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7孔子拜师课标教材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孔子拜师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孔子拜师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孔子拜师人教新课标1. 教学目的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规范书写〝闻〞等12个生字,经过联络上下文,结合生活阅历等方式,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了解、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课文。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进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劳、谦逊、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崇师长。

3. 教学用具多媒体工具4. 标签教学进程一、热情导入1、文明古国,代代辉煌;圣哲相传,礼仪名邦,两千五百年前,一位圣者用一部«论语»,唤醒新鲜觉醒的中华;于是在中华文明的旗帜上,写上了〝仁义礼智信〞五个不朽的大字。

使华夏文明享誉世界。

他就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2、关于孔子同窗们了解多少?请快速默读课本69页的资料袋。

3、经过阅读同窗们都了解到了孔子的哪些知识?〔指名回答〕4、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声名显赫、德才兼备的人,在现代像这样的人,人们在他们的姓前面加上了〝子〞,来表示对他的尊崇。

除了孔子,还有……5、孔子的终身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板书课题:17、孔子拜师〔齐读课题〕二、设置目的请学科代表领读课堂目的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诵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起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敬重之情。

4、积聚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络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词句的意思。

三、达成目的义务一:佩服止境教授疑惑孔丘相距品行迎候等候出息讨教保管敬重学问日夜兼程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毫无保管远近知名学无止境学问渊博学习方法:1、先自主学习,再对子互查。

2、交流好的识字方法,并在组内分享。

进程:1、抽查乙2、对子开战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孔子拜师-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孔子拜师-人教新课标
,读准生 字和词语,读通文章,难读的 地方多读几遍。
字音字形
1、自学生字,找出你认为最难写或不会写的生字。这些字 关键要写好哪一笔。 2、动笔书写。要求:注意笔顺、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闻 尘仆 纳闷丘 迎 等止 境授品
读一读
远近闻名
指很有名气,远 近的人都知道。
纳闷 品行
17 孔子拜师
人物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 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 尼,鲁国陬邑人,今属山东省 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孔子开创私人讲学 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 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 《道德经》(又称《老子》),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 影响。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 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 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小组合作讨论:
从孔子的言行你看出孔子有什么品质与态度? 从哪些字词体现?
这段对话中孔子说话的用词如,“学生孔 丘”“特地”“拜见”“请”,以及他两次行礼的动作,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尊重长辈、谦虚好学的优秀品质和真 诚求学的态度。
真求学的态度;
“毫无保留”体现老子诲人不倦及爱护晚辈的品 行。
课堂总结:
孔子的品质:谦虚好学、孜孜以求。 老子的品质:诲人不倦,爱护晚辈。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孔子语录
yì l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yān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 ,明智)也。”
juàn yàn “学而不厌,诲(huì ,教导)人不倦。”

《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

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学情分析: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学生的认识很有限。

对孔子、老子这两位先贤并不了解,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资料袋,让孩子们对他们先有初步的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尚在养成之中,对课文的理解会有一定的障碍。

因此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图片渲染、朗读感悟等方法,让孩子进一步体会主要人物的品行。

一、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风尘仆仆”、“日夜兼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在精读、讨论中,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评价。

四、教学准备:孔子的资料、PPT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感知课文大意,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3、根据文中重点词句,感悟孔子的谦虚好学和对知识的求知若渴以及他不畏艰辛、坚定的拜师决心。

17、孔子拜师一、课前谈话,引入尊敬。

二、揭题,解题。

1、尊师重道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尊师有关的课文。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解意、指导读题目。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4、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这篇历史小故事。

自由朗读课文,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四字词语多读几遍,再圈出来。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

孔子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 人们修建孔庙纪念他。每到孔子 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 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 祭孔活动。 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有很大 的影响。有的国家和地区(如台 湾)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 作为教师节。
老子,姓李,名耳, 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哲学家、思想家、道 学家派的创始人,后 世道教将他尊奉为 “师祖”。
他所撰(zhuàn)述的 《道德经》开创了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 先河。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3、读懂课文,想一想课文
主要内容是什么?
4、有不懂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划出来。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传授 风餐露宿 háo 毫无保留 pèi 佩服 远近闻名 学无止境 nà纳闷 孔丘 qiū 相距 品行 迎候 等候 长进 请教 保留 zhòng 曲阜 fù 渊博 老聃 dān 仲尼ní 研究 学问 敬重
孔子
老子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 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 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 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 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 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_________ 远近闻名 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 渊博 ________……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 __________, 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______ 终于 _________ 走到了洛 阳…… 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 长袍 ,头发胡子________ ________ 全白了 ,看上去 _________ 很有学问 。
老子说:“你就是仲(zhòng)尼 (ní)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 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 还要拜我为师呢?”

