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白色污染
大班科学教案之白色污染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知道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2. 培养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科学实验,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
2. 学会用简单的科学方法来减少白色污染。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塑料袋、塑料瓶、废旧报纸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使用过塑料制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从而引出课题。
2. 基本环节:a. 教师讲解白色污染的定义,让幼儿理解白色污染的含义。
b. 教师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幼儿认识到减少白色污染的重要性。
c.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如使用环保袋、回收废旧塑料等。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用废旧塑料制作环保制品,或进行垃圾分类游戏等。
4. 课后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实践减少白色污染的生活习惯,如使用环保袋、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等。
六、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幼儿能够提出在生活中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3.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操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白色污染的定义及其来源。
2. 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3. 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4. 环保小贴士:如何正确使用环保袋、回收废旧塑料等。
八、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白色污染的相关知识。
2. 实验法:教师通过实验展示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
4. 实践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环保制品、垃圾分类游戏等。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塑料制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从而引出课题。
2. 讲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及其来源,让幼儿理解白色污染的含义。
幼儿园大班主题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简介在现代社会,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中,这种问题更加严重。
白色污染包括了各种包装盒、杯子、餐具等等一次性的塑料制品,这种材料通常无法被回收和利用。
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威胁。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白色污染的现象并学习如何遏制白色污染从幼儿园大班的角度来看将会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在进行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学目的为:1.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2.帮助幼儿了解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学会更环保的生活方式;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保护环境和推广环保意识的热情;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在“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活动中,我们将分以下四部分进行教学:1.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通过介绍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让孩子了解白色污染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探寻白色污染:通过观察一次性使用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更深入地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的严重影响。
3.环保生活方式:通过介绍环保生活方式,包括购物袋的使用和环保餐具,让孩子们了解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4.创意手工制作:通过手工艺术制造以废纸筒、盒子、纸和布为材料的环保文具盒、手提袋和衣柜饰品来提高幼儿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重复使用材料和促进他们运用自己的爱心保护环境。
教学活动的实施以下是可怕的白色污染教育活动的具体描述:活动一: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介绍1.老师向幼儿展示一张白色污染的图片,让幼儿们通过图片来认识白色污染的现状;2.老师向幼儿介绍白色污染是指被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污染了自然环境,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3.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讨论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并让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4.通过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到保护环境和生态是每个人的责任。
大班科学教案之白色污染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白色污染》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让幼儿知道白色污染是什么,了解它的来源和危害。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培养环保行为。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环保袋、垃圾分类道具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是什么制品?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呢?”2. 基本概念: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3. 实例分析: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白色污染的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4. 环保行动: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如使用环保袋、垃圾分类等,并演示相关行为。
5.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进行环保游戏,如垃圾分类、环保袋制作等,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回答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 幼儿能理解并实践环保行为,如使用环保袋、垃圾分类等。
3.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四、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如家庭垃圾分类、减少塑料制品使用等。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环保宣传活动,如环保袋发放、垃圾分类宣传等,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教学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的应用情况,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内容拓展1. 环保知识: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幼儿介绍其他类型的污染,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多样性。
2. 垃圾分类: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分类垃圾,减少环境污染。
七、教学活动设计1. 游戏环节:设计环保主题的游戏,如“垃圾分类接力赛”、“环保知识问答”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白色污染

大班科学教案:白色污染1. 课程目标1.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危害和产生原因。
2.发掘幼儿对于白色污染的经验、感受和态度。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激发他们的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和珍爱资源的意愿和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5.引导幼儿正确应对白色污染,提倡低碳、环保、节约的生活方式。
2.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大型图片、白色污染样品、幼儿环保手册。
2.课前准备:了解环保知识、研究白色污染教学内容。
3.课后整理:制定幼儿白色污染手册、课后跟踪、整合反馈资料。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0分钟)1.教师介绍本课将要学习的课题——白色污染。
2.通过简短互动小游戏,让幼儿简单感受白色污染的危害和影响。
可以请家长提前准备一些白色污染样品,并请幼儿亲自参与清洗,借此开展环保的实践活动。
3.2 认知环节(30-40分钟)1.教师通过大型图片等多种媒资,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产生原因、危害、影响。
2.教师采取问答、图画比较等形式,积极引导幼儿发表意见,借助案例和图表等形象化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问题。
3.3 探究环节(30-4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对于白色污染进行深入探究,开展小组活动,组织每个小组各自拟定一份白色污染问题的调研方案,重点调查校园、家庭、社区等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白色污染行为、事例和现象。
2.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图表统计等形式,收集和整理调研结果。
3.4 表现环节(20-3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表现活动,每个小组组织成果汇报,展示他们的调查成果,介绍他们自己提出的环保方案和行动计划。
2.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关注,多方认可幼儿探究、表达和创新的态度和行为。
3.5 总结环节(5-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幼儿重新思考白色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并呼吁幼儿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2.教师分发幼儿环保手册和各类环保宣传资料,让幼儿落实环保行动计划。
大班科学教案之白色污染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教案之白色污染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从小事做起,减少白色污染。
