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一)浪漫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浪漫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强烈地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地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地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地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地丑恶及自身理解地美好.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地超凡性.(二)现实主义文学地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注重对生活地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地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注重典型化方法地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地真实表现生活地本质,规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地思想倾向较为隐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时间和概念地区别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地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地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地文学类型.而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地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地文学类型.它们都对文学地发展产生过深远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地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地剧作家席勒地理论著作中,但作为文学地一个专门术语,现实主义直到世纪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提出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艾布拉姆斯所说地第一种隐喻是将文学比喻为“镜子”,以突出现实主义地本质特征是对现实生活地模仿.由此可见,一般地,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地典型特征地,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就西欧说,现实主义是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地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也是西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及确立政治统治时期出现地一种文学现象.巴尔扎克是最杰出地代表作家,他地《人间喜剧》是深刻地规范化地现实主义文学.此外,代表作家还有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等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和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地表现形态,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就已有雏形.以表现幻想和感情为基本特征地浪漫精神是文学生成地一个重要源头,所以艾布拉姆斯将这第二种隐喻比喻为照亮人生启迪心智地“灯”,以突出浪漫主义地本质是表现和抒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于世纪末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地意识形态.代表作家有诗人拜伦和雪莱,他们不仅写下瑰丽地诗篇,使之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地宝贵精神财富,而且以实际行动和鼓舞人心地作品有力地支持了近代欧洲地民族解放运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题材与主题“客观性”是现实主义文学地内在规定.现实主义地文学观是延续了两千多年地“模仿说”,要求作家在把握生活时,必须对生活现象作细致入微地观察,强调作家不把自己地意愿强加于生活,而是按照现实生活本身固有地逻辑区表现生活.所以现实主义在表象形态上具有再现生活原貌地特点,具有真实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但真实性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作家只是记录生活现象,丝毫不介入其中,作家还要有所选择.与现实主义相反,浪漫主义强调想象具有创造性,并把自然视为人地本性.浪漫主义通过对自然地强调,要求文学表现真实地情感,把诗地抒情视为人对自身热情和生命力地释放.遵循理想化地原则,只要能表现理想地与希望地生活,文学塑造地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也在所不惜,这样,所塑造地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地“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地、超现实地、主观化了地世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写作手法现实主义具有写实性,追求再现现实生活地效果,使虚拟地艺术世界像现实生活一样.为了追求艺术表现地真实性和真实感,现实主义特别注重写实白描和细节描写,因为这样容易让人产生真有其人其事地感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人物形象地刻画上卢卡契指出:“现实主义文学地主要范畴和标准乃是典型.”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典型在希腊文中是模子地意思,意谓典型就像同一个模子可以铸造出许多同样地东西一样,也是通过一个形象反映一类人地特点,可见“模子”这个术语最初地意思是强调形象地概括性和普遍性.这就与现实主义是“模仿说”地观点不谋而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恩格斯也曾为“现实主义”下地定义是:“除了细节地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地典型人物.”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地、在整体个性地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地、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地人物形象.在东西人物身上所显示地人生或人性地普遍性,是人地社会性,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对人生和人性地深刻影响.由此可见典型地重要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但浪漫主义地人物形象主要是英雄、奇人.五、本质特征通过以上地分析可以知道,现实主义地内涵是对现实生活地模仿,因此,“再现”便成为现实主义地本质特征.艾布拉姆斯说过,“‘表现’是浪漫主义用得最多地术语之一”.表现性规定了浪漫主义文学类型地基本特征,使浪漫主义文学在题材地选择、主题地提炼和艺术地表现方式上,都形成了与众不同地鲜明特色.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现实主义是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两大思潮,各有其魅力英法美各国地现实主义区别相同点: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都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地整体地、本质地、真实地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地真实性.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地悲剧命运地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地不满和抗议.对社会地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地,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地典型人物.异同点:一法国文学地特征: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地矛盾.揭露了金钱地罪恶.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二英国文学地特征: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善于描写小人物地矛盾.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地倾向.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地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地价值.(玛丽"雪莉、苏珊"弗里娅、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三、美国现实主义特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往往从民主主义理想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地罪恶,反映劳动人民地不幸遭遇,追求自由与平等地理想,具有较强地民主性和人民性.代表人物有废奴文学地斯托夫人地《汤姆叔叔地小屋》、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马丁伊登》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批判现实主义地特点:、按生活本来面目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塑造典型环境中地典型人物、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
简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简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有:
1、对现实情景的再现:现实主义作品以真实的环境和形象作为主人公进行表现,追求准确、直接和全面地再现现实,以更清晰地显示出现实的一切。
2、理性化的道德评价: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使用理性的评价准则,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英雄的行为。
3、真实的察言观色:现实主义作品不管英雄的外表,而以用心良苦的真实写照其内心,提炼出人物的精神,表现其健康的生活意志的普遍性。
4、强调外部形势的影响:现实主义作品还强调外部形势对当事人生活的影响,再现现实里英雄的命运也难脱牵累与环境的意义不可忽视。
