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海兔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具有前景的名贵海水养殖新品种——海兔

具有前景的名贵海水养殖新品种——海兔

腺体制 成一种高 效抗癌剂 , 对癌细胞能起 杀
灭作用 。另据记 载 。 民间也 把海粉作为 消炎
类等小型动物。当它静 止不 动时 , 从侧 面看 ,
好似 坐着的兔子 ,加上 它那前时细 长触角 ,
退热 的 良药 ; 南方沿海居 民和南洋诸 地的 而 侨胞也 常用海粉 作清凉饮料 , 被视为酷 暑季
维普资讯
具 有前 景 的 名 贵
处理 后可食用 , 或配制海兔 酱和加工 成鲜干 品远销 。而它所产的卵群带经晒干制成的名 贵海 味产品称为 “ 海粉 ”( 俗称海粉丝或海
挂面 ) 。海粉的营养价值相 当高 , 分析 , 据 其
蛋白质含量高达3 , 脂肪9 还含有灰分 l %, 6 %,
种最 具威胁性 的外来 生物 中 ,已有5 余种入 O 侵我国 , 中l种 主要外来 生物每 年给我 国 其 1 造成 的经 济损失 高达5 O 7 亿元 。 为抵御外来 生物入侵 , 国不 少专家 学 我
等各 个层 面共 同构筑起 一道 生物 入侵 “ 防
护墙 ”。 目前 , 我国 已批准成 立 了 “ 外来 物种 管
节不可多得 的保 健抗暑佳 品。因此 , 海兔是

仿佛小兔的一双耳朵 , 故得 “ 海兔” 之名。 海兔 的经 济价值很 高 , 是一种食 药兼优 的营 养丰富的海 味珍 品 。海兔 肉嫩味美 , 经
种食药兼优 的珍贵食品 和药物资源 。
海兔 虽在我 国沿海各地有 分布 , 目前 但
者呼 吁, 应尽快建立起 一套完整 的外来入 侵 物种控 制体系 , 保护 我国的生态环 境和生 物 多样 性。他 们认为 , 防范生物 入侵 需要 “ 三 统一 ”:在 各 部 门之上 建 立统 一 的 组织 机

海洋生物海兔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海兔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海洋生物海兔的认识与研究进展XX 11生本3班******** 摘要:海兔(Aplysia) 又称海蛞蝓,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Gast ropoda) 后腮亚纲( Opisho -branchia ) 海兔科(Aplysiidae)动物, 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随着对海兔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发现海兔具有极大的药用与食用价值,现在海兔已经成为生物研究的一种模式生物,尤其是在神经节蛋白质组的研究上[1],除此之外,国内外对于海兔提取物的抗癌作用及其获取光合作用基因的机制研究也有报道。

本文介绍了海兔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特征,并对海兔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海兔,神经,肿瘤,光合作用海兔(Aplysia) 又称海蛞蝓,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Gast ropoda) 后腮亚纲( Opisho -branch ia ) 海兔科(Aplysiidae)动物, 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

海兔种类有3,000多种,遍及全球海域,其中还包括热带和南极洲海域。

海兔虽在中国沿海尤其东南沿海有分布,生活于热带海域,五彩斑斓的外貌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尚待开发。

1、形态特征海兔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

体呈卵圆形,运动时身体可变形。

海兔头上有两对突出如兔耳的触角,前面一对稍短,专管触觉;后一对稍长,专管嗅觉。

体表光滑,或有许多突起。

其体外石灰质的外壳,退化成一层薄而透明、无螺旋的角质壳,埋在背部外套膜下,薄薄的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其足相当宽,足叶两侧发达,足的后侧向背部延伸。

海兔雌雄同体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

2、生活习性2.1分布海兔喜欢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以底栖矽藻和沉积在海滩上的有机质、绿藻和底栖桡足类等为食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它在我国福建、广东、山东等省的海域均有分布. 厦门最常见的海兔品种是蓝斑背肛海兔(N 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S ti mp son, NLCS)。

海兔:海洋中的迷人生物

海兔:海洋中的迷人生物

海兔:海洋中的迷人生物1. 引言海洋充满了各种神秘的生物,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生物就是海兔。

海兔作为一种奇特的生物,生活在海洋深处,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一直吸引着动物学家们的兴趣。