3.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白色污染的定义及其来源2. 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3. 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白色污染现象的图片2. 视频素材:白色污染相关视频3. 实践活动材料:环保购物袋、可降解塑料制品等二、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白色污染的现象,引导幼儿关注和思考。
示例:展示一张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照片,询问幼儿:“你们知道这些塑料垃圾从哪里来的吗?它们对海洋生物有什么影响?”2. 基本概念:介绍白色污染的定义及其来源,帮助幼儿建立基本认识。
示例:讲解白色污染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这些塑料垃圾主要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如购物袋、食品包装等。
3. 环境影响:讨论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让幼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示例:提问幼儿:“这些塑料垃圾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哪些危害?它们会对动植物产生什么影响?”4. 减少白色污染:介绍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从小事做起,养成环保习惯。
示例:讲解使用环保购物袋、选择可降解塑料制品、垃圾分类等措施对减少白色污染的作用。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示例:让幼儿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环保口号,如“减少白色污染,从我做起”等,进行展示。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示例:提问幼儿:“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认为如何才能减少白色污染?”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 搜集幼儿设计的环保口号,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践行环保的情况,以评价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共五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共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设计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已经危害到我们人类的生活。
我设计了“可怕的白色污染”的教育活动。
通过图片、课件及实物让孩子们更清楚的认识白色垃圾和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性。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废弃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1、教育幼儿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2、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1、白色污染物实物、白色污染的幻灯片、白色污染的再次利用视频。
2、塑料袋、胶水、各种图片、毛线。
活动过程一、出示物品引导幼儿讨论,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幼儿:(塑料袋、饭盒、蛋糕盘、一次性杯子、酸奶瓶、饼干包装纸)师:你们知道它们能做什么用啊?幼儿:(塑料袋可以装东西,饭盒可以装饭……)师:原来它们可以做这么多事啊,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那这些东西用完之后,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呢?幼(引导幼儿说出扔到垃圾箱里。
)二、出示幻灯片,讨论塑料制品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在我们的周围,拍到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①到处是废旧塑料塑料制品图片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垃圾、塑料袋)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幼:(因为人们乱扔垃圾)师:那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啊?幼:(把吃完的零食的代在乱扔)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怎样啊?幼:(生病)师:你们知道什么地方用塑料制品的地方最多吗? 幼:(超市水果店等)②土壤里没有腐烂塑料制品师:大家看看,这些人在干什么呀?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师:为了促进庄稼的快速生长,许多农民在早春播种的时候就会蒙上地膜,种子在地膜的保护下,有了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就能快快的发芽长大。
大班科学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学习如何回收利用塑料袋•增强环保意识,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教学准备•一张白色塑料袋•洗涤精•不锈钢盆•磅秤•其他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如纸、布等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白色污染教师引入教师出示几张图片,介绍白色污染的来源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
学生探究让学生自己搜索和了解白色污染的相关信息,可以探讨以下问题:•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来源有哪些?•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活动二:回收利用塑料袋教师引导教师出示一张白色塑料袋,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回收利用,并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难以清洗、不可降解等。
学生实践1.将白色塑料袋剪成小块,放入不锈钢盆中。
2.加入适量洗涤精和水,不要过多。
3.将塑料袋涂抹,揉搓,让洗涤精充分发挥作用,直到原本的白色塑料变成乳白色。
4.捞出洗涤后的塑料块,用水冲洗干净。
学生讨论学生围绕回收利用塑料袋展开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回收利用塑料袋如何影响环境?•除此之外,还能回收利用哪些废弃物品?•未来生活中如何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活动三:DIY环保小物品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回收来的材料制作环保小工艺品。
学生实践让学生用洗涤后的塑料块、废旧纸张、布料等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可以制作环保购物袋、饮料杯垫、衣服修补贴等。
总结此次活动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了解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和影响,掌握了回收利用塑料袋以及其他物品的方法,提高了环保意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同时,DIY环保小物品的制作也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全方位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大班科学教案之白色污染

大班科学教案之白色污染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知道它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3.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白色污染,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环保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幼儿了解白色污染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白色污染的概念,让他们明白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3. 讨论:组织幼儿展开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和看法。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如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回收废弃塑料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5. 总结:回顾本次教学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6. 拓展: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如提倡使用环保产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等。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回收废弃塑料、使用环保袋等。
8. 反馈:下次上课时,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环保行动,了解他们的实践情况。
9.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对本次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0. 教学反思: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白色污染问题。
2. 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和白色污染对垃圾处理的影响。
3. 开展环保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环保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白色污染的认识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白色污染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塑料袋是不会腐烂和分解的白色垃圾。
2、教育幼儿用纸袋或布袋装东西。
活动准备
1、Ppt课件:白色污染
2、塑料袋人手一个
3、根据活动内容培育的两盆花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塑料袋会污染土壤。
1、讨论
这两盆花我们一样照料,为什么其中一盆死了?
2、出示两盆花观察比较
教师倒出死花花盆中的泥土让幼儿观察
(幼儿观察后,发表看法)
小结:浇的水被塑料袋拦住了,渗不到盆外去,泥土经常湿漉漉的,使花的根都烂掉了。
而且,塑料袋对泥土还造成了污染,破坏了泥土的营养,花儿吸收不到好的营养,就死了。
二、课件演示:白色污染
幼儿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发现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讨论: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污染?
小结:乱丢的塑料袋堵塞了水沟,河流,形成了水灾;动物吃了塑料袋死了;土壤被塑料袋污染了,植物也死了。
三、儿参与小实验,进一步了解塑料袋是不会自行分解的。
1、教师提出实验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我们把塑料袋和纸一起放进水里转,会怎样呢?
2、幼儿讨论,根据幼儿自身的经验猜测结果。
3、幼儿观察实验,发现纸很快变成碎削,塑料袋还是没有变化。
四、师生共同总结,塑料袋不容易分解。
1、怎样防止塑料袋污染环境?
在生活中,我们要少用塑料袋,用完的塑料袋不能乱丢,放到垃圾箱中。
2、多用布袋或纸袋。
五、我是环保小卫士
让幼儿自由讨论,怎样做才是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