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硕士4322016年复习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统计学硕复试笔试

2016年应用统计硕士复试笔试试题1. (10分)同时掷两枚骰子,直到骰子点数之和为5或者7出现。
求和为5先出现的概率。
2. (15分)假设每天进入邮局的人数N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即()!nP N n e n λλ-==,又知每次进入的人为男性的概率为p.求每天进入邮局的男性人数(X )与女性人数(Y )的概率分布,并证明X 与Y 独立。
3. (15分)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Y )的密度函数为2,010(,)0,Ax y y x y f x y ⎧<<<<⎪=⎨⎪⎩,其它(1) 求常数A 的值。
(5’)(2) 求概率(1)P X Y +≤。
(5’)(3) 求条件期望()E Y X 。
(5’)4. (30分)设12(,,n x x x )是来自总体X 的样本,总体的密度函数为22,0(,)0x x f x y θθ⎧<<⎪=⎨⎪⎩,其它(1) 求θ的矩估计,记作1ˆθ。
(8’)(2) 求θ的极大似然估计,记作2ˆθ。
(10’) (3) θ的极大似然估计2ˆθ是否是θ的无偏估计,如果不是请对它修正。
(6’) (4) 求总体中位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6’)5. (20分)酒店有100套房间,每套房间对应不同的房卡。
现将房卡随机分给不同的房间,求能打开的房间数的期望与方差。
6. (10分)游客乘电梯从底层到电视塔的顶层观光。
电梯与每个整点的第5分钟,第25分钟和第55分钟从底层起行。
设一游客在早上8点的第X 分钟到达底层侯梯处,且X 在[0,60]上服从均匀分布,求该游客等候时间的数学期望。
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

考研经验: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下面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希望能帮到大家!【背景篇】我不是标题党,因此既然定了这个标题,总要先来交代一下背景。
我本科是上海某所化工见长的211院校,专业是财务管理,学这个专业去考cc其实相当于考研去考同样的专业,说起来在专业课上应该比较占优势。
不过,我是个很不成器的大学生,考cc跟跨专业考生没什么区别。
大学第一年忙着在网上追小说写书评勾搭各种作者,大学第二第三年忙着追星(当时当着那位明星的贴吧吧主和后援会会长……),学习时间除了考前突击的几天就压根没有了。
于是高数勉强及格,财务管理和会计的相关专业课要么勉强及格(有些刚好60应该还是老师拉上来的),要么上了80看起来挺好看,其实那是因为考试方式是写论文,人家都是90+。
于是,大学这三年就被我混成了在一所不以商科为优势的学校里,第三年的成绩还是班级30多名的样子(一共40多个)。
不夸张地说,在大三结束的时候,要是你问我销售商品的分录怎么做,我大概还不知道要做两个分录,以为只是商品与收入之间的借贷关系。
就是那么糟糕。
交代了这些后的重点并不是“看,我当年多差,我现在Blabla,我多牛叉啊”,我自认为不是很聪明的学生,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有些知识点看了三四遍都晕晕乎乎的,相信在看帖的你们中就有不少人比我更有悟性。
既然叫做励志故事,只是为了鼓励可能存在的一些跟我一样情况的学弟学妹,也许你们现在并不优秀,你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想说过去很重要,但不足以重要到才20多岁的你没有机会弥补,只要你真的付诸行动,一切都还来得及。
这就是写这篇经验交流帖的意义所在了。
【初试复习篇】我初试的成绩是155+83,并不算特别高的成绩,总分、综合、英语比我高的大神还有许多,在这里只是想提供以下自己的一些复习方法和推荐一下自己用了觉得比较好的参考用书。
真正的备考期是从9月开始的(以前准备考本校,8月底发现本校不招应届生才转战上财),很累但很快乐很踏实,下面先分科介绍,再综合总结。
上海财大432统计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真题

上海财大432统计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初试历年真题1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432统计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大题是选择比较简单二大题是四个简答题1.无偏估计的定义。
并举个例子。
2.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定义和两者的关键3.正态概率图的定义和他的至少三个用途4.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和他们的异同点。
三大题是三道计算题1.泊松分布的一个概率计算题2.一道方差分析的题目3.一道单因素的方差分析,让你把表格完成,并作出结论。
2 选择题考研真题解析某政府机构想尽快了解社会公众对其出台的一项政策的态度,最恰当的数据搜集方式是()。
A.面访B.深度访谈C.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D.邮寄调查【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C项,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是利用现代化电脑程控通讯设备进行的随机电话访问方式,采用这种访问调查方式,具有调查内容客观真实、保密性强、访问效率高等特点。
A项,面访即调查者直接走访被调查者,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可以比较全面、深入,能获得大量真实的研究资料,但这种方法容易使研究结论带有主观成分;B项,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
