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合集下载

日本传统民间乐器与音乐形式

日本传统民间乐器与音乐形式

日本传统民间乐器与音乐形式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音乐传统的国家,其传统民间乐器和音乐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这些乐器和音乐形式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展示了日本人民的音乐才华,也传承了他们的历史和传统。

在日本传统音乐中,三味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乐器。

它是一种弦乐器,由一个长颈和三根弦组成。

三味线的音色独特而富有表现力,能够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意境。

它常用于伴奏歌曲和舞蹈,也可以作为独奏乐器演奏。

三味线的演奏技巧非常复杂,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表演经验。

除了三味线,日本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民间乐器。

尺八是一种竹制的长笛,其音色柔和而富有韵味。

尺八常被用于演奏宗教音乐和传统日本舞蹈的伴奏。

琴是一种弹拨乐器,有着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外形。

它常被用于演奏传统的宫廷音乐和雅乐。

和太鼓是一种大型鼓类乐器,其音色激昂有力,常被用于表演和庆典活动。

这些传统民间乐器不仅有着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也反映了日本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在日本的传统音乐中,乐器和音乐形式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音乐世界。

除了乐器,日本传统音乐还有许多独特的音乐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雅乐和民乐。

雅乐是日本古代宫廷音乐的代表,它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精致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雅乐常被用于宫廷仪式和重要场合的演奏,其音乐形式严谨而典雅,体现了日本古代文化的精髓。

民乐是日本传统音乐的另一重要形式,它以其欢快活泼的节奏和简单易学的特点而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民乐常被用于庆典和民间娱乐活动,如夏日的祭典和秋日的丰收庆典。

民乐的音乐形式多样,有的是纯音乐,有的是伴随舞蹈和歌曲的演奏。

传统民间乐器和音乐形式不仅在日本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随着日本文化的全球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日本传统音乐产生兴趣和热爱。

许多音乐家和演奏家也将日本传统音乐与其他音乐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音乐作品。

总的来说,日本传统民间乐器和音乐形式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日本陶艺人间国宝名录

日本陶艺人间国宝名录

日本陶艺人间国宝名录
截止2017年9月2日
从1954年到2017年,日本合计认定38位陶艺方面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和3个重要无形文化财技术保持团体。

名单如下:
*为目前仍在世。

一、陶芸合计38人
色絵磁器-富本憲吉、加藤土師萌、藤本能道、十三代今泉今右衛門、十四代酒井田柿右衛門、*十四代今泉今右衛門
鉄釉陶器-石黒宗麿、清水卯一、*原清
民芸陶器(益子焼)-濱田庄司
志野-荒川豊蔵、*鈴木藏
瀬戸黒-荒川豊蔵、*加藤孝造
萩焼-三輪休和(十代三輪休雪)、三輪壽雪(十一代三輪休雪)
備前焼-金重陶陽、藤原啓、山本陶秀、藤原雄、*伊勢崎淳
唐津焼-中里無庵
染付-近藤悠三
白磁・青白磁-塚本快示
琉球陶器-金城次郎
鉄絵-田村耕一
練上手(ねりあげで)-松井康成(こうせい)
白磁- *井上萬二、*前田昭博
三彩-加藤卓男
民芸陶器(縄文象嵌)-島岡達三
青磁-三浦小平二、*中島宏
彩釉磁器-三代徳田八十吉
常滑焼(急須)-三代山田常山
釉裏金彩(ゆうりきんさい)- *吉田美統(よしたみのり)
無名異焼- *五代伊藤赤水
小石原焼-福島善三
二、保持团体(陶芸)合计3个
柿右衛門(濁手)-「柿右衛門製陶技術保存会」
小鹿田焼(おんたやき)-「小鹿田焼技術保存会」
色鍋島-「色鍋島技術保存会」(1975年解除)、「色鍋島今右衛門技術保存会」(1976年認定)。

