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4
饮食营养与健康第4章

第四章食物营养与保健养生第一节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一、谷类谷类食物包括大米、面粉、玉米、小米、荞麦、燕麦和高梁等。
我国居民的膳食中,约有60-70%的热能和50%的蛋白质来自谷类。
(一)营养价值1、主要成分是淀粉,约占70-80%,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热能来源;2、蛋白质一般在6-10%,缺乏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蛋白质质量较差;3、脂肪含量大多低于2%;4、钙少磷多,加工过程中大部分微量元素损失;5、不含有Vc、VD和VA,主要供给VB5。
(二)影响营养价值的因素1、储藏造成营养素损失;2、加工过程造成营养素损失。
(三)如何食用?1、粮食混合食用;2、注意合理烹制:水洗、加热、加碱、陈旧。
3、良好的饮食习惯:“汤泡饭嚼不烂”。
二、豆类豆类包括大豆、豌豆、蚕豆、绿豆、小豆等。
按照豆类中营养成分含量可将豆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豆(如黄豆、青豆、黑豆),另一类是除大豆以外的其他豆类。
大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35-40%)和脂肪(15-20%),碳水化合物相对较少(20-30%);其他豆类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55-65%),中等含量的蛋白质(20-30%),少量的脂肪(低于5%)。
所有豆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都较好,其中大豆为最好,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且富含谷类中较为缺乏的赖氨酸。
(一)营养价值1、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必需氨基酸,蛋白质质量较高;2、无机盐与维生素的含量丰富,但无机盐的吸收率较低;3、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且易引起腹部胀气;4、含有丰富的大豆卵磷脂、胆碱等脂类,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这些物质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对于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记忆力、维护正常肝功能、防止动脉硬化和保持旺盛的青春活力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我国宋代医书《延年秘录》就认为“服食大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大豆制品视为健康食物或美容食物。
(二)豆类中的抗营养因子:1、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2、含有植物红细胞凝集素;3、含有植酸。
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品营养与健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营养一直被认为是维持健康的关键之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直接影响着我们身体的发育、生长和健康状况。
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多种疾病,提升人体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
营养的重要性食品中包含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物质是组成我们身体的基本元素,也是保持身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
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维生素C缺乏会引发坏血病,钙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等。
健康饮食指南1. 多样化饮食多种食物组合在一起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确保身体各方面都得到充分满足。
水果、蔬菜、谷物、蛋白质来源(如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应该合理搭配。
2. 适量摄入合理控制每餐食物的分量,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物质,避免过度摄入某种成分导致健康问题。
尤其是注意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量。
3. 少食多餐保持适量的饥饿感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肥胖的风险。
少量多餐还可以保持血糖稳定,减少饥饿引起的不适感。
4. 多饮水充足的水分摄入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饮水可以帮助身体排毒、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保持肌肤水润。
食品与健康一些特定的食品对于保持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一些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水果蔬菜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海鱼中所含的欧米茄-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等。
此外,还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这些食品中通常添加了过多的糖分、盐分和添加剂,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食品营养与健康息息相关,正确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健康饮食不仅能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和精神状态。
浅谈食品、营养与健康三者关系

浅谈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摘要: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合理的营养是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物质基础。
营养缺乏或过剩,即会削弱体能,也易患各种疾病。
因此,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保持合理的营养对你的健康至关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要想增强体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你就必须在坚持体育锻炼的同时,注意合理的营养,只重视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的做法是不利于健康的。
