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规范七十一、吞咽障碍治疗仪使用技术
吞咽功能评估操作规范

吞咽功能评估操作规范标题:吞咽功能评估操作规范引言概述:吞咽功能评估是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的一项重要操作,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吞咽障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吞咽功能评估的操作规范,匡助医护人员正确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评估前准备1.1 确认患者身份和病史:在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前,医护人员应确认患者的身份和病史,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病史等。
1.2 确保评估环境安全:评估吞咽功能的环境应保持肃静、整洁,避免干扰和噪音。
1.3 准备评估工具:准备好吞咽功能评估所需的工具,如吞咽评估计表、吞咽视频仪等。
二、评估方法2.1 观察吞咽过程:在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时,医护人员应子细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包括口腔准备、咽部运动和喉部清洁等。
2.2 进行吞咽试验: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评估要求,医护人员可进行吞咽试验,包括水试验、流质试验和固体试验等。
2.3 记录评估结果:评估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准确记录患者的吞咽反应和表现,包括吞咽时间、吞咽频率和吞咽难点等。
三、评估标准3.1 吞咽时间:评估吞咽功能时,医护人员应记录患者的吞咽时间,包括口腔准备时间、咽部运动时间和喉部清洁时间。
3.2 吞咽频率:评估吞咽功能时,医护人员应记录患者的吞咽频率,即单位时间内的吞咽次数。
3.3 吞咽难点:评估吞咽功能时,医护人员应记录患者的吞咽难点程度,包括吞咽时的呛咳、吞咽时的异物感和吞咽时的疼痛等。
四、评估注意事项4.1 注意患者安全:在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时,医护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吞咽误吸等意外情况。
4.2 鼓励患者配合:评估吞咽功能时,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保持放松状态,以便获得准确的评估结果。
4.3 注意评估环境:评估吞咽功能时,医护人员应注意评估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影响患者的吞咽反应。
五、评估结果分析5.1 结合临床表现:评估吞咽功能后,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吞咽治疗仪操作方法

吞咽治疗仪操作方法吞咽治疗仪是一种常用于咽喉功能康复的设备,可以有效改善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吞咽治疗仪的操作方法。
1. 检查设备完好性:使用吞咽治疗仪之前,需要首先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损坏、漏电等现象,同时检查仪器表面是否干净。
2. 消毒处理:将吞咽治疗仪进行消毒处理,确保仪器的清洁卫生。
可以选择用75%酒精对仪器表面进行擦拭,或者选择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
3. 调整仪器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要对吞咽治疗仪进行相应参数的调整。
调整的参数包括治疗时间、治疗强度等。
通常情况下,治疗时间可根据医嘱设定,治疗强度一般从低到高逐渐增加。
4. 就座准备:患者需要就座在合适的位置上,通常是坐直并保持良好的姿势。
确保患者的头部处于自然直立的状态,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咽喉的吞咽动作。
5. 佩戴喉镜:使用喉镜辅助观察患者的咽喉情况。
喉镜应选用合适尺寸和形状,将喉镜放入患者口腔内并适当旋转,直视喉咙内部情况。
6. 开始治疗:在确认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开始进行吞咽治疗。
通常情况下,吞咽治疗仪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患者的咽喉区域输送特定的刺激或力度,以促进咽部肌肉的收缩和协调运动。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按照医生或康复师的要求进行吞咽动作。
7. 监测治疗效果:治疗进行过程中,医生或康复师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吞咽情况以及任何不适症状的出现。
可以根据治疗效果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8. 治疗结束:治疗时间到达预定时间后,可以结束治疗。
关闭吞咽治疗仪设备,将喉镜取出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处理,以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吞咽治疗仪的具体操作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设备型号和科研研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吞咽治疗仪前,建议先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规范(实用专科护理培训用书)

