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复律的护理61328

合集下载

心脏电复律的治疗与护理

心脏电复律的治疗与护理
远程医疗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远程医疗将在心脏电复律治疗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 疗服务。
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培训和学习
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心脏电复律治疗技术和护理知 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定期评估和反馈
定期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 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心脏电复律治疗的效果和护理质量。
01
02
电极板放置位置
根据患者病情和心律失常类型,选择 合适的电极板放置位置,如前后位、 前侧位等。
03
选择能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心律失常类型,选择 合适的除颤能量,如双向波120-200J ,单向波360J等。
05
04
充电和放电
按下除颤仪上的充电按钮进行充电, 充电完成后按下放电按钮进行放电。
02
心脏电复律前准备工作
术前检查与准备事项
01
02
03
04
心电图检查
确保患者处于适合进行电复律 的心律状态。
实验室检查
包括电解质、凝血功能等相关 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术前禁食禁水
根据手术需要,通知患者术前 一定时间内禁食禁水。
皮肤准备
清洁患者胸部皮肤,去除油脂 和污垢,以减少皮肤阻抗和感
染风险。
医护人员培训要求
熟悉电复律操作流程
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电复律的操作 流程,包括电极板的放置位置、能量 选择等。
掌握急救技能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心肺复苏等急救技 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了解电复律适应症和禁忌症
医护人员需要了解电复律的适应症和 禁忌症,以确保患者安全。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2
电极放置
将电极贴片粘附于患者胸部,确保良好的接触和定位。
3
电复律操作
设置合适的电击能量,按下电击按钮,观察心律是否恢复正常。
心脏电复律护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救治心脏骤停
心脏电复律是急救中挽救生命的重要工具,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心律。
纠正心律失常
心脏电复律能有效纠正不规则的心律,确保心脏正常泵血。
心脏电复律后的常见护理措施
结论和总结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重要的心脏护理措施,能够挽救生命并纠正不规则的心律。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安全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1 心电监护
持续监测心电图,观察是否有新的心律问题出现。
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血压、呼吸和意识状态。
护理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确保设备正常运作和维护。 • 使用合适的电极和贴片。 • 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体位。 • 遵循正确的卫生程序,防止交叉感染。
心脏电复律中的常见并发症
一些常见并发症包括: - 皮肤灼伤或红肿 - 心律失常恢复不克
心脏电复律的护理
作为一种重要的心脏护理措施,心脏电复律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脏骤停和心 律失常。它通过给予电击来重置心脏的正常节律。
定义和原理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医疗程序,旨在纠正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它通过施加特定的电流来重置心脏的电活动,使 其恢复到正常的节律。
步骤和过程
1
准备工作
确保设备正常运作,准备好所需的电极贴片和麻药。

医院心血管内科同步电击复律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心血管内科同步电击复律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心血管内科同步电击复律患者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电击复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及家属配合。

2.备齐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检查各种仪器性能。

3.术前一晚保证良好的睡眠,术前2小时禁食。

二、电击复律术中的护理
1.将病人仰卧在硬板床上,解松衣领及裤带;给予心理护理。

2.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术中用药。

3.连接中心心电图监护及电复律仪的监护导联,监护电极应避开除颤电极的位置,并记录一段复律前心电图。

4.记录常规导联心电图。

5.根据医嘱给予安定静脉麻醉,观察病人神志变化。

6.清洁两电极板放置部位皮肤,一个在心尖部(相当于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一个在心底部(相当于胸骨右缘第二、三肋间),两电极板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在病人的心尖部和心底部分别均匀平整地铺上4~6层湿润的生理盐水纱布。

