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LAR 关于白塞病的指南
中医内科白塞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白塞病白塞病是以反复发作的口腔、生殖器溃疡和眼炎为主,多系统受累的炎性疾病,又称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当与中医学”狐惑病”相似。
本病外因主要是感受淫邪毒气,内因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尤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
病机主要是湿热毒邪蕴滞,湿热毒邪内蕴营分,外客于肌肤,或循经上蒸、下注,则发为本病。
【诊断】1口腔黏膜的再发性阿弗他性溃疡。
2 .皮肤症状可有结节性红斑、皮下血栓性静脉炎、皮肤针刺过敏反应或毛囊炎样瘗疮样皮疹。
3 .眼部症状有虹膜睫状体炎或视网膜脉络膜炎。
4.外阴部溃疡。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辨证主要是辨病之虚实,一般病程较短,局部肿痛明显,溃疡数目较多者,多为实;而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肿痛不甚,溃疡数目不甚多,但难以愈合者,多属虚。
治疗当以清热除湿,泻火解毒为原则。
气郁化火者,佐以理气解郁;阴虚火旺者,滋阴降火;阴虚及阳,虚阳上扰者,又当温阳散火;病久不愈者,还应参入活血行瘀之品。
1 .肝脾湿热起病急,病程短,口腔黏膜及外阴溃疡,灼热疼痛,或下肢皮肤红斑结节,或伴有畏寒发热,心烦口干,胸闷纳呆,妇女带下黄稠,小漫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方药举例:甘草泻心汤加减。
黄苓IOg,黄连5g,干姜3g,制半夏、党参各10g,生甘草5g,大枣5枚。
加减:若胸闷、纳呆,舌苔厚腻,加蕾香、佩兰各10g。
食少、便澹,加白术、茯苓各10g,赤小豆12go2 .气郁化火反复发生口腔及外阴溃疡,皮肤出现结节红斑,胸胁胀满,眼红目赤,心烦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疏利气机。
方药举例:龙胆泻肝丸加减。
龙胆草5g,桅子、黄苓各IOg,川木通6g,车前子(包煎)10g,柴胡6g,当归10g,生地黄12g,生甘草5g。
加减:若胸胁胀闷明显,妇女乳房作胀,月经不调,加香附、枳壳各IOg0气滞血瘀,皮疹紫暗,舌暗脉涩,加桃仁、红花各10g。
【精品】白塞氏病的诊疗规范

【关键字】精品白塞氏病的诊疗规范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性疾病。
临床上以复发性、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又称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白塞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
该病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肺、肾以及附睾等器官,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
该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被称为丝绸之路病。
发病年龄大多为16~40岁的青壮年,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
我国则以女性略占多数,但男性患者中眼葡萄膜炎、血管及神经系统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
一、发病机制本病发病病因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环境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病变以侵蚀小动脉、小静脉及微血管为主,病损的血管和周围组织中可见到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壁坏死、扩张、破裂,腔内血栓形成或纤维增生造成管腔狭窄,病变可累及全身血管,如皮肤黏膜、眼睛以及全身多系统的细小血管炎,多数病例还伴随不同成度的关节症状。
二、临床表现1.症状1.1 一般症状: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或偶感乏力不适,有的可出现关节疼痛、头痛头晕、纳差和体重减轻,发病有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少见,但症状较显著,有的可伴随发热,以低热多见。
1.2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复发性、疼痛性,在急性期,复发性每年发作至少3次,溃疡此起彼伏。
多数患者以此为本病的首发症状。
它被认为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必备症状。
1.3 生殖器溃疡:男性多见于阴囊和阴茎和龟头,症状轻;女性主要见于大、小阴唇,其次为阴道,在也可以出现在会阴或肛门周围,疼痛症状比较明显。
约75~80%的患者有此症状。
1.4 眼炎:初发症状为明显的眶周疼痛和畏光、发作性的结膜炎,也有因视网膜血管炎而形成的视网膜炎。
通常表现为慢性、复发性、进行性病程。
眼炎的反复发作可以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膜炎。
单独视盘水肿提示脑静脉血栓,由白塞氏病所致的颅内血管病变可导致视野缺损。
白塞病

