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及带来的问题

合集下载

专题九考点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专题九考点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贴面楼”主要目的是出租,是因城市房价过高, 许多人不能购买,才有出租市场;“贴面”反映的是土地 有限而不是充足。因为经济发展快才导致房价高,造就了 “贴面楼”,此楼不是销售给市区居民,所以也不是反映 人居环境恶化。故选择 C 项。
答案:(1)D (2)C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 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 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 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答案:A
双项选择题 9.近 30 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主要表现在(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规模扩大
C.城镇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 解析: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 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所以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主要表现在城市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加。而 D 选
(1)农民建“贴面楼”的直接目的是( ) A.满足流动人口定居 B.等待拆迁获取补偿
C.改善自家居住质量 D.出租“贴面楼”增加收入 (2) 农 民 建 “ 贴 面 楼 ” 的 事 实 反 映 这 一 城 市 城 区 () A.土地供给充足 B.经济发展缓慢 C.房屋租金较高 D.人居环境恶化
解析:(1)“贴面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 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 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而其目的不是出售, 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等待拆迁获得补偿不是直接目 的;农民自家居住也不需要过多楼房。选择 D 项。
解析:根据图中①②③④各个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发展的特点即可判断出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①代表的 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程度高, 投资环境好,易吸引众多外资。②代表的是浙江温州地区, 原因是温州企业多以个体私营为主,小商品销售发达。③ 代表的是苏南地区,原因是临近“长三角”,乡镇企业发 展快,因而城市化扩散迅速。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精品课件 湘教版必修3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精品课件 湘教版必修3

解析:在这四个工业区中,珠江三角洲是改革
开放以来经济与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图中
表现为直线的斜率最大。
城市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经济因素也是
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1)B
(2)A
教材深化透析 教材图表解读 教材图2-35 图2-36 读图要点 图2-36 200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1983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200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3.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 ____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____多, 数量 城镇 外来 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____劳 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 完善。
思考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思考· 提示】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较快的有利条 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平原 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社会经济 条件: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城市众多、靠近港澳 和东南亚,侨乡众多、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较早,经 济基础较好、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等,成为我 国重要经济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商品农业 基地、外贸出口基地等。
读图指导:①从图中可以先观察一下珠三角地区濒
临的海洋(南海)以及位于哪条河(珠江)。
②从图2-35中观察珠三角城市分布特点(沿海、
沿河、沿珠江口)。 ③从图2-35和图2-36对照来看城市的数目 在不断增加,有些县变为城市。说明城市用地 规模扩大,人口数目不断增加。
针对训练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具体表现在( ) ①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城镇数量激增, 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城市化水平已经 超过了发达国家 ⑤乡村和城市的差别已经不 存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

2020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学案: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含解析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因素。

3。

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理解调整措施及发展方向。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相互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际背景(1)内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表现错误!2.国内背景(1)内容: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2)表现: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给予优惠的政策,使其优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地理条件(1)区位条件: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2.城市化的两个表现(1)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

(2)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四、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生原因错误!(2)问题表现错误!2.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①制定城市发展规划。

②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③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1.读教材图4。

18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关注并思考以下问题:(1)1970~1990年美国三大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2)此期间,工业内部是如何调整的?(3)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美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化与城化的后劲日显不足

工业化与城化的后劲日显不足

(3)2000年该流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特点是________。根据表1和图乙
可以推测:进入21世纪,该流域的城镇化进程总体进入________阶段(填正
确项字母)。
A.起始
B.加速
C.成熟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解析】 第(1)、(2)题属于地理基本知识内容的考查,根据珠江流域自然环 境的特点回答。第(3)题,阅读表格中前两项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南北方 向上的差异。城镇化进程阶段的判断要把表中数据落实在“城市化发展曲线 图”上进行对照。第(4)题,从“M江流域示意图”可以看出该流域城镇的地 理分布特点,其成因要结合表1中的“GDP”和“地貌类型”进行分析。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 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 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 题的对策措施。
知识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
1.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2. 国家的
政策,是
调整产。业的结前构沿,有许多优惠政策。
3. 良好的区位条对件外:开位放于我国南部 ,毗对邻外_开_放,靠近
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受地区
的限产制业
市场腹地
基础和
缺乏合理的 与规_划_ 管理
2. 问题 产业升级
(1)
面临困境
(2) 城市建相设对落后
(3) 生态环问境题日趋严重
3. 对策 (1)产业结构 调整:发展原材料和装备制 造业,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香_
_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
【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雨)水 (2)供水、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防咸 水能 (3)南部高,北部低 B (4)地理分布特点: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成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5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35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__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讲义

第35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最新考纲】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一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________下游。

(2)范围:包括A________、B 深圳、C________、佛山、江门、D 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E________和F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________为主导,形成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业产业混杂的________地带。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的高度密集的________体系。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阶段特点4.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图所示:【活学巧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工业。

(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出以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GDP迅速增长,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1.[全国卷Ⅲ,3~5]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2.6区域工业化 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 为例
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
位置: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 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 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面积:4.2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
城市化进程
A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B
城镇数量多, 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
珠江三角洲城 市化水平较高 ,体现在四个 方面 C
城镇经济实力较强
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 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 比较完善,供水、供电、 比较完善,供水、供电、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
D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 推动作用
1、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 • 夯实基础阶段:初步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的经济特色 • 稳步发展阶段: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基 本实现了乡村工业化 • 目前存在的问题: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 限等问题
2、城市化迅速提高的原因 • • •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相城市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人口相城市集中 工业化加速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乡一体化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 期
•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 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 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 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 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 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 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 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 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影响与挑战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影响与挑战

