最后,参加少年宫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有机会去接触一些行业、职业,了解工作的本质、重要性,以及当下的市场形势和发展趋势。
比如,我们通过参观企业,了解到了互联网、AI等新兴行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通过走访医院、法院等单位,领略到了不同职业的工作方式、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这些实践活动,让我们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更了解自己所喜欢和擅长的领域,也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总之,参加少年宫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开阔视野、拓展人生经验的重要途径,更是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关心他人,让我们不断成长、进步、追求卓越的平台。
社会实践开拓视野拓展思维

社会实践开拓视野拓展思维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具有开拓视野和拓展思维的作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实践所学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社会实践对开拓视野和拓展思维的积极影响。
首先,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在课堂内,学生所接触到的是抽象的知识和理论,而社会实践则可以将这些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例如,学生可以参观企业、机构等实地考察,亲眼目睹并了解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职业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行业的差异,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此外,社会实践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上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增强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理解,拓宽自己的社会视野。
其次,社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通过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对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自主思考和创新解决方法。
这种锻炼可以促使学生克服困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还可能与他人合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未来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人生发展。
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不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潜力,并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也会经历一定的挫折和困难,这种经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社会实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重要性,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务,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和拓展思维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实践所学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个人成长和人生发展。
构建实践空间,实践体验

构建实践空间,实践体验构建实践空间,实践体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践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供更好的实践体验,学校和机构开始积极构建实践空间。
实践空间是指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和实践体验的场所,包括实验室、工作室、实训基地等。
通过构建实践空间,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构建实践空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理论知识的延伸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实践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构建实践空间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实践体验。
实践体验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
实践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工作室中进行艺术创作,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创作的乐趣,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技巧。
通过实践体验,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构建实践空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合作和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例如,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团队项目,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协调配合,通过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增强团队意识。
构建实践空间可以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实践机会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机会。
通过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参与各种实践项目,拓宽实践领域,丰富实践经验。
例如,在实习基地中进行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学习实际工作技能,通过实践机会,学生可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建实践空间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实践体验。
通过构建实践空间,学生可以进行更好的实践活动,获得更丰富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实践空间追求深度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注重课程实施对学生发展作用的有效性,拓展实践空间,追求深度体验,切实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一扇窗,使他们透过这一窗口去认识自然、关注社会、感悟人生。
几年的实践,我们探出了一条以课改促实践,以实践出特色、以特色求发展的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一、健全教研组织营造课改氛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实施中感到困难较多。
为了有效地引导教师及时解决课改中存在的困惑,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找准综合实践活动课难以实施的瓶颈。
实验开始期间,综合实践课往往被其它学科占用,名存实亡。
其原因:(1)教师在观念上不能转弯,感到虚幻,认为无处下手。
(2)课程资源不足,教材中有些内容实施起来较困难。
(3)教师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驾驭活动的潜能有待于发掘。
(4)有些活动主题涉及人数多,教师有限,指导不能到位。
(5)受中考指挥棒影响,家庭和社会上的看法不一致,评价机制尚未健全。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人力、物力、财力付出较多,但回报却是隐形的。
2.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顺利实施的支撑点。
(1)转变观念。
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教学计划,开足活动课时。
(2)强化管理。
每学年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计划、制度,教师参与活动有考核,学生学习有评价。
(5)专家引领。
聘请专家来校,讲述新课程理念,指导活动过程。
(6)培训骨干。
在课程实施中首先培训骨干教师,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骨干教师由6人发展到27人)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利用双休日举办一次新课程理念培训,研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以及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
(7)资料收集。
实施过程中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系列化,每学年建档成册。
三年来已收集整理成册的有98余本。
(8)评价机制。
对教师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3.提供综合实践课发展创新的保障。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制定必要的保障机制,使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在领悟中进步,在收获中创新。
(1)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研究小组,教学副校长亲自参与策划和实践。
每个年级均有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小组,负责拟定活动方案并予以实施。
(2)课时保障:课时计划落实到班,活动时间有集中安排也有分散安排。
