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宣化第一中学——朱丹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本节主要包括四个要点,核酸的种类、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核酸的功能。本节侧重点是学生了解核酸的分布和分子结构。后面章节中有涉及到DNA携带遗传信息,以及在《遗传与进化》中重点介绍DNA的本质,学生要掌握好核酸的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学的直观性非常重要。学生对遗传物质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可以利用这一点,再结合新的科技成果来创设情景,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教师把抽象的物质结构形象地告诉学生,在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知识的基础上以直观的教具、形象贴切的比喻,给学生形象上的理解和掌握,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概述”属理解水平,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理解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结构特点。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主要是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所以本节目标定为:

(一)知识和技能:

⑴ 说出核酸的种类。

⑵ 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⑶ 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过程和方法:

⑴ 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⑵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试验结果。

⑶ 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⑷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尝试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⑵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五、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

(1)DNA指纹鉴定技术应用于刑事案件案侦破的图片。

(2)核苷酸分子结构图。DNA分子平面结构图 DNA分子空间结构图

2.核苷酸模型。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情景创设利用“问题探讨”唤起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DNA指纹法技术在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等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就有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

师生互动

1学生进行合作式的讨论和交流,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DNA指纹是不是平时说的手指印?(不是)

怎么知道那些DNA是否来自同一个人?(根据复杂的检测,观察DNA谱带是否完全相同)

DNA可以做身份证吗?(可以,而且这种身份证是终身的,也是唯一的,能避免同名同姓同地点同时出生的人身份混淆)

DNA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呢?(脱氧核糖核酸)

(二)、自主学习和交流

学生带着下列2个问题阅读课本P26-P27,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核酸有那些种类?有什么功能?

(两大类: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是核糖核酸,RNA。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三)、老师介绍实验的原理以及科学认识的模式

精讲点拨《观察DNA和RAN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要实验效果明显,须用盐酸水解,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科学认识模式是“假设检验”,即在提出问题后,接着提出猜测性的假设,然后用观察和实验来检验。

(四)、自主学习和交流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教材P28——29相关问题。

⑴核酸的组成元素有哪些?⑵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⑶核苷酸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1、学生带着上述3个问题阅读课本P28-P29,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利用阅读获得的信息和媒体获得的信息回答上述3个问题,教师作必要的补充说明。

(核酸由C、H、O、N、P5种元素组成的。水解后得到很多核苷酸。核苷酸是核酸的组成单位)

2、观察图2-8,比较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分子结构的异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相同点:一个核苷酸都是由一分子含N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不同点:糖不一样,脱氧核糖比核糖少一个氧原子

3、观察图2-9,指出图中脱氧核苷酸如何连接?提供核苷酸模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模拟脱氧核苷酸的连接。以直观的教具、形象贴切的比喻,给学生形象上的理解和掌握,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4、课件展示RNA的连接方式

5、观察图2-10,学生归纳并说出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汇总表格。

6、指出遗传信息是指DNA脱氧核苷酸序列。虽然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4种,但因数量、排列顺序等因素就可组合成非常多种,容纳很多种遗传信息。

(六)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七、板书设计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种类 DNA 和 RNA

2、功能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教学设计】《遗传病和优生优育》(苏教版)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是第八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四节的内容,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前三节课的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 运用。同时这节课的学习也是《生物的变异》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 2、认同优生优育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展示遗传疾病的图片及资料说出其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遵守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 厂\ ?教学重难点 【?学重点】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

2、认同优生优育。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一课前准备1 ----- ----------------- 教师准备:1准备色盲检测图、先天性智力障碍、先天性裂唇患者的图片、相关资料等 学生准备: 1准备常见人类隐性遗传病的资料。 【导入新课】 展示先天性唇裂患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了解这种病是可遗传的。 师:导致先天性唇裂的原因是什么?推测,如果他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孩子可能会患这 种病吗? 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先天性唇裂患者是体细胞中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 条。虽然通过手术可以修复,但如果他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孩子可能也会患这种病。师:像这样的病,被称为遗传病,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 一、遗传病与近亲结婚 1举例常见的遗传病,比较其与非遗传病(如传染病、非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明确什么是 遗传病 (1)展示色盲症、血友病、先天智力障碍等遗传病的图片、症状、原因 问题:以上病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这些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2)比较上述遗传病、非典、普通发烧三种病症的主要区别 生:非典是传染病,不会遗传给后代,只能传染给他人,发烧不会传染他人,更不会遗传,而色盲等遗传病会遗传给下一代。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人教版)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方面: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核酸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材料(略)。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课时:1课时

