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花犯》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花犯·苔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花犯·苔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花犯·苔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花犯·苔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花犯·苔梅宋代:王沂孙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

断魂十里。

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

故山岁晚谁堪寄。

琅玕聊自倚。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

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译文: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

断魂十里。

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

故山岁晚谁堪寄。

琅玕聊自倚。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苔梅苍古却如美人,苍苔细长如发,梅花白似女子的面颊,身姿雅淡高洁,生长在水边,临水照影,顾盼生姿。

幽香浓郁,十里之外,都让人断魂。

可叹它身上长的绀绿的苔须瓢飘荡荡,难以系住我对离去的友人的思念我的悲伤。

在家乡的山中,还能给谁寄去一枝梅花。

独自倚着如玉的青竹,徒然地想起往昔在大雪之夜,我披着蓑衣,乘着一叶孤舟于风雪中赏雪。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

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梅花如今也是三两朵的'残蕊罢了,稀稀落落的点缀在草木萦茸之间,梅花点点如珠飘落,似有摇落之恨。

梅花隐于深山,洁雅闲静,苔丝如衣,却因庇护寒夜开放的梅花而憔悴。

可惜梅花只在梦中,残月挂在空中,天色将明,梅花在寒风里盛开,我乍然惊醒,想要唤取梦中的梅花,只是梅魂归去,梦醒后仅留下梅花的余香。

注释:古婵娟,苍鬟(huán)素靥(yè),盈盈瞰(kàn)流水。

断魂十里。

叹绀(gàn)缕飘零,难系离思。

故山岁晚谁堪寄。

琅(láng)玕(gān)聊自倚。

谩(mán)记我、绿蓑(suō)冲雪,孤舟寒浪里。

花犯:周邦彦自度曲。

又名《绣鸾凤花犯》。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双调,一百零二字。

古诗花犯·水仙花翻译赏析

古诗花犯·水仙花翻译赏析

古诗花犯·水仙花翻译赏析《花犯·水仙花》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周密,其古诗全文如下: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

香云随步起。

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静,沉烟熏翠袂。

幽梦,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前言】《花犯·水仙花》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是一首咏物词。

词人借咏水仙花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操,上片融神话传说写水仙不同凡艳的清姿与高洁的人品,下片抒写对水仙的悼惜之情及赞美水仙耐寒的品性,寄寓着词人自己的主体人格。

【注释】⑴花犯:词牌名。

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⑵楚江,楚地之江河,此处应指湘江。

⑶湄: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⑷湘娥:湘水女神湘妃,舜二妃娥皇、女英。

相传二妃没于湘水,遂为湘水之神。

此处喻水仙花。

⑸乍见:忽然看见;猛一见。

⑹芳思:美好的情思。

⑺凌波:本指起伏的波浪,多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

⑻谩:徒,空。

⑼汉宫仙掌:汉武帝刘彻曾在建章宫前造神明台,上铸铜柱、铜仙人,手托承露盘以储甘露。

⑽亭亭:直立的样子;独立的样子。

⑾冰弦:指筝。

《长生殿·舞盘》;“冰弦玉柱声嘹亮,鸾笙众管音飘荡。

”此处喻水仙。

⑿骚人:指屈原,其有《离骚》赞兰芷芬芳。

后亦泛指诗人,文人。

⒀芷:草本植物,开白花,有香气。

⒁国香:指极香的花,一般指兰、梅等。

亦用于赞扬人的品德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

此指水仙。

⒂岁寒:指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

因这三种OrG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⒃沉烟:指点燃的沉香。

⒄翠袂:喻水仙叶。

⒅幽梦:隐约的梦境。

⒆涓涓:细水缓流的样子。

【翻译】那清秀的水仙花高洁无比,仿佛是楚江江畔满含幽怨的湘妃,她默默无言洒下清泪点点,透出春意清新淡然。

最新-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之宋词名作精选 周邦彦《花犯》粉墙低素材 精品

最新-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之宋词名作精选 周邦彦《花犯》粉墙低素材 精品

《花犯·梅花》周邦彦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注释]1.花犯:词牌名,为周邦彦首创。