本文将详细描述海兔的各种特征,包括形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繁殖与生育等方面,并探讨其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和未来展望。

2. 动物学史海兔最早于19世纪被描述并命名,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海洋腹足类动物。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海兔实际上是一种软体动物,与腹足类动物有着不同的进化历史和形态特征。

海兔属于软体动物门,与蛞蝓和蛤蜊等亲缘关系较近。

3. 形态特征与近种区别海兔的形态特征十分独特,通常体型较小,呈椭圆形状。

它们身体两侧有一对耳状附属物,这些附属物在游泳时起到稳定和平衡的作用。

海兔的体表覆盖着柔软的外壳,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与腹足类动物不同,海兔缺乏明显的足部,而是通过一种称为“海翅”的器官进行移动。

与其他海洋生物相比,海兔的头部相对较大,拥有一双发达的触角,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和捕捉食物。

海兔通常呈现出鲜艳多彩的体色,这有助于它们在海洋中进行伪装和避免捕食者的袭击。

4. 栖息环境海兔主要生活在海洋深处,通常栖息在大陆架边缘、大洋中脊等地区。

它们在海底的软泥中寻找食物,喜欢隐藏在海洋底部的缝隙中。

海兔对于水质的要求较高,一些物种更倾向于生活在富含氧气和适宜温度的水域。

5. 生活习性海兔是底栖生物,通常在夜间活动。

它们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通过过滤水体中的微小颗粒来获取营养。

海兔通过“海翅”进行游动,同时也可以用触角感知周围环境。

6. 分布范围海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特别是热带和温带水域。

不同种类的海兔可能在不同地区有所特化,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7. 繁殖与生育海兔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卵胎生和胎生两种。

一些海兔种类会在体内孵化卵胎,而另一些种类则会产下卵类,卵在水中孵化发育。

四年级观察日记海洋中的奇妙生物

四年级观察日记海洋中的奇妙生物

四年级观察日记海洋中的奇妙生物四年级观察日记海洋中的奇妙生物今天是我第一次到海边来观察海洋中的生物。

我对海洋里的奇妙生物充满了好奇,所以带上了笔记本和相机,准备记录下这次令人兴奋的经历。

早上,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我沿着海滩漫步,来到一个海岩坡上。

仰望着湛蓝的天空,听着海浪汹涌澎湃的声音,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

在离海岸不远的海底,我发现了一群小丑鱼。

它们的身体呈现鲜艳的橙色和白色条纹,嘴巴两侧还有两条细细的触须。

小丑鱼十分调皮,它们时而躲在珊瑚间,时而跳出水面,如同在和我玩捉迷藏游戏。

继续向前走,我发现了一株巨大的海藻。

它绿油油的,有很多类似手指的叶子,从叶子中间还有一些小泡泡冒出来。

我看到一只小鱼躲在海藻中,它的背部是透明的,仿佛是一片浮萍,静静地融入了周围的环境。

在这片海藻林中,还有一些海兔。

海兔身上覆盖着细小的红色毛发,它们慢悠悠地爬行着,一会儿躲进海藻中休息,一会儿又慢慢地游动。

往前走,我来到一个浅水区。

水里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珊瑚礁,仿佛是一座座世外桃源。

我迫不及待地低头观察,发现了一只蝴蝶鱼。

蝴蝶鱼身上绘制着美丽的斑点和纹路,仿佛是身披华丽衣裳的公主。

它们优雅地在珊瑚间穿梭,宛如水中的精灵。

再往前走,我看到一个黑洞洞的洞穴。

当我探头进去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了一只海龟。

海龟有一个坚硬的外壳,四肢像桨一样,熟练地划动着。

它滑溜溜地游过来,在我面前停了下来,仿佛是在与我交流。

在这次观察中,我还发现了很多其他的奇妙生物,如海星、海胆和海葵。

每一种生物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习性,让我大开眼界。

在这片神奇的海洋中,生命的多样性令我惊叹不已。

时间一晃而过,我不舍地离开了这片海洋的奇妙世界。

我的观察日记记录着这次宝贵的经历,并通过相机捕捉到了一些精彩的瞬间。

这次海洋观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并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力的伟大和多样性的美妙。

海洋中的奇妙生物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们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

