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调研报告:文旅融合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文旅融合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文旅融合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XX文旅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与化工、建材、泵阀、农副产品深加工并列成为XX主导产业之一。

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助推。

下面就我县文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方向作出探讨。

一、存在问题1、资源不能统筹利用。

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属多个部门,存在交叉管理,管理缺乏活力,资源优势难以形成产品优势。

一些文化旅游资源既没有整体旅游规划、也没有整体旅游宣传推荐,更没有营销策略和监管体系,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阵,文化元素未能渗入旅游元素、旅游元素也不能彰显XX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不能形成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束缚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2、发展建设资金短缺。

多数景区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和旅游企业投入,融资能力不强,制约了我县文旅产业做大做强的步伐。

3、文化旅游产业化程度不高。

XX丰富的文化宝藏缺乏深度开发,文化旅游没有进入真正的产业化时代。

旅游产业项目推进缓慢,而更多的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仍然保持着其原始的无形性,例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XX猿人遗址、国家级非遗—东路庐剧没有进行任何的产品和产业化开发。

二、下步工作方向1、深挖和州文化,讲好和州故事,输出和文化内涵。

首先汇集文化资源,XX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故事享誉全国。

从远古时期XX猿人遗址、乌江霸王祠、刘禹锡陋室、朱元璋点兵镇淮楼,还有喜雨亭、文昌塔。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提到“霸王迷路处,亚父所封城”,历阳又称亚父城。

XX历史遗迹众多且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影响力颇大。

但是面对全国众多城市竞相在历史名人方面做文章的现状,XX的文化资源如何呈现异彩,需要费一番心思。

看省内案例,“六尺巷”位于桐城的西南,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史遗迹与邻里谦让的故事相结合,使建于清代的六尺巷重焕生机。

为何普通的巷子能火起来,成为游客的目的地?因为它与主流价值观念相契合,依托历史文化底蕴,故事流传深远且受众广阔。

以六尺巷为主线贯穿发展始终,融入地方民俗等元素,整合景区、景点和历史遗存,集中展示六尺巷“和”文化与桐城士大夫文化,重点打造六尺巷片区“礼让”“包容”“和谐”教育基地,彰显六尺巷文化特色。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旅游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期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旅游产品创新。

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加强旅游产品创新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我们将鼓励旅游企业加大对旅游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动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加强与文化、科技等相关领域的合作,推动旅游产品的跨界融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二、优化旅游服务体验。

旅游服务体验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将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同时,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全方位、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三、拓展旅游市场渠道。

市场渠道的拓展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加强与国内外旅游机构和平台的合作,拓展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

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拓展旅游业务的国际化发展空间,提升我国旅游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加强旅游产业链整合。

旅游产业链的整合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鼓励旅游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与协同,推动旅游产品、服务、营销等环节的一体化发展,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体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五、推动旅游品牌建设。