七、板书设计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组成元素:C、H、O、N、P。 二、类别: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 三、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原理:甲基绿把DNA染成绿色,吡罗红把RNA染成红色;盐酸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促进DNA与染色体的分离,便于染色。 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四、基本单位:核苷酸——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G、C、T)。 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磷酸、核糖、含氮碱基(A、G、C、U)。 五、作用:遗传信息的载体。 八、布置作业 基础: 1.核酸是细胞内的物质,在生物体的、和 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DNA主要分布在内,RNA大部分存在于中,利用和 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不同,使DNA呈现色,使RNA呈现色。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盐酸能够改变,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分离,有利于。 4.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中,、中也有少量DNA。 5.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它是由、和 组成的。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6.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①五碳糖:DNA为,RNA为; ②碱基:DNA为,RNA为。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科学家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015·浙江严州中学高二期末] 为区分噬菌体的蛋白质与核酸,科学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其蛋白质中的元素是() A.N B.P C.S D.O ?T2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 B.T2噬菌体的核糖体 C.T2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拟核 ?[2016·浙江平阳二中期末] 用TMV型的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HRV型的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的类似杂种新品系侵染烟草后,烟草所患花叶病的症状是() A.TMV型症状 B. HRV型症状 C.无症状

D.两种综合症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下列哪个实验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A.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做了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放射性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图3-1-1表示由病毒甲、乙经重组形成“杂种病毒丙”的过程,用病毒丙单独侵染植物细胞,一段时间后,从植物细胞内可大量分离出的病毒是()

细胞生物学教案(完整版)汇总

细胞生物学教案 (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1d9193828.html,)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结构概观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四章细胞膜 第五章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六章基质与内膜 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 第八章核与染色体 第九章核糖体 第十章细胞骨架 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调控 第十二章细胞分化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

前言 依照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计划,我们开设细胞生物学。 一、学科本身的重要性 要最终阐明生命现象,必须在细胞水平上。细胞是生命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寓于细胞之中,只有把各种生命活动同细胞结构相联系,才能在细胞水平上阐明各种生命现象。世界著名生物学家Wilson(德国人)曾说过:“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二、学科发展特点 细胞生物学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浩繁且更新迅速。它同生物化学、遗传学形成生命科学的鼎立三足,既是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又是生命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 三、欲达到的目的 通过系统地学习细胞生物学,丰富细胞学知识,以适应当代人类社会知识结构发展的需求,也是为考研做准备。 本课程讲授51学时,实验21学时,共72学时。 参考资料 1 De.Robertis,《细胞生物学》,1965年(第四版);1980年(第七版)《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2 Avers,“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86年 3 Alberts,《细胞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989年 4 Darnell,《分子细胞生物学》,1986年(第一版);1990年(第二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5郑国錩,细胞生物学,1980年,高教出版社;1992年,再版 6 郝水,细胞生物学教程,1983年,高教出版社 7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基础,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8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 9 汪堃仁等,细胞生物学,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再版 11 郑国錩、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进展》, 12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动态》,从1997年起(1—3卷),北师大出版社 13徐承水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手册》199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4徐承水等,《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199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5徐承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2000,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 学术期刊、杂志 国外:Cell、Science、Nature、J.Cell Biol.、J.Mol. Biol. 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等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教案

