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经济学家言论集锦

国外经济学家言论集锦
国外经济学家言论集锦

国外经济学家言论集锦

学习经济学,似乎不需要什么高度的持有的天资。从智力上来看,跟哲学或纯科学的一些学科比起来,不是很容易吗?这门学科看起来容易,但是能学得出人头地的却很少!这一难以理解的现象似乎是在于,作为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必须具有种种才能的结合,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精通的是把他要说的话写下来。他必须善于运用思考力,从一般原则推断出个别现象,在思想奔放中,既要触及抽象的方面,又要触及具体的方面。他必须根据过去,研究现在,推测未来。对人类性格及其风俗习惯的任何方面,他都不应当完全置之度外。他同时必须保持着既不是无所为而为之,又不是不偏不倚的态度,像个艺术家那样地头脑冷静和孤芳自赏,然而有时也必须像个政治家那样地接近尘世环境。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的思想,不管其正确与否,都比通常所认为的力量更大,事实上,世界是由少数思想统治的。掌权的疯子,道听途说,从若干年前的拙劣的学者那里获取疯狂之念。我确信,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比起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来,被大大地夸大了。思想的作用确实不是能立即看到的,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因为在经济和政治哲学领域,并没有多少人在25岁或30岁还会受新理论的影响,所以,公务员、政治家、甚至鼓动者所运用的思想,一般不是最新的。但或迟或早,不论是好是坏,危险的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是一门按照模式进行思维的科学,而模式本身又夹杂着艺术,这种艺术就是能选出适合当前世界的模型。……出色的经济学家十分稀少,因为要运用“有准备的观察”才能捕捉到好的模型,尽管这种天赋并不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但却显得十分难得。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我认为,传统经济学的捍卫者们大大低估了货币经济状态下的结论和简单得多的实物交换经济状态下的结论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深远,在某些方面,已成为本质上的不同。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什么。在他使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出得到最大的价值的时候,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对不是他个人所追求的东西。

亚当·斯密

不过,在钱财的处理上,股份公司的董事是为他人尽力,而私人合伙公司的伙员,则纯为自己打算。所以,要想股份公司的董事们监视钱财用途,像私人合伙公司伙员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有如富家管事一样,他们往往拘泥于小节,而殊非主人的荣誉,因此他们非常容易使他们自己在保有荣誉这一点上置之不顾了。于是,疏忽和浪费,常为股份公司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端。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使得商业的实践准则达到一种神学的境界。

哈罗德·拉斯基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就像皇帝的新装。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本来就不存在的。信息总是不充分的,市场总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市场总是不具有受约束的帕累托效率的。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警察,都为驱逐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资本是无生命的劳动力,是个吸血鬼,只是靠吸取有生命的劳动力的鲜血生存,……资本进入世间以后,它从头到脚,从每一个毛孔中都滴着鲜血,充满着污垢。

马克思

与手推磨相应的是封建领主的社会,而与蒸汽磨相应的则是产业资本家社会。

马克思

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

一些资本主义工商业巨头,势力日益集中,人数则日益减少,这些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篡夺并垄断了一切利益,而广大穷苦人民所遭受的却是压迫、奴役、落魄和忍受剥削;但是,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反抗运动也在增长,这个阶级的人数一直在增加,他们既有纪律又团结一致,实际上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作用过程中组织起来的。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终于达到了与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

如果要在共产主义及其一切冒险性与现在的社会状况及其一切苦难和不公平之间进

行选择;如果私有制存在的必然后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劳动产品分配,即所有几乎总是与劳动成反比例—绝大部分落到完全不劳动者的手里,剩余的大部分则分给几乎是挂名的劳动者,然后,在所余不断递减的条件下,劳动越沉重越不痛快,报酬则越少,直到最后,最疲劳最繁重的体力劳动者连维持生活第一需要的报酬都没有把握得到—如果只在这种状态与共产主义之间进行选择,那么,为了共产主义有多大困难,这些困难在进行比较的天平上不过是一粒沙子罢了。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东西既然已经在那里,人类,不论单个地说还是集体地说,对于它就可以随意摆布。他们可以喜欢在某种条件下交给谁处理,就交给谁处理。即使某个人,不靠任何人的帮助,凭他个人的辛苦,生产了一件东西,除非获得社会的认可,他也不能据为己有。如果社会没有为了防止他的财产受到干扰而出钱雇人专司其事,那么,不仅社会可以把它拿走,而且个人也会(也可以)把它拿走。因此,财富的分配所依赖的是社会的法律和风俗。决定条例内容的是,社会中的统治者部分的意见和感情,这些条例是随着时代和国家的不同而大不相同的,如果人们喜欢这种现象的话,其不同的程度可能还有大。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我承认,我本人并不沉醉于那些认为人类的正常状态乃是不断地努力追求进步,彼此之间尔虞我诈地相掠夺乃是现有社会生活形态的主张。……人类的精力必须使其用于追求财富上,犹如他们先前用于追求战争一样,直到人类的心智能够成功地导向从事更好的事物上为止;毫无疑问,与其让人类的精力停滞腐朽,还不如任其用于追求财富。正因为人类的心智是粗俗的,因此他们自然需要粗俗的刺激,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妨让他们去追求粗俗之物。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私有财产的原则还未在任何国家公平地试验过,产权法从来未遵循过证明私有财产正当所基于的原则。它把不应是产权的东西当成产权,把由限制的产权当成绝对的产权……。如果立法者倾向于赞成分散而不是集中财富,鼓励分割大宗财产,而不是力图保持它们的完整,则私有财产原则本来与自然及社会弊端并无真正的联系,这些弊病使这么多人急切地希望解脱,不管这种希望是多么的无望。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政治经济学,或称经济学,是对一般经济生活中的人类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所考察的是个人行动和社会行动的一部分,是同安居乐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获得和利用最紧密相关的那一部分。如此看来,经济学方面是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它是人类学的一部分。因为,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对人的特征产生最多影响的,就是人的日常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物质资源。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事实上,近代经济学的创始者,差不多都是性情温和、富有同情心和为人道的热诚所感动的人。他们毫不例外地致力于这样的信念:全体人民的福利应当是一切私人努力和公共政策的最终目的。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将来的经济史学家,会赋予有限责任制度的无名的发明者像与瓦特、斯蒂芬森以及工业革命的其他先驱并驾齐驱的地位。

