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
晚唐诗十首经典

晚唐诗十首经典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登高》是晚唐诗歌经典之作,运用了苍凉的清景、舒缓的节奏和质朴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一种无限的怀想与神游。
通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描绘,表现出诗人独自登高,见证不同的天象,感叹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接着,诗人以落木的形象刻画出秋天的季节特点,展现出独具美感的景色,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苦涩。
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来描述年岁的在逝,并借此慨叹苍天不仁,人间苦难。
整首诗表达出的是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崇敬。
2.《赤壁》陆游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矢石亲前卫。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秋波,顿起千行万涛声。
陆游的《赤壁》被誉为晚唐诗歌中的典范之作,以三百年前的赤壁之战为素材,抒发了充满英雄气概和抱负的情感。
在描绘战争场面时,“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矢石亲前卫”,表现出战士们坚毅顽强的斗志,不怕艰难险阻,搏斗到底的英勇形象。
在诗的后半部自对月泉的描绘中,陆游通过“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描述,表现出对风景的深刻感受和美的理解。
整首诗激昂慷慨,意境清新,为后人所传颂。
3.《鹿柴》王之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为晚唐诗歌中的代表作品,《鹿柴》由诗人王之涣创作。
通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表现出孤独的情感,以及对山林的沉思。
随后,通过“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来形象地描绘出光与影的感觉,将诗人在山林中的思考和自然界所呈现的景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了晚唐诗歌的婉约之美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4.《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十首经典唐诗别具一格自风流

杜牧的十首经典唐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遣怀》
【唐】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赠别二首》
【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代诗人简介

杜甫
白居易
王勃
杜牧
人物简介 李白 杜甫(公元712 ~ 770年),汉族,河南巩 县(今巩义市)人,原籍湖 北襄阳 。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 部等,盛唐大诗人,现实 主义诗人,代表作“三 吏” :《新安吏》、 《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 他忧国忧 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 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
白居易
王勃
杜牧
名句欣赏 李白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6.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兵车行》
中唐
晚唐
Your site here
李商隐、杜牧、温庭筠、 陈陶等
LOGO
人物简介 李白 李白(公元701 ~ 762 年),汉族,出生于蜀郡 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 油市青莲乡),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 人,有“诗仙”之称,是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 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 《蜀道难》、《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梁甫吟》、 《静夜思》等诗篇,开创 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有《李太 白集》传世。杜甫源自白居易王勃杜牧
名句欣赏 李白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 《忆江南》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 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5.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 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著名诗人李商隐简介

著名诗人李商隐简介李商隐(公元813—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豀)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邠国公杜悰的表兄弟。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辖沁阳市、博爱县),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
25岁进士及第。
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
王爱其才,招为婿。
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
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忧郁而死。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
有《李义山诗集》。
【出身家世】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
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
[2]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
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
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治今陕西富平西北)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今属河南)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今属河南)县令。
按年代盘点唐代诗人

按年代盘点唐代诗人
唐朝大致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下面我们就按照这四个时期来盘点一下唐朝的著名诗人。
初唐时期(618-712):
1、骆宾王(约619-约687):唐代文学家,曾撰写《讨武氏檄文》,有《骆临海集》传世。
2、王勃(650-676):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
盛唐时期(713-779):
1、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传世。
2、李白(701-762):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飘逸豪放,充满个性,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中唐时期(780-835):
1、杜甫(712-770):唐代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有《杜工部集》传世。
2、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晚唐时期(836-907):
1、温庭筠(812-870):唐代诗人,词人,被誉为“花间派”鼻祖,其诗词多写离愁别绪,意境深远,有《金奁集》传世。
2、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其诗风格独特,意象朦胧,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李商隐诗歌及其赏析

李商隐【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
如果说李贺的诗偏于想象,则李商隐的诗重于象征。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不多见;而《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北齐》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斥责晚唐诸帝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
晚唐诗人知识点总结