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 的种类而不同.如图为伞藻的嫁接实验示意 图,分析伞帽形状发育与各部分结构的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嫁接后伞藻B长出的 伞帽形状与原来的形状。 伞帽形状发育是否受嫁接部分的影响? (2)如果对伞藻A和伞藻B相互进行细胞核 移植,移植后的伞藻A长出的伞帽形状 与一致. (3)该实验说明 3、染色体、DNA、基因都是遗传物质,是主要遗传物质。 染色体(细胞核内有被的物质)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 特点: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的染色体。 成分:包括和,其中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4、DNA上有许多与相关的片段叫。控制生物的性状。 5. 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基因。 6、填写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存在的关系:(见下图) 7.图2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C 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D 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四、达标测试 1、遗传的概念:生物学上把后代与其亲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2.【实验分析】

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 种类而不同.如图为伞藻的嫁接实验示意图, 分析伞帽形状发育与各部分结构的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嫁接后伞藻B长出的 伞帽形状与原来的形状。 伞帽形状发育是否受嫁接部分的影响? (2)如果对伞藻A和伞藻B相互进行细胞核 移植,移植后的伞藻A长出的伞帽形状 与一致. (4)该实验说明 4、染色体、DNA、基因都是遗传物质,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染色体(细胞核内有被的物质)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 特点: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的染色体。 成分:包括和,其中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4、DNA上有许多与相关的片段叫。控制生物的性状。 5. 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基因。 6、 填 写 细 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存在的关系:(见下图) 7.图2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C 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D 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新课标人教A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 [人教版]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知识结构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解决方法] ⑴让学生看懂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图解,利用化学知识,理解核酸的结构。 ⑵联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理解核酸的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决方法] 教师精心准备好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1——2种材料,归纳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述法 六、教具准备 实验材料 七、学生活动 ⑴通过实验观察,获得感性认识,解决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⑵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八、教学程序 (一)明确目标 见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问题探讨]出示教材P26DNA指纹检测图提出下列问题: ⑴DNA指纹是不是平时说的手指印? ⑵怎样知道DNA来自同一个人? ⑶DNA可以做身份证吗? ⑷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⑸核酸有几类? ⑹核酸存在于细胞的哪些部位? 教师归纳总结。 引言:我们能否通过实验来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呢? 一、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观察1——2种材料,通过归纳总结,得出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⑴实验目的分析 本实验是利用特殊的染色剂对DNA、RNA的不同着色反应来探究DNA、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

高中生物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教学设计 王波(定海一中31600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2.概述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三个经典实验的分析。 3.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能力目标】 1.通过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3.分析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模拟科学家的设计思路尝试简单的实验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概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体会实验方法与技术的多样性。 2.概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感悟实验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3.感悟科学家实验设计的优美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感受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热爱生命科学,学习生命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节是新课标教材浙科版必修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的内容,既是前两章(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与遗传)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本章内容的开端,引出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概念(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控制性状的分子机理),因此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的特殊也十分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教学难点:(1)活动:资料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的分析。 【建议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用于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认识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第一课时,用于进行“资料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活动,确认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认识RNA也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三、学情分析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节是新课标教材浙科版必修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分析了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对于改节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 四、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小组研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层层设置问题,然后以小组合