关键词:食品营养健康定义分类关系一、食品1.食品定义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食品分类(1)粮食及制品:指各种原粮、成品粮以及各种粮食加工制品,包括方便面等(2)食用油:指植物和动物性食用油料,如花生油、大豆油、动物油等;(3)肉及其制品:指动物性生、熟食品及其制品,如生、熟畜肉和禽肉等;(4)消毒鲜乳:指乳品厂(站)生产的经杀菌消毒的瓶装或软包装消毒奶,以及零售的牛、美、马奶等;(5)乳制品:指乳粉、酸奶及其他属于乳制品类的食品;(6)水产类:指供食用的鱼类、甲壳类、贝类等鲜品及其加工制品;(7)罐头:将加工处理后的食品装入金属罐、玻璃瓶或软质材料的容器内,经排气、密封、加热杀菌、冷却等工序达到商业无菌的食品;(8)食糖:指各种原糖和成品糖,不包括糖果等制品;(9)冷食:指固体冷冻的即食性食品,如冰棍、雪糕、冰激凌等;(10)饮料:指液体和固体饮料,如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等。
(11)蒸馏酒、配制酒:指以含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白酒(包括瓶装和散装白酒)和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作酒基,经添加可食用的辅料配制而成的酒,如果酒、白兰地、香槟、汽酒等;(12)发酵酒;指以食糖或淀粉类原料经糖化发酵后未经蒸馏而制得的酒类,如葡萄酒、啤酒;(13)调味品:指酱油、酱、食醋、味精、食盐及其他复合调味料等;(14)豆制品:指以各种豆类为原料,经发酵或未发酵制成的食品,如豆腐、豆粉、素鸡、腐(15)糕点:指以粮食、糖、食油、蛋、奶油及各种辅料为原料,经烘烤、油炸或冷加工等方式制成的食品,包括饼干、面包、蛋糕等;(16)糖果蜜饯:以果蔬或糖类的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糖果、蜜饯、果脯、凉果和果糕等食品;(17)酱腌菜:指用盐、酱、糖等腌制的发酵或非发醇类蔬菜,如酱黄瓜等;(18)保健食品:指依据《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称为保健食品的产品类别;(19)新资源食品:指依据《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称之为新资源食品的产品类别;(20)其他食品:未列入上述范围的食品或新制订评价标准的食品类别。
论文:食品营养与健康

食品营养与健康摘要: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当我们询问什么是健康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的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意思就是吃药打针预防了疾病,健康就一直伴随我们。
有专家说:未来的健康,靠药物不是最理想的出路,而饮食将对健康起绝对性作用。
这句话很有道理。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个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已”。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健康是身体最大的本钱。
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就要谨防“病从口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什么食物不可搭配食用,什么食物搭配对身体更佳。
但是也有更多的人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出肥胖等现代病。
所以,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食品、营养、健康、均衡正文:平时生活中,我们的饮食习惯经常是喜欢吃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很多不喜欢吃的不想吃的食物,我们都要不会去碰,即使它富含丰富的营养。
一、营养的含义我们常说要注意营养,可是“营养”到底是什么呢?“营”就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谋求养生,具体地说,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
所以我们的营养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取食各种食物,保持身体所需的营养。
那么,我们的身体需要哪些营养呢?我们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分别是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水,矿物质,糖类,纤维素。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也是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和各种肉类)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和豆制品),它对人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也不宜多吃,因为像家禽、奶制品这些氨基酸齐全的食物,同时也是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容易使人发胖,并引发冠心病、心脏病、中风等多种疾病,特别是本身就高胆固醇的人更不能多吃。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标准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食品营养与健康》是一门研究食品与人体营养的科学,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参加注册营养师(技师)、助理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的理论部分考试。
内容涉及职业道德、医学基础、营养学基础、人群营养基础、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食品卫生基础、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提高职业能力、创新精神、科学作风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
(二)课程基本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使其具备较高的技能与综合素质,而技能、素质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载体,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采用以网络多媒体教室和实训室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融“教、学、做”为一体。
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与产业技术进步、与企业岗位技术应用情况相一致,体现为后续课程服务、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宗旨,积极打通“教学做”的培养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特色,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内容选取坚持以《注册营养师(技师)》、《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为选择教学内容的核心,针对理论和实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按照认识论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安排。
2)理论课程适度化课程中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的内容和深度以理论在指导实践工作中能达到“必需、够用、可发展”作为总的要求,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和发展去螺旋上升式地精选内容适合深度适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效性。
