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公示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公示一、项目名称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公示一、项目名称金银花提质增效、综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推荐书等相关资料,相关栏目填写符合要求。
该项目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I06B01)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药与天然药物活性物质高效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ZX09401-302-5-12)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总,对金银花种质收集、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农药化肥合理使用、采收加工、质量标准提升、综合开发利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突破了限制生产发展、效益提高的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规范化种植,稳定和提高了金银花药材产量与质量,经产业化推广应用,提高了生产收益,增加了就业岗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为促进山东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候选人张永清教授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是省内中药资源与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经多年努力,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团队成员科学素养高、创新能力强,是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经审查,该项目内容严谨,数据真实,资料可靠。
成果关键技术创新突出,对于促进中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项目申请人员均为本项目两项课题的研究人员,其排序无异议。
同意推荐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中药质量是关系中医药事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金银花属常用大宗中药材,山东是其主要道地产区,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由于生产中良种缺乏、化肥农药滥用等问题,药材有效性与安全性难以保证,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
本项目以提质增效为目的,重在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保证产出的药材优质高值。
(一)主要技术内容1、收集保存种质,建立基因库,发明金银花品种选育和促进种子萌发新方法,选育优良品种,建立种苗质量标准与良种繁育技术规程,推广种植新品种。
2、发明新型肥料和农药,建立金银花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控制金银花药材重金属含量,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1.推荐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
项目针对适应复杂重载环境下的新一代高品质沥青及混合料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关键技术和创新点如下:1.揭示了高劲度沥青胶结料、级配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全面均衡提升混合料性能的规律,建立了适应特殊荷载环境下的高劲度沥青混合料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高劲度胶结料性能的混合料设计参数选择方法和性能评价标准,发明了针对不同特殊荷载环境下的典型铺装结构。
2.提出了“先模量梯级升级,后改性”的胶结料性能综合提升技术,建立了复杂重载环境条件下高劲度沥青胶结料技术体系,发明了综合性能优越的系列宽工作域硬质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新型高劲度耐久性沥青混合料。
3.开发了高劲度沥青规模化工业生产装置和工艺技术流程,提出了高劲度沥青生产均匀性控制技术和施工温度确定方法,形成了高劲度沥青胶结料及其混合料生产、施工与质量控制的成套技术,实现了严酷荷载环境作用下沥青铺装耐久性设计与工程应用。
相对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成果实现了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与规模化应用,拓宽了沥青混凝土的应用技术领域,科技创新性显著,成果广泛应用于长大纵坡道路、大容量公交专用道与港湾、港区公路与港口专用道、重载桥面铺装及机场跑道等,对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极大降低了道路工程的运营维护成本,推广应用前景显著。
项目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201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公益类)。
2、推荐专家意见: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的山东公路学会秘书长杨永顺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孟书涛研究员基于对项目内容的了解,认为该项目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有关推荐条件和标准所规定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奖条件,所填推荐意见客观、真实,本人同意作为该项目的推荐专家予以公布,其推荐意见如下:1.杨永顺专家推荐意见:该项目针对传统沥青胶结料与混合料无法满足复杂荷载作用下特殊道路(如长大纵坡公路、大容量公交专用道与港湾、港区公路与港口专用道、重载桥面铺装及机场跑道等)使用需求及单一模量提升技术手段的不足,通过系统研究攻关,取得了系列显著研究成果,发明了适应复杂荷载环境的典型铺装结构,实现了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与规模化应用,拓宽了沥青路面材料的应用技术领域,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工程推广应用。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2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道路结构状态与环境参数检测成套装备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无异议。