双调118字。

2.铅会:古代妇女用的黛粉等化妆品。

3.冰盘同燕喜:冰盘,指如水一般洁净的白瓷盘。

燕喜,节日的宴会。

4.香篝:即熏香之笼。

5.黄昏斜照水:用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

[评析]本词借咏梅以抒发自己宦游无定,到处漂泊的寂寞感伤之情。

上片由眼前之梅联想追忆到去年之梅,下片由今年之梅联想到未来的梅子。

在赏梅中融进自己游踪不定之憾。

上片前六句写眼前“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之梅花。

“粉墙低”写梅花所在之院落,“照眼”写梅花的晶莹可爱。

“净洗铅华”则写出梅花的本色天香之质。

后五句回忆去年独自雪中赏梅的情景。

“香篝熏素被”描写雪中之梅的形与味,极其精彩。

下片五句又回到眼前,写赏梅匆匆,而梅已飘坠,最后四句跳到未来。

想象江上以梅荐酒及梦中寻梅的情景。

全篇处处写梅,而又结合自己的行踪,写出飘泊不定的生活。

结构圆美流宕,浑化无迹。

这首词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去写梅花,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情怀,而且以梅花自喻,委婉曲折。

整个词句不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作者自己,前后呼应,一下串插,迂回反复,井然有序。

二十五首《花犯》词作,值得品读!

二十五首《花犯》词作,值得品读!

二十五首《花犯》词作,值得品读!花犯,词牌名,又名“绣鸾凤花犯”。

以周邦彦《花犯·梅花》为正体,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

另有双调一百二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等变体。

花犯·梅花【宋代】周邦彦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

冰盘同宴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宋代】吴文英翦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

小窗春到。

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

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

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

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

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

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

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宋代】吴文英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

翠翘欹鬓。

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

睡浓更苦凄风紧。

惊回心未稳。

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

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

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花犯·苔梅【宋代】王沂孙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

断魂十里。

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

故山岁晚谁堪寄。

琅玕聊自倚。

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

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花犯·海山昏【宋代】刘辰翁海山昏,寒云欲下,低低压吹帽。

平沙浩浩。

想关塞无烟,时动衰草。

苏郎卧处愁难扫。

江南春不到。

但怅望、雪花夜白,人间憔悴好。

谁知广寒梦无憀,丁宁白玉炼,不关怀抱。

看清浅、桑田外,尘生热恼。

古诗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翻译赏析

古诗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翻译赏析

古诗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翻译赏析《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剪横枝,清溪分影,翛然镜空晓。

小窗春到。

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

古苔泪锁霜千点,苍华人共老。

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

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

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

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

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

【前言】《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以咏古梅枝为重点,描述了梅枝伴词人守岁达旦的情景,抒发了词人在除夕之夜所领略到的孤寂、衰老的感觉。

词的上片写友人寄梅的情景,下片写作者接到梅枝后的心理活动。

全词写梅,却又将梅比人,托梅寄情,写得跌宕起伏,情意无限。

【注释】⑴花犯:词牌名,为周邦彦自度曲。

双调一百零二字。

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

⑵黄复庵: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⑶横枝:指梅的枝条。

⑷翛然: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⑸孀娥:即嫦娥。

因她弃夫后羿奔月,故称之孀娥。

孀,一本作“霜”。

⑹古苔:有苔藓寄生在梅树根枝之上,称苔梅。

古传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之苔梅,苔厚花极香;绍兴之苔梅,其苔如绿丝,长尺余。

千点:一本作“痕饱”。

⑺苍华:花白。

⑻驿路:有驿站的大道。

⑼飞香:喻指梅。

冻:一本作“冷”,一本作“暗”。

⑽琼娘:许飞琼,传说中的仙女。

《汉武帝内传》:王母“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

”⑾纤缟:白色的衣裙。

缟(ǎ),白色。

⑿绀壶:指插梅枝的天青色水壶。

绀(àn),深青带红的颜色。

⒀玉龙:笛子。

杳:悠远。

【翻译】将梅花从树上剪下来后,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两截,但映在平静似镜的溪水中的梅影却显得更加空疏、自在。

将梅花放置在窗台上,梅花的清香给居所带来了春的气息,独守广寒的嫦娥也将月光洒照在梅枝上陪伴。

眼前的梅枝已有多年,枝上长着泪痕似的斑斑白霜般的苔藓,它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互相映衬。

周邦彦《花犯》宋词注释翻译及赏析

周邦彦《花犯》宋词注释翻译及赏析

周邦彦《花犯》宋词注释翻译及赏析花犯周邦彦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②。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③。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翠丸荐酒④,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注释]①花犯:周邦彦创调。