细胞遗传学完整版答案讲课教案

《细胞遗传学》复习题 第一章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章染色体识别 1.什么是花粉直感?花粉直感是怎样发生的?作物种子的哪些部分会发生花粉直感? 花粉直感又叫胚乳直感,植物在双受精后,在3n胚乳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由雄配子供应的一份显性基因能够超过由母本卵核或两个极核隐形基因的作用,杂交授粉当代母本植株所结的种子表现显性性状。 胚乳和胚性状均具有花粉直感的现象。 2.什么叫基因等位性测验?如何进行基因等位性测验? 确定两个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的测验为基因的等位性测验。 将突变性状个体与已知性状的突变种进行杂交,凡是F1表现为已知性状,说明两对基因间发生了互补,属于非等位基因。若F1表现为新性状,表明被测突变基因与已知突变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3.原位杂交的原理是什么?原位杂交所确定的基因位置与遗传学上三点测验所确定的基 因位置有何本质的不同? 根据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放射性或非放射性标记的外源核酸探针,与染色体经过变性的单链DNA互补配对,探针与染色体上的同源序列杂交在一起,由此确定染色体特定部位的DNA序列的性质;可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 第一步,制备用来进行原位杂交的染色体制片;第二步,对染色体DNA进行变性处理;第三步,进行杂交;第四步,信号检出和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第五步,显微镜检查。 原位杂交是一种物理图谱绘制的方法,它所确定是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三点测验是绘制连锁图谱的实验方法,它是利用三对连锁基因杂合体,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确定三对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排列顺序以及各个基因的相对距离。 4.什么叫端粒酶(telomerase)?它有什么作用? 端粒酶是参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复制的一种核糖核蛋白酶,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其本质是一种逆转录酶。 作用:它以自身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版,合成出富含G的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端粒蛋白质结合,从而稳定了染色体的结构。 端粒起到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端粒核苷酸复制和基因DNA不同,每复制一次减少50-100 bp,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缺乏端粒酶活性,故随细胞分裂而变短,细胞随之衰老。人的生殖细胞和部分干细胞染色体具有端粒酶活性,所以人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末端比体细胞染色体末端长几千个bp。肿瘤细胞和永生细胞系具有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的活性是癌细胞的一种标誌,可以作为癌症治疗中的一个靶子。 5.染色质修饰和DNA修饰如何影响基因的表达? 染色质修饰包括: (1)组蛋白的化学修饰:组蛋白乙酰化使之对DNA的亲和力降低,降低了核小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异染色质中组蛋白一般不被乙酰化,而功能域中组蛋白常被乙酰化;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基因组活化区域。 (2)核小体重塑:核小体的重塑影响基因的表达,核小体的重新排列,它可以改变核小体在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排列,从而增加启动子的可接近性,调节基因的表达。基因激活伴随着DNA酶I敏感位点的形成,影响基因的表达。基因激活伴随着DNA酶I敏感位点的形成。DNA修饰包括:(1)DNA甲基化(2)基因组印记 甲基化是指在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将一个甲基添加在DNA分子的碱基上。DNA甲基化修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以前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对于每一堂课都要精心设计,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是我对《遗传的物质基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分析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使得物种稳定,世代相传;变异使得生物界绚丽多姿,丰富多彩。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已经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本节是学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共有两部分内容:“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于学生对本节内容比较生疏,因此,教师可以课前引导学生搜寻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遗传、染色体、基因等概念。

(2)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教学,渗透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点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四)教学难点 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寻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生物学资料,留心观察身边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出与父母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后写下来。(学生进入角色,集中精力思考。)然后教师让学生积极发言,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趁机引导:与父母相似的现象叫遗传,与父母不相似的现象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遗传与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本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大屏幕出示课题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1.提出问题 早在18世纪人们就认识到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所以相似,是因为生物体内具有决定这些现象的遗传物质。那么这些遗传物质存在于哪里呢? 2.问题解决 大屏幕出示课本73页“分析讨论”中的文字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伞藻到底是一种什么生物,接下来出示伞藻A 和伞藻B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后让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一般能认识到颜色、伞帽的形状不同,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位于假根内

苏教初中生物八下《遗传病和优生优育》word教案 (6)

《第一节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了解我国婚姻法其中相关的内容; (4)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应用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四、课时计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1、课前请同学收集有关遗传病,近亲结婚的资料。 2、教师准备有关英国皇室血友病的资料和一些遗传病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设计思想:新课程倡导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教师教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课前收集资料,一方面在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

收集的资料同学可以稍加整理,在班上展示,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讲授新课】 1、学生小组活动:学生4——6人一组,阅读教材。比较近亲结婚的后代和正常结婚的后代,患病率高出多少倍?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尝试用柱形统计图比较正常结婚与近亲结婚时的三种遗传病的患病率。 师:为什么近亲结婚可以导致遗传病呢? 学生:教师引导,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近亲?再结合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讨论得出师:近亲结婚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国婚姻法做了哪些规定呢? 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在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知识得出。 2、优生优育 师:同学们,为了提高我国公民的人口素质,除了禁止近亲结婚以外,避免遗传病的发生还应该采取那些措施? 学生:参照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得出。 师:优生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优育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健康成长。其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这对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同学多关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 3、课外拓展延伸 (1)调查周边地区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 (2)如果我们周围有患遗传病的病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呢?(以组或班为单位制定帮教计划)师:同学们收集的遗传病种类很多,我们常见的遗传病有:色盲、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等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患者都有哪些症状呢?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哪些危害?(教师出示这些患者的图片。) 教学预测: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比较熟悉的遗传病事例 师: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遗传病的治愈率很低,为什么呢? 学生:请同学阅读教材,找到问题答案。 学生总结得出: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其中由于遗传因素所造成的占一定的比例。 师:遗传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学生:请同学们阅读分析由于近亲结婚导致遗传病的案例。如傻子村的故事等。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案20