本项目在路面层间动力状态受力精控水平、道路层面响应参数智能采集及大容量存储、道路结构内多层多路温湿度信号梯度分析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发了道路结构状态与环境参数检测成套装备,实现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取得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路面结构损伤的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表征与检测理论,开发了交通、环境和路面力学检测与分析成套技术,首次完整地揭示了沥青路面在荷载和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动态力学响应规律;建立了车辆荷载、温度、湿度综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力学响应测试技术体系。
(2)开发了适用于精准监测、分析沥青路面结构损伤机理的成套智能系统。
设计了道路材料试样动态受力的二维模型,发明了路面层间剪切运动自动控制系统;研发了道路层面响应参数智能采集系统和智能分析软件和路基路面环境参数长期自动监测系统。
(3)提出了道路结构施工高温高压条件下损伤检测的安装、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成套技术,形成了基于损伤检测系统的计量检定和校准溯源,实现了工程应用。
研究成果在新建、改建、大修等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为铺面结构分析及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提高铺面设计水平和控制力度,在铺面设计、科研及施工指导方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沥青路面结构的早期损坏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授奖条件,同意推荐申报2017 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技术开发与推广类)。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与自动控制领域的联合技术攻关,创新成果应用属于道路工程范畴。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

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道路结构状态与环境参数检测成套装备二、推荐单位(专家)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完成人、完成单位排序无异议,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无异议。
本项目在路面层间动力状态受力精控水平、道路层面响应参数智能采集及大容量存储、道路结构内多层多路温湿度信号梯度分析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发了道路结构状态与环境参数检测成套装备,实现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取得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路面结构损伤的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表征与检测理论,开发了交通、环境和路面力学检测与分析成套技术,首次完整地揭示了沥青路面在荷载和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动态力学响应规律;建立了车辆荷载、温度、湿度综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力学响应测试技术体系。
(2)开发了适用于精准监测、分析沥青路面结构损伤机理的成套智能系统。
设计了道路材料试样动态受力的二维模型,发明了路面层间剪切运动自动控制系统;研发了道路层面响应参数智能采集系统和智能分析软件和路基路面环境参数长期自动监测系统。
(3)提出了道路结构施工高温高压条件下损伤检测的安装、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成套技术,形成了基于损伤检测系统的计量检定和校准溯源,实现了工程应用。
研究成果在新建、改建、大修等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中得到了推广应用,为铺面结构分析及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提高铺面设计水平和控制力度,在铺面设计、科研及施工指导方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沥青路面结构的早期损坏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授奖条件,同意推荐申报2017 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技术开发与推广类)。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与自动控制领域的联合技术攻关,创新成果应用属于道路工程范畴。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Kinesin家族成员调控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二、申报奖种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申报单位青岛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四、推荐单位意见该项目阐述了沉默Kif2a对Tca8113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揭示沉默Kif2a对舌癌增殖及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并阐述了沉默Kif2a通过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为以细胞骨架为靶点的抗肿瘤转移治疗提供新型靶分子和理论依据。
立项新颖,具有创新性,课题按时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并发表相关SCI论文多篇,建议推荐申报科技进步奖。
五、项目简介1、首先在原有研究结果基础上,通过MTT实验、克隆生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了Kif2a基因沉默对舌癌细胞Tca8113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Kif2a基因沉默能显著抑制舌癌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
进一步研究了临床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与Kif2a 基因沉默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协同抑制效应,Kif2a基因沉默能显著增强5-Fu 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增加Tca8113细胞对5-Fu的药物敏感性。
2、构建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