三十四静脉注 射技术
01
三十五肌内 注射技术
02
三十六皮内 注射技术
03
三十七皮下 注射技术
04
三十八静脉 输血技术
06
四十动脉采 血技术(血 气分析)
05
三十九静脉 采血技术
四十一血糖监测技术
四十二痰标本采集技 术
四十三咽拭子标本采 集技术
四十四经鼻/口腔吸 痰技术
四十六气管导管气 囊压力监测技术
5
一〇〇听诊胎 心音技术
读书笔记
这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规范(实用专科护理培训用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规范(实用专科护理培训用书)》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 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规范(实用专科护理培训用书)》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五十八轴线翻身技术
五十九协助患者移向 床头技术
六十协助患者由床上 移至平车技术
六十一气垫床使用技 术
1
六十二翻身床 使用技术
2
六十三悬浮床 使用技术
3 六十四床单位
臭氧消毒器使 用技术
4
六十五暖风机 使用技术
5 六十六防血栓
气压泵使用技 术
六十七微波治疗仪使 用技术
六十八红外线使用技 术
六十九氦氖激光治疗 仪使用技术
四十五经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吸痰技
术
四十七血氧饱和度 (SpO2)监测技术
01
四十八心电 监测技术
02
四十九备皮 技术
03
五十换药技 术
04
五十一患者 约束技术
临床吞咽机的使用流程

临床吞咽机的使用流程1. 引言临床吞咽机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治疗吞咽障碍的设备。
它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地观察病人的吞咽过程,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临床吞咽机的使用流程。
2. 准备工作在使用临床吞咽机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确保吞咽机的电源连接稳定,开关正常。
•准备好测试所需的饮食,可以选择液体或半流质食物。
•清洁吞咽机的探头,确保探头无尘、无杂质。
•准备好必要的消毒设备,以确保吞咽机的卫生和安全。
3. 吞咽机的使用步骤以下是使用临床吞咽机的基本步骤:3.1 步骤一: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需要进行吞咽机检查,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协助患者进入检查室,确保舒适和安全。
3.2 步骤二:设备准备•打开吞咽机的电源开关。
•检查吞咽机的工作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放置装有食物的容器,并将其与吞咽机连接。
3.3 步骤三:开始检查•让患者坐直或保持舒适的姿势。
•将探头放置在患者口腔的适当位置。
•启动吞咽机,开始记录患者的吞咽过程。
•观察患者吞咽的速度、协调性和反射性等。
3.4 步骤四:数据记录和分析•吞咽机会自动记录吞咽过程的数据。
•将记录的数据导出到计算机软件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分析数据,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并生成相关的报告。
4. 吞咽机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吞咽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注意卫生和消毒,确保吞咽机的清洁和安全。
•遵循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正确操作吞咽机。
•在检查过程中及时观察和记录相关数据。
•平稳结束检查,移除吞咽机,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抚和告知。
5. 结论临床吞咽机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设备,能够帮助医生评估和治疗吞咽障碍。
通过正确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医生可以准确地观察患者的吞咽过程,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吞咽机的使用流程有所帮助。
吞咽功能评估操作规范

吞咽功能评估操作规范一、背景介绍吞咽功能评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否正常。
吞咽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各种吞咽障碍,如窒息、呛咳、误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规范的吞咽功能评估操作对于及时发现和干预吞咽功能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估前准备1. 确认患者身份和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相关医嘱。
2. 准备评估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包括吞咽功能评估仪器、吞咽试验食物、水杯等。
3. 确保评估环境肃静、整洁,保持患者的舒适感。
三、评估步骤1.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评估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允许。
2.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评估日期等。
3. 进行患者的初步观察,包括面容、咀嚼动作、呼吸状态等。
4. 进行口腔检查,观察口腔黏膜、舌头活动、牙齿状态等。
5. 进行咽部检查,观察咽部黏膜、咽部活动、扁桃体状态等。
6. 进行吞咽试验,提供吞咽试验食物给患者,观察患者的吞咽动作和反应。
7. 记录吞咽过程中的异常表现,如吞咽难点、呛咳、窒息等。
8. 根据吞咽功能评估仪器的结果,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9.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或者建议。
四、评估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熟悉吞咽功能评估的操作流程。
2. 患者在评估过程中应保持坐位或者半坐位,以利于食物的下咽。
3. 评估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舒适感,避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4. 评估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安全,如发生窒息等紧急情况,应即将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 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整理,作为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参考依据。
五、评估结果的解读和应用1. 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的结果,判断患者的吞咽功能是否正常。
2. 如果发现吞咽功能异常,应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3.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或者康复方案。
4. 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六、操作规范的培训和质控1. 对吞咽功能评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吞咽障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操作规范

