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与义务专题
公民权利与义务有哪些?——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班会教案

中国宪法规定了公民权利和义务。
公民权利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等。
公民义务包括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和社会道德义务等。
公民身为国家的一分子,应该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
本文将具体介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和意义。
一、公民权利1.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行使的权利,它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参政权、公民投票权等。
这些权利使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成为可能,也是实现人民代表制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有限的时间内行使公民投票权,这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参与民主权利的重要表现形式。
2.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公民在经济生活中具有的权利,包括产权、财产权、劳动就业权等。
在我国,宪法规定保护公民财产权,这是公民在经济生活中行使的重要权利。
同时,宪法也明确了国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就业,并对劳动者权益进行保护。
3.社会权利社会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中享有的权利,包括保健医疗权、受教育的权利、法律援助权等。
公民的社会权利保障了其基本福祉,使得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得到基本的生命保障和福利保障。
4.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公民在文化领域中保护和行使的权利,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
公民的文化权利是保证个人自由、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基本保障。
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思想表达的权利。
二、公民义务1.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是公民依法必须承担的义务。
这些义务包括守法、纳税、服兵役等。
作为国家公民,每个人都应该遵纪守法,做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积极承担自己的义务,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社会道德义务社会道德义务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义务。
这些义务包括尊重和保护他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人格尊严等。
作为公民,必须秉持着善良、正义、守信、善良、友爱的理念,与人为善,促进社会和谐。
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意义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保证公民基本利益和国家利益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权利与义务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权利与义务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这些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社会的秩序和公平。
本文将汇总一些常见的权利与义务,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基础知识。
权利:1. 人身权利:每个人都享有人身权利的保护,包括生命、健康、自由、尊严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权利。
这些权利在法律中被视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
2. 言论自由:公民有权利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包括言论、思想、信仰、新闻自由等。
这个权利确保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力。
3. 宗教信仰自由: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加入或退出宗教团体的权利。
国家不得干涉公民的宗教自由。
4. 平等权利: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并享有平等待遇的权利。
无论性别、种族、宗教、国籍等都不能成为剥夺这些权利的理由。
5. 教育权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应提供普及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人都能接受到平等的教育。
6. 劳动权利:每个人有选择职业、工作的权利,并享有适当工作条件和公正报酬的权利。
劳动法确保了劳动者的权益。
7. 保护隐私权:每个人都有隐私权的保护,包括个人通信、家庭和个人生活的私密性。
义务:1. 遵守法律:作为公民,我们有义务遵守国家的法律。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障,我们应该尊重法律并且不得违反。
2. 尊重他人权利:我们有义务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和声誉权。
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是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要求。
3. 保护环境:我们有义务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等。
4. 社会责任:我们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可以通过志愿者工作、慈善捐款、支持弱势群体等方式实现。
5. 信守契约:当我们与他人签订契约时,我们有义务履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契约精神是商业和个人领域中的基本道德准则。
6. 报税义务:作为公民或企业,我们有义务按时申报和缴纳应纳税额。
这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国家财政稳定的基石。
权利和义务的知识点九年级

权利和义务的知识点九年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是指人们享有的自由和福利,而义务则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九年级学生应了解的权利和义务的知识点。
一、权利1. 教育权利:作为九年级学生,你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这包括接受完整的学科知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等。
2. 健康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健康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
九年级学生应该知道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3. 表达自由:在言论自由的权利下,九年级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需注意言论的合法性和尊重他人的权利。
4. 文化权利:九年级学生有权利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等。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学科兴趣方向,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养。
5. 个人隐私权:九年级学生有权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包括个人信息保护和个人物品的私人领域。
二、义务1. 学习义务:作为九年级学生,你有义务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
你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 社会责任:九年级学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他们应该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
3. 环保责任:九年级学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等。
他们可以通过校园宣传和组织活动来推动环保行动。
4. 尊重他人:九年级学生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歧视、不欺凌他人。
他们应该培养友善、互助和团结的精神,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5. 劳动义务:九年级学生应该参与学校的劳动活动,如打扫教室、整理图书馆、组织校园活动等。
通过参与劳动,他们可以培养劳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九年级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用权利来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对他人负起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通过正确理解和践行权利与义务,九年级学生可以成为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为自己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专题理解权利与义务

