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裂缝验算

合集下载

某高层住宅楼楼板裂缝检测及分析

某高层住宅楼楼板裂缝检测及分析

1 工 程概 况
现 场对该楼 l 层楼板 ② 轴 ~ 轴/ 轴 一 轴 区域处 的钢 7 ④ ④ ⑩
根据检测的结果 , 出现裂缝 的楼 板钢筋 直径 、 某高层住宅楼为一栋 2 8层现浇钢 筋混凝 土框 架剪力 墙结构 筋配置进行 了抽检 , 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均满 足设计 图纸 和混凝 土施工验 收规 范 的要 的建筑物 , 已竣工并 投入使 用 , 现 该楼楼 板混凝 土强 度设计 等级
出版 社 .0 6. 20
2 5 楼 板 钢 筋 配 置 检 测 .
加 固处理 , 以免超负荷使用 而造成安全事故 。
参 考文 献 :
[ ] J J820 , 1 G - 7 建筑变形 测量规 范[ ] 0 S.
S r c u a eib l y a p as la d r i f r e n fa se l k n ln t u t r lr l i t p r ia n en o c me to tema i g p a t a i
Ke r s t e r s o t cu e,ts p ria ,c u e a ay i ,r i o c me t y wo d :se l wo k h p sr tr u e t p as l a s n ss en re n a l f
收 稿 日期 :0 11 -8 2 1 —02
23 .
混 凝 土 强 度 检 测
钢 筋强度取 用 : 级钢 20N mm , I 1 / Ⅱ级钢 3 0N m 0 / m 。主要荷载 采用钻芯法检测该楼 l 层 楼板 ②轴 一 轴/ 轴 一 轴 区 7 ④ ④ ⑩ 标 准值 取值 如下 : 恒载 :. N m ; 4 0k / 活载 :. N m ; 2 0k / 根据验算结 域处 的混凝土强度 , 该楼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 0 根据检测 3, 果, 楼板钢筋配置满足承载力要求 。 结果 , 出现裂缝 的楼板 混凝 土强度推定值 为 3 . P , 足设计 04M a满 3 裂缝原 因分 析 强度等级要求 。 该楼 出现裂缝 的 1 7层楼板 ②轴 一④ 轴/ 轴 ~⑤ 轴 区域结 ④ 2 4 楼 板厚度 检 测 . 楼 楼板 现场对该 楼 1 7层楼 板的厚 度进行 了抽 检 , 板设计 厚度 为 构布置情况符合设 计要 求 , 板混凝 土强度 满足设 计要 求 , 楼 14m 满足设计 图纸及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 3 m, 钢筋配置满足设计要求 , 经过验算 , 楼板钢筋 配置 满足承载 10mn 根据检测结果 , 3 l, 出现裂缝 的楼板厚度分布范围为 15ml~ 厚度、 2 i l 力 要求 , 可排除 由于承 载力不 足引起 裂缝 的可能 ; 根据 相关 检验 报告 , 混凝土原料各项检测项 目均满 足技术要求 ; 楼板构件内部混 [ ] G 0 1-0 3 钢 结构设计规 范[ ] 2 B5 0 720 , s. [ ] 姚继涛 , 3 马永欣. 建筑物 可靠性鉴定和加 固[ . M] 北京 : 学 科

筏板抗剪及裂缝计算

筏板抗剪及裂缝计算

600mm
50mm 60mm
540mm 600mm
600mm 8400mm
9000mm C35
2.2N/mm 2135kpa
1.35
437
kN 1
V max =437.004<831.6kN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4.9条进行计算
单位宽度剪力设计值Vmax=pj(Ly-hc/2-h0)=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 =(800/h 0)1/4=h0小于800时取800,h0大于2000时取2000。

0.7βh f t b w h 0=满足要求。

二、受剪承载力验算:
基底平均反力设计值p k =当水浮力大于地基反力时取水浮力,否则取地基平均反力。

恒载分项系数:γG =基底静反力平均设计值p j =p k -γG γc h=框架柱截面宽度:b c =框架柱截面宽度:h c =柱网宽度:Lx=柱网跨度Ly=混凝土强度等级:砼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基础筏板抗剪承载力验算
一、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底板厚度:h=筏板底保护层厚度:c=外侧筋合力点位置:a s =截面有效高度:h 0=。

楼板裂缝规范标准

楼板裂缝规范标准

楼板裂缝规范标准篇一:裂缝规范规定1. 板构件(1)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板计算的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板裂缝宽度限值见《混规》GB50010-2002第3.3.4条。

(2)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板配筋率是否满足最大及最小配筋率要求,最小配筋率要求见《混规》GB50010-2002第9.5.1条;最大配筋率程序根据界限受压区高度自动计算。

(3)钢筋直径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板配筋直径是否满足最小直径的规定,见《混规》GB50010-2002第10.1.6条。

(4)挠度限值检查板的挠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见《混规》GB50010-2002第3.3.2条。

2. 梁构件(1)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梁的裂缝宽度是否满足要求,见《混规》GB50010-2002第3.3.4条。