7.将除颤器调至同步电复律状态,将心尖部电极板(Apex)、心底部电极板(Sternum)放置在相应部位,稍加压与胸壁皮肤紧密接触。

根据医嘱选择能量,充电,告
知工作人员稍离开床,避免与病人及病床接触,再次观察病人神志呈朦胧状,放电。

8.观察心电示波是否转为窦性心律并记录,如不成功可重复进行,但一般不超过三次。

9.再次记录常规导联心电图。

三、电击复律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发现积极配合处理。

2.电击复律后继续心电监护2~4小时,必要时可适当延长监护时间。

3.拉起床栏,加强安全防护,待病人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

4.坚持按医嘱服药。

心脏电除颤复律护理

心脏电除颤复律护理

心脏电除颤复律护理
直流电除颤是利用生物允许的电流刺激,使心肌在瞬间内全部除极,以消除心脏任何部位的异位兴奋灶,重建窦性心律。

【术前准备】
1、病人:去枕平卧位
2、环境:整洁安全、有电源、电插座及吸氧、吸痰装置。

3、用物:除颤仪、导电胶、心电监测导联线及电极、急救车、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抢救药品。

【术中配合】
1、迅速携除颤仪及导电胶或者生理盐水纱布至患者旁。

2、连接除颤仪上的心电监护在II导上,确认患者心率为室颤。

3、确认电复律方式为非同步方式,能量选择正确。

4、在电极板上涂适量导电胶。

5、选择电功率,充电。

6、安放电极板一个于心尖区(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另一个于心底部(右锁骨中线第2-3肋间)。

电极贴紧皮肤,并加以10-12kg的压力,避开床缘。

7、嘱其他人员远离床边,放电。

8、立即行CPR五个循环一个周期。

9、再次观察心电示波,需要除颤再次操作。

10、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11、洗手,记录。

12、终末处理:XX将电极板上导电胶擦净后,75%酒精擦拭电极板后晾干备用。

【术后护理】
1、除颤后继续予以心电监护。

2、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但除颤后24小时内宜进清淡少量半流质。

3、绝对卧床休息2-3天。

4、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呼吸、血压、面色、神志等变化,并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相应的处理。

5、给予患者做好保健指导,介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出院后应按医嘱坚持服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定期门诊随访。

电复律病人的护理

电复律病人的护理

电复律病人的护理什么是电复律?电复律(Defibrillation)是指通过电击方式,使心脏在快速而不规则的跳动中复律。

它常用于紧急救治心脏骤停,恢复正常的心律和心跳节律。

电击作用下会使心肌细胞同时充电,当阈值达到时,所有细胞会同时放电,导致心肌震荡,进而产生一次强有力的收缩,从而重置心脏节律,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

电复律病人的护理如果病人需要接受电击治疗,那么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安全措施在进行电击治疗之前,必须在患者身上涂抹一定的传导胶,这样可以使电流更好地传递到患者身体内。

同时,对于医护人员,也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比如穿橡胶手套,不要与患者接触。

此外,还需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电压正确等等。

护理过程在进行电击治疗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做一些护理工作。

1.给予麻药:在进行电击治疗前,通常会先给病人注射麻药,这样可以减轻痛感并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2.监测生命体征:在电击治疗期间,需要不断地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比如心率、呼吸、血压等等,以及对病人的状态作出及时处理。

3.及时复苏:电击治疗本身也是一种不小的刺激,这对病人的身体本身也会有不小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治疗后及时进行复苏,比如吸氧等等。

护理后的注意事项经过电击治疗后,病人可能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护理。

1.观察病情:在电击治疗后,需要通过医疗设备不断地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及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给予药物:为了避免复发,病人可能会在治疗后需要一些特殊的药物进行保养,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跟进。

3.给予安慰:病人可能会因为经历一次电击治疗而产生心理压力和恐惧,这时候需要医护人员的安慰和关爱。

总结在护理电复律病人时,我们需要注意安全措施、进行细致的护理工作、并且在治疗后给予足够的关爱和监测。

为了确保病人能够尽快恢复,我们需要给予不懈的努力和关注。

心脏电复律护理常规

心脏电复律护理常规

心脏电复律护理常规一、概念电复律术是利用高压电流使心肌同时除颤,以终止异位心律,恢复窦性心律。

二、护理措施(一)术前准备1、向病人解释电复律的目的、必要性、损伤过程及如何配合,消除顾虑。

复律1~2小时给少量镇静剂。

2、急救药品和器械准备(同外科心脏骤停抢救)。

3、术前1~2天停用洋地黄。

房颤者需术前应用喹尼丁、普罗帕酮(心律平)、或胺碘酮,可预防转复律后复发。

并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及喹尼丁反应;房颤有栓塞史或检查发现有左房血栓者,宜先抗凝治疗2周。

