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性心理学纲要

合集下载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性方面的心理状态良好,对性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都处于正常和健康的状态。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体对性的认知和态度、性行为的健康与安全、性关系的平等和尊重等方面。

在当今社会,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因此有必要对性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个体对性的认知和态度是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健康的性心理状态应该包括对性的积极认知和健康态度。

个体应该能够正确理解性知识,对性有积极的认知,而不是将性视为一种禁忌或负面的事物。

同时,个体对性应该持有尊重、平等、负责任的态度,不应该有歧视、压迫或侵犯他人的行为和思想。

其次,性行为的健康与安全也是性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健康的性行为应该是自愿、平等、负责任的,不应该包括强迫、侵犯或不安全的性行为。

个体应该有权利和能力进行自主选择,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同时,性行为也应该包括正确使用避孕措施,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确保性行为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性关系的平等和尊重也是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健康的性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不应该包括压迫、侵犯或不公平的行为。

个体在性关系中应该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不应该受到歧视或暴力的对待。

性关系中的双方应该平等地参与决策和行为,相互尊重和支持,共同维护性关系的健康和和谐。

总的来说,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体对性的认知和态度、性行为的健康与安全、性关系的平等和尊重等方面。

只有当个体在这些方面都处于健康和积极的状态时,才能够达到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性心理健康问题,加强性教育和性心理健康的宣传,帮助个体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和态度,促进性心理健康的提升,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性心理学

性心理学

目录分析
1
第一节性的物 质的基础
2
第二节性冲动 的性质
3
第三节所谓发 欲带
4
第四节求爱的 生物学
5 第五节有选择
的求偶与性选 择的因素
第六节性择与触觉 第七节性择与嗅觉
第八节性择与听觉 第九节性择与视觉
1
第一节性冲动 的初期呈现
2
第二节自动恋
3
第三节性爱的 白日梦
4
第四节性爱的 睡梦
5
第五节手淫
读书笔记
没有想到一百多年前的性学著作就有如此多先进之处,其中的理论和观念到现在都有很多没有完全普及。
对于想解新时代关于性心理方面的疑惑,这本书是存有不足的,但其中的一些论述的启发性是足够的。阅读 建议:摒弃对性的羞耻感别抱有寻找圭臬的想法沉下心来祝大家都能变得更强!。
挺好的一本书,就是时间太久,只能当历史来看。
第四节治疗的问题
01
第一节引论 (绝欲的问 题)
02
第二节婚姻 的可取性
03
第三节婚姻 美满的问题
04
第四节一夫 一妻的标准
06
第六节不生 育的问题
05
第五节生育 的控制
第八节贞节
第七节阳痿与阴冷 (性能不足与性感
过敏)
第九节经绝
第一节性冲动 与恋爱的关系
第二节何以恋 爱是一个艺术
第一节性冲动 的动力性质
第六节影恋
第七节性的教 育
01
第一节性的 歧变
02
第二节儿童 时期的性歧 变
03
第三节溲溺 恋及遗矢恋
04
第四节物恋
06
第六节窃恋
05
第五节兽毛 皮革恋与动 物恋

中学生性心理辅导总述(1)

中学生性心理辅导总述(1)

中学生性心理辅导总述
“性”是人身上最难控制,也是最需要控制的一种本能。

“性”又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达到性的健康,才算达到了人格的健康;只有性的完善,才有人格的完善。

性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格教育,一个青少年只有很好地解决了性的问题,才算是获得了良好的人格。

再说,对于每个人,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如何完成自己的性角色,如何处理自己的性本能,如何去爱一位异性等,都不是生而知之的,都要经过后天学习得来。

因此,中学生性问题辅导就成为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中学生性心理辅导主要内容
(一)性发育过程中初次遗精、月经初潮、手淫时出现的焦虑、恐惧心理的辅导
1、正确认识遗精
2、正确对待月经
3、正确对待手淫
(二)性发育过程中自我形象问题的辅导
(三)性发育过程中异性交往的辅导
(四)性发育过程中性道德的教育与辅导
(五)性发育过程中变态性心理的诊断、鉴别和辅导
二、中学生性心理辅导基本原则
(一)主动、预防
(二)适度、适当
(三)学校、家庭、社会进行同步教育
注:下面会按照以上的思路进行详细陈述。