海兔的产业发展趋势

海兔的产业发展趋势

海兔的产业发展趋势海兔,又称为海兔鼠,是一种体形呈圆筒状的海洋生物,由于其外形类似于陆地上的兔子,因此得名。

海兔在海洋中生活并繁衍,是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海兔产业是指以海兔为主要资源的产业,包括海兔养殖、海兔产品加工等环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关注度增加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海兔产业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其独特的特点和潜在的商业价值使得海兔产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以下将从海兔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产业链环节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海兔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海兔产业的发展相对较为初级,主要存在于一些海域资源丰富的地区。

在中国,辽宁、山东、广东等地都有一定规模的海兔养殖业存在。

海兔养殖业主要以采摘野生海兔和海兔幼苗养殖为主,但由于野生资源的有限和养殖技术的不成熟,海兔产业的发展仍然较为有限。

海兔产业的主要产品包括海兔肉、海兔胶等。

海兔肉富含蛋白质、低脂肪,被誉为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海兔胶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等领域,具有滋补养生、滋润皮肤等功能。

二、海兔产业的主要产业链环节海兔产业的主要产业链环节包括资源采集、养殖、加工和销售。

资源采集是海兔产业的起点,主要通过捕捞和采摘野生海兔获得。

由于野生资源的有限,养殖成为了海兔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养殖环节主要包括海兔饲养、繁殖、疾病防控等。

养殖技术的进步将带动海兔产业的发展。

加工环节主要包括海兔产品的初加工、提取海兔胶等,通过加工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销售环节是海兔产业的最终环节,主要通过零售、批发等渠道将产品推向市场。

三、海兔产业的发展趋势1. 养殖技术的进步随着海洋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兔养殖的技术也将得到提升。

优良的养殖技术将提高海兔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养殖成本,推动海兔产业的快速发展。

2. 野生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对野生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野生海兔的采摘将受到限制。

因此,养殖海兔将成为海兔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海兔_精品文档

海兔_精品文档

海兔海洋中充满了各种奇妙的生物,其中之一就是海兔。

海兔是一种独特的水生动物,它们的外貌和习性都非常与众不同。

本文将介绍海兔的分类、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神秘的海洋居民。

一、分类海兔属于软体动物门,被归类为腹足纲双壳亚纲,是一种介于蜗牛和脉鳃类之间的生物。

海兔以其特殊的外貌而闻名,外表看起来有点像兔子,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

它们被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的浅水区域,包括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二、外貌特征海兔的体型相对较小,通常只有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的大小,个体之间的大小差异很大。

它们的外表非常独特,背部覆盖着坚硬的壳,壳的颜色可以是黄色、褐色或黑色。

海兔的头部很小,长有一对短小的触角,用于感知周围环境。

它们的眼睛也非常小,但可以感知光线的变化。

海兔的脚趾之间有一个耳状鳃,用于呼吸和水分交换。

这种特殊的鳃结构使得海兔不需要上升到水面呼吸空气,而是可以通过水中的氧气吸入供给自己呼吸所需。

海兔的尾巴短小,通常会隐藏在壳下。

壳的形状和大小因物种而异,有些壳的纹路非常复杂,给海兔带来了更多的保护。

三、生活习性海兔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如浮游植物、小型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

它们的触角敏锐,能够快速地发现食物的存在并进行捕食。

海兔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可以快速消化摄入的食物。

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海底的缝隙中,以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威胁。

海兔一般是孤独生活的,它们很少与其他海兔聚集在一起。

每个海兔都会有自己的领地,用于觅食和繁殖。

它们能够用气味标记来识别自己的领地,并警告其他海兔不要靠近。

海兔的繁殖方式也非常特殊,它们是雌雄同体,即具有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

每年在特定的季节,海兔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交配。

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海兔在海洋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浮游生物的主要捕食者,控制了浮游生物的数量。

浮游生物是海洋中许多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包括鱼类和鸟类。

通过捕食浮游生物,海兔帮助维持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兔是什么 (2)

海兔是什么 (2)