首通向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马首铜像由港澳知名企业家、
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出资购回,并在国庆前夕正式捐赠给国家
文物局,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
早在2003年,何鸿燊先生就将自己出自购买的圆明园猪首铜像
送归国家。
何鸿燊先生捐赠铜像行使了自己的
(
)
A.受教育权 B.劳动权
C.财产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中考演练:
3.2019年,甘肃省法院大力开展 “ 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上 学路上,适龄儿童一个都不少。10月,广河县人民法院巡回法 庭公开审理了一起“官告民”案件。一户学生家长因据送孩子入
学,被县妇联告上法庭。案件开庭审理后,受到了良好的法律 效果和社会效果。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家长学生的行为
A.行使了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利 B.侵犯了未成年子女的受教育权 C.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D.没有履行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 )
中考演练:
(2)作为中学生,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国家重视和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②.受教育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③.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A.占有权 C.收益权
B.使用权 D.处分权
D.选举权
C
中考演练:
2.2020年2月25日,微信悄然上线“疫情监督”功能,用户可 通过“微信我支付城市服务疫情专区征集疫情防控线索”留言方
式,将各类疫情防控相关线索直接反馈给国务院办公厅。这有
利于
( D)
①公民更好的行使监督权 ②彻底消除疫情防控中的贪污腐败行为,保证权为民所用 ③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④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主力制度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权利与义务+课件

【行使途径】书信、电子邮件、向人大代表反映、打电话等
政治自由:【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夯基·考点梳理
考点一 公民的基本权利
考点内容
含义: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地位、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 A)
行为
权利
①同学甲把自己的校牌头像私自换成同桌的照片
肖像权
②同学乙经常被人起侮辱性绰号
姓名权
③同学丙在朋友圈晒出他人的身份证信息
隐私权
④同学丁在请假条上冒用老师签名
名誉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2022·云南省16】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
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人身自由权:(1)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
机关执行,不受逮捕。(2)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
人 【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内身 格
容
自 由
内 容
尊 严 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 告陷害。
利的前提。下列属于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是( ) A.每天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B.雷雨天到大树下避雨 C.到无资质的口腔诊所补牙 D.当生命健康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坚决与其搏斗
2.【2018·云南省14】小锋偷看了小强的QQ聊天记录,并将其内容在班上传播。小
2021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题:权利与义务

2021年中考政治专题复习题:权利与义务一、单项选择题1.某村村民张某偷窃用电,电管站工作人员在未经主人许可的情况下进入其住宅收集证据,为此,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张某先违了法,所以他没有权利起诉②电管站应要求公安机关配合,依法定程序收集证据③张某虽违了法,但其隐私权仍受法律保护④电管站工作人员也违了法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法律的认识。
①的说法是错误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张某是有权利诉讼的。
②③④是正确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行使权利必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
故选B。
2.据1报道,河南省洛阳市的72岁的王月申老人,当搬运工20年为子还债5万元,对王月申老人这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A. 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B. 他履行了法定的义务C. 他正确行使了自己的权利D. 他做了法律要求做的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承担责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要求公民做的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为子还债不是法律要求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故B、D均不对;为子还债不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王月申老人自愿为儿子承担的一份责任,一份义务,故排除C。
答案选A。
3.疫病无国界,患难见真情。
埃博拉疫情爆发后,中国的援助物资和设备正源源不断地运抵疫区,更多的中国专家和医护人员加入到抗击埃博拉的行列。
这一事实表明我国()①积极履行国际义务②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③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④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我国遵循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对外援助原则,根据自身能力积极开展对外援助,这是我国在履行国际义务,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③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说法与实际不符,所以排除。
故选C。
4.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第二讲权利义务与责任(共25张PPT)