旅游品牌建设是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加强对旅游品牌的培育和推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提升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借助文化、体育等资源,推动旅游品牌与相关领域的深度合作,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第一章导言 (2)1.1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 (2)1.2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意义 (2)第二章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 (3)2.1 国内外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3)2.2 我国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 (4)第三章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与趋势 (4)3.1 大数据在旅游行业的应用 (4)3.2 人工智能在旅游行业的应用 (5)3.3 5G技术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5)3.4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5)第四章旅游企业数字化战略规划 (6)4.1 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设定 (6)4.2 旅游企业数字化战略制定 (6)4.3 旅游企业数字化战略实施 (7)第五章旅游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7)5.1 建立数字化管理团队 (7)5.2 优化企业内部流程 (8)5.3 加强企业间合作与协同 (8)第六章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 (9)6.1 旅游产品数字化创新 (9)6.1.1 旅游产品信息化 (9)6.1.2 旅游产品个性化 (9)6.1.3 旅游产品智能化 (9)6.2 旅游服务数字化创新 (9)6.2.1 服务流程优化 (9)6.2.2 服务个性化 (9)6.2.3 服务智能化 (9)6.3 旅游体验优化策略 (9)6.3.1 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9)6.3.2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10)6.3.3 创新旅游服务模式 (10)6.3.4 强化旅游品牌建设 (10)第七章旅游行业市场营销数字化转型 (10)7.1 数字化营销策略 (10)7.2 社交媒体营销 (10)7.3 精准营销与用户画像 (11)第八章旅游行业线上线下融合 (11)8.1 线上旅游平台建设 (11)8.2 线下旅游场景优化 (12)8.3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摸索 (12)第九章旅游行业数据治理与安全 (13)9.1 旅游行业数据治理策略 (13)9.2 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13)9.3 旅游行业数据合规性 (14)第十章旅游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14)10.1 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策略 (14)10.2 旅游行业人才引进与激励 (14)10.3 旅游行业人才培训体系构建 (15)第十一章旅游行业政策与法规支持 (15)11.1 旅游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5)11.2 旅游行业法规建设 (16)11.3 旅游行业政策与法规创新 (16)第十二章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 (16)12.1 成功案例分享 (16)12.1.1 巴巴旗下飞猪旅行 (17)12.1.2 携程网 (17)12.2 失败案例反思 (17)12.2.1 某知名旅行社 (17)12.2.2 某传统旅游企业 (18)12.3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启示 (18)第一章导言1.1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数字化的深入推进,旅游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发展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发展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色村 13 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8 个。②旅游公共服 例极低;市场发育不均衡,以近距离区域性市场为主;
务系统。建立完善的交通标识体系,包括交通标识 旅游市场结构单一,以中低档市场为主,专项市场
牌 66 块,建成旅游咨询网点 13 处,打造完善的城 发育不足,综合性的旅游市场流尚未形成。
市旅游集散系统,包括游客集散中心 2 处。③行业技
2014 年
486.6
13.9
5 275.2
10.1
2015 年
553.7
13.8
5 753.4
9.1
2016 年
629.6
13.7
6 239.7
8.5
2017 年
722.7
14.8
6 855.5
9.9
2018 年
790.0
9.3
7 549.4
10.1
(四)泰安市旅游设施
①旅游服务设施。截至 2018 年,泰安市共有星
旅游规划 Tourism Planning
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发展研究
——以泰安市为例
王 燕 董晓红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泰安市整体旅游环境良好,具备发展全 域旅游的优势和基础。通过实地调研泰安市当前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全域旅游发展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打造泰山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实施全域产业“旅游 +”战略、 构建全域旅游新营销系统、全域环境保护低碳旅游等发展对策,最终实现泰安市全域旅游 发展提档升级的目标。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ourism Planning 旅游规划
表 1 泰安市旅游资源构成情况表
序号 自然旅游资源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下转第87页)
8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9月下半月刊
边各种旅游产品。在新疆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满足 游客的不同需求,应该借助当地独特的地理景观及风俗文化,考 虑其自身的旅游定位,适当增加旅游项目,通过提供各种项目活 动丰富旅游内容,如增加拍照体验、沙滩排球、阳光浴、垂钓竞 赛、文物展示、健身娱乐、民俗庆典、体验田间劳动及出游野炊 等拓展类型项目。在适当增加旅游内容的同时,打造具有新疆独 特地域特点的品牌旅游项目,提高品牌竞争力,并通过新媒体、 宣传片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二)打造山海康养旅游新业态 背山靠海形成的山、海资源是秦皇岛市具有的得天独厚的 自然资源优势,在这一自然资源优势背景下结合建设康养旅游项 目,将成为吸引全国游客的新型旅游业态。秦皇岛市的旅游产业 一直着重开发海域资源,产品功能以观光游览为主,不可避免的 产生了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的问题,造成互动型和深度体验型旅游 产品开发不足。以山海康养为主题来打造秦皇岛市全域旅游产 业,既能提升秦皇岛市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又能实现秦皇 岛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秦皇岛市以山海康养为新的旅游品牌 形象,能让秦皇岛的旅游形象更具特点,更加突出。秦皇岛可以 通过山海康养来区别于周边滨海城市旅游产业,从而避免旅游产 业的同质化问题。为促进康养产业的发展秦皇岛市可以建设重点 旅游产业项目库,将具有康养特色的项目纳入从而进行重点支 持,比如国际康养旅游中心、森林康养小镇、葡萄小镇等。秦皇 岛市还可以深入开展“旅游+”战略,丰富购物游、研学游、海 洋游、工业游、运动游等旅游项目。 (三)开发秦皇岛市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是旅游产业在工业制造业中的拓展,是人们对旅 游资源定义的全新理解,是旅游新概念和旅游新产品形势的创新 结合体。在发达国家工业旅游的历史悠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 用其强大的品牌效益来吸引对工业制造流程好奇的游客,已品牌 吸引游客又通过工业游的开发促进了自身产品家喻户晓。近年来 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开始注重工业旅游,如上海宝钢、 青岛海尔、佛山海天、广东美的相继向游人开放,都获得了政府 的高度重视。参观工业企业的旅游项目,消费者既能增长见识, 又能体验生产过程中的乐趣。对企业而言,让消费者了解生产过 程,能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信赖感,所产生的效果远胜于宣 传广告的效果。 企业应提高对工业旅游的重视度,大力开展工业旅游项目, 把工业旅游视为企业重要的文化建设活动和宣传公关活动。秦皇 岛玻璃制造业历史悠久,2010年12月建设了我国第一家国有玻璃