《经济学家》杂志(英)

市场不能实现充分的风险转移,这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在社会制度、发放执照、破产、有限责任以及大型商业组织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作为弥补的替代性措施。

肯尼斯·阿罗

货币理论不像其他众多的经济理论那样抽象,它始终无法回避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一点却时而被其他的经济理论所忽略。因而,货币理论总是同货币史相一致,而经济学的理论并不总是与经济历史相吻合。即使我们声称金融货币已经让位于信用货币,我们也依然没有完全触及到经济史的实质。

约瑟·希克斯

关于政治经济学我们可以读到的最好的书本就是现实生活。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不用为我悲哀,朋友,千万不要为我哭泣。因为,往后我将永远不必再辛劳。天堂里将响彻赞美诗与甜美的音乐,而我甚至也不再去歌唱。

凯恩斯的墓志铭

在一个本身就有结构的整体的各个有构部分或亚群体之中,发展是通过有构群体之间的动态冲突,即与“纯”辩证法规律相反的作用和反作用而辩证地发生的,这种作用和反作用并不会导致一个亚群体毁灭另一个亚群体,而是在动态不平衡条件下把二者改造成一种新的结构,这种新结构是两种原初结构冲突的结果。

弗朗索瓦·佩鲁

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种文化环境里,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尽管未必完全为这些东西所决定。意义比较明确的价值使某些目标处于相对优先的位置,对这些目标的追求,激励着每一个人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他们也可能提出反对意见,采取阻挠行动,抵制这种发展。这就是群体发展的辨证过程,这就是历史表明永无止境的个人人格发展的辩证过程。

很多研究工作的动力所在,无非是热切希望理解大自然,寻找那种隐匿在复杂性当中的秩序之美。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研究过程所产生的“没有用途的”真理,实际上对人类实践活动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

赫伯特·西蒙

棋手不是在寻求“最佳”走法。只需寻求“好的”走法。

赫伯特·西蒙

有限理性机制:其一是搜索;其二是寻求满意。信息处理理论认为,问题求解就是在往往非常大的问题空间中,进行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搜索。由于以经验规则或“启发式法规”为依据的选择性,可以把搜索引导到有希望获得答案的区域去进行,因此,一般只搜索全部问题空间的一小部分,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一旦找到了满意答案,寻求满意式的准则就起了作用,从而结束搜索。

赫伯特·西蒙

筑巢行为无非是一种本能行为,无非是经过进化过程,淘汰了其他适应性较差的行为方式,从所有行为方式中选择进化过程的产物,视为理性的一种形式。

赫伯特·西蒙

知识的进化是总进化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过,在这种进化过程中,看得出的唯一目标,就是思想的增生,以丰富世界上的现有知识库。我们可以把知识的增多,说成是整个过程的目的,其自身即为目的。

赫伯特·西蒙

接受进化论(从而接受进化的理性),并不能把我们禁锢于那种全局最优的观点,那种认为任何东西都朝某种稳定的最优状态演变的观点。它仅仅使我们相信,存在着许许多多对现有环境的局部适应,同时存在着朝向目标的永恒运动,而目标本身也是不断运动的。

赫伯特·西蒙

那种认为科学的探索,一旦被迫变成以实用为目的、或被迫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出反应,则科学的探索就不再重复观点是一种庸俗的误解。事实上,现实世界或许是好的研究问题的最丰富来源,它们呼唤基础科学去进行探索。