晚唐诗人知识点总结晚唐诗人是指唐代末期,即公元晚期九世纪至唐朝灭亡前的文学家和诗人。
在晚唐时期,文学艺术迎来了繁荣的时期,诗歌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晚唐诗人以其超凡的才华和卓越的创作成就,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晚唐诗人众多,每位诗人都有其独特的风采和特色,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如今也被后人奉为经典,成为了后世诗坛的楷模。
本文将通过介绍晚唐诗人的生平及其作品等方面,对晚唐诗人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
一、晚唐诗人的时代背景晚唐是唐代末期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政治方面,唐朝的统治者已经开始衰弱,国力渐衰,内部朝纲松弛,国土日渐萧条,全国形势动荡不安。
在经济方面,由于战乱不断,许多地区的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
在文化方面,受到了历史变革的影响,晚唐文化迎来了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大放异彩,诗歌成为了当时文学的主流形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晚唐诗人们的创作更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压力和动荡的影响,他们的诗作中多是对时局的关切与思考。
二、晚唐诗人的代表人物1. 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杜甫的诗作以辽阔的境界、深刻的思想和雄浑的气势闻名于世。
他的诗歌作品表现了他对社会动乱的深刻关注和思考,对民生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呼吁。
杜甫的代表作品包括《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和对社会的关怀。
他的诗作在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2.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以婉约清新、优美畅达著称,被誉为“笑笑生尘网,悠悠宇宙情”,是中国古代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长恨歌》等,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同情。
晚唐古诗及诗人