(2)挠度超限检查梁挠度是否满足要求,见《混规》GB50010-2002第3.3.2条。

(3)是否设置吊筋或附加箍筋按《混规》GB50010-2002第10.2.13条要求,检查梁的集中荷载处是否设置了吊筋或附加箍筋。

(4)配筋率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梁的纵向受拉、抗扭钢筋和箍筋的最大及最小配筋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详见《混规》GB50010-2002第9.5.1条、第10.2.5条、第10.2.10条、第10.2.12条、第11.3.1条、第11.3.6条、第11.3.9条。

(5)通长筋是否满足要求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见《混规》GB50010-2002第11.3.7条和《抗规》GB50011- 2001第6.3.4条。

(6)腰筋设置是否满足要求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见《混规》GB50010-2002第10.2.16条。

现浇板结构的裂缝检测及处治措施

现浇板结构的裂缝检测及处治措施
(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A n h u i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H e f e i 2 3 0 0 5 1 ;
合 肥 学统学扳 ( 自然科学版)
2 01 3年 2月 第 2 3卷 第 1期
J o u r n a l o f H e f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F e b .2 01 3 Vo 1 . 2 3 No . 1
混凝 土现浇 板裂缝进 行 了检测, 并对裂缝 的成 因进行 了分析 , 根据 目前的施工工艺提 出合适的处治措施. 关键词 : 现浇板 ; 裂缝 ; 检测 ; 处治 中图分类号 : T U 3 1 2 .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1 6 2 X( 2 0 1 3 ) 0 1 — 0 0 9 1 — 0 6
De t e c t i o n a n d Tr e a t me nt M e a s u r e s o f
t h e Co n c r e t e Sl a b S t r uc t u r e Cr a c k
WU Z h i . h u i ,J I ANG J i n g
g e t t e d m o r e a n d 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 o f t h e s o c i e t y .A c c o r d i n g t o a n a c t u a l p r o j e c t ,d e t e c t i n g c r a c k s o f t h e

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梁柱板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梁柱板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的判断——梁柱板的裂缝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裂缝的判断对于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温度变化、荷载作用等引起的,如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裂缝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以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避免其进一步发展,并保障结构的正常使用。

梁裂缝的判断:1.垂直裂缝:梁上出现垂直于跨径方向的裂缝,通常是由于梁底部受到抗弯时的拉力而引起的。

垂直裂缝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梁的强度和刚度降低,需要及时施工补强。

2.水平裂缝:梁上出现水平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引起的。

水平裂缝一般不影响梁的强度和刚度,但如果裂缝较宽且长度较长,可能会有渗水的问题,需要及时修补。

3.斜裂缝:斜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和荷载作用引起的,一般沿着混凝土受拉应力方向产生。

如果斜裂缝较长较宽,则可能会影响梁的强度和刚度,需要进行补强处理。

柱裂缝的判断:1.竖向裂缝:柱上出现竖向裂缝通常是由于柱底部受压时由于抗压不足形成。

竖向裂缝可能会导致柱的承载能力下降,需要及时进行修复。

2.水平裂缝:柱上出现水平裂缝通常是由于柱受到弯矩或剪力作用时的拉力而引起的。

水平裂缝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柱的刚度降低,需要进行补强。

3.斜裂缝:柱上出现斜裂缝通常是由于柱受到抗弯应力而产生。

斜裂缝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柱的承载能力下降,需要及时施工补强。

板裂缝的判断:1.斜裂缝:板上出现的斜裂缝通常是由于板在应力集中处发生的抗拉开裂。

斜裂缝一般会导致板的强度和刚度降低,需要及时进行补强。

2.网状裂缝:板上出现网状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一般不会对板的强度和刚度造成明显影响,但较宽的网状裂缝可能会导致渗水问题,需要及时修补。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裂缝判断,最好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

此外,在具体工程中,还应考虑结构的设计要求和使用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裂缝验算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裂缝验算
— —
图 1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变化曲线图
③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计算式为目 :
( t ) = 一 ( f ) /
式 中: T y ( t H
温:
n — —
( ) / ( 0 . 9 6 x 2 4 0 0 ) =6 8 . 0 ℃
壬 意龄期( d ) 混凝土收缩 当量温差( ℃) , 符号表示降
④混凝土弹陆 年 公式为:
E ( 1 5 ) = E c ( 1 一 e )
( 5 )
式中: E — 昆 凝土从浇注后至计算时的弹 ^ 模量( N / m m2 ) ; 计算温 0 . 4。 度应力时, —般取平均值; 表1 中为按 E 式求得的本工匿划本 ; I 昆 凝土浇筑后 3 ~1 5 天内的水 E c - - —— 混凝土的最终弹性模量( N / m m ) ; 可近似取 2 8 d 的弹性模量。 本工; 圈昆 凝土 1 5 d的弹 抛 为: T - —— 寸 昆 凝士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 E ( 1 5 ) = 3 . O O x l O x ( 1 一 P 1 = 2 . 2 x 1 0 N / m m 2 由表 I 可知 , 混凝土浇筑 1 5 d后水化热绝热温升值为: 1 5 ) = - 6 7 3  ̄ 利用该表的计算温度值 ,与混凝士浇筑后 温度值进行对比分析, 进而实现对水化热进行控制。图 1 是计算值与实测 式中: AT _ — 昆 凝土的最大综合温差( ℃) 绝对值 , 如为降温取负值 ; 值的对比, 结果表明, 实测值与计算结果较—致, 采用预先的控制措施是 且未回填土时, AT值按混凝士水 安全 可靠的 。 包括浇注入模温度)与当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差进行计 ⑦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 混凝土浇筑 l 5天后释放的水化热趋近水化 化热最高温升值 ( 计算结果为负值 , 则表示降温; 热最大值( 本工程 1 5 d 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值为 6 7 3  ̄ C , 混凝士最大水化热 算; 混凝士的浇注 ^ 模温良( ℃) ; 升温值为 6 8 . 0  ̄ ( 2 , 二者相差f 、 , 与经验结论一致 ) , 所以取 1 5 d 收缩应力 混凝士浇注完后达到稳定时的温度, —般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取 作为验证是 开裂自 勺 标准。 当年平均气 温 ( o 1 5 d 龄期收缩变形值计算公式: E ( f ) = ; ( 1 一 e x Ml x M 2 x … x MI O ( 3 ) 本工程露天养护最大温差为:

