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大气光化学20130923
光化学

光化学烟雾雾。
如大气中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的作用下起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化学污染物。
1944年美国洛杉矶首次发生光化学烟雾,此后东京、墨西哥城、兰州、上海及其他许多汽车多污染重的城市,都曾出现过,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的一种主要空气污染现象。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其浓度,除直接决定于汽车排气中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以外,还受太阳辐射强度、气象以及地理等条件的影响。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主要条件,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太阳的高度,即太阳辐射线与地面所成的投射角以及大气透明度等。
因此,光化学烟雾的浓度,除受太阳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影响外,还受该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季节、天气和大气污染状况等条件的影响。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循环过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
污染区大气的实测表明,一次污染物CH和一氧化氮的最大值出现在早晨交通繁忙时刻,随着NO浓度的下降,NO2浓度增大,O3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随着阳光增强和NO2、HC浓度降低而积聚起来。
它们的峰值一般要比NO峰值的出现要晚4~5小时。
二次污染物PAN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臭氧和醛类相似。
城市和城郊的光化学氧化剂浓度通常高于乡村,但2005年后发现许多乡村地区光化学氧化剂的浓度增高,有时甚至超过城市。
这是因为光化学氧化剂的生成不仅包括光化学氧化过程,而且还包括一次污染物的扩散输送过程,是两个过程的结果。
因此光化学氧化剂的污染不只是城市的问题,而且是区域性的污染问题。
短距离运输可造成臭氧的最大浓度出现在污染源的下风向,中尺度运输可使臭氧扩散到上百公里的下风向,如果同大气高压系统相结合可传输几百公里。
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此后,在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这种烟雾。
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直到1958年才发现,这一事件是由于洛杉矶市拥有的250万辆汽车排气污染造成的,这些汽车每天消耗约1600吨汽油,向大气排放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和400多吨氮氧化物。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3)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3)第三节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二、光化学反应基础1、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所引发的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
光化学反应的起始反应(初级过程)是:A + hν →A* (2-1)式中A*为A的激发态,激发态物种A*进一步发生下列各种过程。
光解(离)过程:A* → B1 + B2+…(2-2)直接反应:A* + B → C1+C2+… (2-3)辐射跃迁:A* → A + hν(荧光、磷光) (2-4)无辐射跃迁(碰撞失活):A* + M → A+M (2-5)其中(2-2)、(2-3)为光化学过程,(2-4)、(2-5)为光物理过程。
对于大气环境化学来说,光化学过程最重要的是受激分子会在激发态通过反应而产生新的物种。
初级光化学过程包括光解离过程、分子内重排等。
分子吸收光后可解离产生原子、自由基等,它们可通过次级过程进行热反应;光解产生的自由基及原子往往是大气中·OH、HO2·和RO·等的重要来源;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中的主要化学反应都与这些自由基或原子的反应有关。
次级过程是指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一步发生的反应。
例如,H2和Cl2混合物光解,发生链式反应:Cl2 + hν→2Cl·Cl· + H2→HCl + H·H· + Cl2→HCl + Cl·2Cl·→Cl22、光化学定律1)格鲁塞斯(Grotthus)与德雷伯(Drapper)提出了光化学第一定律:只有被分子吸收的光,才能有效地引起分子的化学变化。
2)爱因斯坦(Einstein)光化学第二定律:在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中,被活化的分子数(或原子数)等于吸收光的量子数,或者说分子对光的吸收是单光子过程,即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是由分子吸收光子开始的。