(3)经费保障: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等投入了一定数量的经费。
(4)制度保障: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取得一定成果的,给予奖励。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历经了三个时期,即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焕发的生命活力与时代气息,更感受到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各环节中的激烈碰撞。
二、提倡因地制宜,挖掘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必须有一定的课程资源为支撑。
于是,我们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核心主题的过程中,本着“立足学校,辐射周边,人为我用,地为我用,资源共享,健康发展”的思想,深入了解学校周边的工业、农业、风土人情等,确定了学生观察、调研、实践的场所。
以学生的需要为实际出发点,就地取材,科学合理地挖掘与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
1.研究地方课程,整合课程资源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初始阶段,我们选用了湖北省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包》(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选用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生命教育》(人民出版社)。
还选用了湖北省地方课程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科技等。
这些课程资源无疑为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起到了指导、引领、示范的作用。
教师们经过认真的研究,从中获得启示,并结合实际将资源整合,创造性地挖掘新的课程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2.自编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越是源于学生自己、源于学校特色、源于生活实际,综合实践活动就越鲜活,越有生命力,越能体现教育所追求的价值。
因此,我们大胆实践,就地取材,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和各项活动中去挖掘更多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例如:(1)根据教材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中,我们不但地开阔视野,活跃研究形式,提升研究水平。
我校李水云、朱克美、李淑珍老师参与省《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包》教材的编写,其中编写的《少男少女的悄悄话》等10篇教学课案已选编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的上、下册中。
李水云、朱克美老师参加《生命教育》教材的编写,郑明科老师参加《科技》教材的编写。
4.确定活动主题,贴近学生实际开发课程资源关键是主题的确定,而主题的确定应贴近学生实际。
例如,“活出尊严,活出精彩”这一主题的确定,是因为在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获知,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严重,有些女生因性无知,缺少防范意识而步入歧途;有些女生因生理变化感到恐惧;有些女生因学习压力大,成绩不理想,无法面对父母,感到孤独无助,十分烦恼;还有些女生甚至因为自己的性别而自卑、自贱、悲观厌世、漠视生命。
因此我们针对女生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困惑进行心理访谈,举办了青春期知识讲座,开展了“我是女生我骄傲”的演讲活动,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使她们真正了解自己,帮助她们走出困惑。
《活出尊严,活出精彩》活动分五个阶段,历时一年。
第一阶段:成立研究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女生心理访谈,收集整理访谈录,商计教育策略。
第三阶段:《女生青春期知识》讲座,由夏海云老师主讲。
共分四讲:第一讲“认识你自己”,第二讲“怎样与异性相处”,第三讲“如何保护自己”,第四讲“做女生真好”。
第四阶段:举办“我是女生我骄傲”的主题演讲会,展示优秀作品。
第五阶段: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这次活动女生认识到了女性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有的魅力:娇柔、妩媚、优雅、高贵……使她们感受到做女生真好,从而唤起她们对生命的热爱,对自己的尊重。
又如:在一次师生交谈过程中,我们得知方云同学出生十个月,母亲就离她而去了。
方云同学说道:“我不知道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活着。
我也许是多余的人,都说天下最善良的是母亲,而母亲却不要我了,没有母爱的日子,我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我们及时走到她的身边,了解她的真实心理,用真情打开她的心扉,萌生了为她找妈妈的想法。
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才联系到她的母亲,安排了母女见面。
可见面后,孩子更失望了,妈妈根本不能给她什么。
残酷的现实让她无法面对。
怎么办呢?我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别人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改变孩子的想法,要面对现实,用理解宽容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人。
为了帮助她,帮助所有的有类似经历、类似想法的孩子,我们确立了《用微笑面对生活》这一主题,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学会理解,自立自强,做生活强者,笑对人生。
这一节课在全国第二次生命教育研讨会上展示,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与会代表的充分认可。
北师大裴娣娜教授课后与教师、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与合影。
我们感悟到:只有身边的资源,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条件;只有身边的资源,才能激发学生去发现的浓厚兴趣;只有身边的资源,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真情实感。
三、创设活动空间,激励学生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细心地观察,认真地思考,同时还要创设一个空间,设计一个问题情景去激励学生大胆实践,深度体验,勇于创新。
1.设计问题情景,拓宽思维空间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丰富学生的经验,扩大知识面,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设计问题情景时,我们把握了如下四个原则:(1)自主性原则: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往前走;给一个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条件,让学生自己去锻炼;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案例:八年级下册《让青春绚丽让生命精彩》的活动分四个阶段,历时二个月。
第一阶段:让学生感受长大,寻找成长的信息。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有哪些快乐,有哪些烦恼,有哪些困惑,给学生一个心灵释放的空间,让大家消除烦恼,分享快乐。
例如:辜声威同学说出了困扰了很长时间的烦恼是没有勇气站起来挥洒自如地回答问题。
王守俊同学找不到与父母来沟通的方法非常苦恼;陈梦雪同学道出了因成绩总上不去而悲伤失望的心声;张海峰同学上学期第一次被评为特长生,特别激动;王梦茹同学能够主动为爸爸妈妈洗衣做饭了,感到非常开心。
第二阶段:让学生设计美好人生,畅谈我的期盼,放飞自己的梦。
例如:李佳丹同学期盼自己能独立生活,能真正享受长大的快乐;鄢圣权同学期盼同学们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要知恩回报;曾羽凡同学期盼老师能够理解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原谅我们的无知;张琪同学期盼父母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我们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赵晟婷同学期盼教育行政部门改革考试制度,采用开卷考试,把背书的时间用来做其它更有意义的事情;刘若兰同学期盼中国能采用和平的方式收回台湾。
第三阶段:围绕《无悔的青春,完美的答卷》举办演讲会,让学生体验青春之美好,感受成长是一种责任,感悟成功需要奋斗,成功需要磨砺。
八年级四班何柳同学在演讲时,深有感触地说:七年级的我懵懵懂懂,不知道珍惜时间,成天无所适从。
现在的我才真正懂得了珍惜青春,就等于珍爱生命,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青春是什么?是希望。
青春需要什么?需要把握,珍惜。
把握生命的黄金阶段,去追求,去奋斗,去创造青春的辉煌,给青春一份无悔的答卷,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第四阶段是才艺展示。
让学生展示青春的魅力,让青春多姿多彩。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感受到青春是美好的,是多彩的。
在生命的意识里领悟到只有确立远大的目标,学会自立的本领,经过拼搏与磨砺的生命才是成功的。
教师也深有感触地说:“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今天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过程,这样的体验,这样的感受。
(2)实践性原则:注重学生的亲自经历和亲身“考察”、“探究”、“体验”、“感悟”、“反思”等。
案例:在《张家湖的变迁》活动中,学生直接接触社会,零距离地与湖区的居民一道分析了今昔张家湖的植物、动物、鱼类、鸟类等的变化情况。
孩子们经过调查发现:昔日丰富的植物资源,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现已不复存在;二十多种珍贵动物寥寥无几,就连人类的朋友青蛙也难逃厄运,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境界已是岌岌可危;种类繁多的鱼类多数已绝迹,为数不多的黄鳝黑鱼等在掠夺式的捕杀中也濒临灭亡;曾是“鸟的天堂”的张家湖如今只能偶尔听到几声苦娃鸟凄厉的叫声,仿佛在诉说“鸟的家族”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