▪ 台湾地区某航空公司的飞机因突然发生的 恶劣天气而失事。后来,该航空公司对旅 客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台湾地区民用航 空法第 89条的规定:“航空器失事致人死亡 ,或毁损他人财物时,不管成心或过失, 航空器所有人应负损害赔偿责任。其因不 可抗力所生之损害,亦应负责。自航空器 上落下或投下物品,致生损害时,亦同。 〞
义务。
▪ 某甲有一架 500 万像素的“索尼〞数码照相机。其同 事某乙因到外地旅游,借用该相机。但因途中保管不善, 相机遭损毁。归来时,某乙购置一架300 万像素“加能 〞数码相机作为赔偿,甲不允,遂至法院起诉,要求赔 偿其所借出的相同型号的相机。法院审理后对此予以支 持。
▪ 在这个事例中,“索尼〞相机归某甲所有,说明某 甲对此具有所有权,也是“对世权利〞。在没有出 借之前,某甲对该相机的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是不 特定的。某甲有权要求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履行 不侵害这一所有权的义务〔某乙当然也负有这一义 务〕。然而,某甲的照相机被某乙损毁,某甲便拥 有了向某乙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某乙那么有义务 赔偿某甲的损失。这种权利所针对的义务人只能是 某乙,因此属于“对人义务〞。
▪ 其次,即使某乙当时已失去了自由行动的 能力,无法履行救助义务,他也仍应对某 甲的损失进行一定补偿。
第二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分类
▪ 〔一〕根本权利义务、普通权利义务
▪ 根本权利义务是宪法所规定的人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 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权利和义务。普通权利义务是宪法以外 的普通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 民用航空器在正常经营中因意外事件或者不可抗力而 导致的损害,并非航空器所有人的过错所致,而只是 一个不幸的事件。航空器所有人并没有从事不法行为, 也没有不履行法定义务。法律之所以要求航空器所有 人对这种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其目的在于保障人们的 生命财产不至于因为难以预见的不幸事件而受到损害。 另外,为了不妨害航空器的正常经营,这一损害赔偿 责任还可以通过商品效劳的价格机能及保险制度予以 分散。总之,这一损害赔偿责任就是典型的无过错责 任。 为了弥补上述定义的缺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 面来理解法律责任: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 狭义上的法律责任是由特定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 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这里所说的特 定事实指的是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法律直接规定 的应当承担责任的行为。
生活和工作中的民事权利与义务 专题训练-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解析版)

专题十二生活和工作中的民事权利与义务(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王某开发了一款计算机软件,在网上销售,允许用户免费试用十天,十天后需付款获取激活码方可继续使用。
李某破译了激活码,以500元永久使用的条件在网购平台上销售该软件。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王某可将该软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李某B.王某可许可李某行使该软件的复制权C.王某应向软件登记机构办理登记取得著作权D.李某侵犯了王某的知识产权2.一天傍晚,小明(12周岁)将宠物狗牵出来玩,途经小区公园时,放开了牵引绳,狗在奔跑中将散步的七旬老人张某绊倒,导致张某身体多处骨折,入院治疗一个多月,由此双方产生纠纷,本案中()①张某的生命和健康权受到侵犯②小明的父母应承担赔偿责任③张某有权请求小明的父母支付医疗费护理费④小明无需承担责任,小明的父母应承担补偿责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某作家署名“王者”,在甲网站发表“我的青春”一文,乙出版社《现代文学作品集》收录该文章,丙教材编写单位将该文章作为范文编入《语文》教材。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该作家在甲网站署名方式合法②文章在《现代文学作品集》中正式发表③甲网站拥有该篇文章的发表权④丙可以不经该作家同意使用此文,但应支付使用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小明八周岁时父母离异。
两年后,母亲与孙某再婚,并生下女儿小玲。
小明一直跟随母亲和孙某生活,直至他和小玲都成家立业。
五年后,孙某病重,生活出现困难,要求小明和小玲支付赡养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孙某只能要求小玲支付赡养费②孙某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③孙某有权要求小明和小玲支付赡养费④小明对孙某的财产有继承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王家有三姐妹甲、乙、丙。
甲幼年时送给李某作养女,甲结婚时李某为其盖了新房,后发生火灾致使该房屋被烧毁。
甲的生母就将自己的住房腾出来一间,让甲夫妇及李某居住,不久甲的生母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