最常应用于探测性调查,但是这种访谈方法所得的资料难以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而且特别耗费时间,使得访谈的规模受到较大的限制;D 项,邮寄调查法,是指将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通过邮政系统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根据要求填写后再寄回,是市场调查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调查方法。
这种调查方法的调查周期通常比较长,时效性差。
4.将一颗质地均匀的硬币先后抛掷3次,至少出现2次正面的概率是()。
A.1/4B.3/8C.1/2D.5/8【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记为抛掷3次硬币出现正面的次数,根据古典概率计算公式可知:5.设函数f(x)在区间(a,b)上等于0.4,在此区间之外等于0,如果f(x)可以作为某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则区间(a,b)可以是()。
A.(0,0.5)B.(0.5,2.5)C.(1.5,2.5)D.(0,2.5)【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根据概率密度函数的性质可知:解得:,只有D项满足条件。
新版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专硕考研真题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
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
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
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
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
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
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
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
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3)数学三和(432)统计学。
参考书目为: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统计学》贾俊平。
关于英语复习。
我提一个建议,考研单词主要是用于阅读,所以知道意思即可,建议背单词书的同学不要死啃单词书,以“过单词”的方式背单词,每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太长,不然很容易走神,效率也会很低,背诵单词应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如吃饭之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也可以穿插在复习专业课期间学累了的时候。
上海财经大学专业课复习指南1

上海财经大学专业课复习指南一、参考书目:范里安《现代微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翔高系列《西方经济学复习全书》西方经济学经典习题集微观,宏观上海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历年真题翔高系列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二、时间规划:10月15日——10月31日看课本第一遍,每天2—3个小时,了解大体知识框架。
11月1日——11月15日看课本第二遍,边看书边做笔记,了解重点知识点。
11月15日——11月31日做复习全书,边做边回顾课本知识,认真总结,分析对错。
12月1日用三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检验一下复习的程度,对答案,分析做的真题,了解自己的弱项12月2日——12月15日,做西方经济学经典习题集(微观和宏观)12月16日——12月30日集中做真题,认真分析,错的用红笔标注1月1日——1月10日做模拟题,前一天做,第二天分析,错的用红笔标注1月11日——1月15日集中复习做过的真题,模拟题,掌握题型特点,回顾课本知识,以及所有做过的题和笔记,形成整个知识体系。
三、西方经济学简单分析西方经济学主要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门学科,主要研究社会、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国内国外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方法。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个体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涉及到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消费者,生产者,重点研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问题,并通过价格的调节使市场达到均衡。
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就是研究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其最重要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率。