4、电复律前禁食4小时,嘱病人排空大小便。

(二)术中配合1、病人睡硬板床,接心电图示波监护仪,记录常规心电图。

2、检查及调试电复律器(复律器接地,充电至所需能量,选R波明显联测定同步功能)。

3、建立静脉通路,静滴5%葡萄糖液,注意固定针头。

4、松解病人衣领、腰带,复律前测血压,予以吸氧。

5、配合麻醉,地西泮0.3~0.5mg/kg体重做直接快速静滴,至病人出现朦胧或嗜睡状态、睫毛反射消失;亦可用硫苯妥钠稀释后静注。

麻醉中严密观察呼吸,必要时加压面罩给氧。

6、安置电极后,两电极板表面涂以导电糊或包上盐水纱布,分别置于主动脉瓣区和心尖部,或分置于心前区和左肩胛下角区,电极板必须紧压皮肤。

7、充电到所需能量,按同步键钮放电。

8、放电后随即观察心电图变化,连续监测20~30分钟。

(三)术后护理1、复律后在原位继续心电监护。

2、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神志、面色、肢体活动情况,每30分钟测量一次。

并做好记录。

3、病人清醒后送回病房卧床休息1~2天,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向病人说明避免过劳、情绪激动、吸烟及刺激性饮料的重要性。

心脏电复律术的护理

心脏电复律术的护理

心脏电复律术的护理心脏电复律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最早用于消除心室纤颤,故亦称为心脏电除颤。

【护理常规】1.术前(1)心室纤颤、心室扑动无须向家属交代,立即实行电除颤;向其他快速心律失常择期复律的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电复律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症,消除紧张情绪,取得配合。

(2)指导患者完成各种检查,血常规、血凝常规、电解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

(3)对心房纤颤病程不清楚或超过48h者,转复前口服华法林3周,复律后继续服用4周;复律前遵医嘱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24~48h,服用改善心功能、纠正低血钾的药物;术前1~2d口服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转复后复发。

(4)复律术晨禁食,排空膀胱;取下活动性义牙、项链、首饰、手表等金属物品。

2. 术后(1)卧床休息2h 以上,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注意有无栓塞征象,如四肢有无活动障碍等。

(2)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6~8L/min。

(3)清醒后 2h 进食,以免引起恶心、呕吐。

(4)复律成功后,遵医嘱继续服用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以维持窦性心律。

(5)预防并发症:栓塞、急性肺水肿、低血压、皮肤灼伤等。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病室安静整洁,环境舒适;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饮食指导给予低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饮食,忌浓茶、咖啡,戒烟限酒。

3.用药指导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指导患者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减量和停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4. 心理指导保持情绪稳定,放松精神,愉快生活。

5.康复指导指导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等;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脉搏的正确方法。

6.复诊须知出院2周后门诊复诊,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紧急心脏电复律术护理常规

紧急心脏电复律术护理常规

紧急心脏电复律术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ECG心律失常类型和是否有室颤波。

2、患者的皮肤情况。

3、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及对电复律的态度。

4、清醒患者对所患心律失常防治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操作要点(一)非同步电复律1、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记录时间。

2、立即将患者取去枕平卧位,且卧于硬板床上。

3、松开盖被、衣扣,暴露胸部,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4、另一人接替按压后,迅速准备并携用物至患者床边。

5、检查患者是否有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检查并去除金属及导电物质,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