E=hν=hC/λE = hνN0 = N0hC/λ式中:λ为光量子的波长;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光量子;C为光速,2.9979×1010 cm/s;N0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1023/mol;代入上式得:E= 119.62 ×106/λ若λ=300 nm, E=398.7 kJ/mol ;λ=700 nm, E=170.9 kJ/mol 。
002.3大气环境化学 -大气光化学反应.自由基

RH + O• → R• + HO•
RH + HO• → R• + H2O
O• 和 HO• 与烃类发生 H 摘除反应
B、RO• 来源: CH3ONO + hv → CH3O• + NO CH3ONO2 + hv → CH3O• + NO2
甲基亚硝酸脂和甲基硝酸脂的光解,产生甲氧基
C、RO2• 来源: R• + O2 → RO2 烷基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形成过氧烷基
不适用激光化学 但适用于对流层中的光化学过程
一、光化学反应基础
1、光化学反应 :
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前提: 光辐射
能量来源
吸光物质(分子、原子、自由基)
载体
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后可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和次 级过程。
(一)光辐射特点
光子:一个电子在两个能级之间做一次跃迁所发射
激发态分子的寿命很短,≤10-8秒,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辐 射强度比较弱的情况下,在吸收第二个光子的几率很小。
光量子能量和化学键之间的对应关系:
E =h v = h c/λ 式中:E——光量子能量;
h ——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 ·s / 光量子 c ——光速,2.979×1010 cm / s 1mol分子吸收的总能量为:E=N0 h v 式中:N0 —— 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1023 。
任何反应只要能生成H·或HCO·均可与 O2 反应 生成 HO2•,就是对流层HO2·的来源。
其它醛类光解也能生成H·和HCO·,但是它们在大气中的 浓度比HCHO要低得多,故远不如HCHO重要。
亚硝酸酯和 H2O2 光解 CH3ONO + hv → CH3O• + NO CH3O• +O2 → HO2• + H2CO H2O2 + hv → 2HO• HO• + H2O2 → H2O + HO2•
大气光化学反应

实质上光化学反应是光子诱导的反应,可以在很低的湿度环境与无催化 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大气中的许多物质,在强烈的太阳辐照下,可诱导产生多种光化学过程, 这对大气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最终归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中光活性最强的一种物质,也是光化学烟 雾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与成分。
• photochemistry and free radical reactions dominate atmospheric chemistry
3
与普通化学不同,进行大气化学实验和研究的难度很大。
大气化学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待测物质的浓度极低,
导致反应产物的检测和分析都非常困难。 其次,在实验室中进行高层大气化学模拟试验也会遇到许多意想
5
1米=106微米=109毫微米=109纳米=1010埃
红外光
• 红外线(Infrared ray, IR)也叫红外光,其波长范围为 0.75~1000μm,是介于红光和微波(一般指分米波、厘米 波、毫米波段的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辐射。 • 按波长的差别,大致可分为三个波段:0.77~3.0μm为近红 外区,3.0~30.0μm为中红外区,30.0~1000μm为远红外区。 • 红外线不能引起视觉,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在通过云雾等充 满悬浮粒子的物质时,不易被散射,还有显著的热效应,容 易被物体吸收,转化为它的内能,使物体变热。11公式:E = hν=h
其中,c为光速 2.9979×108 m/s
c
(30万km/s)。
如果一个分子吸收一个光量子能量,则1mol分子吸收的总能量为:
E= hν·N0 =h · N0
c
= 1.1962×105/λ
第二章气相大气化学

3
氮氧化物气相反应
CH3O2• + NO → CH3O• + NO2 CH3COO2• + NO → CH3O• + CO + NO2 RO2• + NO → RO• + NO2 NO2与OH•和O3等反应: OH• + NO2 → HNO3 O3 + NO2 → NO3 + O2
4
氮氧化物气相反应
14
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NO 来源
χ
人为来源---燃料燃烧 人为来源---燃料燃烧 --流动燃烧源,如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贡献约占2/3,其他固定燃烧 源的贡献约占1/3,主要包括钢铁厂和发电厂等工业源。
---N2--高温(2100℃)---被氧化成NOχ。 天然源---闪电、土壤排放和大气中其他含N化合物的转化。
8
有机物气相反应
烷烃( 烯烃、 芳烃类化合物与OH OH• 烷烃(卤代烃)、烯烃、醛、芳烃类化合物与OH•反应 烃)、烯烃