文字艺术知识:日本传统艺术的魅力与创新

文字艺术知识:日本传统艺术的魅力与创新

文字艺术知识:日本传统艺术的魅力与创新日本传统艺术的魅力与创新日本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各种传统艺术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艺术品不仅美轮美奂,更是日本文化特色的代表。

虽然日本的诸多传统艺术形式从古至今都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沉淀,但它们却一直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延续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风格。

本文将介绍日本传统艺术的魅力所在并探究它们的创新之处,希望能展示出日本传统艺术在当今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日本漆器是世界闻名的传统艺术品之一,它以天然漆青木波纹的最经典的风格而著名。

日本漆器工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精细制作,每个细节都非常讲究,表面通常涂有两至三层天然漆。

此外,日本漆器的制作还需要十分缜密的设计、雕刻、绘画和磨光等工序。

不仅如此,日本漆器也一直在不断创新改进,例如,近年来日本的漆器大师们还出现了一种以活动花盒为特色的“沙崎漆器”,它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600多个环节,而且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层层审核,开口花盒制成并且由4~5个框架组成,每层框架都能转动,每层框架都有各自的装饰画,展示出了日本漆器艺术品细腻,且异常复杂的制作工艺。

日本和纸也是世界闻名的传统艺术品,其以天然美丽的纤维质感、简洁的造型和艺术性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和纸在日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门窗、墙壁、屏风、茶道用具、贺年卡、和服以及各种艺术装置等。

在优质和纸上绘制花鸟或人物等日本岛国的传统元素更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和纸绘画。

如今,和纸绘画在日本社会中已经具有了新的使用价值,比如被应用在公共场所的不透明隔板、墙壁装饰、装饰画等。

和纸现在已不单单是艺术,同样也是建筑、商业规划、产品设计和广告装饰的重要材料,日本和纸行业的不断创新,也是这个艺术品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个著名的传统艺术品是日本的陶瓷,著名的瓷器品牌有侯爵和千叶光等。

和其他陶瓷制品不同,日式陶瓷强调了它的纯粹和原始,通常由素色、无花纹和谦虚的形状组成。

在日本,每个陶瓷家族都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色,例如Arita、越前、志野、铁釉、信楽、萩等不同风格与特镇的产品,而且在烧制的制作方式上也十分独特,大多数都是需要进行长时间烧制和严格控于温度和时间的技术精华。

日本的传统工艺品

日本的传统工艺品
变形,在当时来说已算的上是巧夺天工了。当然,独乐与现代陀螺在 创新和娱乐性上是无法比的,但作为一款年代久远的传统玩具来说, 独乐拥有着另一番古朴的玩味。
六. 风筝
在“80后”的记忆中,风筝曾是最向往也是最有特色的玩具之一,但随着 时代发展已经甚少看到孩子牵着风筝奔跑的情景了。
不过比起发源地中国,风筝在日本至今非常流行,不仅在技术工艺提升改 良,图案设计方面更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实为新年时分与好友同乐的佳品。
迄今为止已知的KENDAMA玩法就有1000种以上。
二、押绘羽子板(おしえはごいた)
一种短柄玩具,木板上 绘有精美的图案。押绘羽 子板在日本室町时代已有 记载,源自一种新年避除 厄运仪式,后来发展为民 间流行玩具。
它的玩法与羽毛球差不多, 区别就是球拍换成了板子(可以 理解为用乒乓球拍打羽毛球,囧) 此外,输家会被赢家用墨水在脸 上涂鸦,作为游戏惩罚追加到规 则之中。
日本漆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从远古时代至 近现代,漆制品始终与现代生活密切联系, 是一种贵族与庶民文化兼容的艺术形式。
绳文时代的日本漆器
远古时期的日本漆器与中国早期漆器一样,髹 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木质胎谷不至腐朽变形, 进而才变为实用与美化器物的双重功用。
世町时代
室町时代一度“唐风复归” 如“根来涂” “镰仓 雕” 。
七. 御手玉
以小豆,米粒装入小布袋中缝制而成的小玩具,主要玩法类似于现代 的丢抛杂技,在江户时代以及明治初期的日本民间颇为流行,直到现代为 止依然有很多日本小学生对这种简单的小玩意乐此不疲。此为值得一提的 是,这种玩具是专门为女孩子而设的哦,如果男孩子也想挑战的话,就先 得有被女孩子笑话的厚脸皮才行。。
日本的现代漆器,表现内容丰富多彩, 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创新。他们的漆器中即有 能反映精致细腻的民族特点的元素,又有能 反映时代特点的简洁、流畅、明快的与时代 合拍的元素。虽然也是运用了日本传统的莳 绘工艺,但其中融入了不少写意、抽象等非 常现代的艺术技法。即使是表现富士山这样 的传统内容,也加入了一些几何纹饰,使其 更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