赫伯特·西蒙

直觉与判断力的获得:灵感只光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彭加勒

事实上,人类所能够知道的只是整个社会中的极小部分,因此能给他们以激励的,只是他们在自己所了解的领域内活动的即期效应,和这一事实(即人们能够有效理解的是以他为中心的狭窄圈子中的事情)相比,人们的伦理观之间的所有可能差别,只就他们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性而言,却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不管一个人是完全自私的,还是最善良的利他主义者,他实际上能够关心的人类需要在整个社会成员的所有需要中只占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真正的个人主义不否认强制力量的必要性,但是都希望限制它,即把它约束在某些范围内,在这些范围内必须有其他人来制止强权,以便将其总量减少至最低限度。个人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如果每个人都打算利用他所持有的知识和技能来促进他所关心的目标的实现,并且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如果他打算为超出他知识范围的需要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那么很显然,他首先必须应该有一个明确规定的责任范围;其次,他能够取得的不同结果对他的相对重要性,一定要符合对与此关系极小的其他人的相对重要性,并且也要和他的活动的未知影响相一致。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个人主义者的论断的真正基础是,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知道谁知道得最清楚;并且我们能够找到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一个社会过程使得每个人在其中都能够尝试和发现他能够做的事情。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任何有效的个人秩序必须是非常有组织的,以致于不仅仅个人能预期到的其能力和资源的不同使用所产生的相对收益,和他努力的结果给其它人带来的相对效用相一致;而且这些收益也和他的努力的客观效果而不是他的主观评价相一致。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对于一个个人主义社会化的正常运转来说,传统和惯例都相当重要。在任何一个复杂的,在其中任何人的活动的影响都远远超出他的知识范围的社会中,个人服从于毫无个性特征并且看来似乎是非理性的社会力量的必要性。这里的服从不仅一定要包括接受一些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并不需要检验在特定情况下对它们的的遵循依据什么),而且还指人们必须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影响他的财富和社会以及他无法预期的事件的变动。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个人主义的主要原则是,任何人或集团都无权决定另外一个人的情形应该怎样,并且认为这是自由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决不能为了满足我们的公平意识和嫉妒心理而牺牲掉这样的条件。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我们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对我们可以理解的个体行为进行分类,并发展这种分类。简言之,是把我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任务中所必须使用的材料有秩序的排列起来。经济学家常常有点羞于承认他们的这部分任务“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并且,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或许也同样如此。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合理的经济秩序问题之所以有这么一个独特的性质,是因为我们所必须利用的关于各种具体情况的知识,从来以集中的或完整的形式存在,而只是以不全面而且时常矛盾的形式为各自独立的个人所掌握。这样,如果“赋予”在此指赋予一个能有意识地解决这些“数据”所构成的问题的单一头脑,社会的经济问题就不只是如何分配所“赋予”的资源,而是如何确保充分利用每个社会成员所知道的资源,因为其相对重要性只有这些个人才知道。简而言之,它是一个如何利用并非整体地赋予任何人的知识的问题。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如果我们可以同意社会经济问题主要是适应具体时间和地点情况的变化问题,那么我们似乎就由此推断出,最终的决策必须要由那些熟悉这些具体情况并直接了解有关变化以及立即可以弄到的应付这些变化的资源的人来作出。我们不能指望通过让此人首先把所有这些知识都传递给某一中央机构,然后该中央机构综合了全部知识再发出命令这样一种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只能以非集权化的方法来解决它。因为只有后者才能保证及时利用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之具体情况的知识,但是,“在现场者”又不能光依据他有限然而又直接的对周围环境的了解来作出决策。所以,仍然存在如何向他传递他所需要的信息以使其决策符合更大范围经济体系的整个变化模式这样一个问题。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价格体系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其运转所需的知识很经济,就是说,参与这个体系的个人只需要掌握很少信息便能采取正确的行动。最关键的信息只是以最简短的形式,通过某种符号来传递的,而且只传递给有关的人。把价格体系描绘成一种记录变化的工具或一种通讯系统不仅仅是一种隐喻,这种通讯系统能使单个的生产者像工程师观察一些仪表的指针那样,仅观察一些指标的运动便可调整其活动从而适应变化;然而,只有反映在价格运动上的变化才能为他们所了解。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价格体系正是人类偶然发现的,未经理解而学会利用的体系(虽然人类远非已经学会充分地利用它)。通过价格体系的作用,不但劳动分工成为可能,而且也有可能在平均分配知识基础上协调地利用资源。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竞争主要是一个形成意见的过程:通过传播信息,它带来了经济体系的统一和连贯,而这是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市场的先决条件;它创造出人们对于什么是最好的和最便宜的看法;而正是由于它,人们所了解的可能性和机会至少像现在了解的那样多。所以,竞争是一个涉及数据不断变化的过程,它的重要性也就必然完全被任何视这些数据为恒定的理论所忽视。

弗·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民主和社会主义除了平等这个词之外,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可忽视,民主寻求的是自由中的平等,而社会主义寻求的是限制和顺从中的平等。

托克维尔

由计划经济的第一位倡导者提出的计算,实质上并不能为这样一种体制中的计划当局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资本的合理使用和资本的保存,只有在以交换和货币的使用为基础的制度中才能得到保证;……由于在完全社会化的体制中不可能进行合理的计算,这样造成的浪费可以严重到这种地步:不可能维持人口密度更高国家目前人口的生存。

马克斯·韦伯

关于政治经济学我们可以读到的最好的书本就是现实生活。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货币理论不像其他众多的经济理论那样抽象,它始终无法回避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这一点却时而被其他的经济理论所忽略。因而,货币理论总是同货币史相一致,而经济学的理论并不总是与经济历史相吻合。即使我们声称金融货币已经让位于信用货币,我们也依然没有完全触及到经济史的实质。`

约瑟·希克斯

有很多不能变成系统规则的研究探索……研究远不止仅包括演绎或归纳的逻辑。它还包括洞察力、创造力、摸索、思考—这些意识不能放入形式化程序的盒子里。我们可以教授逻辑,但我们不能教授艺术。

布鲁斯特

科学是系统(可靠)的知识的有组织积累,其目的是理性的解释/预测。

中国10大知名经济学家

中国10大知名经济学家 1、吴敬琏 2001年在中国股市论战后上镜率极高,只要吴教授出现,就会成为焦点。 吴敬琏教授最早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在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 在商务人士中颇受好感,点击率达到70%。给人感觉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学、为民请命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他的主要欢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也有人把近几年中国股市的不景气部分归罪于他。 2、厉以宁 厉教授是2001年与吴教授论战的排头兵,由于网上流传有关其家族暴富内幕的文章使得有关厉教授的争议和其著述一样脍炙人口。 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所以在海内外享有"厉股份"之称。 受到商务人士中高端人群的欢迎。 3、林毅夫 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头衔多得像在纸上画了一棵大树。 林毅夫教授治学勤奋,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思想。他强调制度的内生性,早在1980年代后期,他就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弃推行带有赶超色彩的发展战略。在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后,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假说。 受到有海归身份的商务人士和学者们的好感。 4、茅于轼 带有浪漫主义思想色彩的经济学家。 茅于轼先生的"厉害"在于他对微观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的透彻研究和精妙阐释,他曾经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微观经济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充分竞争下的供求均衡达致资源配置最优。 他的《择优分配原理》由于深入浅出,颇得经济学之妙处,所以成为很多青年学者进入微观经济学领域的介绍信。由于其著述语言引人入胜、观点精练,茅于轼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茅于轼迷"。 由于其宽容平和的性格,关注民生问题,被认为是经济学家的楷模。 5、樊纲 樊纲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出色的理论阐释者,他的《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和综合》奠定其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地位。 樊纲在《"不道德"的经济学》中所提到的:"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甚至也应该作传经布道的工作;但作为经济学家,谈道德却是’不务正业’。"引起不小的争论。在最近的关于经济学家之间的"战争"中,又和非主流经济学家杨帆一起成为关注的焦点。 樊纲在众多大经济学家中可以称的上"少年英俊",参加此次评选的女性认为樊纲很像某位电视台主持人,所以颇受青睐。 6、张维迎 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zgzf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被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的权威,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