吞咽障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操作规范一、颈部放松及口周肌群训练1、定义通过放松头颈部肌肉并增强口周肌群力量和协调性训练改善吞咽功能的治疗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存在头颈部紧张因素或口腔期吞咽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镜子、压舌板、纱布、乳胶手套。
4、操作方法与步骤(1)颈部放松训练:点头、仰头、左右偏头、左右转头、耸肩动作。
动作须缓慢。
(2)口唇闭锁训练:1)患者面对镜子训练抿嘴动作,对无法主动完成动作的患者,可予以辅助;2)也可让患者做鼓腮练习,并在鼓腮的同时使用适当阻力挤压两腮;3)还可进行吹口哨、做鬼脸或夸张表情等方式训练。
(3)下颌运动训练:1)练习张口动作,然后松弛及下颌向两侧运动练习;对张口困难患者,可对痉挛肌肉进行冰棍刺激或轻柔按摩,也可在局部进行温热理疗,使咬肌放松,软组织伸展性得到改善;2)通过主动或被动的运动让患者体会咀嚼过程中开合下颌的感觉;3)患者做以臼齿咬紧压舌板的练习。
(4)舌体运动训练:可参考构音障碍章节中的舌感觉运动技术,包括舌的前后伸缩训练、舌尖舔吮口唇周围和齿颊间隙的训练和舌根抬高抵抗压舌板训练。
5、注意事项(1)假性延髓麻痹的患者可能会伴有吸吮反射和掌颌反射,也可因训练口唇部位动作而诱发强哭强笑动作,此时口唇闭锁训练应注意避免过度强化局部肌肉的痉挛模式。
(2)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患者下颌运动时会产生疼痛,应避免过度忍痛训练,必要时可予局部超短波理疗或注射治疗。
(3)如果有舌体萎缩时,可用纱布保护下进行适度的舌体牵拉,但始终要强调患者主动活动的重要性。
(4)颈部放松训练时,有严重颈椎病患者应注意动作幅度不宜太大,速度不宜太快。
二、咳嗽训练1、定义通过训练患者的咳嗽技巧,提高咳嗽效率,降低误咽、误吸或吸入性肺炎等吞咽障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咳痰无力的吞咽障碍患者。
(2)禁忌证:咽喉感染与肿痛、咯血史、肺大泡患者、肋骨骨折患者。
吞咽治疗操作流程