第 3 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节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与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一脉相承,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必修二遗传分子基础部分的铺垫,是高中生物的一节基础理论课。 【学情分析】 1.学生初中学习阶段,对核酸部分几乎是空白,本节内容讲解部分比例略大。 2. 考虑学生的已知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相关概念与知识,对其中一种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较详细的了解,教师可结合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相关知识进行类比学习。 3. 考虑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对DNA亲子鉴定,DNA指纹识别有相应的了解并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加以讲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功能。 (2)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简述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区别与联系 (4)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学会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认同生命科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核苷酸、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 核苷酸的结构,碱基和五碳糖的相互组合方式 1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过程】 1

类比蛋白质,学习核苷酸图”、核苷酸连接动画及两 种核苷酸的区别”。 设计表格比较DNA和 RNA的区别 引导学生由碱基数目、 种类和顺序变化理解核酸 的多样性。 接而成的长链,遗传信 息就贮存在其中。 自己动手构建核苷 酸的结构并尝试连接成 核苷酸链 回答表格中老师的 提问 突出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中加速 对新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程度 系统小结 理清脉络,建立知识网络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完成练习 巩固强化,同时了解 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 教学。注意培养探究兴趣 和能力。 板书 1

医学遗传学教案

教师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 学生专业:眼视光专业 医学检验专业 讲授人:谭湘陵 职称:教授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授课时间:2007~2008学年第1学期

《医学遗传学》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医学遗传学 (二)学时学分:总学时54,学分3(理论学时42,实验学时12) (三)预修课程: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 (四)使用教材:《医学遗传学》(第4版),左伋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五)教学参考书: 1.《医学遗传学》,陈竺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2.《医学遗传学》,张咸宁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医学遗传学》,李璞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六)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医学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医学遗传学,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使学生牢固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人类病理性状遗传规律以及遗传病的发生、传递、诊断、治疗和预防,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七)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 (八)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结合网络教学等。 (九)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作业,实验考核等。作业占学期总评成绩的10%,实验考核占学生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学期总评成绩的70%。 (十)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理论;以病例为基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学科进展的介绍,拓宽视野,提高学生考研能力。 (十一)其它要说明的问题与事项: 眼视光专业学生的课程为理论42,实验12学时,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学时为理论36学时,没有实验。因此在理论授课中,检验专业较眼视光专业有所压缩,按照教学计划书的安排,压缩内容主要在序论,以及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这些内容的处理采取删除部分节的内容和减少举例的做法,在主要章节内容上,不进行压缩。 本教案针对42学时的眼视光专业。

八年级生物教案-八年级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八年级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遗传的物质基 础》“人 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其他的生物和人一样,它们不因个体的死亡而灭绝。在岁月的更迭中,一代代生息繁衍。雏鹰会长大,像她父母一样拥有强劲的翅膀搏击长空。刚出生的小骆驼就有硕大的脚掌和厚厚的驼峰跟着他的母亲奔走大漠。每一种生物和他们一样,继承了亲代的性状,在后代和亲代之间非常相似,在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2、尝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伞藻的嫁接实验,分析讨论,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结论。 学习重点: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难点: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什么是遗传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就是遗传。你和你的母亲或者是父亲长的有点相像。例如,眼睛、耳朵或者鼻子等长的想你的父亲或者母亲。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遗传。遗传同其他的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1944年美国科学家?????__________等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实了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观察与思考:“伞藻的嫁接实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伞帽的形状是由哪部分结 构控制的?