活体、实时观察Kif2a基因沉默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作用,记录裸鼠生存期并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显示Kif2a基因沉默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3、Real 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Kif2a 干扰组细胞内Rho家族成员RhoA、ROCK1、Rac1及Cdc42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发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Kif2a干扰组细胞内RhoA、ROCK1、Rac1及Cdc42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4、应用Rho/ROC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7632和激动剂溶血磷脂酸LPA,人工划痕实验及transewll小室显示Kif2a基因沉默抑制Tca8113细胞迁移,表明Kif2a可能通过RhoA/ROCK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迁移能力。
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单

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每年,国家都会对那些在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以鼓励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单的公布,让我们见证了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和背后的努力人们。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名单的获奖项目吧。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研究与产业化1. 项目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诊断智能辅助系统2. 项目成果: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对医学影像的智能识别和辅助诊断,大大提高了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受奖单位:某大型医疗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研发团队二、新型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研究1. 项目名称: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研究2. 项目成果:成功研发出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和稳定性。
3. 受奖单位:某知名高校能源材料研究团队三、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1. 项目名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2. 项目成果: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城市交通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度,极大提高了交通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3. 受奖单位:某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技术研发团队四、生物医药领域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创新1. 项目名称: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2. 项目成果:成功研发出一种针对特定癌症的靶向药物,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3. 受奖单位:某药物研发企业新药研发团队五、航空航天领域重大技术创新与应用1. 项目名称:新一代大型客机关键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2. 项目成果:成功研发出新一代大型客机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对飞行性能和安全性的重大提升。
3. 受奖单位:某大型航空航天制造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六、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1. 项目名称:新型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2. 项目成果:成功研发出适用于云计算环境的信息安全技术,解决了云计算评台上的安全隐患问题。
“主要蔬菜卵菌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褐 飞 虱 和 螟 虫 是 稻 田 中 两 种 破 坏 性 最 大 的 害 虫 。浙江 大 学 昆虫 所 的娄 永根教 授 长 期关注 植 物化 合 物 与 昆虫 的互 动机 制 ,他 发现 在遭 到 害 虫侵 害 时 , 植 物 机体 会 分泌 出不 同的化 学物 质 。
一
.’J童j簪药 饭赢
科 海传 真
“主要蔬菜 箩H菌病害关键 防控技 术研究 与应用” 成果获 山东省科技 进步奖 一等奖
日前 , 山东 省 人 民政 府 发 布 《关 于 2017年度 山东 省科 学技 术 奖 励 的决 定 》 ,正 式 公 布 2017年 度 山 东省科 学 技术 最 高奖 、 自然科 学 奖 、技 术发 明 奖 、科 技进 步 奖和 国际科 学技 术合 作 奖获 奖 名单 。 山东农 业 大学 牵头 主 持 的 4项成 果榜 上 有名 。其 中, 植保 学院 张修 国教 授领 衔 的科 研 团 队获得 山东省 科 学 技 术进步 奖 一等 奖 。
的生长 发 育加 快 了 ,身躯 也 更加 “壮硕 ” 了,这 在 螟 虫 的 身上表 现 得特 别 明显 。 “虫子 很聪 明,它 不 但 懂 得 ‘吃 ’,还 能把 食物 变 得更 加 ‘营养 美 味 ’。” 舒 庆 尧说 ,这 是 害 虫 的智 慧 。
这 一 发 现 对 提 高水 稻 的 抗 性 ,维 护 粮 食 产 量 和 品质有 很 重要 的科 学价 值 。
罗婷 说 ,大 部分 褐 飞虱 选 择去 自然 野 生型 水稻 。 显然 ,被敲 除 了CYP71A1基 因 的水 稻被 害 虫“嫌
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公示

2017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公示一、项目名称富水地层基坑降水回灌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创二、项目简介1、本项目所属科学领域:土木工程技术领域2、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基坑工程呈现“更大、更深、更近、更复杂”的发展趋势,基坑降水影响周边建(构)筑物安全的事故越发频繁。
大范围抽取地下水不仅破坏了地下水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原位回灌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传统基坑降水回灌工程缺乏理论支撑,存在抽灌分离、回灌效率低、运维成本高等技术难题。
3、主要内容本项目以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住建部科学计划项目为支撑,依托济南、上海、天津等富水地区深基坑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功解决了富水地层基坑降水回灌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了回灌影响半径、回灌量的计算公式,发明了室内回灌模型试验装置,建立了基坑工程降水回灌设计方法体系,开发了施工全过程智能信息化控制系统,研创了抽灌一体化设备,构建了富水地层基坑降水回灌关键技术体系,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研发了抽灌一体化设备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突破了传统工程降水系统与回灌系统分离的技术难题。