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经济影响与挑战引言: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经历了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不仅为珠三角地区带来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分析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经济影响1. 经济增长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推进,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城市化进程不仅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升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本和人才的涌入,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就业机会城市化不仅催生了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有效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提升。

3. 资源整合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密切合作和资源整合。

不同城市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使得珠三角地区成为一个高度竞争力的城市群。

二、经济挑战1. 城市扩张带来的土地资源压力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田和自然生态被城市用地所替代,导致土地资源紧张。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给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压力,同时也使得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 人口过剩和就业问题长期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聚集到城市,形成了庞大的人口规模。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失衡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很多农民工在城市中失去了原有的就业机会,导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3.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交通拥堵不仅影响市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限制了区域内资源的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空间。

三、解决办法1.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优化利用珠三角地区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行节约集约用地。

同时,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土地资源压力。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生活链接]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为珠江三角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广东省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了解:世界工业化进程和世界城市化水平差异,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知道: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产生的问题。

理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

应用:利用区域经济发展数据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特点,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人地协调观:理解国际国内背景和区域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树立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理念。

综合思维:归纳区域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析其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区域认知:认识区域工业化的利弊因素;评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地理实践力:考察某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发现其问题,提出调整措施,指明发展方向。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概况(1)01珠江下游。

(2)02广州、深圳、03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04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1)(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变。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主要表现(2)(3)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4)居全国前列。

4 [自我探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何关系?[答案]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发展的,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工业化阶段结果为工业起步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形成以06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轻型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面临07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自我探究] 为什么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答案]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及带来的问题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理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问题。

一、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①____________与稳步发展阶段。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加速了②__________向城市的集中。

(2)工业化加速了③______向城市的集中。

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④__________提供了条件。

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大批农民进城⑤__________,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⑥__________规模的扩大,从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工业化加速了⑦________和⑧__________的转变。

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的⑨______________,缩小了⑩__________。

二、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问题:⑪____________;城镇和工业⑫__________;⑬__________严重;产业结构⑭__________等。

2.妥善解决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⑮__________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夯实基础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是()①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②基本上实现了乡村工业化③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④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发展迅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查点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2.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考查点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问题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考查点4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的原因4.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建设规模不合理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方法技巧练如何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阅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①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到2012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

③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000千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1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7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8 000万人次;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2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14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72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

(1)三段内容分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哪种问题?(2)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方法技巧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整治措施时,可借助下列关联图思考: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B.中心城区交通拥挤严重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D.中心城区职能趋向合理2.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

“三来一补”是指()A.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C.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回答4~5题。

4.本世纪初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A.明显滞后B.明显过快C.发展比较合理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5.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为“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据此回答6~7题。

6.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B.城市化速度快C.属发达国家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7.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A.劳动密集型产业B.资源密集型产业C.能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题号1234567答案二、综合题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2007年3月11日,北京市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广东省社科院、天津市社科院等机构联合发布《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示意图甲乙丙材料三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千米,拥有153千米的海岸线。

它将聚各项优势,立足天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打造成现代化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成为天津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志区和生态宜居海滨城市。

“湛江钢铁”是广东实现重化工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

它选址在湛江东海岛,东海岛面积286平方千米,该处拥有建设国内最好的深水港条件,可同时通航两对30万吨级以上的货轮和50万吨级的油轮。

材料四天津滨海新区和湛江东海岛示意图丁滨海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示意图戊湛江东海岛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空格: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比较大的是________;产业结构比例最合理的是________;区域经济位居首位的是________。

②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比较: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是________;土地资源最稀缺的是________;最具有吸引外资能力的是________。

③从下列城市化的四种模式中,选择合适的填在横线上:京津冀________;长三角________;珠三角________。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B.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D.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2)长三角区域经济今后发展应立足自身条件,以建设上海大都市为龙头,努力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试分析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有利区位条件。

(3)“湛江钢铁”属于________型的工业布局,它所需铁矿石可能来自___________。

(4)天津滨海新区努力打造成现代化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而湛江东海岛却打造成广东的钢铁基地,试分析影响其区域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知识清单①夯实基础阶段②非农产业③人口④大量劳动力⑤务工经商⑥城市人口⑦人的观念⑧生活方式⑨传统生活方式⑩城乡差距⑪大量占用耕地⑫过度密集⑬环境污染⑭层次偏低⑮可持续发展1.B[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夯实基础阶段,二是稳步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发展迅速,而在稳步发展阶段工业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基本实现乡村工业化。

] 2.D[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D[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的转移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属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C[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方法技巧练(1)大量耕地被占用、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第(1)题,资料①中“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说明其针对的是“大量耕地被占用”这一问题;资料②中的数据主要针对水污染治理,说明其针对的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一问题;资料③中的交通线路建设规划,针对的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一问题。

第(2)题,归纳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时,可按照对症下药的思路进行。

综合提升1.D[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出现新的大型商场和卫星城市,大量工业部门迁出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职能趋向合理,中心城区交通拥挤情况图中不能反映出来。

] 2.B[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

]3.A[珠三角初期的“三来一补”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早期贸易形式。

主要有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4.A 5.A6.C7.D[图中横坐标是城市化水平,纵坐标为工业化水平,在图中①~③阶段(1800年到1948年之间),很明显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按一定比例同步进行;③~⑤阶段(1948年到2008年之间),该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工业化水平先降后升,但总体工业化水平没有明显升高。

说明该国曾经有过一次产业转移,而在2008年城市化水平超过80%。

说明该国属于发达国家,工业比重变化不大,说明该国第三产业发展快,故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

]8.D9.B[该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较快,占用了大量农田,使耕地面积减少。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三种观点来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