语文三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孔子拜师》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孔子拜师》教案
四、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
2、说说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
五、课外拓展
1、摘抄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精彩语句。
2、积累孔子的名言。感源自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2、炉火纯青什么意思?(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这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弹得这么好?他怎么练的?……)
4、哪部分写了孔子学琴的内容?(2——6自然段)
(1)自读2——6自然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艺是怎样达到炉火纯青的高超水平呢,边读边把课文描写孔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画出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试着填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多人,他是伟大的教育学家,思想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板书课题)
《孔子拜师》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描写孔子学琴的句子,画出重点词语,练习上下文推想重点词语的含义,感悟孔子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子的琴艺是怎样一步步的达到炉火纯青的”。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重点句子和古人名言。
4、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厌倦、洋溢、抑扬起伏、炉火纯青”等词。
出示表格:
时间 孔子弹琴的程度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会弹 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

语文三年级上人教新课标17《孔子拜师》课件(21张)

语文三年级上人教新课标17《孔子拜师》课件(21张)
1 2 3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他总总觉觉得得自己的知 识还不够渊博渊,博三十岁 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 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 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 千上里千里,孔子风餐风露餐宿露,宿日 夜日兼夜程 兼程,几个月后,终于 走终到于了洛阳.
地图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 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 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 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 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 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 的.”
故 事
项橐(tuó)是燕国的一个七岁小 我会读
孩子.有一天,他见到孔子时问: “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
孔子拜师
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
孔子听后说:“你问得真奇怪,什
么水都有鱼;什么火都有烟;至于
1、把课文中你特别佩服 和敬重孔子和老子的句子 抄下来。
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
不能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
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
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
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
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 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 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 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 地传授给他。
作业设计:
17 孔子拜师
秦 始 皇 兵 马 俑
京剧艺术
龙 门 石 窟
四川乐山大佛
民间剪纸艺术
民间剪纸艺术
中华传统文化
孔 子
由于孔子的卓 越贡献,被中国人 尊称为“万世师 表”。
老 子
他是道教的 创始人,后世道 教将他尊奉为 “师祖”。
人们佩佩服服孔子和 老子的学问,也敬 重敬他重们的品行。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孔子拜师共31页文档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孔子拜师共31页文档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课 件-17 孔子拜师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孔子拜师》精品教案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运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和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感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提示“子”的音、义和“拜”的字形。

2、看课题质疑,教师随机板书记录梳理学生的问题。

(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怎样跟从老师学习的?)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如果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做上记号。

5、检查词语:出示:孔丘仲尼老聃指名读词语。

教师简介古人的姓、名、字、号。

(古人的名字比现代人的名字要复杂些,大体上有姓、名、字、号四项.名用来称呼自己,做自我介绍;字,朋友之间互相称呼使用;号,是对有名望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我们还是到课文中来看看吧!)出示句子:学生读句子,体会称呼的含义:孔子的谦虚,对老师的尊重和老子的谦虚,对晚辈的欣赏。

出示:指名读,纠正字音。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二、精读品悟孔子为什么拜师?默读第一自然段1、说说孔子拜师的原因。

2、理解词语“渊博”。

出示生字“渊”在字典中的义项①深水;潭②深;③姓.请学生选择正确的解释。

3、从哪里看出孔子知识渊博?(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结合理解词语“远近闻名”。

4、“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从这里体会到什么?(孔子谦虚、好学)5、教师小结:同学们读懂“孔子为什么拜师?”了吗?这个问题再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继续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 17 孔子拜师|课标教材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一
江苏建湖周志高学习目标①认识“兼、仆”等7个
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
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
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
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情境导入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
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

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
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
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①孔子和老子给我
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
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