第一节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 在欧洲,现实主义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它的出 现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但并不是对浪漫主义的 彻底否定。它最初是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号登上文 坛的,许多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 实主义的,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现实主义” 这个名词才在欧洲盛行,现实主义才成为一个自 觉的流派。在欧美范围内,现实主义的 发展总体 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 为前期,其中心在法、英等国;70年代到20世纪 初为后期,其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 (二)思想艺术特征 思想特征: • 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 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 认识价值。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作家们都以研究 与分析社会为己任,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 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正是在这种科学意识和历史意识的 指导下,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地再现了人类历史上封建制度 衰亡、资本主义制度上升这一重大历史变革,具有珍贵的 历史文献价值和很高的社会认识价值。 • 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 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 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艺术特征:
• 首先,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格 外重视艺术描写的客观真实性,认为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 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具有 同构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为了真实地描 写生活,现实主义作家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而为了达到细节 的真实,他们常常不惜作实地考察,收集大量准确的事实材 料。 • 其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受科学主义的影响。 •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良种倾向。 • 第四,现实主义以叙述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 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现实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_起源_基本特征_艺术手法

现实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_起源_基本特征_艺术手法现实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欧洲各国在英、法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相继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过渡。
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文学,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现实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实际运用时间相当久远,但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由法国画家库尔贝和作家夏夫列里作为一个名称提出来,恩格斯为“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888年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信)对现实主义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已指出存在3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方式,第1种便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家(阿尔贝蒂、达·芬奇、卡斯特尔韦特罗等)坚持并发展了“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
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狄德罗和莱辛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坚持文艺的现实基础,肯定美与真的统一,强调艺术既要依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的辩证关系。
狄德罗和莱辛在《沙龙》、《画论》、《汉堡剧评》等论著中针对新古典主义束缚文艺的清规戒律,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近代现实主义文艺的兴起产生了促进作用。
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对立概念的明确划分以及这两个名词的提出,却始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家席勒在著名的《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西方文艺发展中的两种基本倾向:偏重于直接反映现实的“素朴的诗”和偏重于表现由现实提升上去的理想的“感伤的诗”。
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再现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肯定这两种创作倾向可以趋于统一。
简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时代背景19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
人们对传统宗教和道德观念的怀疑也在逐渐加深。
这些社会变革在文学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二、客观写实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生活的客观而准确的描绘,力求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
作家们以现实世界为创作对象,通过对社会人物、事件和环境的描述,展现出社会的真实面貌。
他们力求将作品中的人物与社会结构相结合,展现出人类生活的真实状态。
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映。
作家们通过作品的叙述、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揭示出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
他们以笔触揭示出社会的丑恶、不公和黑暗面,批判社会的腐朽和不公,力求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四、人物的普遍性和裙体形象现实主义文学塑造的人物具有普遍性和裙体性。
作家们努力刻画出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力求揭示出人类内心的普遍共鸣和共同命运。
这些人物形象通常是社会中普通的人们,他们的性格、言行和命运都能代表一定社会裙体的特征。
五、反对浪漫主义和理想化倾向现实主义文学反对浪漫主义和理想化倾向,强调对生活的客观观察和真实描写。
与浪漫主义文学相比,现实主义文学更加注重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平凡和复杂的表现,以此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六、语言格调的平实和朴素现实主义文学的语言风格通常以平实和朴素为主,力求展现出真实的社会语言和日常用语。
作家们避免夸张和华丽的修辞,力图用朴实的语言描绘出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中,以上基本特征贯穿始终,表现出作家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反思。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促使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产生深刻的思考。
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也延续至今,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与19世纪社会的巨大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简述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其成为当时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流派。
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和客观的描写,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表现,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一种抗衡和补充。
本文将简要介绍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真实描写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的描写,追求客观的表现方式,力图在作品中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真实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作家通常会选择普通人的生活和体验作为创作对象,力求以客观的眼光去观察和描绘。
2. 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作品中常常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和不公正现象。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问题,揭露社会的丑恶和不公,希望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3. 人性关怀现实主义文学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关怀和探讨,作品中常常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来揭示人性的本质和价值观念,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
4. 对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不断对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写作方式进行批判和颠覆,试图摆脱浪漫主义文学的夸张和虚构,追求更接近现实生活的表现方式和写作风格。
现实主义作家通常选择平实的语言和描写方式,力求使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现实生活。
5. 对艺术的追求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艺术的追求和表现,作品中常常展现出对艺术的自觉和追求高品质的审美追求。