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

安徽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
产业结构 、 促进经济发展 的重要方式 , 在旅游业转 型升级过程 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安徽省旅游 资源丰富 , 但总 体发展水平 不 高 。通 过与长三角地 区旅游业发展状况的 比较 , 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中 的不 足之处 , 析安徽省 旅游 业承接产 业转移 的原 因及 找 分 挑战, 并提 出相应对策 。 关键词 : 产业转移 ; 旅游业 ; 转型升级
te d v lp n fte tu s id t n A h iP o i c . ae n ti . i a e n l zd te D a0 n h h l n e o n etkn n u t a h e eo me to h r m u r i n u rvn e B s d o s t sp p ra ay e h e s n a d t e c al g f d r ig i d s il oi ns y h h e u a r
国家依 次进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产业转 移是指 特定形 式 的产 业
在 空间位置上的移动 , 即产业 中的企业等 主体将生产形 式整 体 或部 分从原产地迁 移到其 他 区位 进行 生产活 动…。产业转 移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本源 和依 托L , 高旅游 资源 4提 J 的竞争力将会带动旅游业竞争力的整体提 升 , 而促 使旅游业 从 产生可观 的经济 效益 和社 会效 益。A级 景区数 量作 为衡 量旅 游资源竞争力 的指标之一 , 在一定程度 上揭示 了旅 游资源竞 争 力的大小 。由图 l 可见 , 徽 A级景 区数量 占有绝 对优 势 , 安 达
Ke r s id t a a se ;o rs ; a somain a d u c  ̄ i y wo d : u r l rn fr t i m t n fr t n r rd, n s i t u r o  ̄

中国旅游业转型与升级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业转型与升级研究综述

中国旅游业转型与升级研究综述内容摘要:2008年初,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对众多文献资料的梳理,从整体框架、旅游市场、旅游产品和旅游企业四个方面对我国旅游业转型与升级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和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于2008年初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为今后数年旅游业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目标和方向,也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

国内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研究范围比较宽泛,按其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差异主要可归结为四个方面:转型与升级整体框架研究、市场转型与升级研究、产品转型与升级研究和企业转型与升级研究。

对旅游业转型与升级整体框架的研究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对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内容、要求、主体、路径、动力、整体思路、发展战略与对策等的框架性研究也随之展开。

马波(1999)最早从总体发展模式、市场供求关系、产业增长方式、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组织结构五个方面对我国旅游业转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王大悟(2004)认为我国在进入小康社会之际,我国旅游业出现了旅游目的、旅游目的地、景区开发、旅游服务等方面的转型。

张辉(2005)指出旅游产业转型既有发育期所具有的模式特征,同时也带有演进期的变化特点,并进一步提出中国旅游产业将出现旅游方式、旅游产业组织、旅游经营空间、管理模式、旅游产品等方面的转型。

此后,马波(2007)指出我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而这种向高阶段的跃升就是旅游业的转型过程。

同年,马波认为在转型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功能、形态、结构、动力都面临深刻的变革,并对转型发展中旅游效应的统筹调控,国际化发展,市场化和公私伙伴关系的建设,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优化,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以及人力开发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以产业链整合视角探析旅游地产转型升级路径——以华侨城为例