xx
EULAR关于白塞病治疗的建议
1.Any patient with BD and inflammatory eye disease affecting the posterior segment should be on a treatment regime that includes azathioprine and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with BD: a regional study of eastern part of Turkey. Tissue Antigens. 2004;64(3):293-7 是目前诊断白塞病唯一的特异性体征;
57.9%的BD患者针刺反应阳性
男性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 (70% vs. 41.7%,p<0.001)
.
xx
白塞病口腔溃疡
Company Logo
xx
.
xx
.
xx
.
针刺反应 (注射部位出现脓疱疹)
xx
诊断
BD病人中阳性率高于正常人群 (58.66% vs. 18.51%, OR = 6.245) Pirim I, Atasoy M, Ikbal M, et al. HLA class I and class II genotyping in patients
白塞病
(Behcet‘s disease)
xx
Behcet‘s disease
1
概述
2
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
4
EULAR 治疗建议
Company Logo
xx
OVERVIEW
白塞病(BD)是一种以反复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 肤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白塞病诊治指南(草案)

白塞病诊治指南(草案)
白塞病诊治指南(草案)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期刊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3(007)012
【摘要】@@ 编者按为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医师的诊疗行为,以切实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各专科分会从2002年1月起着手编写"临床诊疗指南".
【总页数】3页(762-764)
【关键词】白塞病;诊断;治疗;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皮肤病变【作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作者单位】安徽省立医院风湿科,合肥2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
【相关文献】
1.白塞病诊治指南(草案)节选 [J],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2.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 [J],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3.干燥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 [J],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4.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草案) [J],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5.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诊治指南(草案) [J],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肠道白塞病的药物治疗总结

肠道白塞病的药物治疗总结白塞病(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免疫介导的疾病,涉及多个器官,肠道白塞病(肠BD)是白塞病累及胃肠道所致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可导致大出血、肠穿孔和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在本文中,回顾了目前治疗肠BD的治疗策略和新的临床数据。
一、5-氨基水杨酸5-氨基水杨酸(5-ASA)可以减少炎症并在肠道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5-ASA 药物中的柳氮磺胺吡啶和美沙拉嗪常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
日本的共识声明建议将5-ASA作为轻度或中度肠道BD诱导和维持治疗的首选方案。
通常以2-4g/天的剂量给药。
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治疗急性中度至重度和难治性肠BD,然而,关于糖皮质激素在肠道BD中的功效的证据仍然不足,因为缺乏前瞻性/随机研究。
糖皮质激素治疗被认为是肠BD急性期的一线治疗,最初剂量为0.5-1.0mg/kg/天的泼尼松龙,持续1至2周后,每周逐渐减量5mg,3个月内停药。
日本的共识建议,当患者出现严重的症状,如腹痛、腹泻或由于深部溃疡引起的胃肠道出血时,应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诱导治疗。
三、免疫抑制剂1.硫唑嘌呤:硫唑嘌呤是肠BD患者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具有中重度疾病和糖皮质激素依赖或不耐受患者。
硫嘌呤药物的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症,当患者接受硫唑嘌呤治疗时,应经常进行常规实验室监测,包括全血细胞计数。
2.甲氨蝶呤:甲氨蝶呤在肠道BD患者中的使用较少。
Iwata等报道英夫利昔单抗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表现出对顽固性肠道BD功效。
3.他克莫司:他克莫司是一种具有强效免疫抑制活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广泛用于预防器官移植患者的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
Matsumura等人报道在对常规治疗药物如5-ASA、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英夫利昔单抗难治的患者中使用他克莫司后有所改善。
4.干扰素:有研究报道重组人干扰素-α2a在BD的治疗中的功效,特别是有皮肤黏膜病变、关节炎和眼部表现的患者。
白塞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之欧阳科创编