保持健康的性心理1

保持健康的性心理1

难点突破
• 例题分析 • 1、关于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 人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子宫内 • B.性激素主要是由脑垂体直接产生的 • C.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 时期 • D.青春期愿意与异性接近是不正常的
解析
• 与异性相处,我们应该做到两点,一是群 体交往,二是浅交。与异性交往的有利因 素是:带来稳定感和安全感;度过快乐时 光,心情舒畅;获得与异性友好相处的经 历和经验;宽容大度,容易理解他人;获 得掌握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获得批评与 被批评的体验;培养诚实、求实的道德观 念。
1、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
• 成长的里程碑:梦遗——男性性成熟的重 要标志。 • 月经——月经的出现标志女性 开始走向成熟。 • 成长的烦恼,青春期的性心理适应:自慰、 性幻想。 • 青春期的性心理问题:性焦虑、性压抑、 性心理偏怎样与异性相触:一是群体交往。多参加 由男女生参与的群体活动;二是浅交。不 要随便与某个异性确定很深的个人关系
基础归纳
• • • • • • • • • • • • • 1、青春期的性心理发展 成长的里程碑:梦遗——男性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月经——月经的出现标志女性开始走向成熟。 成长的烦恼,青春期的性心理适应:自慰、性幻想。 青春期的性心理问题:性焦虑、性压抑、性心理偏离、性罪错。 2、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怎样与异性相触:一是群体交往。多参加由男女生参与的群体活动;二是浅 交。不要随便与某个异性确定很深的个人关系。 3、什么是成熟的爱情: 成熟的爱情应具备关怀、责任、尊重、知识等要素: (1)关怀对方,希望对方成长和完善,并为此向对方提供无私的援助,甚至 做出牺牲。 (2)责任感使相爱双方能同舟共济,渡过激流险滩,到达爱的彼岸。 (3)尊重就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遇事平等协商,求同存异。 (4)知识,是双方交流和沟通的基础,是爱情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源泉。

性心理学课堂笔记 2016-02-29

性心理学课堂笔记 2016-02-29

一、性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
调查
会谈
实验
临床
测试
二、个体性心理的发展和特征
1.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
口欲期(0-1岁)
获取及口腔满足,得到母亲的关爱(不安全感、自卑)
肛欲期(2-4)
控制与攻击性(施虐)和父母、和规则建立联系【过强的经济意识、完美主义】
性蕾期(俄狄浦斯)(4-6)
异性器官,爱恋异性父母
男孩:阉割焦虑【和父亲的竞争、认同】
女孩:阴茎羡慕
潜抑——心理障碍的根源之一(俄狄浦斯情节)
潜伏期(6-10)
相对平静的时期,兴趣投向外界
意义:客体关系转换
人格的发展
青春期(10-20)
躯体成熟;家庭之外的联系建立;社会文化的认同适应、人格建立
2.性别角色发展和形成(之一)
生物学:生命之吻——基因性别确立
脑性别与生理性别的定向发育
两性肢体功能的区别和进化过程有关
内分泌的促进作用
第二性征发育并成熟
(之二)
性别角色的心理发展:
父母的期望与影响
幼儿期的性别认同
学前期的角色模仿
学龄期的角色实践
三、学龄期的性心理变化
两小无猜——界限(小学初期)
关注和好奇(小学晚期)
暗恋(小学晚期、中学)
拒绝与交往(青春期)
反向形成:越拒绝越反对的事情越想去关注讨论:
两性交往的意义?存在问题?
性心理差异?
自评:
对方:。

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1. 人的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性方面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健康状况。

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对性的好奇和需求,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性态度,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2. 首先,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需要提供科学合理的性教育。

性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并贯穿整个学生阶段。

教育者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针对性别、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等方面进行教育。

通过科学的性教育,学生可以获得有关性的基本知识,了解性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和态度。

3. 其次,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兴趣和需求。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将学生按照传统的性别角色划分进行教育。

同时,学校还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性教育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和兴趣。

4. 此外,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需要建立良好的性伦理价值观。

学生在性方面的行为和决策都应该基于道德和伦理的原则。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性行为和决策,以及如何避免性侵犯和性骚扰等问题。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性别平等和尊重的教育,防止性别歧视和性别暴力。