日本传统艺术总结

日本传统艺术总结

日本传统艺术总结1. 日本传统艺术的概述日本传统艺术是日本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日本人民的热爱和推崇。

这些艺术形式包括绘画、花艺、茶道、剪纸、和服等,它们不仅体现了日本人民的审美观念,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传统价值的尊重。

2. 日本传统绘画日本传统绘画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其中,最有名的是水墨画(Sumi-e)和浮世绘(Ukiyo-e)。

•水墨画(Sumi-e):水墨画是使用墨汁和水绘制的艺术形式,通常以山水、花鸟为主题,追求简洁、流畅和自然的笔触。

它强调墨色的变化和空白的运用,可以通过简练的线条和渐变的灰调表现出深远的意境。

•浮世绘(Ukiyo-e):浮世绘是一种以木版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艺术,主题包括风景、历史和戏剧。

浮世绘以生动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描绘了日本人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对时尚和娱乐的追求。

3. 日本传统花艺日本花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哲学理念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華道(Kado)和生花(Ikebana)。

•華道(Kado):華道是一种追求自然、简约和平静的花艺形式。

它强调作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注重创造一种富有意境和静谧的空间。

華道追求山水的美和虚实相生的原则,通过花材的选择、形状切割和摆放来表现自然之美。

•生花(Ikebana):生花是一种注重花材摆放和姿态的花艺形式。

它强调平衡和对比,追求一种简单而精致的美。

生花注重空间感和节奏感,通过选择合适的花材、使用不同的容器和加入其他元素来创造独特的作品。

4. 日本茶道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内外的和谐和恬淡的生活态度。

茶道追求简约、自然和平静,通过礼仪、艺术和心灵交流来达到心灵的净化。

•茶道的过程:茶道的过程分为数个步骤,包括烧水、泡茶、奉茶和拜茶等。

茶道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礼仪和规范,这些规范代表了对尊重和谦逊的追求。

•茶道的精神:茶道注重仪式的过程和心灵的交流,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日本传统金属工艺与铜器制作

日本传统金属工艺与铜器制作

日本传统金属工艺与铜器制作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传统金属工艺和铜器制作技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这些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日本传统金属工艺与铜器制作的历史、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历史渊源日本的金属工艺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弥生时代。

在这个时期,日本人开始使用铜和铁来制作各种工具和装饰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工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在平安时代(794-1185年)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宫廷和贵族阶层对金属工艺的需求极高,铜器制作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艺。

二、技艺特点日本传统金属工艺与铜器制作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首先,日本的铜器制作注重细节和精确度。

工匠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能够将最小的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

其次,日本的铜器制作注重平衡和比例。

工匠们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整体形态和比例的高度敏感,以确保作品的和谐和美感。

此外,日本的铜器制作还注重表现自然界的元素。

工匠们常常以花草、山水等自然景观为灵感,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动感的作品。

三、传承与创新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和铜器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得益于一代代工匠的努力和奉献。

这些工匠们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后人,确保了这门艺术形式的延续。

然而,传统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

在现代社会,许多工匠们致力于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他们通过引入新的材料和工艺,开创出了一些全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相结合,使得日本的金属工艺和铜器制作在当代依然具有活力和吸引力。