白塞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创作:欧阳科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1概述白塞病(BD)又称贝赫切特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等。
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
本病在中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又被称为丝绸之路病。
好发年龄维16—40岁。
男性患者血管、神经系统及眼受累较女性多且病情重。
2临床表现本病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
有时患者需经历数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相继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2.1 口腔溃疡:几乎10096患者均有复发性、痛性口腔溃疡(Aphthous ulceration,阿弗他溃疡),多数患者为首发症状。
溃疡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可为单发,也可成批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深浅不一,底部有黄色覆盖物,周围为一边缘清晰的红云,大约12周后自行消退而不留瘢痕。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诊断本病最基本的必备症状。
2.2生殖器溃疡:约75鞘的患者出现生殖器溃疡,病变和口腔溃疡基本相似,但出现次数少。
溃疡深大,疼痛剧烈,愈合慢。
受累部位为外阴、阴道、肛周、宫颈、阴囊和阴茎等处。
有患者可因溃疡深而致大出血。
2.3眼炎:约50%的患者有眼炎,双眼各组织均可累及。
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致盲率可达25%,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
最常见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膜炎,可伴有或不伴有前房积脓,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炎,可影响视力。
2.4皮肤病变:皮损发生率高,可达8098%,表现多种多样,有结节性红斑、脓疱疹、丘疹、座疮样皮疹等。
同一患者可有一种以上的皮损。
特别有诊断价值的皮肤特征是结节性红斑和对微小创伤(针刺) 后的炎性反应。
2.5神经系统损害:又称神经白塞病,可有多部位受累,发病率为5-50%,少数(5%)可为首发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较多见,可伴有头痛、Homer 综合征、假性球麻痹、癫痫、无菌性脑膜炎、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截瘫、感觉障碍、精神异常等。
白塞病诊断治疗指南

消化系统病变:出现腹痛、腹泻、 恶心等消化系统病变
关节病变:出现关节疼痛、肿胀 等关节病变
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血尿等 肾脏病变
皮肤病变:出现结节性红斑、毛 囊炎等皮肤病变
神经系统病变:出现头痛、头晕、 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病变
心血管系统病变:出现心悸、胸 闷、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系统病变
肺脏病变:出现咳嗽、胸痛、呼 吸困难等肺脏病变
血液系统病变:出现贫血、白细 胞减少等血液系统病变
辅助检查
01
血液检查:血 常规、血沉、 C反应蛋白等
02
尿液检查:尿 常规、尿蛋白、
尿糖等
03
影像学检查: X线、CT、 MRI等
04
病理学检查: 组织活检、细
胞学检查等
鉴别诊断
口腔溃疡:白塞病 患者可能出现口腔 溃疡,但并非所有 口腔溃疡都是白塞 病。
康复治疗
1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免疫 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2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按摩等 物理方法进行治疗
3 心理治疗:使用心理辅导、心 理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
4 生活方式调整:调整饮食、作 息等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和熬夜
02
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进行口腔检
心理支持
保持积极心 态:保持乐 观、积极的 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 等负面情绪
心理辅导: 寻求专业心 理辅导,帮 助患者调整 心态,应对 疾病带来的 压力
社交支持: 鼓励患者参 加社交活动, 与亲朋好友 保持联系, 获得情感支 持
自我调节: 学会自我调 节,通过冥 想、瑜伽等 方法缓解压 力,保持身 心健康
白塞病诊断标准雀跃