主要研究总供给和总需求及其均衡,涉及到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和国际市场。
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不同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其运用了大量的模型及理论,但模型比重较大,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比较难理解,而且内容很多。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硕士432统计学考研辅导班考研笔记

考研真题就业学费,参考书目考试科目,考研经验考研笔记,考试大纲招生简章,考研辅导复试真题,考研答题技巧考研模拟考试,考研调剂录取分数线,考研答题考研真题答案,考研资料考研专业课,考研参考书金融硕士,考研免费资料下载,考研公开课考研报名,考研预测考研押题,2016年2015年2014年,金融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夏令营,801经济学综合,802经济学综合,815经济学综合--育明教育姜老师整理应用统计硕士-统计与数学学院参考书目:432统计学参考应用统计硕士教指委指定大纲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专业2014年分数线2015年分数线(最高分、最低分)考试科目2014年录取人数2015年录取人数报录比应用统计硕士365341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432统计学48441:2.5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儿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分方法。
2.掌握数据分析的金发原理和方法。
3.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4.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III考查内容统计学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NEW)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432统计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含复试)汇编
![(NEW)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432统计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含复试)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57d79e8f7ec4afe05a1df5b.png)
B.4.5
C.4.9
D.-7.4
【答案】D
【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题中,-7.4出现 次数为2,而其他数只出现了1次,故该组数据中众数为-7.4。
3.下列关于p-Value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Value越大,可以拒绝原假设 B.p-Value越大,可以接受原假设 C.p-Value越大越好 D.p-Value越小,可以接受原假设 【答案】B 【解析】P值是当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 现的概率。如果P值很小,说明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如果出现 了,根据小概率原理,就有理由拒绝原假设,P值越小,拒绝原假设的 理由就越充分。
2012年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432统计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 忆版)
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432统计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432统计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 部分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一组数据:-9.4,2.0,3.0,4.5,4.7,5.0,6.3,7.0,其中位数接 近下列哪个数?( )
4.同时抛6枚均匀的硬币,至少有一次正面的概率为( )。 A.1/64 B.17/64 C.49/64 D.63/64 【答案】D 【解析】同时抛6枚硬币,至少有一次正面的概率=1-6枚硬币均为反 面的概率=1-(1/2)6=63/64。 5.为调查学校每个学生的月生活费,某人随机在全校班级中抽取7个班 级调查,这属于( )。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答案】B 【解析】整群抽样是将总体中若干个单位合并为群,抽样时直接抽取 群,然后对中选群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的抽样方法。题中,在全 校班级中抽取7个班级调查属于整群抽样。 6.下列哪个变量是连续型变量?( ) A.机器出故障后需要修理的小时数 B.一个地区一年的降雨量 C.某商场一天购物的顾客数 D.参加统计考试的人数 【答案】B 【解析】在一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的变量叫连续变量,其数值是连续 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反之,其数 值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的则为离散变量。