研制了单井单控抽灌一体化系统,形成了抽灌水量动态精细化控制、信息实时传输、回灌压力按需调节、水质全过程监测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深基坑原位回灌一体化全过程智能控制系统V1.0软件,建立了抽灌一体化系统智能控制平台,实现了抽灌一体化系统及智能控制平台的软硬件无缝衔接,具有核心竞争力。
(2)建立了基坑降水回灌动态设计方法和施工控制技术体系,实现了降水回灌的标准化设计和精细化管理。
首次提出基坑降水回灌适宜性分级三维评价方法,开发了地下水抽灌引起地面沉降三维分析软件,提出了回灌井影响半径和回灌量计算公式,实现了考虑降水-沉降预分析下基坑回灌工程的动态设计;发明了第四系微承压水保泉回灌井、大直径变径加压回灌井等成井工艺及方法,编制了基坑降水回灌施工技术指南,实现了降水回灌工程设计的标准化和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汪印、朱永官、 张耿崚、蔡超、
黄青、邢贞娇 汪印、张耿崚、 王兴栋、蔡超、 黄青、邢贞娇、 康虞玲、陈少华 孙德军、孙海港、 刘尚营、田荣剑、 陈忠华、邓义成 孙德军、张厉、 徐健、李红红、
赵春花
中国科学院城 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城 市环境研究所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实验新型
蔡超、朱永官、孙 中国科学院城
系统模拟控制装置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技术,充分考虑肠道微生物在重金属消化吸收过程中的
作用,提高了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重金属阻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基
础。
(2) 研发了基于水生微生物富集、调控及外源有机质添加的砷污染修复技术,利用三甲基砷氧化
物易挥发且基本无毒的特性,以微生物和有机质调控其代谢过程,促进其挥发,达到砷解毒目的;
4、经济与社会效益和对科技进步的作用: 该项目构建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在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生产与监控过程中被广泛推广应用,
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团队研发的重金属阻控技术被推广应用于企业含铅废水治理 及污染场地的修复过程中,为企业节约了环保投入,保障了企业周边居民的安全。2014-2016 年山东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新增销售额分别为-9585 万元、28900 万元、52627 万元,累计环保投入占新增利 润的 10%,其中本团队的重金属检测与污染阻控技术为企业节约环保投入占环保总投入的 30%,累 计 502 万元。
国(区)别
1.中国 1.中国 1.中国 1.中国 1.中国
一种施用生物炭基调理剂的深耕
6
一体机
实验新型
蔡超、张又弛、朱 中国科学院城
永官、侯艳伟
市环境研究所 ZL201520564312.5 2015 年 12 月
1.中国
7 污染场地铅暴露健康风险评估软件
3、主要内容: (1) 建立了 1%硝酸萃取,HPLC-ICP-MS 测定多介质环境样品砷形态的技术,该技术提取效率
高达 100.6%,检出限达 ng/L,在稻米、微生物、食品以及 PM2.5 砷形态测定中广泛应用,解决了砷 形态萃取剂易产生二次污染,干扰 ICP-MS 测定等技术瓶颈;构建了基于智能化生物体胃肠道消化
该项目构建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在山东鲁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与监控过程中被广泛推广应 用,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14-2016 年山东鲁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增销售额 分别为 150 万元、289 万元、120 万元,环保总投资累计 800 万,本团队研发的重金属检测技术与基 于生物炭和有机黏土矿物的污染物吸附技术为企业节约环保投入占环保总投入的 40%,累计 320 万 元。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技术入股 4500 万,吸引蓝城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投资资金 1 亿元, 在济南共同投资设立山东蓝城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该项目建立的 PM2.5 砷形态萃取及分析技术,基于 智能化生物体胃肠道消化系统模拟控制装置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方法是入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吸引蓝城资金投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险高、影响范围广的重金属污染物,本团队进行了攻关和突破,建立了包括重金属形态和生物有效
性分析的多元检测技术;研发了基于微生物调控、喷施营养物质以及生物炭等环保材料吸附的重金
属阻控技术,并将其广泛推广应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支撑完成了山东省农产品
产地土壤普查、河南省农产品产地土壤普查数万件土壤样品重金属的检测工作,社会效益显著。
本项目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植物控制修复土壤并产生生物燃料的方法”作为无形资产入股中科 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直接服务于该企业的多个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案例,带来了广泛的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
该项目构建的多介质中砷形态萃取、检测技术;基于智能化生物体胃肠道消化系统模拟控制装 置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技术在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及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日常检测工作 中被广泛推广应用,解决了实际监测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保障了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本项目研发 的基于水生微生物富集的土-水体系中砷污染修复技术,在小清河水体净化及底泥重金属污染削减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济南市的环境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项目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植物控制修复土壤并产生生物燃料的方法”作为无形资产入股中科