以产业链整合视角探析旅游地产转型升级路径——以华侨城为例
些 问题 , 例 如 地产 的短 期 收益 与旅 游 开发 的中长 期 收益 的平衡 . 地 产和旅 游复合 开发模式 的选 择 ,
运营” 的发展战略 , 其产业价值链纵 向地向上下 游逐渐延伸 , 横向拓展至娱乐 、 商业 、 文化 、 教育 等领域 。现在华侨城旗下已经有菩提宾舍 、 茵特
产” 的运 营模 式 就 是 先 从 旅 游起 步 . 让 旅 游 带靓 环境 , 环 境带 旺 地产 , 从 而促 进 地产 的全 面发展 ,
如图 1 所示。
由于产业价值链的不断延伸 , 使得更多的企 业加 入到 华侨 城集 团的产 业链 条 中 , 分 工愈 来 愈 细化 , 价值创造也更加细化。集团不断强力 打造 文化 品牌 . 独 特 的文化 内涵构 成 了华侨 城 主题公 园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创新方面 , 华侨城是 “ 旅 游+ 地产 ” 经 营模式 的首创 者 , 其 为扩 大融 资规 模, 还进行了旅游资产证券化 , 为加快 向外扩张 的步伐还在北京 、 武汉 、 成都 、 上海等地 区进行战
然而 。 面对 各大 房 地产 企业 纷 纷进 军旅 游 地 产领 域 的激 烈竞 争 环境 , 华 侨城 集 团再 次关 注产
业链 的竞争 战略 , 将 自身“ 旅游+ 地产 ” 的运营模 略布局。经过专业分工与协作 、 产业价值链 的延 式 提升 到 成 为 “ 以文 化 为 核 心 、 旅 游 为 主 导 的 现 伸 、 价值创造细化的一系列过程 , 华侨城集团形
2 0 1 2 年 9月底 的 2 . 4 6 %, 这说 明集 团资产 利用效
率较低 , 而华侨城 A的金融创新对盘活旅游产业
资 产无疑 是一种 全新 的尝试
华侨城集团的转型升级让其在 国内获得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想要实现对旅游产业顺利的转型与升级,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针对市场需求改革旅游供给。

本文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其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并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分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最后以云南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例进行分析,通过以目前云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其他地区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标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05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
1.1对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有启示作用
我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消费的重点逐渐转移至精神方面,面对日益增加的旅游需求市场,如何为市场提供更加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供给服务是目前旅游产业的根本。

可以发现,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游客走到哪里旅游产品都大同小异。

这种局面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都是以山水旅游为主,这种观光型的旅游产品文化层面涉及比较少,很难与游客形成深层次的互动。

想要给游客一个深刻的印象,就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提供体验和满足的旅游需求,可以适当发展休闲度假游、文化体验游、风味美食游等等,为游客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

1.2对提高我国旅游质量有促进作用
只有提高了旅游的质量与效率,才能够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在我国旅游产业产品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加上利用“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资源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多观光型旅游产品不能再凭借山水风光采取落后的模式。

现在不仅仅是我国国内的旅游产品在不断的进行升级转型,由于出境签证的优惠与便捷国民出境游越来越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國的旅游产业无法实现有效的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这有可能推动我国国民出境游。

1.3对改善我国市场消费环境有积极作用
旅游市场秩序对我国整个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有着积极意义。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都存在各种低价无序竞争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北京、云南等很多地区都非常普遍。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提出了智慧旅游,这个标志着我国的旅游已经进入到智能化时代,游客从获取旅游资讯、选择旅游产品到评价旅游体现都可实现智能化。

游客如果在旅游的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等都可以利用网络曝光,这对于当地的旅游市场必定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这一点也提示我国众多的旅游景区需要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提升自身的口碑。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分析
2.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支撑
我国旅游产业需要在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春风”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基础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在提高自身旅游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旅游产品质量。

通过改造住宿设施提高接待过夜游客的能力。

通过对住宿设施进行改造,在外观上保留当地特色,内部按照现代酒店的标准进行建设,同时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设计与规划,体现出当地的风情,同时确保具有现代酒店的舒适性。

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2.2提高从业人员意识,为转型升级提供人力保障
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也是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点。