21世纪著名经济学家

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Robert Mundell(罗伯特·蒙代尔)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罗伯特·蒙代尔 罗伯特蒙代尔教授现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的首创者,被誉为“欧元之父”。1955年,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56-1957在芝加哥大学做政治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多年来,他先后担任过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拿大政府、美国联邦银行、美国财政部及欧洲经济委员会的高级顾问。Robert Mundell教授作为金融专家,多年来对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蒙代尔教授一直担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加拿大、欧洲国家政府及美国联邦储备局顾问。1999年因“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的分析”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Thomas C. Schelling(托马斯·谢林)美国马里兰大学、2005诺贝尔经济奖

得主 托马斯·谢林 谢林教授现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在此之前的20年里,他长期执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 谢林教授曾被推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医学研究所及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1年,他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因其在政治经济学和防止核战争中的行为研究的突出贡献,他分别获得Frank E. Seidman奖和美国全国科学院奖。 谢林教授曾任职于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美国白宫、耶鲁大学、兰德公司和哈佛大学经济学院与国际事务中心。其理论研究覆盖军事、军控、能源、环境、气候、核战略、恐怖主义、国际贸易与冲突、博弈理论、种族隔离、健康政策、烟草与毒品政策、公共政策与商业中的道德问题。 Douglass North(道格拉斯·诺斯)华盛顿大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中国最具影响力10大经济学家北大占4人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揭晓 由《世界商业评论》评选的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于10月18日正式揭晓,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名列榜首,英年早逝的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名列第二,而被称为小股民代言人的郎咸平教授排列第三。林毅夫、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茅于轼、樊纲、邹恒甫等七位教授也共同名列榜中。值得关注的是,前三位经济学家均毕业于美国名校,受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训练。 在中国,被称为“经济学家”(Economist)有5000人,然而,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经济学者不超过100人,而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应该不超过10人。目前而言, 中国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影响力非常有限,他们的观点目前处于边缘状态, 世界主流媒体很少关注中国经济学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主要原因不是中国人不聪明或中国经济规模小, 而在于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落后,经济学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本科生带博士生的现象比较普遍!就经济学教育而言,中国甚至还远远不如经济非常落后的印度,英语优势使得印度大学生可以尽快尽早地阅读西方经济学原著。要改变经济学家“数量多,质量次”这一客观现实,中国经济学界至少还要努力15-20年! 中国经济学家的言论观点事无巨细地影响着经济学的发展、国家大政、行业发展和市民生活。其中还不乏一些经济学家明星,他们观点独到、语言犀利并充满人格魅力。而我们最关心的是哪个经济学家的学术观点站在世界的前沿?谁是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 谁是最受争议的经济学家?谁是商务生活中最有权威的风向标? 为此,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主编的《世界商业评论》对500位经济学人、财经记者、高级经理进行了专门调查,经过https://www.360docs.net/doc/3f11496329.html,世界经理人网站网友投票,从15位候选经济学家中选出“ 200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评选指标包括3个方面: 学术影响力(60%)、经济影响力(30%)、社会影响力(10%)。学术影响力主要考察在候选人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次数;经济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对经济增长、经济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社会影响力主要考察候选人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知名度以及话语可信度。详细分析报告将刊登在《世界商业评论》今年第11期上。世界经济学人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f11496329.html,还将为每个经济学家建立个人网站,以方便经济工作者学习和查阅。 《世界商业评论》以翻译和报道世界级商学院教授、世界级企业CEO以 及世界级经济学大师的文章为主,揭示企业在管理中成功或失败的策略,同时从全球最具权威性财经和管理出版物中萃取领先管理思想和财经话题。《世界商业评论》忠实读者为高级经理和经济学人。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1912年著的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1912年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一词。在他看来,“创新”就是突破一种僵化均衡进而寻找另一新均衡的过程。笔者认为,管理创新是指一定的社会组织,从管理的基本职能出发,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各种管理资源进行创造性改革或重组,使组织管理工作处于动态协调和良性发展之中的活动。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 一、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 (一)产权主体封闭、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些进行了企业改制,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像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组织形式的创建,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就当前来看,我国民营企业产权主体封闭、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由于业主或创业者担心影响其在企业中的控股地位,大都不愿意稀释股权,导致企业产权仍相对集中在家族成员或少数创业者手中。企业家的私人财产、额定收入同企业财产之间没有实质性界限。这些都对企业的管理创新造成严重的阻碍。 (二)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我国民营企业改制后,企业大多相应设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这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机制相距甚远。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都实行家族式管理,创业者及其家族成员往往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董事,同时兼任企业总经理或其他主要领导职务,这都导致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流于形式。家族成员掌握着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企业的运营和收益完全从属于这些家族成员的利益和意志。他们可以发布虚假信息,随意转移企业财产。这些现象既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三)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民营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很简单,管理大都靠“人治”和“经验”,也就是以血缘、亲情关系为依托,凭经验来管理企业。管理缺乏全面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有些民营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却不重视制度的贯彻执行,在实施中不能做到依法行事、秉公办事,导致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不公、亲疏有别,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跳槽”现象严重和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有着很大的关系。企业没有给员工一个舞台去实现他们的才能,员工个人抱负难以施展。同时,企业的薪酬待遇也不能使得员工满意。一般的民营企业大都根据员工在企业里的工龄来给出待遇,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能力和绩效,这必将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应着力方面 (一)管理观念创新。管理观念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一切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和方法都是管理思想的产物。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在思想上知道管理创新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到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又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介绍概要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及 其介绍 张五常 张五常,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中文名:张五常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1日 职业:教授,经济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 分校