②“冰盘”句:指赏梅饮酒。

③香篝:熏笼。

此句喻雪覆盖梅树,像白被放在熏笼上一样。

④翠丸:梅子。

【译文】低低的粉墙上,梅花在枝头风采照人,同往年一样。

花面上的露水痕迹还在,透明晶莹,如同一位洗净铅华的美人,天生丽质美丽天然。

去年梅花开放时,我也是一个人独自观赏。

我也曾经在酒宴之上,愉快地把玉盘中的青梅品尝。

更令人叹息的是,雪中那高高的梅花树上,如同盖上一层雪白的棉被,被里仿佛是一位美人,体内透出一缕怡人的馨香。

今年赏花太匆忙,如同心中有太多的忧伤。

我看梅花开得憔悴,我也是这样,依依惜别,满腹愁肠。

我对着梅花怅望叹息,眼看着一片片花瓣,四处飘落。

不久就到了青梅再来下酒的时候,那时我又出发了,在浩如烟海的江面上与风浪为伍。

我只愿意自己化作一枝梅花,每日当夕阳西下时,静静的安然立在水边。

【译文二】低矮的白粉墙上,一树梅花炫人眼目,仍然是旧时的神韵风味。

花瓣上轻轻缀着露珠,就像美人洗净了脂粉,无比的清新美丽。

去年赏梅时我曾独倚孤枝,玉盘盛酒和这位梅仙共醉。

更可爱那雪中的高高梅树,就像熏笼熏得雪也香了。

今年赏花匆匆忙忙,梅花见我像有满腔愁恨,依依不舍愁闷憔悴。

我久久地凝望,只见青苔上,片片梅花飘然而坠。

而在梅树将要结子作酒时,我已经沉浮于空江烟浪里。

只能梦想有一枝潇洒红梅,黄昏中疏影横斜在清水。

【评点】本篇为咏梅抒怀之词。

词以梅为中心,写眼见之梅花,追忆昔日赏梅,悬想来日的梅姿,在记实、回忆、想象交融的描写中寄寓了词人羁旅漂泊、人生无常的感慨。

上片从眼前的梅花盛开之景写起,回忆去年独自赏梅的惬意。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原文、赏析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原文、赏析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出自宋代周邦彦的《花犯·小石梅花》
原文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

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

冰盘同宴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集》传世。

创作背景:
赏析
本词的特点是在咏梅中打入个人身世之感,但不是用如林逋在《霜天晓角》中“谁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等直抒其情的语言来表达,而是用前后盘旋、左顾右盼、姿态横生的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来。

古诗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翻译赏析

古诗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翻译赏析

古诗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翻译赏析《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

翠翘欹鬓。

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

睡浓更苦凄风紧。

惊回心未稳。

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

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

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前言】《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创作的一首咏物词。

全词用拟人手法,把水仙花视为绝色知已,并融入神话传说,把水仙花写得形神兼备,风情摇曳。

上片虚境实写,描绘水仙花的色、形、姿与神韵,写出词人对于水仙的无限珍惜;下片前半为水仙写神,表现水仙的高洁与清香,后半写自己爱水仙的痴迷之态,并设想友人也在赏花饮酒。

词中不仅表现出作者对水仙花的无比喜爱和欣赏,又用侧笔表现友人高雅、清幽的生活情趣。

【注释】《花犯》词牌名。

周邦彦自度曲。

“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调始《清真乐府》。

郭希道:即郭清华,作者的友人,与之唱和甚多。

聘婷:美貌。

清铅素靥:喻水仙花白瓣。

靥,笑窝。

蜂黄:喻水仙花蕊。

翠翘:翠玉妆饰,喻水仙绿叶。

欹:歪斜。

一壶葱茜:即一盆青翠水仙。

湘娥:湘水女神。

凌波: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

”熏炉: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绀:黑青色。

鬒:美发。

清华:梦窗词有《婆罗门引·郭清华席上为放琴客而有所盼赋以见喜》,清华疑即郭希道。

台杯:大小杯重叠成套,称台杯。

满引:斟满饮尽。

【翻译】仿佛一位仙女,雪白的花瓣带着笑纹。

峰黄色的花蕊暗自含羞而微带红晕。

碧叶如翡翠的头饰斜在鬓。

昨夜的空庭中寒风凄紧,在朦胧的月光下忽然把你泪认。

北风凄紧,一阵凉意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刚刚送走拂晓的晨风,友人便送来一盆碧绿的水仙,这才惊诧花梦的确准。