6、开启除颤仪选择除颤位置。

7、将导电糊涂于电极板上或者用四层盐水纱布包裹电极板。

8、选择除颤能量:(使用制造商为其对应波形建议的能量剂量),一般单向波200-360J,双向波120-200J。

确认电复律方式为非同步方式。

9、电极板置于患者胸部正确部位(分别置于心尖部及心底部),紧贴皮肤并稍施以压力。

10、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

11、环顾四周,令所有人员离开病床。

12、充电至所需能量后再次观察心电图波,确实需要除颤,两手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上“放电”按钮,迅速放电除颤。

13、立即行2分钟胸外心脏按压。

14、观察心电图波形是否恢复窦性心率,有无并发症,并记录时间。

15、用纱布擦净患者皮肤,检查皮肤有无灼伤,帮患者穿好衣裤并盖被保暖。

16、操作完毕,擦干电极板,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并充电备用。

(二)同步电复律(1)向患者解释电复律的目的、必要性,操作过程及如何配合,消除顾虑。

(2)物品准备:除颤器、生理盐水、导电糊、地西泮及心肺复苏所需的抢救设备和药品。

(3)术前24小时-48小时停用洋地黄药物,给予改善心功能、纠正低钾血症和酸中毒的药物。

房颤者复律前应进行抗凝治疗。

(4)电复律前当天晨禁食,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2、术中配合(1)患者平卧于绝缘硬板床,松开衣领,有义齿者先取下,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氧气吸入,术前做全导联心电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35
六、常规除颤步骤
5. 判定效果: 电击之后5s VF(室颤)消失——成功;
精选
36
除颤前后ECG
精选
37
六、常规除颤步骤
6. 除颤注意事项 • 避免接触患者; • 充电要充分(3s); • 避免短路; • 压皮肤要紧; • 避开溃烂或伤口部位; • 避开内置式起搏器部位; • 误充电须在除颤器上放电; • 尽量避免高氧环境
心 脏 电 复 律 的 护 理
精选
1
精选
2
心脏骤停
未预料的停搏
刚刚的停搏
精选
3
突然发生心跳骤停 或者心室颤动
怎么办
精选
4
死亡
• 临床死亡
• 标志——呼吸心搏停 止
• 特点——可逆
• 生物学死亡
• 标志——脑死亡
• 特点——不可逆
• 临床死亡向生物学死 亡发展
精选
5
精选
6
各脏器对缺血缺氧的耐 受能力
精选
38
八、除颤并发症
• 功能损伤;
• 皮肤烧伤;
• 心脏停博;
• 前胸和四肢疼痛;
• 周围动脉栓塞
精选
39
电复律
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对禁忌症:
• 转复成功率低或复发率高的心律失常 • 具潜在诱发更快速心律失常危险者 • 可能诱发或导致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
部位为心尖处(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心底部(右第二肋间胸骨旁)
充电后放电,操作者需按紧电极板与病人皮肤接触,待其余人离开床位后放电,
精选
28
放电后观察心电示波,持续心电监护
影响除颤效果的因素
➢除颤时间 ➢电极位置 ➢电能及胸阻抗 ➢除颤波型
精选
29
注意事项
• 连接电源
• 连接电极片
• 正确的体位(垫按 压板,气道通常)
并不能转复VF为正常心律精选
10
及早原则
精选
11
什么是心律失 常?
• 由于心脏冲动的 频率、节律、起 搏部位、传导速 度与激动次序的 异常而使心脏活 动的规律发生紊 乱。
精选
12
心电图成份的组成及各波段
精选
13
致命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有 致死可能 性的心律 失常称为 致命性心 律失常。
精选
14
室性心动过速
• 适用于室速、室颤
精选
26
除颤器用途
• 复律 • 除颤 • 起搏 • 监护
精选
27
操作流程
接电源、地线和肢体导连线(上 右红 左黄,下 黑 绿)
将开关指向交流或者电池(若使用电池则必须电池指示灯显示电压正常)
按体外除颤和 非同步( 同步)键,充电(第一次200J,以后可为300、360J)