(1)OH•与烯烃反应 (2)OH•与烷烃反应 (3)OH•与醛类反应 (4)OH•与卤代烃反应 若卤代烃中有氢原子,则将发生下面的反应: XH + OH• → X• + H2O 当大气中的OH•足够多时,即可减少卤代烃对平流层臭氧的破坏, 若用含H的氟代烃 的氟代烃也可减少对臭氧层的影响。 的氟代烃 (5)OH•与芳烃的反应
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
(1)引起光化学反应的紫外线。 (2)烃类特别是烯烃的存在能引起光化学烟雾。 (3)NOχ参加,导致形成烟雾起始的光化学反应。
20
--形成机理 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
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相互作用过程
1、污染空气中NO2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 2、碳氢化合物,OH • 、O •等和O3氧化,导致醛、酮、醇、酸等产 物以 及重要的中间产物——RO2•、HO2•、RCO•等自由基生成。 3、过氧自由基引起NO向NO2转化,导致O3和PAN等生成。
大气光化学

大气光化学大气光化学是一门研究大气中各种化学反应以及其受光谱学影响的学科,其目的是探讨大气中的化学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它是一种强烈相互作用的多学科活动,囊括了气象学、化学、航空、环境等学科,它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气候变化的机制,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调节全球气候系统。
大气光化学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关注的重点是对温室气体的敏感度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不仅仅研究了温室气体,而且也发现了大气光化学反应及其非热力学原理。
大气光化学主要研究三种类型的反应,即光分解、光致衍生及光助降解,其中光分解是以二次氧化碳为能源的光化学气溶胶过程,可形成温室气体,如氮氧化物、六氟烷类物质和挥发性有机物。
大气光化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探讨大气中的有机物特性如何受到光的影响。
由于有机物在大气中的分布程度不断变化,因此研究有机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方式,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有机物中的有机物是主要的降解物质,在大气中的变化可与其他有机物、活性氧气体等反应产生气态污染物,如有机氮,氢氧化物等等。
因此,研究有机物在大气中的分布、吸收以及转化过程,也是大气光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大气光化学不仅与大气环境相关,而且其影响还可以反映到地球的表层环境中。
大气中的气溶胶、空气污染物、温室气体等物质和环境物质可能随着地球表面的变化而变化,这些环境变化也可能影响到大气中的光谱特性、大气污染特性等,从而影响地表的温度、光合作用和大气污染物的沉降等,因此大气光化学的研究也可用于研究环境变化。
大气光化学是一门复杂而广阔的学科,它涉及到大气环境、温室气体、大气污染、地球环境、环境污染和全球变化等多个领域,它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大气中的物质的变化,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调节全球气候系统。
当前,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大气光化学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大气光化学的研究内容复杂多样,相关研究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大气光化学

大气光化学由于大气层的影响,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太阳紫外线的强度。
但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仍然会发生电离、激发和反应,这些过程称为“大气光化学”。
大气中的光化学作用过程,实际上都是太阳紫外线作用的结果,这些光化学作用对地球的气候、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
紫外线在光化学中起主导作用。
大气受到太阳紫外线辐射后,会使其中某些分子和原子的化学键遭到破坏,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反应。
我们知道,只有在臭氧层被破坏以后,才有机会见到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尤其对人类眼睛的损伤更为严重。
紫外线也可以作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常认为,当臭氧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强烈的紫外线就可能形成大气光化学烟雾。
它的组成一般由数百种不同的烃类、卤代烃、醇类、醛类等有机物质组成。
臭氧浓度增加,则大气中这些物质的含量亦增高。
大气光化学烟雾对人类的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有着巨大的危害。
例如,紫外线可使橡胶制品老化;使玻璃制品表面涂层粉化、褪色或龟裂;引起人体皮肤癌和某些病症的恶化;使水果、蔬菜的叶绿素褪色,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此外,它还能引起天空呈现黑色。