是湘水水神化成此花的淡香鲜新,似乎凌波走过很远的水路,尚带有古岸荒云的遗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邦彦《花犯》翻译赏析原文:花犯·粉墙低周邦彦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

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

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字词解释:[1]花犯:词牌名,为周邦彦首创。

双调102字。

[2]粉墙:涂刷成白色的墙。

[3] 梅花:梅树的花。

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

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4] 照眼:犹耀眼。

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

[5] 依然::依旧。

形容思念、依恋的情态。

[6] 风味:事物特有的色彩和趣味。

[7] 铅华:古代妇女用的黛粉等化妆品。

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不御。

”李善注:“铅华,粉也。

”这三句是说梅花上面留有露水痕迹,像是洗尽脂粉,显得丽质天生。

[8] 无限:没有穷尽。

谓程度极深,范围极广。

佳丽:俊美;秀丽。

美女。

[9] 去年:刚过去的一年。

[10] 冰盘:指如水一般洁净的白瓷盘。

燕:通“宴”。

燕喜,节日的宴会。

这句用韩愈“冰盘夏荐碧实脆。

”诗意,指喜得梅子以进酒。

[11] 可惜:值得惋惜。

应予爱惜。

怜惜;爱惜。

可爱。

[12] 香篝:即熏香之笼。

此句喻雪覆盖梅树,像白被放在熏笼上一样。

[13] 今年:本年。

指说话时的这一年。

[14] 匆匆:匆匆。

匆忙貌。

悲哀貌。

纷争貌。

[15]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

[16] 依依:轻柔披拂貌。

依恋不舍的样子。

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

愁悴:亦作“愁瘁”忧伤憔悴。

悴:忧也。

这两句是指梅花似亦知恨而含愁。

[17] 旋看飞坠:屡屡看梅花飘飞坠在青苔上面。

[18] 青苔:苔藓。

[19] 相将:行将。

脆丸:梅子。

[20] 人正:即人元。

[21] 江烟:指江上的云气、烟霭。

[22] 梦想:梦中怀想。

空想;妄想。

指理想。

[23] 一枝:一支。

一根。

用于细长的东西。

潇洒:凄清之意。

黄昏斜照水,用林浦“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

[24] 黄昏斜照水:用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

翻译:低低的粉墙上,梅花在枝头风采照人,同往年一样。

花面上的露水痕迹还在,透明晶莹,如同一位洗净铅华的美人,天生丽质美丽天然。

去年梅花开放时,我也是一个人独自观赏。

我也曾经在酒宴之上,愉快地把玉盘中的青梅品尝。

更令人叹息的是,雪中那高高的梅花树上,如同盖上一层雪白的棉被,被里仿佛是一位美人,体内透出一缕怡人的馨香。

今年赏花太匆忙,如同心中有太多的忧伤。

我看梅花开得憔悴,我也是这样,依依惜别,满腹愁肠。

我对着梅花怅望叹息,眼看着一片片花瓣,四处飘落。

不久就到了青梅再来下酒的时候,那时我又出发了,在浩如烟海的江面上与风浪为伍。

我只愿意自己化作一枝梅花,每日当夕阳西下时,静静的安然立在水边。

创作背景:这首《花犯》咏梅词,当写于其十年的州县宦游生活期间,其较大可能性是写于溧水任上。

在溧水时期,周邦彦用长调写了相当数量的咏物词,如《红林擒近·咏雪》、《玉烛新·梅花》、《三部乐·梅雪》,等等,其中又以《花犯》咏梅最为著称。

此词约作于周邦彦绍圣三年(1096)二月溧水任满、奉调进京之时。

赏析:本词借咏梅以抒发自己宦游无定,到处漂泊的寂寞感伤之情。

上片由眼前之梅联想追忆到去年之梅,下片由今年之梅联想到未来的梅子。

在赏梅中融进自己游踪不定之憾。

上片前六句写眼前“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之梅花。

“粉墙低”写梅花所在之院落,“照眼”写梅花的晶莹可爱。

“净洗铅华”则写出梅花的本色天香之质。

后五句回忆去年独自雪中赏梅的情景。

“香篝熏素被”描写雪中之梅的形与味,极其精彩。

下片五句又回到眼前,写赏梅匆匆,而梅已飘坠,最后四句跳到未来。

想象江上以梅荐酒及梦中寻梅的情景。

全篇处处写梅,而又结合自己的行踪,写出飘泊不定的`生活。

结构圆美流宕,浑化无迹。

这首词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去写梅花,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情怀,而且以梅花自喻,委婉曲折。