5. 最后,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性心理健康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开放、坦诚的性沟通,给予他们正确的性教育。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提供支持和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性教育环境和服务。

6.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科学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性伦理价值观和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等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性心理,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性方面的心理状态良好,对性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处于正常、积极、健康的状态。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性认知、性情感、性行为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首先,性认知方面。

性认知是指个体对性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包括性知识的掌握程度、性态度的形成和性观念的健康程度。

性认知健康的标准是个体对性知识的了解全面、正确,对性态度的形成积极、健康,对性观念的健康程度正常。

个体应该具备正确的性知识,包括生理知识、性疾病预防知识、性心理知识等,对性态度应该积极、健康,尊重自己和他人,对性观念应该健康,不应受到不良的性观念的影响。

其次,性情感方面。

性情感是指个体在性方面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包括性情感的稳定性、情感表达的健康性和情感体验的积极性。

性情感健康的标准是个体的性情感稳定,情感表达健康,情感体验积极。

个体应该能够在性关系中保持情感的稳定,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情感表达应该健康,不应该出现过度的情感表达或者情感抑制,情感体验应该积极,能够从性关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最后,性行为方面。

性行为是指个体在性方面的行为表现和行为选择,包括性行为的健康性、性行为的自主性和性行为的责任性。

性行为健康的标准是个体的性行为健康,性行为自主,性行为负责。

性行为应该是健康、自主的,不应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应该是个体自主选择的行为,性行为应该负责,不应该造成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性认知、性情感、性行为等方面。

个体应该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够称之为性心理健康。

性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性心理健康,努力提高自身的性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对性的态度、性行为和性生活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指评价一个人性心理健康水平的各种指标和标准。

性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于个体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性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对性的积极态度。

个体应该对性持有积极、健康的态度,理解性是人类生殖和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耻辱或罪恶。

对性持有积极态度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幸福感,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其次,性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对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个体应该具备正确的性知识,包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保健知识等。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正确的性知识,个体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性生活,避免不良的性行为和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另外,性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对性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个体应该具备对自己的性行为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避免过度沉迷于性行为,避免不良的性行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此外,性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对性生活的满意度。

个体应该对自己的性生活感到满意,能够在性生活中获得愉悦和满足,而不是出现性生活不和谐、不满意的情况。

最后,性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对性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个体应该具备对性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处理的能力,包括对性心理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对性心理问题的处理和调节能力等。