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经验总结

上海财经大学考研经验总结一、数学的复习我最先开始进行的是数学的复习。
我认为数学的复习,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
本科期间我的数学还马马乎乎过得去,但是应付考研还是需要加强。
于是,我找来数学课本。
高等代数的课本是我以前本科时候上课用的上大自己出的,因为感觉同济大学的课本对我来说有点深,看起来比较费时费事。
我还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等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是咨询我在上海财经大学读研的同学复习时觉得比较好的书。
由于我有一定数学基础,我采取的复习方法是:巩固基础知识做大量习题。
在巩固基础知识方面,我是这么做的:4天时间快速把课本全都过一遍,然后找了一叠A4纸对照大纲上的每一知识点,在A4纸上把自己能想起来的内容全部写出来,一章的知识点全部写完后对照一下大纲解析和课本,看有哪些没注意到的地方,用红笔标记上去,平时空的时候就翻阅一下。
(这里我补充一下,一些定理的前提是很重要的,这是我在做大量习题之后发现的。
尤其是一些证明题,题干结合各定理的前提条件往往就能猜测出选择哪条定理进行证明。
)如此复习两遍之后,我开始大量作题了。
我选的参考书有:李永乐的复习指南和陈文登的习题集。
个人感觉,李的书比较简单,而陈的书题目偏难,有些题目甚至很怪。
这些题总结总结就好,不用太花时间。
我有同学说这些书都应该做到2、3编效果才好,但是我觉得关键在于总结,包括思维方式的总结和证明方法的总结,这比单纯反复做题要有效果。
当然,自己觉得好的题目还是应该做几编,加强记忆。
我就是每做一题总结一次,就把心得写在题目旁边,并把自己觉得典型的题目标出来,反复做。
而且,在做完一类题的时候,经常做个总结,记在笔记本上。
大量习题做完后,这时候我开始做真题和模拟题了。
模拟题我用的是《400题》。
说实话,里面有很多题目把好几个知识点放在一起考查,有些甚至给人生拼硬凑的感觉,不过作为知识点的复习还是挺好的。
二、英语在此强调一点:英语单词真的很重要。
建议大家要早做准备,单词复习越早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学校:上海财经大学专业课代码及名称:统计学(432)适用学院、专业:统计与管理学院应用统计专业计划制定人:目录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3)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8月) (3)2、强化提高阶段(16年9月-16年11月) (3)3、冲刺阶段(16年12月-16年12月) (3)二、专业课参考资料 (3)三、专业课学习方法解读 (3)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3)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3)3.真题的使用方法 (4)四、专业课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4)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8月) (4)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16年9月—16年11月) (8)(一)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9)(二)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15)第三阶段:冲刺阶段(16年11月-16年12月) (16)五、经验分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6)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8月)本阶段主要用于跨专业考生学习指定参考书,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本专业考生要在抓好专业课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习指定参考书,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16年9月-16年11月)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并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16年12月-16年12月)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二、专业课参考资料1、教材:《统计学》(贾俊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2、配套习题:《MAS考试过关必做习题集》、《统计学学习指导书》3、上财历年432真题、其他30所高校432真题三、专业课学习方法解读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专业课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6年8月)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16年9月—16年11月)注:7-8月要关注新出台的2015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看与往年有无变动,变动往往就是出题的重点所在。
9-10月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0-11月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一)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二)历年真题学习计划第三阶段:冲刺阶段(16年11月-16年12月)五、经验分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由于本人是跨专业考研的,复习时间是6个月,并不算长,复习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作参考。