海兔是什么简介海兔(学名:Aplysia californica)是一种大型海洋软体动物,属于腹足纲、海兔目(Aplysioidea)的海兔科动物。

它们生活在世界各大洋的浅海水域中,通常呈现出鲜艳的色彩和奇特的外形,被誉为海洋界的“海底明星”之一。

外貌特征外形海兔的外形独特,身体呈长圆筒型,通常可达数十厘米甚至几十公分长,从头到尾有明显的分节。

它们没有明显的外壳,而是由柔软的体壁保护着身体。

身体上有许多独特的突起和触角,使其看起来像是一只巨大的、多颜色斑斓的海蛇。

由于外形奇特,海兔也常被人们称为“海兔蛇”或“海胆上的兔子”。

色彩海兔通常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等。

这些色彩是由它们身体中的色素细胞和特殊的光反射机制所形成的。

当海兔感到威胁或兴奋时,它们的色彩会变得更加鲜艳。

这使得海兔成为了海底世界中最引人注目的生物之一。

眼睛和触角海兔的头部有一对大型的眼睛和一对非常灵敏的触角。

它们的眼睛能够感知周围的光线和运动,触角则用于觅食和感知周围的环境。

海兔的眼睛和触角是其主要的感觉器官,帮助它们进行觅食、逃避掠食者和找寻伴侣。

生活习性分布范围海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浅海水域中,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它们通常栖息在珊瑚礁、岩石、海藻床等环境中,喜欢隐藏在海洞和裂隙中。

食性海兔是杂食性动物,以海藻和珊瑚等植物为主食,也会捕食其他小型海洋动物,如小型软体动物和浮游生物等。

海兔以其强大的颚部肌肉和锋利的齿舌,能够充分利用这些食物资源。

行为习性海兔通常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会躲藏在安全的地方休息,夜晚才会活动并觅食。

它们行动缓慢,喜欢匀速移动,并经常通过慢慢爬行的方式在海底探索。

繁殖与生长海兔是卵胎生动物,其繁殖方式与其他腹足类动物略有不同。

它们的雌性个体通常会产下大量的卵母细胞,这些卵母细胞被雄性个体所受精,并在体内发育成幼体。

幼体随后通过产道排出体外孵化,并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

科研意义海兔在科研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兔子研究报告

兔子研究报告

兔子研究报告兔子研究报告目前人们对兔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兔子生态研究和兔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本报告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兔子进行综述。

一、兔子生态研究兔子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动物,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为食。

根据分布区域的不同,兔子被分为野生兔和家兔。

野生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而家兔则被驯养在人类的居住地附近。

兔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了解兔子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兔子主要生活在草原、草场、湖泊附近等地。

对兔子的栖息地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兔子的分布规律和其与环境的关系。

此外,兔子作为草食性动物,对于草原和草场等植物的生长和保护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兔子的食物来源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兔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1. 解剖生理特性:兔子是哺乳动物中的一个种类,其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与其他哺乳动物存在一些差异。

研究兔子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有助于我们了解兔子的生命过程和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

2. 行为特性研究:兔子是社交性动物,常常以群体的形式生活。

研究兔子的行为特性,可以揭示兔子在群体中的社会结构和行为规律。

此外,兔子还有一些自身的特殊行为,比如跳跃、吞食自身的粪便等,对这些行为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兔子的行为习性。

3. 遗传学特性研究:兔子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在遗传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兔子具有一系列的遗传学特性,比如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表达变异等,通过研究这些特性,可以揭示基因对兔子性状和疾病发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兔子的研究涉及兔子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两个方面。

兔子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兔子的解剖生理特性、行为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的研究,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兔子的生命过程和揭示基因对兔子性状和疾病发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生物海兔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XX 11生本3班******** 摘要:海兔(Aplysia) 又称海蛞蝓,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Gast ropoda) 后腮亚纲( Opisho -branchia ) 海兔科(Aplysiidae)动物, 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随着对海兔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发现海兔具有极大的药用与食用价值,现在海兔已经成为生物研究的一种模式生物,尤其是在神经节蛋白质组的研究上[1],除此之外,国内外对于海兔提取物的抗癌作用及其获取光合作用基因的机制研究也有报道。

本文介绍了海兔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特征,并对海兔的药用与食用价值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海兔,神经,肿瘤,光合作用
海兔(Aplysia) 又称海蛞蝓,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Gast ropoda) 后腮亚纲( Opisho -branch ia ) 海兔科(Aplysiidae)动物, 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