四、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和铜器制作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传承方式。

它通过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示了日本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观。

同时,这门艺术形式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与现代快节奏生活相对立的审美体验,让人们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日本人间国宝一号人物:滨田庄司

日本人间国宝一号人物:滨田庄司

日本人间国宝一号人物:滨田庄司白釉黒流挂大皿,滨田庄司代表作日本在1950年制定文化财产保护法。

古寺、佛像、绘画和古书等有形可视的文化财产被称为有形文化财产,传统戏剧以及酝酿工艺品的技术等非物质的、无形的文化财产被称为无形文化财产。

在无形文化财产中,又将国家特别指定的珍贵的部分称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在戏剧和工艺技术方面,具有应该要传承给后世的高度技巧的拥有者个人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保持者,被认定为通称的“人间国宝”。

《生活月刊》特约记者美帆常年探访日本各地工坊与职人本期是她“人间国宝”系列的的第一辑位于枥木县益子市的益子参考馆是知名陶艺家滨田庄司度过大半生的故居也是他扎根创作的温柔故乡请跟随美帆走进这位日本“人间国宝”一号人物的内心世界“民艺”概念的诞生作为代表近现代的日本陶艺家,滨田庄司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声名显赫。

他诞生于1894年的神奈川县川崎市,立志于工艺事业是在15岁的时候。

他在邻居西洋画家木村庄八的藏书中读到了鼓励工艺技术的画家雷诺阿的一句话:“有志于美术之人只要稍有进军工艺的,就能提高工艺行业的品质。

”而这句话就是他人生事业的契机了。

1913年,他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窑业科入学,师从板谷波山,学习窑业的基础。

毕业后,他和高两年的前辈河井宽次郎一同加入京都市立陶瓷试验场,主要进行釉药的研究。

当时,他在个展会场同英国陶艺家Bernard Howell Leach相识。

前往位于千叶县一个叫做我孙子的地方的柳宗悦府邸拜访Leach时,同时也得到了柳先生的知遇之恩。

此后,当1920年Leach回英国时,滨田也随之同行,到达康沃尔州圣艾夫斯,在那里与Leach一同筑窑。

也在那里开始了他的陶艺家道路。

滨田先生手稿在英国的三年半,他见识了传统的方铅矿釉和日常用品的施釉陶器,并以此为契机认识到了在自然中生活的重要性。

特别在伦敦南部的小镇迪奇林,他同Arthur Eric Rowton Gill、EthelMairet等工艺家们相识。

古代文明——日本的和风

古代文明——日本的和风

古代文明——日本的和风日本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这个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最为独特、最为典型的便是和风文化。

和风文化是日本独有的文化现象,它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独特的审美风格,是日本的文化瑰宝。

一、和风文化的起源和风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日本,更准确的说是7世纪的风雅时代。

在那个时期,中原文化进入日本,与当地的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现象——和风文化。

和风文化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日本历史与文化的生活方式,它有其独特的魅力,是一种经久不衰的艺术与文学形态。

和风文化不能简单地用美来解释,它包含的内容过于丰富。

和风是一种风格,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世界观。

在和风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浓郁的传统色彩、独特的美学概念与风格、深邃的哲学思考以及民族文化的底蕴,这些都让和风文化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

二、和风文化的特点1、美学特性和风文化注重平衡、和谐、简约、静谧的美感,具有典型的东方审美特性。

和风风格强调“无为而治”,强调审美与人生哲学的相融合。

在和风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雅致、恬静、朴实、沉静等特点,这些都是和风文化所具有的美学特性。

2、文化底蕴和风文化是经过长时间沉淀后形成的,它源远流长,浓郁的文化底蕴深深打上了“日本特色”的烙印。

和风文化不仅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还借鉴了中原文化,这就是和风文化的独特之处。

3、生活方式和风文化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和风文化注重生活的品质和生命的感悟,它提倡和谐、自然、舒适的生活方式。