由于紫外线可穿透云层到达地面,所以一次大气光化学烟雾可影响几个月甚至几年。
虽然大气光化学污染的程度难以确定,但根据它对生物、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看,它必定是越来越重要了。
例如我国已将臭氧层保护列为全球环境与发展的重点之一。
另外,我们还要尽力做好城市“阳光工程”。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是空气光化学污染造成的一种最有效的证据。
空气光化学污染会对人体的眼睛造成很大伤害,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自己,尤其是经常在室外活动的同学。
眼睛本身并没有毛病,但由于光化学污染,使得眼睛受到刺激,这样就容易诱发各种眼病。
因此,平时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经常用电脑、写作业时间较长的同学更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A、 C的食物。
此外,空气光化学污染的重灾区是北极圈内的水域。
在北极,经常刮风,大量的污染物堆积在空气中,一旦冷空气到来,便会产生光化学反应,并将污染物带回海洋。
第六节 大气光化学反应

2)污染大气中重要的光化学反应---NO2的光解 二氧化氮是城市大气中最重要的光吸收 分子。在低层大气中,它可吸收可见和 紫外光。 λ(NO2)≤420nm的光,发生光解: NO2+hν(λ≤420 nm)→NO+O O + O2 → O3
2)污染大气中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O3的光解 O3光解后产生的原子氧和分子氧,是否都为激发 态取决于激发能。 O3 + hν(λ≤320 nm) →O2 (1△g) + O (1D) O3 + hν(λ≥320 nm) →O2 (1△g或1Σg+) + O(3P) 反应成了自旋禁戒跃迁。 O3 + hν(λ=440~850 nm) →O2(x3Σg-) + O (3P) O2 (x3Σg-)和O(3P)都是基态。 由O3产生的O(1D)一般有两个去除途径,即与水 蒸气反应生成OH,或被空气去活。
2)污染大气中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SO2的光解
SO2分解成SO和O的离解能为565 kJ/mol,这相当于波 长为218 nm光子的能量,所以在低层大气中SO2不光 解; 但SO2在240~330 nm区域有强吸收: SO2 + hν→SO2 (1A2,1B1) SO2 (1A2,1B1)是两种单重激发态。 而在340~400 nm处有一弱吸收: SO2 + hν →SO2 (3B1) SO2(3B1)为三重态。 因此,对流层中SO2的转化去除不是靠光解反应。然 而,所形成激发态分子的化学反应活性有所提高。
2HNO3 (HONO2)+hν →NO2 +OH RONO2 +hν →NO2 +RO ● 亚硝酸和烷基亚硝酸酯 HNO2 (HONO) + hν →NO + OH RONO + hν →NO + R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 CO的来源 -CH4的氧化(被OH)最重要来源! -燃烧 -工业生产过程 工业生产过程 -其它碳氢化合物
约2/3 来自人为源 来自人为
• CO的汇 -与OH自由基反应(主要) -土壤吸收 土壤吸收 -扩散到平流层
9
清洁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 清洁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 (III)
OH + CO H + CO2 OH + CH4 CH3 + H2O ~70% ~30%
• • • • •
• •
H + O2 + M HO2+ M CH3 + O2 + M CH3O2+ M HO2 + NO NO2 + OH CH3O2 + NO CH3O + NO2 CH3O+ O2 + M HCHO + HO2+ M
NO2
16
H摘取反应
CH3 + OH
O2
CH2 + H2O
CH2O CH2OO
NO
NO2
CHO
O2
+ HO2
NO
CH2ONO2
17
II 与O3的反应(Criegee双自由基历程) II.
烷烃一般不与O3反应
H2C
CH2 + O3
* O O H H C C H H
O
HCHO + CH2OO*
Criegee双自由基
MPAN has only Isoprene Isoprene, a Biogenic Precursor
30
PAN的生成与输送
31
光化学烟雾箱实验
• 室内烟雾箱(黑光灯、氙灯) 室外烟雾箱(自然光源) • 箱壁材料 箱壁材料:不锈钢、合金铝、石英、硬质玻璃 不锈钢 合金铝 石英 硬质玻璃 、塑料薄膜等 • 反应气体:NO和丙烯 •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 O3测定仪; 测定仪 GC-FID GC FID;NOx测定仪
j = Id
1
j: 速率常数 ( (s-1 ) I:辐射通量 (光子数 cm-2 s-1 nm-1 ) :吸收截面积 ( cm2 分子-1 ) :量子产率 量 产率 (分子数 分 数/光子数 数)
3
2
(4) XY* XY + h’ (5) XY* + M XY + M
NO CH3CH3 OH CH3CH2 O2 CH3CH2OO NO2 CH3CH2O
过氧乙酰硝酸酯
O2
CH3C-O-O-NO2 O
NO2
CH3-C-O-O O
O2
CH3C=O
hr
CH3CH=O
12
烯烃分子中含有双键,当 烯烃分子中含有双键 当OH自由基与烯烃反 应时,既可以与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 生H摘取反应。 摘取反应
Life due to reaction with NO3 >120 年 >12 年 >2.5 年 >2.5 年 260 天 225 天 4.9 天 50 分钟 5 分钟 2.5 25年 O3 >4500 年 >4500 年 >4500 年 >4500 年 >4500 年 9.7 天 1.5 天 1.2 天 1.0 天 58年 5.8