简介张五常(1935年12月1日-),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系。张五常教授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35年出生在香港,抗日战争时期曾随父母到广西避难,耳闻目睹中国内地农村之艰苦,从小起就希望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其著作《佃农理论》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求学生涯他早年师从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尔奇安和科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他与现代产权大师科斯、巴泽尔共事多年其思想互相影响与激励;他与大多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交往甚笃,张五常香港的家往往成了他们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他多次陪弗里德曼来中国,与国家领导人畅谈中国改革之大要;他也应邀参加诺贝尔奖颁发大典,被奉为嘉宾;他被选为1997

—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的殊荣,等等。此等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受欢迎的教授“最劣的教师”1991年,在香港大学一些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张五常被选为“最劣的教师”。张五常荣登劣座,几乎全香港哗然!其实,这十分自然,如果按照东方传统的教育模式及标准,张五常的教学肯定会与其要求不合。张五常讲课,从来不备课,也没有讲义,更不在黑板上板书。在他看来,自己天天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即使是正式场合的演讲他也不会有多少准备(如:1991年到瑞典对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演讲,1998年到美国任西部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 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的第一人 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 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耳儒目染,一代新制度经济学宗师呼之欲出(科斯在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中多次提到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科斯,1994)。诺斯也多次提到张五常对他经济思想的影响。)。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张五常将产权制度的分析方法应用在台湾的土地改革上并创立了“新租佃理论”。张五常

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当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经济学鼻祖。英国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1776年3月,他所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其比较优势学说构成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石。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剑桥学派的创建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综合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提出均衡价格理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1890年发表《经济学原理》,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 琼·罗宾逊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1903~1983)(琼·罗宾逊夫人),英国著名女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与美国的张伯伦一起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琼·罗宾逊著述甚多,除《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外,其他主要著作有:《就业理论引论》、《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积累论》、《经济增长论文集》、《经济哲学》、《经济学的异端》、《现代经济学导论》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国人,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被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另外两部重要著作是《论货币改革》和《货币论》。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萨缪尔森和他的导师汉森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实质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奥利弗·E.威廉姆森(OIiver E.WiIIamson) 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E.威廉姆森因对公共经济管理行为和企业边界确定理论的贡献,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姆森通过交易费用的界定、合同人的假设,以交易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将交易维度化,分析了交易属性、治理结构属性与离散的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企业边界理论,并凭借该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学术贡献不只是对纵向一体化或企业边界问题的开创性研究,纵向一体化只是经济组织问题的一个特例。以制度、组织和治理为主线,对威廉姆森的学术生涯的回顾,揭示了他所提出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匹配交易活动与治理形式的 契约关系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威廉姆森企业边界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 1 引言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2日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E.Williamson),以表彰他们对经济治理分析的研究,其中奥斯特罗姆侧重于研究公共资源的治理之道,而威廉姆森则侧重于企业边界的治理分析。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称,奥斯特罗姆证实了使用者协会如何成功地管理公共资源,而威廉姆森则发展了一套以企业作为冲突解决构架的理论,他们的这些开创性贡献把经济治理研究从经济学关注的边缘推到了前沿,同时表明了经济分析可以清楚地解释大多数社会组织模式。 2 背景介绍 2.1 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颁奖,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都是在经济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大师们,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森、弗里德曼都曾获此殊荣。 2.2威廉姆森的职业生涯及学术背景 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aton Williamson)教授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交易费用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性学者。早在威廉姆森获得诺贝尔奖的18年之前,科斯在荣获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就曾感谢奥利弗·威廉姆森等人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预示了经济管理学从边缘走向前沿的趋势。 奥利弗·威廉姆森193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已经77岁。威廉姆森于1955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理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先是在华盛顿特区的政府里担任工程师,而后于1958年去了斯坦福大学,并在28岁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60年,威廉姆森来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31岁时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他的有关管理决策经济学的学位论文获得了福特基金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威廉姆森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做了两年经济学助理教授。1965年,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任职,先后为这所大学工作了18年。在此期间,曾于1966-1967年到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担任反托拉斯首席检察官助理、反托拉斯局局长唐纳德·特纳的特别经济助理。1983年,到耶鲁大学担任了为期五年的教授。从56岁开始,又回到了最初工作的伯克利加州大学,先后担任研究生院的经济学和法学教授、哈斯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等职,直至2004年72岁退休。 威廉姆森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律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等。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他现在的研究领域和兴趣所在是:关于企业、市场、中间型组织和公共机构的经济学理论及其在公共政策和商业战略方面的应用。 对于自己的学术成就,威廉姆森曾在文字中这样描述。首先,他强调了自己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特色和学术背景:“我成为一名具有跨学科兴趣的经济学家,那是因为在一系列错综复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经典语录