很多旅游从业人员并没有一定的资质,能够做到的就是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

很多旅游服务并没有服务标准、服务流程。

当地可以积极开展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聘请当地的行业专家、学校专业教师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服务流程与标准,在培训的过程充分考虑到从业人员的素质,可灵活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结合实际,更多的以实际为主。

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礼仪培训。

这是因为在旅游过程中人文风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3建立当地旅游特色,为转型升级提供文化魅力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其中的文化旅游产业更加具有开发潜力。

在文化旅游产业中其包含的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点。

通过利用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有效供给的增加,实现融合发展。

从目前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就要求采用改革的方法对结构进行调整,补齐其中的短板,扩大消费,实现文化旅游的升级。

可以利用国家级平台打造文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利用一带一路这个国家层面的战略,成为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切入点。

通过抓住一带一路这个机遇,实现提供给文化旅游新供给,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更多优势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实力。

3以云南省为例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例如,云南省丽江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下,为了实现丽江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将传统工艺品设计融入旅游商品,推进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撑。

同时,丽江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与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产品更新、质量提升,让文化创意一改以往披肩、牦牛肉、银手镯等丽江旅游纪念品老三样的模式,促进了丽江旅游产品由量到质的飞跃。

近年来丽江市不断加强文化创意与丽江雪桃、蓝莓、
油橄榄等高原特色农业融合发展,全面挖掘农业潜能,把科技、文化、产业、市场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探索创意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云南省在2015年4月15日开始施行的《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一共7个方面22条,涉及旅游购物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景区景点管理、监管机制、旅游协会改革、政府履职。

这个措施的颁布为云南省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利环境。

在此基础上,云南大理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40条措施,分级管理、聚焦重点,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大理州为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切实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一核四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在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上,围绕“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积极探索商务旅游、养生旅游、研学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探奇旅游等旅游新产品,推动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发展转变,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西双版纳州景區游客数量有所减少,但野象谷、曼听公园、傣族园、原始森林公园等传统老牌景区接待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野象谷增幅最高,达14.92%。

西双版纳重点从老牌旅游景区作为切入点,实现积极的升级改造,包括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开发新的体验项目,探索跨界融合等。

将原本单一观光型景区转变为旅游综合体,从单一观光型景区向高品质、高体验度、高休闲性城市属性旅游综合体方向转型发展,逐步降低门票收入占比,为景区去门票化做准备。

以大益庄园为例分析西双版纳的转型升级,该庄园以茶文化为核心,将原来的国家4A级景区“云茶庄园”打造成为集普洱茶科学研究、估计文物保存、民族茶文化展示、茶马古道遗迹游览、纯手工采制茶体验、生态茶餐膳食和茶文化主题酒店服务为一体的庄园式度假胜地。

比起原本单一的休闲方式经过转型升级之后变得更加丰富。

为了尽快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西双版纳下一步将对旅游景区进行智慧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增强景区发展内生动力和再生吸引力,继续发挥老牌景区龙头带动作用;深度挖掘景区文化特质,设计开发一批民族节庆、民族餐饮、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品、农林特产品、生物产业等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新业态,増强可游可乐可购性和可进入性。

云南省文山州充分抓住高铁时代到带来的机遇,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主动对接散客化趋势。

通过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培育旅游新业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文山州利用3个高铁站带来的旅游资源积极抓住散客市场,同时文山州还实施了旅游从业人员万人培训计划。

4结语
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旅游产业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最后结合云南目前采取的各种措施分析了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各种举措。

我国的旅游景区需要看到旅游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具备的更多优势,积极采取各种策略实现转型升级,在目前同质化严重的旅游产业中脱颖而出,打造自身的品牌与特色,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世锦.经济转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云南茶产业发展论坛上的演讲[J].茶世界,2016,(02):2428.
[2]唐建文,董莎.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云南花卉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6,(23):6870.
[3]郑宝华.论加快云南非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要性——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6,(05):7983.
[4]谭鑫.云南应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创造,2016,(11):7274.
[5]张先进.创新驱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与保障[J].改革与战略,2017,(05):1215.
[6]云南工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积极发挥作用[J].工会信息,2017,(07):3031.
[7]刘洋,李建平.云南安监:全力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云南日报,2016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