食品营养与健康 教材

食品营养与健康教材食品营养与健康是现代社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因此,了解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知识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食品营养食品营养是指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这些营养素在人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物质,脂肪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参与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在选择食物时,我们应该注重食物的多样性,摄入足够的各种营养素。
同时,要注意控制摄入的总能量,避免能量过剩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二、食品健康食品健康是指食物的品质和安全性对人体的影响。
在选择食物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食物。
新鲜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无污染的食物则能够减少摄入有害物质的风险。
避免摄入过多的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往往含有较多的添加剂和防腐剂,长期摄入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注重食物的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不当可能导致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流失或被破坏,因此应该选择合适的烹饪方式来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避免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可能导致能量过剩,引发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应该合理控制饮食量,保持适量的能量摄入。
三、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实践建议合理膳食: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重食物的多样性,摄入足够的各种营养素。
同时,要控制总能量摄入,避免能量过剩。
建议每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适量运动: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能量,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3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减少压力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国开电大《营养与健康》形考任务四答案

题目1:冷藏可延缓食品的变质是由于A. 酶活性抑制B. 水分活度降低C. 湿度降低D. 氧气含量降低答案:酶活性抑制题目2:在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通常占优势的微生物是A. 细菌B. 真菌C. 酵母菌D. 寄生虫答案:细菌题目3:最容易感染海产食品的细菌是A. 沙门氏菌B. 副溶血性弧菌C. 伤寒杆菌D. 霍乱弧菌答案:副溶血性弧菌题目4:某男性,25岁,BMI为29,日常膳食应选用A. 低嘌呤膳食B. 高GI膳食C. 低蛋白膳食D. 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答案: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膳食题目5:能够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B1D. 维生素C答案:维生素C题目6:低嘌呤膳食主要适用于A. 高血压患者B. 糖尿病患者C. 高血脂患者D. 痛风患者答案:痛风患者题目7:适于痛风病人作为蛋白质来源的食物是A. 主食、瘦猪肉B. 鱼虾蟹C. 鸡蛋、牛奶D. 鸡蛋、海鱼答案:鸡蛋、牛奶题目8:鱼类具有一定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因为含有丰富的A. 钙B. 维生素DC. 维生素AD. 多不饱和脂肪酸答案:多不饱和脂肪酸题目9:糖尿病患者应该减少食用的食物是A. 大豆B. 能量C. 燕麦D. 蜂蜜答案:蜂蜜题目10:高温烹调加工食品容易产生杂环胺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中富含A. 蛋白质B. 脂肪C. 淀粉D. 水答案:蛋白质题目11:某人去市场买鱼,发现鱼鳞脱落,鳃呈褐色,并闻到有恶臭气味。
引起鱼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蛋白质B. 脂肪C. 单糖D. 膳食纤维答案:蛋白质题目12: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是A. 罐装饮料B. 农药喷洒蔬菜C. 腌菜D. 粗制棉籽油答案:腌菜题目13:高温烹调加工食品容易产生丙烯酰胺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中富含A. 蛋白质B. 脂肪C. 淀粉D. 水答案:淀粉题目14:为高血压患者制定膳食计划,不需要限制摄入量的是A. 脂肪B. 能量C. 胆固醇D. 钙答案:钙题目15:关于糖尿病的营养防治说法正确的是A.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一日三餐,不能增减B.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高Gl的食物C. 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D. 缺锌将使胰岛素合成减少答案:缺锌将使胰岛素合成减少题目16:孕妇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是A. 铁、碘、锌B. 锰、铁、碘C. 钙、铁、碘D. 铜、碘、锌答案:钙、铁、碘题目17:下列那个地区和季节的出生婴儿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A. 南方夏天B. 南方冬天C. 北方夏天D. 北方冬天答案:北方冬天题目18:孕妇补铁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胎儿免疫力B. 红细胞增加C. 肝脏的存储D. 预防贫血答案:预防贫血题目19: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 )月的婴儿的需要,所以要及时辅食添加A. 1-3B. 4?-6C. 2-4D. 3-5答案:4?-6题目20:母乳喂养最好持续到婴儿( )个月A. 4-6B. 6-10C. 10-12D. 12- 24答案:12- 24题目21:食物营养要符合平衡膳食的原则与要求A. 低热能B. 充足蛋白质C. 少量脂肪D. 多种维生素答案:低热能;充足蛋白质;少量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题目22: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弱,易引起某些元素的不足或缺乏,最明显的是A. 钙B. 铁C. 锌答案:钙;铁;锌题目23:胃液的主要作用是A. 激活胃蛋白酶B. 杀菌C. 吸收蛋白质D. 吸收钙、铁等矿质离子答案:激活胃蛋白酶;杀菌;吸收钙、铁等矿质离子题目24:豆类中含硫氨基酸较低,并含有()等抗营养物质,加工不彻底时对人体有不良生理作用A. 胰蛋白酶抑制剂B. 血细胞凝集素C. 多酚化合物D. 肠胃胀气因子答案: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细胞凝集素;多酚化合物;肠胃胀气因子题目25:抑制钙吸收元素A. 乳糖B. 维生素DC. 草酸D. 植酸答案:草酸;植酸题目26: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措施有A. 合理的膳食营养B. 经常性运动C. 良好的生活方式D. 避免服用促骨质丢失的药品答案:合理的膳食营养;经常性运动;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服用促骨质丢失的药品题目27:为预防豆浆中毒,需将豆浆在“假沸”后保持沸腾3分钟以上。