在和风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精巧的风景、细致的品味、婉约的姿态,这些都是和风生活的体现。

和风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内涵感染了许多人,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三、和风文化的展现1、和服和服是和风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服饰,既有实用性,也是艺术的体现。

在织造、染色、图案、样式等方面,和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一.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

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源于“傾く(かぶく)”此字的连用形。

日语中,将引人注目的动作、服装称为“かぶき”,而这样的人称为“倾奇者(かぶき者)”。

有人因此贴切地用了同音的三个汉字:歌(か)、舞(ぶ)、妓(き)来为这种表演命名。

而宽永年间,游女歌舞伎被禁止,因此就用会联想到伎乐的“伎”字取代会让人联想到艺妓的“妓”字。

不过在江户时代,“歌舞伎”与“歌舞妓”这两种用法都是通用的,确定将此项技艺定名为“歌舞伎”,则是明治时代的事。

二.狂言是日本戏剧的一个流派。

它与能一道,从猿乐衍化发展而来,狂言与能同属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

狂言一般穿插在能剧之间表演。

与能的不同,狂言是一种内容简单而即兴的喜剧。

在语言方面狂言大量运用民间的俚语。

而内容上则一般取材于民间题材,并运用讽刺的手法尖锐的抨击了武士或者贵族。

也正因为如此,狂言比起能剧更受到平民们的欢迎,渐渐发展成一种最为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

狂言在起源初期并没有剧本,在后来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渐渐出现了用文字记载的狂言剧本。

现今保存下的剧本有260多个。

表演狂言的演员被称作狂言师。

在现代,比较著名的狂言师有野村万斋。

在日本的奈良初期,中国的散乐已经流传进日本。

而能剧与狂言剧就是民间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加上了一些独特的滑稽表演,渐渐的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猿乐”。

在这个时代,能与狂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直到镰仓时代,这两种剧目才有了明显的差别,但也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民间的娱乐方式而已。

之后在南北朝时代,因为得到了贵族阶级的支持,能与狂言才真正转化成一种比较正式的戏剧形式,并且迅速发展起来。

狂言主要分为三个流派:“大藏流”,“鹭流”与“和泉流”。

其中“鹭流”在江户时代已经失传。

三.能,是日本独有的一种舞台艺术,是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种古典歌舞剧,由中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的舞乐和日本的传统舞蹈融汇[来源请求],从镰仓时代后期到室町时代初期之间创作完成。

能在日本作为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与歌舞伎一同在国际上享有高知名度。

所谓的“能乐”(能楽)是“式三番”、“能”(古典歌舞剧)、以及“狂言”(古典滑稽剧,“能”的幕间休息时表演的一种短剧,为与现在的“狂言”区别,多称“本狂言”)的总称。

这三种表演都是由能乐师(能演员、狂言演员及乐师)表演的传统戏剧,但是按照戏曲、戏剧技法和演员的不同又有所区别。

广义的“能”与“能乐”相通;狭义上则指“式三番”以及“能”。

从中世纪以来长期被称为“猿乐”、“申乐”、“猿(申)乐之能”,但从明治时代改称为“能乐”后,能乐就成为了一般的通称。

以下针对能(狭义的能乐)作介绍。

能是以主角演员的歌舞为中心,与伴奏之唱念及奏乐所构成的音乐剧。

演员使用面具是能的特征;能的面具称为能面。

戏剧的要素是由舞蹈(舞)、唱念(谣)和奏乐(囃子)所构成。

其中负责舞与谣等实际表演技巧的是主角(仕手:シテ,能的主角)、配角(胁:ワキ,能的配角)以及狂言演员(狂言方);负责音乐伴奏的是乐师(囃方),由笛乐师(笛方)、小鼓乐师(小鼓方)、大鼓乐师(大鼓方)、太鼓乐师(太鼓方)组成。

主角负责主导齐唱(地谣)以及
演出进行的管理;演出进行由辅佐员(後見)执行。

配角、乐师和狂言演员合称为三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