总之,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方面的,包括对性的积极态度、对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性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性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对性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只有达到了这些标准,个体才能拥有健康的性心理状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自己的性心理健康,努力提高自己的性心理健康水平,享受健康、和谐的性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态性心理学纲要敬告读者100第一章性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200第二章性生活和性心理300第三章性认知400第四章性人格500第五章附:非常态性心理后记常态性心理学纲要敬告读者100第一章性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110第一节性心理学的对象120第二节性心理学的任务130第三节性心理学的方法200第二章性生活与性心理210第一节人类生活中的性生活220第二节人类性心理的内容和形式300第三章性认知310第一节性感知320第二节性表象330第三节性错觉340第四节性想象350第五节性思维360第六节性记忆400第四章性人格410第一节性体验420第二节性意志430第三节性意识440第四节性自我意识450第五节性需要460第六节性动机470第七节性兴趣480第八节性能力500第五章附:非常态性心理510第一节性心理障碍520第二节性功能障碍心理530第三节性偏离心理540第四节性病心理550第五节性犯罪心理后记常态性心理学纲要敬告读者100 第一章性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110 第一节性心理学的对象111 一、动物性心理与人类性心理112 二、个体性心理与(社会)群体性心理113 三、性心理与学习心理、娱乐心理114 四、性心理的内容和性心理的形式115 五、常态性心理和非常态性心理120 第二节性心理学的任务121 一、研究性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22 二、普及性心理学的知识123 三、提高人类性心理健康的水平124 四、改善人类性生活的质量130第三节性心理学的方法131 一、观察法132 二、实验133三、问卷法200 第二章性生活与性心理210 第一节人生活中的性生活211 一、人类生活与动物活动212 二、人类生活三个方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213 三、人类性生活的三个部分220 第二节人类性心理的内容和形式221 一、人类性心理的内容222 二、人类性心理的形式300 第三章性认知310 第一节性感知311 一、性感知界说312 二、性感知的特点313 三、性感知在性生活中的功能314 四、性感知在形成、发展性心理中的作用320 第二节性表象321 一、性表象界说322 二、性表象的特点323 三、性表象在性生活中的功能324 四、性表象的中介作用330 第三节性错觉331 一、性错觉界说332 二、性错觉的特点333 三、性错觉对性生活的影响334 四、降低性错觉的途径和方法340 第四节性想象341 一、性想象界说342 二、性想象的特点343 三、性想象在性生活中的功能344 四、性想象与性心理发展350 第五节性思维351 一、性思维界说352 二、性思维的特点353 三、性思维的操作过程和性思维的操作形式354 四、性思维的程式化与非程式化355 五、性思维在性生活中的功能356 六、性思维与性心理发展357 七、附:性思维与性意识和性自我意识、与性观念360 第六节性记忆361 一、性记忆界说362 二、性记忆的特点363 三、性记忆的环节364 四、性记忆在性生活中的功能365 五、性记忆与性心理发展400 第四章性人格410 第一节性体验411 一、性体验界说412 二、性体验的特点413 三、性体验的形态414 四、性体验在性生活中的功能415 五、性体验与性心理发展420 第二节性意志421 一、性意志界说422 二、性意志的过程423 三、性失控的两极性424 四、性意志在性生活中的功能425 五、性意志与性心理发展430 第三节性意识431 一、性意识界说432 二、性意识与性无意识433 三、性意识的发展434 四、性意识对性生活的影响435 五、性意识与性心理发展440 第四节性自我意识441 一、性自我意识界说442 二、性自我意识与性意识443 三、性自我意识的发展444 四、性自我意识对性生活的影响445 五、性自我意识与性心理发展450 第五节性需要451 一、性需要界说452 二、性需要形成过程453 三、性需要的两种基本形态454 四、性需要在性生活中的功能455 五、性需要与性心理发展460 第六节性动机461 一、性动机界说462 二、性动机形成过程463 三、性动机斗争及其模式464 四、性动机的转移465 五、性动机在性生活中的功能466 六、性动机与性心理发展470 第七节性兴趣471 一、性兴趣界说472 二、性兴趣形成过程473 三、性兴趣发展与性需要满足474 四、性兴趣在性生活中的功能475 五、性兴趣与性心理发展480 第八节性能力481 一、性能力界说482 二、性能力形成过程483 三、性能力发展484 四、性能力在性生活中的功能485 五、性能力与性心理发展500 第五章附:非常态性心理510 第一节性心理障碍511 一、性心理障碍界说512 二、导致性心理障碍的因素513 三、性心理障碍的类型514 四、性心理障碍的治疗520 第二节性功能障碍心理521 一、性功能障碍心理界说522 二、对性功能障碍起因的反映523 三、对性功能障碍类型的反映524 四、对性功能障碍治疗的反映530 第三节性偏离心理531 一、性偏离心理界说532 二、对性偏离起因的反映533 三、对性偏离类型的反映534 四、对性偏离治疗的反映540 第四节性病心理541 一、性病心理界说542 二、对性病起因的反映543 三、对性病种类的反映544 四、对性病治疗的反映550 第五节性犯罪心理551 一、性犯罪心理界说552 二、对性犯罪原因的反映553 三、对性犯罪类别的反映554 四、对性犯罪对策的反映后记(5章、24节、106目)请斧正!请勿外传。

常态性心理学纲要敬告读者100 第一章性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110 第一节性心理学的对象111 一、动物性心理与人类性心理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性心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特点、规律。

从总体上讲,性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包括动物性心理和人类性心理两个部分,即动物性心理学和人类性心理学。

(一)、动物的生命过程,主要是靠摄食本能、防御本能、性本能,维持、保存个体和繁衍种族。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生殖,在先天的动物本能活动中,形成了参与、调节、控制本能的心理。

后天获得的动物心理,不断提高动物适应环境的水平。

在动物性本能活动中,形成、发展了动物性心理。

如:在动物群中很快寻觅、识辨成熟的进入交配期的异性,向异性展现自己的体态、声音;接近异性并刺激其发情区,适时与异性交媾;保护幼子等。

动物性心理确保动物在发情期间,顺利地进行交配,延续种族。

(二)、人类脱离动物界,进入全新的生命过程,主要是靠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性生活,维持、保存、发展个体和繁衍种族。