现实主义作家试图在作品中追求真实和客观的表现方式的保持对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和追求,力求给读者带来更高层次的文学享受。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真实描写、社会批判、人性关怀、对传统的批判和对艺术的追求等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作家通过其作品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观察和批判,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关怀,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为当时的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活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对当时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思想启示。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B卷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2.艺术真实:3.文学性:4.叙述频率:5.文学消费: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 ;2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 ;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____ 、_____ 、____ ; 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____、________;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 ;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 ;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 ;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 ;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有: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是: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应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2.简述文学意蕴三个层面历史、哲学、审美的具体含义;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五、论述题20分,要点阐述10分,举例论证10分通过对具体文学形象的分析,请描述一下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该典型在文学史上的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本科期末考试文学概论b答案要点一、概念题1.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2.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3.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4.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5.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二、填空题1.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2.世界、作家、作品、读者3.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4.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5.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6.科学主义、人文主义7.有我之境、无我之境8.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9.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10.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11.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12.声音、画面、情感经验13.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14.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15.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6.论文、点评、随笔、序跋17.话剧、歌剧、舞剧18.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19.美学观点、历史观点20.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三、选择题1.①②③ 2.①②③⑤ 3.④4.①②③④ 5.①②⑤ 6.①②③⑤7.②④⑤ 8.①②④ 9.①②③10.①②③⑤四、简答题1.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更为直接,文学发展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的;政治影响:1制度、政策对于推动或扼杀文学的巨大作用;2特定的政治思想对文学思想的深刻介入;3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对于文学的有力影响;道德影响:1道德观念是评价文学的基本尺度;2道德冲突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3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矛盾;哲学影响:1哲学思潮深刻影响文学面貌;2哲学精神影响作家对生活的理解;3哲学意识表达是作品获得深刻性的条件之一;宗教影响:1思考彼岸影响文学思维层次;2想象方式启迪文学运思境界;3思维方式影响文学批评观念;2.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所呈现的丰富意味,一般又可分出三个层面:1历史内容层:作为生活的折光、作为文化的积淀、作为诗意的表现;2哲学意味层:作者对人生真谛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作品中深藏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人生精义、读者所悟到的可喻不可说的生命的灵境;3审美意蕴层:感官的愉悦、体验的丰富、生命的激情;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五、论述题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典型的美学特征首先在于其特征性,即外在形象的极其生动、独特,内在本质的及其丰富、深刻,既有总体性格特征,又有局部细节特征;典型的另一美学特征在于其艺术魅力,外在表现上是其强大的吸引力,内在实质则是其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所造成;伟大的文学典型通常都是在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创造,是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这一个”;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文本:2.陌生化:3.期待视野:4.原型: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①真实性②科学性③新颖性④诚挚性⑤蕴藉性10.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是:①实事求是②客观公正③艺术民主④批评作家⑤炒作作品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文学概念三种含义的具体内涵;2.简述文学意境的含义及其特征;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五、论述题20分,要点阐述10分,举例论证10分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文学风格及其成因,并比较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在题材、意境、语言、美感和形态上的区别;本科期末考试文学概论a答案要点一、概念题1.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2.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3.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4.原型即原始意象,它是容格对艺术客体的解释,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具有普遍一致性的先验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远古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亿万次的那些典型经验的积淀和浓缩;它是悠远的历史起点;5.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二、填空题1.悲剧、喜剧、正剧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 声音、画面、情感经验4.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5. 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6. 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思想7. 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8. 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9. 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10. 对象化理论、意识形态论、艺术生产论11. 虚静说、神思说、妙悟说、性灵说12. 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13.有我之境、无我之境14.美学观点、历史观点15.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价值16.论文、点评、随笔、序跋17.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情18.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19.言、象、意20.生活积累、艺术构思、物化传达三、选择题1.②④2.①②③⑤3.①②④4.①②③⑤5.①②③6.②③④7.④8.①④⑤9.①③④⑤10.①②③四、简答题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五、论述题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创作个性是作家个人的独特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禀赋等因素综合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它制约着风格的形成;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结合的产物,只能通过具体的话语情境表现出来;创作个性与话语情境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之中,是特定文化精神的修辞表达;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区别:在题材上,一为重大事件,一为日常生活;在意境上,一为雄浑壮阔,一为优雅妩媚;在语言上,一为劲健有力,一为婉转曲折;在美感上,一为崇高振奋,一为从容自在;在形态上,一为动态粗犷,一为静态细腻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2.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进行概括和提炼而形成的正确反映了生活本质的形象图景,它以生活真实为源泉,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3.文学性: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认为文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作品的形式价值,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即特异性;4.叙述频率: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包括两个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5.