2、通过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有的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足以准确证明细胞核是遗传 控制中心,可能是假根控制了伞帽的形状,所以说假根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你还能列举一个实验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吗? 通过大量的科学证明,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控制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就出存在这些物质中。因此说, _____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观察p77图4.4―5人类染色体图谱,说出染色体的特点。1、染色体的结构特点:(1)易被______染料(例如:醋 酸洋红、龙胆紫等)染成深色。(2)在体细胞内染色体 _______存在。(3)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 _______________不同。(4)同种生物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相同。(5)染色体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科学家经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_______是生物的主要遗 传物质。2、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特点:(1)dna是 由两条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___________结构。(2)一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____个dna分子。(3)dna与_________一起组 成染色体。3、基因的结构特点:(1)基因是dna上与 ________相关的片段。(2)基因同染色体一样也是_______存在的。(3)一个dna分子上有_______个基因。(4)不同的 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一对基因控制着一个性状。(5)同种生物细胞内所含有的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保证了子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宣化第一中学——朱丹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本节主要包括四个要点,核酸的种类、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结构、核酸的功能。本节侧重点是学生了解核酸的分布和分子结构。后面章节中有涉及到DNA携带遗传信息,以及在《遗传与进化》中重点介绍DNA的本质,学生要掌握好核酸的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后面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学的直观性非常重要。学生对遗传物质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可以利用这一点,再结合新的科技成果来创设情景,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教师把抽象的物质结构形象地告诉学生,在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知识的基础上以直观的教具、形象贴切的比喻,给学生形象上的理解和掌握,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概述”属理解水平,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理解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结构特点。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主要是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所以本节目标定为: (一)知识和技能: ⑴ 说出核酸的种类。 ⑵ 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⑶ 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过程和方法: ⑴ 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⑵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试验结果。 ⑶ 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⑷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尝试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遗传学教案

普通遗传学 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第一章绪论课型普通遗传学 理论课 对象动科2001级 本科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动物遗传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对本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学习路线。 教学重点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遗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10分钟 30分钟40分钟15分钟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一、遗传现象。 二、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三、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历史。 四、遗传学分类及发展趋势。 小结(5分钟) 本节课要掌握的概念:遗传与变异。遗传研究的主要内容。 思考题1.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2。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普通遗传学 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遗传物质—核酸 第二节核酸的结构课型普通遗传学 理论课 对象动科2001级 本科 教学目的1.了解证明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的实验经过和过程。 2.掌握DNA的结构模型。 教学重点DNA的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DNA的结构模型。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4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25分钟 10分钟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证明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的实验经过和过程。。 二、间接证明 三、DNA和RNA的化学组成 四、DNA的二级结构模型 五、RNA的类型级特点。 小结(5分钟) 本节课要掌握的概念:转化、信使RNA。DNA的二级结构模型。 思考题DNA的结构模型对现代遗传学的影响。

普通遗传学 理论课教案 教学课题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基因的结构特征课型普通遗传学 理论课 对象动科2001级 本科 教学目的1.掌握基因的一般结构特征。 2.了解基因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真核基因组的特点。 教学难点真核基因组的特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20分钟 40分钟20分钟15分钟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基因概念的发展。 二、基因的一般特征。 四、真核基因组的特点。 五、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区别。 小结(5分钟) 1.本节课要掌握的概念:基因组、基因家族、C值、微卫星。2.基因的一般特征。 思考题1.如何理解C值矛盾。 2.为何卫星DNA在密度梯度离心时会形成一个小峰。