房屋鉴定中混凝土构件裂缝如何分析?

房屋鉴定中混凝土构件裂缝如何分析?

房屋鉴定中混凝土构件裂缝如何分析?
经验都说明,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而房屋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因此在房屋安全鉴定中,鉴别和分析裂缝是重要内容之一。

一、前言
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房屋中的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裂缝的产生由材料固有的物理特性而决定的,具有不可避免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的。

房屋的破旧始于裂缝的形成,建筑物受到设计图纸、材料特性、环境因素的影响、地基沉降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裂缝的出现,因此在房屋安全鉴定过程中,应该多方面考虑房屋裂缝出现的原因,从而保证房屋的耐用性。

二、常见构件的裂缝
1、砖墙的裂缝
(1)八字形裂缝:主要出现在横墙与纵墙两端。

一种属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当房屋两端沉降小,中间沉降大时,形成反向弯曲变形,纵墙上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在墙面上呈八字形分布。

另一种裂缝属温度收缩裂缝,一般位于房屋顶层两端,有时可能发展至。

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缝鉴定与处理

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缝鉴定与处理
•质量病院
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縫鉴 定与处理
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缝是常见的工程质 量问题。本文对某住宅工程现浇板裂缝质量 问题的检测鉴定及处理情况进行介绍,为减 少现浇板裂缝及对该类问题的处理提供些 许借鉴。
一、 工程概况 某住宅工程2015年底建成,建筑为钢 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9层,地下1层, 基础采用筏形基础,建筑面积6230m2,第 7层某业主收房装修时发现自家现浇顶板出 现裂缝,建设单位委托某检测单位对裂缝问 题进行检测鉴定。 二、 工程调查及检测 查阅施工技术资料,该工程开工手续 合法,各方责任主体资质符合要求,图纸经 图纸审查单位审查合格,钢筋有合格证,复 试报告齐全、合格,预拌混凝土合格证齐全, 混凝土试件评定合格,其他相关技术资料齐 全且评定合格。 检测鉴定单位依据相关标准对该裂缝 问题进一步检测,结果如下。
由表4可知,所检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 值不满足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表4板钢筋保护层厚度
允许偏 检测构件 设计值
差范围
检测值
板⑬〜⑮/
20
15 〜28
19, 19, 25,
24, 28, 28
板⑮〜⑰/
30, 32, 35,amp; 41
板⑮〜⑰/
20
15 〜28
25, 32, 30,
⑬〜⑮/@)~O,⑮〜⑰/@ ~®底部取间 距400 mm沿缝粘贴。
五、 小结 建设单位组织相关方严格按以上方案 处理后取得较好效果。通过检测鉴定及处 理,除材料性质等因素外,施工单位质量控 制也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质量的精细 化管理,提高创精品意识。
(李金宝,孟令军:迁安市建筑工程质量 监督检测站)
120
114
-6
板⑮〜⑰/®~® 1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最大裂缝宽度验算(GB50010-2002)
wmax=2.1*ψ*σsk/Es*(1.9*c+0.08*deq/ρte)
上式中:ψ: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ψ=1.1-0.65ftk/(ρte*σsk)
当ψ<0.2时,取ψ=0.2;当ψ>1.0时,取ψ=1.0
ρte:以有效受拉砼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ρte=As/Ate Ate=0.5*b*h
当ρte<0.01时,取ρte=0.01
σsk: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钢筋砼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标准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σsk=Mk/(0.87*h0*As) h0=h-a
c: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当c<20时,取c=20;当c>65时,取c=65.
deq: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直径(mm),按下列公式计算:
deq=∑ni*di2/∑ni*νi*di
di:第i种纵向受拉钢筋的直径(mm)
ni:第i种纵向受拉钢筋的根数
νi:第i种纵向受拉钢筋相对粘结特性系数,对变形钢筋取ν=1.0,对光面钢筋取ν=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