文学消费:文学消费在广义上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在狭义上则是指近代以来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把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而对它的购买、阅读以及传播行为,它是文学生产的最终完成;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来源的三位哲人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2.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包括作品作家世界读者3.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摹仿的世界有三种_已有的事、或有的事、应有的事_4.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___声音、意义、世界、观点、形而上___;5.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是____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____;6.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发展的两条路线是___科学主义、人文主义___;7.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8.文艺学的三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9.关于文艺起源的主要观点有摹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10.文学批评的多种形态包括伦理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心理批评、语言批评11.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联式____; 12.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_声音、画面、情感经验__;13.历史上的主要悲剧类型有__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观念悲剧、社会悲剧__; 14.文学期待视野的三个层次是_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__;15.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二为”方向是__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__;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___论文、点评、随笔、序跋___;17.依据表演方式,戏剧可分为__话剧、歌剧、舞剧_;18.依据形式划分,诗歌可分为____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____;19.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标准是美学观点、历史观点;20.文学接受发生的主体因素包括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1 2 3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1 2 3 5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4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4.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1 2 3 4①词语运用②体裁选择③结构安排④形象创造⑤社会状况5.艺术灵感的主要特征包括:1 2 5①突发性②直觉性③迷狂性④情感性⑤创造性6.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表现在:1 2 3 5①反映对象②反映方式③作用特点④材料来源⑤思维形式7.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2 4 5①自由诗②抒情诗③格律诗④叙事诗⑤哲理诗8.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1 2 4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9.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有:1 2 3①文学性②陌生化③本体论④细读法⑤主体论10.作者中心论强调的主要方面是:1 2 3 5①主体心灵②作家经历③个性气质④读者反应⑤艺术天才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具体制约关系;影响文学发展的上层建筑因素包括: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更为直接,文学发展是在诸多因素的“合力”中进行的;政治影响:1制度、政策对于推动或扼杀文学的巨大作用;2特定的政治思想对文学思想的深刻介入;3统治者的个人好恶对于文学的有力影响;道德影响:1道德观念是评价文学的基本尺度;2道德冲突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3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矛盾;哲学影响:1哲学思潮深刻影响文学面貌;2哲学精神影响作家对生活的理解;3哲学意识表达是作品获得深刻性的条件之一;宗教影响:1思考彼岸影响文学思维层次;2想象方式启迪文学运思境界;3思维方式影响文学批评观念;2.简述文学意蕴三个层面历史、哲学、审美的具体含义;文学意蕴层面,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所呈现的丰富意味,一般又可分出三个层面:1历史内容层:作为生活的折光、作为文化的积淀、作为诗意的表现;2哲学意味层:作者对人生真谛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作品中深藏的超越时空的永恒的人生精义、读者所悟到的可喻不可说的生命的灵境;3审美意蕴层:感官的愉悦、体验的丰富、生命的激情;3.简述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五、论述题20分,要点阐述10分,举例论证10分通过对具体文学形象的分析,请描述一下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该典型在文学史上的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典型的美学特征首先在于其特征性,即外在形象的极其生动、独特,内在本质的及其丰富、深刻,既有总体性格特征,又有局部细节特征;典型的另一美学特征在于其艺术魅力,外在表现上是其强大的吸引力,内在实质则是其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所造成;伟大的文学典型通常都是在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创造,是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这一个”;。
外国文学史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⑴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19世纪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成就,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作家们都以研究与分析社会为己任,把广阔真实地反映时代的风俗史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理想。
⑵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的价值取向。
现实主义作家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要求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对由金钱孽生出的社会恶德败行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并对下层人们的困难表示同情,希望统治阶级以仁爱为怀,改善与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现实主义文学还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反人性的弊病,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2、艺术特征:⑴首先,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具有同构性,从而使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准确性。
为了使创作达到真实的艺术效果,他们反对在作品中直露的表现“自我”,从而让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在具体的情节描写与人物塑造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为了达到细节的真实,他们常常作实地考察,收集大量准确无误的真实材料。
⑵其次,现实主义文学注重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通过对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的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风貌。
现实主义文学在人物塑造方面大大超越了以前的西方文学,为世界文学史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形象。
二、法、英、俄等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法国: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一,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同时还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二,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关注人生,刻画了一批浮雕般的人物性格。
第四,现实主义文学全面革新了文学创作的叙事模式,构建了恢宏的叙事小说。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第二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
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第三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第四注重艺术效果:异国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在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为了使创作达到真实的艺术效果,现实主义作家反对在作品中显示“自我”,而要让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在具体的情节描写与人物塑造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让文学对生活表现出镜子般的忠实。
在写作题材上,浪漫主义文学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追求异国情调,并且寄情山水,赞美大自然,借大自然的美来暗喻现实的丑陋;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同时还深刻地展示资本主
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文学体裁上:浪漫主义作品往往热情奔放,抒情色彩浓厚,浪漫主义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丰硕,其中又以抒情诗最多;现实主义文学关注人生,刻画浮雕般的人物性格,在文学体裁上叙事文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