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直接服务于该企业的多个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案例,带来了广泛的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
该项目构建的多介质中砷形态萃取、检测技术;基于智能化生物体胃肠道消化系统模拟控制装 置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技术在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以及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日常检测工作 中被广泛推广应用,解决了实际监测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保障了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本项目研发 的基于水生微生物富集的土-水体系中砷污染修复技术,在小清河水体净化及底泥重金属污染削减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济南市的环境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推广应用情况
1.推广应用情况(限 1 页)单位:万元
应用单位名称
应用技术
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山东鲁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蓝城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重金属检测及阻控关键技术 重金属检测及阻控关键技术 重金属检测及阻控关键技术 重金属检测及阻控关键技术 重金属检测及阻控关键技术
国新、章臻
市环境研究所
知识产权号 取得日期
ZL201310335746.3 2015 年 4 月 ZL201310335118.5 2014 年 12 月 ZL201010254510.3 2013 年 1 月 ZL201310475354.7 2016 年 1 月 ZL201220211927.6 2013 年 1 月
2、 行业专家评价
(1)“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土壤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明教授对本项目的评价:项目的技术优势明显, 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成果的落地和转化,社会效益显著。推荐本项目申报山东省 科技进步一等奖。
(2)“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首位完成人,二级研究员,山东(济 南)供排水监测中心主任贾瑞宝研究员对本项目的评价:该项目研发的重金属检测及阻控技术,填 补了国内技术空白,项目技术的推广有助于降低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保障粮食安全,保护人体 健康,社会意义显著。推荐本项目申报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应用起止 时间
2013~2016 2013~2016 2010~2016 2012~2016 2012~2016
应用单位 联系人/电话
孔光 15615648111
郝宪磊 18865261366
徐清忠 15864021899
潘光 13969150728
范国兰 17805312589
经济 效益 502 320
场地修复案例,创造了可观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产业发展,为山东超威电源等大型企业提
供技术支持,为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方法依据和技术服务,助力环保事业的
发展。
(4) 本项目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60 余篇。10 篇支撑本项目技术创新点的论文影响 因子 33.8,他引 422 次。申请发明专利 10 项,授权 4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培养山东省优秀博士后 1 名,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三五”人才 1 名,济南市“5150”高层次人才 1 名,培养研究生 30 余名。 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专题等 40 余项课题分析方法、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一、项目名称
2017 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公示
复杂环境介质中典型重金属检测及阻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二、项目简介
1、本项目所属科学领域:
资源与环境技术
2、项目背景:
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民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当前我国的重金属治理工作立足于源头
防控、过程阻断、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理念。基于过程阻断的理念,针对致癌风
3、项目应用证明 该项目构建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在山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生产与监控过程中被广泛推广应用,为
企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团队研发的重金属阻控技术被推广应用于企业含铅废水治理及 污染场地的修复过程中,为企业节约了环保投入,保障了企业周边居民的安全。2014-2016 年山东超 威电源有限公司新增销售额分别为-9585 万元、28900 万元、52627 万元,累计环保投入占新增利润 的 10%,其中本团队的重金属检测与污染阻控技术为企业节约环保投入占环保总投入的 30%,累计 502 万元。
三、客观评价
1、鉴定、验收意见
(1) 2010年12月10日,受山东省科技厅委托,山东省科学院组织贾瑞宝研究员等国内同行专 家,对本项目中的部分成果进行了鉴定和验收工作,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南四湖典型水生生物
砷污染分析及其食用风险评价”研究板块,将砷形态分析技术,砷污染状况分析,污染对食品造成 的影响以及食品摄入风险有机结合起来,分析全面,为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提供了技术 支持,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技术入股 4500 万,吸引蓝城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投资资金 1 亿元, 在济南共同投资设立山东蓝城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该项目建立的 PM2.5 砷形态萃取及分析技术,基于 智能化生物体胃肠道消化系统模拟控制装置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方法是入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吸引蓝城资金投资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