为了更好地发育、发展,为了更有成效地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在人类生活中,形成了参与、调节、控制全部生活的心理。

后天获得的人类心理,不断提高人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水平。

在人类性生活中,形成、发展了人类性心理。

如:从小到老,每个人对异性(或同性)的形体、外貌、气味、声音、表情、姿态,形成性认知,并据此作出喜欢与否、亲近与否的性判断;在和异性(或同性)交往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性需要和性态度,决定与性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对异性(或同性)表示依恋、爱慕时,在衣帽服饰、发型容貌、言谈举止上,刻意打扮自己,充分展露自身的魅力;在情爱、性爱中,充分发挥性意识和性自我意识功能,使性认知、性人格协同作用。

在人类性生活中,借助性科学,不但发展人类性心理,而且提高人类性心理健康的水平。

人类,作为生物有机体,是从动物有机体演变而来的。

人类的生命过程与动物的生命过程,有质的不同,却有量的相似;人类的性生活与动物的性本能,有质的不同,却有量的相似。

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有质的不同,却有量的相似;人类性心理与动物性心理,有质的不同,却有量的相似。

动物学研究动物的生命过程。

动物性行为学研究动物的性本能。

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心理。

动物性心理学研究动物性心理。

人类学研究人类的生命过程。

人类性生活学(俗成约定简称为性生活学)研究人类的性生活。

人类心理学(俗成约定简称为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

人类性心理学(俗成约定简称为性心理学)研究人类性心理。

112 二、个体性心理与(社会)群体性心理人类生活从最初开始,就不只是个体的(个人),同时也是(社会)群体的。

原始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性生活,都不仅是单独个体进行,而且是在共同(社会)群体中进行;时至今日,现代人的生活也是如此。

原始人一夜期的性生活,是和氏族部落的群婚制相互依存的;现代人婚姻期的性生活,是和社会法律保护的一夫一妻制相互依存的。

区别于动物性心理,人类性心理实际上包括个体性心理和(社会)群体性心理两个方面。

(一)、近百年,特别是近三十年,性发育学、性解剖学、性生理学、性医学、性生活学的研究资料表明,精子和卵子结合的瞬间,就一锤定音,区分出个体性别的发育路线;胚胎发育到第七周,原始性器官的分化清晰显露;新生儿来到人间后几个小时,对一些刺激(如温冷、摩擦、汗尿等),外部性器官就产生张、弛本能动作反应;一个半月到二个月的乳儿,出现十分典型的性(交合)动作模式,及其性反应系列(如紧握双拳、面颊潮红、全身颤动、呼吸急促喘息、男孩阴茎勃起、女孩双腿轮番交叉夹紧且有阴道分泌物渗出),同时获得性快乐(性快感、性欢乐);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出现不同频率、强度的性紧张(生理上的性冲动和心理上的性焦虑),发生不同形式的性动作链,及其性反应系列,以不同方式来满足性需要(俗称性欲),个体才得以缓解性紧张(发泄性冲动、解脱性焦虑);同时获得性快感和性欢乐。

如:婴儿相互窥视和玩弄外部性器官,幼儿模仿情爱游戏和性爱动作,儿童相互抚摸外部性器官和模仿性爱游戏,少年性抚慰、性梦、性幻想、性好奇、游戏型性交合,青年性伴侣幽会、性爱抚、同居(婚前性交合)、恋爱、婚姻性交合,中年夫妻婚内性交合、婚外恋、婚外性交合,老年夫妻性爱抚、婚内性交合、婚外恋、婚外性交合,等等。

从出生开始到老年临终,个体性生活伴随着每个人的生命始终;参与其中的个体性心理,有连续不断的特点,也有各阶段独立的特点。

每个人都会对性信息、性事物、性对象形成性认知和性人格(产生性体验,发展性意志、性意识和性自我意识,进而培养性需要、性动机、性兴趣、性能力);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又会形成新的性认知和新的性人格(产生新的性体验,发展更高水平的性意志、性意识和性自我意识,进而培养更高层次的性需要、性动机、性兴趣、性能力)。

每个人的性心理,又会因其归属的性别、知识、经验、职业、角色不同,有各自的特点;也会因其受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道德、法律、宗教的影响,有各自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