海兔种类有3,000多种,遍及全球海域,其中还包括热带和南极洲海域。

海兔虽在中国沿海尤其东南沿海有分布,生活于热带海域,五彩斑斓的外貌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尚待开发。

1、形态特征
海兔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

体呈卵圆形,运动时身体可变形。

海兔头上有两对突出如兔耳的触角,前面一对稍短,专管触觉;后一对稍长,专管嗅觉。

体表光滑,或有许多突起。

其体外石灰质的外壳,退化成一层薄而透明、无螺旋的角质壳,埋在背部外套膜下,薄薄的壳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泽。

其足相当宽,足叶两侧发达,足的后侧向背部延伸。

海兔雌雄同体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

2、生活习性
2.1分布
海兔喜欢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以底栖矽藻和沉积在海滩上的有机质、绿藻和底栖桡足类等为食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它在我国福建、广东、山东等省的海域均有分布. 厦门最常见的海兔品种是蓝斑背肛海兔(N 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S ti mp son, NLCS)。

[2]
2.2自我保护与防御
以各种海藻为食,并具有体表颜色与摄入海藻颜色一致的避敌本领。

有的海兔体表还长有绒毛状和树枝状的突起,从而使得海兔的体型、体色及花纹与栖息环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

除消极避敌外,海兔还能进行积极防御。

在海兔体内有两种腺体,一种叫紫色腺,生在外套膜边缘的下面,遇敌时,能放出很多紫红色液体,将周围的海水染成紫色,借以逃避敌人的视线。

还有一种毒腺在外套膜前部,能分泌一种略带酸性的乳状液体,气味难闻,对方如果接触到这种液汁会中毒而受伤,甚至死去,是其御敌的化学武器。

另外,海兔生有鲜红的乳突,如果它受到骚扰,这些乳突就会随处摆动,鱼类便会叮咬他们,乳突被咬掉后还可以再生,但是由于乳突含有刺细胞和腺体分泌物,所以捕食者会把它们丢弃,以后就不会再攻击它。

2.3生长繁殖
海兔是雌雄同体的,春天是海兔的繁殖季节,雌雄同体的海兔进行异体受精。

其交尾方式很特别:如果仅有两只海兔相遇,其中一只海兔的雄性器官与另一只海兔的雌性器官交配,间隔一段时期,彼此交换性器官再进行交配。

可是这种情况并不常见,通常总是几个甚至十几个海兔联体、成串地交合:最前的第一个海兔的雌性器与第二个海兔的雄性器官交合,而第二个海兔的雌性器官又与第三个的雄性器官交合,如此一个挨着一个与一前后不同的性器官交合。

它们交合常常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之久。

产卵是在交尾过程中或分开几小时后进行,产出的卵子,卵与卵之间相互以蛋白腺分泌的胶状物,黏成细长如绳索状一长条,有的可达几百米,18米长的卵索带含有108000个卵。

海兔产卵甚多,但孵出的极少,因为都被其他动物吞食掉了。

海兔的卵索外表看去如粉丝,广东沿海称为“海粉丝”。

孵出的海兔,经2-3个月后发育成成体。

[3]
3、食用价值
海兔是一种名贵的海味品, 海兔卵群带晒干称“海粉”, 营养价值高,可食用,又可药用。

据对新鲜海粉分析,其中蛋白质占干重量的31. 67%; 脂肪占干重量的9. 27%; 灰分占干重量的33. 71%; 盐分占干重的11. 56% ;此外,还含有钙、磷、铁及维生素。

用它炒菜做汤,味道鲜美;还可做清凉饮料或充作名菜。

另外,海粉性味甘、咸、寒,有清热滋阴、软坚消炎、润肺止咳等功能,主治肺燥喘咳、鼻出血、瘿瘤、瘰疠等疾病。

对发烧、咳嗽、痰多咳喘、失音喑语以及甲状腺瘤、淋巴瘤等均有疗效。

同时海兔肉含磷脂高、胆固醇低,因此,可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肥胖症等,是一种理想的食品。

[4]
4、药用价值
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对海兔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近四十年来的研究表明:海兔存在着许多结构独特的化合物,已分离出2 0 0 多种,这些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物如海兔素,一种芳香溴化物,对狗有降压作用;对青蛙有使肌肉收缩、心跳停止的作用,同时还具抗肿瘤作用。