Life due to reaction with NO3 77 天 17 天 >77 天 >51 51 天 >6 年 1.9 年 200 天 O3 >4.5 年 >4.5 年 >4.5 年 >4.5 年 >4.5 年 >4.5 年 >4.5 年 >4.5 年
22
h 4小时 15 天
2 小时
3.3 光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和环境影响 机制 境
32
能进行大气 光化学模拟 实验的室内 烟雾箱
V=1.2 m3 160盏黑光灯
33
当NMHC与NOx共存时, 在紫外线作用下会出现: 在紫外线作用下会出现 1. NO转化为NO2; 2 NMHC化合物被氧化 2. 消耗; 3 O3及其他氧化剂如 3. PAN、HCHO、HNO3等 二次污染物的生成
以上三个反应在太阳光的驱动下进行,若不考虑大 以上三个反应在太阳光的驱动下进行 若不考虑大 气中其它物种的参与,则它们构成一个无效循环, 浓度保持不变。
6
采用稳态近似法处理,
d[O3]/dt = j1[NO2] - k3[NO][O3] = 0
可得:
[O3] = j1[NO2]/k3[NO]
因此,若NO2有反应(3) 以外的来源,则通过光解 导致O3的浓度净增加;而若NO有反应(1) 以外的来 (3) )消耗的O3量增加。 源,则通过反应( 另一方面,若大气中有另外的反应能消耗NO,则[O3] 被消耗的速度会减小,而上述被消耗的NO若是转化 成NO2,则[O3]会大大增加。
15
芳香烃
加成反应和H摘取反应 在对流层的大气温度条件下,加成反应占优势,且主要 是邻位反应。加成反应的产物可与NO2或O2继续发生反应。
CH3 CH3 + HO CH3 OH H
NO2
NO2 CH3 OH + HO2
O2
芳烃自由基
CH3
OH H OO
NO
CH3 O
OH H
O2
OHC CH CH CHO + CH2C(O)CHO OHC-CH=CH-CHO
乙烯与OH自由基的反应式
C3 的烯烃,分解反应占优势,与O2的反应可以忽略。
14
H摘取反应
烯烃的H摘取反应主要发生在链较长,并存在有烯丙基的H时。
H R-C-CH=CH2 H
以1 1-丁烯为例,反应如下。 CH3-CH2-CH =CH2 + OH CH3CHCH=CH2 + H2O 这是因为该C-H键能较低,约为334.7 kJ/mol,故有可能与加 成反应竞争。一般大气中还是以加成反应为主。
R1R2COO
不对称烯烃? 生成取代基少的羰基化合物和大的双自由基
18
Criegee双自由基在大气中可以继续发生下列反应
M CH2OO CH2OO* (HCOH)* 分子内 分子内
重排 重排
约35-40% 35 40%
O
a b c d M
CO + H2O CO2 + H2 CO2 + 2H HCOH
7
清洁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 清洁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 (II)
1 ) O3 + h ( λ < 3 320 0 nm) O2 + O(1D) 2)O(1D) + H2O 2 OH O(1D) + M O (3P) + M 反应 的竞争使反应2产率受到抑制 OH的大气浓度:2.5×105~1×107个/cm3 在清洁大气中氧化低价含碳化合物: OH + CO H + CO2 ~70% OH + CH4 CH3 + H2O ~30% 30%
C C + OH OH C C
加成反应
CH3CH CH2 + OH
CH3CH CH2OH CH3CH CH2 OH
65% 35%
13
O OH CH2=CH2 OH H-C-CH2 H O2 OH O H C H C H H
NO
OH O H2C CH2
NO2
a O2 b
HCHO + CH2OH O2 OH H O C C + HO2 H H HCHO + HO2
日本神奈川县光化学烟雾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
25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
基本光化学循环: NO2 + hv O + NO O + O2 + M O 3 + M O3 + NO NO2 + O2 自由基生成: O3 + hv O(1D) O(1D) + H2O 2 OH
26
自பைடு நூலகம்基传递:
27
链终止反应—— OH + NO2 HNO3 RC(O)O2 + NO2 RC(O)O2NO2 RC(O)O2NO2 RC(O)O2 + NO2 ( 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
28
PAN Formation
29
PAN has many HC precursors
PPN and PiBN have only Anthropogenic Precursors
XY*按(4)或(5)途径: 0 XY*按(2)或(3)途径: 1 XY 若>>1,则为链反应机制。 则为链反应机制
4
例 NO2 + h (λ <420 例: 420 nm) NO + O λ < 380 nm ~1; 反应速率=j1[NO2] j1 = 5.6×10-3S-1 ~0 t1/2 = 120 s (强烈光照) (夜间) 光解反应十分迅速 λ > 440 nm ~0
20
Calculated tropospheric lifetimes of selected VOCs due to photolysis and reaction with OH and NO3 radical and ozone
VOCs OH Methane Ethane Propane n-Butane n-Octane Ethene Propene Isoprene -pinene acetylene t l ~12 年 60 天 13 天 6.1 天 1.8 天 1.8 天 7.0 小时 1.8 小时 3.4 小时 19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