晚唐古诗及诗人
1、《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自遣》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5、《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溪居》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7、《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讽刺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这一内容往往采取咏史形 式以借古讽今。《过华清官三绝句》是这方面的代表 作。如其中第一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干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人紧紧抓住“荔枝来”这——具体而又典型事件来 概括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在描写上,写红尘,写妃 子笑,十分形象地写出了贵妃恃宠致乱,不加任何议 论而褒贬自明。在语言上,朴素自然,不事雕琢,不 使典用事。又如《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感叹兴亡之作。通过赤壁战场遗迹的描绘, 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感慨,结束二句,对周瑜的 嘲讽,即阮籍所慨叹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 意。该诗言短意长,含蕴无尽。
李商隐诗刻意求深,用典过多,且喜用 生僻典故,造成诗意晦涩,则是明显缺 点;诗情多缠绵靡弱,语言多绮丽华艳, 少质朴清新,也给后来诗歌以不好影响。 晚唐诗坛,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号“小 李杜”。
温庭筠 温庭筠的诗,风格近似李商隐,当时亦 以温李并称。温诗的思想艺术水平不及 李,诗风绮艳,但是也有些著名的诗篇。 《商山早行 》 唐末诗坛,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人继承新乐府运动的现实主义传统,反 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显示了锐 利的批判锋芒。 皮日休诗多刺讥时政之作,《正乐府》 10篇。
3、写景抒情。这些作品大都是七言绝句,有的通过写 景怀古以寄慨。如《泊秦淮》,以古刺今,表现了诗 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的讽刺。 又如《江南春》,透露出历史回顾中的伤今之叹,含 蓄而委婉。有的是描摹自然之美,以抒发俊爽之情。 如《山行》,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为 之陶醉的风情。 此外,杜牧还有一些诗带有浓重的感伤情绪,如《遣 怀》;也有一些写狎妓生活的诗,如《赠别》、《叹 花》等,思想意义不高,然而在艺术上颇具成就。 (三)杜牧诗歌语言凝炼含蓄,抒情性很强。往往以 叙事、议论、抒情相交融,以软语抒豪情,形成一种 气势豪宕而又情韵缠绵的风格。他的咏史短诗长于议 论,含蓄深切,尽得风人之旨。他的写景短诗敏于观 察,含蓄、清新,情景交融。
3、爱情诗。一般都以“无题”为题,也有截 取诗中开头二字为题的。其中最突出的是写爱 情痛苦的诗篇,如《无题二首》其一,“昨夜 星辰昨夜风”一诗,通过昨夜相见的幸福和今 晚间隔的苦思,抒写自己对恋人的热切怀想。 有美好的追忆,有痛苦的思恋,有想象中对生 活的热烈欢快,也有现实中自己处境的寂寞无 聊。苦闷而又欣喜,极其委婉深曲地写出了热 恋中人的复杂心理,表达了真挚缠绵的爱情。 又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通过描写 难得的相见与难忍的离别、忠于爱情的表白与 誓言、恳切真挚的祝愿与希望,表达了恋人之 间缠绵执着的深情诗人还有一些描写夫妻情爱 的诗歌,著名的如《夜雨寄北》。
二、李商隐 (一)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 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二十五岁 中进上。二十六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属李 德裕党)幕,任书记,并做了他的女婿。因当 时朝中牛李党争激烈,李商隐虽无意于朋党, 但终被卷入党争之中,受牛党中人排挤。从此, 李商隐就屈沉下僚,抑郁不得志,四十五岁卒。 有《李义山集》。 (二)李商隐有做一番事业的抱负,但因仕途 坎坷而不得施展。他早年失恋,中年丧妻,一 生中又屡屡因情爱而痛苦。由于唐朝日益衰颓 的国势,加上身世潦倒,其作品往往染上一层 浓重的感伤情调。他的诗歌,今存约六百首, 可分为三大类:
1、政治诗。李商隐一生写了很多政治诗,约 占存诗的六分之一。有的诗直接表达诗人的政 治见解,如《有感》和《重有感》,猛烈抨击 宦官专政以及他们的残暴行为,表达了早日诛 杀宦官的殷切期望。又如《行次西郊作一百 韵》,追溯历史,反映现实,揭露时弊,同情 民生疾苦,表达了自己的理想。 有的政治诗是以咏史形式出现的,集中地批判 了统治者的荒淫、愚昧、无能。如《隋宫》, 借隋炀帝亡国的教训,为唐帝王敲起警钟。 《贾生》,借汉文帝故事讽谕当朝统治者不能 真正重用人材。《瑶池》,借周穆王故事讽刺 唐代帝王的访道求仙。
聂夷中存诗37首,内容多伤俗闵时,反 映农民在官府搜刮、高利贷盘剥下生计 断绝的沉痛呼声。最传诵的是《咏田 家》。
晚唐诗歌Βιβλιοθήκη 一、杜牧 (一)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曾在江西、淮南诸 镇任幕僚,后又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终中书舍人。 作品有《樊川文集》。 (二)杜牧诗歌的内容 1、抒写自己的壮志与理想,表现出爱国忧民的思想感 情。杜牧具有经邦济世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 的古诗多反映这方面的内容。如《感怀诗》、《郡斋 独酌》,概括了安史叛乱以来的史实,对藩镇割据, 外族入侵,生民憔悴等现象表现了深沉的慨叹,同时 也表达了自己的报国壮志,忧愤之情溢于言表。七律 《河湟》表现了诗人对沦陷区人民盼望收复的深切同 情。七律《早雁》,表现出诗人对边地人民的关怀。
(三)李商隐的诗形成了深情绵邈、绮 丽精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情致缠绵, 刻画入微,最突出的是抒写爱情的无题 诗。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 点通”,把相爱双方爱情间隔的苦闷和 心灵相通的欣喜这种复杂的心理矛盾, 刻划得十分细腻真切。又如“春蚕到死 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情人之 间生死不渝的真挚情爱表现得缠绵悱恻, 哀惋动人。诗人往往用神话、典故,以 及比兴、象征等手法,构成丰富多彩的 艺术形象,意蕴含蓄,耐人咀嚼。
2、感怀诗。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抒发自己 壮志难申的忧闷的,如《安定城楼》,以贾谊 王粲的怀才不遇自比,抒发忧伤国事的心情, 欲回天地的怀抱,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也对 嫉贤妒能之辈予以辛辣的嘲讽。另一类是感叹 个人沦落的,如《登乐游原》,寄寓了诗人沉 沦迟暮之感,也透露出对国势衰微的悲哀。又 如《锦瑟》,以锦瑟起兴,思忆华年,以庄生 梦蝶,望帝杜鹃的典故喻己年华已逝,生如梦 幻;又以沦海遗珠,蓝田蕴玉喻已怀才不遇, 有志难酬;因而怀念哀伤,怅惘无已。其它如 《初食笋呈座中》,以嫩笋为象征,抒发了对 社会的愤慨和自己前途的忧虑;《回中牡丹为 雨所败二首》,以为雨所败的牡丹象征自己, 表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