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板书设计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脱氧核糖核酸 DNA (双链)
1、种类
核糖核酸 RNA (单链)
2、功能: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三、核酸的结构
1、基本单位:核苷酸
含N碱基
五碳糖 A G C T U
脱氧核糖核糖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21: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第二章的内容,本章教材重点从微观方面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分子基础,主要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前面两节已经介绍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本节有实验,观察DNA与RNA的分布实验将安排在第二节课教学,第一节课主要介绍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
此节内容为必修2中进一步学习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奠定基础,学生要掌握好核酸的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DNA已有了初步的印象,并初步具备自主调查、思考、辩论、分组讨论的能力。
但由于高一的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这节内容的学习显然难度和跨度有点大。
例如,学生对于核苷酸的结构理解较难,对于核苷酸的组成及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长链的过程很难掌握。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比较上节课刚学过的,同为生物大分子的蛋白质的结构情况,掌握核酸的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时,引导学生联想和读图,在联想与读图中理解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突破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并能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逐步建立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关联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并且类比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DNA与RNA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故事引导,激发学习兴趣——问题探讨,提出概念——回忆蛋白质的结构,观察核酸图解,类比归纳核酸结构特点——通过对比DNA与RNA深化了解核酸结构及其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辅助认识)——总结内容——巩固练习。
六、教学过程一、核酸的结构留一个思考题:DNA与RNA还有什么区。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案

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目标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课堂语言一定要简洁、精炼。
学生找出脱氧核糖核苷酸与核糖核苷酸的区别后,教师直接指出:除此以外,两类核苷酸的其他结构是一样的,我们将其概括为——PPT展示,学生说出圆圈、五边形、方框各代表什么。
2、核苷酸之间的连接一定要让学生动手画,这样才能暴露出问题。
3、学生画出核苷酸之间的连接之后,即可分析:3个核苷酸相连,排列顺序有多少种?从而领会遗传信息
就蕴含在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简述核酸的功能及种类。
2、说出核酸的化学组成。
3、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4、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5、简述RNA分子的种类及功能。
6、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7、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2、教学难点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年级是高二16班,他们都是文科生,均要参加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因此,授课时,难度不宜过大,但知识点要全。
由于文科生的理科知识基础较差,本节课通过复习学案将零散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联系,便于学生复习记忆。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可用1课时,上课前,学生分小组完成复习学案,课上教师分板块讲解,师生一起先回顾相关知识点,再通过学考习题巩固所学。
最后总结核酸在学考中考哪些知识点,考什么形式的题。
是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学考考什么,我们就复习什么。
让复习课有目标,高效有条理。
教学用具:复习学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导入:核酸对于生物体有重要的作用,在学考中站的比重也不小,本节课我们重点系统地复习核酸的结构。
首先请第一小组派代表介绍一下他们的复习成果:核酸的功能及种类(教师展示相关幻灯图片)。
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复习学案一、学考必备知识清单:(复习必修一p26-29,必修二p47-57、p62-67) 核酸的功能及种类:1(核酸是细胞内的物质,在生物体的、和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a、组成元素:b、种类: (简称 )、 (简称 )。
核酸的分布:2(DNA主要分布在内,RNA大部分存在于中。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核酸的种类。
(2)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教案标题: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 了解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
3. 掌握DNA复制和转录的过程。
4. 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
2.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
3. 模型或图表展示DNA和RNA的结构。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给下一代的吗?”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遗传信息的理解和相关的知识。
知识讲解:1. 使用幻灯片或白板展示DNA和RNA的结构,并解释它们在细胞中的作用。
2. 解释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
3. 解释RNA是单链结构,由三种碱基(腺嘌呤、尿嘧啶和胞嘧啶)组成。
4. 解释DNA复制的过程,包括解开DNA双螺旋、合成新的DNA链。
5. 解释转录的过程,包括DNA的信息转录为RNA。
示范与实践:1. 展示DNA复制和转录的模型或图表,并解释每个步骤的细节。
2.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2. 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关于遗传信息和核酸的最新发现和应用。
总结:1. 回顾本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 确保学生对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有清晰的理解。
3. 强调遗传信息的重要性和基因突变的影响。
评估:1. 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回答几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
2. 收集学生的练习册或工作表,检查他们对核酸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阅读:1. 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或网站,供学生深入了解核酸和遗传信息的更多知识。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理解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2.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高一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以特定的染⾊剂染⾊,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课时安排1 四、教学过程 〖引⼊〗利⽤“问题探讨”唤起学⽣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DNA研究成果的应⽤范围愈来愈⼴泛,学⽣听到、看到有关DNA应⽤的报道是很多的,因此,对于“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的作⽤可能略有所知。
这也是学⽣倍感兴趣的内容。
) ⽣思考回答师提⽰ 〖提⽰〗1.提⽰: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每个⼈的遗传物质都有所区别,因此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的信息。
2.提⽰:DNA鉴定技术还可以运⽤在亲⼦鉴定上。
在研究⼈类起源、不同类群⽣物的亲缘关系等⽅⾯,也可以利⽤DNA鉴定技术。
3.提⽰:需要。
因为DNA鉴定只是提供了犯罪嫌疑⼈的遗传物质⽅⾯的信息,还需要有嫌疑⼈是否有作案动机、时间,是否在犯罪现场,是否有证⼈等其他证据。
如果有⼈蓄意陷害某⼈,也完全有可能将他的头发、⾎液等含有DNA的物质放在现场。
因此案件侦察⼯作应在DNA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证据确定罪犯。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的思考。
〖板书〗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试验) DNA(甲基绿)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RNA(吡罗红)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旁栏思考题〗 原核细胞的DNA位于拟核区域。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主题: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目标学生:高中生(生物学)教学目标:1.理解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
2.掌握核酸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3.了解DNA和RNA的不同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1.幻灯片和投影仪。
2.实验材料:DNA模型、RNA模型。
3.生物教材、笔记和练习题。
教学流程:Step 1:引入(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遗传信息的概念,并进行讨论。
解释遗传信息的定义和重要性。
2.出示DNA双螺旋结构的图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遗传信息以何种形式储存?Step 2:核酸的基本结构(30分钟)1.讲解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包括碱基、磷酸和核糖(或脱氧核糖)。
2.说明DNA和RNA的主要区别,DNA由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RNA由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3.展示DNA模型和RNA模型,让学生亲自拆解和组装,以加深对核酸结构的理解。
4.使用幻灯片和图像展示核酸的结构,强调双螺旋结构和碱基配对。
Step 3:DNA的功能(20分钟)1.解释D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强调DNA能够复制和储存遗传信息,并作为蓝图指导蛋白质合成。
2.介绍DNA的复制过程,包括解旋、复制和连缀。
3.展示DNA复制的动画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复制过程的细节。
Step 4:RNA的功能(20分钟)1.解释RNA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强调RNA的三种类型:mRNA、tRNA和rRNA。
2.详细描述转录过程,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
说明在转录过程中RNA通过与DNA碱基配对合成。
3.强调mRNA的重要性,它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序列,并带到核糖体上参与蛋白质合成。
Step 5:小结和练习(15分钟)1.进行核酸相关知识的小结,包括核酸的基本结构、DNA和RNA的功能。
2.分发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核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核酸的重要性进行总结。
Step 6: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并完成相应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板书设计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脱氧核糖核酸 DNA (双链)
1、种类
核糖核酸 RNA (单链)
2、功能: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三、核酸的结构
1、基本单位:核苷酸
含N碱基
五碳糖 A G C T U
脱氧核糖核糖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