《食品营养学》课件第4章 营养与健康

第6节 营养与癌
癌,即恶性肿瘤,是机体细胞因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 所发生的无限制的,完全不受机体制约的异常增生。
患癌的原因: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在环境因素中,膳食起重 要作用。
在所有的人类癌瘤中,1/3以上与膳食有关。 膳食中含有致癌物质和抑癌物质。
第3节 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血压、冠 心病等。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 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 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致病原因: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 主因。血胆固醇水平过高,与低密度脂蛋白(LDL)成正相 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成负相关。LDL、HDL与饮食 中的胆固醇含量以及脂肪酸的质量密切相关。
饮食原则: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调整膳食蛋白、多吃 膳食纤维、保证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饮食清淡、适 量饮茶。
第3节 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 心病等。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 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 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膳食中的致癌物质 食物本身的致癌成分 ✓ 过量脂肪:雌激素和催乳素分泌增加---乳腺癌;促
进胆囊分泌胆汁酸---增加肠道内去氧胆汁酸的生成--致癌或改变肠道菌群分布---肠癌. ✓ 过量蛋白质:增重肾脏负担,损害肾功能---慢性肾 脏疾病和肾脏癌;或促进有害菌群---肠癌. ✓ 不饱和脂肪酸过多:自由基---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腹
>5.6<6.1 >5.6<6.1 ≥6.1<7.0
服糖后2小时
<6.7
<7.8
<7.8
(四)营养治疗原则
1.控制总热能 维持标准体重
根据病情、血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 动量等决定。
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给量(kcal/kg.d)
体型 卧床 轻体力劳动 中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
消瘦 20-25
糖尿病的预防
糖尿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 糖尿病定义: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 的代谢紊乱。 ⚫ 高血糖 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其生物效应降低 (胰岛素抵抗)所致。 ⚫ 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 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 ⚫ 显著高血糖的症状: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
不少于30g
4.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C、E、B1、A,钙 5.进食要定时
与药物配合,同时预防低血糖
➢ 1)建议每日至少3餐,注射胰岛素者4~ 5餐为宜,可预防低血糖发生;按1/3、 1/3、1/3 或1/5、2/5、2/5分配。
2)定时定量进餐,与药物作用、运动 时间保持一致,使血糖不会波动太大
6.禁烟酒,忌食单糖和双糖 7.合理选择食物烹饪方法 忌煎炸和熏烤食品 8.食物选择 GI
宜用食物 忌用少用食物
身抗体阳性。
•
(b) 特发性糖尿病(原因未明确)
•
这一类患者很少,无明显免疫异常特征,见于亚非某些种族。与
HLA无关联,但遗传性状强。
•(2)2型糖尿病 •包括: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 •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为主要致病机制
(二)主要临床表现
多饮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血糖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9年WHO、 IDF、 mmol/l )
糖尿病 (DM)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 静脉(血浆)
空腹
≥6.1
≥6.1
≥7.0
服糖后2小时
≥10.0
≥ 11.1 ≥11.1
(糖耐量损害 IGT)
空腹
<6.1
<6.1
<7.0
服糖后2小时
≥6.7
≥7.8
≥7.8
(空腹血糖损害 IFT)
多尿 多食
消瘦
2.全身症状
3.生化指标 血糖、
尿:尿糖、尿蛋白、尿酮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一、尿糖
•二、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
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疗效的主要指标。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
• 清晨禁食8小时,WTO推荐75克无水葡萄糖,溶于 250-300ml水中,5分钟饮完,两小时后测血糖。
(一)概述
1.发病情况 地区:世界各地都有、 逐年上升 人群:年龄 性别 职业 体型
•
(1)1型糖尿病
•
由于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
•
(a)自身免疫性(免疫介导糖尿病)
•
标志:1)胰岛细胞抗体(ICA);
•
2)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
3)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
约有85%-90%的病例在发现高血糖时,有一种或几种自
35
40
45-50
正常 15-20
30
35
40
肥胖 15
20-25
30
35
2.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占总热能55-60%左右
血糖指数=
食物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曲 线下面积
等量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 曲线下总面积
*100%
意义:指数越低的食物对血糖的升高反应越小,粗粮低于
细粮,多糖低于单糖双糖
3.丰富的膳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