5分钟学习世界经济学家干货 1.卡尔?马克思 (1)国家:德国。 (2)主要著作:《资本论》 (3)经典语录: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2.亚当?斯密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国富论》 (3)经典语录: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3. 大卫?李嘉图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经典语录:税收不是来自资本,就是来自收入。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 (3)经典语录:和其他任何人一样,经济学家必须关注人类的终极目标。 5. 琼?罗宾逊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3)经典语录: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 6.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国家:英国。 (2)主要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3)经典语录:要想达到既定的就业量,必须存在更强烈的对投资的需求。 7. 保罗?萨缪尔森 (1)国家:美国。 (2)主要著作:《经济学》 (3)经典语录:税收的增加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 8. 约瑟夫?熊彼特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著作:《经济发展理论》 (3)经典语录: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

才。 9.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著作:《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 (3)经典语录: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 10. 米尔顿?弗里德曼 (1)国家:美国。 (2)主要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 (3)经典语录:世上没有免费午餐。 11. 约翰?纳什 (1)国家:美国。 (2)主要著作:《纳什博弈论文文集》 (3)经典语录:理性的思想阻碍了一个人与宇宙的接近。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经典语录图文稿

世界十大经济学家及经 典语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5分钟学习世界经济学家干货 1.卡尔?马克思 (1)国家:德国。 (2)主要着作:《资本论》 (3)经典语录: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经济,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2.亚当?斯密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国富论》 (3)经典语录: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3. 大卫?李嘉图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经典语录:税收不是来自资本,就是来自收入。 4.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经济学原理》 (3)经典语录:和其他任何人一样,经济学家必须关注人类的终极目标。 5. 琼?罗宾逊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3)经典语录: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

6.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国家:英国。 (2)主要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3)经典语录:要想达到既定的就业量,必须存在更强烈的对投资的需求。 7. 保罗?萨缪尔森 (1)国家:美国。 (2)主要着作:《经济学》 (3)经典语录:税收的增加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国民收入下降。 8. 约瑟夫?熊彼特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着作:《经济发展理论》 (3)经典语录: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不是投机商,也不是只知道赚钱、存钱的守财奴,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 9.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1)国家:奥地利。 (2)主要着作:《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 (3)经典语录: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 10. 米尔顿?弗里德曼 (1)国家:美国。

【免费,国际金融与贸易】国内外经济学家

课外阅读-经济名家 一、西方经济学说史若干重要经济学家 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经济学家很多。通常认为,A.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从《国富论》开始,西方经济学才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此,这里只选编了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前业已谢世的13位经济学家,他们是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对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 【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英国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父亲是海关监督,在斯密出生前几个星期即已去世。斯密一生未娶,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小勤奋好学,14岁进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在校深受苏格兰哲学家F.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1740年毕业时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获斯内尔奖学金,就学于牛津大学的巴利澳尔学院,直到1746年毕业。1748-1751年在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纯文学及法学,有一个时期还兼讲经济学。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与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D.休谟(David Hume)相识,并结为挚友。1751-1763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先后讲授逻辑学(包括修辞学和文学)和道德哲学(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政治学中又包括政治经济学),并曾一度兼任副校长等职。在此期间,还积极参加经济学、文学、哲学等各种社会学术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1759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176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764年2月辞去教授职务,转任年轻的巴克勒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他去欧洲大陆旅行近3年。此间在瑞士和巴黎会见过伏尔泰(F.M.Voltarie)、爱尔维修(Claude-Adrien Helve′tius)、达朗培尔(J.R.D'aembert)、魁奈(F.Quesnay)、杜尔阁(A.R.J.Turgot)等许多名流学者,同时开始着手他的政治经济学巨著的写作。1766年10月返回英国,1767年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他回国后,因从巴克勒公爵那里获得每年300英镑的养老金,得以在家乡闭门写作。经过10年的努力,1776年3月出版了自己的主要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建立了西方经济学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博得了普遍赞扬,斯密的名声也随之大震,以至英国政府首相小皮特(W.Pitt,Junior)都拜他为师,后来西方学者也把他当作政治经济学之父来推崇。 1778年,斯密被任命为海关税务专员,定居于爱丁堡,除尽忠职守外,仍继续研究和写作。1787年11月和1788年11 月又两次当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每次任期一年),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 斯密一生写过十几种有关社会科学的著作,但生前只出版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其余书稿大都在临终前嘱其挚友焚毁了。他去世后,由后人给他编辑或整理出版的著作有:《哲学论文集》(1795年),《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1796年),《亚当?斯密论美国革命,1778年2月》(1933年),《1762-1763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时有关修辞学和文学的讲稿》(1963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时关于法津、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1977),《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集》六卷本(1975-1980)。 【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出身于犹太族的家庭,父亲是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李嘉图受过两年商业学校教育,从1786年起随父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793年开始独立经营证券交易业务,25岁就成为巨富。此后,他转而对学术发生兴趣,致力于学习,研究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1799年他阅读了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开始对政治经济学发生兴趣。1809年他积极参加了英国货币银行问题的争论,先后发表了《黄金的价格》(The Price of Bullion ,1809),《黄金高价是银行纸币贬值的证明》(The High Price of Bullion,a Proof of the Depreciation of Bank Hotes,1810),《答博赞克特先生关于金价委员会报告的实际观感》(Reply to Mr.Bosanquet′s Practical Observation on the Report of the Bullion Committee,1811),《关于一种经济而稳定的通货的建议》(Proposal for an Economical and stable Currency , 1816)等。李嘉图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证明当时金价上涨、币值下跌是由于银行券发行过多,又不允许兑现的结果。他主张用法令规定银行黄金储备量的办法限制银行券发行,并恢复自由兑现制度,以稳定黄金价格。从1815年他的注意力转向“谷物法”问题的争论。他发表了《论谷物低价格对资本利润的影响》(Essays on the Influence of a Low Price of Corn on the Profits of Stock,1815)和《论对农业的保护》(On Protection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思想述评