将电极均匀涂抹导电膏或包盐水纱布
➢QRS波群宽大畸形 ➢频率100-250次/分
精选
15
心室扑动
• 当心室率 150250bpm, QRS与ST-T 无从分辨, 但尚有一定 的波形时称 心室扑动
精选
16
心室颤动
• 频率达到250-500bpm, 波形及振幅均不规则,呈 混乱的波动时称为心室颤 动(根据波形振幅的大小 可分为粗颤和细颤)
危险者
精选
40
电除颤成功的关键:
速度
• 非外伤性心脏停搏者80~90%初始有快速室性
心律失常,室颤占猝死的3/4
精选
17
心房扑动
• P波消失,代之以“F”波,“F” 波在II、III、avF导联清晰, 频率在250-350 bpm,AV (房室)传导比例不定,常合 并有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精选
18
心房颤动
• P波消失,代之以“f”波, “f ”波在V1和II导较易识别, “f ”波频率在350650bpm ,RR 绝对不等
• 垫盐水纱布或涂导电胶 • 充电 • 除颤,如未成功,可连续除颤3次 • 除颤后继续CPR
精选
34
六、常规除颤步骤
4. 除颤电极放置部位:
• 胸前位 左侧电极置于左乳头下方外侧左 腋窝顶端下方约7cm,右侧电极置于右 锁骨中线第2,3肋间
• 前后位 两电极分别置于心前区和左后背 肩胛骨下方,效果更好
确定为无脉性VT(室扑)或VF(室颤)
精选
32
六、常规除颤步骤
2. 患者准备 • 去除患者胸部绝缘和导电物质:如硝酸
甘油,纳洛酮,止痛药,激素替代药和 降压药贴膜等 • CPR(心肺复苏)正常进行 • 除颤前撤除不能耐高电压的仪器
精选
33
六、常规除颤步骤
3. 除颤
• 选择能量:单向波200J—— 200~300J——360J;双向波150J
精选
19
电复律
精选
20
电复律的定义
电复律 是将电流释放到心脏,使一定的
心肌纤维除极,从而打断折返环路,使房 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终止,以恢复为窦性心 律的方法。
精选
21
除颤器分类
• 按电流:直流除颤器;交流除颤器
• 按放电方式:单向波形;双向波形
• 按类型选择: 同步电复律; 非同步电复律
• 按放置位置:体外除颤器;体内除颤器
—ICD
精选
22
同步 种 类
精选
23
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
• 新发生的房扑或房颤
• 室上性心动过速 • 室性心动过速
• 同步除颤,于心电图R波降支上发放电流,使折
返环同时除极,折返消失,由自律性最高起搏点控制心 律,通常是窦房结
精选
24
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体外
消化系统
非同步
体内
精选
25
非同步电复律
适应症
精选
7
治疗原则
• 心肺复苏 • 直流电复律和除颤
精选
8
心肺复苏 呼救
体位 胸外 按压
开气道
精选
9
遵循早期除颤原则
• 1. 心脏骤停早期心律最多是 VF(室颤)
• 2. VF最有效治疗是电除颤
• 3. 除颤成功率随时间延长迅 速下降
第1分钟成功率可达90%,
每延迟1分钟
下降7~10%
• 4. 基础CPR(心肺复苏)
• 脑循环中断: •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 4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
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三磷酸腺苷) 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 病理改变大脑
• 小脑-----10-15分钟 • 延髓-----20-25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大于2小时
• 皮肤准备
• 建立静脉通道
精选
30
注意事项
• 压力: 尽量使胸壁与 电极板紧密接触,以 减少肺容积和电阻
• 距离: 两电极板之间 距离≧10CM
• 皮肤: 均匀涂导电糊 (盐水纱布)
精选
31
六、常规除颤步骤(指非同步除颤)
1. 明确何种心律失常
• 普通心电监护; • ECG(常规心电图); • 除颤器监护; • 直接除颤电极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