八年级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八年级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遗传的物质基础》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其他的生物和人一样,它们不因个体的死亡而灭绝。在岁月的更迭中,一代代生息繁衍。雏鹰会长大,像她父母一样拥有强劲的翅膀搏击长空。刚出生的小骆驼就有硕大的脚掌和厚厚的驼峰跟着他的母亲奔走大漠。每一种生物和他们一样,继承了亲代的性状,在后代和亲代之间非常相似,在生物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 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尝试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伞藻的嫁接实验,分析讨论,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学结论。 学习重点: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难点: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什么是遗传呢?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就是遗传。 你和你的母亲或者是父亲长的有点相像。例如,眼睛、耳朵或者鼻子等长的想你的父亲或者母亲。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遗传。遗传同其他的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944年美国科学家¬¬¬¬¬__________等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实了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观察与思考:“伞藻的嫁接实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 伞帽的形状是由哪部分结构控制的? 2、 通过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苏教版生物八下《遗传病和优生优育》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3)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3、说出我国婚姻法中与近亲结婚相关的内容 4、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认同优生优育制定教学重点为: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有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教学难点: 依据学情在学习了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来学习遗传病及其危害近亲结婚的危害比较容易理解分析教学难点为: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自学、比较、讲述等方法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来学习遗传病及其危害近亲结婚的危害比较容易理解. 教学手段及课前准备: 准备色盲检测图、先天性智力障碍、先天性裂唇患者的图片、相关资料等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先天性唇裂患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了解这种病是可遗传的. 师:导致先天性唇裂的原因是什么?推测,如果他们长大成人,结 婚生子,孩子可能会患这种病吗? 师:像这样的病,被称为遗传病,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新知 1、举例常见的遗传病,比较其与非遗传病(如传染病、非传染病) 的主要区别,明确什么是遗传病 (1)展示色盲症、血友病、先天智力障碍等遗传病的图片、症状、 原因 问题:以上病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这些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2)比较上述遗传病、非典、普通发烧三种病症的主要区别 生:非典是传染病,不会遗传给后代,只能传染给他人,发烧不会 传染他人,更不会遗传,而色盲等遗传病会遗传给下一代. (3)明确遗传病的概念 师生共议,参考书本,明确: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 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了解:遗传病目前一般还不能得到根治.

最新《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一核酸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观看核酸相关动画和教材内容,结合实验观察,能够说出核酸种类、结构和功能,并能够完成观察DNA 和RNA 分布的实验操作。 2. 通过小组合作,大胆质疑,能够对比分析DNA 、RNA 的异同。学科素养 1、基础知识(核酸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2、基本技能(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及过程,注意染色剂的使用); 3、基本思想(由核酸学习以及观察DNA 和RNA 分布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提高对核酸的认识,培养生命观念); 4、基本活动经验(学会观察、分析图片,总结DNA 的结构、功能)。 二、教学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苷酸的种类遗传物质的种类 三、教学难点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中核酸的分布,核苷酸、碱基的种类 四、教具 PPT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情景创设:同学们观察不同的DNA 图谱,根据DNA 中遗传信息的特异性来“寻找罪犯”,激发学习兴趣。介绍“ DNA 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的利用,联系生活加深印象。 (一)核酸的种类自主学习,同学们阅读课本,主动学习核酸的种类,采用故意出错的中文名 字,加深印象。 DNA :脱氧核糖核酸 RNA :核糖核酸 (二)D 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DNA +甲基绿-------- 绿色RNA +吡罗红 --------- 红色 2?实验步骤:(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①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I溶液 ②用消毒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 ③烘干载玻片 (2)水解 ①将载玻片放入盛有8%的HCI的小烧杯中 ②大烧杯中加入30 C温水 ③水浴保温5min (3)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的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4)染色: ①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的水分 ②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5mi n ③吸去多余的染色剂,盖上盖玻片(5)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注意:要选择染色均匀且色泽浅的区域观察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该实验能否选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人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分析实验中几种操作的目的,尝试完成下表

高中生物-遗传学教案

遗传学专题 知识要点 1、遗传学的三大基本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和优缺点); 3、遗传病以及遗传系谱图分析(常见遗传病遗传类型、系谱图分析专题)。 基础突破 考点整合一:遗传学三大定律 1.分离定律: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一组相对性状分离比3:1)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两组相对性状分离比9:3:3:1)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奠基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豌豆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1)成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 (2)选择了合适的实验材料。 豌豆:豆科蝶形花亚科,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豌豆的花大,便于人工授粉。 3.连锁和互换定律:因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止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因此, 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没有联会交换的情况下,总保持遗传上 的一致,这种情况称为基因的连锁。连锁的基因存在与其同源染色体交换重组的 可能,概率与基因距离有关,这种情况称为基因的互换。 【例1】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A.YyRr B.YyRR C.yyRR D.yyR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