经济学家那就很多了。而且也是在各个方面都杰出表现的人,比如有宏观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微观的马歇尔,古典的斯密、李嘉图、约翰穆勒,熊彼特现代主流经济学家有萨缪尔森等,货币理论中有弗里德曼蒙代尔。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思想述评 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并指导人们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行动。出于向学生普及经济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的目的,本课程以通俗易懂的讲授方式介绍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二十位经济学家(见附表)的思想体系,通过对其所处时代背景、核心理论、带来的社会影响等内容的述评,使对经济感兴趣的同学从中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由此获得对经济学思想和经济学发展历程的一定了解,并从中领悟一些可以指导个人行为的经济学方法。 经济学上最著名的经济理论1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人想要置身事外都是不可能的。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人们有太多的疑问和困惑。比如,为什么有些东西质量非常糟糕,却还是有人争相购买,而质量好的却无人问津,甚至在竞争中最终败下阵来?为什么有些东西降价后物超所值却销路不畅,而把价格提到高得吓人时却备受追捧?为什么教科书上明明告诉人们要勤俭节约,可经济学家却号召人们消费,甚至有些国家还发钱鼓励民众消费?为什么农作物丰收时,本应该欣喜的农民却愁上眉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去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经济规律以各种形式在暗中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和商务活动。了解、掌握经济学的游戏规则,并且将这些博弈规则自觉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商务实践中去,将能很好地调整我们的行动和策略,掌握经济先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可以说,“经济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默默地指挥着经济的运行和变化。我们可以不是经济学专家,但是不能不懂经济学常识,更不能不懂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规律。 为了普及经济学常识及规律,我们编写了这本书。本书所选的52条经济规律都是经典的经济理论,如复利累进效应、最大笨蛋理论、节俭悖论、棘轮效应、格雷欣法则、纳什均衡、蛛网理论、萨伊定律、科斯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帕累托最优、马太效应、二八法则、柠檬原理、拉弗曲线、基尼系数、恩格尔定律、长尾理论、蓝海战略、锁定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等。 这些经济规律包括供给与需求、市场与竞争、生产与消费、投资与理财、博弈与选择、产权与制度、收入与分配、国民收入与宏观经济调控、信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内容,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涵盖了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日常生活里,如果你看不起低投资回报率,总为自己找不到一个一本万利的投资项目而苦恼时,那是你不了解经济学中的“复利累进效应”;如果你以为大手大脚花钱没什么,认为即使养成一个不好的消费习惯以后也能改掉的话,那是你不懂棘轮效应;如果你因为看到很多人买了股票就赚钱而奋不顾身地把全部身价都投入股市的话,那是你还不知道什么叫最大笨蛋理论…… 总之,通过掌握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经济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住经济思维的本质,看清隐藏在复杂事物表象下的真实世界,从而提高自己对待财富、处理金钱、衡量利益的财富智商与情商。 供给与需求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埃德温曼斯菲尔德领衔宾夕法尼亚州...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埃德温·曼斯菲尔德领衔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沃顿商学院三位顶级经济学教授联袂写作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沃顿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采用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毛韵诗教授亲自翻译 最畅销的管理经济学领域教科书 书名:阿伦&曼斯菲尔德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 书系:湛庐教材—BE0302-1 书号:978-7-300-11173-5 著译者:[美]布鲁斯·阿伦(W.Bruce Allen)尼尔·多赫提(Neil Doherty ) 基思·韦格尔特(Keith Weigelt) 埃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 著 毛蕴诗译 责任编辑:李季 开本:大16开页数:450页纸张:轻型纸 预计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定价:69.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埃德温·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 埃德温·曼斯菲尔德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参与出版了几百本有关管理经济学、经济学等书籍,同时他的书籍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他也是第一位受邀来到中国访问的美国管理领域的学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管理经济学领域的领军教材,书中运用了丰富的真实事件与案例,从国际视野的角度阐述了管理经济学理论,并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将所学到的基本概念运用到现实管理工作中去。通过借助决策科学、数理统计学等学科的各种方法和工具,本书可以指导企业决策者高效率地配置稀缺资源,以及制定和实施能使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经济决策。 ◎本书特点 本书的作者团队都是在沃顿商学院教管理经济学。大多数MBA学生在第一个学期都必须学习这门课。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把经济学原理用到商业实践中。为此,作者设定了四个目标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使经济学成为决策模型。因此,要让学生理解书中的等式和图形,并且明白作为管理者的他们为什么需要遵循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如边际分析或逆向归纳规律。其次,要明确经

美国经济学家杜和克洛认为

美国经济学家杜和克洛认为,“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由利润动机引导生产经营的私人积极性,以及家庭关于支出决策和储蓄决策的选择自由。”又例如,美国经济不家汤普逊认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个人选择自由,竞争,利润动机,以及市场需求和供给条件所决定的价格。” 持市场经济定义2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能笼统地讲市场经济的特征,而应当先区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分别论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博恩斯坦在他主编的《比较经济制度》书中把市场经济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1)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和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企业;(2)经济利润作为生产决策的指导力量而居于支配地位;(3)依靠市场和价格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1)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2)经济利润作为生产决策的指导力量而居于支配地位;(3)依靠市场和价格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1)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2)收入分配中有限的不平等;(3)利用市场和价格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日益开放。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以使我们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时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我们需要很好掌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根本的区别,前者起基础性作用,即主要调节者作用;后者则不起作用或只起很小的作用。按照马