在海兔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已获得很多萜类化合物,并发现有些卤代倍半萜有抗肿瘤活性。

Schmitz等对其提取物具有肿瘤抑制活性的海兔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出在体外具有中度肿瘤
抑制活性的卤代倍半褚醇。

此外,对海兔中大分子化合物的研究也比较多,已有研究发现海免中存在着一种抗癌蛋白质,它具有高度选择的与自身防护机制有关的毒性,并从杂斑海兔中分离一种具有抗菌及抗肿瘤活性的糖蛋白。

4.1阿普里罗灵
研究人员从海兔体内提取出一种名为“阿普里罗灵”的化合物,通过动物实验,认为可作为抗癌剂。

利用海兔腺体制成的这一种高效抗癌剂的杀癌能力可与作为制癌药剂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效力相匹敌。

而且这种制剂只对癌细胞起杀灭作用,对正常细胞无毒性。

4.2海兔毒素
海兔毒素10( dolastatin 10,D10) 是从海洋无壳软体动物截尾海兔( Dolabella auricularia) 中分离提取的由4 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缩肽类天然毒性蛋白dolastatin 10 及其衍生物可以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5]
4.3 海兔卵
海兔卵在我国古代已作为药用,主要是利用其聚集成块的卵群,它具有滋阴、软坚、消炎、抗肿瘤的作用,研究发现海兔卵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对小鼠的心肝肾具有明显的抗脂
质过氧化作用,两种提取物均有抑制肉瘤180的瘤体重量,其中乙醇提取物均增加EAC腹水瘤小鼠的存活率、延长小鼠的生命,且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的作用有显著性差异。

[6]
5 最新研究进展
5.1用于研发抗健忘要
海兔是重要的神经生理学实验动物。

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将具有巨大的、便于监测的腹神经节的海兔作为研究对象,并因此而发现了经典学习模型的细胞原理。

海兔的“大脑”简单得出奇,只有几千个超大的神经元。

虽然海蛞蝓相貌平平,但是在那些希望研发出增强记忆药物的科学家眼里,它简直就是美的化身。

海蛞蝓那微不足道的神经系统正帮助科学家了解记忆在生物化学层面如何运作。

研究发现,海蛞蝓的记忆分子与人的部分记
忆分子差别并不大,它们目前是研发抗健忘药的重要来源之一。

也许某一天这类药可以令许多人在衰老过程中免受健忘之苦。

[7]
5.2进行光合作用
不久前的一项研究发现,通体碧绿的海蛞蝓似乎是动物与植物的混合体——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

除了生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基因外,它们还“窃取”了称为叶绿体的细胞器,利用其实施光合作用。

同植物一样,海蛞蝓的叶绿体借助叶绿素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因此就没了通过吃食物以获取能量的必要。

研究人员采用放射性示踪剂以确保海蛞蝓确实是通过自身力量生成叶绿素,而不是从藻类身上窃取的这种现成的色素。

事实上,海蛞蝓完全吸收了这种遗传物质,将其遗传给下一代。

这些海蛞蝓的后代同样可以生成自己的叶绿素,不过,在吃掉足够的藻类以获取必要的叶绿体之前,它们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科学家迄今尚不清楚这种动物是如何盗用所需要的基因。

[8]
参考文献:
[ 1]黄河清, K i m Won- Suk , 林庆梅. MALD I- TOF质谱技术研究海兔神经连索外表层的多肽组成[ J]. 海洋科学,2004 , 28( 5): 53- 57 .
[2]李志丹,包晓东,黄慧英等.优化海兔肝蛋白质组提取与分离技术[J].厦门大学学报,
2006,05,45:194-197.
[3]了尘,Mike Baird.海兔喜欢集体交配的海中变色龙[J].环球人文地理,2013,01 (10):126-135
[4]游克仁.海兔[J].特种经济动植物,1999,(06):20.
[5]曹王丽,宋佳希. 海洋生物抗肿瘤多肽海兔毒素10 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
生学报, 2011,11,24(11):1208-1211.
[6]洪生勤,胡慧金,李艳青. 海兔卵提取物抗肿瘤抗氧化的药理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03):75-79.
[7]章敏.海洋生物制药[J].国外科技动态,2005,09,36-40.
[8]杨孝文. 首次发现可生成叶绿素的动物.北京科技报,2010,01,18,010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