白塞病诊断标准雀跃
一、引言
白塞病(Behçet's Disease)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口腔、生殖器、眼部、皮肤等多个系统。
为了准确诊断白塞病,特制定以下诊断标准,以供临床参考。
二、诊断标准
反复口腔溃疡
患者至少出现三次口腔溃疡,溃疡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基底有黄色或白色覆盖物,周围充血红晕,且疼痛明显。
口腔溃疡通常在1-2周内自行愈合,但易反复发作。
反复外阴溃疡
患者出现外阴溃疡,包括生殖器、会阴、肛门周围等部位。
溃疡表现与口腔溃疡相似,疼痛明显,愈合时间较长。
外阴溃疡的反复发作是白塞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眼炎
患者出现前房或玻璃体炎症,表现为眼红、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眼炎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是白塞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皮肤病变
患者出现多种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脓疱疮、痤疮样皮疹等。
这些皮肤病变通常伴随疼痛、瘙痒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针刺试验阳性
针刺试验是诊断白塞病的一种辅助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对患者前臂皮肤进行针刺,24-48小时后观察针刺部位是否出现红斑、丘疹等炎症反应。
若针刺试验结果为阳性,则有助于支持白塞病的诊断。
三、结论
本诊断标准综合了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皮肤病变及针刺试验阳性等方面,为白塞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做出准确诊断。
同时,对于疑似白塞病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抗风湿联盟关于白塞病治疗的建议
1.有眼后极受累的炎性眼病的白塞病患者应使用包括硫唑嘌呤和全身激素在内
的治疗方案。
2.如果白塞病患者有严重眼部疾病(定义是:在10/10尺度下视力降低2行或/和视网膜病变包括视网膜血管炎或黄斑受累),建议使用环孢素A或类克联合硫唑嘌呤和激素,也可使用α-干扰素联合或不联合激素治疗。
3. 尚无肯定证据来指导白塞病大血管受累的治疗。
对于有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白塞病患者,推荐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或环孢素A。
有肺动脉或外周动脉瘤的白塞病,推荐使用环磷酰胺和激素。
4.相类似的是,尚无对照资料或非对照资料提示,使用抗凝疗法、抗血小板或抗纤溶药治疗白塞病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动脉损害后作为抗凝治疗会带来好处。
5.无循证医学证据提示白塞病胃肠道受累有有效治疗方法。
在进行手术前(除
急诊外),应尝试使用药物如柳氮磺吡啶、激素、硫唑嘌呤、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及反应停。
6. 在多数白塞病患者,关节炎能使用秋水仙碱治疗。
7. 无对照资料指导白塞病中枢神经受累治疗。
对于脑实质受累,应尝试的药物包括激素、α-干扰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对于脑硬膜窦血栓形成,推荐使用激素。
8.环孢素A不用于合并中枢神经受累的白塞病患者,除非有眼内炎症。
9.白塞病皮肤和粘膜受累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医生和患者所认为的严重程度。
粘膜皮肤受累的治疗应根据同时存在的其他损害情况。
仅有口腔和外生殖溃疡的一线治疗是局部措施(如局部激素)。
痤疮样损害常仅因影响美容受到关注,因此,对于寻常型痤疮用局部措施即可。
当出现明显的结节红斑损害时,应使用秋水仙碱。
白塞病的小腿溃疡可能有多种原因,治疗应该有计划性,对于耐受患者,可使用硫唑嘌呤、α-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附原文:
1.Any patient with BD and inflammatory eye disease affecting the posterior segment should be on a treatment regime that includes azathioprine and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2. If the patient has severe eye disease defined as > 2 lines of drop in visual acuity on
a 10/10 scale and/or retinal disease (retinal vasculitis or macular involvement), it is recommended that either ciclosporine A or inflixima
b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zathioprine and corticosteroids; alternatively IFNa with or without corticosteroids could be used instead.
3. There is no firm evidence to guide the management of major vessel disease in BD.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BD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such as corticosteroids, azathioprine, cyclophosphamide or ciclosporine A are recommend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pulmonary and peripheral arterial aneurysms, cyclophosphamide and corticosteroids are recommended.
4. Similarly there are no controlled data on, or evidence of benefit from uncontrolled experience with anticoagulants, antiplatelet or antifibrinolytic ag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r for the use of anticoagulation for the arterial lesions of BD.
5. There is no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that can be recommend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involvement of BD. Agents such as sulfasalazine, corticosteroids, azathioprine, TNFa antagonists and thalidomide should be tried first before surgery, except in emergencies.
6. In most patients with BD, arthritis can be managed with colchicine
7. There are no controlled data to guide the management of CNS involvement in BD. For parenchymal involvement agents to be tried may include corticosteroids, IFNa, azathioprine, cyclophosphamide, methotrexate and TNFa antagonists. For dural sinus thrombosis corticosteroids are recommended.
8 Ciclosporine A should not be used in BD patients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volvement unless necessary for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9 The decision to treat skin and mucosa involvement will depend on the perceived severity by the doctor and the patient. Mucocutaneous involvement sh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dominant or codominant lesions present. Topical measures (ie, local corticosteroids) should be the first line of treatment for isolated oral and genital ulcers. Acne-like lesions are usually of cosmetic concern only. Thus, topical measures as used in acne vulgaris are sufficient. Colchicine should be preferred when the dominant lesion is erythaema nodosum. Leg ulcers in BD might have different causes. Treatment should be planned accordingly. Azathioprine, IFNa and TNFa antagonists may be considered in resistant 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