整个词句不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作者自己,前后呼应,一下串插,迂回反复,井然有序。

此词以饱含感情的笔触移情入景,借景抒情,借咏梅抒发了作者在宦迹无常、漂泊不定中所产生的落寞情怀。

也有孤芳自赏的慰藉。

“起笔“粉墙低,梅花照眼”两句,总领全篇,以下对昔日的回忆、对来日的想象,都由此景生发。

次句中的“照眼”二字,出自梁武帝《子夜四时歌·春歌四首》之一中的“庭中花照眼”句。

这里,作者没有具体点明梅花的颜色,略过了花色,只写与粉墙相映照的花光,以光之夺目来显示色之明丽。

至于其花色之为红为白,抑或为翠绿,这在作者是个人的认知,不必拘泥。

下面“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三句,进一步写出了梅花之所独具的高出于凡花俗艳的格调。

它之照眼,并不靠粉施朱,以嫣红姹紫来炫人眼目,而是丽质天成,自然光艳,别有其吸引人视线的风神韵味。

这三句本是起二句的延伸和补充,但在其间穿插了“依然旧风味”一句,就使前、后五句所写的既是现时景物又带有旧时色彩,在抚今中渗入了思昔的成分,从而二字领起,在时间上与前六句明白划界。

“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两句是对去年之我的追述,自思去年孤倚寒梅、与花共醉的情事;“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两句是对去年之花的追念,更爱去年梅花在雪中开放的景象。

这里写的是:梅花为积雪覆盖,一望皓白,形色难辨,而暗香仍阵阵从雪中传出,有如香篝之熏素被。

过片领以“今年”二字,与上片后四句开头的“去年”二字相对应。

上、下片的前半都是写眼前所见的梅花。

如此以来上片“粉墙低”以下六句是写梅花的形态与风韵;下片“今年对花”以下五句则是写梅花的情态和愁恨;前者写梅花之盛开,后者写到梅花之凋落。

如此以来“对花最匆匆”句就有两重含意:既是自叹,又是叹花;既叹自身去留匆匆,即将远行,又叹梅花开落匆匆。

芳景难驻。

“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两句,则是以我观物,移情于景,化作者的愁恨为梅花的愁恨,把本是无知无情的寒梅写得似若有知、有情。

末尾一个“悴”字已预示花之将落,紧接着承以“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二句,则进一步写花的深愁苦恨及其飘零身世。

接着“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两句,纯从空际落想。

上句写梅,但所写的是眼前还不存在的事物,是由眼前飞坠的花瓣驰思于青绿脆圆的梅子;下句写人,但所写的是将出现另一时空之内的人,是预计梅子荐新之时,人已远离去年孤倚、今年相逢之地,而正在江上的扁舟之中,就这样,作者以出人意料之笔,以今日之感昨日之念跳到了明之思,词境再出新意。

结拍“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两句,从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出。

词人在花开之时,对花之地,把词思在时间上跳到梅子已熟时,在空间上跳到空江烟浪里,再从彼时、彼地又跳回花开时、花开地。

此词以多变的结构和纡徐反复和笔调,把自我的身世之感融入对梅花各个时期和方面的描绘。

在今日、昔日、来日间往复盘旅地展开情思。

这种跳跃变换、空灵流转。

浑化无迹的词笔与词思,确乎令人赞叹不已。

个人资料:周邦彦(1056 —1121)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

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

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

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

徽宗即位,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

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

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宁波)任入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宣和二年(1120)移知处州(今浙江丽水),值方腊起义,道梗不赴。

未几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辗转避居于钱塘、扬州、睦州(今浙江建德)。

卒年六十六。

《宋史》、《东都事略》与《咸淳临安志》均有传。

《宋史·艺文志》著录其《清真居士集》十一卷,已佚。

清人厉鹗《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六首,今人罗忼烈又辑得古近体诗三十四首。

周邦彦“负一代词名”(张炎《词源》卷下),其词“浑厚和雅”(《词源》),“ 缜密典丽”(刘肃《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序》,对后世影响较大。

【周邦彦《花犯》翻译赏析】相关文章:1.《花犯·水仙花》翻译赏析2.《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翻译赏析3.《花犯》全文注释翻译赏析4.《花犯·水仙花》原文及翻译5.《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翻译赏析6.周邦彦《解语花·上元》翻译赏析7.西河金陵怀古周邦彦翻译及赏析8.周邦彦苏幕遮全文翻译及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