国外经济学家言论集锦

国外经济学家言论集锦 学习经济学,似乎不需要什么高度的持有的天资。从智力上来看,跟哲学或纯科学的一些学科比起来,不是很容易吗?这门学科看起来容易,但是能学得出人头地的却很少!这一难以理解的现象似乎是在于,作为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必须具有种种才能的结合,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精通的是把他要说的话写下来。他必须善于运用思考力,从一般原则推断出个别现象,在思想奔放中,既要触及抽象的方面,又要触及具体的方面。他必须根据过去,研究现在,推测未来。对人类性格及其风俗习惯的任何方面,他都不应当完全置之度外。他同时必须保持着既不是无所为而为之,又不是不偏不倚的态度,像个艺术家那样地头脑冷静和孤芳自赏,然而有时也必须像个政治家那样地接近尘世环境。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的思想,不管其正确与否,都比通常所认为的力量更大,事实上,世界是由少数思想统治的。掌权的疯子,道听途说,从若干年前的拙劣的学者那里获取疯狂之念。我确信,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比起思想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来,被大大地夸大了。思想的作用确实不是能立即看到的,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因为在经济和政治哲学领域,并没有多少人在25岁或30岁还会受新理论的影响,所以,公务员、政治家、甚至鼓动者所运用的思想,一般不是最新的。但或迟或早,不论是好是坏,危险的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是一门按照模式进行思维的科学,而模式本身又夹杂着艺术,这种艺术就是能选出适合当前世界的模型。……出色的经济学家十分稀少,因为要运用“有准备的观察”才能捕捉到好的模型,尽管这种天赋并不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但却显得十分难得。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我认为,传统经济学的捍卫者们大大低估了货币经济状态下的结论和简单得多的实物交换经济状态下的结论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深远,在某些方面,已成为本质上的不同。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什么。在他使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出得到最大的价值的时候,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对不是他个人所追求的东西。 亚当·斯密

世界著名十大经典效应

1.【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 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 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 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2.【青蛙现象】 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 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 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 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 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鲇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 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时间久了人们发现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 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由于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而沙丁鱼发现这一 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启示: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4【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理论(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 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 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5,【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 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 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6,【手表定律】

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先生

向松祚——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人物介绍 向松祚,著名宏观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成员、研究委员会成员,《环球财经》杂志总编。 向松祚 师从“欧元之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是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杰出校友,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华友世纪创始人之一。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和多家企业。主要著作包括《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汇率危局——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和后果》、《不要玩弄汇率》、《蒙代尔经济学文集》(译著,6卷)、《张五常经济学》、《金融危机和国家利益》等等。著作曾经荣获中国图书奖、《经济日报》全国十佳经济读物奖、全国高校优秀图书奖。个人曾经荣获首届吴玉章奖学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访问学者资助及其它多奖奖励。向松祚逐步由金融实践派转型为理论研究的学术派,学术研究态度严谨,注重数据说明,逻辑清晰,很有说服力,兼备大战略眼光。多年来的市场激烈的淘洗具有很强的金融敏感度,在国外游学期间,深入研究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深入研究美国经济史和全球金融史,尤其是国际货币制度演变之历史。 撰有大量经济学和管理学论文。发表于《管理学家》、《经济》、《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当代金融家》、《领导者》等。 曾应邀参加“国际货币圆桌会议”(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蒙代尔、哈佛大学著名国际金融学者科伯和捷克总统共同发起)和“世界知识论坛”(由IMF 、OECD和韩国最大报业集团共同主办),并就人民币汇率和亚洲区域货币问题发表专题演讲。 著作 《蒙代尔经济学文集》

2003年出版,用10个月时间,翻译出版六卷本《蒙代尔经济学文集》,被识者誉为“近年来大师著作翻译之典范”。 《张五常经济学》 2005年出版,首次系统深刻阐释张五常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追溯斯密、马歇尔、奈特、弗里德曼、阿尔钦、戴维德、科斯、张五常所代表的“发现具体真理”之实证经济学传统,集中回答“经济学究竟是怎样一门科学或怎样一门学问”。 《五常思想》 2006年出版,与高小勇共同主编。 《不要玩弄汇率》 2006年出版,深入总结休谟以来的国际经济学和汇率学说,彻底颠覆汇率理论和政策的传统智慧和思维定式。凡认真阅读此书之人,皆给以极高评价。 《伯南克的货币理论和政策哲学》 《汇率危局——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和后果》 《金融危机和国家利益》。 中华培训讲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f11496329.html,)——中国最大的讲师门户网!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经济学鼻祖。英国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1776年3月,他所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Say,1767(丁亥年)~1832(壬辰年)生活在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曾主编过当时颇有影响的《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由于反对拿破仑的大陆政策而被解职,办过实业。拿破仑倒台后受政府委派去英国考察工业,并讲授经济学。他最主要的著作是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 ,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817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其比较优势学说构成了现代贸易理论的基石。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牧师(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年2月13日-1834年12月23日)。英国教士、人口学家、经济学家。以其人口理论闻名于世。在《人口论》(1798)中指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源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饥馑、

战争和疾病;呼吁采取果断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其理论对李嘉图产生过影响。 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年5月20日-1873年5月8日),或译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他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工资论:他认为工资是由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劳动的供给即是工人人数,劳动的需求即是购买工人的劳动的资本。长期来看,工资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工人人数,即人口,他认为控制人口才是改善工人生活水平的主要办法,同时,穆勒认为,政府实行的最低工资或补贴行为,都是没有实际效用的,并不能真正改善工资环境。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剑桥学派的创建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综合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提出均衡价格理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1890年发表《经济学原理》,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1903~1983)(琼·罗宾逊夫人),英国著名女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与美国的张伯伦一起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琼·罗宾逊著述甚多,除《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外,其他主要著作有:《就业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