吞咽治疗操作流程【目的】1、通过电刺激帮助喉抬升,增大咽肌收缩力量与速度2、改善吞咽机制的运动控制,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3、降低患者误吸及感染的风险。
【用物准备】吞咽治疗仪,0.9%氯化钠注射液【操作流程】【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平时饮水的注意事项,如平卧时头偏向一侧,如要饮水或进食,要将床头抬高,避免误吸。
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吞咽治疗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操作评价】1.熟练程度操作程序正确,动作轻稳。
在治疗期间,与患者积极沟通,及时调节强度【护患沟通】41床,张XX,男性,51岁,脑梗死1.操作前解释护士:您好,我是xx,您的责任护士。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病人:张金。
护士:张先生,根据你的吞咽情况,我们要为你进行吞咽治疗。
病人:好的。
护士:嗯,吞咽治疗可以帮助你恢复吞咽功能,恢复正常饮食,治疗过程中需要你积极地配合我。
那你有心脏起搏器或其它植入刺激器吗?病人:没有护士:那现在让我检查一下您的颈部的皮肤情况。
护士:一切正常,皮肤没有破损。
2.操作中指导护士:张先生,我帮您把床摇起来,需要你取端坐位。
护士:好!现在请您放松,我要开始连接电极片了,请您抬头。
护士:现在我要开始调节强度了,如你感觉到咽喉部位有刺激感,请告诉我病人:现在有感觉了。
护士:能接受吗?可以再调大一点吗?病人:可以。
病人:现在可以了,不能再调了。
护士:好的,现在是预刺激阶段,一共7分钟,那如果治疗过程中,您感觉强度偏大或是偏小,或有任何不适感,及时告诉我,我再为你调节。
治疗期间,请您不要自行调节强度,避免牵拉硬拽导线及电极片。
病人:好的。
护士:预刺激阶段结束了,现在进入治疗阶段,还像刚才一样,如果有刺激感及时告诉我。
病人:可以了,不能加大了。
护士:好的,现在为您调节好了,治疗阶段一共20分钟。
有任何不适感,及时告诉我。
3.操作后嘱咐护士:谢谢您的配合,您觉得舒服些了吗?我帮你把床摇下去,这样躺合适吗?吞咽治疗一天要进行两次,下午我再过来为您治疗。
吞咽功能训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标题:深度探讨吞咽功能训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导言:在康复医学中,吞咽功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康复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功能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吞咽功能训练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主题。
一、吞咽功能训练的操作流程1. 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在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项目包括口腔内感觉、咀嚼和吞咽动作、吞咽反射、咽头运动和呼吸。
2. 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这包括确定训练的频率、强度和具体训练内容。
3. 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主要包括口腔肌肉的锻炼、姿势调整和食物的适应训练。
口腔肌肉的锻炼包括舌头、唇部肌肉和咽部肌肉的训练;姿势调整主要是调整患者的坐姿和头部姿势以便更好地进行吞咽动作;食物的适应训练是指给予患者不同浓度和粘度的食物,以训练其吞咽反射。
4. 监测训练效果在吞咽功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训练效果。
监测重点包括患者的吞咽速度、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吞咽食物的无异样感等。
二、吞咽功能训练的评分标准1. 吞咽速度吞咽速度是评估吞咽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人的吞咽速度为每分钟3~5次,通过监测患者的吞咽速度可以评估其吞咽功能的改善程度。
2. 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对于正常的吞咽功能至关重要。
评估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可以通过喉部肌肉电磁图等技术手段来进行。
3. 吞咽食物的无异样感患者在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后,应该逐渐消除吞咽食物时的异样感。
通过患者的自我感觉和临床观察,可以评估其吞咽食物的无异样感情况。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度探讨,我们对吞咽功能训练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吞咽功能训练对于康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主题。
个人观点:吞咽功能训练在康复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估和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来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物准备
● 洗手,戴口罩 ● 准备治疗仪并测试其性能、专用电极片
治疗操作
● 携用物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并解释 ● 安置合适的体位,患者下颌稍抬起,暴露治疗部位,贴上电极 ● 开机,调节输出强度,强度为0~15mA范围内,以患者能耐受
为主,设定治疗时间,按时间控制键设定为分钟,启动治疗 ● 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并观察患者 ● 治疗结束后仪关闭仪器电源开关;取下电极,安置患者舒适
图 71-1 吞咽障碍治疗仪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三)操作规范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26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规范
3.严重认知障碍并不停说话的患者,防止发生误吸。 4.癫痫发作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慎用。 5.不要直接在颈动脉窦使用电极。 6.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不适。 7.治疗过程中注意用电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吞咽障碍治疗仪使用技术评分标准见表 71-1。
表 71-1 吞咽障碍治疗仪使用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仪表
(2 分) 医嘱处理 (3 分)
评估 (10 分)
操作前 (5 分) 操作中10 分)
理论提问 (5 分)
着装整洁、符合规范
内容
核对医嘱、打印执行单
1.洗手 2.核对患者身份 3.评估
(1)病情 (2)解释操作目的与配合方法 (3)床头电源插座 1.洗手,戴口罩 2.准备用物:吞咽障碍治疗仪、专用电极片 3.检查仪器性能完好 1.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患者身份 2.将治疗仪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3.安置合适的体位:患者下颌稍抬起,暴露治疗部位 4.贴上电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部位放置电极 5.调节输出强度:强度为 0~15mA 范围内,以患者能耐受为主 6.设定治疗时间:按时间控制键设定为 10min 7.按启动键启动治疗 8.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 9.关机:治疗结束后仪器自动停止,关闭仪器电源开关 10.取下电极 11.安置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呼叫器放置于患者可及位置 12.指导患者 1.终末处理 2.洗手 3.记录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 2.根据医嘱正确暴露治疗部位、正确设置治疗仪输出强度、时间 3.操作过程密切观察病情 4.与患者 / 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之对护理对服务满意
分值 2分
3分
2分 3分 5分
1分 2分 2分 3分 3分 5分 10 分 10 分 5分 2分 10 分 2分 2分 3分 5分 2分 1分 2分 3分 3分 2分 2分 5分
扣分原因
扣分 得分
七十一
吞咽障碍治疗仪使用技术
(一)目的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用于咽部非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吞咽障碍的治疗与训练。 (二)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见图 71-1。
医嘱处理
● 核对医嘱、打印执行单
评估患者
● 洗手 ● 至床边核对患者身份(两种以上核对方法) ●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合作程度 ● 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 ● 评估病房环境,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体位
指导、观察
● 指导患者: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如有不适及 时告知
● 定时巡视 ● 治疗结束后仪器自动停止,关闭仪器电源开关;取下电极,安
置患者舒适体位
终末处理
● 按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分类处理垃圾 ● 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处理使用后物品 ● 洗手
记录
● 记录患者治疗时间、部位及有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