政治:作为一名理科生,政治基础可以说为零。
我的方法就是紧跟肖秀荣老师,买了他几乎所有的书,按阶段复习。
我是2015年9月18号大纲出来以后买的政治大纲,20号开始复习政治。
(之前完全没有复习政治,只是了解过政治要考哪几门课程)。
(1)开始复习政治就要开始看视频,我都是在网上买的三仁网校的视频,我非常喜欢肖秀荣老师对于毛中特的讲解,简短不拖拉,不会耽误我自己看书。
史纲和马原都是将基础班和强化班听完了,用的1.5倍语速的视频听完的思修与法基没怎么听视频,就是快速的把视频过了一遍。
形势政策和当代不要太早复习11月初开始复习就可以,书推荐买肖秀荣老师出的形势政策那本小册子。
那个知识点就足够了。
(2)第一阶段参考书:考试大纲+肖秀荣的1000题+知识人精讲精练。
大纲是从开始一直用到考试前一天,肖秀荣的1000题我做了一遍看了一遍,都是在做选择题,熟悉大纲上的知识点。
当然由于今年大纲有些变化,1000题跟大纲有些出入,我关注了肖秀荣老师的微博,上面会有对1000题的更正。
精讲精练这本书太厚了,没有全部看完,只是在听肖秀荣老师讲毛中特的时候用了一下。
(3)第一阶段政治复习完(不包括形势政策和当代)差不多就十月中旬了。
买了一本风中劲草,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历年的考点重点非常突出,我用这本书的主要是为了熟悉知识点。
然后自己按照之前老师讲的视频对照大纲把政治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尤其是马哲,史纲和毛中特)这其实也是个很大的工作量,但是花这些时间应该是很值得的,自己把逻辑图归纳总结出来以后对大纲的把握就会清晰很多。
紧接着就要开始复习形势政策和当代了,这部分的复习方法就按照肖秀荣老师视频中讲的方法来复习。
这个时候选择题的复习差不多结束了。
(4)政治第二阶段复习完差不多就11月中旬了。
我开始重点复习的是分析题,买了肖秀荣老师的考点预测这本小册子回来背,还有命题人冲刺八套卷做选择题。
到12月时,出来了很多模拟题,有时间就做一做吧,模拟题主要也是做选择题,分析题看看思路就差不多了,模拟题当中我背诵了肖四上的分析题答案,虽然现在反压题非常严重,但肖四主要是给我答题方法上的启发。
ps:政治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把战线拉太长(暑假之前务必不要开始复习政治),一定要注意各科的复习方法,逐渐培养政治思维,不能过于看重政治,但是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每年因为政治单科不过线的真的还是有很多的,所以要把握好度,保证政治不拉分就可以了。
英语二:英语二相对于英语一而言真的是简单很多。
由于我英语基础还可以,时间也不够充裕,在英语复习我只准备了下单词和作文。
背单词我用了几个比较好的app,如百词斩和不背单词。
这两个app背单词的效率比用纸质书背起来效率高。
作文的话我是11月份开始用的新东方王江涛老师的英语二高分写作,每周背两三篇,大小作文各背了10篇,顺便练了下英语单词写作。
数学三:很多人问复习数学的时候要不要先把课本看两遍。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大学学过高等数学,而且不是那种每天上课睡觉,考试什么都不会的应该就不需要。
只需要先把去年的数三考试大纲打印出来,知道什么要考,什么不考。
我在数学复习上花的时间最多,前两个月基本就是复习数学和专业课。
我当时高数、线代、概率论全程都听的是文都汤家凤老师的视频,听了他的强化班和冲刺班,个人认为他把知识点讲的非常透,非常细,我听他的课记了两大本厚厚的笔记,后面做题的时候经常翻翻,做题速度提高不少。
参考书用的是二李的数学复习全书、660题和真题解析,复习全书的知识点讲的很细,把这本书看了有三遍,660题和真题各做了两遍。
接下来我用的书还有:《400题》,张宇的8套题、4套题,合工大的几套模拟题等等,基本比较有名的模拟题都做了一遍,这些模拟题大多比真题稍难,做这些题对知识点的熟练,做题速度的提高很有好处。
我觉得《400题》难度最大,但是题目很有水平,张宇的8套题稍微有点偏,这两本适合在冲刺前期做,扩展视野。
统计学:我本科不是统计学相关专业,复习时间不多,而且上财的统计学没有指定书目,历年真题也不公布。
所以刚开始复习心里还是有点小混乱的。
当时用的参考书目是:贾俊平的统计学以及习题指导,茆诗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圣才的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过关必备,圣才的应用统计硕士考试专用教材。
刚开始三个月我一直不慌不忙的看着统计学这本教材,感觉内容比较简单就大概看了两遍,做了两三本习题。
后来在淘宝上买了真题后突然发现概率论近两年占的比重非常大,看了网上的经验帖后买了茆诗松的教材开始复习,这本书还是有难度的,时间不太够了,书看了大概两遍,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事实证明这本书在考试中考的基本都是课后习题,而且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初试不会考,比如伽玛函数、贝塔函数、特征函数等等,因此把要考的课后习题弄透就完全可以了。
重点的就是和统计学相结合的6、7两章,需要多看几遍。
我对于概率论这本书复习并不好,专业课成绩算不上突出。
关于习题可以做几个著名学校的统计学真题,然后就是上财的历年真题了。
真题一定要研究,因为重点永远都是重点,不过每年题目怎么变大方向是不会变的。
12年的真题超纲较多,在未来不具有太多参考性,13、14年的真题都较为简单,15、16年真题风格类似,难度适中,很有可能以后会渐渐稳定为这种出题模式。
Ps: 14年的分数线有390+,而15年和16年的分数线都大概在370左右.这反映出上财的专业课以后的趋势不会偏向与简单化了,以今年的形势来看,以后的专业课会比较稳定,难度会和今年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